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家和父亲
林蔚:在中国与冰岛之间架起一座音乐的桥
林蔚:在中国与冰岛之间架起一座音乐的桥作者:林杨杨来源:《音乐爱好者》2022年第12期她的人生乐章胜却许多世间美好,宁静有时,波澜有时……时间不因欢笑或泪水而停留,命运的琴弦让岁月无痕,无休止地拨奏出繁花似锦的心灵交响,丰饶富足得令你我都愿在此长久驻足。
年复一年,小提琴家林蔚在中国与冰岛之间架起了一座音乐的桥。
1964年,林蔚出生在广州。
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和影响一生的音乐教育,是身为音乐家的父母在那个年代能给予她的全部。
01林蔚童年与父母的合照02七岁半刚学琴的林蔚“父亲是我的老师。
”林蔚七岁半开始跟随父亲林耀基学习小提琴,她是父亲从俄罗斯留学回国后启蒙的唯一一个学生。
父亲对她的要求异常严厉,邻居们笑称只要听见林蔚的哭声,就知道当天的课快结束了。
天资聪颖又生性要强的林蔚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琴技进步飞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林蔚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开始接受系统化的专业训练。
在叛逆的年纪,凡是父母说的话,林蔚总要争辩几分。
比起自己上课,她更喜欢听父亲教其他学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向父亲学到了令她受用终生的东西,一次次的争论与辩驳也让林蔚对父亲的教学方法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
“虽然父亲对我很严格,但我们之间无话不说,常用怎样看待人生的角度来谈论小提琴的演奏方法。
”无论父女俩谈什么样的话题,最后一定会回到小提琴教学法中。
遗传了双亲音乐基因的林蔚无疑成为同代音乐学子中的幸运儿与佼佼者。
1985年,大学二年级的她荣获英国伦敦市政厅音乐戏剧学校(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小提琴独奏高级音乐课程奖学金,远赴英国留学,师从伊夫拉·尼曼(Yfrah Neaman)教授。
初到伦敦,尽管有奖学金和生活费,较之当地的消费水准,林蔚的生活依旧有些捉襟见肘。
除了经济上遇到的困难,语言于她也是个难题。
“可能因为年轻,我当时并不觉得这些困难不能被克服。
”对于一个出国留学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文化上的差异了。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论述
1、艺术家和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
艺术创作从主客体两方面来看,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创作客体来讲,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现实社会生活;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也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实践与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显然,从这两个方面来讲,艺术家在从事艺术创作时,都与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历代艺术家们在这方面都有着许多深切的感受和体会。
对于社会生活的这种观察和体验,作为进行二度创作的表演艺术家们来说,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已故著名电影演员金山曾经把电影表演艺术归纳为三个原则,即:思想、生活与技巧。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这种观察与感受又分为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两种情况。
所谓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这些亲身经历往往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原料,往往激发起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激发起艺术家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
所谓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所吸取的生活经验,这些间接的生活体验常常可以扩大艺术家的视野,拓展艺术家的生活积累,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一般来讲,在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直接体验是基本的,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间接体验是必要的,是艺术创作的补充。
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做出判断和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表明自己的倾向和态度,从主观方面也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影响来。
艺术作品并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再现,艺术既是再现,又是表现。
沙画艺术家何素丹:用沙与画谱写一曲“闯海梦”
沙画艺术家何素丹:用沙与画谱写一曲“闯海梦”沙画(Sandpainting),即用沙子做画。
是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
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采用产自神奇大自然的天然或人工彩沙,经手工精致而成。
一般来讲,先有个画好图案的不干胶摸版,上面的每一部分均用小刀提前刻出轮廓,做画者只需在做画的时候用一根牙签轻轻将每一部分揭起,然后将喜欢的颜色的沙子倒在上面即可(不干胶自然会粘住沙子)。
沙画具有独特的表演魅力,能使现场观众进入梦幻般的感觉和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沙画是写意的,自然的,充满着自然美,一撒、一摔、一抹、一勾、一挑、一拍.手法都很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海南,一说起沙画,想必大家脑海里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个人,她用纤细灵动的手指,伴着浪漫典雅的音乐,在流光溢彩的沙畫板上,绘出一个个如诗如画的动听故事,这个人便是何素丹。
一走进素丹沙画工作室,门口两侧陈列满满的五颜六色的沙子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五六张发着光的沙画台静静地立在那里,上面还有做好的沙画作品,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何素丹自幼学习美术,15岁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动画专业,19岁攻读美术学硕士。
作为沙画表演艺术家,军旅沙画师,曾多次参加各类演出。
“学霸”心里有颗画画的种子何素丹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从事美术事业的,但她却并没有选择走美术这条路。
相反的,她更多是按自己的兴趣在发展,学跳舞、学音乐,却唯独没有学美术。
何素丹从小都带着一股执着的劲儿,努力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为外界所干扰,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
十五岁的她以湖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武汉理工学院大学,年纪小小就能步入大学校园,得益于她“学霸”的身份,成绩优异就一直被破格跳级。
或许是受到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熏陶,何素丹读高中的时候开始学画画。
那时她十四岁,有一天看到父亲在给学生上课,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对着画板挥舞着画笔,这一幕让她突然有了想学画画的想法,加上从小经常在家人的带领下看各种画展,因此那颗深埋在心里的画画种子开始萌芽。
艺术家的素质与修养
艺术家的素质与修养作为一个艺术家,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艺术才华,还需要培养并展现出高尚的素质与修养。
艺术家的素质与修养不仅仅与艺术创作相关,更是关系到他们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形象。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艺术家的素质与修养。
1. 内心的世界作为艺术家,内心的世界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
艺术家应具备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力,能够通过艺术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艺术家还应该具备自我反省和审视的能力,通过沉思与思考提升自己的艺术造诣。
他们需要关注社会现实,并能够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2. 专业知识与技能艺术家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无论是绘画、音乐、表演还是文学创作,艺术家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实践。
只有不断探索与磨砺,艺术家才能在创作中突破传统,展现出个人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
此外,艺术家还应该保持对时代潮流和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3. 职业操守与道德规范艺术家作为一种职业存在,需要遵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
在艺术创作中,他们应该坚守真实与纯粹的原则,不以世俗眼光追逐金钱或名誉,而是追求艺术的高尚和真实。
艺术家还应该尊重他人的创作和劳动成果,不抄袭、不盗用他人的作品,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维护创作界的良好秩序。
4. 社交与沟通能力艺术家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这不仅仅是为了与粉丝、观众、媒体等人群进行有效的互动,更是能够与同行、学者、评论家等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艺术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中获得启示和提高。
5. 修身养性与生活态度艺术家的修养也反映在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修身养性上。
艺术家需要秉持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与人为善,与世无争。
他们应该保持高品味的审美追求,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通过读书、旅行、品味美食等方式充实自己,养成优雅的生活习惯,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更好的展现。
总结起来,艺术家的素质与修养是广泛而复杂的,它包含了内心的世界、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操守与道德规范、社交与沟通能力,以及修身养性与生活态度等方面。
须是穷源求极致——记蜀派古琴传承人艺术家李雪梅
一提起古琴,总会让人联想到文人的闲情雅致。
自弹自唱,曲高和寡,焚香静坐等等,仿佛拒“俗人”于千里之外。
而在弹琴人李雪梅看来,古琴首先是琴,只是一种单纯的乐器。
古琴是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传统文化中一直与士人文化联系在一起,我们见到古代文人抚琴,却很少看到工匠抚琴、农人抚琴。
古琴作为“四艺”之首,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习之技。
所谓“佩长剑弄兰操”,与剑的刚硬锋利相并列,可见古代文人之于琴的中正平和的精神信仰之外,也寄托了刚柔并济、任侠儒雅的人格追求。
古琴融合了中国几千年儒释道文化的精粹,宁静而高远,淡雅而悠缓,可以静心,可以修身,可以入禅。
在听到琴声的那一刻起,那些尘路上的迷茫得以舒解,心不再独自漂泊寻觅。
仿佛看到前世的自己,徜徉于山野之中,沐浴阳光晨露,聆听某位隐者指尖飘逸的琴音……从2008年来,李雪梅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地的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出,并出访意大利、日本、印度、波兰、西班牙、越南等国演出、讲学。
当今,李雪梅已是蜀派古琴代表性琴家,其演奏风格深受大家的喜爱。
李雪梅还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古琴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古琴专业教学之我见》《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悲秋”打谱后记》《享受我们心中的歌》《琴缘——忆恩师成公亮》《浅谈古琴成人教学》等论文文章,并打谱古琴古曲《九环操》《宋玉悲秋》《庄周梦蝶》《鹤鸣九皋》《苍梧怨》《雪夜吟》《雨中秋》等。
2008年,李雪梅与曾成伟老师须是穷源求极致——记蜀派古琴传承人李雪梅 李雪梅,四川成都人,扬琴、古琴演奏家,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弹拨教研室副主任,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曲目有《流水》《醉渔唱晚》《佩兰》《孔子读易》《袍修罗兰套曲》《忆故人》等。
出版发行《佩兰-李雪梅古琴》专辑。
创办了空林琴馆,为传播、传承、推广、弘扬蜀派古琴而努力。
十二年来,空林琴馆受到了广大古琴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先后在琴馆习琴的学员已达三千多人,是目前成都最具代表性的琴馆之一。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骆驼祥子人物形象《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骆驼祥子人物形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1祥子——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
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
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虎妞——泼辣而且有些心理变态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厂管理的井井有条。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从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
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教祥子学放账,她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小马儿的祖父——他是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
离死亡只差一步。
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是祥子喜欢的人,但却一步步走向毁灭,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
人物性格变化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虎妞:心机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心理有些变态),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骆驼祥子人物形象2祥子他是一个出生于农村的农民阶级,在农村经济破产后进城拉车讨生活,希望靠着自己的一身蛮力和冲劲能够攒钱买上一辆车从而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但是命途中的三起三落令他最终在这个城市中迷失了自己,体面、要强、健壮的祥子最终变成自私、不幸的行尸走肉。
用艺术传递社会正能量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观
用艺术传递社会正能量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观用艺术传递社会正能量: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与价值观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仅是为了创作美的形式,更承载了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与价值观。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传递正能量,引发社会思考,并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如何用艺术作品传递正能量。
一、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艺术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传递普遍的人性关怀,呼唤社会正义。
首先,艺术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艺术家可以借助自己的作品引发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进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例如,摄影艺术家以摄影作品记录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关心。
其次,艺术家应当关注人性的光辉与困境。
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自己,通过艺术作品反省和思考,引导人们寻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最后,艺术家应当关注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使之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艺术家的社会价值观艺术家的创作不仅是为了艺术本身,更与自己的社会价值观息息相关。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思考,传递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带给观众新的感知和体验。
首先,艺术家的社会价值观体现在对人性的关怀与呼唤。
艺术作品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传递友善、宽容的价值观,唤起人们对于共情、尊重和平等的思考。
其次,艺术家的社会价值观体现在对世界的独特表达。
艺术作品可以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现实世界的细节和全貌,反映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考和认知。
最后,艺术家的社会价值观体现在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艺术作品可以使人们产生美的共鸣和愉悦感,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三、艺术家的正能量传递方式艺术家通过作品传递正能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
首先,可以通过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和情感。
油画父亲手稿的故事
油画父亲手稿的故事
油画《父亲》的手稿故事如下:
《父亲》的草稿有两个原型,一个是除夕前夜,罗中立在重庆沙坪坝的公厕旁见到的一位“守粪的农民”;一个是他在60年代去大巴山下乡时,寄住的房主邓开选。
这两个农民的形象,奠定了《父亲》最初的样貌。
几年后,罗中立回忆到,守粪老人“古铜色的皮肤,轮廓分明的线条,精壮的气势”和“大巴山人(邓开选)的坚毅形象—对劳动的忠诚,对生活的执着”,仿佛是那个变革的时代中最动人的写照。
《父亲》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
在之后的手稿中,罗中立决定放大人物的头像,随之“戏剧化”和“文学化”的场景被缩减,写实主义的肖像替代了现实主义情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父亲》手稿相关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通用9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通用9篇)《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篇1世界上有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爱。
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因为有了爱世界才会更美好。
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尤为重要。
《傅雷家书》是我最为欣赏的一本书。
傅雷写给儿子的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一个个人生哲理。
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傅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懂得了爱,以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
他叫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
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
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
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大或者父母对孩子溺爱时都会产生一种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样积极与孩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才能成为一名理智父母。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
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
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对儿子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
他用音乐译注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胀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精力,在对祖国社会人类尽自己的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
马恩“典型”理论研究——以油画《父亲》为例
Yi Shu Ping Jian马恩“典型”理论研究———以油画《父亲》为例周霄江苏师范大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它揭示了人物与环境、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关系。
除了文学以外,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同样涉及并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所着眼的实质问题。
本文将以罗中立的油画作品《父亲》为例,对其中蕴藏的“典型”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马恩“典型”理论艺术典型《父亲》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3-0030-02人们平时说到“典型”,通常是指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征或特性的形式。
在希腊文里“典型”一词的原意是“铸造用的模子”,它最初是西方文论中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
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典型的共性、个性的关系作出了辩证统一的总结,马恩“典型”理论逐渐形成并在不同民族的传播中丰富和发展起来。
20世纪的中国,作为一个经历着巨大变迁的国家,也受到了典型理论的巨大影响。
马恩“典型”理论研究即对于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研究,包括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于典型问题的见解,这些见解大多散落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之中,如恩格斯的《致敏·考茨基》《致玛·哈克奈斯》《致保·恩斯特》等。
马恩“典型”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是关于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
在恩格斯的《致敏·考茨基》中,有这样一番话:“……我以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是在说“每个人”都是“一类人”的代表,在这种代表性存在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其次,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还对于人和环境的关系作出了经典的阐释。
他曾经说过“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
”因此,揭示人物和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以及揭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艺术创作,尤其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
吴冠中《父爱之舟》赏析
吴冠中《父爱之舟》赏析《父爱之舟》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画作深刻地表达了吴冠中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艺术的精湛掌握和深厚的造诣。
《父爱之舟》是吴冠中在1972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面中呈现的是一只小船,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水中。
小船上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孩子,男人手执船桨,专注地划水,而孩子则安静地坐在一旁,似乎在专注地听着父亲的话语。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仿佛代表了父爱的温暖和力量。
从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来看,《父爱之舟》展现了吴冠中对于画面的精准把握和对色彩的深刻理解。
整个画面以蓝色为主调,清澈的水面和深邃的天空构成了整个画面的基调。
在这样的基调之上,吴冠中以淡淡的色彩勾勒出小船、男人和孩子。
小船以略显沉重的棕色为主,体现出了小船的坚实和承载力;男人身着一件略显暗淡的黄色衣服,显得平和而稳重;孩子则穿着一袭轻盈的粉色衣服,显得活泼而纯净。
这样的对比色彩在画面中巧妙地表现出了父与子之间的关系,将画面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来看,《父爱之舟》不仅展现了吴冠中对于父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展现了他对于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画面中呈现的小船和船上的人物,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更是对于父子关系的一种象征。
男人坚实而执着地划水,似乎在用力驾驶着家庭和未来的航向,而孩子则安静地坐在一旁,似乎在聆听着父亲的话语,表达了对父亲的信赖和依靠。
整个画面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安定,引人深思。
吴冠中通过这样的画面构成,传达了对父爱的理解和领悟,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畏和感恩。
从《父爱之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地位来看,这幅画作不仅代表了吴冠中作为艺术家的成就,更是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高度成熟和价值。
通过对父爱的深刻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吴冠中创作出了一幅永恒而珍贵的艺术之作。
这幅画作不仅在中国国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更是在国际艺术圈内备受追捧。
《父爱之舟》展现了吴冠中作为艺术大师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雄厚底蕴和悠久历史。
科学中心的创始人——弗兰克·奥本海默
法案 ”盛行 的时代被 迫离 开 了核技 术研 究领 域 。 弗兰 克 ・ 奥本 海默 及妻 子都 加入 过美 国共 产党 ,为西 班牙共 和 国战士 提供 过援助 ,也
示实 验有独 特 的见解 ,在 《 物理演 示 实验 》一 书中作 了详 尽 的叙 述 。他对 人与 自然 、存 在
与意 识 的关 系也 有 自己的看法 。他反对 那种 空 洞死板 的单 纯书本 教 学和灌 输 的方法 ,提倡
应 当到实 践 中去 学 习 ,从观 察和 体验 中掌 握知 识 ,并使 之得 以应 用 。于是他 开始 构思一 种
识与智 慧带 来的欢 乐 。“ 古代科 技庙会 ”在 充满 新春 喜庆 气氛 的 A馆 古代 科技 展厅举 行 ,
5
维普资讯
设备 来到 这里 ,他 的朋 友捐 助 了 2 5万 美元 ,用 于修理 这个破 旧的建筑 。艰 苦 的创 业开始 了, 天 中午他就 在工地 吃饭 。 的毅力促 使 旧金 山公 园与娱 乐委 员会 向他拨款 5万美元 , 每 他
这成为他的第一笔发展基金。
缸缸 火火科 技年
一 一
中国科技馆 20 年春节展教活动 08
20 0 8年新 春 ,中 国科 学技 术馆于 2月 7日至 2月 1 1日 ( 农历 正 月初一 至初 五 )特 别 推 出了春节 展教活 动—— “ 技大 联欢 ” ,使 观众 在欢 乐祥 和 的节 日气 氛 中感受 到 了科 技 科 的神奇 与美妙 。 活 动分 为科普 合家欢 、古代科 技庙会 和 乐 园探秘 三个 部分 。在 科普 合家 欢活 动 中,观 众 按要 求参 与 A馆 “ 现代科 技展 ”展项 的趣 味 问答 ,可 以参 加抽奖 活动 ,全家 共 同分享 知
美术画父亲观后感
美术画父亲观后感作为一个平凡的家庭父亲,我对艺术并不是很了解。
然而,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次美术画展,这让我对艺术产生了新的兴趣和认识。
这次画展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涵盖了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每幅画作都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用色彩、线条、形状和质感等元素绘制出了不同的景象和情感。
在展览中,有幅画作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
这幅画作是一位画家使用油画技法创作的肖像画,画中描绘的是一个年过六旬的农民。
这位农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印记,深沉的皱纹勾勒出他过去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酸甜苦辣。
画家通过细腻的明暗处理和精准的线条勾勒,展现出农民坚韧的精神和深沉的生命力。
他的眼神透露出一种温和又坚毅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他的一生。
整幅画作散发着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气息,让人产生一种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佩和感慨。
在欣赏这幅画作的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艺术家的用意和创作背后的含义。
这位画家通过农民的肖像,揭示了农民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农民是社会中最无私、最敬业的群体之一,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
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物质基础,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农民却常常被社会所忽视和忽略,他们的贡献往往被埋没在浩瀚的大地和农田中。
这幅画作通过农民的肖像,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重新关注和尊重这个群体。
除了肖像画,画展中还展示了一些风景画和抽象画作品。
风景画作品以其生动的色彩和形象,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恢宏。
抽象画作品则让我沉浸在一种心灵的冥想中,无需依赖具象形象,通过色彩和线条的组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通过这次画展的参观,我对艺术的理解得到了一些拓展。
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它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绘画作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体验融入其中,通过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
观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不仅仅是欣赏美的享受,更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科尔内留·巴巴的艺术创作
119一、社会环境对科尔内留巴巴心理以及创作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文学领域研究中出现了由社会学向心理学的转向,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心理和行为必然受其影响。
(一)启蒙时期科尔内留·巴巴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1906年他出生于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格奥尔基·巴巴是一位学院派画家,父亲希望巴巴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
于是他从小就在父亲的工作室当学徒,并学会了一系列传统绘画的绘画技巧,为其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巴巴绘画的初始阶段。
他在工作室学绘画的过程中,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会在报纸上画一些“战争场景”的速写插图。
在少年时期,巴巴阅读了大量文学巨匠的小说以及古代大师的绘画图册,受到音乐家乔治·埃内斯库的影响,他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音乐和文学成为他绘画创作的源泉。
1921年,巴巴一家离开了故乡克拉约瓦到巴纳特的卡兰塞贝居住,在这座宁静的乡村中他拥抱大自然,安静地画画,在绘画之余弹奏小提琴,度过了美好的青春时光。
他的少年时光是在父母身边,拥有幸福美好的家庭环境,形成了阳光开朗的性格。
他的潜意识里有美好的一面,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从他1922年创作的油画《自画像》就可以看出少年时期的他神采奕奕,双目炯炯有神,目光散发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稚嫩的脸庞,大红色的帽子,散发着青春洋溢、热烈奔放的朝气。
从绘画技巧上看,他受到学院派的影响,整个画面理性端庄,重视素描基本功,从整个人物严谨的形体与收笔、构图比例、光影关系就可以看出来。
其中用多节不规则曲线表示的大红色绒帽与柔和简单的面部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里面运用了他对音乐的节奏感。
线条的柔和也表现了年少时他内心的温暖柔和,但是形体的束缚却表现出他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恐惧”,不敢超越界限。
(二)求学时期巴巴高中毕业后在布加勒斯特求学,就读于文学院,后来以美术第一的名次考入美术学院,因无法忍受腐朽气息办理了退学,一直就读于文学院,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素描《画家母亲肖像》,这幅画表现了巴巴离开家乡自己在外求学时对父母亲的思念之情,所以在这幅画中将母亲慈祥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爱”的主题。
艺术教育的家庭支持与社会资源
艺术教育的家庭支持与社会资源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培养方式,在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要提供一个优质的艺术教育环境,不仅仅需要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努力,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家庭支持和社会资源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些支持和资源。
一、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对于孩子艺术教育的支持和鼓励至关重要。
首先,艺术教育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家庭的安排对此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学习空间,让孩子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专注地进行艺术创作和学习。
其次,家庭的理念和价值观对孩子的艺术发展有重要影响。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们。
艺术教育需要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家长应该支持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第三,家庭的鼓励和肯定对孩子的艺术成长至关重要。
在孩子的艺术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家长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
这样的支持和肯定将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在艺术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社会资源的重要性除了家庭的支持外,社会资源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资源包括政府的支持、文化机构的参与以及艺术家的引领等。
首先,政府对艺术教育的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经费和场地,为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其次,文化机构的参与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机构可以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此外,文化机构还可以与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展艺术教育项目,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最后,优秀的艺术家对于孩子的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艺术家可以作为榜样和引领者,为孩子们提供指导和培训,并分享自己的艺术经验和故事。
刘亦菲是哪个国家的人?
刘亦菲是哪个国家的人?一、中国女演员刘亦菲的出生与成长刘亦菲,1987年8月25日出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中国女演员。
她的父母皆为艺术家,父亲刘德华是一名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母亲高蔚为舞蹈家。
刘亦菲从小就对表演艺术充满了热爱,并在家庭的影响下接受了严格的艺术教育。
她的才华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展露,曾经参演过多个儿童舞台剧,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令人惊艳的天赋。
二、刘亦菲的演艺事业及成就刘亦菲的演艺事业起步于中国影视剧,她在少年时代便以其出众的表演实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2004年,她凭借影视剧《金粉世家》获得了第十一届白玉兰奖最佳新演员奖,奠定了她在中国演艺圈的地位。
之后,她又相继出演了《神雕侠侣》、《仙剑奇侠传三》等影视作品,不仅收获了高收视率和广泛赞誉,更加证实了她作为一名优秀演员的实力。
除了国内的影视作品,刘亦菲还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扩展了自己的演艺领域。
她曾主演了好莱坞电影《长发公主》和《功夫之王》,赢得了国际观众的关注和认可。
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不少赞誉,尤其在《长发公主》中的角色塑造,彰显了她的多才多艺和实力派演技。
三、刘亦菲的文化影响和人道主义精神刘亦菲除了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她还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人道主义精神而备受关注。
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款捐物,并多次参与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进步。
她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将关注焦点放在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身上,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爱与温暖。
四、刘亦菲的国际形象与文化使者的角色刘亦菲作为中国的一位优秀女演员,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演技。
她在国际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为中国电影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她的形象深受国际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国电影的文化使者。
她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影视作品,她还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出席各种重要场合,推广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女演员的风采。
总结:刘亦菲作为中国的一位杰出女演员,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中国乃至国际影视圈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
一件艺术作品只有作为一种重要并且永恒的成就,才能跻身于杰作之列。
能够创造出这样一件优秀的作品,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是其一生无上的荣耀。
而在雕塑、绘画、建筑、诗歌等众多艺术门类中能够取得这样辉煌成就的,在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上,能够说只有一个人。
他,就是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
他的才智是如此杰出,以至于在他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尊称他为“神”。
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于1475年3月6日诞生于文艺复兴胜地佛罗伦萨附近的小城卡普里斯。
米开朗基罗出生后,体弱多病的母亲弗朗西斯卡无力照料他,把他送到附近塞提雷诺小镇由一位奶妈喂养。
塞提雷诺镇是一个林地茂盛、青石蓝天的地方,盛产大理石。
奶妈的丈夫是当地采石场的工人。
米开朗基罗在这个山区小镇度过了大多数的童年时光,整天与奶妈的石匠丈夫在一起,玩弄他的工具,观看他砸石头。
艺术家日后回忆说:“假如我还有些值得称道的东西,那是因为我出生在空气清新的山区;正是奶妈乳汁的哺育,使我学会了用凿子和锤头来制作雕像。
”米开朗基罗幼年丧母,10岁时随再婚的父亲搬到佛罗伦萨居住,并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此时的佛罗伦萨正在成为全欧洲艺术活动的中心。
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艺术、智力和精力重生的时代,米开朗基罗被城市中丰富的艺术品深深触动,执意要成为一名艺术家,即使父亲的鞭打也未能使他放弃追求。
最后父亲拗不过他,在他13岁时,把他送到佛罗伦萨最受尊敬的艺术家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
米开朗基罗在此接受了在新鲜石膏上做壁画的全面技术训练。
不过,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很快就发现自己更喜欢用笔而不是用刷子来作画。
一年以后,他转向著名雕塑家多纳太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学习雕塑。
米开朗基罗在14岁时正式尝试雕塑作品,几天之内就成功地完成了神话中牧神头像的雕塑。
他的才华引起了佛罗伦萨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洛伦佐美第奇的注意。
记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王占昕
记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王占昕前言二人台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些优秀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在传承和发扬这门艺术的同时,也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文艺形式。
本篇文档,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个顶尖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王占昕。
王占昕及其艺术发展历程王占昕,河南省人民艺术家,全国文化名人,二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岳麓区文化馆馆长。
王占昕出生在湖南常德县的一个艺人世家,自幼便从父亲学艺,后随父亲在湖南草市出演,深受观众喜爱。
1987年,王占昕通过了湖南省文艺工作者招待会的选拔,成为湖南省二人台演员代表队队员。
1989年,他曾被邀请至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进行演出,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向外介绍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1990年,王占昕被评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同年应台湾民间艺术团邀请前往台湾演出,震撼了所有观众。
从此之后,王占昕开始了自己的二人台事业。
他凭借卓越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多次获得了国家级和地方级表演艺术奖项,如全国文化名人、国家二人台大赛艺术成就奖等。
他还被邀请前往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二人台文化的魅力。
除了在艺术上的成就,王占昕还是一位十分爱国的艺术家。
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参与了多项义演活动,为灾区捐款。
2010年,王占昕协助当地政府在岳麓山烈士公园举办“祖国心情”音乐会,向广大群众传达爱国主义精神。
王占昕的艺术特点王占昕的二人台表演具有才情、意境和人文情怀,尤其擅长演绎取材于民间生活的小戏,具有十分强烈的地方特色。
他在传统二人台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如舞蹈、声乐、逆行演出等,使其更加现代化和时尚化。
他的演出风格十分独特,常常采用生动、幽默的方式将复杂的情感、思想和意境传达给观众。
王占昕的表演艺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艺术性和观赏性,被誉为“二人台界的常青树”。
在职业上,王占昕不仅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达芬奇简介——精选推荐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
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他擅长雕刻、音乐,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
达芬奇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
世界上最难画的就是人,而他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作和照相机拍的照片几乎一样的画家。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期的著名美术家、科学家和工程师,1452年4月15日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附近。
他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
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
1516年侨居蒙娜丽莎法国,1519年5月2日病逝。
卢克雷齐亚·克里韦利抱银鼠的女子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 inci 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象征人类智慧的意大利画家、科学家,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 inci、1452年4月15日--- 1519年5月2日,他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传世名画,以及其它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 inci 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一直对他进行研究与探索,欧美各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研究达·芬奇的专门机构,他的祖国意大利更是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
川剧少女梧桐简介
川剧少女梧桐简介川剧少女梧桐,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川剧演员。
她以其优秀的表演技巧和出色的舞台魅力而广受赞誉。
作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梧桐在川剧界崭露头角,成为年轻一代中备受关注的新星。
梧桐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接触到川剧。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母亲是一位资深的川剧导演。
在家庭的熏陶下,梧桐对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
在梧桐的努力下,她的表演技巧逐渐精进。
她经常参加各种川剧比赛,并多次获得奖项。
她的演出风格独特,充满了个人的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梧桐的舞台魅力也是她成功的关键之一。
她的表演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每一次出场都能让观众为之倾倒。
她的身姿优雅,动作矫健,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除了川剧,梧桐还对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喜欢研究舞蹈和戏剧,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表演风格。
她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梧桐的演艺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她并没有停止对自己的追求。
她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己的表演极限。
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将川剧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传承下去。
作为一位年轻的川剧演员,梧桐肩负着传承和发展川剧的重任。
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川剧,让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川剧少女梧桐,以其才华和魅力,成为了川剧界的一颗新星。
她的演出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她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使她成为了年轻一代中的楷模和榜样。
相信在她的努力下,川剧这一瑰宝将继续闪耀光芒,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艺术家和父亲斯皮尔伯格:我一直努力不去保护孩子作者:南方周末记者李宏宇朱晓佳南方周末实习生李舒凝发自:北京 2016-10-14 09:36:26来源:明星要说话∙标签∙斯皮尔伯格∙圆梦巨人斯皮尔伯格在拍摄《间谍之桥》的头一天,看到马克·里朗斯亲切可人,“他一微笑,我们全都微笑”,当即决定让马克来演圆梦巨人。
(剧组供图/图)提到《辛德勒名单》,哪怕用“成功”这个字眼都让我不舒服。
我很骄傲这部电影被用来告诉人们大屠杀,教给人们勇气和同情。
技术会妨碍两个演员之间的情感通联,那样的影响我们一点也不想要。
我们用技术建造出了一个魔幻世界,但这个世界,是马克和露比在现场,用他们真正的友谊创造的。
——斯皮尔伯格70岁的斯皮尔伯格,有时还会做起小时候的梦,梦见自己在天上飞。
更多的时候,他的梦中出现的是孩子。
他有七个孩子,都已长大、结婚生子,最小的孩子也已经在读大学,但斯皮尔伯格还是会做一些“为孩子担心的梦”——尽管过去几十年里,他一直努力的是:做一个“不过度保护他们”的父亲。
斯皮尔伯格说,孩子第一,电影第二。
他的新片《圆梦巨人》,是拍给孩子看的,也是拍给有童心的大人看的。
电影改编自挪威作家罗尔德·达尔的童话故事《好心眼儿巨人》。
在接下这部电影之前,他的七个孩子全听他讲过这个故事。
斯皮尔伯格带着这个故事来到中国,《圆梦巨人》将于2016年10月1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中国观众曾因盗版光盘而熟悉斯皮尔伯格,如今,斯皮尔伯格也越来越熟悉中国观众。
“中国人对我和我的电影一直特别好,中国观众很聪明,尤其在情感智力,以及对电影人物的理解上。
中国观众看我的电影很久了,对此我特别骄傲,因为这意味着,我讲的故事跨越了文化和国界。
”斯皮尔伯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这些粉丝之一,是马云。
2015年底,斯皮尔伯格成立了安培林电影出品公司。
2016年10月9日,阿里影业与安培林签约,收购了其部分股权。
现在,跨越了文化与国界的,不仅仅是斯皮尔伯格讲的故事。
我的严肃电影,也源于童年的恐惧和思考南方周末:《圆梦巨人》是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在1982年发表的同名儿童故事。
同一年,《E.T.》上映。
当时你们俩就互相知道对方吗?斯皮尔伯格:当时我们并不认识。
我自己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读过《圆梦巨人》这个故事,但直到1990年代初,凯瑟琳·肯尼迪(编注:《辛德勒名单》的制片人之一)在电影《情迷V女郎(Milk Money)》的拍片现场读了这本书,并找我想把它拍成电影,才有了后来的事。
南方周末:有媒体说,在拍摄《间谍之桥》的第一天,你就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心目中的“圆梦巨人(BFG)”,就是在那部冷战片中扮演苏联间谍的马克·里朗斯。
有这么回事吗?斯皮尔伯格:是这么回事。
那是拍摄《间谍之桥》的头一天,马克坐在汤姆·汉克斯对面。
在拍摄之间,我观察到他的做派。
马克·里朗斯除了是世界上最好的男演员之一,他还非常亲切可人,我立刻就知道他就是BFG。
他一微笑,我们全都微笑。
BFG是一个让你一见倾心的故事,无论老幼。
南方周末:拍《圆梦巨人》,怎样把握恐惧感的尺度,让儿童观众又害怕,又不被吓坏?斯皮尔伯格:孩子是聪明的。
他们明白害怕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艺术家和一个父亲,我想我一直努力地不去过度保护他们。
如果你想让他们体会到不同程度的各种情感,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让他们体会恐惧。
罗尔德·达尔有一种惊人的本领,去表现儿童怎样抱有阴暗的念头,但与成年人不同,他们能在很多地方找到光明。
此外,害怕然后得到解脱,一直都是迪士尼故事的特点之一。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我也想尽力找到同样的平衡。
探索这个平衡的最好方式就是着眼于露比(露比·巴恩希尔,扮演女主角苏菲的12岁演员)。
从我们日常的谈话里和拍摄影片时的沟通中,去理解露比的恐惧与领悟,就是理解少年观众感受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南方周末:你的梦里一般会出现什么?斯皮尔伯格:我想那全看我在人生的什么阶段。
现在做了父亲,我的梦不一样了。
我想我比以前操心得多——所以有时候我会做为孩子担心的梦。
有时候我也会做小时候做的梦,梦见我会飞。
南方周末:从你的作品看来,你有极其孩子气的一面,至今还在拍儿童题材的电影和动画片,也有极其成人的那一面,对你而言,哪个是更接近内心的你?斯皮尔伯格:是我的童年。
即便是我拍的那些被认为更成年人的,主题更严肃的电影,它们当中的法则和情感,都是由我童年经历过的恐惧、思考、领悟深深地勾勒出来。
在你的内心中,必然保有“童稚”的一面。
我认为那是很关键的,因为当你是孩子,你看到世界在你前头——你的人生还在前边而不是身后——因此理所当然,哪怕在悲剧和人生磨难的题材中,我也要把我童年的那一面拿到前边,放在中心。
技术是锦上添花的,反过来没戏南方周末:你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专注在讲故事,你也曾经说过要让“故事从技术中获益”,所以《圆梦巨人》是一部“故事从技术中获益”的电影吗?“是”或者“不是”,都请详细告诉我们。
斯皮尔伯格:绝对的“是”。
很多年以前,凯瑟琳和我第一次谈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就明白,我们想要的技术还不存在。
这部电影的主要拍摄工作开始前一年,我在彻底的数字环境里拍了每一场戏。
我用了一台小型的虚拟摄影装备,让一些演员穿上动作捕捉衣,创作了最基本的动画动作。
然后,我们把这些低解析度的素材渲染成3D,这真的就成了我这部电影的雏形——这是最顶级的“带妆彩排”,帮助我更好地领会我们要做哪些事来讲好故事。
真到了拍摄现场,我们让(维塔数码的视觉特效师)乔·莱特瑞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一套新的工艺,尽可能地逼近真人表演。
拍摄是在真实的景地,混合了实拍和动作捕捉技术。
我们也用上了协同工作摄影机(Simulcam),这是詹姆斯·卡梅隆在拍《阿凡达》时最先用的,把真实的演员、场景与计算机生成的演员、场景合成起来。
这太有用了,我们可以把表演录下来,然后就在摄影机监视器里回放。
这样在实拍真人表演的时候,我们也能看到虚拟表演实时进行。
瑞克·卡特和罗伯特·斯特罗姆伯格为15米多高的巨人、7.5米高的BFG特制了超棒的布景,以及超大型的布景和道具,使苏菲看上去很小。
在超大布景里我们有两层楼高的脚手架,马克站在布景中,面前有一台表情捕捉摄影机,这样他就能跟露比对视和互动。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尝试把现代技术中无穷的可能性都用到真人表演当中。
我们剧组做到的事情真的很了不起。
因为我们都知道,技术会妨碍两个演员之间的情感通联。
那样的影响我们一点也不想要,我们只想用技术建造出这个魔幻世界,它是马克和露比在现场用他们真正的友谊创造的。
南方周末:这是你第一部非胶片电影,也是你的第一部3D真人电影,这两个技术上的“第一”,给你讲故事带来了什么好处?或者也可能是坏处?斯皮尔伯格:新技术的好处在于,你能把做梦也没想过的东西放上银幕。
那些在你脑子里很生动的东西,你画在纸上或描述给别人听的东西——你完全可能让它们成真,跟你想象的一模一样,甚至更好。
好处就是,能把我们一些最新奇的想法变成有形。
坏处,我们是没遇到这种问题,但我想,当你不好好为你想讲的故事花心思,当你过于看重技术而不是看重它能怎样服务你的故事,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各种坏处就冒出来了。
你得从故事和人物出发,技术是用来锦上添花的。
反过来没戏。
南方周末:你有戴着3D眼镜看过电影吗?是哪些电影?你喜欢这种观影方式吗?斯皮尔伯格:太多了。
我有7个儿女4个孙辈,我们总是一起去看3D电影。
我喜欢和他们一起看《功夫熊猫》系列。
我喜欢3D,也乐于看到孩子们与这种技术交融的方式。
他们看上去真的深陷故事当中——从他们戴上3D眼镜的那一刻就掉进去了,我喜欢这种感觉。
南方周末:在中国,哪怕不是用3D摄影机来拍摄的,都会被后期做成3D,你知道这件事情吗?斯皮尔伯格:我对这个做法很熟悉。
美国也有这么干的,它叫后期转制。
南方周末:你有多了解现在流行的VR技术?2016年年底,据说将有VR拍摄的长片问世,你会使用VR进行拍摄吗?斯皮尔伯格:VR技术是令我着迷的,我每一天都对它了解更多。
我刚拍完了我头一部用上VR技术的电影,叫《READY PLAYER ONE》(《玩家一号》)。
南方周末:华裔导演李安的新片使用了120帧技术,据说你也在尝试,可否聊聊具体情况?斯皮尔伯格:我了解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计划,我也在等着看这部电影。
但我还没有在我的电影里试过这个技术。
70岁的斯皮尔伯格,有时还会做起小时候的梦,梦见自己在天上飞。
(剧组供图/图)提到《辛德勒名单》,哪怕说“成功”我都不舒服南方周末:在中文世界里对你的介绍,有一条广为人知:据说你们家每天晚餐时,都是你先说一个故事主线,然后让孩子们接着编下去。
这是真事,还是谣言?斯皮尔伯格:这真是一个甜蜜的故事,我猜里边还算有一点点真实。
可以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我的孩子还小。
我一个具体的故事大纲也不知道,不过的确,我们一直是一家子梦想家和合作者。
我的孩子现在是演员、作家、创作者、艺术家——我很愿意认为这是妻子凯特和我的遗传。
在他们的成长期我们当然鼓励他们讲故事。
不过现在他们都大了,自己过。
每当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我们就接着讲故事——讲我们日常的生活,讲他们一起做的项目。
看到他们写了自己的歌或者故事,拿到我这儿朗读或讨论,那是我最快乐的事,而不是他们小时候那样,总是我主导和他们的谈话。
南方周末:你每天肯定都会收到无数的剧本、故事,你选择它们和不选择它们的原因是什么?每一个都读,还是先凭感觉筛选一遍?斯皮尔伯格:热情。
这是唯一的答案。
我必须由衷地相信那个故事,相信它应该讲述,相信我讲这个故事是在做有意义的事。
这最终会归结到两个字:热情。
南方周末:还有一个很笼统、可能也很难一句话回答的问题:在你看来,怎么编好一个故事?斯皮尔伯格: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不过有太多种答案。
一个好故事里有很多要素——文笔,人物,要说的话……各种要素。
最首要的,我想你得有一个作者,他对题材和你有着同样的理解,以及我刚才说的,同样的热情。
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得理解你想在这个电影里讲的事情有多重要。
但故事本身——我想你一定要确保你做的一切(作为作者、导演,任何角色)都扎根于真实。
人们沟通的方式,行动的方式,生活的方式,一切事情演进的方式——如果你专注观察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怎样进行,你就要保证你的故事扎根于其中,这样人们立刻就能有共鸣。
你要是能做到这个,好故事就来了。
南方周末:拍电影,对你而言,依旧让你兴奋不已的是什么?让你已经失去了兴奋的又是什么?斯皮尔伯格:我对有关拍电影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失去半点兴趣。
在影片拍摄期的大多数晚上,我上床睡觉时都等不及第二天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