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 试卷解密 选择题专练01(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 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 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 3 mol ·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 ·c m- 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 + +Cl -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 的- 3 ,K - 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K a1=1.1 ×10 a2=3.9 ×10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与A 2- 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 - 的B.NaC.b 点的混合溶液pH=7+)>c(K+)> c(OH - ) D.c 点的混合溶液中,c(Na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 2+/MV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试题及详解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试题及详解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陶瓷有关知识,掌握相关的硅酸盐产品的生产原料、产品组成、性质以及硅酸盐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瓷器着色如雨过天晴,为青色,瓷器的原料高岭矿或高岭土中普遍含有铁元素,青瓷的烧制过程就是将含有红棕色氧化铁的色釉在火里烧,再经过还原形成为青色,此时铁不再是三价铁,而是二价铁,故A错误;B.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材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产品,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故B正确;C.以含硅元素物质为原料通过高温加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制得硅酸盐产品,传统硅酸盐产品包括:普通玻璃、陶瓷、水泥,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最早的人造材料,一万多年以前,它的诞生使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故C正确;D.陶瓷有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压电陶瓷等,共性为具有抗氧化、抗酸碱腐蚀、耐高温、绝缘、易成型等优点,故D正确。

故选A。

2.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 易溶于水及甲苯【答案】B【解析】解:A.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具有烯烃性质,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C.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有3个原子共平面,该分子中甲基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共平面,故C错误;D.该物质为有机物,没有亲水基,不易溶于水,易溶于甲苯,故D错误;故选:B。

2019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

2019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答案】C【解析】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密度小,可用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答案】D【解析】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

9.、Y、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我10,与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熔点: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热稳定性:的氢化物大于的氢化物C. 与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 Y的单质与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答案】B【解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则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因为Y的原子半径大于,则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因此与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2=4,则是C,是Si。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 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 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 3 mol ·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 ·c m- 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 + +Cl -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 的- 3 ,K - 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K a1=1.1 ×10 a2=3.9 ×10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b 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与A 2- 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 - 的B.NaC.b 点的混合溶液pH=7+)>c(K+)> c(OH - ) D.c 点的混合溶液中,c(Na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 2+/MV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需用铅笔将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需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2.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共平面的是()。

A。

甲苯B。

乙烷C。

丙炔D。

1,3-丁二烯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4.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

水中的NO3、SO4、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B。

c(H+)=c(H2PO4)+2c(HPO4)+3c(PO4)+c(OH)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

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涤、分液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7.为了提高电池的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的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2019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解析

2019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粘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 项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红棕色。

瓷器青色一般不来自氧化铁。

故A错。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答案】B【解析】分子中存在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正确;分子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多,且不存在亲水基团所以不易溶于水,D错。

9.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Na2CO3的作用是吸收HBr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解析】溴苯常温下为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向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mol ·L -1(设冰的密度为·cm -3)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 ++Cl - 【答案】D 。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2019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粘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 项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红棕色。

瓷器青色一般不来自氧化铁。

故A错。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答案】B【解析】分子中存在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正确;分子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多,且不存在亲水基团所以不易溶于水,D错。

9.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Na2CO3的作用是吸收HBr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解析】溴苯常温下为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向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答案】D。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0−3 ,K a2=×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 (一) 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 (一) 解析版

绝密 ★ 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一种利用废干电池中黑色粉末(主要成分MnO 2、炭粉及少量Hg 2+、Pb 2+等重金属盐)制备MnSO 4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黑色粉末Fe H 2SO 4溶液滤渣1含MnSO 4、Fe 2(SO 4)3的酸性滤液CaCO 3滤渣2MnSO 4滤液①②MnSO 4·nH 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①中1mol Fe 至多还原1.5mol MnO 2 B .重金属主要在滤渣2中C .步骤③煮沸可使沉淀颗粒长大,目的是便于固液分离D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并防止汞、铅等重金属污染 【答案】B【解析】由反应2Fe +3MnO 2+6H 2SO 4=3MnSO 4+Fe 2(SO 4)3+6H 2O 知,A 项正确;步骤①中同时发生Fe+Hg 2+=Hg+Fe 2+,Fe+Pb 2+=Pb+Fe 2+,故重金属主要在滤渣1中,B 项错误;悬浊液中Fe(OH)3颗粒越大越易与MnSO 4溶液过滤分离,C 项正确;锰等是重要金属资源,汞、铅等重金属能严重污染环境,D 项正确。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11.2 L 丙烷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4N AB .25℃时,K sp (BaSO 4)=1×10−10,则BaSO 4饱和溶液中Ba 2+数目为1×10−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Cl 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2N AD .9N A 个羟基和10N A 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相等 【答案】A【解析】A 项中,每个丙烷分子含有8个C —H 极性键,所以标准状况下11.2L 即0.5mol 丙烷含极性键为4N A ,A 项正确;B 项中,BaSO 4饱和溶液的体积未知,所以其钡离子数目无法确定,B 错误;C 项中,Cl 2与H 2O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标况下2.24L Cl 2完全溶于水过程中不能确定转移电子数目,C 错误;D 项中,一个羟基有9个电子,一个氢氧根离子有10个电子,9N A 个羟基和10N A 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81N A 、100N A ,D 错误。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0−3 ,K a2=×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高考宝典)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卷解析全集(8套合集)-精编

(高考宝典)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卷解析全集(8套合集)-精编

目录1.2019 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解析 (1)2.2019 高考全国Ⅱ卷化学试题解析 (14)3.2019 高考全国Ⅲ卷化学试题解析 (27)4.2019 高考北京卷试题解析 (41)5.2019 高考天津卷试题解析 (53)6.2019 高考江苏卷试题解析 (64)7.2019 高考浙江省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81)8.2019 上海市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 (101)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I)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粘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 项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红棕色。

瓷器青色一般不来自氧化铁。

故 A 错。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答案】B【解析】分子中存在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 错;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 正确;分子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 错;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多,且不存在亲水基团所以不易溶于水,D 错。

9.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打开 K B.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 c 中Na2CO3的作用是吸收 HBr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解析】溴苯常温下为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专练01练习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但可以帮助人消化B. 二氧化硫能杀灭霉菌和细菌,可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C.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 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更有利于获取维生素C【答案】B【解析】A.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但可以帮助人消化,A正确;B. 二氧化硫能杀灭霉菌和细菌,可做干果的防腐剂,但食品中应限量使用,B错误;C.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C正确;D. 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更有利于获取维生素C,D正确。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教,下列叔述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9.2gNO2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B. pH=2的硫酸溶液中,H+数目为0.01N AC. 将0.05molFeCl3全部转化为Fe(OH)3胶体,则胶粒数目为0.05N AD. 20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答案】D【解析】A、9.2g NO2为0.2mol,但是由于2NO2N2O4,所以气体中存在一定数量的N2O4,由于反应过程中气体分子数目发生变化,因此该题条件下气体分子数无法求解,A错误。

B、pH=2时,c(H+)=0.01mol/L,n(H+)=0.01mol/L×VL,无法计算,B错误。

C、胶体中的胶粒是若干个Fe(OH)3的集合,所以即使在FeCl3完全转化时胶粒数目也是未知的,C错误。

D、20g D2O物质的量n=20g/20g•mol-1=1mol,每个D2O分子中质子数为10,因此质子总数为10mol,即10 N A。

D正确。

正确答案D。

3.化合物(x)、 (y)、 (z)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 的二氯代物有3 种B. x、y和z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C. z 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 x的同分异构体只有y和z两种【答案】A【解析】A、根据y的结构可知,其二氯代物有3种,分别是棱的两端,面对角线两端和体对角线两端,故A正确;B、这三种结构中,只有x和z的结构中含有C=C双键,能够使溴水褪色,而y的结构中没有双键,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所以B错误;C、在z的结构中,含有两个CH2原子团,其中的C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导致两个氢原子与其它原子不可能共面,所以C错误;D、x的同分异构体除y和z两种外,还有、等,所以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图装置可证明ρ(煤油)< ρ(钠) < ρ(水)B.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 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D. 用丁图装置制取氯气【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钠在水与煤油液面中间,则可知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故A正确;B.由图可知,利用Fe和稀硫酸制FeSO4的同时除去液面上方空气,防止制备时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B正确;C.由图可知,Al与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Mn,故C正确;D.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制氯气,不能用稀盐酸代替,故D错误;故选D。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与X 形成的某气态化合物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 的质子数比Y 多1,非金属元素W 的氧化物熔点高于其它短周期非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四种元素任意组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B. 原了半径大小: W>Y>Z>XC. Y、Z 均可与X 形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Z>Y>W【答案】A【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与X 形成的某气态化合物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X为H元素,Y为N元素,Z 的质子数比Y 多1,Z为O元素,非金属元素W 的氧化物熔点高于其它短周期非金属元素,W为Si元素。

A、四种元素任意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为共价化合物,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W>Y>Z>X,故B正确;C、Y、Z 均可与X 形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NH3和H2O,故C正确;D. 非金属性O>N>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Z>Y>W,H2O>NH3>SiH4,故D正确;故选A。

6.英国赫瑞瓦特大学陶善文博士研究出以尿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新技术。

用这种电池可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

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描述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H+移向负极B.该装置还可以将电能转化成为化学能C.理论上电池工作时,每消耗67.2L O2时,可以净化2mol CO(NH2)2D.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NH2)2+H2O-6e-=CO2+N2+6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错误;C、消耗氧气的体积未指明标准状况,所以可以净化CO(NH2)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错误;D、由图可知,负极是尿素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负极反应式为:CO(NH2)2+H2O-6e-=CO2+N2+6H+,正确,答案选D。

7.常温时,1 mol/L的HClO2和1 mol/L的HMnO4两种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稀释至pH均为3时,溶液中c(ClO2-)>c(MnO4-)B.在0≤pH≤5时,HMnO4溶液满足,pH=lgC.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2和NaMnO4溶液的pH:NaMnO4>NaClO2D.稀释前分别用1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HMnO4>HClO2【答案】B【解析】从图像可知,V/V0=1000时,1mol·L-1的HMnO4稀释后的溶液pH=3,所以HMnO4为强酸,HClO2为弱酸;同浓度的两种酸,当pH均为3时,根据物料守恒规律:HMnO4溶液: c(H+)=c(MnO4-); HClO2溶液: c(H+)=c(ClO2-)+ c(HClO2);根据上述等式看出溶液中c(ClO2-)<c(MnO4-);A错误;酸性:HClO2<HMnO4,同浓度的NaClO2水解显碱性,pH>7,NaMnO4溶液不水解显中性;C错误;两种都为一元弱酸,同体积同浓度中和1mol·L-1的NaOH溶液能力相同,D错误;根据图像可知:因为HMnO4为强酸,满足0≤pH≤5时,溶液的pH 与溶液体积稀释的关系 pH=1g+1-1=1g;C正确。

练习2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矿物燃料脱硫脱硝可有效防止酸雨B.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SiO2C.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D.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化学成分相似【答案】A【解析】A、矿物燃料脱硫脱硝就是向燃料中加入适当的物质,将其中的硫和氮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氮硫的化合物向空气中的排放,达到防止污染、防止酸雨形成的目的,所以A正确;B、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SiO2,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Si,所以B错误;C、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是利用了强氧化性,而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C错误;D、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酯类,而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所以二者的成分是不同的,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7 g丙酸中存在的羧基数目为N AB. l.L0.1mol/LH2SO3溶液中HSO3-和S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0.5molK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多种氧化物,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 AD.在标准状况下,11.2L乙烷分子中含质子数为9N A【答案】D【解析】A、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H,因此37g丙酸含有羧基的物质的量为37/74mol=0.5mol,故A 错误;B、H2SO3是二元中强酸,根据物料守恒,应是c(H2SO3)+c(HSO3-)+c(SO32-)=0.1mol·L-1,即n(H2SO3)+n(HSO3-)+n(SO32-)=0.1mol,故B错误;C、无论生成哪种产物,转移电子都是0.5mol,故C错误;D、1mol乙烷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8mol,则11.2L乙烷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1.2×18/22.4mol=9mol,故D正确。

3.下列所示装置正确且能完成相关实验的是()A. 用甲所示装置制取并观察Fe(OH)2B. 用乙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C. 用丙所示装置制取O2D. 用丁所示装置比较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答案】C【解析】A、由于CCl4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所以混合溶液中CCl4位于溶液下层,滴入NaOH开始时生成Fe(OH)2,但是空气中的O2会溶解进入水中并迅速将Fe(OH)2氧化生成Fe(OH)3,A错误。

B、制取Cl2 需用浓盐酸,B错误。

C、H2O2在MnO2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O2,O2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C正确。

D、锥形瓶中反应2HNO3+Na2CO3=2NaNO3+H2O+CO2↑,可以证明HNO3酸性比H2CO3强,所以N的非金属性比C强,但是由于硝酸易挥发,生成的CO2中混有HNO3蒸气,进入Na2SiO3溶液后不能排除HNO3使溶液变浑浊,所以无法说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D错误。

正确答案C 。

4.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疗效,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结构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取过程为防止破坏青蒿素结构应避免高温,故用低沸点溶剂乙醚进行萃取B.可使用红外光谱测出这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用质谱仪确定这个分子的环状结构C.青蒿素是脂溶性的,既可看作是醚类也可看作是酯类化合物,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青蒿素中是否含有C、H、O等元素【答案】B【解析】A.具有过氧键,青蒿素在高温下易分解,应在低温下进行分离,故A正确;B.质谱仪通过质荷比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紫外光谱能测定一个有机物是否含有共轭体系或芳香结构,可确定环状结构,故B 错误;C.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有机物一般都能燃烧,因此青蒿素也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D.元素分析仪可确定元素种类,可用于确定青蒿素中是否含有C、H、O等元素,故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