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整本阅读方案 1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e891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e.png)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2.介绍作家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1.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关注细节和描写方法,理解XXX买车后的心情和心理描写。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促进思考和探究。
师小结:1.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字词、内容、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
2.通过欣赏和批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XXX被骗了钱,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
他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准备动手。
但XXX警告他不要动手,否则会有麻烦。
XXX感到委屈,他说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XXX告诉他,这只是碰巧被骗了而已,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碰到不幸的事情。
XXX颤抖着,拿出了自己的钱罐子,XXX看了看,笑了笑,把钱罐子摔在了地上。
XXX看着钱散落在地上,心痛不已。
XXX问他这些钱够不够,XXX没有回答,只是颤抖着。
XXX告诉他,这些钱买一条命都不够,他不会对他下手的。
XXX想要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但XXX警告他不要动。
XXX咬紧嘴唇,咽下口水,最终推开门离开了。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介绍表演法作为一种愉快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研究热情和阅读兴趣。
通过视频欣赏和猜结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复杂命运。
学情分析:在表演活动中,学生通过评价同学的演技,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人物情感的重要性。
在视频欣赏中,学生猜测XXX的命运,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命运多变。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f7ed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0.png)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材解读《骆驼祥子》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这是作者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作品塑造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这一形象。
祥子最大的愿望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可是生活却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在人生三起三落中,祥子与命运进行抗争,最终一步步走向精神的毁灭。
健壮、勤劳、善良、朴实的祥子变成了懒惰、自私、堕落、麻木的行尸走肉,成为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作者以自然鲜活、简洁淳朴的语言写出了旧北京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著作。
学情分析在县城学校,师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还不够重视。
学生受阅读习惯、阅读水平、时间分配、教师引导等方面的原因,对整本书阅读兴趣不大,也没有较为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兴趣阅读,会更多地关注情节,还不会去分析鉴赏,对于书中的人物和主题还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目标1.了解祥子的人生经历及追逐梦想的过程。
2.多角度、个性化分析祥子的悲剧命运原因。
3.熟练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4.引领精神成长,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1.运用圈点批注法对《骆驼祥子》进行深入的阅读。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障碍和疑惑。
3.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祥子悲剧原因的相关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理解层次。
附:《圈点与批注》阅读任务单教学方法圈点批注法、活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一、导入新课骆驼在广袤的沙漠中行走,无惧恶劣的天气;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便跑到城里,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
二、追梦(情节内容)梦想是如此美好,这个梦想让祥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梦想最终有没有实现呢?请围绕祥子的梦想,结合你的批注,写出他的追梦经历。
1.同屏展示学生完成的追梦经历图(希沃授课助手)。
《骆驼祥子》阅读计划表
![《骆驼祥子》阅读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7ce5b6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7.png)
《骆驼祥子》阅读计划表以下是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阅读计划表:《骆驼祥子》全书共24章,以下引导大家进行阅读规划。
1.第一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一章:初到北平,攒钱买车农民祥子为何进城拉车?如何攒钱?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二章:人车被抓,军营逃跑在什么情况下逃跑?如何逃跑?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三章:卖掉骆驼,返回北平祥子如何卖骆驼返回北平?是个什么样的人?第四章:重回车厂,攒钱买车祥子回车厂和刘四爷、虎妞之间分发生什么事情?第五章:拼命拉车,怒辞杨宅祥子拉包月经历了些什么事情?第六章:虎妞诱骗,祥子逃跑虎妞如何诱骗?祥子为何逃跑,又遇到了谁?2.第二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七章:曹宅拉车,车毁人亡祥子在曹宅如何生活的?第八章:热心高妈,虎妞来访高妈如何帮助祥子攒钱买车?第九章:虎妞假孕,祥子困窘祥子做了些什么事情?第十章:老马爷孙,想到未来为什么要插入“老车夫”、“小马儿”?第十一章:曹宅遇险,祥子被讹谁讹了祥子,如何讹的?第十二章:王家避险,离开曹宅遇到什么险?如何离开的?3.第三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十三章:四回车厂,筹备寿宴祥子回车厂与刘四爷、虎妞之间发生了什么?第十四章:计划落空,妇女决裂虎妞与刘四爷为何争吵?如何争吵?第十五章:祥子成婚,商量出路虎妞和祥子对婚后的生活各是什么态度?第十六章:贫苦杂院,重新拉车贫苦的大杂院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第十七章:虎妞买车,福子回家虎妞为何买二强子的车?第十八章:脏乱杂院,烈日暴雨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拉车是什么感受?4.第四周阅读计划,内容简介,问题激趣。
第十九章:祥子生病,虎妞难产祥子生病,虎妞怀孕,一家人怎么生活?第二十章:卖车葬妻,夏宅拉车祥子的三落,都什么情形?第二十一章:祥子被诱,染上脏病祥子成了什么人?第二十二章:曹家收留,重燃希望祥子战胜刘四爷指的是什么事情?第二十三章:老马丧孙,福子自尽小福子的死对祥子意味着什么?第二十四章:出卖阮明,行尸走肉梦想破灭,祥子成了什么人?。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1844bf581b6bd97e19eaac.png)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整本书教学实践活动《骆驼祥子》阅读设计教学价值:知识积累:阅读本书,可以积累以下知识。
1.悲剧小说的艺术价值。
2.老舍京味、幽默、韵律美的语言特色。
3.文章大量的景色描写对气氛渲染的作用。
能力提升:1.依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多角度体会人物形象,评价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片段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
3.梳理祥子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悲剧命运,总结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精神成长:这是一部老北京底层劳动者不屈服于命运的奋斗史。
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愿望,他充满自信,努力奋斗,他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积极向上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这点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祥子的堕落和最后的悲剧命运是由他的贫苦出身,他的无知愚昧,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以及当时的黑暗社会所造成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是否也有这样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也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的。
学生在阅读悲剧性作品时应该思考悲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从悲剧作品中收获的精神成长是什么?人们在悲剧作品中可以深刻的思考,透彻的领悟,真正的释然,这也显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学程设计整体框架1.教师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导读激趣,在导读课上让学生对作者,作者的写作背景,作品大概脉络,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设计“通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读全书,在通读指导阶段需要设计各种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
3.组织读书分享会或者其它形式,汇报阅读成果,在汇报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识。
阅读起始课走进祥子的世界《骆驼祥子》阅读起始课教学目标:1.通过名家对作品的评价,老舍自己的评说认识到《骆驼祥子》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2.以祥子第一次买车为例,人物性格阅读方法指导3.通过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认识到祥子的悲剧命运。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f12f2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a.png)
(一)设疑导入
小说名字为什么叫“骆驼祥子”?
(二)奋斗起:激情饱满的进行曲
.祥子为什么选择人力车夫这个职业?
首先是车夫投资成本小,容易挣钱,拉车比其他苦工多一些变化和机会,可能会遇到多于希望的报酬。然后是 祥子自己年轻力壮不需要太多知识,靠自己干体力活也能够让生活过得很好。他本来生活在农村,18岁时,不幸失 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便跑到北平城来赚钱谋生。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赌钱,他认定拉车是最好挣钱的活儿 。
他乐观但盲目,坚定却木讷,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一心拉车,不问时事。没有认清灾 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他将自己的生命和车连在一起,一旦拉车 的理想破灭,他便陷入颓废的迷惘和痛苦的堕落,而小福子的死更是将他仅存的一丝希望摧毁,要强的祥子终于变 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
“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
“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
“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
师:用纯熟的北京口语描述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刻画真实灵动人物的性格,叙述故事,褒贬事物。
(六)“骆驼祥子”的含义:
第一层是点明小说的主人公,即祥子。
第二层是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也就是骆驼祥子称号的由来。第三层是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即像骆驼一样 吃苦耐劳、沉默憨厚。第四层是骆驼象征贫苦下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骆驼是旧时代最为廉价而最为 耐用的交通工具,而祥子本身也是贫苦的下层劳动人民。小说以骆驼为象征,强调了社会底层的人们面临的困境和 不幸,突出了底层人民群体的窘境和无奈,表现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残酷。
师:“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 鬼!”祥子前后巨大的改变,揭露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剥削。
七下第三单元《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下第三单元《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4b8f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e.png)
七下第三单元《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谁来拯救——《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以关键词概述小说情节,初步感受悲剧底色;2.以情境创设,探究悲剧原因,领会作品内涵。
二、重点难点以情境创设,探究悲剧原因,领会作品内涵。
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呈现车图片)这是老师从网上搜集的有关县城发展变化图,同学们发现四张图有什么共同特点?明确:车。
车不单单是交通工具,还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写照,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百年前的北京城,去看看那时穿梭在北平城大街小巷的车是什么样子?也去见见今天这节课的主人公—祥子(板书)(二)概述故事1.学生齐读: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每六个成年男性中就有一个洋车夫,虽收入不高,甚至仅能糊口,但因其操作难度低,易上手,成为众多底层青年的首选职业。
明确:洋车夫一定是当时北平城独到的风景线,而祥子便是这众多车夫中的佼佼者。
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2.提问:请用一段话复述小说情节,但必须包括以下六个关键词。
(目标、努力、结果、意外、转折、结局)3.提问: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回答提示:()祥子在经历()成为()明确:我们看到祥子前后巨大的反差,从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有志青年,堕落成为自私麻木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正如作者在小说最后所写一样:第二十四章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三)情境创设——拯救祥子这是一场十足的悲剧。
我们不禁感慨祥子悲惨的遭遇,与其同情、哀叹,不如我们一起穿越到书中,去拯救祥子,看能否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任务一:拯救“一落"祥子1.请一名学生朗读“一落”结尾部分,了解故事情节,学生寻找书本相关情节,圈点批注,在某一处添加情节内容,通过自己的方式阻止悲剧发生。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完整版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508fa72cc58bd63186bd99.png)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整本书教学实践活动《骆驼祥子》阅读设计教学价值:知识积累:阅读本书,可以积累以下知识。
1.悲剧小说的艺术价值。
2.老舍京味、幽默、韵律美的语言特色。
3.文章大量的景色描写对气氛渲染的作用。
能力提升:1.依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多角度体会人物形象,评价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片段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
3.梳理祥子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悲剧命运,总结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精神成长:这是一部老北京底层劳动者不屈服于命运的奋斗史。
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愿望,他充满自信,努力奋斗,他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积极向上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这点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祥子的堕落和最后的悲剧命运是由他的贫苦出身,他的无知愚昧,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以及当时的黑暗社会所造成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是否也有这样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也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的。
学生在阅读悲剧性作品时应该思考悲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从悲剧作品中收获的精神成长是什么?人们在悲剧作品中可以深刻的思考,透彻的领悟,真正的释然,这也显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学程设计整体框架1.教师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导读激趣,在导读课上让学生对作者,作者的写作背景,作品大概脉络,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设计“通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读全书,在通读指导阶段需要设计各种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
3.组织读书分享会或者其它形式,汇报阅读成果,在汇报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识。
阅读起始课走进祥子的世界《骆驼祥子》阅读起始课教学目标:1.通过名家对作品的评价,老舍自己的评说认识到《骆驼祥子》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2.以祥子第一次买车为例,人物性格阅读方法指导3.通过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认识到祥子的悲剧命运。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ba410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1.png)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名著《骆驼祥子》教案「篇一」教学创意:一、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对祥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二、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三次静心阅读,感受文本的魅力。
三、在作业布置方面,导入整本书具体的阅读规划,并在活动安排中设置了制作目录卡片、观赏电影并于朋友圈发表影评、撰写研究性小论文等一系列创新活动。
教学重难点:1、三次精读文本并从中感受祥子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变化;2、结合背景,探索祥子命运变化的多方面原因;3、通过名著阅读规划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学方法:猜读法、提要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以“第一现场”新闻采访形式,通过阅读、访谈,填写户籍信息卡,初识祥子。
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农民工祥子的个人信息严重缺失。
此外,我们需要对祥子的能力进行评估,看其有无可能实现最终梦想。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一节(1-10页),静心阅读(时间:6分钟),思考并完成:1、祥子的户籍信息卡;2、刚到北平时,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活动目的:1、巧设情境,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填写户籍信息卡,并关注与思考祥子的命运。
活动二“第一现场”栏目组再次回访,进行跟踪报道。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23节(207-215页),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记者:祥子梦想是否已经实现?他现在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注明:此环节角色变换,学生成为记者,由学生采访学生。
活动目的:1、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静心阅读,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2、通过角色变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三深圳市“第一现场”栏目的报道总结。
记者:梦想破灭!祥子从一个“五好”青年几经辗转沦为社会混混,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快速阅读《骆驼祥子》导读1-4页、知识链接1-4页,寻找答案。
注明:此环节仍为角色变换,学生成为记者,由学生采访学生。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9df4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5.png)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整体的艺术框架,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难点第一阶段初读:重点应该是完成整本书的初次阅读,梳理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第二阶段细读:进一步了解祥子的个人经历并能去分析小说中祥子的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师导读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导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研究祥子的命运轨迹,探讨祥子的命运悲剧,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
第四阶段个性化阅读:通过阅读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方法略读(圈点勾画的批注阅读、资料助读)、精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师生共读)、活动助读(自由回读)教学过程一、阅读内容:《骆驼祥子》整本书二、推荐版本:人教版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由温儒敏、王本华先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阅读时间:8-12周四、阅读方法:四读法初读→细读→研读→回读第一阶段:初读阅读时间:寒假4周阅读策略:圈点勾画资料助读阅读任务:1.制定读书计划。
(见附件1)2.结合名著导读按计划完成第一阶段的自主阅读。
3.以祥子为核心人物,按照小说中人物的出场顺序绘制一张人物关系图。
(准备A4纸)4.根据每个章节的主要事件,给各章节拟写小标题。
对祥子人生奋斗历程影响最大的故事情节有哪些?(见附件2)5.活动安排:利用阅读课对任务3、4进行分组展示,并对优秀作品进行收集展示。
第二阶段:细读阅读时间:2周阅读策略:任务助推批注细读阅读任务:1.细读各章节内容,填写祥子个人简历。
《骆驼祥子》整本阅读方案1
![《骆驼祥子》整本阅读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b06d4ab580216fc710afd1c.png)
《骆驼祥子》整本阅读方案阅读目标:1.感知悲剧小说的艺术价值。
2.品味老舍京味、幽默、韵律美的语言特色。
3.学习文章大量的景色描写对气氛渲染的作用。
能力目标:1.依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多角度体会人物形象,评价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片段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
3.梳理祥子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悲剧命运,总结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成长目标:这是一部老北京底层劳动者不屈服于命运的奋斗史。
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愿望,他充满自信,努力奋斗,他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积极向上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这点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祥子的堕落和最后的悲剧命运是由他的贫苦出身,他的无知愚昧,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以及当时的黑暗社会所造成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是否也有这样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也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的。
学生在阅读悲剧性作品时应该思考悲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从悲剧作品中收获的精神成长是什么人们在悲剧作品中可以深刻的思考,透彻的领悟,真正的释然,这也显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整体方案框架:1.教师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导读激趣,在导读课上让学生对作者,作者的写作背景,作品大概脉络,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设计“通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读全书,在通读指导阶段需要设计各种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
3.组织读书分享会或者其它形式,汇报阅读成果,在汇报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识。
阅读起始课——走进祥子的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名家对作品的评价,老舍自己的评说认识到《骆驼祥子》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2.以祥子第一次买车为例,人物性格阅读方法指导3.通过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认识到祥子的悲剧命运。
4.通过朗读典型片段,和借助他人研究感受老舍的语言艺术。
阅读过程:一:认识《骆驼祥子》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1.阅读调查:统计读过《骆驼祥子》的人数,没有读过的,询问没有阅读的原因,已经读过的,询问是否喜欢这部作品,简单说说理由。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1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adedd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f.png)
车夫奋斗泪,乱世悲凉歌——《骆驼祥子》名著探究课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整本书阅读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
“部编版”教材更是建议以激发兴趣、传授方法、专题探究、师生共读等为主要策略,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立体的阅读体系。
二、【教材分析】《骆驼祥子》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名著,该作品是老舍先生写于1936年的一部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来自旧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祥子三次买车、三次失车的故事,刻画了一个淳朴善良、老实憨厚、任劳任怨、坚韧隐忍、有着美好理想的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
通过这部作品,学生能够看到旧社会无数和祥子一样的命运悲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能够产生与作者一样的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情感共鸣,能够生发和作者一样的对社会的思考。
同时,这部小说有很多精彩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有很多具有老北京地方特色的语言,还有很多简洁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
品读这些语言,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学情分析】《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语言浅显易懂,结构清晰,但篇幅长,阅读花费的时间多,要落实阅读效果难度相对较大。
七年级的学生缺乏那个年代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阅历,本节探究课旨在激发兴趣、传授方法、帮助学生理顺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祥子悲剧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照插图复述故事,梳理小说情节。
2.通过圈点与批注,精段精读,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探寻小说主题。
3.通过细读文本,探寻祥子悲剧命运的成因,劝勉同学们坚守理想。
五、评价任务1.主任务概述我校萌芽文学社团打算开展一期主题为“观世间百态,感人物命运”的小说推介交流会,寻找校园“最佳小说分享家”。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四重策略我这样教学《骆驼祥子》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四重策略我这样教学《骆驼祥子》](https://img.taocdn.com/s3/m/f5d813a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b.png)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四重策略我这样教学《骆驼祥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四重策略,并以《骆驼祥子》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应用这些策略。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感。
本文将首先介绍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然后阐述四重策略的具体内容,最后以《骆驼祥子》为例,展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这些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在具体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策略一:导读引领,激发兴趣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导读的作用不可忽视。
导读不仅是引导学生进入新书的桥梁,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
我在教学《骆驼祥子》时,特别注重导读的设计和实施。
我精心挑选了一段引人入胜的引言,这段引言既概括了《骆驼祥子》的主题和情节,又巧妙地设置了悬念,让学生在阅读前就对书中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这样的引言,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通往书中世界的大门。
我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与《骆驼祥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老北京的风土人情、骆驼队伍的壮观景象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书中的世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还组织了一次关于《骆驼祥子》的主题讨论会,邀请学生和我一同探讨书中的主题、人物和情节。
在讨论中,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我在导读阶段还为学生布置了一些与《骆驼祥子》相关的阅读任务,如阅读书评、了解作者生平等,这些任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书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这一系列的导读策略,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骆驼祥子》的阅读兴趣,为他们的整本书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运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体验阅读的魅力。
骆驼祥子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骆驼祥子整体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8500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d.png)
骆驼祥子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的背景和作者鲁迅;2. 掌握小说的基本内容、主题和人物形象;3. 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风格;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文本导读(15分钟)介绍《骆驼祥子》的背景和作者鲁迅,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产生背景做初步了解。
2. 故事梗概(15分钟)简要讲述《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对整体情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主题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并向全班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展现的社会现象和人性主题。
4. 人物形象分析(25分钟)选择几个重要的人物,分组深入分析他们的性格和形象,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
5. 文学特点和风格(25分钟)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片段和语言表达,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鲁迅的写作风格,如对比的手法、社会写实主义的体现等。
6. 阅读理解与批评(30分钟)给学生阅读一段摘抄或篇章,并针对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或情感进行探讨和批评。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文本,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7. 创作任务(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与小说相关的情景剧或演讲,并在课后进行呈现。
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8. 总结归纳(10分钟)结束课程前,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体会,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包括小组讨论、合作分析和集体讨论等。
教师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辨能力。
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中的参与程度;2. 分析思考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和文学特点的分析和思考能力;3. 创作表达评价:评估学生在情景剧或演讲中对小说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教学资源:1. 《骆驼祥子》文本;2. 鲁迅相关资料;3. 小组讨论及展示所需的材料或道具;4. 阅读理解及批评的文本材料。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全书阅读规划及练习题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全书阅读规划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7a9e7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第一阶段: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析人物。
第二阶段:目标:结合背景,研究主题。
方法:静心细读,进入情境,摘抄并批注。
目标:评价性阅读专题探究方法:查找资料,读与思结合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作者:老舍,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内容: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
一、主要情节概括: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
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
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
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
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
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
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 被敲钱空: 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
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
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
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
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
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
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 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
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案.doc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eeeec05a58da0116d1749a5.png)
第三环节:
祥子,但大部分篇幅却没岀现“骆
题,结合老
和随遇而安。通过探
合作探究
驼”,这是为什么呢?
师下发的
讨“骆驼” 一词的出
概括形象
活动任务,
现频率,既能概括祥
2. PAD下发上学期读过的两篇文章,
按照事先
子的人物形象前后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骆驼祥子》阅读教学设计
课时
—
信息技术应用
PAD
学科
语文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七到九年级学牛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要养成默读 习惯,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要对文章有自己的心得,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 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阅读中碰到的问题,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课标强调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且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了解文章屮的修辞方法,了解文章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这是 本教学探究
的巨大差异也能更
年•骆驼队》,然后思考老师的问题,
骆驼在小
好的探究文章的主
为什么是骆驼而不是别的动物?
说中的内
旨意蕴。
PAD下发关于骆驼的视频,边看边思
涵。进而分
考,用三到四个关键词概括骆驼形
析祥子的
象。
形象。
3•根据骆驼的形象,结合文章,探
究祥子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完成PAD
二、梳理情节
首先由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概 括,没有讲到的地方找同学补充。
老师最后补充,同时总结全文发展 脉络,概括祥子的“二起三落”。 提问: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71c7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0.png)
通过对小说情节和语言的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深入挖掘主题,提高文 学鉴赏能力
汇报人:XXX
04
教学方法
章节副标题
文本阅读和小组讨论
文本阅读:学生通过阅读《骆驼祥子》原著,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 情节发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感受,分享对作品主题、人物塑造等方面的 看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作品。
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和学生 的参与度。
教学目标:学生能 够理解《骆驼祥子》 的主题思想,把握 小说的核心情感。
教学目标:学生能 够深入分析小说中 的人物形象,理解 其性格特点及命运。
教学目标:通过学 习,学生能够提高 对现实主义文学作 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培养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 引导其对小说中反 映的社会问题进行 深入思考。
分析小说情节和语言特色
量和效果。
05
教学过程
章节副标题
导入:介绍小说背景和作者
小说背景:20世 纪20年代的北京, 军阀混战,民不 聊生
作者老舍:原名 舒庆春,中国现 代小说家、作家、 语言大师
文本阅读:梳理人物关系和情节
人物关系梳理:祥子与虎妞、祥子与小福子等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情节梳理:祥子的买车梦、虎妞的婚姻、小福子的命运等主要情节。 人物性格分析:祥子的勤劳、虎妞的精明、小福子的善良等。 主题探讨: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和思想内涵。
整本书阅读优质课《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优质课《骆驼祥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3f510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f.png)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一,开展整本书阅读过程性展示: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推荐阅读《骆驼祥子》这本书。
我的整本书阅读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作者简介。
(二)《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三)推荐理由。
二,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课堂展示:(一)创设情境:上课!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拿出《骆驼祥子》这本书给大家展示。
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
老师看到了,有个别同学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大多数同学还没有读过。
相信上完这节课,会有更多的同学想看这本书。
(二)讲授与讨论:1.作者简介。
《骆驼祥子》这本书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同学回忆一下,我们学过老舍先生的哪些课文?对,有《猫》《母鸡》等。
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2.《骆驼祥子》主要内容。
(1)背景资料。
(出示课件)《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
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
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2)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
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
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
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f84eea6bec0975f565e23f.png)
整本书教学实践活动活动三:通过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认识到祥子的悲剧命运。
(一)由读题目了解《骆驼祥子》几个字的意义导入以下内容。
祥子自然是主人公,那祥子和骆驼有怎样的关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1.祥子的职业 2.祥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3.祥子经历的第一次重大波折是什么?)(二)围绕着买车,祥子一共经历了几次波折?这个问题可以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读小说自己找到答案.第一次波折:辛苦赚钱买来的车被匪兵抢走.第二次波折:好不容易卖骆驼,拉包月攒的钱被孙侦探骗走.第三次波折:虎妞给祥子买来二手车,但在虎妞难产死去时,为了埋葬虎妞而卖掉.(三)祥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他的理想实现了吗?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这个可以留下悬念,让学生读名著可以让学生读小说的结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原文: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了他自己,埋了自己这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活动四:通过朗读典型片段,和借助他人研究感受老舍的语言艺术。
老舍自己对文字风格的评价:好友顾石君先生供给了我许多北平口语中的字和词。
在平日,我总以为这些词汇是有音无字的,所以往往因写不出而割爱。
现在,有了顾先生的帮助,我的笔下就丰富了许多,而可以从容调动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因此,《祥子》可以朗诵。
它的言语是活的。
举例子让学生知道老舍文字的魅力:日本有位著名的教授中山时子先生,她是研究中国语、中国文化的老前辈,有80岁了。
中山先生主办了个中国没有过世界也少有这么长寿的读书会,名字叫“老舍读书会”。
它1951年成立,2001年3月,中山先生率团到老舍的故乡北京庆祝了它50周年生日。
五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每个周末,大家聚在一块儿,读老舍。
这个读书会,除了要了解老舍,读懂老舍的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听”老舍。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阅读任务计划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阅读任务计划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6809f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9.png)
七年级下名著阅读计划及阅读任务(附答案)第一阶段:读《骆驼祥子》,完成在摘记本上。
《骆驼祥子》1-5章1.用圈点批注法了解祥子人生的“一起一落”,用三个词语概括刚进城拉车的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
(1)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以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2)整整..了一百块钱!..的三年,他凑足(3)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而又有生气...。
..,沉默...,坚壮(4)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乐观自信,淳朴……2.面对现在“拼命”的祥子,周围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其他车夫、虎妞、刘四爷)6-11章1.用圈点批注法了解祥子人生的“二起二落”,写一句你的感悟。
祥子卖掉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买新车。
干包月时,祥子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二希望破灭。
祥子在经历“一起一落”后,开始了他全新的生活。
这一阶段,他的身边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曹先生、高妈、虎妞、老马小马祖孙…这些人物的出现,都对祥子的“变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个阶段,祥子的人生同样经历了起伏。
从“一落”后重拾信心,到遭虎妞诱惑后至曹家躲难;从感受久违的温暖,到接受虎妞假孕的无奈;从拒绝高妈的意见拼命攒钱,到孙侦探敲诈搜钱使希望再次破灭…祥子似乎已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
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像一双双无形的手,在推着他朝着某个既定的方向前进。
2.老马和小马的出现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述。
目睹了老马和小马穷困潦倒、风餐露宿的悲惨遭遇后,祥子的思想开始转,他在小马儿身上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在这之后,祥子逐渐选择了妥协,败给了现实,委屈了自己,接受了虎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祥子》整本阅读方案
阅读目标:1.感知悲剧小说的艺术价值。
2.品味老舍京味、幽默、韵律美的语言特色。
3.学习文章大量的景色描写对气氛渲染的作用。
能力目标:
1.依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多角度体会人物形象,评价人物性格特
点。
2.通过片段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
3.梳理祥子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悲剧命运,总结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根本
原因,理解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成长目标:
这是一部老北京底层劳动者不屈服于命运的奋斗史。
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愿望,他充满自信,努力奋斗,他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积极向上以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这点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祥子的堕落和最后的悲剧命运是由他的贫苦出身,他的无知愚昧,他的个人主义思想以及当时的黑暗社会所造成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中是否也有这样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也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的。
学生在阅读悲剧性作品时应该思考悲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从悲剧作品中收获的精神成长是什么?人们在悲剧作品中可以深刻的思考,透彻的领悟,真正的释然,这也显示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
整体方案框架:
1.教师用一节课时间进行导读激趣,在导读课上让学生对作者,作者的写作背景,作品大概脉络,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设计“通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读全书,在通读指导阶段需要设计各种问题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
3.组织读书分享会或者其它形式,汇报阅读成果,在汇报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识。
阅读起始课
——走进祥子的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名家对作品的评价,老舍自己的评说认识到《骆驼祥子》的艺
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2.以祥子第一次买车为例,人物性格阅读方法指导
3.通过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认识到祥子的悲剧命运。
4.通过朗读典型片段,和借助他人研究感受老舍的语言艺术。
阅读过程:
一:认识《骆驼祥子》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1.阅读调查:统计读过《骆驼祥子》的人数,没有读过的,询问没有阅读的原因,已经读过的,询问是否喜欢这部作品,简单说说理由。
(目的:活跃现场气氛,了解阅读状况。
)
2.简单了解老舍以及老舍的创作。
老舍,满族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贫民家庭。
小学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考入北京师范学校。
曾在中小学任教。
年前往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在讲学的同时还不忘文学创作。
主要作品有长篇讽剌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
1930年回国后创作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
1937年,老舍创作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
1944年开始创作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建国后转入话剧创作,创作了著名作品《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十分注重在作品的语言上贴近中小市民阶层的生活,也因此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8月24日因为遭受到红卫兵的殴打和侮辱,后跳湖自杀,“以身谏国”享年67岁。
(老舍的儿子舒乙在多篇文章谈到了自己父亲的死。
)在他去世时,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诺贝尔文学奖正准备颁奖给老舍先生。
3. 出示他人评说和老舍的自我评说,认识《骆驼祥子》的艺术价值和阅读价值。
老舍自评:《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一文中这样说:当我刚刚把它写完的时候,我就告诉了《宇宙风》的编辑: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
它使我满
意的地方大概是:(一)故事在我心中酝酿得相当的长久,收集的材料也相当的多,所以一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没有什么敷衍的地方。
(二)我开始专以写作为业,一天到晚心中老想着写作这一回事,所以虽然每天落在纸上的不过是一二千字,可是在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候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
(三)在这故事刚一开头的时候,我就决定抛开幽默而正正经经的去写。
即使它还未能完全排除幽默,可是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
(四)既决定了不利用幽默,也就自然的决定了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
因为要求平易,我就注意到如何在平易中而不死板。
恰好,在这时候,好友顾石君先生供给了我许多北平口语中的字和词。
在平日,我总以为这些词汇是有音无字的,所以往往因写不出而割爱。
现在,有了顾先生的帮助,我的笔下就丰富了许多,而可以从容调动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因此,《祥子》可以朗诵。
它的言语是活的。
他人评价:
1.《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
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老舍也因为《骆驼祥子》而确立了都市平民文学第一家的地位。
2.《骆驼祥子》不只是作家本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很有代表性地表现出老舍为提高反映城市贫民生活作品的水平所取得的成就和所作出的贡献。
3.《骆驼祥子》就是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在老舍全部创作中是一座高峰。
1936年连载于《宇宙风》,1939 年第一次出版。
在以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已经由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几十版。
从 20 世纪 40 年代起,《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行,受到读者的喜爱,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以下环节留待深入阅读)
二:文中以祥子为中心人物,文中还有哪些重要人物出现?他们和祥子有怎样的关系?他们在祥子的命运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通过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认识到祥子的悲剧命运。
(一)由读题目了解《骆驼祥子》几个字的意义导入以下内容。
祥子自然是主人公,那祥子和骆驼有怎样的关系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1.祥子的职业
2.祥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3.祥子经历的第一次重大波折是什么?)(二)围绕着买车,祥子一共经历了几次波折?
(三)祥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他的理想实现了吗?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
四:通过朗读典型片段,和借助他人研究感受老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