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活检技术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活检技术比较

肿瘤负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而无法在临床普遍开展。液体活检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连续精准监测到肿瘤负荷提供了可能性。我们从评估肿瘤负荷的需求出发,理想的肿瘤负荷监控标靶应具备以下特性:⚫与人体肿瘤负荷高度相关;

⚫标本获取容易;

⚫检测周期短、价格低、连续性好;

⚫覆盖病种多,能监测多种癌症;

基于尿液、唾液、脑脊液的肿瘤液体活检仅适用于某一类或某一种癌症,在此不再赘述。而传统的基于外周血蛋白类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蛋白CA 等,同样只能检测一种或少数几种癌症,而且与肿瘤负荷的相关度低,不能在症状出现前对肿瘤发病、转移、复发做出预警,因此不能满足肿瘤负荷监控的需求。本节主要比较基于外周血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DNA(ct-DNA)和游离DNA (cf-DNA)三种新型热门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分析它们用于评估肿瘤负的优势和不足。

1、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s):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随着实体肿瘤的生长,在病灶周围微环境发生特定变化时,将促使一部分肿瘤细胞获得异常的活动能力,这些细胞从原发肿瘤上脱落,搭乘血液系统或淋巴系

统去往身体各处,在身体里寻找新的落脚点。这些搭乘血液、淋巴快线的脱落肿瘤细胞就被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TCs),同时也包含侵袭、手术操作等外部因素导致的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

CTCs以不同形态存在于外周血中,既有游离的单个CTC,也有聚集成团的细胞团。

早在1869 年,Ashworth 就在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肿瘤细胞的存在。但由于肿瘤患者血液中的CTCs数目极少(5-10ml 外周血中CTCs数量级仅为个位数),直到最近十五年细胞捕获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后,CTCs才成为研究热点。2012年,来自武汉同济的Zhang 研究团队对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有CTCs 与肿瘤预后相关的文章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TCs检测可用于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Nole 等研究显示,治疗前CTCs数目超出5/7.5 ml 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约一半患者的CTCs数目可在治疗中降低。若CTCs数目无变化或增高,则可能暗示治疗的无效或失败,提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早期干预。

以上研究证实,对外周血中的CTCs进行计数评估肿瘤负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精准捕获CTCs并正确判断获取的信号。目前常用的CTCs获取方法大多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或者物理学特性进行捕获,然而,由于外周血中存在一定量未被认知的肿瘤细胞、CTCs细胞表面缺乏足够有效的标志物、数量稀少、形态大小不均一、细胞类型不单一等等因

素的存在,现有的技术不仅对CTCs捕获准确率不足,而且缺乏生物学活性的评价作为质控标准。因此,CTCs计数结果对于评估肿瘤负荷,判断疗效和预后都明显不可靠。

CTCs是具有活性的细胞,生物特性最接近于实体肿瘤,其最大价值和研究方向在于药物伴随检测,指导临床用药。现有捕获和计数技术的局限性使得CTCs现阶段不适合作为肿瘤负荷监测的理想标靶。

2、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指坏死或凋亡的肿瘤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的肿瘤DNA 片段,其带有肿瘤特异性突变或表观遗传学改变。从概念上可看出,它被包含在游离DNA(cf-DNA)当中,是肿瘤患者cf-DNA中的一部分。从ct-DNA被发现至今,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评估其在肿瘤负荷方面的价值。

2007 年,Shinozaki 等6研究者们在不同分级分期的黑色素瘤患者中检测血清B-RAF 基因突变(V600E),结果显示血清中突变B-RAF的含量可反映疗效,且B-RAF 的突变状态与患者总生存率密切相关。这是第一篇关于ct-DNA 突变检测在肿瘤临床疗效监测中的意义的报道。随后,关于ct-DNA 甲基化与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7;ct-DNA 微卫星的改变与肿瘤进展、转移复发的关系8;ct-DNA 基因突变与肿瘤疗效评估和转移复发监测9的研究层出不穷。

因ct-DNA具有肿瘤特异性突变或表观遗传学改变,其获取

通常需要预先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测序,或者直接对游离DNA(cf-DNA)做肿瘤基因组大范围捕获测序,以确认ct-DNA 的存在及含量。

基因检测技术百花齐放,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核心技术的检测方法仅能检测已知突变位点,灵敏度高,但对未知突变不可检出,若采用该方法通过ct-DNA含量去评估肿瘤负荷,势必将漏检掉未知突变对肿瘤负荷的影响。

以高通量测序为核心技术的方法可以获取血液中全部的游离DNA(cf-DNA)序列信息,筛选出更多未知的突变ct-DNA并获取含量,但是其灵敏度不及PCR方法,并且随着测序深度增加检测成本也急速增加。因此,受灵敏度和测序深度影响,高通量检测ct-DNA应用于动态监控肿瘤负荷将受限。ct-DNA目前最成熟的应用是在通过对已知位点的检测,筛选出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也可通过深度测序寻找出未知突变位点,从而筛选更新的靶向治疗药物。

3、游离DNA(circulating-free cell DNA,cf-DNA):又称循环DNA 或无细胞DNA,是指存在于血浆或血清的细胞外DNA。早在1948年,Mandel等首次在人类血液中检测到游离DNA的存在,但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关注。1977年,Leon 等10首先报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较高水平的游离DNA,随后众多学者研究了肿瘤患者血液循环中的游离DNA。关于cf-DNA 与肿瘤负荷的关系,及其在肿瘤负荷监控的应用,后续章节将予以详

细介绍。

以上便是对当前3种最热门的液体活检标靶应用于肿瘤负荷监控方面的简单介绍。CTCs是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液中完整的肿瘤细胞,其临床价值与研究方向在于药物伴随治疗。目前,若应用于肿瘤负荷监控受限于细胞的捕获技术,临床一致性不足,参考意义一般。ct-DNA/cf-DNA是血清或血浆中的游离DNA,其检测无需捕获或富集步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评估肿瘤负荷的可靠性优于CTCs。ct-DNA需要测序获取,未知突变基因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与临床的一致性。cf-DNA 只需进行整体定量检测,不论已知突变与未知突变有多少含量,其总量的变化即可反应出全身所有病灶的平均水平,更能反映肿瘤负荷的整体状况,是肿瘤负荷监控的理想标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