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两亲分子的研究进展
两亲分子实际应用
两亲分子实际应用1. 药物输送系统两亲分子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整分子的亲疏性区域,可以使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各种组织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和渗透性。
例如,一些两亲分子可以被设计成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结构,将水不溶性药物包裹在其内部,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两亲分子还可以通过改变分子结构的方式来调控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靶向性,实现对药物的精确控制。
2. 表面活性剂两亲分子在表面活性剂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两亲性的化合物,可以在水和油相之间降低表面张力,使其能够稳定地存在于两相界面上。
通过调整两亲分子的亲疏性区域以及结构特点,可以调控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分散、润湿等性质。
这些性质使得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学品、化妆品、食品加工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环境治理两亲分子在环境治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设计合适的两亲分子,可以实现对水体中的油污染物的高效吸附和分离。
此外,两亲分子还可以用于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去除,对于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两亲分子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4. 材料科学两亲分子在材料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整两亲分子的结构和亲疏性区域,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例如,通过将两亲分子引入聚合物材料中,可以获得具有特殊表面性质的涂层材料,如超疏水、超亲水等。
此外,两亲分子还可以用于制备具有自修复能力的材料,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
两亲分子在药物输送系统、表面活性剂、环境治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随着对两亲分子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将有更多的领域能够受益于两亲分子的特殊性质和功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当表面活性剂遇到大环分子
114Univ. Chem. 2023, 38 (12), 114–119收稿:2023-06-27;录用:2023-08-01;网络发表:2023-08-11*通讯作者,Email:*****************.cn基金资助: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20211014);天津市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化学类交叉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虚拟教研室)•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306051 当表面活性剂遇到大环分子阮文娟,李悦,耿文超,郭东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天津 300071摘要:近年来,表面和胶体化学与大环化学的结合引起了科学家的普遍关注。
将多样的大环结构引入表面活性剂分子,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种类,还可以赋予其大环的主客体识别功能。
由此所开发出的大环两亲和超两亲分子已在生物成像和药物递送中表现出很高的应用潜力。
从传统表面活性剂到大环两亲和超两亲分子的发展、应用表明,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对科学研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胶束;大环结构;大环两亲分子;超两亲分子中图分类号:G64;O6Encountering of Surfactants with Macrocyclic MoleculesWen-Juan Ruan, Yue Li, Wen-Chao Geng, Dong-Sheng Guo *College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mbination of surface and colloid chemistry with macrocyclic chemistry has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mong scientists.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e macrocyclic structures into surfactant molecules not only greatly enriches the diversity of surfactants, but also imparts them with the host-guest recognition functionality of macrocycles. Macrocyclic amphiphiles and supra-amphiphiles, developed from this approach, have demonstrated high potential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bioimaging and drug delivery. The evolution from traditional surfactants to macrocyclic amphiphiles and supra-amphiphiles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advancing scientific research.Key Words: Surfactants; Micelles; Macrocycles; Macrocyclic amphiphiles; Supra-amphiphiles表面活性剂及其所构筑的胶束是表面和胶体化学中所涉及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体系。
两亲性聚合物
两亲性纳米胶束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由两亲性共聚物制备纳米胶束用于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介绍这些载药系统的优点及应用。
关键词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前言两亲性共聚物是同时含有亲油性与亲水性高分子链段的大分子物质只有独特的溶液性质,聚集特性,表面活性,生物相容性,溶液选择性等。
两亲性高分子在选择性溶剂中发生微相分离,可以形成具有疏溶剂核与溶剂化壳的自组装结构——聚合物纳米胶束[1]是研究得较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载主要用于对疏水难溶药物的增溶作用。
在肿瘤的治疗上目前采用的主要是化疗,即利用化学药物杀、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但是化疗治疗肿瘤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将正常细胞和免疫(抵抗)细胞一同杀灭,化疗依然无法根治肿瘤且药物利用度不高。
肿瘤耐药的机制错综复杂经典的产生耐药的原因是抗肿瘤药物在进入肿瘤组织后无法到达靶细胞内的分子靶点或者无法达到有效的胞内浓度。
而与传统剂型相比,纳米载药体系的优点是粒径10—100nm,能在血液中长时间循环并保持稳定;在靶位表现更好的生物膜穿透性能;可保护核苷酸,防止被核酸酶降解。
具有缓释、控释与靶向给药的特点,提高了生物利用度;降低了毒副作用;增加了药物稳定性;丰富了药物的剂型选择,减少了用药量等在纳米铁微粒表面包覆一层聚合物后,可以固定蛋白质或酶,以控制生物反应。
很多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如肿瘤血管对纳米颗粒有较高的通透性,因此可用纳米载体携带药物靶向作用于肿瘤组织。
另外,还可以利用纳米载体的一些特异的物理性质向靶位点转运药物。
通过连接特异性抗体和配体介导载体由细胞内吞途径被摄取或通过干扰技术从基因水平减少外排蛋白表达纳米载体能够克服外排蛋白而使更高浓度的药物在胞内蓄积。
另外随着新型刺激响应性材料的出现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释放时间和释放位置可通过采用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聚合物进行调节也开发出了可同时包载多种药物的纳米载体使药物同时达到肿瘤部位可控制药物释放的纳米载体已成为现实。
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其功能开题报告
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其功能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纳米超分子组装体具有良好的结构可控性、自组装性和可调控性,其在分子识别、催化、光电子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磺酸是一种重要的官能团,它具有良好的电子亲和力和亲水性,能够增强分子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然而,传统的磺酸化方法往往需要高温高压,生产成本较高,且有毒性污染物产生,不利于环境保护。
相比之下,磺化反应的前驱体是磺酸氯化物,不仅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而且产物纯度高、无副反应,所以在磺酸化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采用磺化反应功能化杯芳烃分子,构筑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合成两亲性磺化杯芳烃分子。
首先采用硝基苯作为起始原料,经过苯环的亲受反应和硝基还原反应,得到亚硝基苯。
然后在亚硝基苯的上方引入苯环和磺酸氯化物,经过磺化反应得到两亲性磺化杯芳烃分子。
2.构筑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
将两亲性磺化杯芳烃分子分散在水中,在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通过静电作用和π-π堆积相互作用,构筑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
3.对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进行表征。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进行表征,探究其形貌、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4.研究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的应用。
将构筑的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用于染料吸附、荧光检测等领域,研究其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三、预期成果1.成功合成两亲性磺化杯芳烃分子,为构筑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奠定基础。
2.成功构筑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并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表征研究,为其应用奠定基础。
3.探究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纳米超分子组装体的应用行为,为其在染料吸附、荧光检测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两亲性及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
2009年春博政考核姓名:李昌华学号:SA07020003系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Email:chli@日期:二零零九年六月两亲性及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水溶液中嵌段聚合物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研究报道,它们在药物释放,影像,遥感,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除了嵌段单元的序列长度,分子量,溶剂和链结构都能极大地影响它们在一些选择性的溶剂中的自组装性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两亲性和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DHBCs)的非线性链拓扑结构,包括杂臂星形嵌段聚合物,树状嵌段共聚物,环状嵌段共聚物,梳状共聚物刷。
发展脉络众所周知,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的多种形态,包括:球状,棒状,片状,囊泡,大型复合胶束或囊泡【1-5】。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嵌段共聚物组装体在药物释放【6-8】,成像【9-14】,遥感【15, 16】和催化【17-21】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而这一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DHBCs)是一类特殊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由化学性质不同的两嵌段或多嵌段组成,每个嵌段都有水溶性。
大多数情况下,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其中的一个嵌段的水溶性足以促进聚合物的溶解和分散,另一个嵌段为环境敏感水溶性聚合物。
当外部环境如pH值,温度,离子强度和光照发生变化时,其由水溶性的嵌段转变为不溶性的嵌段并出现胶束化行为【22-26】。
某些环境响应性的DHBCs甚至可以表现多重胶束化行为,通过调节外部环境条件其可以形成两种或多种具有反转结构的纳米尺度聚集体【22, 23, 26-32】。
DHBCs在稀水溶液中独特的环境敏感自组装行为成为近年来高分子自组装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关于其的研究将进一步扩大嵌段聚合物组装体的应用范围。
该部分主要介绍领域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集中描述近几年来两亲性和全亲水性嵌段聚合物超分子自组装体具有的非线性链拓扑结构,包括杂臂星型聚合物,树枝状嵌段聚合物,环状嵌段聚合物和梳型嵌段聚合物。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_王仲妮
收稿:2007年9月,收修改稿:2007年11月 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 2006B29)资助33通讯联系人 e 2mail :zhongniw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3王仲妮33 王洁莹 司友华 周 武(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济南250014)摘 要 咪唑类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众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能而引起广泛的关注。
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对近期国际上关于咪唑类离子液体的气2液和液2液平衡、咪唑类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剂行为、传统表面活性剂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聚集体的形成、表面活性剂Π水(油)Π咪唑类离子液体三元体系超分子自组装体形成等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非传统表面活性剂Π离子液体体系超分子自组装体及离子液体结构对聚集体形成、结构、性质影响等研究的设想。
关键词 咪唑类离子液体 溶解平衡 超分子自组装体中图分类号:O64514;O626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81X (2008)07Π821057207Imidazolium 2B ased Ionic LiquidsWang Zhongni33 Wang Jieying Si Youhua Zhou Wu(C 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ShandongN 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 The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imidazolium 2based ionic liquids (I BI L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s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areas.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our w orks ,recent progress in s om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I BI Ls have been reviewed and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gas 2liquid and liquid 2liquid equilibrium of I BI Ls ,the surfactant behaviour of I BI Ls ,the aggregations of traditional surfactant in I BI Ls ,as well as the supram olecular self 2assemblies formed in surfactant ΠI BI Ls Πwater (or oil )ternary systems.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self 2assemblies formed in non 2traditional surfactant ΠI BI Ls systems and to make clear that how the structures of I BI Ls in fluence th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rfactant self 2assemblies.K ey w ords imidazolium 2based ionic liquids (I BI Ls );s olubility equilibrium ;supram olecular self 2assemblies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 Ls )是一类新型的熔融盐物质,其阳离子一般是体积较大、带有烷基取代基的有机离子如烷基季铵阳离子、N 2烷基吡啶阳离子、N ,N ′2二烷基咪唑阳离子等,阴离子一般是体积相对较小且对称性较好的离子如X -,BF 4-,PF 6-,ROS O 3-,T fO-(CF 3S O 3-),N fO -(C 4F 9S O 3-),T f 2N -((CF 3S O 2)2N -)等[1,2]。
超分子溶剂萃取
第42 卷第 5 期2023 年5 月Vol.42 No.5559~567分析测试学报FENXI CESHI XUEBAO(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超分子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他克莫司含量谢以清1,2,吕悦广2,孟宪双2,雷海民1*,马强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88;2.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76)摘要:该文建立了血浆中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的超分子溶剂(SUPRAS)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对超分子溶剂组成、用量及涡旋萃取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后,血浆样本以正戊醇、四氢呋喃和水形成的超分子溶剂进行高效萃取。
萃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 × 2.1 mm,1.7 μm)色谱柱分离后,在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他克莫司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
结果表明,他克莫司在0.5 ~ 3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 6;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1、0.5 ng/m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n = 3)为91.9% ~ 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 ~ 5.7%。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稳定,适用于血浆中他克莫司的准确测定。
关键词: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超分子溶剂;血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中图分类号:O657.7;R9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57(2023)05-0559-09Determination of Tacrolimus in Plasma by Supramolecular Solvent Extraction/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XIE Yi-qing1,2,LÜ Yue-guang2,MENG Xian-shuang2,LEI Hai-min1*,MA Qiang2*(1.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2488,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Beijing 100176,China)Abstract: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acrolimus(TAC) in blood plasma was estab⁃lished by supramolecular solvent(SUPRAS)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After optimizing the key factors such as the composition and amount of SUPRAS,and vortex extraction time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response sur⁃face design,blood plasma samples were extracted efficiently with SUPRAS formed by pentanol,tetra⁃hydrofuran and water.The extract was separated on a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column (50 mm × 2.1 mm,1.7 μm),analyz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n positive ion mode under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mode,and quantified by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for TAC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5-30 ng/mL,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 of 0.998 6.The limit of detection(LOD)and quantitation(LOQ) were 0.1 ng/mL and 0.5 ng/mL,respectively.The average recoveries(n = 3)at low,medium and high spiked concentration levels ranged from 91.9% to 99.9%,with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 of 1.7%-5.7%.The proposed method is rapid,sensitive and stable,and it was suitable for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AC in blood plasma.Key words:tacrolimus;immunosuppresive agent;supramolecular solvent;plasma;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免疫抑制剂是用于抑制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多用于抑制肝肾移植术后的免疫反应,以及治疗变态反应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1-3]。
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的分类、性质以及研究前景一、超分子的概述超分子化学由于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化学学科,它是基于冠醚与穴状配体等太环配体的发展以及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和有机半导体、导体的研究进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Lehn给超分子化学起了这样一个定义:“超分子化学是超出单个分子以外的化学,它是有关超分子体系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超分子体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超分子作用联接起来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实体或聚集体”。
超分子化学(Chemistry)是在分子和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和其应用、制备,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单位。
分子化学是基于原子间的价键,是共价键化学。
然而,分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分子问的相互作用中,如范德华(vander Waals)力(包括离子一偶极、偶极一偶极和偶极一诱导偶极相互作用)、静电力、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等,这些作用力统称为非共价键力。
这些非共价键力弱于共价键力,但是分子之间几种弱相互作用力协同作用的强度却不次于化学键,其在生命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就是以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力键合起来的复杂有序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聚合体的化学。
可以说超分子化学是共价键分子化学的一次升华、一次质的超越,因此被称为是“超越分子概念的化学”。
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超分子比作足球队的话,那么球队的每个成员就是一个分子,一个有组织的足球队的表现并不是单个球员表现的简单加和,而是作为一个有序的聚合体,具有远远超过单个成员简单加和的更特殊和更高级的功能。
超分子体系所具有的独特有序结构正是以其组分分子间非共价键若弱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一般认为,超分子体系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主要指范德华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和交换力)、氢键、堆砌作用力几种形式。
基于金属-有机配合物设计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新型配位聚合物及超分子化合物是晶体工程学的重要目标。
超分子自组装
施雷庭老师小组内部交流
3
Supramolecular Amphiphiles
超分子两亲分子
主--客体 相互作用
电荷转移 相互作用
氢键 配位键
施雷庭老师小组内部交流
4
Supramolecular Amphiphiles
偶氮苯与α-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反式,低能态
顺式,高能态
施雷庭老师小组内部交流
施雷庭老师小组内部交流
8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自组装膜(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
自组装膜是活性分子通过自发吸附在基底上生成的有序分子膜 具有取向性好、排列紧密、结构稳定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金属防腐、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
相对传统有lf-assembly
Apr,18, 2012
Outline
1 2 3
Supramolecular Amphiphiles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Layer-by-Layer Assembly
施雷庭老师小组内部交流
2
Supramolecular Amphiphiles
施雷庭老师小组内部交流
12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软 刻 蚀 ( Soft lithography )
制作刚性硬模板
浇铸预聚物 PDMS
Au/Ti
固化后剥离 PDMS
SAM
图 1 PDMS模板的加工
图 2 微接触印刷过程
软刻蚀是一类基于自组装和复制模塑等原理的非光刻微米和纳米加工方法 技术环节主要分为弹性模板/印章的制作、微接触印刷成膜等步骤 目前, 软刻蚀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能够应 用于微电子、微光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施雷庭老师小组内部交流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和进展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和进展生命科学学院生物1班张娣 1431210016摘要:超分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 综述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历程、超分子的化学分类、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超分子化合物; 主体客体; 识别作用; 配位“超分子”一词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已经出现,但在科学界受到重视却是50年之后了. 代写毕业论文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超出分子的化学”,是关于若干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较高复杂性和一定组织性的整体的化学. 在这个整体中各组分还保持某些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又因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或扰动而表现出某些整体功能[1 ] . 超分子体系的微观单元是由若干乃至许许多多个不同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或其他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微粒聚集而成. 聚集数可以确定或不确定,这与一分子中原子个数严格确定具有本质区别,把多个组分的基本微观单元聚集成“超分子”的凝聚力是一些(相对于共价键) 较弱的作用力. 如范氏力(含氢键) 、亲水或憎水作用等[2 ] .1 超分子化合物的分类1. 1 杂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杂多酸是一类金属一氧簇合物,一般呈笼型结构,是一类优良的受体分子,它可以与无机分子、离子等底物结合形成超分子化合物. 作为一类新型电、磁、非线性光学材料极具开发价值[3 ] ,有关新型Keg-gin 和Dawson 型结构的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功能开发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杜丹等[4 ,5 ]合成了Dawson 型磷钼杂多酸对苯二酚超分子膜及吡啶Dawson 型磷钼多酸超分子膜修饰电极,发现该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 35~0. 50 mol/ 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靳素荣等[6 ]合成了9 钨磷酸/ 结晶紫超分子化合物,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探究,即合成化合物具有光敏性,漫反射日光即可使其变蓝. 王升富等[7 ]合成了磷钼杂多酸- L - 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发现该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NO2- 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毕丽华等[8 ]合成了多酸超分子化合物,首次发现了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有机溶剂中可表现出近晶相液晶行为. 刘术侠等[9 ]以Dawson 型砷钼酸、金刚烷胺为原料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C10H18N) 6As2Mo18O62·6CH3CN·8H2O ,该化合物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特性,并提出了一个可能变色机理.1. 2 多胺类超分子化合物由于二氧四胺体系可有效地稳定如Cu ( Ⅱ) 和Ni ( Ⅱ) 等过渡金属离子的高价氧化态,若二氧四胺与荧光基团相连,则光敏物质荧光的猝灭或增强就与相连的二氧四胺配合物与光敏物质间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密切相关,即通过金属离子可以调节荧光的猝灭或开启,起到光开关的作用. 苏循成等[10 ]合成了8 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胺大环配体,其中含有2 个独立的螯合基团,在适当情况下能分别与金属离子配位.大环冠醚由于其自组装性能及分子识别能力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 近来,冠醚又成为在超分子体系中用于建构主体分子的一种重要的建造单元. 代写硕士论文李晖等[11 ]利用了冠醚分子的分子识别能力及蒽醌分子的光敏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氮杂冠醚取代蒽醌分子,并以该分子作为主体分子,以稀土离子作为客体构成超分子体系,并研究了超分子体系内的能量转移过程.1. 3 卟啉类超分子化合物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类似物的超分子功能已应用于生物相关物质分析,展示了更加诱人的前景,并将推动超分子络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深入开展.1. 4 树状超分子化合物树状大分子(dendrimer) 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类较新的合成高分子. 薄志山等[12 ]首次合成以阴离子卟啉作为树状分子的核,树状阳离子为外层,基于卟啉阴离子与树状阳离子之间静电作用力来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 镧系金属离子(Ln3 + ) 如Tb3 + 和Eu3 + 的发光具有长寿命(微秒级) 、窄波长、对环境超灵敏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发光材料,但镧系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弱的发光. 朱麟勇等[13 ]合成了聚醚型树枝体与聚丙烯酸线性聚合体的两亲杂化嵌段共聚物,研究表明聚醚树枝体通过对Tb3 + 能量传递,使Tb3 + 发光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天线效应”.1. 5 液晶类超分子化合物侧链液晶聚合物具有小分子液晶和高分子材料的双重特性,晏华在《超分子液晶》[14 ]中详细讨论了超分子和液晶的内在联系,探讨了超分子液晶分子工程和超分子液晶热力学. 李敏等[15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了以对硝基偶氮苯为介晶基团的丙烯酸类液晶聚合物,液晶基元上作为电子受体的硝基和作为电子给体的烷氧基可与苯环、N N 之间形成一个离域的π电子体系. 初步的研究表明:电晕极化制备的该类聚合物的取向膜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堪东中等[16 ]用4 ,4′- 二羧酸1 ,6 二酚氧基正己烷与等摩尔的4 ,4′- 联吡啶合成了“T”型超分子液晶,并观察到随构筑“T”型介晶基元分子结构的变化,组装超分子体系由单向性液晶向稳定的双向性液晶转变的规律性.1. 6 酞菁类超分子化合物田宏健等[17 ]合成了带负电荷取代基的中位四(4′- 磺酸基苯基) 卟啉及锌络合物和带正电荷取代基的2 ,9 ,16 ,23 四[ (4′- N ,N ,N 三甲基) 苯氧基]酞菁季铵碘盐及锌络合物,并用Job 氏光度滴定的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组成,为面对面的杂二聚体或三明治式的杂三聚体超分子排列. 发现在超分子体系中卟啉与酞菁能互相猝灭各自的荧光,用纳秒级的激光闪光光解技术观察到卟啉的正离子在600~650 nm 和酞菁负离子自由基在550~600 nm 的瞬态吸收光谱. 结果表明在超分子体系中存在分子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2 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2. 1 分子自组装近年来分子自组装作为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方法倍受关注,代写医学论文尤其是分子尺寸在1~100 nm 的化合物,它们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法一般很难得到. 最近,Yan 等[18 ]运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合成了长度达厘米级、直径达毫米级、管壁达400 nm 的管,成为超分子化学合成上的一个亮点.刘雅娟等[19 ]利用一对互补的分子组分 5 (4 十二烷氧基苯乙烯基2 ,4 ,6 (1H ,3H) 嘧啶三酮和4胺基2 ,6 二十二烷基胺基1 ,3 ,5 三嗪的自组装过程构筑了一种直径约为5μm 的超分子纳米管. 变温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纳米管的形成过程中,氢键、π- π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导致了超分子纳米管的形成. Reinhoudt 等报道了最多具有47 个钯配合物的有机金属树状分子,准弹性光散射实验(QELS) 、原子力显微镜(AFM) 和透射电镜( TEM) 表明聚集体为直径200 nm 的圆球,Puddephatt 合成了直到第4 代的树状铂配合物(28 个配位中心) .2. 2 模板合成1992 年Mobil 公司的科研人员首次利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超分子液晶模板,合成了有介孔结构的氧化硅和铝硅酸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有六方排列介孔孔道的MCM - 41[20 ] .以环糊精(α- CD ,β- CD ,γ- CD) 作为环的轮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尤其引人注目. 环糊精边缘是亲水的,内腔是疏水的,环糊精作为主体与疏水客体分子自我识别可形成轮烷. 刘育[21 ]在以环糊精为受体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Isnin 等成功地合成了不对称的轮烷. 分子一端为二甲基(二茂铁甲基) 铵盐,另一端为萘2 磺酸盐. Stoddart 等用聚乙烯醇与α- CD 作用,端基为2 ,4 二硝基苯时,得到了含有20~23 个α- CD 的珍珠项链型轮烷. Stoddart 等在室温下合成一系列的索烃. 在室温下以二苯34 冠10 (BPP34 CI 0) 作为模板得到了索烃,收率高达70 %[22 ] .2. 3 其他方法最近,赵朴素等运用密度泛涵B3L YP 方法,在6 - 31G*水平上设计优化了丁二酮肟与苯甲酸通过四重氢键构筑的异三体超分子,代写职称论文显示形成三聚体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实验合成出相关异三聚体[23 ] .赵士龙等[24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新型超分子化合物(bipyH2) 2 (H2P2Mo5O23) . H2O ,研究表明,杂多阴离子与质子化的4 ,4′- bipy 和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成无限二维网状结构,形成超分子化合物. 栾国有等[25 ]利用中温水热方法合成了化合物(H3NCH2CH2NH3) 2 [ (HPO4) 2Mo5O15 ] ,并确定其构型为5 个MoO6 八面体通过共边和共角连接形成1 个五元环,其环平面的上下两侧各有一组HPO4 四面体通过共用 3 个O 原子与Mo —O 簇键合,并且[ H2P2Mo5O23 ]4 - 与H3NCH2CH2NH3 通过强的氢键作用,形成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超分子杂化材料.3 超分子化合物的应用3. 1 在光化学上的应用Lehn 等设计了专门用于光释放碱金属离子的穴醚,他们利用2 硝基苄基醚充当一个大环的桥键,紫外光照可使此键断裂,形成单环化合物,后者对碱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大大下降. 张海容等[26 ]发现在微量环已烷存在下,B CD 可诱导BNS 发射强的RTP. 尹伟等[27 ]用Eu2 + 与邻菲咯啉( Phen) 、2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TTA) 和联吡啶(D py) 形成的四元、三元和二元系列配合物与上述2 种分子筛组装成新的系列超分子纳米发光材料,并对它们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比较. 陈彰评[28 ]合成了卟啉冠醚4 ,4 二甲基联吡啶超分子模型化合物. 研究发现4 ,4 二甲基联吡啶能很好地配合到卟啉与冠醚形成的空穴中去,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卟啉激发态分子能很好地进行电子转移,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光开关模型.3. 2 在压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超分子化学的主客体适应原理,在压电化学传感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超分子用作压电化学传感器的敏感涂层,利用超分子的特殊空间结构,通过分子间的协同作用,对目标分子进行分子识别. 代写留学生论文符合空间结构的分析物被选择性地吸附,可以明显提高压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 利用多种冠醚衍生物作为QCM 涂层测定有机蒸气,如传感器阵列、模式识别等,在二元、三元、四元有机蒸气混合物中识别,预测结果较好,并用于定量分析. 利用单苯15 冠5 (B15C5) 、单苯18 冠6 (B18C6) 、二苯30 冠10(DB30C10) 涂于TSM 化学传感器电极表面,可对39 种有机蒸气进行分析,其中B15C5 (涂载量12 mg)对甲酸的检出限为20. 1μg/ L ,并具有很宽的线性范围.Dickert 等用涂B CD 的QCM 和SAW 测定四氯乙烯,测定下限可达几个10 - 6 ( Y) . 以后,他们又用交联B CD 作为QCM 的涂层测定氯苯,大量的二乙醚存在时(二乙醚- 氯苯的体积比为50 000∶1) ,不干扰测定,线性范围10 ×10 - 6~500 ×10 - 6 ( Y) ,并用于监测Grignard 反应终点. Nelli 等用间苯二酚杯芳烃衍生物作QCM 敏感涂层,对硝基苯有较高的选择性,在相对湿度高达90 %和有H2 ,H2S ,NO ,SO2 ,CH4 , n - C4H1O 共存时不干扰测定. Dermody 等用多种杯芳烃衍生物,在SAW 石英表面分子自组装成双分子层,测定苯、氯苯、甲苯等. Pinalli 等用间苯二酚杯芳烃衍生物,测定气相中酒精的含量,线性范围1 ×10 - 3~4 ×10 - 3 ( Y) ,重现性好. Malitesta 等用分子印迹电合成聚合制备仿生QCM 传感器. 姚守拙等用咖啡因(CAF) 作模板分子制成BAW 传感器,对CAF 的响应范围为5. 0 ×10 - 9~1. 0 ×10 - 4mol/ L ,在pH 8. 0 时检出限5. 0 ×10 - 9 mol/ L ,回收率96.1 %~105. 6 %[29 ] .3. 3 超分子化合物的识别作用所谓分子识别就是主体(或受体) 对客体(或底物) 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是组装及组装功能的基础,是酶和受体选择性的根基.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及预组织(preorganization) 是决定分子识别过程的 2 个关键原则,前者决定识别过程的选择性,后者决定识别过程的键和能力.对羧酸根、磷酸根的识别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主体分子对氨基酸、肽、核苷酸等的识别,进而研究对肽、核酸的催化水解反应. 大环多胺及其金属配合物能很好地识别羧酸根、磷酸根的主体分子. 带吖啶基团的配合物,通过Zn2 + 配合物的超分子自组装可对对二甲酸进行选择性识别. 如果在大环多胺环外还有可以配位的氨基,则它与Cu ( Ⅱ) 能形成更加稳定的配合物. 化合物(结构见图1)与Co ( Ⅲ) 形成的配合物与PO43 - 能形成相当坚固的配合物. 因为分子识别的目的,这是系统可以作为一个能使磷酸键合位置移动的新摸型[30 ] .3. 4 超分子化合物作为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分子器件是一种由分子元件组装的体系(即超分子结构) ,它被设计成为在电子、离子或光子作用下能完成特定功能的体系. 刘祁涛[31 ]用对苯二甲酸terph 为配体,合成了[Cu2 (bpy) 2 (terph) ]Cl2·4H2O 晶体,其中bpy 为2 ,2′联吡啶. 代写英语论文应用苯三甲酸( TMA) 为配体可以合成[Cu3 ( TMA) (H2O) 3 ] n 配位超分子晶体,为由配体超分子的途径制造纳米级的孔材料、实现纳米反应器的设想提供了可能.8 羟基喹啉、邻菲咯啉的许多金属配合物都具有荧光,且配合物稳定. 把8 羟基喹啉或邻菲咯啉引入大环,由于两者都具有独立的配位功能,可以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并进一步发展为光化学器件.3. 5 超分子化合物在色谱和光谱上的应用顾玉宗等[32 ]利用LB 技术,以二十碳酸作辅助成膜材料,在疏水处理的P - Si 上分别制备了2 ,4 ,6 ,10 和20 层聚乙烯咔唑(PV K) 超分子膜. 对这种体系的表面光电压谱(SPS) 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光电压随PV K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强,在紫外区增强较为明显,随着膜层数的增加,表面光电压有趋于饱和的趋势. 膜对基底的敏化主要是由于PV K的光导电性引起的. 杨扬等[33 ]成功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某些超分子化合物合成过程中间产物富电子对苯二酚聚醚链(HQ) 系列产品.3. 6 超分子催化及模拟酶的分析应用超分子的反应性和催化性,与酶对底物的识别和催化底物参加反应极相似. 代写工作总结以模仿天然酶对底物的分子识别和高效催化活性为目的的模拟酶(或称人工酶) 研究近十多年来是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 其中对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分析应用研究特别突出. 慈云祥等将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对某些金属卟啉的模拟酶活性的影响加以应用,并结合免疫分析技术,建立模拟酶作示踪物的酶免疫分析方法,或以模拟酶作非放射性探针标记物建立核酸序列分析方法[34 ] .3. 7 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Shinkai 等在研究硼酸衍生化卟啉的分子组装行为,并用于测定糖分子构型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四(4 硼酸基苯基) 卟啉( TBPP) 在水溶液中和糖分子存在下由π- π堆积成的聚集体,圆二色谱(CD) 的激子偶合带( ECB) 符号,对糖分子的绝对构型有专一性,可检测糖分子的绝对构型等等[34 ] .4 结语目前,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学科的研究将更加紧密地与各化学分支相结合. 可以预见,作为超分子化学起源的主客体化学将与有机合成化学、配位化学和生物化学互相促进,为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共同做出巨大贡献;超分子化学方法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代写留学生论文将使人们获得多种具特定功能的配合物、晶体、陶瓷等材料;物理化学则要改变当前超分子化学的定性科学现状,从微观和宏观上把选择性分子间力、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等过程用适当的变量进行定量描述,从而提高人们对超分子化学的认识和预测、控制能力,最终要寻求解释超分子体系内在运动规律和预言此类体系整体功能的理论工具[2 ] .参考文献:[1 ] 吴世康. 超分子光化学前景[J ] . 感光化学与光化学,1994 ,12(4) :332-341.[2 ] 孙得志,朱兰英,宋兴民. 超分子化学、选择性分子间力和若干化学研究领域[J ] .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1 (2) :27-33 .[3 ] 王恩波,胡长文,许林. 多酸化学导论[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125-126.[4 ] 杜丹,关晓凤,崔仁发,等. Dawson 型磷钼杂多酸对苯二酚超分子膜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J ]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3(1) :53-56.[5 ] 杜丹,王升富,黄春保. 吡啶2Dawson 型磷钼杂多酸超分子薄膜修饰电极分析[J ] . 测试学报,2001 ,20 (4) :29-32.[6 ] 靳素荣,姚礼峰. 9 钨磷酸/ 结晶紫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 ] . 合成化学,2001 ,9 (3) :244.[7 ] 王升富,杜丹,邹其超. 磷钼杂多酸L 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对亚硝酸根电催化还原的研究[J ] . 分析化学,2002 ,30 (2) :178-182.[8 ] 毕丽华,黄如丹,王恩波,等. 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液晶性质[J ]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 ,20 (9) :1 352-1 353.[9 ] 刘术侠,王春梅,李德惠,等. 一个新的超分子化合物(C10 H18N) As2Mo18O62 ·6CH3CN·8H2O 的合成、结构及性质[J ] . 化学学报,2004 ,62(14) :1 305-1 310.[10] 苏循成,周志芬,林华宽,等. 功能取代二氧四胺大环超分子配合物的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J ]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3(4) :57-61.[11] 李晖,许慧君,周庆复. 冠醚取代蒽醌超分子体系的设计与合成及分子的能量转移的研究[J ]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2 ,18 (1) :58-62.[12] 薄志山,张希,杨梅林. 基于静电吸引的自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J ]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 ,18 (2) :326-328.[13] 朱麟勇,童晓峰,李妙贞,等. 嵌段共聚物PAANa2Dendr PE 聚集体超分子结构中树枝体对铽离子发光增强的天线效应研究[J ]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0 ,18 (2) :188-192.[14] 晏华. 超分子液晶[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30.[15] 李敏,周恩乐,徐纪平. 含对硝基偶氮苯侧基的丙烯酸酯类液晶聚合物的超分子结构[J ]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 ,16 (4) :635-638.[16] 堪东中,万雷,方江邻,等. 二元羧酸与4 ,4′联吡啶氢键缔合组装主链型超分子液晶[J ] . 高分子学报,2002 , (6) :734-737.[17] 田宏健,周庆复,沈淑引. 酞菁卟啉超分子的形成及光致电子转移过程[J ] . 物理化学学报,1996 ,12 (1) :44-48.[18] YAN De2yue ,ZHOU Yong2feng , YOU Jian.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macroscopic tubes [J ] . Science ,2004 ,303(2) :65-67.[19] 刘雅娟,吕男,杨文胜. 一种超分子纳米管的变温红外光谱研究[J ] . 分子科学学报,2001 ,17 (3) :170-174.[20] 王彤文,戴乐蓉. 混合超分子液晶模板法合成六方介孔相含钛氧化钴[J ] . 物理化学学报,2001 ,17 (1) :10-14.。
超分子自组装研究进展
3
3. 超分子的分类
受体和底物在分子识别原则基础上, 分子间缔 合成分立的低聚分子物种Host-guest
数量多而不确定的组分缔合成超分子组装体 (Molecular assemblies)
a. 组成和结合形式不断变动的薄膜、囊泡、胶束、 介晶相等
包合,即主体与客体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识 别,使得客体分子部分或全部嵌入主体内部的现象
CH3
CH3
+
CH3
CH3
环糊精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环糊精与客体分子结合的机理
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平时被水分子所占据 当疏水性有机分子靠近环糊精的空腔边缘时,由于疏
水相互作用,空腔中的水分子就被排斥出来 这一过程对水分子而言是熵增加的过程,因此在热力
轮烷(rotaxane) 准轮烷(pseudorotaxane) 准聚轮烷(polypseudorotaxane) 聚轮烷(polyrotaxane)
自组装单层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 membranes) 自组装多层膜(self-assembled multi-layer membranes)
电荷转移作用
亲疏水作用
π-π堆积
范德华力
••••••
20
表1 分子间作用力的分类
• 类型 力的范围 吸引(-) 有加和性*(A)
•
排斥(+) 无加和性(NA)
• 重叠
短程 -/+ NA
• (库仑力及电子交换)
• 静电 较短程 - / + A
• 诱导
长程
一种基于胆固醇衍生物的两亲分子的合成及其聚集行为
一种基于胆固醇衍生物的两亲分子的合成及其聚集行为郝姗姗;赵莉;徐宝财【摘要】A new kind of surfactant composed of amphiphilic molecules,potassium salt of N-cholesterol formyl glycylglycine (Chol -GG -K)employing cholesterol as the hydrophobic moiety and glycylglycine as the hydrophilic group,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the product in water was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oly dispersive vesicles formed in Chol-GG-K aqueous solution. Besides the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of cholesterol that forms strong hydrophobic effect and aggregation capacity,the hydrogen bonding of the hydrophilic group is also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aggregation.%合成了以胆固醇为疏水基、双甘肽为亲水基的两亲分子N-胆固醇甲酰基双甘肽钾盐(Chol-GG-K)。
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手段研究了该分子在水中的聚集行为,发现其在水中形成了多分散的囊泡结构。
无机化学超分子与两亲化合物
生物膜:具有天然生物传感器和分子电子器件 的基本结构。
BLM:具有动态结构,容易因不同生物分子 的嵌入而显示特殊的功能。 经过修饰后的BLM在: 电子、机械、生物免疫、光电器件 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着诱人的前景
BLM的制备
浸 渍 技 术
BLM的制备
固体支撑BLM(S-BLM)的形成
在BLM中选择性地嵌入受体(如酶、抗体、蛋白质 复合物、载体、通道或氧化还原系统),可获得 接近生物膜的敏感元件,以识别配体如底物、抗 原(半抗原)、激素、离子、电子受体或给体。
超分子 与
两亲化合物
从超分子化学的角度探讨: 溶液或液膜中两亲分子自身的组装和结构
主要涉及:界面活性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单分子层 双分子层 胶束 微泡体 等
超分子聚集结构 分子有序组合体
应用:生物膜模拟、生产等
1. 单分子层
单分子层:在表面上或者界面上均匀形成的一层 单分子厚度的薄膜
表面活性剂单分子刷模型
1891,Pockels开发单分子层技术 20世纪30年代标准化 20世纪70年代改进
发展动力:单分子层与生物膜相似 近期:单分子层和有组织的多分子层集合体用于
太阳能的光化学能和贮存
单分子层的制备: 有些物质在水面上铺展
一滴油酸、一粒十六醇晶体自动铺展 一些不能自动铺展的物质借助于挥发性溶 剂铺展
由密闭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球形或椭球形单间或多间小室结 构,这种结构与细胞膜的结构非常相似,一直作为生物 膜模型而得到广泛的研究。
内区(核)中充满了水 胶束:极性部分朝向水相,脂肪链聚集 成不包容水的非极性内区(核)
水的表面张力很大(g = 7.26 10-2 N / m) 疏水的烃链与水分子间的吸引力相当弱 当表面活性剂分子进入界面表层时,表面张力通 常减弱,可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 扩展、浸润、增溶、乳化、分散构造和起泡等。
综述-pH敏感双亲性聚合物
pH敏感双亲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摘要:pH敏感双亲性聚合物由于具有多种潜在的用途而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pH 敏感双亲性聚合物的概念,组成,分类,合成方法以及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pH敏感;双亲性;聚合物;共聚物;胶束;脂质体;纳米粒两亲性聚合物是指同一高分子中同时具有对两种性质不同的相(如水相与油相,两种油相,两种不相容的固相等)皆有亲和性的聚合物。
pH敏感性聚合物是其溶液相态能随环境pH、离子强度变化的聚合物。
已有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内及分子间交联作用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力[1]。
在pH响应体系中四种作用力共同起作用引发pH敏感性,其中离子间作用力起主要作用,其它三种作用力起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
一般来说,具有pH响应性的高分子中含有弱酸性(弱碱性)基团,随着介质pH 值、离子强度改变,这些基团发生电离,造成聚合物内外离子浓度改变,并导致大分子链段间氢键的解离,引起体相分子构型或溶解度的改变。
1.pH敏感双亲性聚合物的分类pH敏感双亲性聚合物有两大类:一是聚合物中包含弱酸、弱碱基团和聚电解质的化合物;二是聚合物中有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连接段[2]。
1.1包含有可离子化的弱酸、弱碱基团的聚合物和聚电解质化合物羧基是典型的弱有机酸聚合物取代基。
这一类可在较低pH下接受质子并在中性和较高pH下放出质子,如聚丙烯酸(PAA)或聚甲基丙烯酸(PMAA)。
弱有机碱聚合物如聚(4-乙烯基吡啶)在较高pH下接受质子,在较低pH下放质子,如聚[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侧基带有取代氨基,因而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可获得质子[3,4]。
药物载体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聚合物中pH敏感基团会水解断裂或极性发生变化,使得聚合物纳米粒子破裂,同时负载其中的药物会被释放出来[5-7],释放过程中没有药物和载体之间没有化学键的变化。
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纳米科技的深入发展,两亲性聚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聚合物材料,在诸多领域如生物医学、药物传递、涂料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分析其在不同应用背景下的性能特点,以及研究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文章将首先介绍两亲性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然后详细阐述其合成过程,包括各种常用的合成方法和技术。
接着,本文将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探讨两亲性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溶解度、稳定性、自组装行为等。
文章将总结两亲性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两亲性聚合物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两亲性聚合物,也称为双亲性聚合物或两性聚合物,是一类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链段的特殊聚合物。
其独特的性质使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药物输送和表面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成两亲性聚合物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乳液聚合:乳液聚合是一种常用的合成两亲性聚合物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疏水性单体和亲水性单体在水油两相体系中同时聚合,生成的两亲性聚合物通过稳定剂(如乳化剂)的作用,稳定存在于乳液中。
通过调节单体比例、乳化剂种类和聚合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结构和性能的两亲性聚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TRP是一种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可以精确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利用ATRP,可以方便地合成结构明确、性能可调的两亲性聚合物。
通过选择适当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单体,以及控制聚合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链段长度和组成的两亲性聚合物。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RAFT聚合也是一种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与ATRP相比,RAFT聚合具有更广泛的单体适用性。
利用RAFT聚合,可以方便地合成各种结构复杂的两亲性聚合物。
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面活性;PFAM几乎不溶于通常的有机溶剂。由此可见,由于亲水基团、疏水 基团与可聚合双键的Y形连接点结构不同,单体及均聚物的性能差异显著。作 为对照研究,合成了与FAM结构类似的非氟单体,N.(十二烷基).N.(3,6,9.三
氧杂癸基)丙烯酰胺(CAM)。其均聚物PCAM在通常的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 良好,在强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差,这充分表明碳氟链与碳氢链对聚合物的性 能有显著影响。 2.合成了一系列FA及FAM与甲基丙烯酸.2.(二甲胺基)乙酯(DMAEMA) 的嵌段及无规共聚物,系统考察了两亲性单体结构、含量及在聚合物分子内的
provide some
unique properties due to its low surface energy,hydrophobieity,lipophobicity,low refractive index,lOW dielectric
on
constant。and weathering
no
can
self-assembly
to
form
a
variety of
morphologies in selective solvents,on the surfaces of substrates,and in bulk because of phase
separation
between hydrophilic
3。设计、合成了Y形非氟两亲性单体,N.十二烷基-N.(3,6,9.三氧杂癸 基).4.乙烯基苄胺(SCT),分别与N.乙烯基咔唑(VK)及N.(4.乙烯基苄基) 咔唑(StK)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嵌段与无规共聚物。初步研究了聚合物对 多壁碳纳米管(MCNT)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作用,考察了咔唑单体结构、PSCT 链段长度及共聚物结构对聚合物分散MCNT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共聚物在
超分子研讨前沿:动力学和自适应
其与一些特殊基团的主客体作用 。 随后 , 他介绍 了他 课题组 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包括利用葫芦脲的特 殊性质 , 进行药物溶解和传递的研究 , 有望为提高新 药的效率提供重要的手段。报告引起 了参会代表的
起 分 孑研 讨 沿 : 动
计 剑
和 自适应
( 浙 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系, 杭州 3 1 0 0 2 7 )
超 分 子 国 际 研 讨 会 :动 力 学 与 自适 应 ( S u p r a m o l e c u l a r S y m p o s i u m: D y n a mi c s a n d A d a p t a i t o n ) 于2 0 1 2 年1 1 月4 — 6日在浙江大学顺利
重要的桥梁作用, 并从分子化学引人到超分子化学 , 对两者进行了清晰的定义 。接着 , L e
生离子通道等领域。 美 国 马里 兰 大 学 L y l e I s a a c s 教 授 作 了题 为 “ C u c u r b i t [ u ] u r i l M o l e c u l a r C o n t a i n e r s ” 的报 告 。I s a a c s 教授长期致力于葫芦脲分子的合成开发研究,他在
誉 为复杂的生物体系,其 中化学应该在其 中起到非常 象
目
一
的物理规律 ,生物学 目前研究的体系则是人类所面 对的最复杂的体系 ,而物质如何从基本 的粒子演化
生膜结构的研究 ,特别是膜形成过程中的分子 自组 装动力学 。他的报告介绍了通过分子识别驱动的物 质穿膜过程,并指出膜结构中的特异受体在其中的
_化学通报_2010年_第73卷_总目次
偶氮液晶在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 韩国志 熊桂荣 谢卓颖 G-四链体的构型 、 热稳定性测试及其在钾离子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 孔德明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 王惠芸 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 涂洪成 杨震宇 高云玲 张荣斌
484 ) 有毒生物碱性质与分析 ………………………………………………………………………………………… 孟品佳( 6491 ) 离子对水结构的影响 ……………………………………………………………………… 王文华 赵 林 阎 波( 6β -榄香烯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 张殊佳 多金属氧酸盐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 李彦周 毛细管电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联用技术进展 ………………………………… 卢巧梅 张 兰 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 陈昌国 指示剂置换法识别阴离子的研究进展 ………………………………………… 汤立军 光学纯环状硝酮的氧化合成 …………………………………………………… 傅 烯丙基氯氧化制环氧氯丙烷的研究进展 ……… 刘 声 李 军 安庆大 颖 范玉静 李 叶 周 刘 鹏 霞 声化学反应器设计理论进展 ………………………………………………………………………… 师存杰 程锦添 李雷光 刘明辉 黄丹凤 奚祖威 王建朝 石萌萌 高丹丹 朱若华 499 ) 段华鑫( 6506 ) 刘 岩( 6579 ) 冯长根( 7586 ) 陈国南( 77李 红( 593 ) 600 ) 李芳芳( 7608 ) 侯万国( 7高 616 ) 胡雨来( 7622 ) 爽( 7-
两亲性超支化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自组装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亲性超支化超分子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自组装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能优越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
与传统的线性聚合物相比,超支化聚合物的高度分支化结构可提高分子的空间交织和束缚强度,从而增强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溶液流变学性质等。
同时,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更多的表面官能团,有利于其在介观尺度上形成自组装结构,从而展现出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超支化嵌段共聚物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高分子材料,它既具有超支化聚合物的优秀性能,又拥有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和自组装行为,从而可以在材料设计、组装结构调控、功能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目前对于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从而为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特点,包括合成反应的条件优化、聚合度的控制、分子结构的表征等。
2. 研究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相行为、链形态、连通性、孔径、表界面性质等。
3. 分析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
三、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本研究将采用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自组装行为研究的经典方法,结合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特殊结构和性质,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 合成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包括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聚合反应的机理和调控方法,优选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和性质分析。
2. 研究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主要包括使用动态光散射、小角X射线散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手段对其相行为、链形态、连通性、孔径、表界面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
3. 分析两亲性超支化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包括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方面。
两亲性高分子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评价
两亲性高分子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评价王欢欢;胡祥龙【摘要】二维的氧化石墨烯(GO)的细胞毒性低,且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良好的光热与成像材料,同时还可以作为纳米载体,用来输运化疗药物、基因等.由于氧化石墨烯的片层之间有较强的范德华力,极易团聚,从而影响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本文通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氨基(DSPE-PEG-NH2)功能化修饰氧化石墨烯,改善了石墨烯在水相中的稳定性、低毒性及生物相容性.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在水相中放置两周以上仍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巨大作用.%Two-dimensional graphene oxide ( GO) has low cytotoxic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which can be employed as good photothermal/imaging agents as well as nanocarriers for the deliver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genes. However, there are strong Vander Waals forces among the layer of GO, which can cause deteriorating effects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GO, and is unfavorable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work, 1, 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peg-amine ( DSPE-PEG-NH2 ) was employed to decorate GO, affording hybrid GO nanoparticles, DSPE-PEG-GO. The well-dispersed DSPE-PEG-GO was kept stable in aqueous solution for even more than two weeks, and it had no obvious cytotoxicity, which is promising in biomedicine.【期刊名称】《激光生物学报》【年(卷),期】2017(026)006【总页数】4页(P540-543)【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医学【作者】王欢欢;胡祥龙【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 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 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25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碳纳米材料[1-2],于2004年首次报道[3],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两位科学家共同发现并制备出单层的石墨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9卷第8期2019年8月Vol.49 No.8Aug. 2019日 用 化 学 工 业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 Cosmetics· 545 ·超两亲分子的研究进展李双阳,叶 宏(北京工商大学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48)摘要:超两亲分子是近几年研究发现的新型两亲分子,具有可控性、高效性等优点。
超两亲分子中含有两种双亲分子,通过非共价键或动态共价键连接。
其中非共价键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等。
根据超两亲分子的响应性也可分为pH 响应性、光响应性、氧化还原响应性、酶响应性和多重响应性超两亲分子。
超两亲分子是胶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联系的新纽带,对新型自组装功能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超两亲分子;主客体相互作用;响应性;功能超分子材料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803 (2019) 08-0545-06DOI :10.3969/j.issn.1001-1803.2019.08.010Progress on the research of supra-amphiphilesLI Shuang-yang , YE Hong(School of Light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Abstract: Supra-amphiphiles have been discovered for several years as a new type of amphiphiles,which have the advantages of controllability,high efficiency and so on. Supra-amphiphiles consist of two amphiphile molecules linked by non-covalent bonds or dynamic covalent bonds. The non-covalent bonds include host-guest interaction,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 and charge transfer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the pH response,photoresponse,redox response,enzyme response and multiple response were also introduced. Supra-amphiphile is a new bond between colloid chemistry and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self-assembly functional materials.Key words: supra-amphiphile; host-guest interaction; responsive;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material 超两亲分子(supra-amphiphiles)与传统的两亲分子不同,作为构筑基元的两种两亲分子通常通过非共价键或动态共价键相互连接[1]。
超两亲分子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利用构筑基元分子,通过非共价的方式,避免一些繁琐的化学合成。
在合成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加入不同的功能基团,合成出不同功能的超两亲分子。
非共价键和动态共价键都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逆性,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利用其不同的响应性可调控其两亲性,实现可控的自组装与解组装;通过设计构筑基元,可以组装成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超两亲分子(图1)。
非共价键是超两亲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所有的非共价键(如氢键、范德华力等)都能形成超两亲分子。
目前为止,形成超两亲分子的非共价键可分为:主客体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等。
此外,Kang等[2]还收稿日期:2019-05-16;修回日期:2019-07-3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B030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150300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2020)作者简介:李双阳(1982-),男,黑龙江人,讲师,博士,电话:(010)68984307,E-mail:lishuangyang@。
图 1 超两亲分子的拓扑结构Fig. 1The topology of supra-amphiphiles · 546 ·第49卷日 用 化 学 工 业专论与综述提出一些动态可逆的共价键(如亚胺键[3])也可以用来驱动形成超两亲分子。
目前已经制备的超两亲分子主要是小分子型超两亲分子,近几年合成的高分子型聚合物超两亲分子[4-6]也开始逐渐增多。
超两亲分子是胶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联系的新纽带,对新型自组装功能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超两亲分子的相互作用类型1. 1 主客体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是一种常见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大环分子如冠醚、杯芳烃、葫芦脲以及环糊精等作为主体分子可以识别相应的客体分子,两者结合即可形成超两亲分子,其中相互作用的强度与主客体分子的结构及环境有关。
例如,Zou等[7]将α-环糊精与疏水尾端具有偶氮苯基团(AZO)的两亲分子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一种超两亲分子。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偶氮苯可以进行顺反异构化,α-环糊精分子会在偶氮苯基团和疏水烷基链之间发生可逆的滑动,从而调节其两亲性,实现囊泡结构的组装和解组装。
Wang 等[8]发现β-环糊精的衍生物与谷胱甘肽过氧物酶形成的超两亲分子,在不同温度下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管和囊泡结构可以相互转换,具有可控的催化作用。
与此相类似还有Ma等[9]利用AZO-β-CD与偶氮化的聚酯(AZO-PCL)制备的Bola型超两亲分子,在水相中可以形成非常稳定的球形颗粒。
研究[10]发现β-环糊精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的超两亲分子主要可以制备具有温度驱动开关特性的智能超分子,改变温度可以实现纳米聚集结构从管状到球状的可逆转变。
此外,Zhou等[11]首次合成了一种阳离子水溶性的联苯芳烃,可以与己烷磺酸钠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生成超两亲分子。
Xia等[12]也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环三亚藜芦烯(cyclotriveratrylene,WCTV),与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生成超两亲 分子。
1. 2 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是富电子的电荷给体和缺电子的电荷受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当电荷给体(例如多芳香环基团等)和电荷受体(如硝基、酰胺取代的芳环结构)相互靠近时,电荷给体的电子云与电荷受体的空轨道重叠,从而产生电荷转移相互作用。
例如,含有芘基团的两亲分子(PYR)和一个带有两个二硝基苯基团的连接分子(DNB),可以通过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由2 mol PYR和1 mol DNB形成一个双头双亲型的超两亲分子[13](图2)。
PYR自身在水溶液中可以组装成管状结构,但是当形成超两亲分子后,聚集结构由管状结构变成囊泡状结构。
在此基础图 2 由PYR 自组装的管状结构和DNB 形成超两亲分子后转变为囊泡结构的示意图Fig. 2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ubes to vesicles, 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PYR and DNBРPYR DNB22PYRDNB第8期专论与综述李双阳,等:超两亲分子的研究进展上,将DNB用两种紫精衍生物BNDIV和BNAPHV代替,与PYR结合制备超两亲分子[14],发现原来BNDIV和BNAPHV聚集可以生成二维纳米片结构,加入PYR后,则变为一维的纳米纤维,并且通过调节pH值可控制弯曲度,从而实现了二维结构向一维结构的可控转变。
Li等[15]利用甘菊蓝基两亲分子和芘基团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制备了超两亲分子,生成的圆柱状胶束和圆盘状纳米片可以根据与客体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可逆转化。
Jeon等[16]在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下,利用两亲紫精衍生物、萘二醇和葫芦脲[8](CB[8])制备了三元超两亲分子,紫精衍生物单独只会自聚形成胶束,络合形成超两亲分子后,紫精衍生物的亲水头基的尺寸明显增大,此时的超两亲分子可以自发地形成囊泡结构,并且无论在溶液中还是固体表面上都能够保持固定的球形。
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和甲基紫精衍生物通过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形成的超两亲分子可用于制备纳米薄片、纳米棒和纳米纤维[17]。
此外,这种超分子形成的囊泡状聚集体与糖脂的糖单元的外表面上对伴刀豆球蛋白A有特异性和亲和性[18]。
Zhang等[19]利用Y型Bola型两亲分子(PAL)和芘基在疏水性和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下也可形成超两亲分子。
1. 3 静电相互作用利用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超两亲分子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功能基团很多为带电基团,同时还结合π-π键的堆积性质,共同作用生成超两亲分子[20]。
例如,两种新的Gemini型超两亲分子[21]就是利用静电和π-π键堆积相互作用生成的,其中(Mim-4-Mim)(DS)2在水中形成胶束和六角形液晶,而(Mim-4-Mim)(DBS)2形成多种层状结构,包括单层、多层、囊泡、双层和液晶等,并且通过温度可控制相变。
Li 等[22]利用水溶性柱[7]芳烃(WP7)与百草枯衍生物G1和G2的静电作用制备超两亲分子,可以形成囊泡。
Chi等[5]也利用含有WP7的聚合物与偶氮苯衍生物的静电相互作用,制备超两亲分子。
β-环糊精与末端为羧酸的聚乳酸聚合物PLA-COOH也可以依靠静电相互作用形成超两亲分子[23],聚集形成表面性质可控的胶束。
Ferreira等[24]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亲水性的葡甲胺(MEG)与疏水性马来酸酐接枝蓖麻油(MACO)结合制备了一种超两亲分子,研究发现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制备可以得到胶束和层状液晶相。
1. 4 动态共价键相互作用除了非共价键以外,超两亲分子还可以通过动态共价键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