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考点(十)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考点(二)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考点(二)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
2.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
3.皮亚杰认为遵从游戏规则是儿童道德品质的开始。
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
5.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
6.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7.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8.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演练方式称之为肯定性训练。
9.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1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12.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13.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行为塑造。
14.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15.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智慧技能。
1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7.常规性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18.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教育机智。
19.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20.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柯尔伯格。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教师是社会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角色,因此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综合知识是一个必备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教育综合知识的必背考点,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备考效率和成绩。
一、教育学理论基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了解其理论基础对于教师招聘考试至关重要。
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教育学的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等各个方面。
3. 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可以分为一般教育学和特殊教育学两个主要分支。
4.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儿童发展规律、教育的整体性、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
二、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的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1.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
2.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教师需要了解各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等,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教学有何影响,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
4.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遵守各种教育法律法规,了解相关规定对于教师招聘考试至关重要。
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等各个方面。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教育机构的管理、师生关系、学生权益保护等方面。
3. 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四、教育评价和测量教育评价和测量是用以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和教育质量的手段,了解其基本原理对于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量十分重要。
1. 教育评价的对象:教育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教育机构等各个方面。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和规范性等特点。
2. 教育学的学科分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
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经历了宗教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国家教育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4.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目标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教育评价论等。
5.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二、教育教学理论1. 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等特点。
2. 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等。
3. 教学设计原则:包括任务导向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
5. 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自评、互评等。
三、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学生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2. 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体差异等。
3.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4. 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分类: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等。
5.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包括心理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咨询等。
四、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2. 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国家教育政策、地方教育政策、学校教育政策等。
3.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管理等。
4.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教育监督机构的职责等。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2015.广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 )。
(分数:2.00)A.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育目标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2.【2015.江西】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 ),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即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被称为学习化社会的“四大支柱”。
(分数:2.00)A.“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存”“学会成长”B.“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长”C.“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解析:解析: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3.【2012.江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是( )。
(分数:2.00)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目的√D.教育组织形式解析:解析: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4.【2015.广西】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和( )。
(分数:2.00)A.教导作用B.选拔作用C.评价作用√D.管理作用解析: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调控和评价作用。
5.【2013.江西】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
(分数:2.00)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解析: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是导向、激励、评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0(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分数:2.00)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2.下列概念中(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分数:2.00)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解析: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机制理论提出图式、同化和顺应。
3.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5岁)人格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分数:2.00)A.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自主感对同一感混乱D.勤奋感对自卑感解析:解析: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4~5岁)人格发展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场独立型学习者一般偏爱的学科是( )。
(分数:2.00)A.语文B.数学√C.政治D.历史解析: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偏好理科、自然科学,场依存型的学生偏好文科、社会科学。
5.将猫、狗、鼠概括为“动物”,属于( )。
(分数:2.00)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或原理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解析:解析: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6.王军总喜欢给同学起各种外号,同学们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是( )。
(分数:2.00)A.强化B.消退√C.惩罚D.维持解析:解析:消退属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之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7.教师为了让小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并经常奖励利他行为。
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
(分数:2.00)A.顿悟说B.试误说C.认知失调论D.社会学习论√解析: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核心考点速记一
2014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核心考点速记一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4.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5.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6.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7.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8.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9.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10.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11.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12.(学记)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3.(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4.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15.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16.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17.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18.(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19.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20.(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1.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2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2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24.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25.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4年江西教师招考_教育综合基础知识_全书笔记以及重点
③ 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生产性,政治性 文化性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④ 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
⑤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阶级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转变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② 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③ 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 ②教育的原始性 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 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 轻视生产经验的传授
1.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2. 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 痒 序 校3.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4.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 1 -
① 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② 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③ 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的条件表现: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述与教育相关的特征,包括智力、性格、身体素质等。
环境: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学校等外在条件。
学校教育: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又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
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构成要素。
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促使他们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有三种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包括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包括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___的掌握研究理论、___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都在不同方面对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
遗传素质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与教育相关的特征,环境则指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学校等外在条件。
学校教育则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
养目标,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
智育是基础,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智育的补充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2014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4年衡阳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学记》。
()2、教育中针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教师的教育人际关系中,最核心的是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4、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指测验的效度。
()5、社会环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最主要源泉。
()6、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
()8、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作兴趣。
()9、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先慢后快。
()1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类型属于内倾型。
()11、贾德认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否对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的特殊原理进行概括。
()12、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和教师。
()13、只有当学生处于最强的动机水平时,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1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5、凡满七周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得推迟或提前。
()16、残疾适龄儿童应当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普通学校不得接收。
()17、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18、受到过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
()19、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20、教师素质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21、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2、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前摸底试卷(十)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前摸底试卷(十)1.【单项选择题】()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是教师角色行为中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
A. 站姿B. 走姿C. 坐姿D. 手势(江南博哥)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手势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是教师角色行为中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
2.【单项选择题】教育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 )。
A. 教育方法B. 教育理论C. 教育原则D. 教育方针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育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
两者实际上分属文化的不同层面。
教育活动隶属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教育理论则隶属文化的精神层面。
3.【单项选择题】利用优良的班风和校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培养美德、净化灵魂的目的。
这种德育方法属于情感陶冶中的()A. 人格感化B. 环境陶冶C. 文化陶冶D. 道德感化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环境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
如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等,有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
故题干这种德育方法属于环境陶冶。
4.【单项选择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B.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C. 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D. 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
A项错误。
5.【单项选择题】学校举办全校性的国家安全教育讲座属于课外、校外教育形式中的()A. 小组活动B. 学科活动C. 演讲活动D. 群众性活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考试重点整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 3、学校教育制度(1)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叫___学校教育制度_______。
(13年1月真题)(2)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3)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5、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军事技术教育)、书(学字)、数(计量)。
以礼、乐为中心【例题·选择题】我国学校教育始于( )A.奴隶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末期C.原始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中期【答案】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从西周以后,出现了“国学”和“乡学”,这就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P7(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阶级性、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014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通关必看的公共基础知识十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通关必看的公共基础知识十1.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3.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4.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5.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6.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道德教育。
7.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与世界性等特点。
8.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9.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
10.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
11.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12.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表扬奖励、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能力构成。
13.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支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平行管理。
14.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班级目标管理。
15.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18.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19.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
20.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班级。
2014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汇总
2014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汇总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有效的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教师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记》学不塌等,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藏息相辅。
6、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7、古印度——《吠陀》古埃及——文士学校。
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9、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10、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杜威的观点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
他主张教育为党校的生活服务,主要教育即生活。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他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与交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包含两个因素:智慧和探究。
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育,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2014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考试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10)
2014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理论考试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选对得1分。
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 )A.目的B.制度C.结构D.任务3.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这是( )A.研究型课程B.基础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技能型课程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方法改革B.观念改革C.课程改革D.内容改革5.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罗杰斯D.科尔伯格6.被狗咬过的人,后来看到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恐惧D.刺激评价7.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话说的是(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8.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特别苦,而吃药之后再吃糖就感觉特别甜。
这是哪种感觉规律?( )A.感觉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转换9.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A.人类性B.平等性C.适用性D.教育性10.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 )A.热爱学生B.热爱事业C.热爱家庭D.热爱社会11.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教育法》C.《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12.《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这体现了教育法的()A.方向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公益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13.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A.讲授B.提问C.板书D.反馈14.下列不属于教态语言特征的是()A.辅助性B.动作性C.情境性D.间断性15.关于班集体的文化的理解准确的是()A.是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习惯B.是为着一个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在奋斗中形成的C.是为了某种学习目的由班主任强制规定形成的D.是一种社会必然现象16.密切联系各科任课老师,及时反映同学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是()的职责。
教师招聘之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考点速记
2.智力的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智力的群体差异。(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智力超常,IQ低于70的人属于智力低下。)
3.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反思型与冲动型、整体性和系列性、心理自我调控等方面。
考点4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考点5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1)教学上——授受关系。(2)人格上——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的关系。
考点6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以及进程的安排。
考点13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 考点14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考点15课外活动的形式
考点18联结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2.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会判断 泛化:一朝被蛇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将不同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考点24学习动机的激发
1.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015.辽宁鞍山】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附属内驱力√B.外部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解析:解析: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其中,附属内驱力是一种外部的动机,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动机。
2.【2014.山东济宁】个体通过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需要属于( )。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自尊的内驱力D.避免规则的内驱力解析: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3.【2014.山东菏泽】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解析: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绩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绩看成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认知内驱力也称为内部动机,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4.【2014.山东济宁】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外部动机√B.内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解析: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2014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解析
2013江西中小学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1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总结
201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总结2014-08-06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2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2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2014年三门峡市直招教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2014年三门峡市直招教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重要考点2014年三门峡市直招教笔试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重要考点,2014年三门峡市直招教58人考试。
打印准考证时间:2014年11月25日8:00至11月29日9:00。
笔试时间为2014年11月29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
面试内容:以说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推荐:2014年三门峡市直招教笔试辅导课程教育基础知识重要考点:1.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加涅。
2.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3.过度学习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4.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
5.观察性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三种。
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7.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知识结构简化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8.深层特征的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道德情感的作用。
10.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11.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符号表象形式来呈现。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器械型操作技能。
13.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是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14.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15.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16.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
17.心智技能的特点是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18.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9.程序教学的创始者是普莱西。
20.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
河南各地市招教备考QQ群:点击查看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核心考点(十)
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
4.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乌申斯基。
5.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6.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7.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8.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维果茨基。
9.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教师申诉制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12.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场独立型。
13.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区分度很高。
1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5.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