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黄土高原(第2课时)

合集下载

6.3黄土高原(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6.3黄土高原(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课程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教学目标】1.结合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根据图文和相关数据,分析水土流失造成的主要危害。

3.通过读图,分析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4.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加探究活动,分析、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提升其读图、分析和归纳整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5.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实验演示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展示黄河的图片并提问:古代书籍里曾记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利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讲授: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大河,黄河流域大约70%的面积为黄土高原,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黄河干流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大约为16亿吨左右。

【复习导入】黄河的水为什么黄?为什么黄河会成为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学生回答: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大量的泥沙冲入黄河。

引导过渡:黄河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也就是说黄河水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黄的,因为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那么水土流失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地理选修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地势特征 2 、了解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理解当地尖锐 的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3、学会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域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 ,学会分析尖锐的人地矛盾如何引起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 环,从中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地面: 大部分为黄土覆盖,
植被覆盖率低,许
多地方几近光裸.
二、脆弱的环境
表现一: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1)位置 —过渡性 平原→山地、高原 沿海→内陆 湿润→干旱 森林→草原 农业→牧业
用图示法形象记忆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
高 内陆 干旱 地势 内蒙古高原 长城 低 400毫米 沿海 湿润 太 行 山
序言:
•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 土壤受到侵蚀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 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易产生这种生 态环境问题。
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 区、长江中上游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
一、概况:
110 E
0
36 N
0
一、概况:
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
地势: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二、脆弱的环境
表现二:环境破坏后恢复困难
三、尖锐的人地矛盾
毁林开荒 人均 耕地 减少
破 坏 土 地
人 口

被 燃料 需求 增加
退



自 然 灾 害 频 繁
农 业 单 产 不 稳 不 高
开 垦 荒 地
需 更 多 的 劳 动 力
人 口 增 长
破坏生态平衡
知识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脆弱的环境 表 现 环 境 恢 复 难 抗 灾 能 力 低 尖锐的人地矛盾 原 因 人 口 增 长

黄土高原(第2课时)

黄土高原(第2课时)

英华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地理导学案编制:李琳审核:李琳审批: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重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3.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的矛盾和协调【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并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包括文字与任何图片),完成课本相关活动,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随时记录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区,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一、预习案(独立完成)【严重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______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________原因。

也有________原因。

3.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的结果:带走了地表_______________,破坏了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加剧,________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________剧增,淤塞_______________。

给防洪及河道整治带来巨大困难。

4.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________,________,并且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

5.水土流失整治措施:(1)陡坡地可以_______________,过度放牧地方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取_______________等生物措施与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措施相结合。

黄土高原第二课时

黄土高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导引新课:(2) 3月7号6节7.4 7节7.3 3月8号 5节 7.6 6节 7.5
播放《黄土高原》的一段无声录像(20秒)。

教师:从录像的画面中同学们是否能够判断出录像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形区?
学生:黄土高原。

教师:对,从无声的录像中同学们能够认识这是我国的黄土高原,看来同学们对黄土高原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

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黄土高原有多大?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怎么形成了今天这种独特的外貌?现在我们就来对黄土高原进行一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请同学们重新看录像。

录像:《黄土高原》: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范围。

依标导学:(25)
教师:从录像中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板书: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教师:哪个小组能够帮助老师将录像中提供的关于黄土高原的数据整理出来?
(教师提供一个表格,让学生填写数据)
学生(某个小组):
面积64万平方千米
海拔1000~2000米
黄土厚度100米,最厚可达150米
教师:看来同学们观看录像是很认真的,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证实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下面哪个小组能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
学生(某个小组):指图8.1,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包括: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东部和宁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

高中地理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相关素材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达1 000~2 000米。

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

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1.地质与地貌黄土高原在构造上可以六盘山为界,分为两部分。

东部为鄂尔多斯台地,西部属祁连山褶皱带。

位于吕梁山至六盘山之间的鄂尔多斯台地,从中寒武世到中奥陶世,是一个沉降区,长期受到海水的淹没,沉积了巨厚的海相沉积物。

晚奥陶世时,地壳上升,直至中石炭世开始,再行下降,造成海陆相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其中含有数层煤层。

到三叠纪后期,在潮湿的气候和低下的地形条件下,陆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低下的地方分布有湖泊,滋生着淡水动物。

因此,在三叠纪后期的地层中,夹有含油层和油页岩层,成为鄂尔多斯台地上最重要的矿产。

黄土高原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后形成的。

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割成3部分。

(1)山西高原。

吕梁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主峰海拔均超过2 000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

(2)陕甘黄土高原。

吕梁山和六盘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1 000~1 300米,是我国黄土自然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地区。

(3)陇西高原。

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2 000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

黄土高原上还有许多地貌迥然有别的塬、梁、峁等高原沟间地,以及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

2.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2课时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2课时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The Loess Plateau
许昌市第六中学 地理组 2014.03.04
自主学习
1.黄土高原的地表是什么样的?原因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了哪些问题?
4.对于水土流失的治理应采取哪些措施不同的坡度 (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 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的原因
思考
水土流失带来了哪些后果?
水土流失的危害
三门峡水库泄洪排沙
含沙量大的黄河水
水土流失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
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 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望无际、平坦宽阔的 高原景象大不相同。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 水土流失。
活动
分析一下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活动
实验的结果证明: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 水源的能力就越强(烧杯里的水就越少), 水土流失的状况相对不会特别严重(被子 里的沙土越少)
河流含沙量剧增
水土保持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 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 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并已经摸索出了 许多成功的经验。
水土保持的措施
在沟谷中修建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林草护坡
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

第2课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课件(共17张PPT)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2课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课件(共17张PPT)教版八年级下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中下游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是 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4)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针对下面不同地形部位采取的治理 措施,正确的是 A 。
A. a—修建水平梯田、建设林果基地 B. b—植树造林、种草 C. c—平整土地,营造防护林,发展生态农业 D. d—打坝淤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这 里的降水特点是 年降水量较少,但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这是造 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之一。 (2) 黄土高原地区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煤炭 ,对该资源的长 期开采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之一。
二、 水土保持 1. 采取 植树种草 等生物措施与建 梯田 、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 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 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放牧的地 方 减少 放牧的牲畜数量。
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人地矛盾突 出,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结合相关知识, 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完成1~3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位于半干旱、干旱区,植被稀疏 B. 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C.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多,易受侵蚀 D. 人类不合理的采矿、砍伐活动

黄土高原(第2课时)人教版九年级地理课堂教辅PPT

黄土高原(第2课时)人教版九年级地理课堂教辅PPT

新知探究
③气候:夏季降水集 中,且多暴雨
④植被:地表裸露,缺 乏植被保护
新知探究
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为原因
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 期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修路、采矿等活 动破坏地表
新知探究
说一说: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真的会面临这样的威胁吗?
新知探究
噢!“跳进黄河 洗不清”,原来 与黄土高原的水 土流失有关。
新知探究
交流探讨
2.讨论不同的土质、不同的坡度、不同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黏土
沙土
缓坡
陡坡 小雨
①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的水土流失严重。 ②陡坡比缓坡的水土流失严重。 ③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暴雨
新知探究
归纳总结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 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2.地形:地表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地面坡度大
环境 优美了 农民收入 提高了 生活 富裕了
新知探究
讨论归纳
人们做了哪些措施改善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 这里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新知探究
退耕还林、还草要因地制宜,还要解决好还林、还草后土 地的管理和利用问题,还有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
新知探究
角色扮演
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 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 梯田耕作。
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 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 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 退耕是一项综合举措黄土 的增长,减轻人口增长 高原的生态建设和水土保 过快对土地的压力。 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

3.1中国的地形与地势第二课时教案

3.1中国的地形与地势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主备人:审稿人:七年级地理集体备课组教学目的:1、概括我国的地形特征,知道山脉的分布规律,四大高原的特征教学重点:我国山脉的分布规律、四大高原特征教学难点:山脉的走向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引入:复习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二、新课学习:中国的地形特征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知道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大家翻开课本58页,阅读课文,看除了我们上节课熟悉的山脉以外,还有哪些地理名称呢?生:(略)教师:对,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这些分布在地表的各种形态,就称之为地形。

那么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也就是高原、盆地、丘陵、平原、山地。

师:大家看图C“中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图能发现什么问题?讲解: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师:讲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大小纵横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看图F“中国主要山脉分布”讲解山脉的走向。

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如下: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中国的四大高原转承: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山脉也是这些地形区的地理分界线。

师:大家看图H“中国四大高原”说说我国的四大高原是哪些?各有什么特征生:讨论回答。

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特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因地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而得名,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广阔坦荡。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三、本课小结: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四、布置作业:复习理解本节学习要点,并完成练习册。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

2.知道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3.初步掌握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区域发展问题。

过程与方法1.根据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地形特点,结合气候知识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利用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分析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对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掌握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环境,而具有独特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及人地关系的矛盾与协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初步树立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的矛盾和协调。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写有“人口学家”的小条5个、写有“生态学家”的小条5个、写有“政府官员”的小条5个、写有“农民1”的小条10个、写有“农民2”的小条10个、写有“记者”的小条5个;有关黄土高原内某地区近年遭受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录像、录音、报纸、网页均可),如: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大白纸5张,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二、学导达标.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扩大荒地开垦面积.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五、智能测评(5分钟)教师出示测评题,提出具体的方法、时间等要求,学生独立规范完成后,师生共同矫正、补偿。

1.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旱涝灾害 C.寒潮 D.地震2.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A.水稻 B.油菜 C.谷子 D.大豆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③人地矛盾有所缓解④环境遭到破坏的恢复困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资源开采过多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5.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A. 植树造林B. 修建梯田C. 调整农业结构D.退耕还林6. 下列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重治理、轻开发B.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绝对高于自然因素C.坡陡建梯田,缓坡种草和灌木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还草7.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提高粮食产量 B.大力发展经济C.实行南水北调 D.加强生态建设8.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最佳解决方案是()A.全部退耕还林还草B.将本区的人口全部迁走C.大力发展畜牧业D.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畜牧业9.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人为原因是()A.地理位置特殊 B.生态系统比较稳定C.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D.全球气温升高10.黄土高原地区为了保持农林牧各业的稳步增长,必须做到()A.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B.增加荒地的开垦,以增加粮食产量C.开垦草地,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D.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11.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水土流失造成的破碎地形B.土层深厚C.有黄河流经D.地表为沙质层12.读黄河流域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资料记载,数百年前,图中A地区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草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现在,往日的优美环境已面目全非。

第2课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

第2课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点
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难点
造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习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
二、问题导学:
要求:查(课本、工具书、地图)、划(标出重难点)、写(写下自己的疑问)、记(记下有价值的问题)。
学习内容
第2课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主备:姜林坤
课时:1课时
类型:综合解决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初步学会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脆弱的生态环境。
4.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
5.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过程与方法:学会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综合分析问题。
5.探究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等的开发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预习口诀:
查、划、写
记、练、思
1.为什么说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2.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危害?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
3.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辩论:黄土高原是否应该全部退耕?
4.读图7.7“黄土高原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找出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有哪些矿产资源?

黄土高原第二课时PPT课件

黄土高原第二课时PPT课件
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9
-
二、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有哪些措施?
B A
C
其它
10
-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11
-
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返回
12
-
打坝
种田
打坝淤地的作用
拦蓄泥沙,防止泥沙进入下游河中,坝上泥 沙淤积成“坝堤”,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返回
13
-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 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 数量或圈养等。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人均耕地少,燃料需要增加
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林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
人口增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①B
②D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④C
③A
17
-
缓坡
生态建设
14
-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15
-
习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 C )
①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
②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③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地表
A. ①④ B. ① ② C. ① ② ③ D. ① ② ③ ④
2.下列属于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的是( C )
植被的作用
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
5
-
粘土
沙土
暴雨
2.不同的土质,不同 的坡度、不同的降水 强度。
水土流失严重
小雨
6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采矿修路
动画
过渡放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之黄土高原教学课件 (共18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之黄土高原教学课件 (共18张)
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开渠打井利用河水、地下 水灌溉,农产品产量大增,但水源有限,而且用水 多浪费。不少地方,河流断流,机井越打越深。
(3)主要农作物 ①农作物及分布
东北地区——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亚麻 华北地区——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黄土高原) ②森林分布 A.东北林区我国最大的天然森林宝库。 B.东北林区面积不断缩小,应合理采伐和保护森林。 C.东北林区的“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D.华北森林面积很少,正建设“三北”防护林、平原绿化工 程。 ③温带果园——北方地区为我国温带水果的主要产区 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以苹果产量最大
④不占耕地,建设费用低。
⑤亲近自然,有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
2、气候特征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
内部差异: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湿润、半湿润) 年降水量400 ~800mm之间(长白山例外),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集中在7~8月。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暖温、中温、寒温) 夏季气温差别不大,除大兴安岭北端在16℃以下外,大 部分地区在20℃以上;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但南北 差异较大,华北地区多在0℃~-10℃之间,东北在-10℃ 以下。
①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沟壑地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黄土塬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的特性:
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直立性强,质地疏 松,很容易被流水冲走。
思考: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 评价图中建筑的优点?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便 于挖掘窑洞
②冬暖夏凉,有利于 居住 ③不破坏地表地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
(2)地理背景: ①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的水资源相对匮乏,该地区积极推行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 管理,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压力。
黄土高原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
经济
黄土高原的经济以农业、畜牧 业和旅游业为主,黄土高原独 特的文化和资源成为了当地经 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
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 化遗产,如古代遗址、名人故 居等,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 和历史探索者。
黄土高原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1
农业
黄土高原的农业以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种植为主,养殖业也十分发达。
2
畜牧业
当地的养殖业以绵羊、猪、牛等畜禽养殖为主,畜产品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来 源。
3
发展
近年来,黄土高原加强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 效。
黄土高原的水资源状况和保护 措施
《黄土高原》PPT课件
探索中国独特的地理风貌,闪耀黄土高原的美景,领略它的地貌奇观、气候 特点、生态环境和经济文化资源。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概述
位于中国中北部,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和山西等省份。黄土高原以其丰富 的地质历史和独特的地貌特征而闻名,被誉为"地球上的岩石博物馆"。
黄土高原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旅游
黄土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 和人文景观,成为了游客们向 往的旅游胜地,吸引了越来越 多的游客。
黄土高原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秦始皇兵马俑、汉长城等,这些遗 产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和文明。快跟随我们一起穿越时光,探寻这些宝贵 的文化瑰宝。
黄土高原形成于新生代晚期,是由风沙和黄土沉积形成的。其地质特征包括 红色和黄色的土壤、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错落有致的沟壑。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给学生作简要介绍)。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媒体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2、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教学
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学习方法指导设计、学习效果反馈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段投影片(黄土高坡歌曲)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2课时)
沛县中学张权
【学习目标】
1.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综合治理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2.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水土流失的治理
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必有其成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回想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两大类成因,你认为主要针对哪一类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2、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你认为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否应以“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作为唯一目标。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读图3-1-8和3-1-9,比较三大类措施的具体表现,思考他们在治理水土流失和实现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4、阅读课本55页“知识窗”,讨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各种治理措施(如建淤地坝、修筑梯田、建立高产稳产条田、种植林草等)适合于小流域的哪些位置?
5、阅读课本56页“活动”,讨论“活动”中的“问题1 ”。

【反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
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读图回
答1~2题。

1.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因而治理必须是综合的,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可把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与致富相结合。

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图”完成3~4题。

3.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A.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B.蓄水保土
C.改善生产条件
D.提高肥力
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
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保持水土、兴修水利
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D.植树种草
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完成5~6题。

5.图示治理措施属于 ( )
A.生物措施
B.农业技术措施
C.工程措施
D.政策措施
6.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过度樵采④过度取水⑤人口密度很高⑥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7.关于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景观的变化和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被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是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B.植被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是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植被景观变化的原因与各地海陆位置不同有关
D.植被景观变化的原因跟降水越来越少有关
二、判断题
8.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主要问题。

()
三、综合分析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当植被覆盖率提高时,径
流量会___ (增大或减少),水土流失会___ (严
重或减轻)。

(2)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有利于 ( )
A.阻挡风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3)与生物措施配合,黄土高原还可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环境?
10.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

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建库________________;种草护坡________________;平整土地________________;修筑梯田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格内。

①平整土地②修基本农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读1988~2000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百分比),完成3~4题。

3.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
A.林地
B.湿地、水域
C.草地
D.未利用的土地
4.目前,我国耕地 ( )
A.面积减少仍在加速
B.利用率过低
C.人地矛盾仍很突出
D.人均耕地不断提高
我国干旱区中,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以下是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5~7题。

5.以下选项分别代表甲、己、丙、丁的是 ( )
A.用水增加耕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减少
B.耕地减少用水增加入境水流减少地下位下降
C.入境水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用水增加耕地减少
D.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减少耕地减少用水增加
6.山地生态系统中,选项正确的是()
A.①过程说明森林有防风固沙作用
B.生态系统恶化是由于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C.山区径流量、径流速度均降低
D.补给水源主要为雨水和地下水
7.促使绿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营造防护林带
C.打坝建库
D.改进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二、判断题
8.在陡坡地段,可采取封坡育林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能拦截、涵蓄坡面径
流,又发展了林果业和耕作业生产。

()
9.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乱砍滥伐造成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
二、综合分析题
10. .读新疆和田地区的有关材料和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如果图中的三道防线遭到人为破坏,则绿洲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和田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____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3)绿洲地区发展农业除水源外,其他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相应的字母填入“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的关联图中。

(每个空格内限填一项,有的选项可不选用)
A.土地盐渍化 B .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 C .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 .绿洲沼泽化
E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