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
斯蒂芬·戴达罗斯青年时代的欲望成熟历程——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解析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斯蒂芬•戴达罗斯青年时代的欲望成熟历程——从《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解析刘君敏 沈阳市工商业联合会摘 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詹姆斯•乔伊斯写的半自传体小说。
描写的是青年斯蒂芬的成长历程。
青春期的欲望使斯蒂芬困惑,又没有得到恰当的沟通和引导,斯蒂芬迷失在欲望中。
在教会的帮助下,斯蒂芬暂时抑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但他发现自己的本性也被抑制了。
随着斯蒂芬的成长,他的欲望得到了升华,并点燃了他的艺术生涯。
从欲望的角度探讨斯蒂芬的成长历程,画像将不再是一张纸,而是他的欲望曲线。
如果设定斯蒂芬的情欲和欲望为参数,欲望曲线既被放纵的欲望、失控的欲望、压抑的欲望及升华的欲望划分为四部分,既他成长中的四个重要阶段。
关键词:斯蒂芬•戴达罗斯;欲望;教会;艺术[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136-02简介:《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半自传体小说。
小说中许多细节是基于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生活,所以主人公斯蒂芬和作者乔伊斯有很多相似之处。
乔伊斯是20世纪现代主义先锋派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使用第三人称叙事,极度地压缩对话,并运用了意识流叙事风格和自由间接叙事风格。
“尽管《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关于詹姆斯•乔伊斯的叙事技巧和审美距离的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答,但相对而言,很少有评论家会反驳休•肯纳关于这本小说是‘天才之作’的说法”[1]。
作为一部成长小说,小说的核心是关于青年史蒂芬的成长过程。
“斯蒂芬对自己的信仰和对天主教的忠诚感到困惑,对自己对性的渴望感到内疚,他决定加入神父行列,但最终还是拒绝接受这个职业,接受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召唤。
”[1]如果从欲望的角度看斯蒂芬的成长历程,肖像画将不是“一张确定的纸,而是欲望的曲线”[5]。
如果设定斯蒂芬的情欲和欲望为参数,欲望曲线既被放纵的欲望、失控的欲望、压抑的欲望及升华的欲望划分为四部分,既他成长中的四个重要阶段。
_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_的象征艺术
2011年第10期安徽文学《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象征艺术◎王莹(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摘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又一部反映爱尔兰现状的作品。
作品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被认为是乔伊斯本人的化身,通过对他的成长描写,展现了艺术家在都柏林这个大环境下受到家庭、宗教、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渴望“逃离”,渴望拥有自由的翅膀,去追求心中的艺术理想。
在小说中,乔伊斯开始尝试使用“意识流”,但同时也使用了象征、隐喻、内心独白及“精神顿悟”等传统手法。
关键词《肖像》乔伊斯“逃离”象征艺术文章编号1671-0703(2011)10-0125-02《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以下简称《肖像》)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篇长篇小说。
从时间上看,这部小说创作于《都柏林人》与《尤利西斯》之间,是两者之间的桥梁;从创作上看,《肖像》是从《都柏林人》向《尤利西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从“精神顿悟”向“意识流”的过渡与进化;从乔伊斯本人来看,它是作者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读者来说,它既不像《尤利西斯》那样晦涩难懂,又不像《都柏林人》那样简单、多面,是一部非常适合刚刚开始深入阅读乔伊斯的读者阅读的作品。
李汝成认为:“《肖像》兼容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既具有写实性,又富有现代性。
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初的爱尔兰社会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富有永久性的艺术魅力。
是青年艺术家斯蒂芬的心灵发展史,也是所有艺术家的心灵发展史。
在《肖像》中,乔伊斯通过斯蒂芬的口,表达了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追求。
”因此,虽说《肖像》不是乔伊斯最重要的作品,也不像《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夜人》那样有深度,它的地位和价值却不容忽视,它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矿藏,等待着文学爱好者和评论家的品读。
小说描写了青年艺术家斯蒂芬·迪达勒斯童年时期的感受、学校生活以及青年时期的成熟、悔罪、摒弃宗教、选择流亡来追求真正的独立的过程。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象征主义手法的妙用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象征主义手法的妙用作者:韩占东谷双来源:《学园》2014年第15期【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象征主义手法在该书布局开头的运用,与读者一起领会乔伊斯对象征主义技巧运用的绝妙之处,同时也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较深刻透彻的阅读该书。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象征主义巧妙运用【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5-0071-01《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生涯中期的重要艺术成果。
乔伊斯从其生活经历与精神感受中积累丰富的素材,经过反复提炼与艺术加工,为读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从童年到青年,从幼稚到相对成熟的青年艺术家的形象。
全书共分五章,故事的情节展开主要围绕一条主线,即主人公斯蒂芬从童年到青年,从幼稚到成熟在“道德瘫痪”状态中的成长过程。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一经问世就在西方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小说“太离题,太杂乱,太松散,而且阴暗面和肮脏的词语太多”。
产生截然相反的评论主要是作者在该书的布局谋篇和具体描写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感官印象、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使读者乍一读起来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只要读者再细读一两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力,就不难看出书中独特的象征主义手法等意识流技巧的绝妙运用,体会到乔伊斯匠心独运之处。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象征主义手法在该书开头的运用与读者一起领会乔伊斯对象征主义技巧运用的绝妙之处,同时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帮助读者较深刻透彻的阅读该书。
首先,从该书的开篇探讨乔伊斯对象征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
从前有一个时候,而且那时候正赶上好年月,有一头哞哞奶牛沿着大路走过来,这头沿着大路走过来的哞哞奶牛遇见了一个漂亮的孩子,他的名字叫馋嘴娃娃……他的父亲跟他讲过这个故事:他父亲从一面镜子里看着他:他的脸上到处都是汗毛。
他那会儿就是馋嘴娃娃。
罗中立《父亲》赏析
罗中立《父亲》赏析罗中立《父亲》赏析父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该画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放大表现老农的《父亲》已成为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
作者罗中立(当时还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学生)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价格为400多元。
尽管美术馆收藏作品支付的仅仅是材料费,但对画家来说,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
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心。
1975年的除夕夜,罗中立在他家附近的厕所旁边,看到一位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麻木、呆滞守粪的中年农民。
罗中立回忆当时:“一双牛羊般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粪池。
这时,我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我要为他们喊叫!”后来,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之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成现在这幅《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又名《父亲》)。
作为《父亲》的“伯乐”,栗宪庭回忆说:“发现《父亲》其实很偶然。
1980年,罗中立创作完油画《父亲》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当时这幅作品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美术》杂志社领导去参加了,带回来一些照片。
我是《美术》杂志的责任编辑,有发稿权,在办公室看见《父亲》照片时,我跟罗中立并没有交往,之前只是刊发了他的女知青图等作品。
但《父亲》让我特别震动,画的尺寸是用画伟人的规格,画里的农民父亲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充满了人性关怀。
虽然当时他还是个学生,我还是在1981年第1期《美术》杂志封面上选用了。
”栗宪庭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刊发《父亲》的,但让他欣慰的是,《父亲》得到了中国青年美展很多评委的认同,随后《父亲》被评了一等奖。
父亲
父亲油画作者罗立中1980年,在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中,有一幅画深深地扣住了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心弦。
这就是获得第一名的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父亲》一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一种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老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消除了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隔膜,画家藉此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进行反思。
《父亲》那布满皱纹的黝黑的脸上,沁满汗珠,额头鼓着青筋,嘴唇干裂,牙齿残缺不齐,那变形的指甲,松树皮似的手上,拿着一个盛满清水的精瓷碗。
“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而又无哀无怨的充满慈祥的表情,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都颤动了。
北大历史系的几位学生看了油画,流着泪说:“…父亲‟,忍着痛苦,却用血汗供我们上大学!想想…父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读书呢?有两个即将出国的留学生看到这幅画时,当场咬破手指,在手帕上写下“记住父亲”四个字。
在南疆戍边的营房里,几位年轻军官把《父亲》帖在墙上,他们寄钱写信给罗中立,请他转交给“父亲”。
他们说,“为了…父亲‟,死神又算得了什么?”20多年过去了,这幅画仍然常常被引用,仍然一如既往地深深打动人们的心。
油画<<父亲>>古铜色的老脸,艰辛岁月耕耘出的那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犁耙似的手,曾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缺了牙的嘴,又扒进多少粗粮糠菜?他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他的手中端着的却是一个破旧的茶碗。
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的形象。
他咄咄逼人,发人深省。
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伤。
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
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此画问世后,便引起强烈反响。
尤其是在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十年浩劫这个重大灾难之后,它所激起的不只是观者对老农个人身世的悬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这个农业大国命运的深深思索。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
收稿日期:2005-05-24作者简介:余爱霞(1976-),女,江西铅山人,东南大学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体学、语言学。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3余爱霞(东南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96)摘 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聚焦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的心理成长历程,从他与家庭、国家和宗教的三大关系演变中揭示其成长。
选取父亲为研究对象,用Halliday 的及物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斯蒂芬是如何从父亲这一权威形象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使命这一主题的。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及物性中图分类号:I 561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6)0320101204Fa ther i n A Portra 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and Tran siti v ityY U A i 2xia(Depart 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 iangsu Pr ov .,210096,China )Abstract:The aut obi ographical novel A Portra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by the Irish writer James Joyce describes the p sychol ogical devel opment of the her o Stephen Dedalus,fr om his childhood t o his youth,mainly fr om three as pects:fa m ily,nati on and religi on .This article tries t o make a transitivity analysis on the conflicting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Stephen and his father in the light of Halliday πs functi onal gra mmar s o as t o reveal how Stephen rejects his father t o pursue his endeavour as an artist .Key words:A Portra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Ja mes Joyce;transitivity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下简称《画像》)是著名的爱尔兰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大胆地进行了从传统的创作手法向“意识流”过渡的点滴尝试。
从神话原型读《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2 0 1 5 年 0 5月
乐 山 师 范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L e s h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0. No. O 5
M8 v . 2 01 5
从神话原型读《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关键词 : 《 一个 青年 艺术家 的画像》 ; 斯蒂芬 ・ 代达罗斯 ; 神话原型
中图分类号 : I 5 6 2 . 4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6 6 6 ( 2 0 1 5 ) 0 5 — 0 0 4 8 — 0 4
A n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A P o r t r a i t o f a Y o u n g A r t i s t f r o m My t h A r c h e t y p e
p r o t a g o n i s t o f t h e p a i n t i n g S t e p h e n De d a l u s ,wa s n a me d a f t e r s a i n t S t e p h e n’ S n a me, a n d t h e s u r na me o f t h e f a mo u s a r t i s t De da l us i n Gr e e k My t h. “ St e p he n De da l u s ’ ’i s t h e p r o ph e c y o f t h e p r o t a g o n i s t ’ S de s t i n y .a n d
4 8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写作手法解析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写作手法解析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采用的写作手法是描绘性写作,即表达作者的编辑思想,突出重点,采取推理,展现清晰的比较,希望通过深入的分析来探索出青年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文章开篇以青年艺术家被屏蔽和评论家对其艺术有着反差的看法作为引子,道出了文章的主题,把问题放到更为广泛的艺术范围内,全面地论述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文章以一种生动的笔调描述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也客观地展示了他的独特性,以及其作品的特征及其成功原因:从他的个性特点的分析,他体现勇敢和自信,有天赋、务实及魄力。
他的艺术作品凸显智能,代表了当代艺术家们对当前社会文化现象的反讽和挑战,以出人意料的人物,令艺术家拥有独特的魅力,而艺术家青年艺术家也是其许多项特质的象征。
文章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立的层面上给我们深刻的启示:青年艺术家们处于困境中,也许困境内有重大机遇,青年艺术家不只是看似被屏蔽和旷世怪杰,而是努力加入社会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论《一个青年艺术作家的画像》中“父亲”的男性气质危机
勒斯 先生 统治地 位 的权 利关 系对这 个家庭 的成 长是存在 着 巨大 隐患 的。迪 达勒 斯先 生一 直 在极 力掩 盖 自己的心 虚 。
二 、父 子 关 系 社会对 于父 亲形 象 的要 求和 定位 , 即他 首 先要承担 起 赚钱 养家 的责任 。在 履行这 个责 任 的过 程 中,他 不断建 构 和展 示 自己的理 想 的社 会形 象 ,并 为儿 子成 长 树立 榜样 。
康奈 尔提 出了一个三 重 的社会结 构模 型即遍 布全社 会 的 男性气 质 与女 性气 质之 间 的权力 关 系模 式 :权利 关 系、
《 画像》创 作于 2 0 世 纪的爱 尔兰 ,彼时 男性在 家庭 中 处于绝 对 的主 导地位 。文 中对于 迪达勒 斯先 生作为 丈夫 这
一
形 象鲜 有直 接 的描 写 ,主 要通 过与 “ 母亲 ”或他 人的 言
语 而侧 面 烘托 。在 圣诞 节 的家 宴 中,“ 母 亲 ”似乎 直接 被
一
“ 他父 亲 正站 在 一个 梳妆 台前 非常 细心 地 研究 着他 的 头 发 、他 的脸 和 胡 子, 他 伸 着 脖 子 往 身 旁 的 水 罐 里 望 , 然后 为 了看 得更 清 楚 一 些 ,又 把 水 罐 向身 边 倒 过 来 。他
边 这 样 做 ,一边 柔 和 地 用 一 些奇 怪 的 腔 调 唱着 下 面 的 歌 :…… ” ( 乔 伊 斯 ,9 9 )以 斯 蒂芬 的视 角 对迪 达 勒 斯 先
是 目前被 广为接 受 的男权制 合法化 的具体 表现 ,男 权制保 证着 ( 或 说是 用来保证 )男性的统 治地位 和女性 的从属地 位 。而根 据此 定义 ,在 《 画 像》 中迪达勒 斯先 生 的男性气 质在 当 时的背景 下 以支 配性 为主 。迪 达勒 斯先生 的 男性气 质在 当时 的背景 下则 以支配性 为主 。他在 家庭 中 占据 绝对 的主 导地位 ,但 是在事业 与家庭 中面 临种种 问题 ,也揭 露 了他 的支配 性 男性气质所 面 临的危机 。
《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的自然主义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的自然主义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是法国印象派大师毕加索在1895年完成的一幅油画,这幅画作以青年艺术家为主题,展现了他的形态、肖像以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观点和情感。
本文旨在研究这幅作品的自然主义特征,探究其表现形式和内涵。
自然主义是在印象派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强调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
在《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中,毕加索充分运用自然主义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人物的神态表现,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而生动的描绘。
首先,画作中展现出来的场景和物件都是真实存在的。
画面中的青年艺术家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他的背景是一扇开着的窗户和墙上挂着的画,这些细节都展示了毕加索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其次,青年艺术家的形态和肖像也是自然主义手法的表现。
画面中的青年艺术家表情丰富,眼神注视前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他的身姿放松,仿佛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他的创作工作,臂膀伸展在桌子边上,手拿画笔,肩头垂下,这些细节都非常真实而生动。
最后,毕加索通过对细节描绘和人物肖像表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和观点。
青年艺术家的表情和神态,一方面体现出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无奈,神情间充满着对未来的迷惘。
这种情感的表达充分呼应了自然主义强调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的主旨。
综上所述,毕加索在《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中充分运用自然主义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人物的神态表现,展现出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而生动的描绘,同时传达出对生活的情感和观点。
本文旨在就其自然主义特征展开深入研究,从中体察出艺术的生命力和精髓。
《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自然主义主题分析
《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自然主义主题分析作者:陈忠猛戴红霞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2期摘要:小说《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一般被批评家归为乔伊斯的自传的改写版;在主题方面小说也显示出了自然主义的特点,文章主要根据皮泽(Pizer)定义自然主义小说的两种张力,分析文本中自然主义在主题方面的体现,探讨乔伊斯如何以人文的,讽刺的方式来表现自然主义主题。
关键词:自然主义;两种张力;乔伊斯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6-0001-01《肖像》讲述的是主人公斯蒂芬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个追求艺术的青年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家道的渐衰,学校的禁锢,宗教的愚弄,社会的动荡,这些环境影响在塑造斯蒂芬的同时,也迫使他逃离这个难易容忍的环境,寻求他的艺术之路;另外,斯蒂芬随着身体的变化,自身的生理欲望也趋于显现,难以控制,这也成为他误入歧途的原因之一。
总之,环境与生理的影响在斯蒂芬的成长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正符合了自然主义小说的张力之一:主人公的命运被环境,生理,巧合所控制;另外,斯蒂芬虽出生于中产阶级,由于家境每况愈下,求学之路并非顺利,而自身也属平凡之人,尽管他心存艺术之抱负,这就是自然主义小说的张力之二:主人公的平凡与个人的追求的冲突。
但是,小说中的自然主义主题表现方式又不同于其他作家,乔伊斯本人并非属于左拉自然主义的崇拜者,不赞同人没有自己的个人意志与灵魂,只是环境或生理等因素的牺牲品;而是在讽刺表现人的价值的同时,又以一种体现了环境及生理对主人公的成长和追求艺术的塑造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一、自然小说张力之一分析(一)环境的影响斯蒂芬所生活的环境,家庭,学校,教堂,乃至整个爱尔兰社会对他的成长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Philip Dean. Raisor所论,环境在塑造个人的能力,乃至为其提供逃离环境路径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读后感1000字
探索自我的镜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读后感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乔伊斯通过主人公斯蒂芬·戴德勒斯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一个艺术家心灵的成长和形成过程。
读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艺术与生活的探讨之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自我、信仰和爱的追问。
斯蒂芬的故事从幼年的无知和好奇开始,逐渐步入青春期的迷惘与反叛。
他的成长轨迹是一连串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和对个人身份的探索。
书中充满了对宗教、教育、家庭、友情和爱情的深刻反思。
乔伊斯以精湛的意识流手法,将斯蒂芬内心世界的纷扰、矛盾和渴望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特别欣赏斯蒂芬身上那种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他在宗教信仰上的挣扎,反映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权威与传统时的困惑和不满。
他对艺术的执着,则体现了一种对美的永恒追求。
斯蒂芬在艺术的道路上孤独前行,试图用文学来表达自己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书中对爱尔兰社会环境的描绘也令我印象深刻。
乔伊斯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对斯蒂芬眼中的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压抑和狭隘。
斯蒂芬渴望自由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他的反叛和逃离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自我,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斯蒂芬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表达。
此外,乔伊斯的语言运用也令我赞叹。
他的文字不仅富有音乐性,而且充满了隐喻和象征。
阅读这部作品就像是在聆听一首复杂的交响乐,每个音符都充满了深意,需要我们细心品味。
总之,《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值得每个人细细品读的杰作。
它不仅让我对艺术家的成长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产生了新的思考。
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叙事艺术
《 个青 年艺 术 家 的 画 像 》 以 下 简 称 《 一 ( 画像 》 是 乔 伊 斯 的 ) 第 一 部 长 篇 小 说 , 是 其 心 灵 自传 体 小 说 , 早 书名 叫 《 蒂 也 最 斯 芬英 雄 》 。小 说 描 述 了 主人 公斯 蒂芬 ・ 达 勒 斯 从 一 个 天 真 孩 迪
《 画像 》 有 完 整 的 故 事 情 节 , 的叙 事 是 片 段 式 的 , 个 没 它 各 片段 之 间缺 乏 连 贯 性 和 逻 辑 性 ,情 景 与情 景 之 间很 少 或 没 有 过渡 , 以至 读 者初 读 时 会 有 混 乱不 知 所 云 之 感 。 这并 不 影 响 但 读 者 欣 赏小 说 中乔 伊 斯 那 复 杂 而娴 熟 的叙 事 技 巧 。本 文 以叙 事 学 的相 关 理 论 为 基 础 , 《 对 画像 》 出 现 的 三 种 主要 叙 事 方 中 式 进 行 分析 , 以让 读 者更 好地 理解 小 说 丰 富 的 内涵 和 独 特 的 叙 事艺 术 。
白 自 由 联 想 时 空 交 错
爱 尔 兰小 说 家 詹 姆 斯 ・ 伊 斯 (82 14 ) 生 共 写 了 乔 18 — 9 1一 仅 四五 部 作 品 。 部 部 都 可 谓 传 世经 典 之 作 。 的作 品 中处 处 但 他 涌动 着 “ 识 流 ” 写作 手 法 , 说 基 本 上 没 有 什 么 复 杂 的故 意 的 小
断 、 止 无休 。 片 词 人 笔 锋一 转 , 虚处 着 笔 :寸 寸 柔肠 , 无 下 从 “ 盈 盈 粉 泪 , 高 莫 近 危 阑倚 。 通 过 行人 对 闺 中佳 人 的设 想 , 象 楼 ” 想 对 方此 刻 正 在凭 高望 远 , 念 旅 途 中的 自己 思 必 修 三 入 选 的柳 永 的 《 声 甘 州 》 , 有 相 同手 法 的应 八 中 也 用 : 想 佳 人妆 楼 颐 望 , 几 回 , 际 识 归 舟 ? ” 表 达 内容 上 . “ 误 天 从 “ 思人 ” 只是 单 相 思 , “ 思我 ” 出于 “ ” 我 还 写 人 是 我 的想 象 . 比起 直 陈“ 思 人 ” 能 说 明 “ ” 思念 之深 ; 艺 术 手 法 上 . 样 我 更 我 的 从 这 写 显 得 文笔 更 曲折 . 值 得 玩 味 。 更 先 与 之 必 将 取 之 , 2 0 年 高 考 语 文 试 题 ( 国卷 ) 词 在 05 全 诗 鉴 赏 , 曾出 现过 白居 易 的 《 郸 冬 至 夜思 家 》 就 邯 : 邯 郸驿 里逢 冬 至 . 膝 灯 前 影伴 身 。 抱 想 得 家 中夜 深 坐 。 应 说 着远 行 人 。 还 问题 设 计 : 者 是 怎样 写 “ 家 ” ? 作 思 的 这 首 唐 诗 主要 是 运 用 了虚 实 结 合 的 手 法 。前 两 句 写 诗 人 此 时 的 孤 寂 , 实 : 两 句 写 家 人 围 坐 灯 前 , 论 着 自己 这个 是 后 谈 远 行人 , 虚 。作 者 主 要 通 过 一 幅 想像 的 画 面 , 冬 至 夜 深 时 是 即 分 , 人 还 围 坐 在 灯 前 , 论 着 自 己这 个 远 行 之 人 , 家 谈 以此 来 表 现 “ 家 ” 思 。 再 来看 2 1年 高 考 语 文试 题 ( 00 江苏 卷 ) 古诗 词 鉴 赏 : 送 魏二
浅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开篇
浅 析 《 个 青 年 艺 术 家 的 肖 像 》 开 篇 一 的
季 玉梅 孥 彦
( 山东 大 学 威 海 分 校 大 外 部 , 东 威 海 山 摘 要 : 一 个 青 年 艺 术 家 的 肖像 》 爱 尔 兰著 名 作 家乔 《 是 伊 斯 的 半 自传 体 小说 , 其代 表 作 之 一 , 是 其 由现 实 主 义到 是 也 现 代 主 义 转 变 的 实验 性 作 品 。本 文 作 者 通 过 对 这部 作 品 开篇 的 分 析展 现 了乔 伊 斯 深 厚 的 文 学功 底 。 关键 词 : 乔伊 斯 《 个 青 年 艺 术 家 的 肖像 》 开篇 意 一
体 现 了 宗教 、 族 和 家庭 的象 征 意 义 , 民 揭示 了小 说 的 主题 。
引 文最 后 的 “ 玫瑰 ” 象 有 着 重 要 的 象 征 意 义 。爱 尔 兰 绿 意 有 “ 色 岛 国” 意 . 以绿 玫 瑰 象 征着 爱 尔 兰 。同时 绿 色 又是 绿 之 所 生 命 的 颜 色 . 又 象 征 着 爱 尔 兰 富有 生 命 力 , 乔伊 斯 对 祖 国 它 是 的美 好 祝 愿 。 为 当 时爱 尔 兰 在政 治上 处 于 英 国 的统 治 之 下 , 因 追 求 民族 独 立 的运 动 又 因各 种 原 因 四分 五 裂 。 经 济 状况 也 很 糟 糕 , 荒 、 口减 少 等 问题 又 使 经 济 雪 上 加 霜 。 乔伊 斯 在 这 饥 人 里用“ 绿玫 瑰 ” 个 充 满 生 命 力 的意 象 表 达 了 他 期 盼 爱 尔 兰能 这 摆 脱 困境 的 愿望 。
识流 象征 手 法
240 ) 6 29
O,h e n w t eb t e h ’ t eg e oh o t . r h ’
评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评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作者:贾英晓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年第03期[摘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描写了斯蒂芬·迪达勒斯逐步成长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斯蒂芬在友情,亲情和爱情中尝尽孤独,他试图努力逃避孤独,徒劳之后终于积极的接受孤独的洗礼,成长为一位艺术家,并且选择为艺术而孤独的流亡。
[关键词]孤独;成长;艺术家一、引言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被认为是20世纪文学创作的奇才,同时他也是一位孤独的艺术家。
他一生只写了四五部作品,虽然任何一部都是杰作,但这些杰作却像他本人一样独自品味着孤独,难以被读者理解。
近年来,评论界对乔伊斯的热情持续上升,他的作品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可是这繁华背后是否有人体会到作品中那份深深地孤独。
乔伊斯曾戏称,他的小说需要花费一生时间去读(韦恩·布斯,1987:349)。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尽管只有屈指可数的人能够坚守一生的孤独献身于乔伊斯的研究,但这也证明了他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所有作品中,《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作为乔伊斯自传性的小说以其独特和高超的艺术手法而受人推崇。
小说中的很多细节取材于乔伊斯的早期生活,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与乔伊斯的早年经历一样,在孤独中成长,最终走向献身艺术的征程。
孤独,作为伟人和天才的通病,却恰是艺术家成功的基石。
“孤独是本真的心灵存在,这是真正艺术生活的根本条件”(张志伟,2001:153)。
乔伊斯如同小说中的斯蒂芬一样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主动选择了孤独,选择了流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孤独造就了小说中的斯蒂芬和现实中的乔伊斯的艺术家身份。
本文拟从分析《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孤独这一主题,来看孤独在成就斯蒂芬艺术家之路中的积极作用。
二、校园生活中友谊的缺失—初尝孤独孤独,简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历史学解读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历史学解读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一幅杰作。
这幅画描绘
的是达·芬奇的一个青年艺术家,他像在一个求知的姿态中。
他手里拿着一支画笔和一张纸,面带着炎热,似乎要抓住所有的灵感。
这幅画不仅注重色彩吸引力,还充满了深厚的象征意义。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解读意义的作品,象征着达·芬奇所描绘
的自我追求理想与实现希望。
达·芬奇以革新精神探索生活,执著地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轻易被外界的干扰所扰乱。
他把自己的经历和学术思想倡导着改变和抗议旧有的传统观念,他要求拥抱新的观念,试图重建文人阶级及其职业学者在艺术、文学和建筑中的理想
地位。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对于世界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达·芬奇的这幅画不仅是一件
艺术品,更是一种思想,象征着新的、振奋的时代的蜕变,诠释了文艺复兴时期追求自我实现的新思潮。
我们可以通过这幅画来感受到达·芬奇的革新思想及其鼓舞人心的热情,
也可以受到他的启发,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前行,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_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_象征手法的运用(1)
人 文 论 坛214INTELLIGENCE························《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象征手法的运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外部 李玉梅摘 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半自传体小说,是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由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转变的实验性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乔伊斯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通过众多的意象,典故等用有限的篇幅带来丰富的内涵,赋予了这部小说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象征主义 象征 意象Abstract: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is a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 written by Irish outstanding writer James Joyce. It is a transitional novel from realism to modernism. James Joyce employed many methods of sybolism,including many images,allusions and gave this novel vitality.Key Words: symbolism symbol images1.詹姆斯·乔伊斯及《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乔伊斯是著名的爱尔兰作家,在二十世纪文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是公认的意识流大师。
他非凡的艺术才能创造出了多部经典作品。
他在不断摸索试验后,是意识流小说发展成熟。
他的作品都以都柏林为背景,以爱尔兰生活为题材。
解读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是现代派文学巨匠、意识流小说大师詹姆斯? 乔伊斯(James Joyce)的主要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记录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的孩子成长的故事,它既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也是一部虚构的作品。
虽然书中的人物、情景以及情节的处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距离,但大多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乔伊斯本人及其家人和亲戚、他的神父老师及其同学和挚友、他所倾慕的女孩及其梦幻中的美丽女子,还有那防波堤旁的大宅、弥漫着烂白菜酸臭味的小屋、教会学校、沙滩、酒吧、妓院,天使般的生活、地狱似的梦魇,等等,这些熟悉的人物、生活里的场景、睡梦中的境界都成了他小说中的素材。
乔伊斯正是以其文学巨匠的个性魅力,用这些素材构建出语言的海市蜃楼,似真似幻,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激发人阅读、探索的兴趣。
《画像》共有五章,每章又分成三到七节,均无标题。
各章各节没有标题是因为整部作品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同样的人物形象、同样的话语在整部小说不同的场景、事件中往返穿插,不受过去、现在、将来时间顺序的约束,互相交融,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层的心理活动得以自发地展现出来,与主题内容极其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不露痕迹地演变着,逐渐丰满、不断深化,构成了一幅不受时空限制的全景画。
这幅细腻、色彩斑斓的全景画勾勒出小说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成长历程:从幼年的宝贝咕咕,到小学里矮小、瘦弱的学童,到中学里作文竞赛奖的获得者,再到大学里攻读文学艺术的大学生,最终认识到爱尔兰社会与他这样的艺术家格格不入,成为一名决意远离家乡,远离爱尔兰,立志要在他灵魂的作坊里打造自己民族所不曾有的良心的青年艺术家。
在斯蒂芬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家庭、性爱、宗教、艺术与反叛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对于这些主题的认识和思索在他历经的每一个阶段循环重复,在灵魂与良心、现实与理想的激烈碰撞中逐步提高、不断深化。
一、富含寓意的开篇在开篇中巧妙地蕴涵全书深邃的主题,是乔伊斯作品的一大艺术特色。
无声胜有声--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象征意义
部长篇小说 , 也是其 心灵 自传体小说 , 最早 书名叫“ 斯 蒂芬英 雄” 。小说描述 了主人公斯蒂芬 ・ 迪达勒斯从一个天真孩童成长
一
为一个青年艺术 家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主人公对家庭 、 宗教 、
政治 、 爱情等 的看法不断发生变化 , 从最初的依赖 、 盲从 , 逐步发 展到形成 自己的观点 , 并下定决心 , 摆脱束 缚 , 最终走 上追求艺
教会 的强烈指责 , 顷刻 间名誉扫地 。 帕内尔挣扎着试 图赢 回先前 受人爱戴 的地位 , 但最终 因心力耗尽离开了人 间。 斯蒂芬 的父亲是天主教信徒 ,又是 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领 袖 帕内尔 的崇拜者 ,因此天主教与民族 主义的烙印对斯蒂芬来 说是与生俱来 。 爱尔兰民族 主义运动 的人物与派别 形形 色色 , 也 唯有议会运动 的领袖帕 内尔是斯蒂芬 自幼心 中的英雄 。 因此 , 帕
一
声誉却越来越 高 ,全世界许多 国家几乎都有人在对他及其作 品
进行研究。
成人与人 之间的隔阂。
随 着 年 龄 的增 长 , 斯 蒂 芬在 潜 意 识 里 对 政 治 也 越 来 越 抗 拒 。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 以下 简称 《 画像》 ) 是乔伊斯 的第
“ 他看 到 自己在那次圣诞节宴会上的讨论 之后 , 第二天早晨坐 在 布雷的一张桌子边 ,企 图用他父亲的通知单存根 的背面写一首 关于帕 内尔的诗。可是 , 他的头脑当时竞拒绝处理这个 主题 。” 在大学期 间 ,他 的同学达文竭力劝说他接受绝对爱 尔兰爱 国主义 , 斯蒂芬对此的 回答却是 :
术的道路。 象征意义的意象 , 如水 、 鸟、 玫瑰 、 女 性 意 象 等 。小 说 中 出现 的人 物 角 色 形 形 色 色 多 达 几 十个 , 他 们都 有 其 特定 的作 用 和 目的 , 或
父亲的画像
父亲的画像
Jan Simpson;蘅芜
【期刊名称】《高中生》
【年(卷),期】2013()2
【摘要】有人说:我们从未能真正了解一个人,我们有的只是自己的看法,而这个人本身会保持神秘,甚至连他本人也无法完全地了解自己。
尤其是当一个人去世之后。
这就更加真实不过了,他所留在这个世上的就剩下人们对他的看法。
当父亲去世时,我彻底地领悟到了这个真理。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Jan Simpson;蘅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1
【相关文献】
1.《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
2.父亲的画像
3.给父亲的画像
4.父亲的画像
5.父亲的画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5-24作者简介:余爱霞(1976-),女,江西铅山人,东南大学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体学、语言学。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父亲形象与及物性3余爱霞(东南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96)摘 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聚焦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的心理成长历程,从他与家庭、国家和宗教的三大关系演变中揭示其成长。
选取父亲为研究对象,用Halliday 的及物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斯蒂芬是如何从父亲这一权威形象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使命这一主题的。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及物性中图分类号:I 561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6)0320101204Fa ther i n A Portra 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and Tran siti v ityY U A i 2xia(Depart 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J iangsu Pr ov .,210096,China )Abstract:The aut obi ographical novel A Portra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by the Irish writer James Joyce describes the p sychol ogical devel opment of the her o Stephen Dedalus,fr om his childhood t o his youth,mainly fr om three as pects:fa m ily,nati on and religi on .This article tries t o make a transitivity analysis on the conflicting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Stephen and his father in the light of Halliday πs functi onal gra mmar s o as t o reveal how Stephen rejects his father t o pursue his endeavour as an artist .Key words:A Portrait of the A rtist as a Young M an ;Ja mes Joyce;transitivity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下简称《画像》)是著名的爱尔兰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大胆地进行了从传统的创作手法向“意识流”过渡的点滴尝试。
然而,正是这种创新使得《画像》异于人们所熟悉并已接受的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根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初读时甚至搞不清小说写的是什么;“过于曲折,没有章法,满纸污言秽语”(De m ing,1970:81);小说“支离破碎”(B lades,1996:87)……即使时至今日,《画像》仍难以像其他通俗小说那样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乔伊斯的作品虽然艰涩难懂,但只要参透其中一二就能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从《画像》中选取父亲老迪达勒斯为研究对象,试用Halliday 的及物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揭示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并深化有关父亲这一主题的。
1.《画像》的父亲形象及主题在乔伊斯的早期作品中,父亲一直是他一再刻画的人物形象,而且负面形象居多,这与作者自身的家庭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乔伊斯在10岁以前一直过着无忧无虑、富裕舒适的生活,但随后家庭遭遇变故,坠入贫困。
“乔伊斯一家为了躲债和节约房租,10年间迁居达11次之多。
……最后不得不搬进都柏林的贫民区,每天所见的均是贫穷和肮脏。
乔伊斯天性敏感,上述颠沛流离的经历无疑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痛苦。
”(袁德成,1999:21)而乔伊斯那位不负责的父亲更是对他的心灵影响深远。
因此,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也就不时会流露出对父亲的不满和寻父意向。
作为乔伊斯自传体特色很浓的一部小说,《画像》更真实地反映了父亲的形象以及作者对他的不满和拒绝。
《画像》以都柏林为背景,描写了一位成长在都柏林的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Thornt on,1994:52-53)作者乔伊斯曾在都柏林居住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当地的生活比较熟悉,他曾毫不避讳地批判说:“爱尔兰民族是欧洲最落后的民族,爱尔兰甚至没有奇迹剧(m iracle p lay )发展得快,不能为艺术家提供艺术原型,艺术家必须到海外去寻求。
”(Seed,1992:8)而在《画像》的卷首语部分,乔伊斯引用第29卷 第3期2006年5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29 No .3M ay 2006了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在《变形记》(卷八)中的题词“Et ignotas ani m um di m ittit in artes.”(“他决心追求新的艺术。
”)揭示了《画像》主人公对都柏林的“拒绝”和“逃离”,去海外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人生使命这一主题。
“拒绝”与“逃离”是小说的主题,主要表现在国家、宗教和父亲这三个方面。
其中,主人公对宗教的“拒绝”与“逃离”最是浓墨泼彩;对父亲则是惜墨如金,主要集中在前两章,后三章对父亲的描述更是吝啬到几近于无。
尽管如此,读者已能看清父亲“集自私、缺乏责任感、酗酒和买卖圣职于一身”的面目(Gr oss,1970:14-15),并能深切感受到主人公对父亲的“拒绝”与“逃离”。
作者给《画像》主人公取名斯蒂芬・迪达勒斯,“作者意在使他与传说中的建筑家相媲美或是超越他”(Tindall,1950:5)。
这位传说中的建筑家指的是希腊神话《变形记》中迷宫的发明者迪达勒斯,在希腊语里,迪达勒斯是“巧匠”的意思。
神话里,迪达勒斯和他的儿子伊卡若斯(I carus)被困在他自己设计的迷宫里,最后借助于用蜡和羽毛制成的双翼逃出迷宫。
但儿子伊卡若斯对父亲的警告置若罔闻,飞得离太阳太近翅膀熔化了,最终坠海而死。
(Giff ord,1967:86)斯蒂芬就像神话里的迪达勒斯,生活在巧舌如簧的父亲西蒙・迪达勒斯所营造的迷宫般的家庭生活中,“父亲是他试图要颠覆的权威形象”(Seed,1992:119)。
斯蒂芬需要借助艺术的翅膀逃离家庭生活的迷宫,去追寻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人生使命。
而随着斯蒂芬的逐渐成熟,他似乎也意识到了他名字的含义———认识到他是谁,“正如与他名字相同的那位伟大的建筑家一样”(170)。
斯蒂芬在日记里呐喊出:“老父亲,古老的巧匠,现在请尽量给我一切帮助吧。
”(253)然后,小说戛然而止。
至此,斯蒂芬彻底摈弃了现实生活中那位让他失望的父亲转而以传说中的建筑家作为自己的精神之父。
2.父亲形象的及物性分析小说开篇采用第三人称并以与孩提时代的斯蒂芬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对周遭的感官意识,比如,“……他(父亲)脸上到处都是汗毛……他妈妈身上的味道比爸爸的好闻多了。
”①(7)可见,斯蒂芬从一开始就对父亲有种本能的畏惧和排斥。
这是小说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提及父亲的外表。
所以,父亲的形象在读者或者说在斯蒂芬心中始终是个模糊的影子,这也为后文的寻父做了铺垫。
这一点与传统小说在人物刻画上有很大区别。
B lades对此的解释是,《画像》更重在挖掘和揭示主人公斯蒂芬的意识过程,即他对环境和其他人的反应。
(1996:61)父亲形象虽是模糊,但斯蒂芬历经童年———少年———青年生活的洗练,心智逐渐成熟,从一开始被父亲等权威所束缚到最终的拒绝和逃离这一心路历程却又清晰可辨,鲜明突出。
由于小说描写的是斯蒂芬的内心世界,揭示他对外界的反应,所以,父亲的形象其实不过是斯蒂芬对父亲的感觉和认知,随着斯蒂芬被父亲束缚直到最后的“拒绝”和“逃离”,父亲的权威形象不断受到考验,直到覆灭。
下面就围绕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从Halliday功能语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小说伊始,当斯蒂芬还是个孩子时,对他的父母的描述:(1)H is father[Sayer]t old hi m[Receiver]that st ory[Verbiage].②(7)(2)H is mother[Sayer]had t old hi m [Receiver]not t o s peak with the r ough boys in the college[Verbiage].(9)(3)And his father[Sayer]had t old hi m [Receiver]if he wanted anything t o write home t o hi m and,whatever he did,never t o peach on a fell ow [Verbiage].(9)依据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上述例句都属于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是指通过语言,如“说”“意味着”等方式在人的意识中建立起来的象征性的关系。
(Halliday,1994:107)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说话来传达某种信息。
言语过程的从句中除了有说话者还伴有其他三种成分:受话者、说话内容和发话对象。
(Halliday,1994:140-141)例(1)至(3)分别用了“t old”“taught”等表示语言行为的动词,说话者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hi m”(斯蒂芬)都是他们的受话者,家人与斯蒂芬之间说话与受话、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初现端倪。
在例(2)和例(3)中,从句后半部分“t o s peak with r ough boys in the college”和“t o peach on a fell ow”中可以看出行为人是“hi m”即斯蒂芬,斯蒂芬似乎带上了主动的色彩,但不定式前的否定词“not”“never”就使得他的这点能动性荡然无存。
若再细看例句所传达的信息,即说话内容,则多是父母的禁令,比如:“不要跟学校里那些野孩子说话”“决不能出卖自己的伙伴”。
这些都旨在规范和约束斯蒂芬的行为。
入学后不久,斯蒂芬被同学威尔士(W ells),也就是母亲所说的“野孩子”,・2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 推进水沟着凉生病,威尔士害怕斯蒂芬向老师告发便到医院来看他,求他不要跟老师说出实情。
父母之前对他的嘱咐让他矛盾不已———母亲叫他“不要跟学校里那些野孩子说话”,而威尔士无疑就是“野孩子”;但随即父亲说过的“决不能出卖自己的伙伴”在他脑海闪过,“斯蒂芬摇摇头说不会出卖他并且觉得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