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第一章:引言1.1 本文档的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旨在提供全血及成份血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知识和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全血和成份血的定义、临床应用范围、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1.2 术语和定义1.2.1 全血全血指的是未经处理的血液样本,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1.2.2 成份血成份血是指经过离心分离后得到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血浆等。

1.3 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档中出现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3.1 临床应用指将全血和成份血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监测的过程。

1.3.2 操作步骤指在临床应用中进行全血和成份血处理的各个操作环节,包括采集、离心、分装等步骤。

第二章:全血的临床应用2.1 全血适应症及禁忌症2.1.1 全血适应症全血在以下情况下可用于临床应用:失血、贫血、凝血障碍等。

2.1.2 全血禁忌症全血在以下情况下禁止使用:传染性疾病、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不配型等。

2.2 全血采集和保存2.2.1 全血采集步骤全血采集步骤包括消毒、针头穿刺、采血管选择和采集过程控制等。

2.2.2 全血保存要求全血保存要求包括温度、时间、包装等。

第三章:成份血的临床应用3.1 成份血适应症及禁忌症3.1.1 成份血适应症成份血在以下情况下可用于临床应用: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3.1.2 成份血禁忌症成分血在以下情况下禁止使用:免疫性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等。

3.2 成份血的提取和制备3.2.1 成份血的提取方法成份血的提取方法包括离心分离、过滤等。

3.2.2 成份血的制备过程成份血的制备过程包括离心、洗涤、馏析等。

第四章:操作注意事项4.1 无菌操作在全血和成份血的采集、处理和存储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4.2 样本标识和追溯每个全血和成份血样本必须进行正确的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以确保追溯和溯源能力。

4.3 供血者筛查和审查在进行全血和成份血的采集过程中,必须对供血者进行筛查,包括病史调查、体格检查等,以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首先是全血。

全血指的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完整保存了所有成分的血液制品。

一般情况下,全血在采血后会经过一系列处理,如离心、分离等,得到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等三个主要成分。

然而,如果这些成分不进行分离,而保持它们原本的比例和组成,就形成了全血。

全血制品有着广泛的医疗应用,主要用于大量失血、手术、创伤等情况下的补血。

全血具有较大的血容量,因此能够快速增加体内的血量,提高血液循环动力。

它能够为患者提供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输送氧气、维持体液平衡、调节酸碱平衡等。

此外,全血中还含有多种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如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然而,全血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大量输注全血可能导致血容量过高,增加心脏负担,特别是对于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患者而言。

其次,全血无法满足特定情况下对一些成分的需求。

例如,对于一个急需凝血因子的患者而言,全血可以提供的凝血因子的含量可能不足以满足需求。

由于这些原因,随着成分血的发展和应用,全血在临床使用中逐渐减少。

接下来是成分血。

成分血是指通过分离全血中的成分,得到其中其中一种或几种成分后,制成的血液制品。

成分血制品主要包括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悬浮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红细胞悬浮液主要用于贫血患者的输血,其主要作用是输送氧气到各个组织器官。

由于红细胞悬浮液中几乎不含有血浆,因此输注时不会增加血容量。

血小板悬浮液则主要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等情况。

而新鲜冰冻血浆则可以提供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物质,用于补充这些物质缺乏的患者。

成分血制品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全血的局限性。

它可以根据患者具体需求提供定向的治疗,使得输血更加安全、有效。

成分血的使用也减少了对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血液的利用率。

然而,成分血制品的制备过程和保存条件要求较高,制品的效价和功能完整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另外,成分血在临床使用上也有一些特殊要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血型和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行业标准-全血和成分血使用WST623-2018

行业标准-全血和成分血使用WST623-2018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6.4血浆
6.4.3血浆制剂常见种类 表5血浆制剂常见种类的特点及适应证
品名 新鲜冰冻血浆 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 血浆 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 同新鲜冰冻血浆 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但会损失部分凝血因 子,尤其是不稳定凝血因子(Ⅴ和Ⅷ) 特点
WS/T 623 -2018
适应症 适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 血或出血倾向 同上 同上,宜增加使用剂量
普通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 去冷沉淀血浆
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缺少不稳定凝血因子(V和Ⅷ) 适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但会损失部分凝血因 子 同上,宜增加使用剂量
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缺少Ⅷ因子,Ⅻ因子、wWF、 适用于TTP患者的输注或血浆置换 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等:但白蛋白和其他凝 血因子与新鲜冰冻血浆含量相当
不适用于符合成分血输注指征的患者;也不宜用于治疗凝血障碍、单纯性 扩充血容量促进伤口愈合或是改善人体状态。
6.1.4 输注原则 按照ABO及RH同型且交叉配血相合的原则进行输注。
6.1.5 输注剂量 输注剂量取决于失血量、失血速度、组织缺氧情况等。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6
6.2
WS/T 623 -2018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6.3 血小板
WS/T 623 -2018
6.3.5输注原则 6.3.5.1 按照ABO同型原则输注,出血危及生命且无同型血小板时,可考虑输 注次侧相容性血小板。 6.3.5.2 血小板输注无效时,可开展血小板配型选择相容性血小板。 6.3.53 血小板应一次足量输注。 6.3.6输注剂量 6.3.6.1 患者无活动性出血时,输注剂量取决于患者输注前血小板数及预期达 到的血小板数。通常成人每次输注一个治疗剂量 6.3.6.2 患者处于活动性出血时,血小板的输注剂量取决于患者的出血情况及 止血效果。 6.3.6.3 输注一个治疗剂量血小板, 成人(70kg)可升高4×109/L~8×109/L血小板, 儿童(18kg)大约可升高17×109/L; 婴幼儿输注血小板5mL/kg-10mL/kg,血小板可升高40×109/L~80×109/L

全血与成分血使用标准

全血与成分血使用标准

全血与成分血使用标准引言:全血与成分血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血液制品,用于治疗众多病症和救治重症患者。

为了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全血与成分血,制订相应的使用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血与成分血的定义、特点以及使用标准。

一、全血及其使用标准1. 全血的定义:全血是指从献血者身体中采集的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组分的混合物。

2. 全血的特点:(1)全血能提供多种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浆等。

这使得全血成为一种多功能的血液制品,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病症治疗。

(2)由于全血保持了血液原有的组分比例,因此可以避免成分血分离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损失或变化。

3. 全血的使用标准:(1)全血的使用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包括疾病类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危机程度等因素。

(2)常见的全血使用指征包括急性失血、创伤、手术、贫血等情况。

对于慢性失血或缺铁性贫血,全血可能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3)全血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来确定,一般每隔一定时间定期检查血红蛋白,以监测全血使用效果。

二、成分血及其使用标准1. 成分血的定义:成分血是从全血分离而来的部分血液组分,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和新鲜冷冻血浆等。

2. 成分血的特点:(1)通过分离全血可以得到更纯净的血液组分,满足特定治疗需求。

红细胞悬液可用于治疗大面积烧伤或贫血患者,血小板悬液可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

(2)成分血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确保血液组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成分血的使用标准:(1)成分血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病人的具体病情来决定,包括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出血风险等因素。

(2)成分血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来确定,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的血液组分。

(3)成分血的质量标准包括:血小板悬液的纯度、血红蛋白的含量、血浆中病原体的检测等。

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血液组分才能使用。

结论:全血和成分血是具有不同特点和用途的血液制品。

1.2 第二章 全血及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1.2 第二章 全血及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
11、如果不立即输注,将血液制品贮存在正确的条件下
12、检查核对
13、给患者输注血液
14、患者的病历记录
15、患者的检测
16、输血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二)输血途径
1、血管的选择:
输血的主要途径有两条,即静脉输血和动脉输血。
①静脉输血:是最简便易行和常规输血途径,通常用来输液的浅表静脉均可用作输血。
病情紧急而静脉穿刺困难或施行大手术时,可通过静脉切开,将导管插入中心静脉,进行快速输血。
•输血影响免疫功能
临床医师输血须知:
临床存在不合理输血:
–不必要的输血:保险血,营养血,人情血
–输新鲜血,全血,不愿意输血液成分
–输血剂量不够
(二)临床输血实践的原则:
(三)决定临床输血
决定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必须根据临床病情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面评估,做到合理用血,即输血是为了挽救生命或治疗重病。
教学内容
批注
(三)利于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
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如血小板在特制的塑料血袋中,(22±2)℃振荡条件下可保存5 d,新鲜冰冻血浆在-20℃条件下可保存1 a等,临床如有需要可随时发出。
全血的保养液和保存温度主要对红细胞的体外保存特点设计的,血浆中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和Ⅷ在4℃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随保存时间延长几乎完全失去活性。血小板和粒细胞在4℃保存24小时已丧失功能和活性。
(二)安全
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份,只给病人输注其需要的血液成份
成份输血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病毒在血液的各种成分中不是均匀分布的,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较安全。如贫血患者,不输注全血而输注红细胞,避免了大量输入不必要的血浆,减少了感染病毒的危险性。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血液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生命维持物质,它能够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荷尔蒙,同时也能够调节体温和酸碱平衡。

在医学领域中,血液不仅可以作为检测生物体疾病状态的重要指标,还可以通过输血的形式来救治病人。

根据血液的不同用途,我们可以将血液分为全血和成分血两种类型。

全血是指由抗凝剂稀释后未经任何处理的血液,包含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血浆等成分。

而成分血则是将全血通过离心分离成不同的组分,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单独使用。

全血使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急诊输血,即患者因大量失血或其他原因造成生命危险,需要迅速输血恢复血容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二是用于增加血液成分的输注,比如红细胞输注用于治疗严重贫血患者,血小板输注用于治疗血液凝血功能障碍等。

成分血使用则更为常见,它包括了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以及各种血浆制品。

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定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并发症,并能更好地利用血液资源,提高血液的供应效率。

在成分血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血液成分的筛选和应用。

比如说,对于缺血缺氧的重度贫血患者,可以选择输注红细胞浓缩物用于补充血红蛋白;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来促进血液凝结。

另外,使用血液制品还需要注意避免输血相关反应的发生。

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和输血相关肺损伤等是比较常见的输血并发症,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输血史和过敏史,并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总结起来,全血和成分血的使用方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合理选择血液成分,合理使用血液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输血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医务人员应该在使用血液制品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血液成份的临床应用

血液成份的临床应用
21
血液储存的条件
• 各类血液成分都有储存条件要求,如全血及红 细胞类在4±2℃内储存,血浆类及冷沉淀在<20℃储存,血小板类在22±2℃内储存。血液 一旦不在储存条件要求范围内,就有可能发生 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受血者输注后则 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输血反应或输注无效。因为 受血者输血时一般是在室温的条件下输注,所 以对输血的时间应进行限制。
16
血小板输注
• 我国目前规定手工法由200ml全血制备的浓缩 血小板(PC)为1U,血红胞分离机采集的单个 供者浓缩血小板(SDPC)规定为单采血小板1U, 即为1个治疗量。
• 血小板分为浓缩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 • 目前本院常用为浓缩血小板。
17
一、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
• ( 一)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6
三、输注红细胞的剂量和方法
• (2)、在输注红细胞制剂的过程中,除必要时可以加
入少量等渗生理盐水外,不允许在临床应用 中加入任 何药物及其他物质(包括血浆、代血浆、白蛋白、葡萄 糖盐水、葡萄糖液、林格液、地塞米松等)。即使在红 细胞输注同时需要输注其他的药物,也要求选择与输血 不相同的血管通道,尽可能在输血侧肢的另一侧输注; 但是,输注红细胞的血管通道可以用于阶段输注其他血 液制剂,如顺次输血小板、粒红胞、血浆,但不能混合 各种血液成分后输注或采用Y型管同一时刻混输两种血 液制剂。
计数要提高至>100x109/L以上。
19
二、输注血小板的相对禁忌证
• 1、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TTP的首选治疗措施为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后可促进血栓形
成而使病情加重。除存在危及生命的出血之外。
• 2、药物诱发的血小板减少和脾功能亢进、菌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减 少 ,除非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一般不输注血小板。

成份输血临床应用

成份输血临床应用

成份输血临床应用成分输血是指将血液分离成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各种成分,然后根据患者具体的需求,选择性输注所需成分的一种输血方式。

成分输血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各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下面将从成分输血的定义、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成分输血的定义成分输血是将全血或血浆按其组成分离为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冷冻血浆等各种成分,然后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性地输注其中一种或几种成分的一种输血方式。

相对于全血输血而言,成分输血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过多的液体负荷。

成分输血的适应症1. 红细胞成分输血:主要用于治疗贫血、失血性休克等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组织氧供。

2. 血小板成分输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可预防或治疗出血。

3. 血浆成分输血: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等疾病,可提供凝血因子和蛋白质支持。

成分输血的禁忌症1. 对输注的成分具有明显过敏史或不良反应的患者。

2. 存在明确的输血相关并发症风险,如免疫性溶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

3. 没有明确的输血指征或存在其他替代治疗方式的情况下。

成分输血的操作方法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分输血种类和数量。

2. 对成分进行交叉配血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输血安全。

3. 输血前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和输血前反应风险评估,准确记录输血相关信息。

4. 在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速度,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成分输血的注意事项1. 注意成分的贮存、搬运和输注方法,确保成分的质量和安全性。

2. 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减少输血相关风险。

3. 定期对输血科室进行清洁消毒和环境检查,维护输血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4.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和报告系统,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估和追踪。

综上所述,成分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输血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全血及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分血的临床应用全血和成分血是在输血过程中常用的两种血液制品。

在临床上,全血和成分血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血和成分血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方面。

1. 全血的临床应用:全血是指将采集到的新鲜血液以适当比例加入抗凝剂后,直接输注给患者。

全血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因此可以同时满足多种血液成分的需求。

全血在以下情况下常被应用:(1)急性失血:当患者大量出血引起血容量不足时,全血可以迅速补充各种血细胞以恢复循环功能。

例如,在严重创伤、大手术、产后出血等情况下,输注全血可以有效地增加血容量和血液的输送能力。

(2)严重贫血:对于严重贫血患者,输注全血可以迅速增加红细胞数量,改善氧运输和组织供氧功能。

例如,在溶血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症缺铁性贫血等情况下,全血输注可快速纠正贫血状态。

2. 成分血的临床应用:成分血是将采集到的全血通过离心和分离技术,将血液分割成红细胞悬浮液、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浓缩液和白细胞浓缩物等多种血液成分,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成分血在以下情况下常被应用:(1)红细胞输注:对于贫血患者,红细胞输注可以补充缺少的红细胞,提高氧运输和组织供氧能力。

成分血中的红细胞悬浮液可以通过输注来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小板输注:对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患者,血小板输注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出血并提高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浓缩液是成分血中提取的浓缩血小板,可以在手术、肿瘤化疗、造血细胞移植等情况下进行输注。

(3)新鲜冷冻血浆输注:新鲜冷冻血浆中含有各种凝血因子,可以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等疾病。

例如,在大量出血、凝血因子缺乏的血友病患者、DIC等情况下,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可以有效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4)白细胞输注:白细胞浓缩物主要用于恢复血液细胞免疫功能,在严重感染或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中应用。

白细胞浓缩物可以通过输注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抵抗感染和炎症的能力。

常用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常用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常用成分血的临床应用成分血,即血液各种组成部分的提取,分离和应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救治患者,对于减少疾病传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乃至拯救生命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常用的成分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下面将对它们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红细胞是血液中含氧物质最主要的携氧者,主要的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

在贫血患者中,红细胞比正常人少,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导致患者疲乏、无力等症状。

因此,红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贫血,提高患者的氧供应能力,改善体质,恢复元气。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产后出血、重大手术等紧急情况下,输注红细胞也可以快速补充失血的红细胞,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白细胞是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负责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异物,维护机体内环境的清洁。

在感染性疾病、白血病等疾病中,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白细胞可以作为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注射白细胞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帮助患者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此外,现代医学中还利用白细胞分离技术,将白细胞分离、培养、激活,再重新引入机体,以增强免疫力。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血液凝固过程,促进止血和愈合受伤的血管组织。

在某些出血性疾病、手术等情况下,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血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难以自然止血。

因此,血小板可以作为治疗低凝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输注血小板来增加患者的凝血功能,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地止血。

血浆是血液的液态成分,包含了大量的蛋白质、激素、营养物质和荷尔蒙等物质,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血浆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白血病、免疫缺陷病、稀有遗传性疾病等,通过输注富含免疫球蛋白的血浆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患者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全血
输注原则 按照ABO同型且交叉配血相合的原则
进行输注 输注剂量 输注剂量取决于失血量、失血速度、组
织缺血情况
红细胞
红细胞常见种类 悬浮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特点 Het适中()输注
过程较为流畅
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贫血或
急性失血患者
婴幼儿输注血小板5-10ml/kg血小板可 升高约40-80 ×109/L
血 血 大 可 无 血 口 凝 适 适 出 凝 补 功
、面 用凝
浆 服 血 用 应 血 血 充 能
血积 于血
抗因于 症 倾因凝
浆烧 凝因
凝子补
向子血
置伤 血子
药的充
缺因
换、 因浓
物缺各
乏子
等创 子缩
等乏种
引,
伤 缺制
浓缩红细胞
特点 最小限度扩充血容量,减轻受血者循环
负荷,减少血液添加剂对患者的影响 适应症 适用于存在循环超负荷高危因子的患者,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婴幼儿
洗涤红细 胞
适用于以下患者纠正由慢性贫血 和急性失血引起的缺氧症状:
非同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新生儿输血、宫内输血及换血
婴幼儿:每次可输注10-15ml/Kg, Hb水平提高20-30g/L
红细胞输注剂量
患者处于活动性出血时,输注剂量取决于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组织缺 氧的改善情况
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红 细胞,用量可适当增加。
; TTP
血 及 血 减 不 或 不 非 能 适 适 或 少 预 功
04
添加标题
需多次输血患者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2024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2024

引言概述:全血及成份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血液治疗方法,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病情的监测中。

本文将对全血及成份血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全血的临床应用1.全血输注的适应症大量失血急性贫血输血反应2.全血成分的含义和作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3.全血成分的准备和输注采集血液样本分离血浆和成分输注条件和方法4.全血安全性的考虑血型和交叉配血输血反应的预防与处理5.全血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全身性感染第二大点:红细胞的临床应用1.红细胞输注的适应症慢性贫血骨髓抑制失血性休克2.红细胞的贮存和运输血袋的保存和运输条件红细胞的贮存期限3.红细胞相关的临床问题血型和配血问题输血反应的处理4.红细胞的特殊应用自体输血输血饮食的管理5.红细胞相关的疾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骨髓抑制第三大点:血小板的临床应用1.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2.血小板的贮存和质控血小板的保存和贮存条件血小板的质量监控3.血小板的输注量的确定体重和血小板计数的关系异常出血的判断标准4.血小板输注的注意事项输血速度和输血时间的把握输血反应的处理5.血小板相关的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第四大点:血浆的临床应用1.血浆输注的适应症凝血功能异常血浆的营养支持2.血浆的收集和制备血浆的采集方法血浆的制备过程3.血浆成分的特点和作用凝血因子的补充蛋白质的营养支持4.血浆的储存和输注血浆的保存条件输注剂量和输注速度的掌握5.血浆相关的疾病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蛋白质缺乏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第五大点:全血和成份血的合理应用1.合理用血的原则严格根据临床需要确定输血指征优先考虑成份血应用2.适当的用量和输注速度个体化的输血计划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输血速度3.预防和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警惕性引入安全管理措施4.危重病患者的病情监测和评估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合理调整输血策略5.未来全血和成份血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血液制品自给自足的实现总结:全血及成份血作为一种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其应用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管理流程。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2、全血应用2.1 全血输血2.1.1 血液成分及血型配对2.1.2 输血适应证2.1.3 输血反应及处理2.2 全血检测2.2.1 血液常规检查2.2.2 凝血功能检查2.2.3 免疫学检测3、成份血应用3.1 红细胞悬液3.1.1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3.1.2 适应证及使用注意事项3.2 血小板悬液3.2.1 血小板悬液的制备3.2.2 适应证及使用注意事项3.3 血浆制品3.3.1 冷冻血浆3.3.2 新鲜冰冻血浆3.3.3 血浆制品的适应证及使用注意事项4、附件4.1 转化率换算表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输血管理法》5.1.1 输血管理:指对输血活动的监管、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5.1.2 输血适应证:指接受输血的患者所具备的符合指定条件的医疗状况。

5.2 《血液安全法》5.2.1 血液安全:指针对血液及相关制品的采集、检测、储存、运输、配型、输血等环节,保障患者及供血者安全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5.2.2 输血反应:指输血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感染等。

6、结束语本文详细介绍了全血及成份血的临床应用,包括全血输血、全血检测,以及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和血浆制品的制备和使用注意事项。

本文还提供了相关附件,供读者参考。

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规。

感谢您的阅读。

附件:- 转化率换算表:用于计算血液成分的转化率。

法律名词及注释:1、《输血管理法》:是对输血活动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确保输血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2、输血管理:指对输血活动的监管、控制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3、输血适应证:指接受输血的患者所具备的符合指定条件的医疗状况。

4、《血液安全法》:涉及血液及相关制品的采集、检测、储存、运输、配型、输血等环节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5、血液安全:血液及相关制品采集、检测、储存、运输、配型、输血等环节的措施和管理制度,旨在保障患者及供血者的安全。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全血及成份血临床应用
子(V和VIII) 适用于补充稳定凝血因子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 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但会损失部
分凝血因子 适用症普通冰冻血浆、宜增加使用剂量。
39
去冷沉淀血浆 与新鲜冰冻血浆相比,缺少VIII、XIII、vWF,
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等,但白蛋白 和其他凝血因子与新鲜冰冻血浆含量相当。 适用于TTP患者的输注或血浆置换。
可升高4-8 ×109/L,儿童(18kg)大约可升 高17 ×109/L 婴幼儿输注血小板5-10ml/kg血小板可升高 约40-80 ×109/L
34
功能
补充凝血因子,预防或治疗凝血因子缺乏 引起的出血或出血倾向
适应症
适用于补充各种原因导致的凝血因子的缺 乏(肝脏疾病、口服抗凝药物等)引起的 出血
1
大量失血 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正常成人体
重7%;儿童体重的8.9%),或3h内丢失50%自 身血容量;或成人出血速度达到150ml/min;或 出血速度达到1.5ml/( kg.min )超过20min;失 血导致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成人心率超贵 110次/分
2
普通冰冻血浆
纤维蛋白原在无其他消耗(如出血、DIC等) 的情况下半衰期大约是4天
通常成人每5-10Kg输注2U,婴幼儿输注24U/kg。(1U:由2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 备,且符合GB18469-2012质量要求)
48
功能 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适应症 适用于出现感染,抗生素治疗48h无效且中
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的患者 先天性粒细胞功能障碍患者(如慢性肉芽
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在 加工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红细胞,用量可适 当增加。
22
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以下患者纠正由慢性贫血和急性失 血引起的缺氧症状:
非同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新生儿输血、宫内输血及换血
特点 冰冻红细胞保存期长 解冻、洗涤过程去除了绝大多数白细胞及
血浆 适应症 适用于稀有血型患者及有特殊情况的自体
红细胞保存与使用
术后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临床症 状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或液体复苏无 效的心动过速;贫血所致的充血性心理衰竭)
重型地中海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术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70-80g/L:综合评估考虑各种因素后考虑输 注
术后 心血管疾病 70g/L:考虑输注 重症监护等 60g/L:推荐输注 有症状慢性贫血患者可考虑通过输血减轻症
功能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加血容量
适应症
适用于大量失血及血液置换的患者
非适应症
不适用于符合成份血输注的指证的患者: 液不宜用于治疗凝血障碍,扩充血容量、 促进伤口愈合或是改善人体状态
输注原则
按照ABO同型且交叉配血相合的原则进行输 注
输注剂量
输注剂量取决于失血量、失血速度、组织 缺血情况
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在 加工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红细胞,用量可适 当增加。
功能
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 而引起的出血或出血倾向。
适应症
适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 凝血功能障碍
非适应症
不适用于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无 关的出血;液不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 少症,TTP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除 非出血危及生命
状,降低贫血相关风险
无症状的慢性贫血患者采用其他的治疗方 法,如药物治疗等
活动性出血患者
活动性出血患者是否输注红细胞取决于出 血量出血速度和组织缺氧情况
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按照ABO同型且交 叉配血相容性原则进行输注
洗涤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按照交 叉配血主侧相容性原则输注,优先选择ABO 同型输注按照同型或相容性原则进行输注
浓缩血小板 混合浓缩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血小板,浓度及纯度 高,来源于200ml全血中分离制备的血小板 含量≥2.0×109个。
一般需多袋联合使用
两袋及两袋以上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在同一 血袋内的血小板制剂,血小板含量≥ 2.0×1010×混合单位数
采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献血者循环血液 中采集纯度高,血小板含量≥2.5×1011个/ 治疗剂量
普通冰冻血浆
采用特定的方法在全血的有效期内, 将血浆分离出并冰冻呈固体的成分血
去冷沉淀血浆
就是去除冷沉淀之后的血浆
不可替代的原则
只有通过输血才能缓解和治疗床输血剂量应考虑输注可有 效缓解病情的最小剂量
个体化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
红细胞常见种类 悬浮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特点 Het适中(0.50-0.65)输注过程较为流畅 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患者
特点
最小限度扩充血容量,减轻受血者循环负 荷,减少血液添加剂对患者的影响
适应症
适用于存在循环超负荷高危因子的患者,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婴幼儿

制定输血的策略应同时参考临床症
状,Hb水平、心肺功能、组织氧供与氧耗
等因素,不应将Hb作为输注红细胞成份的
唯一指证。
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hb>100g/L不推荐输注红细胞,特殊情况 (心肺功能障碍重度患者)由临床医生根 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输注
80-100g/L:一般不需要输注,特殊情况可 考虑输注(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应考虑输 注红细胞
天伦医院检验科 何湘豫主任 2018-6-28
大量失血
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正常成人体 重7%;儿童体重的8.9%),或3h内丢失50%自 身血容量;或成人出血速度达到150ml/min;或 出血速度达到1.5ml/( kg.min )超过20min; 失血导致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成人心率超贵 110次/分
与混合浓缩血小板相比,可降低同种免疫 反应的发生率
≤100 ×109/L: 神经外科和眼科手术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凝血指标不正常,并伴
随大量微血管出血 ≤ 80×109/L:脊髓硬膜外麻醉
≤50 ×109/L:急性失血或有创手术(择期 诊断性腰椎穿刺和非神经轴索手术)
≤20 ×109/L:
患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时,红细胞使用剂 量根据病情和预期Hb水平而定
成年人:输注1U红细胞可使体重60kg的成 年人Hb水平提高约5g/L(Het提高0.0015)
婴幼儿:每次可输注10-15ml/Kg,Hb水平 提高20-30g/L
患者处于活动性出血时,输注剂量取决于 患者的出血情况及组织缺氧的改善情况
病情制定最优输血策略
安全输注原则
输血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避免对患者造 成额外伤害。
合理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严格 掌握输血适应症
有效输注原则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输血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输注的有效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特点
全血制剂的成份与体内循环血成份基本一 致,采集后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全血中血 小板及不稳定凝血因子逐渐失去生物活性。
使用血小板药物
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血小板功能正常 时不推荐常规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时;有创操 作前可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出血危及 生命时应输注
病情不稳定(如伴有发热或感染等)的非出 血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10 ×109/L:病情稳定的非出血患者,预 防自发性出血
SUCCESS
THANK YOU
2019/5/14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的体外循环心脏手 术患者,不推荐常规预防输注血小板,如 患者有存在血小板减少症和(或)血小板 功能异常,围手术期出血时建议输注血小 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