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_0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赛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赛课导学案_1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2017)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该单元所选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

这些诗文大都以描写景物为主,融入作者细腻的情思,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信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文中的佳作。

本课是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此前两课《三峡》《短文两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领略了山水诗文写景抒情的文章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教学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学习本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描写景物的手法进行抒情,体会祖国山川风物之灵秀。

同时学好本课,对本单元其他古代诗文的学习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由此,我确定本课的核心问题与重点难点如下:核心问题是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的高雅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是能用优美的语言介绍富春江美景。

学情分析就知识技能而言,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文知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陌生,基于前两篇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以及本课第一课时文章大意的整体感知,学生能比较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运用到的写景手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就心理情感而言,合作交流、互助研讨的学习模式更适合学生并且八年级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也已经熟练。

本课运用“争做优秀导游”的环节小组合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但是学生对于从宏观上全面的归纳本文的写景手法有一定的难度,可能出现寻找不全面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引领。

另外对于导游介绍富春江美景的环节,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兴趣,教师需做好有序的课堂组织,防止过于活跃影响课堂秩序。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控制语速,读好停顿,读出重音;根据不同句意,把握相应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_1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大意。

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4、能力方面: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获得美的享受。

重点难点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结构美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中华大地山灵水秀,名山大川不胜枚举。

前几日,我们随郦道元同赏了三峡风光,今日,我们与吴均共览富春江美景。

二、读文1.美景需赏,美文需读。

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读一读课文?2.明确字音。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需要注意读音的字词。

缥碧湍鸢轩邈转3.齐读课文。

4.翻译文意检测老师在文中选取了几个句子来检测大家的预习效果,上台的同学任选一句,先解释红色的词语,再翻译句子。

三、赏景本文是吴均山水小品文中的代表作,如此好文,老师也想读一读。

请同学们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中描绘富春江的美景。

同时思考:富春江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在描写富春江景色时使用了什么手法?1.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是什么?文中哪一句可以概括?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作者在描写富春江山水时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从修辞、感官等描写角度进行分析。

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使用了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水清的特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一句,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山的高。

3.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想在这奇山异水中寄托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醉心山水的情感。

3.梳理作者写作思路。

作者描绘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的山水图,表达了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四、配文。

富春江的青山碧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当地拍摄了一部宣传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宣传片美则美矣,却没有解说词。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本文的内容,为宣传片配上一段解说词,向大家介绍富春江的景色。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赛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赛课获奖教案_0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导入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播放《富春山居图》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祖国山水的美好。

再播放富春江上的美景,以此引入课文,“历史变迁,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富春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之美吧”导入本文。

解题“与”是“书”,朱元思是作者的好友,书是写信的意思。

并借此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全班合作了解作者生平、课文写作背景,为后面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打下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环节通过图片形象直观的展示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之情,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课前预习情况,重点解决文章的生字词,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

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奏。

教师鼓励学生,作必要的点评。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逐段翻译,采用生生互评、教师点拨的方式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掉。

如“风烟俱净”的“净”不是干净,而是消散。

乘此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

教师对一些文言现象进行重点指导,如通假字反——返。

古今异义词——评,词类活用——东西等。

新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足”。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本文一共三个段落,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段落大意(板书—第一段,总写),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并重点研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让学生精读第二段,找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运用哪些方法?学生基本都能找到文章描写了水清流急的特点,对描写方法的归纳却不一定到位,教师可适当点拨,让学生理解动静结合的写法。

精读第三段,找出作者描写奇山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会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前面对作者本人的了解,使学生体会作者避世退隐,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操,理解作者劝友归隐的用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与朱元思书》优秀教研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1《与朱元思书》优秀教研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沉醉于山水生活的情趣3、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重点: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难点: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

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炫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的传说------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预习导学,自主探究1、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湍.急()轩邈.()泠泠..()鸢.()经纶.()窥.谷()2、简介作者本文作者,字,文学家,本文选自《》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水皆缥碧..()(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7)蝉则千转不穷.()(8)鸢飞戾.天者()(9)经纶..世务者()(10)横柯.上蔽()4、参照注释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一)读一读5听读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生字词,再次熟悉。

6字读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读准节奏与停顿。

(二)译一译7 自译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试着翻译课文。

8 互译提出自己不会译的句子,小组合作,师生共同解决。

(三)思一思9、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10、本文主要在写什么?用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11、作者写了水的什么特点?怎样写的?12、作者写山之奇时,从哪几个方面在写?13、“鸢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品一品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语言简练隽永,请朗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一句并说明理由。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部编板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可以感受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与朱元思书》作为山水小品文中的精品,学生在欣赏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之中,还能学习古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情景交融的畅达。

通过此文对学生欣赏后面写景类古文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对第六单元中的几篇描写山水的文言文更具有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对于有一点文学基础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再加上本篇文章内容简短,意思明了,所以在文章的理解层面上没有多大难度,难度在于理解文中所呈现的作者的高雅志趣和高洁情怀。

【教学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2011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和能力目标: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深入领会关键的词语。

让学生们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中作者“热爱自然,厌弃世俗”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习作者描绘景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是:体会文中作者“热爱自然,厌弃世俗”的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课文的主旨。

【说教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11与朱元思书》优质课获奖教案_0

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切实掌握文言基本知识,夯实文言基础。

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在情境中,朗读再现1、导入展示富春江山水图片,配以悠扬的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气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导语:同学们,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

早在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旅程中的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今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与作者:与朱元思书吴均)2.听读课文3.朗读以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齐读、范读、听读等)来培养语感,初步感知内容。

朗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

可先由学生发现、质疑、讨论、总结,然后教师帮助归纳疏通。

朗读提示:(1)读准字音黑板展示: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泠(lí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横柯(kē)(2)读出节奏这篇课文大部分是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

”还有“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读“箭”和“奔”。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与朱元思书》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4、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3、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2—3遍后,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字注音,再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一遍。

缥()湍()轩()邈()泠()戾天()经纶()鸢()窥()柯()2、简介作者。

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3、解释词义。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5)直视无碍.()(6)急湍..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4、参照注释,弄懂下列句子意思。

(1)从流激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预习思考: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 _之美,概括为“__ _ ,_ ”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 __ ”和“__ _ ”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之美。

【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

(题目:“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2、简介作者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粗知文章大意。

(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4、疏通文意。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参考答案预习案预习·导学:1、piǎo tuān xuān miǎo líng yīnɡ yuān lì lún kuī2、①通“啭”,鸟叫声。

②通“返”,返回。

3、①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②古义:至。

今义:罪过,乖张。

③古义:筹划。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轩: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上: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5、(1)(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的心;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合作探究案【合作展示】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分别直接、间接,从静的角度写水之秀丽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从动的角度夸张地写水之壮观湍急。

静态:清澈;动态:急猛。

3、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侧面烘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以静写动(山林):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作者触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结尾处补写了树木遮空,昼夜不分的景象,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写峰上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郁,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感觉。

检测案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望峰息心窥谷忘反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与朱元思书》公开课导学案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马术文化,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2. 技能目标:通过朗读、研究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古代马术文化;2. 研究《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内容和意义;3. 朗读《与朱元思书》。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马术文化,简要介绍唐代朱元思和他的马匹;2. 向学生介绍《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内容和意义,讲述其中的典故等,并展示图片资料等;3. 导入:让学生朗读《与朱元思书》,了解其诗歌形式、情感表达等。

4.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解读文本,每遇到一个难点,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5. 学生根据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分组,进行朗读演绎,师生共同进一步打磨脚本,以提高演出质量。

6. 学生进行朗诵演出,教师进行评价点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现能力。

7. 教师针对演出经验和感受,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开展讨论、分享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充分表达文学作品的语言韵律和情感色彩,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2. 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性,通过相互合作,克服难点,共同提高;3. 评价法:采用“评价充分实践、实践推动评价”的方法,减轻学生焦虑情绪,全面反馈学生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文本资料《与朱元思书》;2. 图片和视频资料,有关唐代史料资料;3. 语音和影像资料,学生和教师朗读和演出作品的录音和录像资料。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自我完善和社会展示;2. 通过课后作业进行知识巩固和反思总结,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考模式;3.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评价记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可持续的反馈和指导,为后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感知文章大意。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乐和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描绘景物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感知文章大意。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乐和谐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今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
二、作者介绍: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他的书札以写景见长,“文体清拔而有古气”,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诗歌亦清新流丽,时人称为“吴均体”。

三、背景介绍:
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遁迹山林,避世隐居。

吴均一生的仕途不如意,因而他只能通过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苦闷。

因此,这篇文章也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思想感情。

四、读一读
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文章的感情。

1.读准字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bēn)
轩(xuān)邈(miǎo)泠泠(líng)千转(zhuàn)不穷
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
2.读准节奏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四字短语全部是“二二”节拍
3.读出感情
五、译一译
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知识。

1.参考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

2.划出疑难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词语:
通假字:“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反”同“返”,返回。

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

沿溯阻绝:阻隔,隔绝。

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名词用作动词。

横柯上.蔽:在上,名词用作状语。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

负势竞上.:向上,这里用作动词。

互相轩邈
..:轩,高。

邈,远。

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词用作动词。

译文: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荡。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
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品一品
1.从文中勾画写景的句子,选取你喜欢的一句赏析。

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赏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方法),突出了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特征),表达_____________的感情。

景物描写的方法:观察角度(平视、仰视、俯视、远眺 )
感官的调动(听觉、视觉)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
修辞手法
正侧面描写
2. 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
种感想?
七、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卷,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领略这篇美文,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同学们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作业:阅读《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罗被径。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