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

合集下载

老母鸡炖参芪治胃下垂

老母鸡炖参芪治胃下垂

2011.8/FOR YOUR HEALTH 防病强身/健康纪事母亲得了带状疱疹,一家人都很着急,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我,在考验我这位“家庭保健医生”的水平。

母亲总是焦躁不安,病不算大,但是感觉从没有过这样难忍的痛苦。

我也没有很好的法子让母亲的病马上好起来。

原则上讲,对带状疱疹没有特别的方法可以一下子治好,只有对症治疗,慢慢调理,慢慢恢复。

常规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抗病毒、止疼、调节免疫、局部用药、烤电、针灸等。

在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上,通常选用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或静滴,效果比较好。

但考虑到抗病毒药物对老年人的毒副作用,在选择时比较慎重。

另外,选用一些转移因子、α-干扰素、胸腺肽或丙种球蛋白等免疫调节剂,虽然这类药物价格比较昂贵,但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疗程。

止痛药是缓解疼痛的必要用药,另外,早期服用中等剂量强的松(20~40毫克/日)有助于缩短病程、缓解神经痛。

临睡前服用止痛药,睡眠不好情绪烦躁时,加服一些镇静剂,有利于病人安睡,恢复体力。

我给母亲在家里用远红外理疗仪局部照射,进行理疗;同时,疱疹局部涂抹阿昔洛韦乳膏。

2003年,母亲治疗肠癌,那样大的手术,都咬牙挺过来了。

术后一直非常好,看不出任何“恶病质”病容。

母亲常说她这一生有福气,有一个做医生的儿子,让她老来受益。

这次生病,一开始母亲说她老毛病又犯了,睡觉不敢翻身。

我给母亲检查没发现新的情况,就开来了治母亲“老毛病”的药物。

她服后感觉有所缓解,但是后背及胸部开始疼痛。

按照母亲的话说,她这辈子没尝过这样的疼痛滋味。

第二天母亲说她的后背有点痒痒,我一看,才发现她得了带状疱疹。

母亲不清楚带状疱疹是啥病,我只好耐心给她解释。

估计母亲小时候得过水痘,当时水痘好了,而部分水痘病毒不甘心失败,长期潜伏在身体内,一旦身体免疫力低下,抑或受到冷热、药物等因素刺激,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就会在体内兴风作浪,卷土重来,沿神经轴突到达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内增殖,发生疱疹,排列呈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治疗胃下垂的方法

治疗胃下垂的方法

治疗胃下垂的方法
治疗胃下垂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过多的大餐,而应该分次进食,控制饭量。

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

2. 合理调整体位:保持良好的姿势,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弯腰或者俯卧位的姿势,睡觉时使用枕头扶高上半身。

3. 进行适量的运动: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强腹肌的力量,提高腹部肌肉的紧实度。

4.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功能。

但是需要选择正规医院,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

5. 药物治疗:在医师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胃肠促动药物,如多潘立酮、胃复安等,通过增强胃肠蠕动,改善胃下垂症状。

6. 随访监测:定期复诊、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胃下垂是一种病理性疾病,严重影响消化功能,如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
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炖参猪蹄治胃下垂

炖参猪蹄治胃下垂

炖参猪蹄治胃下垂
根据胃下垂的各种不同症状,为大家分享了一系列的治胃下垂的偏方,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个胃下垂的食疗方法是炖参猪蹄,其做法如下。

主料:猪蹄1只,人参15克。

辅料:葱、姜、盐等各适量。

做法:
(1)将猪蹄清洗干净,人参泡软备用。

(2)将猪蹄和人参一同放入锅,加清水、葱、姜等适量,文火炖熟烂调味后食用。

用法:每3日l剂,分数次吃完。

作用:此食疗偏方适用于胃下垂患者。

除了上面分享了治胃下垂的偏方,下面再介绍偏方的每一种主料的食疗价值,让大家不但知道炖参猪蹄能够治感冒胃下垂,还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为什么它能治疗胃下垂。

猪蹄:味甘、咸,性平。

有补血、通乳、托疮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产后少乳、痈疽、疮毒等症。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

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健脾养肺、
宁心安神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肺虚久咳、面色苍白、少气无力、语声低微、心悸虚烦、失眠健忘、年老体弱以及病后或产后虚弱等症。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0001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0001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偏方一、苍术茶配方:苍术15-20克制法:将苍术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每剂可煎煮两次或冲泡2~3杯。

功效:升阳燥湿,可用于治疗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代茶慢饮,每次1剂心可连续服用1~3个月。

偏方二、黄芪鲫鱼汤配方:鲫鱼50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鲫鱼洗净,与黄芪,枳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文火炖煮,至鱼肉熟烂,拣去黄芪、枳壳,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喝汤吃鱼。

偏方三、砂仁丁香鸡配方:童子鸡1只,砂仁3克,干姜3克,丁香3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砂仁、干净、丁香等益气研成末;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洗净,保留心、肝,去掉其余内脏,把鸡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炖煮至熟烂,然后将砂仁、干姜、丁香粉加入砂锅内再煮1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分2次吃完,每3天吃1只鸡,一般吃3~5只即可见效。

偏方四、双麻炖猪肚配方: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猪肚1副,生姜、葱白、绍酒、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升麻、黑芝麻装入干净的猪肚内,放入砂锅中,加生姜、葱白、绍酒、水,炖至猪肚熟烂。

捞出猪肚,切片,加少许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升麻,吃猪肚、黑芝麻,喝汤。

偏方五、黄芪炖母鸡配方:黄芪120克,母鸡1只,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然后将黄芪洗净,装入鸡腹内,用线缝合。

将鸡放入砂锅内,加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和适量的水,炖至鸡肉熟烂即成。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黄芪、八角,吃鸡肉喝汤。

偏方六、黄芪猪肚汤配方:猪肚1个,黄芪200克,陈皮3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猪肚口,入砂锅中加水、料酒、葱、姜、盐,用文火炖至猪肚熟烂即可。

功效: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麻瑞亭治验集---胃下垂

麻瑞亭治验集---胃下垂

麻瑞亭治验集---胃下垂麻瑞亭治验集中卷病症胃下垂胃下垂,系因中气虚弱,脾湿不运,食停不化使然。

【脉证机理】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土阳旺,则胃气顺降而善食纳,脾气升运而善消磨。

由于饱食未化,或因长期站立工作,或因车马颠簸,或因产后下床过早,致使中气虚弱,脾胃不和,运化迟缓,久则脘腹胀满,下坠隐痛,是病胃下垂。

胃气滞而不降,故而食纳减少。

旧谷不去,新谷不入,故症见不思饮食,食也难消。

中脘壅满,胆胃上逆,故兼见头昏脑胀,心慌气短等症。

肝脾不升,可见腹胀,大便先干后溏,或干结难下。

气滞不降,故脉现细濡、寸关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和胃,平胆疏肝,宽胸降逆。

【方药】云茯芩9克焦白术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炒苍术9-12克陈枳壳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延胡索9克草蔻仁6克炒干姜5-6克。

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焦白术,健脾和胃;炒苍术,健脾消胀;炒杭芍、粉丹皮,平胆疏肝;陈枳壳、法半夏,宽胸利气降逆;广郁金、延胡索,疏肝止痛;草蔻仁、炒干姜,温中暖下。

【加减】脾湿肝郁,下陷不升,脉现关尺大者,加桂枝木6-9克,舒肝以升陷。

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15克,润肠以利便。

胃脘痛胀者,加天台乌6-9克,理气以止痛。

胸膈闷满不适者,加薤白9克,利气以宽胸。

小便黄赤,舌苔厚腻者,加淡竹茹9克、焦山栀6-9克,清肺润燥,通利膀胱,以祛湿热。

【按语】胃下垂,属脏器下垂之一,医者多辨为中气下陷,以升提之药治之。

验之临床,脾湿重而胃气逆,脉现寸关大者,亦屡见不鲜。

从症治疗无效,必须从脉,以健脾利湿、和胃降逆、舒肝化瘀之法,使滞气开而胃纳增,清气升而宿食化,中气健运,痞满消除,则病渐愈。

不可一见“下垂”二字,而概谓之中气下陷,径用升提之法,使肺胃更逆。

病不唯不愈,反而食纳全废,日渐危笃。

大便秘结一症,因肺津不能濡润大肠所致。

此系寒燥,而非热结,一切苦寒伐泄之品,绝非所宜。

在温中暖下、疏肝理气之中,酌加润燥利便之品,俾使中土健旺,大肠沾濡,气机畅利,则便坚自可消除。

炖黄芪乌鸡治胃下垂

炖黄芪乌鸡治胃下垂

炖黄芪乌鸡治胃下垂
根据胃下垂的各种不同症状,为大家分享了一系列的治胃下垂的偏方,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个胃下垂的食疗方法是炖黄芪乌鸡,其做法如下。

主料:肥大雄乌鸡1只,黄芪30克。

辅料:清水、料酒、盐、味精等调味品各适量。

做法:
(1)乌鸡宰杀,去内脏洗净;将黄芪塞入鸡腹内,缝好。

(2)将处理好的乌鸡放入大沙锅,加清水适量,炖至极熟烂调味即可。

用法:空腹喝汤吃肉,分几次吃完,连吃7次。

作用:此食疗偏方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之功效,适用于身体消瘦的胃下垂患者。

除了上面分享了治胃下垂的偏方,下面再介绍偏方的每一种主料的食疗价值,让大家不但知道炖黄芪乌鸡能够治感冒胃下垂,还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为什么它能治疗胃下垂。

乌鸡:味甘,性平。

有补肝益肾、养阴退热、解虚劳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消渴、崩漏带下、泻痢、病后或产后体虚等症。

黄芪:味甘,性微温。

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浮肿、痈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泄泻、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以及气虚血虚等症。

治疗胃病偏方

治疗胃病偏方

慢性胃病治疗偏方一、冲服鸡蛋花。

将鸡蛋一个在碗中打散、搅匀,用滚烫开水冲调成一小碗,以稠状为宜。

每日早饭前和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各服一次。

此方因蛋黄中含有磷脂,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疏水层,对胃黏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炒蛋黄粉。

取鸡蛋0.5公斤,放水中煮熟,剥去蛋壳蛋白,取出蛋黄,用铁锅文火翻炒,直到冒油成咖啡粒状,切忌炒焦发苦。

每次两枚,空腹食用,1公斤新鲜鸡蛋为一疗程。

此方可医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渍疡。

三、土豆苹果泥。

用等量的土豆和苹果,共约0.25公斤,去皮后切成小块,搅成泥糊状。

每日下午2~3时(两顿饭之间)服用,连服数日,可见功效。

此方对胃肠消化道的各种病变也有一定疗效。

胃酸过多治疗l、吴萸3克、黄连3克、牡蚣9克、滑石9克、石决明9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分服,此方颇具疏肝和胃,温中化湿,散结止痛的良效。

2、党参、云苓各9克、陈皮、制半夏各6克,白术、砂仁各6克,蔻仁、香附、白芍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煎两次,早晚分服,可常服用,自有神效。

3、神曲、厚扑各6克,陈皮5克,黄连2克,枳实3克,豆蔻3克,云苓9克,鸡内金6克,薯蓣12克,龙胆草1.5克,甘草3克,一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具有抑止泛酸嘈杂,温脾益胃之效。

*胃炎疗法疗法一:甘蔗汁、葡萄酒各一盅合服,早晚各1次,治疗慢性胃炎。

疗法二:生姜200克,醋250毫升,密封浸泡,空腹服10毫升,主治慢性胃炎。

疗法三:鲜萱草根30-60克,水煎服,主治胃炎、牙痛。

疗法四:鲫鱼1-2条,糯米50克,同煮粥服食,主治慢性胃炎。

*治疗胃下垂偏方疗法一:苍术10克,水煎服,1日服数次。

疗法二:荔枝5克(去皮),酒50毫升,加水至1碗,煮开10分钟后食。

疗法三:韭菜籽60克,洗净捣烂,加蜂蜜120克,调匀,开水送服,1日1次。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法一:鸡蛋壳焙黄研为细末,每次服6克,温水送服,主治胃溃疡。

疗法二:红茶5克,放入茶杯中加沸水冲泡10分钟,调入适量蜂蜜、红糖饮服1日1-2次,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两则胃下垂的食疗和药用偏方

两则胃下垂的食疗和药用偏方

两则胃下垂的食疗和药用偏方
*导读:胃下垂在西医方面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认为,胃下垂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所以中医内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主。

下面介绍几则中医治……
胃下垂在西医方面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认为,胃下垂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所以中医内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主。

下面介绍几则中医治疗胃下垂的偏方:*鸡汤红参黄芪
红参12克,黄芪30克,母鸡肉 500克。

加水适量,食盐少许,共放入瓷碗内,隔水炖2小时,分早晚两次喝汤吃鸡肉,每周服1剂,连服5~6剂有显著疗效。

方中红参、黄芪甘温补中益气,鸡肉性味甘温调补脾胃,与参、芪合用,共奏补脾益气,升举胃体之效。

*中药外敷
药用蓖麻仁10g,五倍子5g,共捣烂如泥状,敷于脐中,纱布包裹,每日早、中、晚各热熨1次,隔4天换药1次。

注意:孕妇和吐血者忌用。

由于胃下垂的患者平时要保持愉快平和的心境,平时饮食宜少吃多餐,不油腻易消化,饭后平躺。

(美文搜集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种偏方调治胃下垂
偏方一、苍术茶
配方:苍术15~20克
制法:将苍术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每剂可煎煮两次或冲泡2~3杯。

功效:升阳燥湿,可用于治疗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代茶慢饮,每次1剂,可连续服用1~3个月。

偏方二、黄芪鲫鱼汤
配方:鲫鱼50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鲫鱼洗净,与黄芪,枳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文火炖煮,至鱼肉熟烂,拣去黄芪、枳壳,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脾虚气馅型胃下垂。

用法:喝汤吃鱼。

偏方三、砂仁丁香鸡
配方:童子鸡1只,砂仁3克,干姜3克,丁香3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砂仁、干净、丁香等益气研成末;将童子鸡宰杀后去毛,洗净,保留心、肝,去掉其余内脏,把鸡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炖煮至熟烂,然后将砂仁、干姜、
丁香粉加入砂锅内再煮1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适用于胃下垂。

用法:分2次吃完,每3天吃1只鸡,一般吃3~5只即可见效。

偏方四、双麻炖猪肚
配方: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猪肚1副,生姜、葱白、绍酒、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升麻、黑芝麻装入干净的猪肚内,放入砂锅中,加生姜、葱白、绍酒、水,炖至猪肚熟烂。

捞出猪肚,切片,加少许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升麻,吃猪肚、黑芝麻,喝汤。

偏方五、黄芪炖母鸡
配方:黄芪120克,母鸡1只,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然后将黄芪洗净,装入鸡腹内,用线缝合。

将鸡放入砂锅内,加生姜、葱、八角、绍酒、食盐和适量的水,炖至鸡肉熟烂即成。

功效:适用于脾虚下陷型胃下垂。

用法:拣去黄芪、八角,吃鸡肉喝汤。

偏方六、黄芪猪肚汤
配方:猪肚1个,黄芪200克,陈皮3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猪肚口,入砂锅中加水、料酒、葱、姜、盐,用文火炖至猪肚熟烂即可。

功效: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用法:趁热食肚饮汤,每天2次,分2天食完。

5各猪肚为1个疗程。

偏方七、黄芪石斛汤
配方:黄芪、石斛各30克
制法:将黄芪、石斛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300毫升。

功效:补益气阴、和中养胃,适用于气阴不足,胃津耗损所致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偏方八、蜂蜜红茶
配方:蜂蜜30克,红茶6克
制法:将红茶放入有盖的瓷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加蜂蜜搅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滋养脾胃,对胃阴不足所致的胃下垂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用法:代茶频饮。

偏方九、杯山炖兔肉
配方:兔肉100克,鲜山药300克(干品月30克),葱、姜、盐、料酒等各适量。

制法:将兔肉洗净、切块;山药削去外皮、洗净,切段。

将兔肉与山药一起放入砂锅内,加葱、姜、盐、料酒和适量水炖至兔肉熟烂即可。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益气,适用于胃阴亏虚所致的胃下垂。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2~3次。

偏方十、枳实汁
配方:川枳实适量。

制法:将川枳实洗净,加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待发胀变软后取出,剪为细块,再放原液中煮沸1.5小时,过滤,加水再煮,共煮3次,将3次滤液用微火煎浓。

功效:宽中理气,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

偏方十一、砂仁枳青茶
配方:砂仁、枳壳、青皮各1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砂仁、枳壳、表皮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200毫升。

功效:疏肝行气、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频服待茶。

偏方十二、紫枳槟榔汤
配方:柴胡、枳壳、槟榔各10克。

制法:将柴胡、枳壳、槟榔加适量水煎,连煎2次,取药汁200毫升。

功效:疏肝和胃、宽中通下,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偏方十三、鸡肝粥
配方:鸡肝一副,粳米50克,姜末、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鸡肝洗净、切碎,粳米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精盐、姜末和适量水一同煮成粥。

功效:补脾养肝、益筋生气,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作早晚餐温热服食。

偏方十四、灵芝黄芪炖瘦肉
配方:灵芝、黄芪各15克,猪瘦肉100克,生姜、绍酒、葱花、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灵芝、黄芪切片,猪瘦肉切成小块,一起入锅加适量清水烧沸后,下入生姜、绍酒、盐炖至猪肉熟烂,撒入葱花、味精即成。

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吃肉饮汤,隔日1剂。

偏方十五、山楂炒肉丁
配方:猪瘦肉60克,鲜山楂12克,陈皮、枳壳各9克,姜片、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成丁,与鲜山楂、陈皮、枳壳、姜片一起放入油锅中炒熟,然后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和中,适用于肝胃不和型胃下垂。

用法:吃肉,佐餐食用。

偏方十六、山楂枳壳饮
配方:山楂15克,枳壳15克。

制法:将山楂和枳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小时。

功效:化滞行气,适宜虚实夹饮型胃下垂。

用法:去渣饮水,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偏方十七、砂仁炖猪肚
配方:猪肚1个,炒枳壳20克,砂仁20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猪洗净,将砂仁、枳壳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两端开口,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用文火炖煮至猪肚烂熟,然后取出猪肚去除药渣,将猪肚切成块,然后放入原汤中煮沸,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和胃,适用于虚实夹饮型胃下垂。

用法:喝汤吃猪肚。

偏方十八、苓桂甘术汤
配方: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

制法:将以上四味,加2碗水煎成1晚,煎取3次汤液,混匀。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适用虚实夹饮型胃下垂。

用法:分3次温服,每日1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