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宋史》陆九渊(《宋史》卷四百三十四)
2020年中考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宋史》周敦颐(《宋史》卷四百二十七)
周敦颐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徒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熙宁初,知郴州。
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以疾求知南康军。
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
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七)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狱久不决狱:诉讼案件B.有囚法不当死法:按照法律C.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深:重D.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霁:雨止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乃委手版归②竖儒,几败乃公事B.①用抃及吕公著荐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C.①以疾求知南康军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D.①因家庐山莲花峰下②相如因持璧却立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吏不如(敦颐)也B.敦颐独与之辨,(逵)不听C.乃委手版归,(敦颐)将弃官去D.抃再镇蜀,(敦颐)将奏用之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2)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答案与提示1.D(明朗)2.A(①“乃”为“就”,②“乃”是“你”。
B都是“由于”;C都是“因”;D都是“于是”)3.D(应该是“抃”)4.(1)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的地方,也不慌不忙地视察(2)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译文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
2021届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宋史--陆九渊传》专练
《宋史--陆九渊传》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
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
因轮对,遂陈五论,帝称善。
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道崇观。
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
光宗即位,差知荆门军。
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
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
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
有诉人杀其子者,九渊曰∶"不至是。
"及追究,其子果无恙。
有诉窃取而不知其人,九渊出二人姓名,使捕至,讯之伏辜。
因语吏以某所某人为暴,翌日有诉遇夺掠者,即其人也,乃加追治,吏大惊,郡人以为神。
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群盗屏息。
荆门为次边而无城,乃请于朝而城之,自是民无边忧。
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
旧用铜钱,以其近边,以铁钱易之,而铜有禁,复令贴纳..。
九渊曰∶"既禁之矣,又使之输邪?"尽蠲之。
(节选自《宋史·陆九渊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B.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C.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D.丁母忧/服阕/改建宁崇安县/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角,古代未成年女子,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角,故称"总角"。
陆九渊·2020年5月潍坊二模文言文详解
陆九渊·2020年5月潍坊二模文言文详解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尽头、边际】,父笑而不答【这锅糟老头子坏滴很】。
遂深思,至【连词,以至于】忘寝食。
及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节,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借指童年】,举止异凡儿【普通孩子】,见者敬之。
登乾道【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的年号】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南宋时特指临安(今杭州)】,士争从之游【交游,结交】。
教人不用学规【学校规章】,有小过,言中【合乎】其情,或至流汗【羞愧不安到极点】。
有怀【心中存有】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介词,替、给】之条析【细致剖析】其故,悉如【随顺,依照】其心。
初调隆兴【今江西南昌】靖安县【今属江西宜春市】主簿【官名,掌管文书的属吏】。
丁母忧【遭逢母亲去世】,服阙【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改建宁崇安县【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少闻靖康间事【指靖康(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年号)二年,金兵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汴梁,掳走徽、钦二帝,致使北宋灭亡之事】,慨然【情绪激昂】有感于复仇之义【这种正义之事。
之,代词,这】。
至是,访知勇【既有智谋又勇敢】士,与议恢复【这里指收复中原】大略【长远谋略】。
因【趁……的机会】轮对【是“轮当面对”的简称,指官员轮值上殿回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等时政利弊问题】,遂陈五论,帝称善。
未几【没多久】,除将作监丞【官名,将作监(官署名,掌管宫室建筑、精美器皿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副长官】,为给事中【官名,侍从皇帝,参议政事】王信所驳【向皇帝上书,提出异议,予以辩驳】,诏主管台州【今浙江台州市】崇道观。
还乡,学者辐凑【车轮的辐集中到毂上,指集中、聚集;也写作“辐辏”】,每开讲席【高僧、大儒讲经讲学的席位】,户外屦【jù,鞋子】满,耆老【qí,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指六七十岁的老人】扶杖观听。
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即位,差【派遣】知荆门【今湖北省地级市】军【宋代行政区域名,置全国为十八路,下设州、府、军、监】。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范仲淹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加精)
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
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
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
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馀言。
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
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
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
仲淹言:“昭应、寿宁,天戒不远。
今又侈土木,破民产,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
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
”又言:“恩幸多以内降除官,非太平之政。
”事虽不行,仁宗以为忠。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四)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易衣:换穿衣裳B.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报:答复,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C.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市材木陕西市:买,征购D.宜罢修寺观,减常岁市木之数,以蠲除积负蠲除:免除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B.学者多从质问C.为执经讲解,亡所倦D.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①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②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①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①时方建太一宫及洪福院②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改嫁到长山县的朱家,他也就跟着姓了朱。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周美宋史卷三百二十三(已纠错)
周美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
少隶朔方军,以材武称。
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
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城北门,美慷慨自陈,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军候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
累迁天武都虞候。
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材,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
夏人既破金明诸砦,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
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
”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
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
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军山北,多设疑兵。
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
既而复出艾蒿砦,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
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
获牛羊、橐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
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却。
迁文思使,徙知保定军。
元昊大入,据承平砦。
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赍三日粮直捣敌穴。
美曰:“彼知吾来,必设伏待我。
不如间道掩其不意。
”世衡不听。
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
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馀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
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戏下,有馀,悉飨劳之。
及死,家无馀赀。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三)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间:偷偷地,秘密地B.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属:嘱咐C.其众数万薄金明薄:以……为薄,轻视D.不如间道掩其不意掩:袭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美以军候戍边②作《师说》以贻之B.①既破金明诸砦②既来之,则安之C.①援兵不至,乃徙军山北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D.①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以下3—4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A.希望凭借数骑捉契丹将到殿下,真宗认为他很勇敢,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B.愿意带领数骑捉契丹将到朝廷,真宗认为他很勇敢,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C.希望凭借数骑捉契丹将到殿下,真宗认为他很强壮,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D.要求带领数骑捉契丹将到殿下,真宗认为他很强壮,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4.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A.金明正对着要冲,是我方的屏障,今天不赶快修缮,将最终失去它B.金明正处在边界要冲的位置,是我方的屏障,如果不赶快修缮,将马上失去它C.金明正处在边界要冲的位置,是我方的屏障,如果不赶快修缮,将最终失去它D.金明正对着边界要冲,是我方的屏障,如果不赶快修缮,将马上失去它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周美行伍出身,在军旅生涯中,由军士升至统兵将领,他爱兵如子,所得俸禄赏赐常常分给下属。
文言文阅读《宋史陆九渊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服阙,改建宁崇安县。
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
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
因轮对..,遂陈五论,帝称善。
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
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
光宗即位,差知荆门军。
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今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
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
荆门为次边而无城。
九渊以为:“郡为四集之地,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肋腹心之虞。
”乃请于朝而城之,自是民无边忧。
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
逾年,政行令修,民俗为变,诸司交荐。
丞相周必大尝称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
绍熙三年卒,会葬者以千数,谥文安。
初,九渊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
及熹守南康,九渊访之,熹与至白鹿洞,九渊为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至有泣下。
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之病。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有删节)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
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
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
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
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
其于利欲之习,怛.焉为之痛心疾首。
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
由是而进于场屋[注],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
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节选自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义》)[注]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陆九渊(《宋史》卷四百三十四)
陆九渊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曰:“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
”又曰:“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又尝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至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亦莫不然。
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此心此理,亦无不同也。
”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尝曰:“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为不正。
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
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
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
服阕,改建宁崇安县。
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
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
除敕令所删定官。
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
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
因轮对,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帝称善。
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
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
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
尝谓学者曰:“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
”又曰:“此道与溺于利欲之人言犹易,与溺于意见之人言却难。
”或劝九渊著书,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又曰:“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三十四)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际:边际B.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游:游乐C.有小过,言中其情中:符合D.必以行迹绳人绳:匡正、纠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总角,举止异凡儿总角:童年(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 B.即疑有子之言支离支离:散乱C.服阕,改建宁崇安县服阕:祭祀完毕D.还乡,学者辐凑辐凑:聚集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北救赵而西却秦B.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以沛公言报项王C.因轮对,遂陈五论因其无备,卒然击之D.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人立其下望之,杳乎不见其巅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陆九渊“言论”的一组是①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②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③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④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⑤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⑥《六经》注我,我注《六经》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⑤⑥D.③④⑤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2)此道与溺于利欲之人言犹易,与溺于意见之人言却难答案与提示1.B(交往)2.C(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3.C(都是“趁着”)4.C(排除①④)5.(1)思虑有不正当之处,顷刻之间能知道它属于不正当,就可以改正(2)这个道理与沉溺于利欲的人说尚且容易被接受,与沉溺于有不同意见的人讲却反而难以被接受译文陆九渊字子静。
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传记类文言文专题测试矫正押题卷(5页)
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传记类文言文专题测试矫正押题卷传记类文言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黄宗羲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常之无锡人。
父学,四子,先生次三,其季允成也。
从张原洛读书,讲《孟子》至“养心莫善于寡欲”,先生曰:“寡欲莫善于养心。
”原洛曰:“举子业不足以竟子之学,盍问道于方山薛先生乎?”举乡试第一,庚辰登进士第。
时江陵当国,先生与魏允中、刘廷兰上书吴县,言时政得失,无所隐避。
江陵谓吴县曰:“闻有三元会,皆贵门生,公知之乎?”江陵病,百官为之斋醮,同官署先生名,先生闻之,驰往削去。
先生上疏,分别君子小人,刺.及执政,谪桂阳州判官。
柳子厚、苏子瞻曾谪桂阳,先生以前贤过化之地,扁.所居曰愧轩。
娄江欲用罗万化为吏部冢宰,先生不可;会推阁员,娄江复欲用罗万化,先生又不可,遂削先生籍。
戊戌,始会吴中同志于二泉。
东林书院成,大会四方之士,一依《白鹿洞规》。
其他闻风而起者,有经正堂、志矩堂、明道书院、文学书院,皆请先生莅焉。
先生论学,与世为体,尝言官辇毂..,念头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不在百姓上;至于水间林下,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切磨德义,念头不在世道上,即有他美,君子不齿也。
故会中亦多裁量人物,訾议国政,亦冀执政者而药之也。
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先生卒,而东林独为天下大忌讳矣。
小人作《东林点将录》,凡海内君子,不论有无干涉,一切指为东林党人。
先生于阳明无善无恶一语,辨难不遗余力,以为坏天下教法。
钱启新曰:“无善无恶之说,近时为顾叔时、顾季时明白排决不已,不至蔓延为害。
”当时之议阳明者,以此为大节.目.,岂知与阳明绝无干涉,其所谓无善无恶者,无善念恶念耳,非谓性无善无恶也,今错会阳明之立论,呜呼!(节选自《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一》,有删节)(注)江陵:指张居正。
后文吴县指申时行,娄江指王锡爵。
这是以籍贯称呼入阁大臣。
三元:顾宪成、魏允中、刘廷兰三人都是解元。
斋醮(jiào):僧、道做法事祈福。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欧阳修宋史卷三百一十九116
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馀习。
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
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
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录。
奉诏修唐书纪、志、表,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
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识者以为知言。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九)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迭相师友迭:轮流B.其言简而明,信而通信:信用C.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游:称赞D.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掖:扶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及冠,嶷然有声②徐公何能及君也B.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②不如因而厚遇之C.①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故天下翕然师尊之②不然,籍何以至此3.将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欧阳修文学才能的一项是①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②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③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④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⑤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⑥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②④⑥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欧阳修自幼丧父,母亲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聪敏机灵,过目成诵,到了成年时,就已经有了很高的声望B.欧阳修仰慕韩愈,立志要在文学成就上和他并驾齐驱,又和几位文人互为师友,互相促进,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他的文学创作C.欧阳修为文一扫五代遗习,革新除弊,文章自然天成,简洁明快,广征博引,用最纯正的道理加以判断来折服人心,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D.欧阳修为人正直,曾因替范仲淹鸣不平而被罢官,后又与范仲淹一起被任用。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程颢宋史卷四百二十七(已纠错)
程颢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
为晋城令,富人张氏父死,旦有老叟踵门曰:“我,汝父也。
”子惊疑莫测,相与诣县。
叟曰:“身为医,远出治疾,而妻生子,贫不能养,以与张。
”颢质其验。
取怀中一书进,其所记曰:“某年月日,抱儿与张三翁家。
”颢问:“张是时才四十,安得有翁称?”叟骇谢。
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
度乡村远近为伍保,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而奸伪无所容。
凡孤茕残废者,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
行旅出于其途者,疾病皆有所养。
乡必有校,暇时亲至,召父老与之语。
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
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
乡民为社会,为立科条,旌别善恶,使有劝有耻。
在县三岁,民爱之如父母。
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中外皆不以为便,言者攻之甚力。
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
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
”安石为之愧屈。
曹村埽决,颢谓郡守刘涣曰:“曹村决,京师可虞。
臣子之分,身可塞亦所当为,盍尽遣厢卒见付。
”涣以镇印付颢,立走决所,激谕士卒。
议者以为势不可塞,徒劳人尔。
颢命善泅者度决口,引巨索济众,两岸并进,数日而合。
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
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
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
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七)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旦有老叟踵门踵:至B.曹村埽决埽:用埽料筑成的堤坝C.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愿:愿意D.京师可虞虞:忧虑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责之亲戚乡党乡党:乡里,同乡B.旌别善恶旌别:识别C.中外皆不以为便中外:中外各国D.盍尽遣厢卒见付厢卒:即“厢兵”,宋诸州的镇兵,主要充任劳役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民以事至县者,必告以孝弟忠信②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③召父老与之语④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叟)取怀中一书进B.(程颢)责之亲戚乡党,使无失所C.暇时亲至,(程颢)召父老与之语D.安石方怒言者,(程颢)厉色待之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姓因为纠纷到县里来解决的,程颢一定把孝悌忠信的道理讲给他们,告诉他们侍奉父兄长上的道理B.程颢治下的每个乡都有学校,对学校中儿童读的书,他都亲自为他们校正句读,并选择那些优秀的子弟,聚拢起来教授他们C.面对王安石的声色俱厉,程颢慢慢进言道:“天下的事情不是一家的私事,希望能心平气和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2020版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朱熹宋史卷429
朱熹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
明年,以辅臣荐,与徐度、吕广问、韩元吉同召,以疾辞。
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
朝政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
利害休戚虽不可遍举,而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
陛下毓德之初,亲御简策,不过风诵文辞,吟咏情性,又颇留意于老子、释氏之书。
夫记诵词藻,非所以探渊源而出治道;虚无寂灭,非所以贯本末而立大中。
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次言:“修攘之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误之也。
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不可和也明矣。
愿断以义理之公,闭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纪纲,厉风俗。
数年之后,国富兵强,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
”次言:“四海利病,系斯民之休戚,斯民休戚,系守令之贤否。
监司者守令之纲,朝廷者监司之本也。
欲斯民之得其所,本原之地亦在朝廷而已。
今之监司,奸赃狼藉、肆虐以病民者,莫非宰执、台谏之亲旧宾客。
其已失势者,既按见其交私之状而斥去之;尚在势者,岂无其人,顾陛下无自而知之耳。
”隆兴元年,复召。
入对,其一言:“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其二言:“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
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
”且陈古先圣王所以强本折冲、威制远人之道。
时相汤思退方倡和议,除熹武学博士,待次。
乾道元年,促就职,既至而洪适为相,复主和,论不合,归。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陆九渊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陆九渊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服阙,改建宁崇安县。
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
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
因轮对,遂陈五论,帝称善。
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
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
光宗即位,差知荆门军。
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今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
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
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
荆门为次边而无城。
九渊以为:“郡为四集之地,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肋腹心之虞。
”乃请于朝而城之,自是民无边忧。
罢关市吏讥察而减民税,商贾毕集,税入日增。
逾年,政行令修,民俗为变,诸司交荐。
丞相周必大尝称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
绍熙三年卒,会葬者以千数,谥文安。
初,九渊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
及熹守南康,九渊访之,熹与至白鹿洞,九渊为讲君子小人喻义利一章,听者至有泣下。
熹以为切中学者隐微深之病。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有删节)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
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
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
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
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
其于利欲之习,怛焉为之痛心疾首。
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
由是而进于场屋[注],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
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节选自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讲义》)[注]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又称科场。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曹皇后宋史卷二百四十二135
曹皇后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
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
后方侍帝,闻变遽起。
帝欲出,后闭拥持,趣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
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欧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
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故争尽死力,贼即禽灭。
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
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
”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张妃怙宠上僭,欲假后盖出游。
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
妃喜,还以告,帝曰:“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
”妃不怿而辍。
英宗方四岁,育禁中,后拊鞠周尽;迨入为嗣子,赞策居多。
帝夜暴疾崩,后悉敛诸门钥置于前,召皇子入。
及明,宰臣韩琦等至,奉英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
帝感疾,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
大臣日奏事有疑未决者,则曰“公辈更议之”,未尝出己意。
颇涉经史,多援以决事。
中外章奏日数十,一一能纪纲要。
检柅曹氏及左右臣仆,毫分不以假借,宫省肃然。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
后违豫中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
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
”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二)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踵:跟随B.姬言之帝,贷其死贷:推卸C.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如:按照D.吾疾势已笃笃:沉重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张灯:陈列灯火B.宦者以乳妪欧小女子绐奏绐奏:谎报C.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处分:处罚D.后违豫中闻之违豫:生病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妃喜,还以告②今闻轼以作诗系狱③迨入为嗣子④吾为子孙得两宰相A.两个“以”相同,两个“为”意思也相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为”意思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为”意思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为”意思也不同4.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曹皇后才干的一组是①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②后与之,无靳色③英宗方四岁,育禁中,后拊鞠周尽④后悉敛诸门钥置于前,召皇子入⑤大臣日奏事有疑未决者,则曰“公辈更议之”,未尝出己意⑥颇涉经史,多援以决事。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刘健明史卷一百八十一(已审阅)
刘健刘健,字希贤,洛阳人。
健少端重,与同邑阎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瑄之传。
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键户读书,人以木强目之。
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成化初,修英宗实录。
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
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古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
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
今幸元恶殄丧,圣心开悟,而馀慝未除,宿弊未革。
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
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
”帝方嘉纳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
健等力谏,仅寝祠额。
南北言官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
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
帝慰留健、东阳,而下瑢于狱,二人力救得释。
时帝视朝颇晏,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
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议。
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有限。
今光禄岁供增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巨万。
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
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
土木日兴,科敛不已。
传奉冗官之俸薪,内府工匠之饩廪,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动,不知何以应之。
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令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
”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
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
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八十一)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经济:治理天下,拯济百姓B.南北言官指陈时政。
时政:当时的政治局势C.时帝视朝颇晏晏:安乐,闲适D.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战士:前方的兵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毋更因循,以贻后悔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B.①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C.①诸方织作务为新巧②帝方嘉纳其言D.①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句子的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健)键户读书,人以木强目之B.然(健)练习典故,有经济志C.健等以为言,(健)颔之而已D.廷臣多上言时务,(进言)久之不下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键户读书,人以木强目之——锁门读书,人们都认为他木讷倔犟B.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国子监生江瑢弹劾刘键、李东阳阻断言路C.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刘健等极力谏诤,皇上仅给李广的坟墓保留了匾额D.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因灾异宣讲勤政、节约财物费用、免除斋谯、公正赏罚等事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刘健自幼正直稳重,择友而交,拜薛氏为师。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周美宋史卷三百二十三201903111101
周美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
少隶朔方军,以材武称。
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
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城北门,美慷慨自陈,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军候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
累迁天武都虞候。
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材,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
夏人既破金明诸砦,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
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
”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
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
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军山北,多设疑兵。
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
既而复出艾蒿砦,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
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
获牛羊、橐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
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却。
迁文思使,徙知保定军。
元昊大入,据承平砦。
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赍三日粮直捣敌穴。
美曰:“彼知吾来,必设伏待我。
不如间道掩其不意。
”世衡不听。
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
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馀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
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戏下,有馀,悉飨劳之。
及死,家无馀赀。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三)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间:偷偷地,秘密地B.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属:嘱咐C.其众数万薄金明薄:以……为薄,轻视D.不如间道掩其不意掩:袭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美以军候戍边②作《师说》以贻之B.①既破金明诸砦②既来之,则安之C.①援兵不至,乃徙军山北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D.①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以下3—4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A.希望凭借数骑捉契丹将到殿下,真宗认为他很勇敢,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B.愿意带领数骑捉契丹将到朝廷,真宗认为他很勇敢,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C.希望凭借数骑捉契丹将到殿下,真宗认为他很强壮,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D.要求带领数骑捉契丹将到殿下,真宗认为他很强壮,常让他在宫禁中值宿警卫4.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A.金明正对着要冲,是我方的屏障,今天不赶快修缮,将最终失去它B.金明正处在边界要冲的位置,是我方的屏障,如果不赶快修缮,将马上失去它 C.金明正处在边界要冲的位置,是我方的屏障,如果不赶快修缮,将最终失去它 D.金明正对着边界要冲,是我方的屏障,如果不赶快修缮,将马上失去它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周美行伍出身,在军旅生涯中,由军士升至统兵将领,他爱兵如子,所得俸禄赏赐常常分给下属。
2020届中考模拟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道同明史卷一百四十
道同道同,河间人。
其先蒙古族也。
事母以孝闻。
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
番禺故号烦剧,而军卫尤横,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
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
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同械其魁通衢。
诸豪家争贿亮祖求免。
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
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
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
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
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
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
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
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
会同奏亦至。
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
复使使宥之。
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
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
当同未死时,布政使徐本雅重同。
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
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
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用此取祸。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赖以少安少:一点儿B.辄巧诋以罪诋:诬陷,诋毁C.亮祖破械脱之脱:使逃脱,放走D.纳女于亮祖纳:进献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事母以孝闻②辄巧抵以罪③条其事奏之④帝不知其由A.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其”也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其”相同D.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也相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抑买:压价购买B.同械其魁通衢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C.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从容:(装作)随口D.自是上官益严惮严惮:非常怨恨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道同“守法”的一组是①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②亮祖不能屈也③同械其魁通衢④同复按治⑤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⑥遣卒语同释之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同做番禺知县,能严明执法,抗拒当地军士横行霸道非理之事,使当地稍微安定B.道同严惩不法土豪,当时权贵朱亮祖置酒召道同来替他们说情,遭到道同严词拒绝C.一个姓罗的富民接受了朱亮祖送来的美女,还倚仗权势做坏事,道同追究惩处他们D.朱亮祖先劾道同讪傲无礼的情况,帝遂派使臣诛杀道同,后又因道同奏章而悟,又派使臣前去宽恕道同,但道同还是在后使者到达之前被杀害答案与提示1.A(稍,略微)2.B(①句中“以”为“因”,②句中“以”是“用”;③句中“其”是“他的”,④句中“其”是“其中的”)3.D(敬畏、忌惮)4.A(②⑥不是“直接说明”道同遵循法律的)5.C(是“富民罗氏送美女给朱亮祖”)译文道同,河间人。
最新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朱熹宋史卷四百二十九00含答案
朱熹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
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
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
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罢归请祠,监潭州南岳庙。
明年,以辅臣荐,与徐度、吕广问、韩元吉同召,以疾辞。
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言:“圣躬虽未有过失,而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
朝政虽未有阙遗,而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
利害休戚虽不可遍举,而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
陛下毓德之初,亲御简策,不过风诵文辞,吟咏情性,又颇留意于老子、释氏之书。
夫记诵词藻,非所以探渊源而出治道;虚无寂灭,非所以贯本末而立大中。
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次言:“修攘之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误之也。
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不可和也明矣。
愿断以义理之公,闭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纪纲,厉风俗。
数年之后,国富兵强,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
”次言:“四海利病,系斯民之休戚,斯民休戚,系守令之贤否。
监司者守令之纲,朝廷者监司之本也。
欲斯民之得其所,本原之地亦在朝廷而已。
今之监司,奸赃狼藉、肆虐以病民者,莫非宰执、台谏之亲旧宾客。
其已失势者,既按见其交私之状而斥去之;尚在势者,岂无其人,顾陛下无自而知之耳。
”隆兴元年,复召。
入对,其一言:“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其二言:“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
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
”且陈古先圣王所以强本折冲、威制远人之道。
时相汤思退方倡和议,除熹武学博士,待次。
乾道元年,促就职,既至而洪适为相,复主和,论不合,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九渊
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曰:“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
”又曰:“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又尝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至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亦莫不然。
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此心此理,亦无不同也。
”
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士争从之游。
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尝曰:“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为不正。
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
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
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
服阕,改建宁崇安县。
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
侍从复荐,除国子正,教诸生无异在家时。
除敕令所删定官。
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
至是,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
因轮对,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帝称善。
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
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
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
尝谓学者曰:“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
”又曰:“此道与溺于利欲之人言犹易,与溺于意见之人言却难。
”或劝九渊著书,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又曰:“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
”
(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三十四)思考与学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际:边际
B.至行在,士争从之游游:游乐
C.有小过,言中其情中:符合
D.必以行迹绳人绳:匡正、纠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总角,举止异凡儿总角:童年(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B.即疑有子之言支离支离:散乱
C.服阕,改建宁崇安县服阕:祭祀完毕
D.还乡,学者辐凑辐凑:聚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北救赵而西却秦
B.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
以沛公言报项王
C.因轮对,遂陈五论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D.不必它求,在乎自立而已
人立其下望之,杳乎不见其巅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陆九渊“言论”的一组是
①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②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③ 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
④ 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
⑤ 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
⑥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③④⑤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2)此道与溺于利欲之人言犹易,与溺于意见之人言却难
答案与提示
1.B(交往)
2.C(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
3.C(都是“趁着”)
4.C(排除①④)
5.(1)思虑有不正当之处,顷刻之间能知道它属于不正当,就可以改正
(2)这个道理与沉溺于利欲的人说尚且容易被接受,与沉溺于有不同意见的人讲却反而难以被接受
译文
陆九渊字子静。
长到三四岁,问他父亲天地最远的边儿在什么地方,父亲笑笑没有回答。
陆九渊于是就陷入深深思考,以至于废寝忘食。
到童年时,一举一动都和平常儿童不同,见到他的人都尊重他。
他对别人说:“听到有人诵读伊川先生(程颐)的语录,自己感觉就像受了刺激一样。
”又说:“伊川先生的言论,为什么与孔子、孟子的观点不相同呢?近来发现他的书中有许多不对的地方。
”陆九渊刚开始学习《论语》,就怀疑其中有子的言论散乱没有条理。
有一天读古书,读到“宇宙”二字,注解的人说“上下四方叫做宇,古往今来叫做宙”,陆九渊忽然大彻大悟地说:“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
”又曾经说:“有圣人出于东海,这心愿大家是相同的,这道理大家也是相同的;至于有圣人出于西海、南海、北海,其实也没有谁认为不对。
千百年以上才会有圣人出现,这心愿大家是相同的,这道理大家也是相同的。
至于千百年之内就会有圣人出现,这心愿这道理,其实也没有什么不相同的。
”
后来陆九渊考中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他来到皇帝所在的临安,士大夫们争着和他交往。
他的言论,听后受到影响和启发、产生兴趣的人非常多。
他教育人不用学规,学生有了小过失,他的批评总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学生听后甚至汗流浃背。
有人胸怀志愿却不知道如何实现,陆九渊就为他逐条分析其中原因,所分析的与他内心所想的完全一样。
也有相距千里的人,陆九渊听完他的大概情况就能判断他的为人处世。
陆九渊曾经说:“不正确的思想,很快知道它错了,就可以改为正确。
正确的心想,顷刻间又变了,就成了不正确。
有的事物可以根据形迹来观察判断,有的就不行。
凭形迹来观察判断人,是不足以完全了解一个人的。
如果硬是凭形迹如何去纠正某个人,那是不足以救助这个人的。
”陆九渊起初调任隆兴府靖安县主簿。
因母亲去世回家服丧。
服丧期满,改任建宁府崇安县主簿。
因为少师史浩的举荐,朝廷召他到京城接受审察,陆九渊没有去。
侍从官再次举荐,朝廷任命陆九渊为国子监学正,他在京教育学生和在家乡教育学生没有什么不同。
后又任敕令所的删定官。
陆九渊小时候听说靖康年间钦宗被金人拘禁的往事,对复仇大义慨然有感。
到这个时候,他寻访认识的勇士,和他们商议恢复中原的大计。
趁着轮到回答皇帝询问的机会,陆九渊陈述了五论:一论向金国报仇雪耻的目标还没实现,希望
朝廷广泛征求天下的俊杰,给予他们议论朝政治理国家的职务;二论希望朝廷有尊德乐道的诚意;三论知人的困难;四论凡事应当遵循其规律逐渐做到而不可操之过急;五论皇帝不应当亲自处理细小事务。
孝宗称赞他说得好。
不久,任命陆九渊为监丞,这道任命被给事中王信驳回,孝宗下诏让陆九渊主管台州道崇观。
陆九渊回到家乡,学习的人都聚合到他身边来,他每次开办讲席,门外的鞋子满地都是,连有德行受尊重的老年人也拄着拐杖观看旁听。
陆九渊自号象山翁,学生们称他“象山先生”。
他曾经对学生们说:“你们的耳朵能听,眼睛能看,有父亲能够侍奉尽孝,有兄长能够尊敬顺从,本无欠缺,不必它求,全在于自立而已。
”他又说:“我讲的这些道理对沉溺于利欲的人来说,接受起来还算容易;对沉溺于不同见解的人来说,接受起来却很难。
”有人劝陆九渊著书立说,他回答:“《六经》时刻指导教育着我,我时刻学习领悟着《六经》。
”又说:“我通过学习《六经》如果掌握了人生大道,那么《六经》内容全是我一生思想行为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