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教学目标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定律,理解物理原理,形成物理思维方式;2. 培养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力学:包括运动的描述、运动的规律、运动的原因和力的作用等内容;2. 热学:包括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内容;3. 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内容;4. 电学:包括电路、电流、电阻、电功率等内容;5. 电磁学:包括电磁感应、电磁场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验和发现。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物理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总结,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效果。

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1. 考试评价:通过期中考、期末考等进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2. 实验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等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3.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评估;4.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堂讨论等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对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进行规范和具体化的标准。

这一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初中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

首先,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内容方面,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使学生能够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其次,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评价方面,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和教师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和规范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一标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教案2023新教材 初中物理 教案

初中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教案2023新教材 初中物理 教案

初中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教案2023新教材初中物理教案一、教材特点初中物理材必修第一册针对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突出思维品质培养和能力养成。

将知识的教学与能力的培养完美结合,体现了在学科知识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建立和完善物理概念结构,了解物理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重要的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2.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学会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3.培养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通过观察、想象、实验、推理、判断、实施和评价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探究和创新能力,发展科学兴趣。

4.培养对物理科学的热爱和兴趣,促进学生改进研究方法和惯,将物理学科研究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研究中,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更高层次的物理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1.任务驱动,激发兴趣:将知识的教学与任务设计紧密结合,通过有针对性的任务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兴趣,提升研究效果。

2.概念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创新:将物理学概念的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开发潜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研究、自主创新,激发学生研究热情,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四、教学建议1.加强实践操作环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学科实践操作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加强有关实践操作的讲解和操作。

2.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维品质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注意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挖掘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带来的效益。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一、前言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旨在明确物理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提供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本大纲分为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细致划分,以确保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获得系统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初一物理教学大纲1. 物理基本概念和物理量- 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物体、力、运动等- 熟悉常见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制2. 运动的描述- 学习使用图表和公式描述物体的运动- 理解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相关的概念- 使用简单的运动图解和运动参数解释物体的运动规律3. 力的作用和性质- 学习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理解力的作用规律,如受力平衡和力的合成- 运用力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4. 人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掌握人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理解压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运用相互作用的知识解释与分析日常实际问题5. 热与温度- 了解热和温度的基本概念- 理解物体的热平衡和温度的测量方法- 掌握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和应用三、初二物理教学大纲1.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理解光的传播的基本规律-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了解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现象2. 光的反射和成像- 学习平面镜的反射规律和成像原理- 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运用光的反射和成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电的基本概念和电路- 理解电荷、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 了解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基本规律- 运用电路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4. 电的磁效应- 学习电流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对电流的作用- 理解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运用电磁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四、初三物理教学大纲1. 运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量表达- 了解弹簧振子和简谐振动的特性- 运用运动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 物体的起始和维持运动-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运用运动定律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3. 声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 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规律- 掌握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测量方法- 运用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热的传递与能量转化- 学习热的传递方式和传热规律- 了解温度和热能的转化- 运用热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五、总结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确保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学大纲(详情)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学大纲(详情)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学大纲(详情)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学大纲以下是初中物理人教版教学大纲: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对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一定的认识。

2.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理解质量的含义。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和密度及其应用,理解密度的含义。

4.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和克/厘米3,能够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5.能根据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会用质量和密度两个物理量计算物体的形状。

6.知道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7.能解释生活中很多物体具有惯性的现象。

8.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9.知道重力的概念、方向和作用点,知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10.了解重锤线的原理及其应用,理解重心的作用及特点。

11.知道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叫速度,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12.知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理解速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13.知道速度的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14.能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物体的速度,会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15.知道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是切线方向。

16.能用速度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计算曲线的长度。

17.知道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18.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19.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0.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会用连通器原理测量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内液体的压强。

2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存在与液体压强的区别,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及其应用。

22.了解大气压与液体内部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23.知道大气压的数值,能进行大气压与液体内部压强的换算。

24.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和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25.能用大气压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教材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教材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1.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2.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3.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4.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

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1、次序调整(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

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

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

人教版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人教版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02 教学内容与要求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01
02
03
04
物理观念与应用
形成和运用物理观念解释自然 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与创新
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探究与交流
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具备信息 获取、处理和交流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树立科学态度,认识科学对社 会、环境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与建议
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加强物理学科与 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发更
多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教学资源。
强化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
的科学探究能力。
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摒弃单一的纸笔 考试评价方式,引入作品展示、口头报 告、实践操作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全
人教版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 读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新课标概述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评价与考试改革 • 教学实施与建议 • 案例与实析
01 新课标概述
新课标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物理学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适应这一趋势,初中物理教育也需要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 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
新课标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实验式等教学方 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03
评价方式改革
新课标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
机结合,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评价,以更全面地反映学

初中物理新课标及人教版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初中物理新课标及人教版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本次修订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适当减少了内容要求的条目,但在“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 态度· 价值观”方面,不仅没有弱化,而且 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六、教学建议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 ●形成并增强实践意识 ●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态度 ●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一、调整了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 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宽泛的条目。 2.删去了初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的知识。
3. 删去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
4. 降低了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
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
1. 学习中只设“了解”、“认识”、“理解”三 个层次。 2. 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 3. 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 4. 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
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
问题1:《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删去“了解测量大气压强 的方法”条目? 问题2: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内容在修订时, 删去了“能进行简单计算”这句话,机械效率的要求下调为了 解层次,这是否意味着不再要求计算?
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
1.正认识确科学探究的目的 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
原(实验)稿
(6)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 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 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 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 的方法。
现(修订)稿
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 强的方法。 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 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 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新课标重点难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新课标重点难点概括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教具: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等第二节质量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一种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重点:天平的使用●难点:天平的使用●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铁锤,铁钉,钢尺,钢钉,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盒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烧杯。

第三节密度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案(全册)简介该教案是根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材编写的,全册共分为若干个单元。

每个单元的教案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基本结构每个单元的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教学目标:明确研究目标,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

- 教学内容:列举每个单元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 教学流程:详细描述每个课时的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

- 教学方法:提供多种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 评价与反思:引导教师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特色与优势1. 简明易懂教案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让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运用。

2. 紧扣课程标准教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强调实践与思维能力培养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4.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案提供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研究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使用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指导,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 学生可以根据教案的要求,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实践和思考提高物理研究能力。

结语人教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案是一份全面、系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可帮助教师有效教学,学生全面提升物理学习水平。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案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和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内容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内容简介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内容简介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内容简介
本章的首图是人与鸟“比翼齐飞”,在注重科学性的同时,还注重了人文性,能引导学生学习机械运动,启发思考参照系的问题,也会引发学生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本章第一节首先给学生出了两张图,让学生先观察后测量,认识到人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从而引出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测量的本质是一种比较,教材在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时,先确定单位作为比较的标准,然后介绍单位的换算关系,再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最后通过实验活动练习使用刻度尺和计时工具。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只需要让学生知道有这种精度较高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不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它们进行测量。

学生必做实验1,用刻度尺测长度用表测时间。

介绍得比较详细,包括如何记录和读数,同时增加了测时间的实验。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中,首先就介绍了位置及其变化,再就是说明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在那间速度的概念时,让学生自己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接着提出了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时间相同,比路程;二是路程相同,比时间,最重要的是第三步: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

初中物理_新人教版__教材.课标解读

初中物理_新人教版__教材.课标解读
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 精神。
物理课程的总目标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
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 意识。
●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 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 、 电 磁 能
3、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 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 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5、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 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6、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 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成正比
7、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五 、 能 量 守 恒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 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 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3、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 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六 、 能 源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声音的产生 ,传播和 接收及其三个特征 声音的分类 ,及其利 用 ,超声波和次声波。
电荷 ,电流 ,电压 ,电阻 ,欧 姆定律 .串并联电路 .电 功 ,电功率 ,电热及其它 们的定义和公式 .以及有 关物理量的测量和计算。 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安全 用电。
力学
机械运动和长度测量, 力及其三要素 ,常见的
●适当增加了一些实践活动,增加了教材的 弹性
光源 ,光的反射 ,折射和光 的直线传播 .平面镜 ,球面 镜和凸面镜及其它们的 成像规律。显微镜 ,望远 镜及眼睛的构造和成像 原理。光线及其颜色。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总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总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总目录(全套)八年级上册(修订)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八年级下册(修订)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九年级(第3版)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章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
知识视野。
评价建议
01
02
03
04
过程与结果并重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考
试成绩。
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 口头表达、实验操作等)全面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反馈与调整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 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建立成长档案
为每个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科学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 活、生产实际,培养其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提
高其综合素质。
03
课程内容
物质
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及其特点。
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和条件。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概述 • 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 实施建议 • 新版与人教版旧版的对比与变化
01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 标准的概述
课程性质与定位
课程性质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05
新版与人教版旧版的对比 与变化
内容上的变化
知识点更新
新版教材对部分知识点进 行了更新,以反映当前物 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 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实验内容增加
新版教材增加了实验内容 的篇幅,强调学生动手实 践能力的培养。
难度调整
新版教材在难度上有所调 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情感点”,这些点是我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重点内容。

这些情感点在外在的形式上也是一种探究活动,这种探究不同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经历”的探究,而是一种查阅资料式探究或者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样一种活动,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物理问题上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出来。

情感点在要求上都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第二层次——领悟。

现在我就结合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向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各位老师进一步熟悉初中物理教材有所帮助。

一、需要举例、记忆的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要求:掌握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机械运动;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其换算,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速度公式;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单位换算、测量工具、误差概念;粗略估测时间、长度;会测量时间、长度、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要求:掌握声音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形成声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不同介质的声速比较的情况;乐音,音调,响度,音色;噪声,噪声的控制途径;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声的利用:传递信息、传递能量;声能也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要求:掌握温度的单位——℃及其规定,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0℃、37℃、100℃等);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体温计;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三种物态、物态变化,熔化,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熔点,凝固点;水的熔点值;汽化、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的方式、液化的方法;沸腾,沸腾的过程;沸点;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蒸发,蒸发快慢的因素;升华、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雾、露、霜等自然水现象的成因。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5节光的色散要求: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反射定律(三条);镜面反射、漫反射,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平面镜成像特点(四条);光的折射;折射光线、折射角;折射规律(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关系);色散,白光的组成;色光、颜料的三原色(两个三环图);这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的内容,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要求:掌握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的定义;平行于主光轴或经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透过透镜的光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它们成的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2f>u>f、u)(像的大小、虚实、倒正)。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要求:掌握质量及单位,质量不随温度、位置、状态、形状变化,质量的测量工具;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水的密度值;密度是物质一种属性;密度定义式;用量筒测固体、液体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要求:掌握力,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性,弹性限度,弹性形变,弹力,弹力的方向、作用点;弹力在日常的称谓(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及实例;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确定;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公式。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要求:掌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几个力平衡,物体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运动和力的关系;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测量方法,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

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求:掌握压力,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增减压强的方法;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连通器及其原理;液体压强规律及公式;大气压强及实例,大气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高度、天气);标准大气压;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要求:掌握浮力,浮力的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表述(F浮=G排=ρ液gV排)、使用范围;物体浮沉的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及实例。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要求:掌握功的定义、单位;用功的定义式进行计算;功的二要素;功的原理;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功率定义式;能量,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要求:掌握杠杆的定义,杠杆中的几个名词,三种杠杆及其特点;杠杆平衡及其条件;杠杆示意图;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斜面;滑轮组的特点及公式;斜面越长越省力;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定义、大小范围、表示方法、影响因素;机械效率定义式,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关系式。

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要求:掌握纳米技术应用;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固、液、气态分子特性及外在特征,原子的核式模型;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及种类;扩散现象及范围;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热传递,热量及其单位;内能的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水的比热容及其特点;热量计算公式;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第2节热机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要求:掌握热机,热机的能量转化,热机的种类,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热机的效率;燃料的燃烧及能量转化,热值及其单位;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要求:掌握带电、两种电荷、摩擦起电、电荷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单位、自由电子;验电器的作用;电流的形成,电流的方向规定;电路及其组成,通路、短路、断路,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电路图;常见的电源——电池、发电机;物质的导电性,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结构、特点、作用、区别;两个用电器的串、并联电路、电路图;电流(强度)的意义,单位,测量工具;使用电流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要求:掌握电压的概念、单位、测量工具,常见的(36V、220V、1.5V)电压值,电源的作用,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值;用电压表测电压值;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半导体,超导现象,超导体;导电性,电阻的概念、单位,电阻器及其符号;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材料的定性关系;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符号、作用、使用方法(4个接线柱);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及公式(仅限于两个用电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要求: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要求:掌握电能及单位,电能表的作用、读数方法;电功及其单位,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的过程;电功定义式;电功率的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及公式;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及能量转化;焦耳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