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及分析
高中地理 综合测评 湘教版必修1
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太阳B.金星C.月球D.北极星答案:A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显示了几级天体系统?( )A.一B.二C.三D.四3.下图日全食照片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相应的太阳活动是( )A.色球层、耀斑B.光球层、黑子C.日冕层、耀斑D.色球层、太阳风解析:图中显示了两级天体系统,即地月系和太阳系。
日全食时,光球层被遮挡,色球层和日冕层亮度比光球层低得多,只有在日全食时,光球层被遮住才可见到。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答案:2.B 3.A扬州地处32°N,四季分明。
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5.扬州四季分明的原因有( )①地处中纬度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4题,图中表示了地球公转的意义,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各地出现季节变化。
第5题,中纬度地区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大,且两者数值变化一致,因此四季分明。
答案:4.C 5.D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四个方框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据此完成第6~7题。
6.在四个方框中,岩浆位于( )A.左上角B.左下角C.右上角D.右下角7.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AB.BC.CD.D解析:第6题,只有1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因此左上角为岩浆岩,左下角为岩浆,右下角为变质岩。
第7题,指向变质岩的箭头为变质作用。
新改版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新改版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
据图可知鄱阳湖图示年间()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B.丰水期天数不断减少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下左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
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3.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④南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引起图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表形态变化C.海陆变迁D.人类活动5.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OP、O’P’两处的锋面分别是()A.冷锋暖锋B.冷锋冷锋C.暖锋冷锋D.暖锋暖锋7.两图中各点能形成降水的有()A.E、H、E’、H’B.F、G、F’、G’C.E、H、F’、G’D.F、G、E’、H’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下图是拍摄的图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图像反映出(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9.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中心天体可能是明亮的月亮B.圆圈表示天体围绕中心天体作顺时针运动轨迹C.最小的圆圈是水星留下的运动轨迹D.图像中的中心天体位于地轴延长线上10.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A.23:00 B.22:56 C.23:04 D.21:52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4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放射,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察勘察。
经过110个小时的探月之旅,于12月12日16时45分在月球旁边顺当实施近月制动,胜利完成“太空刹车”进入近月点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
据此完成第1~2题。
1.“嫦娥四号”没有飞行的领域是( )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可观测宇宙2.易对“嫦娥四号”向地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活动B.地球运动C.月球引力D.大气环流1题,天体系统的层次: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是除了银河系之外的星系,和银河系是并列的天体系统层次,“嫦娥四号”没有出银河系。
第2题,太阳活动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干扰“嫦娥四号”向地面传送信息。
2.A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干脆“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幻想。
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打算在印度洋开展一次打穿地壳、地幔边界的大洋钻探。
据此完成第3~4题。
3.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始终钻到地心,则依次钻探到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4.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C.横波可以通过地核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所以依次钻探到的是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新改版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新改版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
据图可知鄱阳湖图示年间()A.枯水期天数波状上升B.丰水期天数不断减少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D.枯水期水位不断上升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下左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右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
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3.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④南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引起图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表形态变化C.海陆变迁D.人类活动5.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OP、O’P’两处的锋面分别是()A.冷锋暖锋B.冷锋冷锋C.暖锋冷锋D.暖锋暖锋7.两图中各点能形成降水的有()A.E、H、E’、H’B.F、G、F’、G’C.E、H、F’、G’D.F、G、E’、H’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下图是拍摄的图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图像反映出(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9.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中心天体可能是明亮的月亮B.圆圈表示天体围绕中心天体作顺时针运动轨迹C.最小的圆圈是水星留下的运动轨迹D.图像中的中心天体位于地轴延长线上10.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 )A.23:00 B.22:56 C.23:04 D.21:52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2018年5月9日出现的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位于同一直线上)。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是()A.土星B.水星C.火星D.天王星2.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A.同向性B.近圆性C.共面性D.安全性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3~4题。
3.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A.木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鲸鱼座γ星e”行星潜在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因为()A.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B.该行星上有厚厚的大气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D.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读表,完成5~6题。
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地球 1.00 1.01年23时56分火星0.110.15 1.9年24时37分5.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美国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①火星和地球的大气层厚度相当②火星、地球的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温度比较适宜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与火星相比,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是()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2016年10月9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370km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我国第一颗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如图为“夸父一号”功能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LST进行成像观测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VRD.GNSS2.LST观测到日冕层带电粒子流大幅增多的年份( )A.FMG观测到耀斑数量增多B.月球北极地区出现绚丽的极光C.HXI观测到黑子数量增多D.“夸父一号”信息传输易受干扰地表反照率能反映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
如图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月15日~4月2日地表反照率与雪深的关系图。
据此完成3~4题。
3.研究发现,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 A.积雪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B.沙子吸收的太阳辐射多C.积雪减少地表辐射的散失D.沙子反射地表辐射少4.据图推测,地表反照率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雪地、湿沙、干沙B.雪地、干沙、湿沙C.干沙、湿沙、雪地D.湿沙、干沙、雪地下图为某地理研学小组同学,在研学途中拍摄的黄河流域四地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陡峻峡谷B.乙地地势低平,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深厚土层C.丙地河水湍急,侵蚀作用使瀑布向下游移动D.丁地河网密布,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6.近20年来,黄河干流未出现过断流现象,主要因为( )A.流域内降水量逐年增多B.全流域水资源综合调度C.汛期各水库泄洪量增大D.流域内的灌溉面积有所减少图1为福建海坛岛局部图,东北部分布着一座长有稀疏植被的巨大沙丘,上面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图2为该岛的风向频率图。
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海坛岛的盛行风向以及当地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是( )A.东北风春夏B.西南风春夏C.东北风冬春D.西南风冬春8.海坛岛上巨大沙丘的形成过程是( )A.海浪搬运——海浪沉积——风力搬运——风力堆积B.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搬运——流水沉积C.流水搬运——流水沉积——海浪搬运——海浪沉积D.风化作用——流水侵蚀——风力搬运——风力堆积2022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岛省赛梅鲁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1.5km,喷出物不断向东南方向飘散。
新教材高中地理本册综合检测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本册综合检测(第一至第五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内容时,选择学校附近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指南针、量角器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
某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量角器方位固定不变)如图1所示。
还观测到,这一天过后,同一地点测量的学生正午身影稍变短(见图2)。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可判断,观测地点位于( )A.华北平原B.长白山区C.塔里木盆地D.云贵高原2.观测日为(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南非东北部布莱德河峡谷以伯克幸运壶穴景点著称,每年吸引大部分游客前往。
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下图为壶穴演化过程,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
“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据此完成3~5题。
3.壶穴主要形成时期为当地(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高低B.降水多少C.河流流速D.基岩性质5.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完成6~7题。
6.对图示区域位置、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1月B.南半球,7月C.南半球,1月D.北半球,7月7.B处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分别为( )A.寒流,由北向南B.寒流,由南向北C.暖流,由北向南D.暖流,由南向北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
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或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
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9.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正常情况下,河流一般会在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洲地貌,长江三角洲就是典型,但距长三角不远的钱塘江入海处却没有形成典型三角洲地貌,原因可能是()A.流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极低B.地形崎岖起伏大,江水流速快C.海区轮廓呈喇叭形,海水侵蚀强D.人类活动强度大,挖沙现象普遍解析:选C钱塘江入海口属于典型的喇叭形海区,越接近河口,海区越狭窄,海浪侵蚀冲击力越强,造成河口始终无法沉积稳定的泥沙;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但亦有足够泥沙量;河口地区属于平原地形,流速变缓。
故选C。
2.跑步已成为当下人们强身健体的时尚选择,冬季,浙江丽水市的小明同学利用学校所学知识劝爷爷不要出去晨跑,下列支持小明观点的是() 解析:选B冬季早晨近地面大气极易形成逆温现象,造成冷空气在地面堆积,空气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差。
A并没有逆温现象,C冬季早晨气温没有那么高,D逆温现象出现在高空,故选B。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解析:选C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 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
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5.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解析:4.B 5.A第4题,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河流总体向南流。
河流一般在中下游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
第5题,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
(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
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
完成6~7题。
6.从成因看,该河谷为()A.地堑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7.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①侧,光照较强B.②侧,热量较多C.①侧,蒸发较弱D.②侧,降水较多解析:6.B7.C第6题,从图中的岩层的位置可以判断,相同的岩层沿着断裂面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因此可以判断出该地为断层发育成的河谷。
第7题,本河谷所处的地理位置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该河谷呈现出东西走向,北侧为阳坡,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植被覆盖少;①侧为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因此植被茂盛。
下列两幅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在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9.在乙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
能滋润生长的草地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解析:8.D9.C第8题,A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因素。
第9题,D处距海洋远,降水少,其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由于E处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成为草原。
航海家迪亚士1487年从葡萄牙探险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线如图1所示,途中经过①②③④四地,其中某地年降水特征如图2所示。
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①地至④地的航行过程中()A.一直顺水B.一直逆水C.先顺水后逆水D.先逆水后顺水11.图2代表的地点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10.C11.B第10题,①地沿海区域有寒流,④地附近沿海有本格拉寒流。
从①地到④地,先顺水后逆水。
第11题,图2代表地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从年降水总量可以判读出来),②地为雨林气候,符合。
①地、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为地中海气候。
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
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①B.②C.③D.④13.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2.A13.B第12题,从图中的区域可知,该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影响太阳能资源的主要是降水,因此可以从降水量的多少来判断太阳能的贫乏与丰富程度。
①地年降水量最少,其太阳能最丰富。
第13题,图中②地城市集中,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太阳能安装量最多。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埋藏于致密的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A.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B.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小C.埋藏于断裂带,岩层裂隙发育更高D.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15.对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用可以()A.改变地表形态,并导致地面沉降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低碳效益明显C.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循环更活跃D.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解析:14.D15.B第14题,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产生和储存条件与常规天然气不同。
从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中得出,页岩气埋藏深,并非受页岩油的挤压导致,A项错误;若页岩气游离性更强,开采难度更大,B项错误。
图中无断裂构造,C项错误;图中页岩气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D 正确。
第15题,大规模开采使用不会改变地表形态,不会导致地貌沉降,不会导致地下水污染,A、C错误;页岩气的大量使用,不会降低二氧化碳浓度,D项错误;页岩气的大量使用,可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相比较石油的使用来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要少,所以B正确。
(2016·浙江4月选考)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
完成16~17题。
16.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17.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解析:16.B17.D第16题,造成浙江某地出现暴雪的天气系统是冷锋,产生冷锋雨雪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促使暖湿气流上升,上升过程气温降低,其中的水汽凝结成为雨雪。
第17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风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该地24日是冷锋过境后,被单一冷气团控制,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少,故风力减小。
我国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天坑”中修建一座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用以研究各种宇宙信息。
回答18~20题。
18.贵州众多山顶天坑的形成原因是()A.火山喷发B.流水溶蚀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19.在贵州天坑修建射电望远镜的优势主要是()A.减少人为干扰B.增强通讯联系C.减少工程造价D.增强技术交流20.当地冬季“天无三日晴”的主要原因是()A.西南季风较强B.冷高压控制C.多强气旋活动D.冷气团南下受阻解析:18.B19.A20.D第18题,贵州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天坑分布地为喀斯特地貌区域,属于喀斯特地貌的特例,喀斯特地貌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第19题,由于天坑位于山顶,且周边地势险峻,人迹罕至,所以,在天坑修建射电望远镜可以使得人为干扰降到最低。
第20题,当地冬季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州平塘县处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南下的冷空气受地形影响,多阴雨天气。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产量变化小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环境趋于稳定B.南北半球的相同纬度降水增加幅度呈正相关C.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降水增加使大部分地区粮食增产D.北半球沿海国家粮食产量皆有不同幅度的增产22.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B.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C.全球变暖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D.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解析:21.C22.A第21题,读图可知,通过结合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可以得出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降水增加使大部分地区粮食增产。
粮食产量变化小并不能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环境趋于稳定,如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
由图中可分析出南北半球的相同纬度降水增加幅度呈负相关,北半球沿海国家粮食产量也有不同幅度的减产的。
第22题,高纬度地区温度较低,由于温度升高,可适合温带作物的生长。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
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 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下图是2013年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另据中国地震台网监测,2013年9月24日19:29:49(北京时间)在巴基斯坦西部(27°N,65.5°E)发生7.8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40 km。
读图,完成23~24题。
23.从图中来看,下列哪个板块的边界未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24.9月24日巴基斯坦西部发生的地震震源位于()A.古登堡面以下B.外核C.岩石圈D.软流层解析:23.C24.C第2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板块边界未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
第24题,根据地震震源深度可以判读位置,9月24日巴基斯坦西部发生的地震震源位于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