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新课标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标历史学习的体验和反思(2023)
新课标历史学习的体验和反思(2023)介绍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参与新课标历史学习,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启示。
本文将分享我对新课标历史学习的体验和反思。
体验1. 深入了解历史:新课标历史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
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我逐渐了解了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背后的道理。
2.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历史学习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
这些活动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3. 提升批判思维:新课标历史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质疑和分析历史事件,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评价。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新课标历史学习中,我经常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小组项目。
这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反思1. 学习压力:新课标历史学习要求我们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可能会较大。
我们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资源,以减轻学习压力。
2. 启发式教学:新课标历史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然而,有时候我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强调正确答案,缺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我认为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
3. 教材内容更新: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研究和发现不断涌现。
我希望新课标历史学习能够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
结论通过参与新课标历史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历史,提升了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我也认识到学习压力、教学方式和教材更新等问题。
我相信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新课标历史学习将会更加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高中历史新课标读书心得体会
高中历史新课标读书心得体会高中历史新课标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心得了。
那么如何写读书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新课标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历史新课标读书心得体会 1在20XX年这个热情的8月份我们历史教研组在我校敬知楼进行了面向高三的系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自主高考题训练、小组讨论高考取向以及最关键的聆听专家讲座。
通过对于七位历史教学专家们的教授内容的学习。
使我对课改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进一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一些以往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感触颇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1、扩展自己的空间,突破自己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要充实主要指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
要把历史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同时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
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
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3、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情况、新问题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不断涌现,教育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主动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变革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点滴体会1 用好新教材,加强史实教学新课标下的新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处理教材的新观念,那就是怎样去“用教材”。
所谓“用教材”,就是把教材当作教学中传授知识的载体,它不停留在教材讲了些什么,而是在更多启发学生明确为什么?为什么与什么之间还有什么?突出知识之间的外在与内在的联系,从改革历史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来看首先应把历史教学内容从某种狭隘的观点中解放出来,使它保持作为一门学科应有的客观真实性。
呈现的内容,既要体现某个时期的主流特征,又要体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既要贴近生活,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知识能力基础。
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让学生到图书馆、文物古迹、社会中去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
在感知和训练中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形成高尚的人物观、价值观。
2 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管理者、选择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提出疑问,发表主见,探究问题。
然而历史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平等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撒手不管,相反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让教与学有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来完成,教师的角色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在教学方式上,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结合探究式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学设备、图书室、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进行直观教学。
还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课堂引申图书室、阅览室、微机房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瞬间与永恒。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积极探索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主导性主体——教师和发展性主体——学生的相互关系,教师的指导活动服从于这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革除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1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不断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三、课堂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为此,我们要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四、改变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通用6篇)【篇一】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施已有好年多的时间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相信“课改”这一名词在我们的脑海里以不再陌生,他悄悄地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千万师生的真实生活.为完成这一光辉而艰巨的任务,不让自己被历史潮流淘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永远做个新老师。
经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对新的教学改革有了更高层次认识。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
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
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改变过去那种“一考定终生”的单一评价模式,转而关注对学生的综合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将教师的评价、小组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
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关注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要重结果,但更注重过程,要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和提高,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让他们觉得自己“真伟大”、“很了不起”。
二.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0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通用6篇)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关于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通用6篇)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面展开,历史新教材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它使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成为可能。
在知识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价值观教育等方面,新教材有其独到之处。
一、高中历史二期课改教材的特点:以文明史为线索,以主题史为单元,就是所谓的“主题式文明史”有利于更集中地呈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容、特征及其过程。
(1)文明指的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它与野蛮相对而言,是指具有进步价值取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创造活动过程和成果。
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
(2)文明有哪些标志?《全球通史》中解释:文明的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化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一切特征。
我国史学界通常认为文明的内涵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方面组成。
所以本书的第一大主题下的文明社会的标志“金属工具”“文字”“国家”就是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
为了避免与初中历史的简单重复。
在一期课改的教材中,初一学习中国古代史,初二学习世界古代史,初三学习了近代史。
到了高中又重新学习中外近代史至当代史。
造成了通史的重复。
二期课改教材就避免了类似的问题。
强调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文明的交流,也符合和平、发展、协作、竞争和发扬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符合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国际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比较注意吸收国内国外史学界的新成果,重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社会的演进和我们身边的历史。
再现一种民众史、社会史、生活史。
这样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习高一历史应注意的几点原则:1、理解本课内容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紧扣文明史的主线索。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4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4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1该课程标准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力图以综合的视野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联系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现实,整合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新课标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些许体会。
通过学习我清楚的认识了历史教学内容的增减与知识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专家们提醒把握给学生讲解时的尺度。
要在新课改下备好课上好课,首先必须要不停地为自己充电。
要不断更新知识,对考纲上的增减,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建立各个章节的联系,吃透教材,选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研究新课标与新教材必须和比照旧大纲旧教材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是更新的,哪些地方是保留的,哪些地方是舍弃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实施方向。
我认为在聆听专家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解析之后,最好是能组织教师将本学科新旧课标与教材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列出,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
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要求。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2、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篇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认真阅读新课标让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初中生只有对自己、对历史及其文化、对历史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历史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历史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
这样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
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教,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动态的课程。
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都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对于学生而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法逐渐进入课堂,新课程下初中历史主要有三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一是材料学习法,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历史奥秘的一种途径,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地求证历史的方法;能够形成有深度的历史认识。
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
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历史新课标的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有幸接触到最新的历史新课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对历史新课标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同行们分享。
一、注重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认为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他们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提高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让他们在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激发爱国情怀。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历史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认为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适应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几种创新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2. 项目教学法: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提高实践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事件、人物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科间的融合:1. 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历史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2. 与地理、政治等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历史,拓展知识面。
3. 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历史新课标的教学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为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5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5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非常重要,如果老师不进行教学反思,以后再叫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简单重复。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篇1】伴随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
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科,逐步走出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下面,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重视学情分析,是上好历史课的着眼点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于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由于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处,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优生虽然比较积极,上课气氛活跃,但是数量相对较少。
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好。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选择最为适合学生的教法,弱化知识点的强硬输灌,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因材施教,“备教法的同时备学生”。
二、认真详实备课,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点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经常查阅相关学科书籍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网上搜索寻找资料,借鉴教法。
利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摆脱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
我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在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探索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如将PPT制作的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活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可谓声色并茂、图文并举。
高中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高中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高中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篇1当今世界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而中国在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上也不断面临着挑战,历史教育任重而道远,而新课标恰恰给了我们这把利剑并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
一、进一步凸显了历史课程的育人导向新课标强调了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二、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目标历史课程目标从老课标“三维目标”发展到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反映了新时代新的课程理念。
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同时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有利于加强初、高中学段的衔接,更好地体现学习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三、课程内容设置更科学更优化新课标强调了历史课程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按照历史时序,展示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新课标的最大亮点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改心得体会篇22022版新课标,有不少新变化:一、重课程育人历史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历史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
二、注重大单元教学新课标对六大板块内容的概述中,第一段都增加了这一板块历史发展主要历程和阶段特征的描述,强调对历史的整体把握,清晰的认识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规律。
三、增加学业质量标准从掌握重要史实到了解历史联系,再上升到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
学习历史新课程心得(精选19篇)
学习历史新课程心得学习历史新课程心得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历史新课程心得(精选19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历史新课程心得12022年8月27日,我校依据上级要求,对全校历史老师进行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的学习。
新时代新的教育要求,新版历史课程标准阐明了历史课教学的总方向,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特点,具有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历史课程的体会和感悟:1、要确立新观念、转化角色、更新观念、转化角色、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势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自主学习探索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要逐步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的创新人才。
2、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探究性学习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无论如何,形式的多样性都应以激发学习趣、拓展研究空间、开启创新思维、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为出发点、这一切都要取决于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让学生畅所欲言。
3、讲授力求新颖,确立开放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景交融的、全面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艺术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表现欲望,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上的平等的一员,大胆地参与艺术教学活动、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六篇
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六篇新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经过五六年的实践,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清晰、深入的认识。
在享受课改带来的成功体验的同时,我也深受启发,对教学思想有了极大的触动。
以下是我的研究心得体会:一、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传授方式,从权威转变为学生研究的帮助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
同时,要合理安排研究任务,让合作研究更加有效。
二、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研究方式,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大胆。
新的历史教材外观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降低难度,增加贴近生活、社会的内容,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培养了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学生变得更加主动而灵活,由苦学变成乐学,从不愿发言到抢着发言。
3、新的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为了做好这些角色,教师需要在课前、课中做大量的工作。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和环节,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预测和应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和学生的研究过程,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关注全体学生的研究差异,调整教学进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研究活动中来。
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间的思维碰撞,顺利地进入更高的层次的研究。
4、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要扮演师爱的角色,用鼓励性、发展性、启发性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进学生产生最佳研究心态,积极主动参与研究,并在研究中实现自我调控。
这种关系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研究成为充满乐趣的事。
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求知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新课标教学实践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标的实施,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新课标的实践,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新课标的特点1. 突出历史核心素养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历史观念和历史情感。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情感。
2. 重视历史实践新课标提倡学生参与历史实践,通过参观、调查、访谈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历史意识。
3. 强调历史与现代的结合新课标注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心得1. 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关键。
过去,我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在,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观念。
2. 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首先,我采用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
其次,我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此外,我还组织学生参与历史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遗迹、访谈历史见证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
3. 教学评价的改革在新课标背景下,我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
过去,我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现在,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在教学评价中,我注重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历史观念和历史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我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我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搜集历史资料,丰富课堂教学。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5篇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5篇历史新课标研究心得
第一篇:历史新课标的重要性
历史新课标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历史研究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历史新课标,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思考方式。
第二篇:历史新课标的教学方法
历史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性思维。
在研究过程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和小组合作等,这些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探索历史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篇:历史新课标的内容丰富多样
历史新课标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现代历史和世界历史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各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四篇:历史新课标的启发与思考
历史新课标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发我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我开始思考历史事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思考历史人物的选择和行为背后的动机,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类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迁。
第五篇:历史新课标的启发与思考
通过研究历史新课标,我意识到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历史不仅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基础。
了解历史的过程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
以上是我对历史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历史新课标,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思考方式,也培养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综合
分析能力。
我相信这对我的未来学习和成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中历史2022年修订版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高中历史2022年修订版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高中历史新课标都有什么内容,很多人老师都参加新课标的培训课程,那么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高中历史2022年修订版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篇一: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今年开始实施新课标了,新课标与老课标相比,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细读之下,颇有心得,现在浅谈一下自己对新课标的体会。
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内涵。
新课标将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要求,包含了扎实的基本知识的训练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强调突出其中的某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还要求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和学习方法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
要求教育者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二、正确认识和领会历史教材的几点新变化。
1、新教材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删减了旧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减少了练习。
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和探究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2、新教材设计了较多动脑筋的问题:活动与探究,知识卡片等,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潜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觉,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4、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培养,增加了历史文化积淀。
三、教学过程应以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是传统教学转向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这就需要教学者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其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探索无限的知识。
教学中,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范文(精选5)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心得范文(精选5)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课标解读和调整。
新课标历史教材的出台,旨在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课标下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下面就是我对新课标历史教材的解读心得。
首先,新课标提出的历史教学理念和目标更加立体和多元。
相比之前的课程标准,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再只是死记硬背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历史现象的分析,提升自己的历史思考能力。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进行历史项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价值。
其次,新课标的内容结构更加科学和系统。
新课标的历史内容围绕着“初中历史知识回顾与扩展”、“历史素养的培养”和“历史知识的应用与延伸”三个层面展开,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历史知识。
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中,我们注重对基本事实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要学会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中。
新课标还鼓励学生进行历史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新课标注重历史观念和方法的培养。
新课标历史教材中增加了对历史观念和方法的系统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正确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我们要学会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学习世界历史时,我们要学会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理解历史与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和分析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新课标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辅助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室和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新课标历史教材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案例,使学生能够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学习。
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2篇)
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2篇)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2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新课标培训的心得体会篇1这次我十分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xxxx省历史骨干教师培训。
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让我这样一个年轻教师有幸聆听专家、教授及杰出同行们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新思路,这为我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与启迪。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的确,在这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我收获很大,真是不虚此行。
本次培训形式丰富多样,专家引领、同行探讨、各抒己见,目的都是为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这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其中关于有效教学这一点的讨论我映像尤为深刻。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备有效教学的理念。
正如沈春华老师所说的,教师只有有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所谓有效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
教师要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要时时与学生互动,这是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
其次,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自己的课上得有趣味,有情理。
在教学的开头通过一些设问引入正课,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跌宕起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浅显的内容设置成深层的设问,层层叠进,让学生进行纵向、横向的思考。
在一堂课的结尾,教师可以留下一两道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体会,产生回味之美。
当然要进行有效教学必须紧扣课程目标,它是引领教学航向的航标灯,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恰当的适当的运用历史材料使学生对历史问题产生思考与探究,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通用10篇)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通用10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1对于一个定岗实习的学生来说,要很好的完成教育实习和把课程标准吃透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全面了解新课标和更好的完成历史的教育实习,在来实习之初,我便认真阅读了《新课标》和《新课标阅读》通过学习,使我受益良多。
一,对历史新课标的认识,原来的材料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一直是传承为主”,内容多,程度深,观念陈旧等问题突出,而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围绕三维目标情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我从教材的使用情况认识到,新课标历史教材确实把”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为整套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新教材和旧教材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课文设计独具特色,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主体的教育理念。
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特色,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术”。
(2)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法。
(3)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续性,在注意课程内容的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意图表的有效应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续性。
适合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历史知识的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
(4)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七年级的上册内容,每个单元的题就是本单元朝代的典型特点;二,使用新教材带来的变化。
新教材的课标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
高中历史2022年修订版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
高中历史2022年修订版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自古以来,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育部对高中历史学科进行的修订,保持与时俱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在新课标的修订中,历史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新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透彻理解,将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能够真实地理解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同时,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提供多种历史材料和信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
其次,新课标修订注重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新课标修订还提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
此外,新课标修订还加强了历史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了历史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问题的解决。
学生应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新课标修订还注重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2022年修订版新课标在内容、方法和思维培养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提升,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它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使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和掌握新课标内容所带来的收获,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认识到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学的点滴体会
张莉萍
我校2007年进入新课改,课程改革使历史教学的教学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转变观念,注重理论的学习,由传统观念向新理念转变。
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待灌的“知识器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新教学理念倡导的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
研究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为此我们的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相信、肯定、鼓励、赏识学生。
人人都参与,有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有修正补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由重结果到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十分突出的弊端,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结果,必然走到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
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
为此,在教学中,凡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这些理论性强的地方,我们关注的是学生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对材料怎样进行整理和寻找。
二、教师课前备课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课标,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
以前教师课前备课的重点是放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上。
现在教师
备课的重点则放在教学目标上,即明确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是简单地了解,还是理解,甚至是评价的程度。
既然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程度不同,因此教师组织教学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是第一个层次—了解,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在广度上做文章。
学生可以结合课本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去谈。
如果是理解、评价,就要从深度上去把握。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课堂互动应当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提问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提问是教师的专利,现在可以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有时也可以大胆地放开让学生去自问自答。
我们知道,答案有时是唯一的,但问题可以多种多样,提问时应该尽量避免提一些低水平的问题,比如对历史事件年代等类似的提问,应该提些“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讨论。
四、突出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评价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历史教学比较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以往都是教师总结,现在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比如在民主政治建设这一节中,中共八大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但后来的“文革”却造成了大倒退,为什么有了良好的开端还会出现大倒退,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们现在要不断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及我们为什么从小就要做
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再比如通过以古希腊文明为代表的海洋文明与中华文明为代表的大河文明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世界文明的起源原因不同,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每种文明各有所长,而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
新课改中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
我们的教学目标其实更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教学评价中,完全可以让学生来谈,学生谈出来了,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了,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还可以对着目标给学生打分,看学生完成目标的不同层次。
由此可见,新课改的实施,是我们迈向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步,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到新教材淡化时间,淡化目标。
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找到学习历史事件、线索的方法、过程,以便适应终身化学习。
让学生自己学习,运用方法去达到目标,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客观的评价。
这样目标—过程—评价就能达到三者合一。
所以新课改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过去是教师忙着备课、讲课,学生很轻松,现在正好相反,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教师就会很轻松。
这样看来,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是不是对教师的要求就降低了,其实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更高了。
我认为教师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同时还应当以扎扎实实的课堂改革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展望新课改,广大教师应当从根本上树立新课标的理念,坚决用新课标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力争使自己在新一轮的课改中不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