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下垂体会

合集下载

单兆伟论治胃下垂经验举隅

单兆伟论治胃下垂经验举隅

单兆伟论治胃下垂经验举隅单兆伟是一位资深的中医药专家,对于治疗胃下垂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治疗案例,深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下面我们将从单兆伟的治疗经验中挑选几个典型的案例,来分享他在治疗胃下垂方面的临床经验和技巧。

案例一:患者张女士,35岁,因为长期办公室工作,生活节奏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导致胃下垂症状严重。

她常常感到胃部酸痛、胀气,甚至食欲不振,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在多次尝试西医治疗无效后,她前来求治于单兆伟医师。

单兆伟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望诊,结合张女士的病情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是针对张女士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建议她少吃油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单兆伟医师开出了一副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是益气健脾、和胃理气的中药材料,能够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胃下垂的症状。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张女士的胃部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胀气不再频繁发作,食欲也逐渐恢复。

在单兆伟医师的指导下,她还加强了运动锻炼,通过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最终实现了胃下垂的康复。

患者李先生,60岁,因为年龄增长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胃下垂的症状日益严重。

他感到胃部沉重、酸痛,消化不良的情况时常困扰着他。

他曾经在医院接受过胃部检查,确诊为胃下垂,但是医生只是开了一些止痛药,并没有根治的方法。

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他找到了单兆伟医师。

单兆伟医师对李先生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诊断,发现他的脾胃功能受损,气血不足,导致胃下垂的症状。

基于这一情况,单兆伟医师为李先生调配了一副中药方剂,用于调理脾胃功能、补充气血,同时还建议他进行针灸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在单兆伟医师的精心指导下,李先生在短短一个月内感到了明显的好转。

他的胃部不再感到沉重和酸痛,食欲明显增加,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通过持续的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李先生的胃下垂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这两个案例是单兆伟医师治疗胃下垂的典型代表,他深谙中医养生之道,善于从整体的角度审视患者的病情,制定出符合个体需求的治疗方案。

从《伤寒论》水痞探讨胃下垂辨治思路

从《伤寒论》水痞探讨胃下垂辨治思路

ʌ临证验案ɔ从‘伤寒论“水痞探讨胃下垂辨治思路❋王㊀汉1,刘铁军2Δ(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春㊀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㊀130021)㊀㊀摘要:胃下垂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以脘腹痞满㊁嗳气不舒㊁胃脘疼痛㊁漉漉有声为主,属于中医学 痞证 胃脘痛 胃缓 范畴,病机多责之于脾胃而鲜有论及水饮㊂笔者在‘伤寒论“痞证相关条文启发下,发现其对 水痞 症状的描述与胃下垂患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试以水痞分析胃下垂的病因病机并采取相应的治则治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㊂水饮所致胃下垂,其致病隐匿不易察觉,其病机虽以脾胃虚弱为本,但要注意饮邪兼夹及程度㊁正邪之间相互对比等,治疗上张仲景有 温药和之 之法,但究其病位在脾胃,在温的同时还要协调脾胃气机升降,做到气化饮消㊁饮消则痞除㊂㊀㊀关键词:水痞;痰饮;胃下垂;中焦脾胃;‘伤寒论“㊀㊀中图分类号:R572.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3-0505-0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0)-基于 道术结合 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5)-东北部地区名老中医学术观点㊁特色诊疗方法和重大疾病防治经验研究作者简介:王㊀汉(1988-),男,吉林长春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肝胆脾胃病㊁消渴病的临床与研究㊂ә通讯作者:刘铁军(1954-),男,吉林长春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肝胆脾胃病的临床与研究,Tel :159****0790,E-mail :liutiejun699@ ㊂㊀㊀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的病症[1-2],多发生于瘦长体型㊁久病体弱㊁长期卧床少动者㊂凡能造成膈肌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动力降低㊁腹腔压力降低㊁腹肌收缩力减弱,与胃连接的韧带过于松弛等均可导致本病㊂西医对此尚无针对性的有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医治疗本病无论对症状缓解和胃体复位都具有显著的疗效㊂历代医家多以 中气不足 立论胃下垂,治法以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㊂但一些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只一味升提并不能获得满意疗效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病虽以脾胃虚弱㊁中气下陷为本,而标实多挟水饮,每以饮邪之多寡而见病证之轻重㊂晚清医家唐宗海根据‘伤寒论“中水饮致痞论述首次提出 水痞 病名㊂临床中胃下垂有部分患者,或者在其病程当中的某一阶段,无论其病因病机或临床表现均与 水痞 相似,如按 水痞 辨治效果理想㊂本文将从‘伤寒论“对水痞的认识㊁脉症要点㊁病因病机㊁治法方药4个方面系统探讨从水痞辨治胃下垂的可行性,并附以案例说明,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㊂1㊀‘伤寒论“对水痞的认识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病下篇论述了痞证的概念: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㊂ 详细论述了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5个泻心汤方证,还论述了十枣汤㊁五苓散㊁桂枝人参汤㊁瓜蒂散等痞证的类似证㊂唐宗海根据火热㊁水饮㊁寒热错杂等病理因素将痞证归纳划分为3种类型,即水火交痞㊁单水痞㊁单火痞㊂他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说: 痞证有水火交痞者,又有单水痞,单火痞之异㊂[3] 唐宗海在这里提出的水痞即水饮停滞中焦脾胃所致的痞证㊂‘伤寒论“第156条云: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论述了心下痞因水蓄下焦㊁水气上逆㊁气机闭塞所致㊂然五苓散证为水蓄于下,为何见中焦痞满之证?此乃水饮致病之特点,水饮之性变动不居,始虽蓄下渐变可波及全身,若水扰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常则可见心下痞,治以五苓散化气行水,提示水痞乃有形之邪停聚,而非无形之热痞;用泻心汤痞不解,提示水饮所致痞证与其他痞证治法之不同,这里张仲景明确说明水饮亦能致痞㊂‘金匮要略“又对 水痞 的症状进行了描述: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㊂紧接着又对其治法进行了概括: 当以温药和之 ㊂除五苓散外,并给出治疗水痞的其他方剂,如枳术汤㊁苓桂术甘汤㊁‘外台秘要“茯苓饮等㊂2㊀水痞的脉证要点水痞应具有一般 胃痞 的临床表现,如胃脘部胀闷不适㊁心下濡按之不痛㊁时有嗳气等,还应具有饮停于胃肠的症状㊂在辨别病势㊁证候虚实时,脉诊尤为重要㊂如‘景岳全书㊃脉神章“言: 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㊂[4] ‘医学入门㊃诊脉“言: 弦为血弱有劳伤 中虚且寒停饮浆 [5]和‘诊家正眼“述 弦主痰饮 [6],明确指出弦脉主饮㊂水痞的病机为水饮痹阻中焦,饮为阴邪,性质属寒,寒性凝敛,脉气约束显弦象,故弦脉是水痞病的主脉㊂但本病始因脾胃虚弱所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必将造成气血两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虚则脉道失充而表现出弦细复合脉象㊂505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 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3㊀水痞的病因病机水痞的病因可归纳为感受外邪㊁饮食所伤㊁误下伤中㊁七情失和㊁他病转入及脾胃虚弱6个方面㊂‘伤寒论“第157条: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㊂ 从原文来看其外邪已侵入,误汗伤及脾胃之阳,气机升降失常,水谷不能得到正常升运,水湿亦不能正常运化,逐渐水饮内停,寒自内生,阳虚阴盛㊂故水痞病机演变应为由脾气虚发展为脾阳虚,由痰湿转变为水饮㊂由水饮所致痞证与其他痞证的病机并不相同,如火痞㊁寒热错杂痞㊁虚痞皆为无形邪气所致 气痞 ㊂正如‘伤寒论“第158条所言: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㊂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㊂ 而水痞则为有形之饮停聚,水饮形成之后阻滞中焦,使脾胃气机痹阻,胃失通降,可见病人少食转为厌食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大伤不能运化水谷而布散精微以充养四肢百骸,故病者 素盛今瘦 ㊂与其他几种痞证相比,此则重而深,彼则轻而浅㊂4㊀水痞的治法方药水痞的病位在中焦脾胃,协调脾胃升清降浊是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手段,治疗水痞也不例外㊂张仲景有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之训㊂饮为阴邪,最易伤阳气,反之阳能运化,饮亦自消,其具有振奋阳气之意,是治疗饮证的根本大法,在遣方用药上应以温法为主㊂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若认为水饮停滞中焦之纯实证盲目利水攻逐则犯虚虚之诫㊂如果误认为脏器下垂之纯虚证而行呆补㊁滞补㊁壅补等塞因塞用之法,更应慎用,因为 痞 本就是不通之意,先以水饮内停再加壅补必致中焦气痹矣㊂在补虚上,应考虑到实(饮)再考虑到胃,顺应 六腑以通为用 的生理特点,行通降之法助胃通降㊂治疗上应顾及 胃不虚不逆 [7],选用轻宣行气㊁温化脾胃之品使气化湿化,湿化饮消㊂另外,临床还要遵循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的原则,根据证情缓急分别予以施治㊂对于水痞的治疗,‘伤寒论“中明确提出了五苓散,由于饮邪致病 变动不居 ,‘金匮要略“痰饮篇和水气篇又给出了苓桂术甘汤㊁‘外台秘要“茯苓饮㊁枳术汤3方,都可用于治疗本病㊂但临床选方上应各有侧重,如五苓散则必兼有 消渴,小便不利 ,苓桂术甘汤必兼有 胸胁支满,目眩 ,枳术汤则兼有 心下坚(胃脘部),大如盘 ;‘外台秘要“茯苓饮则适用于大病或产后,身体虚弱兼有 胃脘痞满,吐水 者㊂正如‘伤寒论“第380条所言: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㊂5㊀典型病案案1:赵某,女,56岁,农民,2018年6月3日初诊:患者胃脘部痞胀渐及全腹2年㊂2017年经长春某三甲医院行钡餐显影诊断 胃下垂 营养不良Ⅱ度 ㊂住院治疗半个月未见明显好转,后转经中医治疗,或以 中气下陷 服补中益气丸或认为 寒热错杂 而服泻心汤均无效㊂最近1个月胀闷明显加重,每日只能在早晨吃半碗稀粥,如再进食则吐,体质量明显下降,不能劳动只能卧床,大便3d1行㊂诊见形体消瘦,身高168cm,体质量39kg,眼睑略肿,腹壁薄,似微有包块,按之濡不痛,不时闻有水液流动声,口不渴,四肢畏寒,舌淡苔白厚,脉弦细而濡㊂中医诊断水痞,西医诊断胃下垂,方药枳术散:枳壳100g,白术50g,焙干共沫,每日8g,早晚分服㊂6月17日复诊: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量增加1kg,已能下床活动,嘱患者继续服上药1个月㊂7月20日电话随访,患者无明显症状,已能简单劳动㊂案2:狄某,女,30岁,公务员,2019年3月20日来诊:患者自述从2017年2月分娩后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伴有嗳气㊁乏力,每遇情志不畅㊁感寒或劳累后症状加重,影响正常工作㊂经某医院钡餐检查,诊断 胃下垂 (轻度),曾服用促进胃肠动力等西药,疏肝理气中成药,药后效果始终不显㊂症见患者体瘦,胃脘部按之柔软不痛,舌苔白滑,脉虚,略带弦象㊂中医诊断水痞,西医诊断胃下垂㊂方药‘外台秘要“茯苓饮加半夏:党参20g,陈皮15g,枳壳12 g,茯苓15g,白术15g,生姜10g,半夏10g,7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㊂4月5日复诊:药后诸症好转,原方不变继服10剂㊂6月30日经询问良愈㊂按:以上2例都是根据‘伤寒论“中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心下痞,按之濡 及‘金匮要略“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 等论述及患者舌脉而辨病为水痞,都属本虚标实之证㊂案1患者消瘦明显,强食则吐,胃中闻及振水音,舌苔白厚,脉弦细而濡,辨证以标实为主,急用‘金匮要略“枳术汤行气消痞,并以汤易散,取 散者,散也 之意㊂案2考虑患者分娩后伤及元气,故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㊁乏力症状,根据苔白滑㊁脉虚㊁略弦,辨证以本虚为主,脾胃阳虚,治以补气消痞与化饮并用,故选‘外台秘要“茯苓饮加味治疗,疗效显著㊂6㊀结语水饮所致的胃下垂,其成因由外感寒湿㊁内伤七情㊁饮食不节㊁劳倦伤脾致使津液不归正化而成㊂水饮形成后阻滞中焦,痹阻中焦气机,损伤脾胃阳气,终致胃脏不安其位而下移㊂同时水饮还可影响三焦气化波及肺㊁脾㊁胃等脏腑㊂胃下垂起病隐匿,临床不易察觉,而识别水饮更难㊂名医胡希恕[8]有言: 怪病当问水㊂ 可通过望诊(素盛今瘦)㊁闻诊(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了解水饮的临床特征,然后根据脉㊀㊀㊀(下转第517页)60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g,丹皮12g,郁金10g㊂2018年4月4日复诊:自述服上药后汗出㊁身热好转,但仍有心率快㊁血压偏高,睡眠尚少,二便正常㊂症见舌边尖红,苔薄白,左脉细数,右脉弦数㊂处方:淡竹叶6g,生石膏30g,太子参30g,清半夏6g,生甘草10g,麦冬15g,玄参15g,浙贝12g,茯苓15g,生龙牡各30g,丹皮10g,生地12g,夏枯草20g,钩藤30g,茺蔚子6g㊂2018年5月5日三诊:自述身热㊁汗出同前,仍有心率快㊁血压偏高,睡眠改善,二便调㊂症见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数㊂处方: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6g,生甘草10g,生龙牡各30g,浮小麦30g,太子参6 g,生地12g,玄参12g,茯苓15g,代赭石30g,夏枯草20g,丹皮15g,黄连10g,苦参12g㊂2018年5月19日四诊:诉服药后症状较前减轻,血压131/79 mmHg,心慌㊁汗多较前减轻,纳眠可,症见舌瘦尖红,苔白腻,脉细数㊂处方:知母12g,黄柏12g,生地12g,丹皮12g,泽泻10g,山药12g,黄精12g,山萸肉10g,柴胡12g,当归12g,玄参15g,麦冬12 g,茯苓15g,生龙牡各30g,黄连12g,炒栀子12g㊂2018年7月14日五诊:自述病情较前明显好转,心慌较前减轻,易汗出,无口干口苦,睡眠好,大便调,症见舌质红㊁瘦小㊁苔白有裂纹,脉弦细数,月经不规律1-2月一行㊂处方:柴胡12g,黄芩12g,清半夏6g,生甘草10g,煅龙牡各30g,浮小麦30g,党参20g,玄参15g,当归12g,茯苓15g,赤白芍各12g,夏枯草15g,郁金12g,枳壳12g㊂复查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病情稳定,定期随诊巩固疗效㊂按:患者初诊时甲亢表现较重,如颈前肿大㊁突眼㊁身热㊁汗出㊁心慌等高代谢表现㊂故在初诊时针对阴虚火旺的病机组方,应用天王补心丹加减养阴清热,加生龙牡一镇一敛,一则镇心安神㊁平肝潜阳,一则有敛汗之功;加夏枯草㊁丹皮㊁郁金以加强清热凉血疏肝之功㊂二诊患者阴虚火旺有所减轻,故身热㊁汗出好转,但仍有心悸㊁血压偏高,仍以养阴清热为主要原则,选用竹叶石膏汤加玄参㊁生地㊁丹皮以滋阴清热,浙贝㊁茯苓化痰散结,生龙牡㊁夏枯草㊁钩藤㊁茺蔚子清肝平肝以降压㊂三诊时以疏肝理气㊁调理全身气机为主要治则,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㊂柴胡与黄芩㊁龙骨㊁牡蛎相配,升降相伍,散敛相因,茯苓㊁太子参㊁生甘草健运中州,半夏辛开苦降解中焦郁结㊂配伍后则可疏郁结之肝气,恢复脾胃升降之枢机,使全身气机条畅,一气周流㊂再佐以滋阴清热凉血之药物,巩固前方之效㊂通过本方的调理,患者诸证皆大为缓解㊂四诊选用知柏地黄丸清热养阴,五诊则继续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节全身气机㊂本案充分体现了罗增刚在治疗甲亢根据病程变化分期治疗的原则,前两诊以滋阴清热为主,后三诊则以调理气机㊁疏肝解郁为主要原则,佐以养阴清热㊂参考文献:[1]㊀卢秀波,田文,姜可伟,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11):1229-1233.[2]㊀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0):876-882.[3]㊀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60-1464.[4]㊀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9.[5]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6]㊀严用和.严氏济生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507.[7]㊀夏仲元,王琦,郭琪,等.甲亢和甲减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4):280-282. [8]㊀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9-140.[9]㊀黄帝内经[M].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11.收稿日期:2020-06-21(上接第506页)诊(弦脉)作出诊断㊂水痞的治疗当以温化为主,而不是见痞治痞,但究其病位在脾胃,在温的同时必须配合行㊁消㊁开㊁导等法㊂方剂如五苓散重于开(通阳解表),苓桂术甘汤重于导(利水),枳术汤重于行(行气),‘外台秘要“茯苓饮重于消(补气消饮)㊂另外,此类患者平素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饮食上不可过饥㊁过饱,可杜绝此病复发㊂参考文献:[1]㊀唐志鹏.胃下垂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0):125-126.[2]㊀曹方,宋柏林.推拿在胃下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7):990-992.[3]㊀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M].王咪咪,李林,主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95-96.[4]㊀赵恩俭.中医脉诊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28.[5]㊀李梴.医学入门[M].田代华,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6]㊀李中梓.诊家正眼[M].包来发,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96.[7]㊀王和安.王和安伤寒论新注[M].农汉才,黄力,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92.[8]㊀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148.收稿日期:2020-07-26715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胃下垂能治好吗?告诉你正确疗法!

胃下垂能治好吗?告诉你正确疗法!

胃下垂能治好吗?告诉你正确疗法!人的内脏器官在肚子里面是受到韧带组织支撑的,当支撑声带变得松弛的话,内脏器官就会下降,于是就会出现胃下垂的症状,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诸多不适症状,但患者也不用太担心,只要长期坚持正确疗法,这种病症是可以治好的。

★(1)加强营养胃下垂的患者会导致消瘦,营养不足,所以应该选用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应丰富一些。

应该用少食多餐的办法,逐渐适应胃的承受能力。

进餐后应该有一段时间平卧,切不可暴饮暴食。

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养,身体会逐渐强壮起来,胃下垂的症状也就会大大减轻了。

★(2)全身性康复锻炼患儿午饭后取头低位、垫高骨盆的姿势仰卧床上20~30分钟。

仰卧后双腿伸直,然后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数次,稍事休息,再重复做数次。

也可在仰卧时,双腿做仿蹬自行车的动作。

晚饭后散散步,回家后再仰卧床上,自行按摩腹部,从脐下轻柔地向上按压,然后在胃脘部做环行按摩。

每天坚持可使胃逐渐上移。

★(3)仰卧起坐锻炼患儿仰卧在硬板床上,头部端正,双腿伸直,足尖向上,双手放在大腿两侧,全身肌肉放松,做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反复做数次。

一呼一吸应保持每分钟16~18次。

吸气时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脐下1.5寸处),呼气时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随呼气而放松。

15分钟后做仰卧起坐,即身体平卧,双手放于头后,收缩腹部肌肉,上身由平卧位渐上抬,双肘向膝部靠拢,随后复位。

仰卧起坐次数由少而多,逐渐增加,3个月为1疗程。

★(4)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

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

饭后散步,有助该病的康复。

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

要耐心坚持治疗、食物调理和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少腹鼓凸症——一则腹部特殊症状的辨治要领一、胃下垂重症1.灵石财委主任王守义,56岁。

1983年8月患病,少腹憋胀经旬,不敢进食,食入胀急更甚。

其症,少腹鼓凸,挺着一个大肚子,如怀孕5~6月之孕妇状,按之空软。

神色憔悴,动则轰热喘汗。

腰困如折,行路弯腰如虾,挺腰则困不可忍。

脉细弱,舌淡无华。

患者年近6旬,劳倦内伤,损及脾胃之阳,中气下陷于至阴之地而不能升达(我院内科确诊为胃下垂已10年)。

且肾中真气不固,有上越下脱之险。

拟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加山萸肉、补骨脂、沉香固护下焦元气:生芪30克,知母18克,红参(另打小块先吞)10克,当归15克,柴胡、升麻、炙草、沉香各10克,山萸肉、盐补骨脂各30克,白术20克,鲜生姜5片,枣10枚,胡桃4枚(打)。

上方服1剂之头煎约半小时,汗敛喘定。

觉气从丹田缓缓上达,少腹之鼓凸、胀急,立时消散,3剂服完食纳如常。

患者大喜过望,忘乎所以,食闺女送来大桃1枚,喝凉茶2杯,1刻钟后又复气陷坠胀如故。

当晚咕咕有声,中午不敢进食。

气机为病,瞬息万变。

此由生冷寒凉,戕伤脾胃生阳之气,亟温之:干姜30克,红参(另打小块吞服)、炙草各10克,木香、柴胡各3克,1剂后平复如初。

按:中气下陷症临床多见,多由内伤积久而来。

此症之重者,即张锡纯氏论述之“大气下陷症”。

脉多细弱,右寸尤弱。

上则见气短难续似喘,下则少腹明显鼓凸如孕妇,按之必空软无物,胃下垂多有此见症。

凡遇此症,万不可见胀消胀,稍涉散气消胀、寒凉败中或消导开破,立见危殆,错则难救!气弱之人,即陈皮之散,亦经受不起,宜慎!红参不入煎剂者,汤剂效速,虚馁之人下咽反觉胀闷。

打小块吞服,人胃缓缓奏功,使下陷之气,徐徐升达。

加山萸肉、补骨脂、胡桃者,有敛固下焦肾气妙用。

古谓:“下虚者用补中升陷,须防提脱。

”补中益气汤与人参胡桃汤、青娥丸合方再加山萸肉之酸收,升中有敛有固,使升降复常,效果甚好。

2.灵石矿业公司司机张崇华,28岁,1983年9尸,因少腹鼓凸如孕,不能开车,特来求治。

单兆伟论治胃下垂经验举隅

单兆伟论治胃下垂经验举隅

单兆伟论治胃下垂经验举隅单兆伟,国家级名中医,擅长治疗胃病,尤其是胃下垂。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胃下垂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将结合单兆伟的临床经验,为大家详细介绍他治疗胃下垂的经验举隅。

胃下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胃部疾病,常见于胃经常性蠕动较弱,致使胃的正常位置产生下移和下垂,从而引发不适症状。

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胀满,消化不良,腹泄腹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单兆伟治疗胃下垂的经验主要包括脉络学诊断、针灸疗法和中药调理三个方面。

单兆伟注重脉络学诊断。

在中医看来,脉络学诊断是通过观察和触摸患者的脉搏和经络,了解疾病的病位、病性,为后续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单兆伟擅长运用脉络学诊断技术,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脉搏和经络的状况,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准确判断胃下垂的病位和病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单兆伟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胃下垂。

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在患者的穴位上刺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单兆伟在治疗胃下垂时,通常会选择经络中与胃相关的穴位进行针灸。

比如足三里穴、中脘穴、足阳明胃经等穴位,通过针灸刺激,调和患者的气血运行,增强胃部蠕动功能,促进胃部的正常位置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胃下垂的效果。

单兆伟还常常配合中药调理治疗胃下垂。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单兆伟在治疗胃下垂时,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

比如利水健脾、益气养血、理气和中等功效的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通过长期服用中药调理,可以达到对抗胃下垂症状的效果。

单兆伟还注重饮食调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过饱饮食,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等,以达到治疗效果。

单兆伟治疗胃下垂的经验举隅是综合运用脉络学诊断、针灸疗法和中药调理三种方式进行治疗。

他善于观察患者的脉搏和经络,准确判断疾病的病位和病性,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他还注重饮食调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 道客巴巴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少腹鼓凸症1eiMe——一则腹部特殊症状的辨治要领LOa|! 一、胃下垂重症+>1.灵石财委主任王守义,56岁。

1983年8月患病,少腹憋胀经旬,不敢进食,食入胀急更甚。

其症,少腹鼓凸,挺着一个大肚子,如怀孕5~6月之孕妇状,按之空软。

神色憔悴,动则轰热喘汗。

腰困如折,行路弯腰如虾,挺腰则困不可忍。

脉细弱,舌淡无华。

患者年近6旬,劳倦内伤,损及脾胃之阳,中气下陷于至阴之地而不能升达(我院内科确诊为胃下垂已10年)。

且肾中真气不固,有上越下脱之险。

拟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加山萸肉、补骨脂、沉香固护下焦元气:c%生芪30克,知母18克,红参(另打小块先吞)10克,当归15克,柴胡、升麻、炙草、沉香各10克,山萸肉、盐补骨脂各30克,白术20克,鲜生姜5片,枣10枚,胡桃4枚(打)。

P上方服1剂之头煎约半小时,汗敛喘定。

觉气从丹田缓缓上达,少腹之鼓凸、胀急,立时消散,3剂服完食纳如常。

患者大喜过望,忘乎所以,食闺女送来大桃1枚,喝凉茶2杯,1刻钟后又复气陷坠胀如故。

当晚咕咕有声,中午不敢进食。

气机为病,瞬息万变。

此由生冷寒凉,戕伤脾胃生阳之气,亟温之:j]2z干姜30克,红参(另打小块吞服)、炙草各10克,木香、柴胡各3克,1剂后平复如初。

UcI按:中气下陷症临床多见,多由内伤积久而来。

此症之重者,即张锡纯氏论述之“大气下陷症”。

脉多细弱,右寸尤弱。

上则见气短难续似喘,下则少腹明显鼓凸如孕妇,按之必空软无物,胃下垂多有此见症。

凡遇此症,万不可见胀消胀,稍涉散气消胀、寒凉败中或消导开破,立见危殆,错则难救!气弱之人,即陈皮之散,亦经受不起,宜慎!红参不入煎剂者,汤剂效速,虚馁之人下咽反觉胀闷。

胃下垂多种按摩治疗方法

胃下垂多种按摩治疗方法

胃下垂的按摩治疗方法2010年12月29日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

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

临床诊断以X 线、钡餐透视、B超检查为主,可以确诊。

那我们可以怎样治疗胃下垂呢?今天我们来介绍下按摩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治则为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治疗胃下垂按摩法一:基本治法(1)腹部操作:①取穴:鸠尾、中脘、气海、天枢。

②手法:一指禅推、揉、按、摩、托、振法。

③操作:患者仰卧位。

医者位于其左侧,先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揉法于腹部以鸠尾、中脘为重点,然后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少腹部,以脐周围及天枢、气海为重点治疗,并用托法即医者四指并拢,以罗纹面着力,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以用指振法在中脘穴和掌振法在上腹部振动。

再用摩法在腹部治疗,摩法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时间约14min。

(2)背部操作:①取穴:肝俞、脾俞、胃俞。

②手法:法、按法、揉法。

③操作:患者俯卧位。

用轻柔的法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治疗,重点在T6~T12的两旁穴位,然后在脾俞、胃俞、肝俞用较轻柔的手法按揉,时间约10min。

治疗胃下垂一按摩法二:辨证加减(1)肝气郁结:①按揉章门、期门及肝俞、太冲,每穴1~2min。

②擦两胁肋,以微微透热为度。

(2)气血不足:①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均以透热为度。

②按揉足三里,约2min。

患者还要注意:(1)宜少食多餐,忌食生冷、刺激性及不易消化之食物。

(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情志舒畅。

(3)平时可配合适当的腹肌锻炼(可作仰卧起坐)。

但不可过度疲劳。

(4)胃下垂严重者,可用胃托帮助。

目前,福鼎华山医院在沪上率先对胃下垂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很好地吸收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合贯通,各取所长,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临床运用疗效显著,有效解决了胃下垂的难题,深受业内专家好评和患者青睐。

半夏泻心汤应用心得

半夏泻心汤应用心得

半夏泻心汤应用心得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半夏泻心汤应用心得”的作文,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 半夏泻心汤应用心得我呀,一直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经典的方剂,就像是藏着无数秘密的宝藏。

其中,半夏泻心汤算是我特别有感触的一个。

说起我第一次接触半夏泻心汤,那还是在一个颇为偶然的情况下。

当时,我的一位朋友小李,被肠胃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他老是觉得肚子胀胀的,吃点东西就不消化,还经常打嗝、反酸,整个人都没了精神。

我看着他那难受的样子,心里也着急,就想着能不能从中医的角度帮他找找办法。

我仔细地询问了他的症状,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他的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这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半夏泻心汤。

这半夏泻心汤呢,主要是用来调和寒热、消痞散结的,对于像小李这种中焦寒热错杂、脾胃失和的情况,说不定能有效果。

于是,我就给他开了这个方子。

方子里面有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半夏降逆止呕,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干姜温中散寒,人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

这几味药相互配合,可谓是精妙绝伦。

小李拿着我开的方子去抓了药,回来就按照医嘱开始服用。

刚开始的那几天,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他心里有点犯嘀咕,我也跟着有点紧张,生怕这方子不对症。

可没想到,到了第四天的时候,他给我打电话,那声音听起来都兴奋了不少,说自己的肚子胀好多了,打嗝和反酸的情况也减轻了。

我这心里呀,别提多高兴了。

又叮嘱他继续服药,注意饮食,别吃那些辛辣油腻的东西。

就这样,小李连着吃了一个星期的药,症状基本上都消失了,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从那以后,我对半夏泻心汤就更加重视了,也在更多的病例中尝试运用它。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阿姨。

她总是说自己嘴里发苦,胃口也不好,还经常觉得恶心想吐。

我看她面色微黄,精神不振,一问才知道,她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大问题,吃了不少西药也不见好。

我寻思着,这说不定也是寒热错杂、脾胃不和导致的。

温脾术附汤(治疗胃下垂)

温脾术附汤(治疗胃下垂)

温脾术附汤(治疗胃下垂)刘维忠;李祥雨;于华楠;邴学震;潘丽;李娟;董娜;梁娟娟【期刊名称】《甘肃医药》【年(卷),期】2018(037)003【总页数】1页(P285)【作者】刘维忠;李祥雨;于华楠;邴学震;潘丽;李娟;董娜;梁娟娟【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5组成:制附子9g(先煎),白术15g,焦艾叶12g。

功效:补益脾气,散寒止痛。

主治:脾虚气陷、脾虚夹饮之胃下垂。

用法:制附子先煎1小时,加余药同煎30分钟,煎两次,混合,分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连服50天。

方解: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卷上“白术附子汤”加减。

方中附子温肾暖脾,散寒除湿,补火生土。

白术补益脾气,温运脾土,燥湿利水。

二药配伍,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利水通络之功,并有脾肾兼治之能。

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

两药并用,用于除痹,附子量宜大;用于温阳,利水止泻,白术用量宜大。

附子配焦艾叶温脾散寒以补虚。

三药合用,可治脾虚气陷、脾虚夹饮之胃下垂。

胃下垂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胃缓”等范畴。

中医辨证多属于虚证,脾气虚衰是根本的原因。

故治本方以补脾散寒为主,临床辨证分型属“脾虚气陷”型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者;以及“脾虚夹饮”型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心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

脉象沉细小滑者。

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心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

傍取治疗脾胃病案的体会

傍取治疗脾胃病案的体会

王建 军
DD擞 I远O SUF TCC AA  ̄T育 EOI N& 程N I
第 2总4 2 1 第 04 1 82 0 1期 胃病案 的体会
新 疆五 家渠市农六师 医院中医科 ( 33 0) 8 10
摘 要 :按照 脾 胃与其 它脏腑 之 间存在 着相 互资 生和相 互 制约 的关系 。临 床上 部分 脾 胃病 ,在 调 治本脏 之病 无效 时 ,遵 从 《 内经 》“ 病在 中 ,
熟地 、杜 仲 各 1g 5 ,山 萸 肉、 当归 、枸 杞 子 、 女 贞子 、
之 ”的法则 ,调治与之相邻的脏腑而获得满意 的效果 , 临床治 愈多例 ,现将典型病例及其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便秘久治不愈 傍取心肝而愈 1 典型病例 王某 ,女 ,3 . 1 3岁,初诊 时间 2 0 0 8年 5 月2 1日,大便 燥结 3 —5日 1 ,排便 困难 ,不服 泻药 行 即大便 难下 ,经结肠钡灌及结肠镜检查提 示结肠功 能紊 乱, 排除结肠肿瘤 , 溃疡性结肠 炎等结肠器质性疾病等 , 近 半年 来一 直服 泻药才能排便 , 药则发 , 停 伴精神萎靡 , 情志抑郁 ,悲伤欲 哭。时有腹 中胀气、矢气 ,舌苔薄黄 , 脉 弦滑。 中医辨为脏燥 。因情 志抑郁 ,思虑过度 ,心血 暗耗 ,神机 紊乱 ,影响肠道功 能而便秘 ,拟甘 麦大枣汤 加味 ,处方 :浮小麦 3 g 0 ,大枣 6枚 ,炙甘草 1g 0 ,茯苓 1g 0 ,远志 lg O ,炒酸 枣仁 l ,水煎服 日 1 。2 0 年 5 g 剂 08 5月 2 7日二诊 , 上方进 5剂后 自感症状减轻 , 又进 5剂。 6月 2日复诊 ,大便 2日 l ,停 药。后 因它病而就诊 行
人体脏腑 之间是相互密切联系的 ,任何一个脏器都 是整个人体活 动的组成部分,它们之 间无不存在着相互 资生和相互 制约的关系 。笔者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些脾 胃 病 ,在调 治本 脏之病 时,便遵 从 《 内经》“ 病在 中,傍取

从“经筋”论治胃下垂

从“经筋”论治胃下垂

从“经筋”论治胃下垂作者:许秋玉牛学恩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05期【摘要】胃下垂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胃缓”、“胃下”的范畴,病因多责之于脾胃,少有论及经筋。

笔者从经筋方面论治胃下垂,为临床胃下垂的辨证论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胃下垂;经筋;病因病机【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67-02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的病症[1]。

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体形或体质等因素所导致。

本症属于内脏下垂的病变之一,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和长期卧床少动者。

现代医学对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常采用益气、健脾、升提等方法,临证多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

但有一些病例,只一味升提并不能获得满意疗效。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病与筋脉失养、弛纵不张、萎废失用有关。

1 经筋的含义筋是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有维持人体结构和维系人体活动的功能。

古代典籍对筋的认识较多,如《易筋经》云:“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2]《说文解字》对筋的解释是:“肉之力也。

从月从力,所以明其义也。

从竹者,以竹之为物多节,所以明其行也”[3]。

从月,则明确了筋是软组织;从竹是说筋有像竹节一样的外形;从力,指出了随筋外形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力量。

正如《黄帝内经》所述,人体筋具有以下三种功能:首先,筋具有“利机关”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如《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其次,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处,具有约束骨骼的功能,正如《素问·五藏生成》认为:“诸筋者皆属于节。

”筋连于关节,能屈能伸,故诸筋者,皆属于节。

另外,筋具有保护作用,筋满布于躯体和四肢各部,对人体的脏器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灵枢·经脉》云:“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

胃下垂的主要症状及临床治疗方法

胃下垂的主要症状及临床治疗方法

胃下垂的主要症状及临床治疗方法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生活水平的提升让我们的饮食和生活结构产生了变化,社会人处于高度紧张和压力的状态下,因此健康问题令人堪忧,亚健康状态是当代人的主要健康状态,疾病随时都会产生,胃下垂在目前医疗领域是经常可以看见的一类疾病。

此次我们就胃下垂的病因和预防治疗方法来进行了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化内科胃下垂引起原因主要病症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113-011 胃下垂疾病理论概述胃下垂多是因为患者的膈肌悬力不够,其对脏器的支撑韧带松弛,患者在站立状态下,其胃大弯到达了盆腔,小弯也到了髂嵴联线以下。

一般患有胃下垂的患者,其临床中可以检测出十二指肠球部位置异常。

普通人的胃部是在腹腔左上方,站立状态,其不会低于脐下2横指,位置没有太大的变动,可以让胃部保持功能的正常。

2 引起胃下垂的主要原因2.1 先天性多见于无力型体形者。

身体素若,胸廓狭小,皮肤苍白,皮下脂肪菲薄或肌肉营养不良,第十肋游离等。

先天性胃下垂患者,常可并发其他内脏(如肾、肝、脾、横结肠、子宫等内脏下垂),所以又叫全内脏下垂。

2.2 后天性多与慢性消耗病合并存在或在大病初愈之后;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并发症。

如慢性胃炎、猩性溃疡等;腹肌松弛或腹内压降低,如妇女多次生育,腹部肿瘤切除术,体重突然减轻,或胸腔内压增加,如长期咳嗽、闷气、心界下移等,均可引起胃下垂。

2.3 先天及后天同时性,胃下垂的原因还有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

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3 胃下垂病症的临床表现3.1 上腹部不适患者对自身症状的描述为腹胀、有坠涨感和压迫感。

3.2 腹痛腹部疼痛为持续性的,大多数患者在饮食之后会出现,和其饮食的量有着直接关系。

枳实理中汤加味治疗胃下垂40例

枳实理中汤加味治疗胃下垂40例

枳实理中汤加味治疗胃下垂40例
王忠明;王胜英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0(020)004
【总页数】1页(P25)
【作者】王忠明;王胜英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21
【相关文献】
1.理中汤加味治疗脾阳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疗效观察 [J], 李龙骧
2.附桂理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40例 [J], 罗清娇
3.补中益气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胃下垂25例临床观察 [J], 李继年
4.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0例 [J], 黄薇;李万琤
5.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临床观察 [J], 万桂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下垂证治体会

胃下垂证治体会

胃下垂证治体会
李洪渊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5(21)16
【摘要】胃下垂是临床慢性消耗性疾患,根据临床表现,大致属中医学“腹胀”、“痞满”等病范畴。

若延误治疗,可出现贫血、低血压、胃神经、脑神经等症状。

经临床统计表明,此病女性多于男性,尤以30~50岁司机发病率为高。

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最忌劳累、生气、贪食生冷,暴饮暴食及饭后负重做激烈运动。

本病大致由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所致。

故一般运用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益气升阳治疗,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总页数】1页(P47)
【作者】李洪渊
【作者单位】河南省尉氏县中医院,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21
【相关文献】
1.胃下垂证治浅谈 [J], 方学善;张聂
2.略论胃下垂证治 [J], 郝文轩
3.胃下垂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的理论研究 [J], 曲雪琴
4.胃下垂证治六法 [J], 马明良;靳风英
5.胃下垂证治初探 [J], 丁世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少食多餐胃下垂病人的食谱

少食多餐胃下垂病人的食谱

将一日三餐改成一日六餐(尽量多餐)
增肌增重需要多食多餐,多餐的意思是,一日三餐可以分为5-6餐:早餐、早午餐、午餐、下午餐、晚餐、宵夜。

这样你可以更均匀地摄入你的热量,摄入更多的热量,摄入你平时吃撑了也吃不够的热量。

一日六餐能让氨基酸得到更好的吸收,对于肌肉纤维的恢复很有帮助。

食物安排参考,注意以下食物重量跟据自己实际热量需求可增减
第一餐7点-8点早餐
蛋白质:鸡蛋2个、牛奶一盒(可用一杯蛋白粉)
碳水化合物:主食150克(在主食类挑选例如米饭面条) 肉类:100克(例如鸡胸肉、牛肉)
蔬果:150克(如西红柿加香蕉加几粒杏仁。

)
第二餐10点加餐
蛋白质:酸奶
副食:200克(如红薯、面包)
水果一份:(如苹果、香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杰 - 】墓 季
一 .
戈 季
才 .

l 6.宇田

要 < 岔

囝萋

乏 爻




( I
_6 差
£ J
( I宁 a


害 u

芝 委 杰u 乏 6 委 乏 芏 I 2姜 垂 6 乏 芝 I 毒 妻 事 :葺
a 弓 m


( (誊

一、 \

茎 : 9

r、 f h

6咛 I 之 垂

q 口
. 之

乏 要
壬 .未

。) )

J垂
~I) 勇 ^ ((
口 、 ,舅 v
6 I 妻
一 菱 .



6 I

菩母 豪
) 笛 宇 )
真 1 ] 文乏 q T
。 。 。





s妻 I
。 。
要习


复u 窆



耄 ~


.乏

6旱 3 I

q 妻 口
: 荟
u 毫

口 、 ,誊
耋 主
曹毒 寻

.麦
一 .善 壬 芝 a

、 亍 t 、
.司 萎 J j

才耋 .

之 a 宁 一 重 .
至 主 : 乏
6 l 毒 .
要乏 乏

. 亲
宇墓

.姜

金 垂

于 3



之墨


乏 受
6 I 仃
、 , 。 8 、




m .毒a 委
奏 口 、 ,
q 口 . 垂 主 蚤 毒 主 .
6 垂 I

∽。 .

耄 . 要手 ’ 各 口
彳2
1' 毒 参 a '


叉 垂
量 乏 .
q T t c 口 乏 主 一

l 6乏 6 J 爿 考 J l I
主 :


殳 孑 : 萋 乏
葺 口 I末 毒 、 ,g




.乏
. 壹
。暑 n
萎 )量 耄 5 砉
耋 主
.£
委 u 委 )lc 主 (m ) .

q 量 口

: 姜
参3 o 齐 乏 6 I萋
垂拿


导m 6

习 事 u 奄


牙 :
暑 0 ^∞ ∞ 。 ∞ 。v


6 I 妻
.耋 一
2 宇

1 习 、 采 _ 6
、1手 、 1 口
.妻
2 7
叉 垂



零 .
暑 1j t ' 1 r c
一 。 菱



^ 鼍
。乏 茎

¥a ;


乎 m
宝口 、 一 ,垂
一 ?/ 》
毒 壹
’ 口 乏
, ,
萋 u ^。- 。 】。 。
才罢 乏
江 袁 ≥ 妻

^。_)。v 】( 7。
誊 一


0∞ 0
q 一 委 口


0∞ 0
, 宇 一 . > 令 、 j n n

0 “ “ “ 0 0 0 U 0
1 / _勇 l 6
U O . “
( I
叶 U


乏 j
^ j3 } I ’ 茎 主 ; 毒

考u :
。H 殳


拿萋
宝j
_

( (


.曼 u 宝

. 乏
芝 。 垂 :
口 、 ,

( 1
:乏 s 要 I
口 、 , 于乏






差 一
萋 6差 I 毛
、重
霉 £ 曹乏 委 u 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