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5-24

作者简介:余爱霞(1976-),女,江西铅山人,东南大学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体学、语言学。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

3

余爱霞

(东南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96)

摘 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聚焦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的心理成长历程,从他与家庭、国家和宗教的三大关系演变中揭示其成长。选取父亲为研究对象,用Halliday 的及物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斯蒂芬是如何从父亲这一权威形象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使命这一主题的。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及物性

中图分类号:I 561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6)0320101204

Fa ther i n A Portra 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and Tran siti v ity

Y U A i 2xia

(Depart 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 iangsu Pr ov .,210096,China )

Abstract:The aut obi ographical novel A Portra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by the Irish writer James Joyce describes the p sychol ogical devel opment of the her o Stephen Dedalus,fr om his childhood t o his youth,mainly fr om three as pects:fa m ily,nati on and religi on .This article tries t o make a transitivity analysis on the conflicting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Stephen and his father in the light of Halliday πs functi onal gra mmar s o as t o reveal how Stephen rejects his father t o pursue his endeavour as an artist .

Key words:A Portra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Ja mes Joyce;transitivity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下简称《画像》)是著名的爱尔兰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大胆地进行了从传统的创作手法向“意识流”过渡的点滴尝试。然而,正是这种创新使得《画像》异于人们所熟悉并已接受的传统意

义上的小说:它根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初读时甚至搞不清小说写的是什么;“过于曲折,没有章法,满纸污言秽语”(De m ing,1970:81);小说“支离破碎”(B lades,1996:87)……即使时至今日,《画像》仍难以像其他通俗小说那样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乔伊斯的作品虽然艰涩难懂,但只要参透其中一二就能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画像》中选取父亲老迪达勒斯为研究对象,试用Halliday 的及物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揭示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并深化有关父亲这一主题的。

1.《画像》的父亲形象及主题

在乔伊斯的早期作品中,父亲一直是他一再刻画的人物形象,而且负面形象居多,这与作者自身的家庭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乔伊斯在10岁以前一

直过着无忧无虑、富裕舒适的生活,但随后家庭遭

遇变故,坠入贫困。“乔伊斯一家为了躲债和节约房租,10年间迁居达11次之多。……最后不得不搬进都柏林的贫民区,每天所见的均是贫穷和肮脏。乔伊斯天性敏感,上述颠沛流离的经历无疑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痛苦。”(袁德成,1999:21)而乔伊斯那位不负责的父亲更是对他的心灵影响深远。因此,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也就不时会流露出对父亲的不满和寻父意向。作为乔伊斯自传体特色很浓的一部小说,《画像》更真实地反映了父亲的形象以及作者对他的不满和拒绝。

《画像》以都柏林为背景,描写了一位成长在都柏林的青少年的内心世界。(Thornt on,1994:52-53)作者乔伊斯曾在都柏林居住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当地的生活比较熟悉,他曾毫不避讳地批判说:“爱尔兰民族是欧洲最落后的民族,爱尔兰甚至没有奇迹剧(m iracle p lay )发展得快,不能为艺术家提供艺术原型,艺术家必须到海外去寻求。”(Seed,1992:8)而在《画像》的卷首语部分,乔伊斯引用

第29卷 第3期2006年5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9 No .3M ay 2006

了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在《变形记》(卷八)中的题词“Et ignotas ani m um di m ittit in artes.”(“他决心追求新的艺术。”)揭示了《画像》主人公对都柏林的“拒绝”和“逃离”,去海外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人生使命这一主题。

“拒绝”与“逃离”是小说的主题,主要表现在国家、宗教和父亲这三个方面。其中,主人公对宗教的“拒绝”与“逃离”最是浓墨泼彩;对父亲则是惜墨如金,主要集中在前两章,后三章对父亲的描述更是吝啬到几近于无。尽管如此,读者已能看清父亲“集自私、缺乏责任感、酗酒和买卖圣职于一身”的面目(Gr oss,1970:14-15),并能深切感受到主人公对父亲的“拒绝”与“逃离”。

作者给《画像》主人公取名斯蒂芬・迪达勒斯,“作者意在使他与传说中的建筑家相媲美或是超越他”(Tindall,1950:5)。这位传说中的建筑家指的是希腊神话《变形记》中迷宫的发明者迪达勒斯,在希腊语里,迪达勒斯是“巧匠”的意思。神话里,迪达勒斯和他的儿子伊卡若斯(I carus)被困在他自己设计的迷宫里,最后借助于用蜡和羽毛制成的双翼逃出迷宫。但儿子伊卡若斯对父亲的警告置若罔闻,飞得离太阳太近翅膀熔化了,最终坠海而死。(Giff ord,1967:86)斯蒂芬就像神话里的迪达勒斯,生活在巧舌如簧的父亲西蒙・迪达勒斯所营造的迷宫般的家庭生活中,“父亲是他试图要颠覆的权威形象”(Seed,1992:119)。斯蒂芬需要借助艺术的翅膀逃离家庭生活的迷宫,去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人生使命。而随着斯蒂芬的逐渐成熟,他似乎也意识到了他名字的含义———认识到他是谁,“正如与他名字相同的那位伟大的建筑家一样”(170)。斯蒂芬在日记里呐喊出:“老父亲,古老的巧匠,现在请尽量给我一切帮助吧。”(253)然后,小说戛然而止。至此,斯蒂芬彻底摈弃了现实生活中那位让他失望的父亲转而以传说中的建筑家作为自己的精神之父。

2.父亲形象的及物性分析

小说开篇采用第三人称并以与孩提时代的斯蒂芬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对周遭的感官意识,比如,“……他(父亲)脸上到处都是汗毛……他妈妈身上的味道比爸爸的好闻多了。”①(7)可见,斯蒂芬从一开始就对父亲有种本能的畏惧和排斥。这是小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提及父亲的外表。所以,父亲的形象在读者或者说在斯蒂芬心中始终是个模糊的影子,这也为后文的寻父做了铺垫。这一点与传统小说在人物刻画上有很大区别。B lades对此的解释是,《画像》更重在挖掘和揭示主人公斯蒂芬的意识过程,即他对环境和其他人的反应。(1996:61)父亲形象虽是模糊,但斯蒂芬历经童年———少年———青年生活的洗练,心智逐渐成熟,从一开始被父亲等权威所束缚到最终的拒绝和逃离这一心路历程却又清晰可辨,鲜明突出。由于小说描写的是斯蒂芬的内心世界,揭示他对外界的反应,所以,父亲的形象其实不过是斯蒂芬对父亲的感觉和认知,随着斯蒂芬被父亲束缚直到最后的“拒绝”和“逃离”,父亲的权威形象不断受到考验,直到覆灭。下面就围绕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从Halliday功能语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我们先来看看小说伊始,当斯蒂芬还是个孩子时,对他的父母的描述:

(1)H is father[Sayer]t old hi m[Receiver]that st ory[Verbiage].②(7)

(2)H is mother[Sayer]had t old hi m [Receiver]not t o s peak with the r ough boys in the college[Verbiage].(9)

(3)And his father[Sayer]had t old hi m [Receiver]if he wanted anything t o write home t o hi m and,whatever he did,never t o peach on a fell ow [Verbiage].(9)

依据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上述例句都属于言语过程。言语过程是指通过语言,如“说”“意味着”等方式在人的意识中建立起来的象征性的关系。(Halliday,1994:107)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说话来传达某种信息。言语过程的从句中除了有说话者还伴有其他三种成分:受话者、说话内容和发话对象。(Halliday,1994:140-141)

例(1)至(3)分别用了“t old”“taught”等表示语言行为的动词,说话者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hi m”(斯蒂芬)都是他们的受话者,家人与斯蒂芬之间说话与受话、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初现端倪。在例(2)和例(3)中,从句后半部分“t o s peak with r ough boys in the college”和“t o peach on a fell ow”中可以看出行为人是“hi m”即斯蒂芬,斯蒂芬似乎带上了主动的色彩,但不定式前的否定词“not”“never”就使得他的这点能动性荡然无存。

若再细看例句所传达的信息,即说话内容,则多是父母的禁令,比如:“不要跟学校里那些野孩子说话”“决不能出卖自己的伙伴”。这些都旨在规范和约束斯蒂芬的行为。入学后不久,斯蒂芬被同学威尔士(W ells),也就是母亲所说的“野孩子”,

2

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