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辽宁省锦州市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染色体与染色体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某种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也可能无姐妹染色单体C.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同一极的一组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细胞器会增添或消失B.有新蛋白合成C.细胞全能性降低D.细胞中的tRNA和rRNA发生改变3.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诱变育种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选择范围,但具有盲目性D.育种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下列关于水平衡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产生渴觉属于反射C.下丘脑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D.存在激素的反馈调节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B.若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小麦上,可使小麦增产C.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加大生长素的浓度可以有效促进细胞生长D.激素有各自专门的生产器官6.图是某封闭型小型生态缸中3条食物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溞和绿藻的种间关系既有捕食又有竞争B.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流动时,均有消耗C.信息可以从水溞传递给鳑鲅,也可以从鳑鲅传递给水溞D.流经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缸内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之和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用类似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方法制备了叶绿体悬浮液;再利用叶绿体悬浮液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向研钵中加入渗透压(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渗透压的溶液,然后进行(充分、不充分)的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的研磨液.(2)从研磨液中分离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包括和.(3)探究磷酸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制备的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第二步:甲组中,乙组中;第三步:在一定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用14C标记的14CO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回答下列问题:①补充第二步:甲组中乙组中.②检测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比值均比乙组明显高,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③提高温度,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增多,是因为.8.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而人在抽血体检时,一般会控制手的姿势不变.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是,③.(2)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是,原因是.(3)神经冲动在③处传递时,经过次信号转换,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4)针刺时缩手,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兴奋”或“抑制”),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而抽血体检时,一般会控制手的姿势不变,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兴奋”或“抑制”),说明.9.2017-2018学年3月6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经历罕见冬汛后,水位转为下降状态,湖洲变成万亩草原.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羊儿惬意吃草,游人在春意浓浓的绿草上玩耍.全球约95%的白鹤在鄱阳湖越冬,受鄱阳湖枯水期持续低水位的影响,鄱阳湖生物资源衰退,白鹤等越冬候鸟重要食料的生长受到较大影响,鄱阳湖候鸟栖息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研究和保护白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1)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绿草黄花”为羊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羊儿惬意吃草,游人在春意浓浓的绿草上玩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某科研小组在调查鄱阳湖某区域内白鹤的种群数量时,第一次捕获66只做好标记后放回,6天后,在同一地点捕获70只候鸟,其中标记的白鹤18只,未标记的白鹤36只,东方白鹳20只.由此估算该区域内白鹤的种群数量为只,这种调查方法称为.(3)在越冬地鄱阳湖,白鹤主要挖掘水下泥中的苦草、马来眼子菜、野荸荠、水蓼等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蚌肉、植食性小鱼、小螺.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相关的食物网.(4)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能量流经白鹤的去向有.(5)冬季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鄱阳湖中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发生改变.10.已知果蝇灰体与黑体、直毛与分叉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一只灰体直毛果蝇与一异性黑体分叉毛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果蝇表现型为灰体直毛和灰体分叉毛,再将子一代中一灰体直毛果蝇与一异性黑体直毛果蝇杂交,子二代果蝇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灰体直毛:灰体分叉毛:黑体直毛:黑体分叉毛=3:1:3:1,其中分叉毛均为雄性.回答下列问题:(1)分叉毛为性状,控制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你判断的理由是.(3)子二代雌性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若将子一代一灰体分叉毛果蝇与一异性黑体直毛果蝇杂交,则子代果蝇基因型最多有种,子代黑体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1.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是葡萄科落叶藤本.山葡萄喜生于针阔混交林缘及杂木林缘,在长白山海拔200﹣1300米间经常可见,主要分布于安图、抚松、长白等长白山区各县.山葡萄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酿的葡萄酒酒色深红艳丽,风味品质甚佳,是一种良好的饮料.(1)快速大规模繁殖山葡萄可用方法,此方法的关键两步是使离体的葡萄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使愈伤组织重新形成根、芽等器官的过程叫;培养过程,如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则.(2)利用上述方法对选取的外植体葡萄枝条消毒,先放入体积70%的中消毒,再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中几分钟.(3)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先在条件下大量繁殖,然后再进行酒精发酵,发酵时要控制的温度为.检测酒精的原理是:橙色的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化学反应,变成色.[生物-现代科技专题]12.囊性纤维病患者的CFTR 基因缺失3个碱基,导致CFTR 蛋白在508位缺少苯丙氨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 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其家族中都有遗传性囊性纤维化病患者.医生对他们进行了遗传咨询后,决定运用设计试管婴儿的方法实现他们的优生愿望.(1)从囊性纤维病可以看出,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医生首先为女性注射,刺激卵泡成长,实现控制性,然后在局部麻醉下从卵巢中吸取,并在显微镜下将其移到含特殊培养液的培养皿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再从男性体内采集精子经过获能处理,其获能处理方法通常采用和.(3)上图中A、B、C 的名称分别是、、.(4)克隆技术的先锋研究者托尼•佩里博士告诉BBC 说:“基因领域方面的进步为消灭像囊性纤维病之类的遗传疾病提供了“绝佳机会”,不去发展它将是不道德的.”你的看法是.2017-2018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染色体与染色体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某种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也可能无姐妹染色单体C.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同一极的一组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解答】解:A、一个染色体组由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含有某种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A正确;B、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时,一个染色体组中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则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C、如果进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同一极的一组染色体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细胞器会增添或消失B.有新蛋白合成C.细胞全能性降低D.细胞中的tRNA和rRNA发生改变【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A、细胞分化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能出现某些细胞器的增添或消失,A正确;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有新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细胞分化的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C正确;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中的mRNA发生改变,而tRNA和rRNA 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3.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诱变育种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选择范围,但具有盲目性D.育种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解答】解:、由于杂交育种要从2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一般从F2开始选种,A正确;B、在单倍体育种中,先对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植株后再进行筛选,B错误;C、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改良某些性状,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因而具有盲目性,C正确;D、由于在育种过程中存在筛选,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故选:B.4.下列关于水平衡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产生渴觉属于反射C.下丘脑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D.存在激素的反馈调节【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2、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解答】解:A、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加,A正确;B、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不是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B错误;C、在水盐调节中,感受器是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效应器是分泌抗利尿激素的某些神经细胞,也位于下丘脑,C正确;D、体内失水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水分的排出,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所以存在激素的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B.若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小麦上,可使小麦增产C.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加大生长素的浓度可以有效促进细胞生长D.激素有各自专门的生产器官【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其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脱落酸和乙烯是抑制植物的生长.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A、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受光照、温度、水等环境因子的影响,A正确;B、赤霉菌能产生赤霉素,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使植株增高,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不利于小麦增产,B错误;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调节代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加大生长素的浓度不一定有效促进细胞生长,C错误;D、植物激素不是专门器官产生的,而是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高效的有机物,D错误.故选:A.6.图是某封闭型小型生态缸中3条食物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溞和绿藻的种间关系既有捕食又有竞争B.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流动时,均有消耗C.信息可以从水溞传递给鳑鲅,也可以从鳑鲅传递给水溞D.流经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缸内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之和【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藻→水溞→鳑鲅,绿藻→鳑鲅,绿藻→河蚌.【解答】解:A、水溞以绿藻为食,图示只体现水溞和绿藻的捕食关系,A错误;B、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流动时,均有消耗,从而表现为逐级递减,B正确;C、信息可以从水溞传递给鳑鲅,也可以从鳑鲅传递给水溞,从而体现信息传递的双向性,C正确;D、流经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缸内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之和,D错误.故选:A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用类似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方法制备了叶绿体悬浮液;再利用叶绿体悬浮液进行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向研钵中加入渗透压等于(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渗透压的溶液,然后进行不充分(充分、不充分)的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的研磨液.(2)从研磨液中分离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包括过滤和差速离心法.(3)探究磷酸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实验步骤:第一步:将制备的叶绿体悬浮液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第二步:甲组中加入了适量磷酸,乙组中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第三步:在一定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用14C标记的14CO2供其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回答下列问题:①补充第二步:甲组中加入了适量磷酸乙组中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②检测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比值均比乙组明显高,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充足的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 TP,而充足的ATP会促进暗反应阶段3还原形成(2O)和C5.③提高温度,发现甲组C标记化合物的量增多,是因为温度升高,提高了催化暗反应的酶的活性.【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获取细胞器叶绿体需要先破碎细胞,然后用差速离心和过滤将其分离出来.Pi有利于光反应ATP的形成,而充足的ATP会促进暗反应C3的还原形成(CH2O).【解答】解:(1)实验需要制备了叶绿体悬浮液,因此不能破坏叶绿体,因此应向研钵中加入渗透压等于叶绿体渗透压的溶液,然后进行不充分的研磨,制得含有叶绿体的研磨液.充分研磨也会破坏叶绿体结构.(2)从研磨液中分离叶绿体,首先需要进行过滤;又由于不同细胞器的比重不同,分离不同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3)①实验探究“磷酸对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磷酸,则实验组甲组中应加入了适量磷酸,乙组中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②检测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及比值均比乙组明显高,可能是充足的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TP,而充足的A TP会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CH2O)和C5.③提高温度,发现甲组14C标记化合物的量增多,是因为温度升高,提高了催化暗反应的酶的活性.故答案为:(1)等于不充分(2)过滤差速离心法(3)①加入了适量磷酸不作处理(加等量蒸馏水作为对照)②充足的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形成ATP,而充足的ATP会促进暗反应阶段C3还原形成(CH2O)和C5③温度升高,提高了催化暗反应的酶的活性8.人在被针刺痛的缩手反射中,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而人在抽血体检时,一般会控制手的姿势不变.如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是效应器,③突触.(2)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是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原因是细胞膜对Na2+的通透性增加,Na2+内流.(3)神经冲动在③处传递时,经过两次信号转换,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4)针刺时缩手,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兴奋”或“抑制”),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抽血体检时,一般会控制手的姿势不变,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抑制(“兴奋”或“抑制”),说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的进行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图中①表示的是效应器,②表示的是传出神经,③表示突触,④表示传入神经,⑤表示感受器.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解答】解:(1)分析图示可知,图中①是效应器,③是突触.(2)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细胞膜对Na2+的通透性增加,Na2+内流,因此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是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3)神经冲动在③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即两次信号转换,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4)针刺时缩手,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兴奋,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抽血体检时,一般会控制手的姿势不变,控制手的运动神经元接到的“指令”使其抑制,说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故答案为:(1)效应器突触(2)⑤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细胞膜对Na2+的通透性增加,Na2+内流(3)两信息交流(4)兴奋脊髓抑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9.2017-2018学年3月6日,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经历罕见冬汛后,水位转为下降状态,湖洲变成万亩草原.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羊儿惬意吃草,游人在春意浓浓的绿草上玩耍.全球约95%的白鹤在鄱阳湖越冬,受鄱阳湖枯水期持续低水位的影响,鄱阳湖生物资源衰退,白鹤等越冬候鸟重要食料的生长受到较大影响,鄱阳湖候鸟栖息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研究和保护白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1)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绿草黄花”为羊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羊儿惬意吃草,游人在春意浓浓的绿草上玩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某科研小组在调查鄱阳湖某区域内白鹤的种群数量时,第一次捕获66只做好标记后放回,6天后,在同一地点捕获70只候鸟,其中标记的白鹤18只,未标记的白鹤36只,东方白鹳20只.由此估算该区域内白鹤的种群数量为198只,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3)在越冬地鄱阳湖,白鹤主要挖掘水下泥中的苦草、马来眼子菜、野荸荠、水蓼等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蚌肉、植食性小鱼、小螺.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相关的食物网.(4)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能量流经白鹤的去向有自身细胞呼吸消耗、分解者利用.(5)冬季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鄱阳湖中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1、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解答】解:(1)“绿草黄花”为羊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是通过光线传递的,故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羊儿惬意吃草,游人在春意浓浓的绿草上玩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66=54:18,则N=198只.故由此估算该区域内白鹤的种群数量为198只,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3)据题意可知,白鹤主要挖掘水下泥中的苦草、马来眼子菜、野荸荠、水蓼等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其次也吃少量的蚌肉、植食性小鱼、小螺.故生产者即水生植物为第一营养级,蚌肉、植食性小鱼、小螺为第二营养级,白鹤为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故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相关的食物网为:。
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锦州市2018年高三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38题,共12页。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0 16 Ni 59第I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绿叶海蜗牛能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
这些叶绿体被储存在它的内脏细胞内,使它的身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绿色。
一旦一个成年个体体内的叶绿体数量达到饱和,它可以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内不用进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绿叶海蜗牛可获得吞食的藻类中的部分能量B.绿叶海蜗牛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藻类是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有中心体D.不用进食是依赖于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2.秋天来临,许多植物的叶子变黄或变红,然后就会纷纷枯萎落地,而松柏类植物却依然翠绿葱茏,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叶片变黄或变红的原因是叶绿素在低温下分解,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B.松柏类植物在低温下依然翠绿葱茏,抗寒能力强可能与叶片的结构有关C.植物落叶过冬与松柏类叶片抗寒都是对环境适应的表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秋季植物叶片逐渐衰老脱落与植物体内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变化有关3.右图为某种细胞中进行的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为真核细胞B.物质a与b的结合部位有3种碱基配对类型C.物质a的形成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物质C合成结束后被运送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4.以白菜(2N=20)为母本,甘蓝(2N=18)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得到二倍体“白菜一甘蓝”,再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一甘蓝”。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四倍体“白菜甘蓝”与白菜存在生殖隔离B.二倍体“白菜一甘蓝”植株可育C.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二倍体“白菜一甘蓝”产生四倍体“白菜一甘蓝”D.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茎尖制作临时装片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初次接触花粉时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B.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C.是否具有细胞核可区别成熟红细胞与T细胞D.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6.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恢复力稳定性升高B.存在过植被的地方,不能发生初生演替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D.草地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29.(10分)下图表示光照较强时,水稻的叶肉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
2018年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理科综合试题(word)
2018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二)理科综合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e 14第I卷一、选择題: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是CO2和H2OB.传递信息的蛋白质一定属于激素C.某些脂质可对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D.细胞失水时,水分子只能向细胞外运输2.下列微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的溶酶体中可以合成并储存多种水解酶B.肺炎双球菌的线粒体可以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C.真菌分泌纤维素酶时,需自身的生物膜系统参与D.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时,应先通入空气使其大量增殖3.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温度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食蚜蝇和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B.6月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C.蚜虫种群数量速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D.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4.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注射抗体治疗疾病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B.靶细胞因抗原增殖而被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吞噬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D.免疫活性物质可由非免疫细胞合成5.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均通过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增殖B.减数分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C.有丝分裂对于生物性状的稳定遗传具有重要作用D.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有三个方向的遗传信息流6.下图为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病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B.若Ⅲ-6患病,此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若此病为隐性病,则图中所有正常个体均为杂合子D.若此病为显性病,则Ⅱ-2的细胞中最少含有1个致病基因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均含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我国是最早海域试采获稳定产气成功的国家D.持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杀死甲型HI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mol/ L 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小于N AB.常温常压下,1.7gNH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4N AC.标准状况下,4.48LCl2通人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100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溶液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 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水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B.环己烷分子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C.的化学名称为:2,3,3-三甲基丁烷D.分子式为C5H11C1且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4种10.最近报道了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A1+3Cn[AlC4]+4AlCl4ˉ=4Al2Cl7ˉ+3Cn,其中Cn表示石墨,电解质为某种有机阳离子(R+)和AlCl4ˉ组成的离子液体。
2018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2018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一、选择题详细信息1.难度:简单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复制和代谢的中心B. 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遗传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的通道C. 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D.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进入叶绿体供暗反应利用详细信息2.难度:中等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遗传病,该突变基因相应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B. 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C. 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期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D. 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转接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详细信息3.难度:中等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通过与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 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C. 人的成熟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加快D. 合成酶时,合成场所内有一定水和ATP的合成详细信息4.难度:困难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有①用同时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利用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液法提取色素③用马铃薯块茎作材料,验证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能产生CO2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功能相同⑤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假说内容A. 两项B. 三项C. 四项D. 五项详细信息5.难度:中等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A. 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 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C. 对于蚂蚁等趋唐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D. 密闭培养瓶中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详细信息6.难度:困难将某一核DNA被3H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3H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C.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不可能存在四分体D.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基因重组二、综合题详细信息7.难度:中等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成熟的果实不易保鲜、不耐贮藏。
最新-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精品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一l C—12 N—14 O—16 Mg—24 Fe—56 Cu—64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井交回。
注意事项:1.答第一部分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短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B.促进细胞对血糖的利用C.促进细胞合成糖原D.促进细胞将血糖转化成各种氨基酸2.下列高中生物教材所列实验中,必须进行“加热操作”的有()①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②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④模拟尿糖的检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反应式“2ADP+2Pi+2NADP++4H2O→2ATP+2NADPH+2H++2H2O+2O3”表示光合作用一些过程的物质变化。
下列与这些过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些反应过程完成的条件之一是需要特定的光照B.这些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上和叶绿体基质中C.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能量均用于合成磷酸腺苷D.生成物水中的氧元素来源于反应物水中的氧元素4.下表表示人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血红蛋白及其珠蛋白肽链的种类,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叙述是A.人体发育过程中出现部分基因丢失B.人体发育过程中出现部分基因突变C.人体发育过程中出现部分基因增加D.人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基因选择性表达5.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蛋白质又含核酸的结构B.内质网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C.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变大的细胞所含的酶都保持较高活性D.高尔基体能通过小泡将不同蛋白质发送到细胞不同部位6.右图表示某细胞转录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的物质是RNAB.b表示的物质是解旋酶C.a与c间存在3种碱基对D.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向左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试卷2018仿真模拟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
全国普通⾼校招⽣统⼀考试模拟试卷2018仿真模拟卷(⼆)理科综合⽣物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全国普通⾼校招⽣统⼀考试模拟试卷2018仿真模拟卷(⼆)理科综合⽣物部分⼀、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下列关于⼈体内某些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是由多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的多聚体B.⾷物中的蔗糖可被⼩肠上⽪细胞直接吸收C.⽆机盐离⼦含量过低可导致⼈体酸碱平衡紊乱D.蛋⽩质结构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植物光合作⽤过程中类囊体腔内H+顺浓度梯度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产⽣的能量⽤于ATP的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在⿊暗条件下能进⾏此过程B.该过程中H+跨膜运输需要消耗ATPC.光反应中形成的ATP只⽤于暗反应D.⿊暗条件下,叶⾁细胞中没有的⽔解3.细胞凋亡诱导因⼦(AIF)是线粒体内膜上的跨膜蛋⽩,当细胞受到辐射等外界刺激因⼦作⽤后,AIF释放到细胞质,然后进⼊细胞核,使DNA断裂并最终诱发细胞调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辐射等刺激,细胞不能合成AIFB.细胞凋亡的过程受相关基因控制C.DNA断裂可能导致部分RNA聚合酶识別位点缺失D.正常细胞受到⼤剂量辐射后细胞核内AIF蛋⽩的含量会增加4.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若⼲黄粒⽟⽶种⼦代表⼀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50粒⽩⽟⽶种⼦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A.取全部黄粒倒⼊烧杯→加⼊50粒⽩种⼦→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B.取出50粒黄种⼦→剩余黄粒种⼦倒⼊烧杯→加⼊50粒⽩种⼦→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C.取全部黄粒倒⼊烧杯→加⼊50粒⽩种⼦→随机抓取→统计⽩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D.取出50粒黄种⼦→剩余黄粒种⼦倒⼊烧杯→加⼊50粒⽩种⼦→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5.制备蛙坐⾻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肌⾁接头处有类似突触的结构),如图1所⽰,刺激坐⾻神经能引起腓肠肌收缩。
东北三省辽宁实验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物质跨膜运输无直接关系的是A.机体内环境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B.神经细胞电位的维持与产生C.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转录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2“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它们的结构会随着与ATP和ADP的交替结合而改变,从而使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分子马达”B.RNA聚合酶是沿RNA移动的“分子马达”C“分子马达”运动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D.细胞膜上的部分载体蛋白是“分子马达”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B.进食半小时后经肝脏流出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降低C.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D.甲亢患者体温偏高,其体内机体产热大于散热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无氧呼吸在第一第二阶段都能合成少量ATPC.有氧呼吸的发生必须有线粒体的参与D.细胞呼吸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I5.以下关于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A.无关变量是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C.将完整细胞放人离心管中,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D.膜成分年日结构的初步阐明是先提出假设,后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的过程6.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
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
杂合体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1C.雄蜂均为褐色眼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可以制食物保鲜膜B.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C.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D.常温下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8、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纯碱溶液显碱性:CO32-+2H2OH2CO3+2OH-B.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内壁附着的银:Ag+2H++NO3-=Ag++NO2↑+H2OC.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CaCO3+O2+SO2= CO2+CaSO4D.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HCO3-+Ca2++OH-=CaCO3↓+H2O9、2017年1月1日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可以抵御疟疾感染而获得诺贝尔奖。
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doc
高三理综生物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命题人:王敬敏1.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对于右图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当从25o C 环境中转入5o C 环境时血液中激素a 的含量将会减少B .激素b 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甲状腺细胞C .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D .激素c 的合成量过多时,通过正反馈的调节,激素a 、b 含量的变化呈下降趋势2.如图,在图甲装置A 与装置B 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装置A 的曲线如图乙。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 点处能产生ATP 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 .适当降低温度,P 点将上移C .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 的曲线,R 点应上移D .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 的曲线,Q 点应左移3.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 .效应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B .水稻叶肉细胞内固定CO 2的途径是CO 2+C 3→C 4C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消耗的O 2与产生的CO 2的体积比小于1D .基因型为Aa 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中均为A :a=1 :14.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 ,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的一条链与其信使RNA 杂交配对,结果如图所示,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激素a……A .b 是信使RNA ,a 是DNA 单链,且a 长度就是A 的长度B .环的大小与内含子有关,且可以形成如图所示的环,环的大小不一定相同C .该生物的转录与翻译不是同时进行的D .该图还可以表示DNA 杂交5.下图所示为生物圈中的部分物质循环,A 、B 、C 、D 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此图为硫循环的部分示意图,除①过程吸收X 外,X 还可以转化成其他物质进入土壤或水体中,以被动转运的方式吸收B .若此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则完成①过程的生物同化作用类型一定是自养型C .若此图为氮循环的部分示意图,⑧过程的发生能提高土壤肥力D .在生物群落间物质的传递是循环的。
东北三省四市2018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东北三省四市2018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是C02和H 20 B. 传递信息的蛋白质一定属激素 C. 某些脂质可对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D. 细胞失水时,水分子只能向细胞外运输 2.下列微生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的溶酶体中可以合成并储存多种水解酶 B. 肺炎双球菌的线粒体可以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 C. 真菌分泌纤维素酶时,需自身的生物膜系统参与 D. 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时,应先通入空气使其大量增殖3.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温度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食蚜蝇和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B. 6月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C. 蚜虫种群数量速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D. 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 4.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注射抗体治疗疾病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B. 靶细胞因抗原增殖而被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C. 吞噬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D. 免疫活性物质可由非免疫细胞合成5.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均通过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增殖 B. 减数分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C. 有丝分裂对于生物性状的稳定遗传具有重要作用 D. 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有三个方向的遗传信息流6.下图为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
辽宁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辽宁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或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液B.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共性C.有丝分裂是所有真核生物增加体细胞数目的唯一方式D.叶肉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02全部用于自身叶绿体的光合作用2.下列有关影响物质出人细胞各种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被动运输过程中可能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ATPB.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决定了细胞主动吸收的物质种类C.温度只能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的运输速率D.在一定范围内,主动运输的速率会随荐氧气的浓度增大而加快3.下图是某生物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片段,A、b为基因,M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生物的一生中基因A和基因b始终同步表达B.基因A和基因b转录的模板链肯定是同一条DNA单链C.若该DNA分子上的基因b突变为B,生物性状可能不发生变化D.基因A和基因b翻译过程中tRNA和它运载的氨基酸是一一对应的4.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格里菲思的实验是在艾弗里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本质上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D.艾弗里的实验中需对组成S型细菌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5.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病原体不侵入机体细胞,那么细胞免疫通常不会启动B.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因子和抗原都起到了信息分子的作用C.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全部来自记忆B细胞的增殖D.浆细胞分泌抗体是通过胞吐完成的,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6.利用木瓜蛋白酶处理河蚬肉,制备水解液,测定水解液中氨基酸含量(Cn值,图1中实线表示)、可溶性短肽含量(Cp值,图1中虚线表示)和蛋白质利用率,结果如下图。
2018届全国(新课标区)高三模拟卷(二)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全国(新课标区)2018届高三模拟卷(二)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葡萄糖可存在于线粒体与叶绿体中B.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与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不会存在于同一病毒中C. 过酸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混合,淀粉就不会发生水解D. 大象的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答案】B【解析】【分析】1.叶绿体中发生光合作用的全过程,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丙酮酸才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3. 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可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4. 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太高,会出现肌无力的现象,血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现象。
【详解】叶绿体中有葡萄糖是因为光合作用合成了葡萄糖,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所以线粒体中不含葡萄糖,A项错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病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所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与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不会存在于同一病毒中,B项正确;过酸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混合,淀粉酶在强酸下失活,但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水解,C项错误;大象的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高,会出现肌无力的现象,D项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合物的作用及分布,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教材相关知识点,分析每个选项找并出每个选项的错误所在。
2.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桃树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存在染色单体与中心体B. 胰岛素基因与血红蛋白基因能在人体同一细胞中表达C. 奶牛成熟的红细胞衰老时,与凋亡有关的基因开始表达D. 癌症患者的细胞中可能存在没有突变的原癌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前期出现染色单体,后期随着丝点分裂而消失;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纺锤体由两极的纺锤丝形成;2.由于人体所有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则正常的体细胞中的基因是相同的,但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一定相同。
辽宁省锦州市2017-2018学年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辽宁省锦州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6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的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些分泌蛋白在生命活动中能传递信息B.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C.分泌蛋白最初在游离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D.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2.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有关B.与尾部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C.与基因突变改变遗传信息有关D.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B.多个核糖体可以同时合成一种多肽链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4.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1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与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无显著差异B.0.3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表现为生长受抑制D.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将不能生长5.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某种生物,基因A突变为基因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碱基类似物通过改变核酸的碱基使基因A突变为基因aB.基因A突变为基因a,两者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C.与基因A比较,基因a的结构不一定改变D.用紫外线再次处理该生物,基因a不一定突变为基因A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叙述错误的是()A.进化过程中物种甲和物种乙互为选择因素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信息可以在物种甲和物种乙之间相互传递D.物质可在物种甲和物种乙之间循环流动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如图所示,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氧气释放速率曲线.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A的移动方向从类囊体薄膜到,F代表的物质是.(2)图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填序号).图2中a点能发生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填序号).(3)图2中d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与b点相比,c点光反应生成[H]的量(填“较少”“相等”“较多”).(4)在图2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12小时,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klx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8.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根据图分析问题:(1)B为激素,与健康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B激素分泌量更,Graves氏病患者C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另一方面.(2)Graves氏病是一种病,糖皮质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Graves氏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D物质的合成和F过程,D物质为,F 过程代表.(3)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健康人受到刺激后,使垂体的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4)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的部位发生了病变.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填“甲”或“乙”或“丙”).(2)乙中的b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营养级,b和d之间传递的信息一般有物理、化学和信息.(3)B种群和a种群是关系;b种群和c种群是关系.(4)丙表示,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5)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减少,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能力.10.现有2个真实遗传的小鼠突变品系,其隐性纯合子个体的体表毛的形成都受到抑制,其中一个品系是全身无毛,另一品系是少毛,(n:无毛突变基因,N:相对于n的野生型基因;h:少毛突变基因,H:相对于h的野生型基因)将这两个品系杂交,其子代的表型都是野生型,即体表具有正常毛.F1互交,在F2个体中有108个野生型鼠和84个突变型鼠.(1)这两个突变基因(是、不是)等位基因.(2)体表毛的遗传遵循定律,理由是.(3)解释F2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离及比例.(4)F1与少毛杂合子相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5)两只鼠杂交,后代中少毛占,则亲本的基因型为.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1)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图所示两发酵瓶中装入等量的葡萄汁,其中装置更适用于果酒制作,果酒制作中发酵旺盛期产量很大,需行定期排气.果酒发酵是否成功可用对发酵产物酒精进行检验确认.(2)对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适用于玫瑰油、薄荷油等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挥发性强的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为,在提取过程中,加入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3)微生物培养后期进行菌落统计时,除了计数法,还可用法培养细菌进行间接活菌计数.(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了等无机营养,为植物细胞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无机盐.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科研人员采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转基因绵羊,以便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凝血因子IX医用蛋白,其技术路线如图.(1)A为含目的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其化学本质是.(2)过程①中用到的工具酶有将A导入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3)核移植的受体应选用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之前,必须先去掉受体卵母细胞的核,目的是.重组细胞能发育成绵羊,是因为细胞核中具有.(4)移植应选择胚胎发育到阶段时进行;代孕母羊对移入子宫的重组胚胎基本上不发生,这为重组胚胎在代孕母羊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2016年辽宁省锦州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6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的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些分泌蛋白在生命活动中能传递信息B.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C.分泌蛋白最初在游离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D.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和部分激素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2、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解答】解:A、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具有传递信息,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A正确;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先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或者淋巴,因此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B正确;C、分泌蛋白最初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C错误;D、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有些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蛋白质部分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蛋白质横跨磷脂双分子层,因此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D正确.故选:C.2.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有关B.与尾部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C.与基因突变改变遗传信息有关D.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属于细胞凋亡过程.【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故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有关,A正确;B、在蝌蚪的变态发育过程中,与其尾部消失最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因为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正确;C、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属于细胞凋亡过程,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D、蝌蚪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逐渐消失属于细胞凋亡过程,与有关基因程序地表达有关,D正确.故选:C.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的数量B.多个核糖体可以同时合成一种多肽链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外面的糖蛋白具有重要功能.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甘油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既不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也不消耗细胞的能量,即仅取决于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A错误;B、一条mRNA上可以聚合多个核糖体,这些核糖体可以同时合成一种多肽链,B正确;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的种类、数目不同其功能的复杂程度不同,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功能有差异,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C正确.D、细胞质基质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场所,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D正确.故选:A.4.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1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与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无显著差异B.0.3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表现为生长受抑制D.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将不能生长【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据图可知,鲜重和干重的纵坐标不一样,所以0.1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鲜重与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有显著差异;0.3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和鲜重都比在没有脱落酸处理的组大,所以表现为促进生长;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的干重比种子中有机物干重的多就能生长,少将不能生长.【解答】解:A、据图可知,鲜重和干重的纵坐标不一样,所以0.1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鲜重与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有显著差异,A错误;B、0.3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B正确;C、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和鲜重都比在没有脱落酸处理的组大,所以表现为促进生长,C错误;D、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的干重比种子中有机物干重的多就能生长,少将不能生长,D错误.故选:B.5.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某种生物,基因A突变为基因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碱基类似物通过改变核酸的碱基使基因A突变为基因aB.基因A突变为基因a,两者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C.与基因A比较,基因a的结构不一定改变D.用紫外线再次处理该生物,基因a不一定突变为基因A【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2、基因突变的原因:内因:生物内部因素;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解答】解:A、碱基类似物(化学因素)通过改变核酸的碱基,即改变基因结构使基因A 突变为等位基因a,A正确;B、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使得等位基因中碱基对数目不同,B正确;C、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结构,形成等位基因,则与基因A比较,基因a的结构发生改变,C错误;D、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低频性,则用紫外线再次处理该生物,基因a不一定突变为基因A,D正确.故选:C.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叙述错误的是()A.进化过程中物种甲和物种乙互为选择因素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信息可以在物种甲和物种乙之间相互传递D.物质可在物种甲和物种乙之间循环流动【考点】种间关系.【分析】图中甲、乙曲线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甲先到达波峰,表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捕食关系中为双向的,甲可以影响乙的生存,乙也同样会影响甲.【解答】解:A、物种甲和物种乙相互作用,共同进化,A正确;B、M点时甲种群的曲线是下降趋势,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的曲线是上升趋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正确;C、由图可知,物种甲与物种乙之间形成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实现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彼此进行的信息传递,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C正确;D、物质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物种甲的物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到物种乙,D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7.如图所示,图l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氧气释放速率曲线.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A的移动方向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F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2)图1中,代表有氧呼吸中释放能量最多的过程是③(填序号).图2中a点能发生图1中的生理过程有③④⑤(填序号).(3)图2中d点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与b点相比,c点光反应生成[H]的量较多(填“较少”“相等”“较多”).(4)在图2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若每天光照12小时,则平均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4klx 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⑤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表示[H]和ATP,B表示ADP和P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H],F表示丙酮酸.图2表示该植物在CO2浓度为0.03%、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氧气释放速率曲线.【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A 表示[H]和ATP,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所以A的移动方向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B表示ADP和P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H],F表示丙酮酸.(2)⑤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产生的能量最多;图2中,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能发生图1中的⑤④③生理过程.(3)图2中,分析图解可知,图中c﹣d段表示已经达到了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此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其限制因素,图2为CO2浓度为0.03%(浓度较低)、温度及其它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情况,因此CO2浓度是d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与b点相比,c点的光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A TP和[H]增多.(4)在图2实验的环境条件下,每天在光照的12小时内,光合作用实际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大于一昼夜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分析图2可知,纵坐标表示O2的释放量即净光合速率,每小时呼吸作用消耗O2量即呼吸速率为2mmol/h,则一昼夜呼吸作用消耗O2量为2mmol/h×24h=48mmol.若每天光照12小时,则平均每小时O2的实际产生量即实际光合速率应大于48/12=4mmol/h时,植株才能够正常生长.依据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解得净光合速率=2(mmol/h),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4klx.故答案为:(1)叶绿体基质丙酮酸(2)③③④⑤(3)CO2浓度较多(4)48.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根据图分析问题:(1)B为促甲状腺激素,与健康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B激素分泌量更少,Graves氏病患者C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2)Graves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糖皮质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Graves氏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D物质的合成和F过程,D物质为淋巴因子,F 过程代表增殖、分化.(3)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健康人受到刺激后,使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4)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的垂体部位发生了病变.【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分析图形: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表示甲状腺激素,D表示淋巴因子,E表示B细胞,F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G是浆细胞.由图可知:Graves氏病形成的原因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Y激素受体并发挥作用,导致甲状腺细胞持续的分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解答】解:(1)B是垂体分泌的作用于甲状腺,所以B是促甲状腺激素;Graves氏病患者体内C甲状腺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同时不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的过量分泌,由此可见与正常人相比,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通过反馈调节,导致Graves氏病患者的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更少.(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Graves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Graves 氏病,其原理是可以抑制D物质的合成和F过程,则D物质为淋巴因子,F过程代表增殖、分化.(3)健康人受到刺激后,使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4)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说明甲状腺功能也是正常的,表明该患者的垂体部位发生了病变.故答案为:(1)促甲状腺少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2)自身免疫淋巴因子增殖、分化(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垂体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甲(填“甲”或“乙”或“丙”).(2)乙中的b种群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b和d之间传递的信息一般有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3)B种群和a种群是捕食关系;b种群和c种群是竞争关系.(4)丙表示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5)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减少,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分析图解:由于生产者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由此确定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之间,因此a属于第二营养级,bc属于第三营养级,d即为第四营养级.信息传递方式: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碳循环的传递方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解答】解:(1)甲为生产者,为该生态系统的基石.(2)乙消费者中的b种群为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b和d之间传递的信息一般有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3)b捕食a,故b种群和a种群是捕食关系;b和c都捕食a,故b种群和c种群是竞争关系.(4)丙表示分解者,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5)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生物c的减少,其他生物数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逐渐趋于稳定,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故答案为:(1)甲(2)三行为(3)捕食竞争(4)分解者把动物、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5)自我调节10.现有2个真实遗传的小鼠突变品系,其隐性纯合子个体的体表毛的形成都受到抑制,其中一个品系是全身无毛,另一品系是少毛,(n:无毛突变基因,N:相对于n的野生型基因;h:少毛突变基因,H:相对于h的野生型基因)将这两个品系杂交,其子代的表型都是野生型,即体表具有正常毛.F1互交,在F2个体中有108个野生型鼠和84个突变型鼠.(1)这两个突变基因不是(是、不是)等位基因.(2)体表毛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F2中野生型鼠与突变型鼠的比例为9:7.(3)解释F2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离及比例两个亲本品系的基因型为nnHH(无毛)和NNhh(少毛),F1的基因型为NnHh;F1互交时,在F2中将预期出现不同类型的基因型,然而,当每个隐性基因纯合时,体表毛的生成受到抑制,因此仅仅基因型为N_H_时才表现为野生型,而其它所有的类型都不能发育正常的体表毛.F1互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例为9:7.(4)F1与少毛杂合子相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少毛:无毛=3:3:2.。
2018年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共2套
高三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能力测试试题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生物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80分。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和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中的碱基数目均符合A=T、C=GB.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只在线粒体基质中C.同一生物体的不同功能细胞中,酶的种类完全不同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2.如图为某动物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变异与基因突变都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B.变异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C.染色体上没有基因缺失,表现型一定正常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3.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绿素含量B.由图中曲线可知,经低温和暗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C.纸层析分离上述叶片色素提取液,第4组由上到下第一二条色素带会明显变窄D.由实验结果推知,低温天气下,适度升温或遮光处理均可减少该植物叶绿素损失4.乙酰胆碱(图中以“A-C”表示)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冲动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突触前神经元中可合成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需要消耗ATPD.如D酶失活,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5.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酸(BrdU)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TdR)结构类似。
【生物】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18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网架结构B. 钠离子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ATP 水解提供能量C. DNA 和蛋白质参与构成细胞中的染色质和核糖体D.某些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答案】 D【解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A 错误;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 B 错误;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NA 和蛋白质,没有 DNA ,C 错误;某些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D 正确。
2.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亲代 DNA 能通过自我复制在亲子代之间表达遗传信息B.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C.基因的转录既可发生在细胞核中又可发生在线粒体内D. 在烟草花叶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自身的RNA 和蛋白质【答案】 C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中两种核酸的分布时常用酒精处理材料,以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B.利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来探究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颜色D. 通过测定琼脂块切面上NaOH 扩散的深度,以反映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答案】 B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21 三体综合征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女儿结婚应尽量选择生育男孩C.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人类遗传病中的多基因遗传病D.调査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答案】 C【解析】人类遗传病包括多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1 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A 错误;血友病是伴X 隐性遗传病,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女儿至少是携带者,其与正常男性结婚的话,后代女孩全部正常,而男孩至少一半患病, B 错误;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人类遗传病中的多基因遗传病, C 正确;调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D 错误。
最新-辽宁省锦州市2018届高三理综检测二 精品
2018年高三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颤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C.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D.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2.对照实验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实验对照设置正确的是()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B.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分别用龙胆紫液和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C.研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0℃、60℃和100℃条件下进行D.研究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分别在等量等浓度的乙烯利和乙烯处理下进行3. 在密闭、透光的玻璃钟罩内,放着一株盆栽棉花。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钟罩内某物质的变化曲线。
该曲线可以表示()A.一昼夜中,棉花呼吸强度的变化B.一昼夜中,棉花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C.一昼夜中,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D.一昼夜中,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4.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
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A.2次B.3次C.4次D.5次5.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6.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的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两个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三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绿叶海蜗牛能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
这些叶绿体被储存在它的内脏细胞内,使它的身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绿色。
一旦一个成年个体体内的叶绿体数量达到饱和,它可以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内不用进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绿叶海蜗牛可获得吞食的藻类中的部分能量B. 绿叶海蜗牛从自己吞食的藻类中获取叶绿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 藻类是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有中心体D. 不用进食是依赖于绿叶海蜗牛内脏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2. 秋天来临,许多植物的叶子变黄或变红,然后就会纷纷枯萎落地,而松柏类植物却依然翠绿葱茏,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叶片变黄或变红的原因是叶绿素在低温下分解,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B. 松柏类植物在低温下依然翠绿葱茏,抗寒能力强可能与叶片的结构有关C. 植物落叶过冬与松柏类叶片抗寒都是对环境适应的表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秋季植物叶片逐渐衰老脱落与植物体内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变化有关【答案】A【解析】叶片变黄的原因是叶绿素在低温下分解,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而变红的原因是因为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变化,A错误;松柏类植物在低温下依然翠绿葱茏,抗寒能力强可能与叶片的结构有关,如叶片较窄、角质层较厚、细胞紧密度较强的植物抗寒性较强,B正确;植物落叶过冬与松柏类叶片抗寒都是对环境适应的表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脱落酸可以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生长,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正确。
3. 图为某种细胞中进行的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为真核细胞B. 物质a与b的结合部位有3种碱基配对类型C. 物质a的形成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 物质C合成结束后被运送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含有大型环状DNA和核糖体,没有核膜和其他细胞器,所以该细胞是原核细胞,A错误;图中物质b 是DNA模版链,a链是转录形成的mRNA,两者的结合部位有3种碱基配对类型,B正确;mRNA的形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C错误;由于该细胞是原核细胞,所以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错误。
4. 以白菜(2N=20)为母本,甘蓝(2N=18)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得到二倍体“白菜一甘蓝”,再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一甘蓝”。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四倍体“白菜一甘蓝”与白菜存在生殖隔离B. 二倍体“白菜一甘蓝”植株可育...C. 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二倍体“白菜一甘蓝”产生四倍体“白菜一甘蓝”D. 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茎尖制作临时装片【答案】B【解析】四倍体“白菜一甘蓝”与白菜杂交产生的后代含有3个染色体组,所以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二倍体“白菜一甘蓝”植株的染色体数为10+9=1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所以不可育,B错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二倍体“白菜一甘蓝”,抑制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得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四倍体“白菜一甘蓝”,C正确;幼苗的茎尖细胞分裂旺盛,所以通常取幼苗的茎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D正确。
【点睛】5.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初次接触花粉时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B. 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C. 是否具有细胞核可区别成熟红细胞与T细胞D. 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答案】A6. 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恢复力稳定性升高B. 存在过植被的地方,不能发生初生演替C.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D. 草地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答案】C【解析】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动植物种类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升高,A错误;存在过植被的地方,若生命体被彻底消灭的话,可以发生初生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C正确;草地阶段能找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D错误。
7. 下图表示光照较强时,水稻的叶肉细胞内物质转化过程。
(1)①过程与________(a、b、c、d)相同,③过程与________(a、b、c、d)相同。
(2)用14C标记C02,14C在植物体内转移的途径是14C02→________ →(CH20)→________→14C 02(3)a、b、c、d消耗ATP的过程是________,①②③④合成ATP的过程是________(4)①过程产生的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③过程产生的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答案】 (1). c (2). b (3). C3 (4). 丙酮酸 (5). a (6). ①③④(7). 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8). 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解析】试题分析:据图1分析,①表示光反应阶段,②表示暗反应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据图2分析,a表示暗反应,b表示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c表示光反应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过程与c过程都表示光反应阶段,③过程与b都表示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
(2)根据暗反应过程和有氧呼吸过程分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的转移途径为: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有机物→丙酮酸→二氧化碳。
(3)已知a表示暗反应,b表示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c表示光反应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其中只有暗反应阶段消耗ATP,其余过程都产生ATP。
同理在①②③④过程中,只有②过程消耗ATP,其余过程都产生ATP。
...(4)①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移动到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过程。
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产生的移动到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图和图2中各个数字和字母代表的过程。
8. 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是否与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有关。
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在天竺葵的叶片不同部位滴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水、14C葡萄糖,如图甲所示;48小时后在同一叶片得到如下图乙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
原来滴加14C葡萄糖的部位己被切除。
(1)上图中滴水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
(2)从天竺葵叶片进行的实验中可以看出,14C标记的葡萄糖向着________的地方移动,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________ 有关。
(3)根据生长素具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黄瓜在开花时,遇到暴风雨而花落,可用________.处理可促使子房膨大而获得________(有籽、无籽)果实;若用高浓度IAA处理反而导致落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
(4)草莓的“果实”实际是一个膨大的花柱,其膨大与其内的“种子”(即瘦果)有关。
当将瘦果去除时,花柱就不能正常发育,用IAA喷施没有瘦果的花柱时,其又能膨大。
说明瘦果使草莓的“果实”膨大的原因 ________,所以瘦果能使草莓的“果实”膨大。
【答案】 (1). 作为对照 (2). 有生长素 (3). 调运养分 (4). 适宜浓度的IAA (5). 无籽 (6). 两重性 (7). 瘦果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提供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和水,由图乙结果可以得出,放射性糖集中在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部位,且分布比较均匀,而在滴加水的部位不含有放射性糖,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功能。
(1)据图分析,在滴加水的部位不含有放射性糖,形成空白对照。
(2)由图乙结果可以得出,放射性糖集中在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部位且分布比较均匀,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功能,从而能促进果实发育。
(3)黄瓜在开花时,遇到暴风雨而花落,导致不能形成种子,无法为果实发育提供生长素,则可以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促进发育成无籽黄瓜。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会抑制果实发育,所以用高浓度IAA处理反而导致落果。
(4)根据提供信息分析,瘦果产生生长素,促进草莓的果实发育,所以瘦果能使草莓的“果实”膨大。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具备对照性思维分析实验结果,明确水的对照作用下,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功能。
9. 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相对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种群A。
(1)该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
(2)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________条食物链,(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5个种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________。
(4)池塘中的虾根据水波的震动情况躲避敌害,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对生物的意义是________某原生动物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生物的意义是________。
【答案】 (1). 生物群落 (2). 4 (3). BC (4).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 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提供信息与表格数据分析,该图中的生产者只有A,且都处于食物网中,所以其余5种都是消费者;根据能量流动的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B、C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C、D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F处于第四营养极,属于三级消费者。
(1)该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是生产者,B、C是初级消费者,C、D是次级消费者,F是三级消费者,所以一共形成了4条食物链。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首先导致F减少,E和D缺少天敌数量增加,E和D增加的结果导致它们的食物B和C减少。
(4)池塘中的虾根据水波的震动情况躲避敌害,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某原生动物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说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表格中6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从而判断可能的食物链数目。
10. 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