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校体育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研究方面,各地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试点和实践探索。
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的研究。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从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是体育理论的研究。
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以体育理论为指导,研究教育体育的本质特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为提供理论支持。
三是社会科学的研究。
学校体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借鉴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分析社会背景、社会需求等因素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学校体育发展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试点的研究。
各地纷纷开展学校体育试点,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模式,通过实践验证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是案例的研究。
各地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其他地区的具有借鉴意义,因此需要对各地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三是实践探索的研究。
在学校体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不断的试错和改进,寻找适合当地实际的路径。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学校体育发展都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培训与发展。
学校体育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学校设施和资源建设。
学校体育需要提供良好的体育设施和资源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三是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学校体育需要与社会各界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格局。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以教育理论、体育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试点、案例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逐步实现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生运动 。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育 与健康教 育相结合 , 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和健康素养。最后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 的方 向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 中,强调接受 学习 ,机械模仿 ,忽视学生 的学。新 的课程 标准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
性地学习。
( 二) 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 教学之中。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 科学文化知 识、 劳动技能 、身体和心理素质 , 是适应社 会的需要 。高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是 增强学生 的体质 , 够 陶冶学生情操 , 锻炼学 生意志的基地 。是增强学生 的组织纪律性 。 提高学 生的思想品质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精神 和集体主义精神 , 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 所需要 的人才 的思想道德素质基地。突出培 养大学生 的齐心协力精神 , 利用团体的凝聚 力 来克 服困难 ,加强学生 之间 的竞 争与合 作 。在压力与磨难并生的体育竞赛 中,使学 生的意志锻炼得更坚强 。 ( 三) 加强复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 体育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改革 主体 , 所 谓 “ 复合型体育教师”是指在舸识结构方 面 由两个或 两个 以上 的不 同性质 的知识 群组 成, 在智能结构方面由跨学科的多种能力 聚 合而成 的,即体育教师除了要具备主 、 辅修 专业的经历 ,还要涉及与主、辅修有关 的知 识和其他学科知识 。总之,要有宽阔的纵横 向知识面 , 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 , 在体育理 论实践领域里 , 具备独立完成 多项工作 的能
体 育教 育 2 0 1 3年 1 0期 ( 上)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金 鑫
( 河南工业职 业技术学院 河南
现状的分析,对高校体育教 学改革 的内容 、方 法等 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体育 ; 教 学改革;终 身体育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研究
。高校讲坛 O
S IN E&T C N L G F R TO CE C E H O O Y N O MA I N I
Hale Waihona Puke 20 0 8年第 2 期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研究
陈继 裕 ( 华北水 利水 电学 院 河 南 郑州
40 1 ) 5 0 1
【 摘 要】 对普通 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如何 构建合理 的课程 结构 , 实现课程方案的整体优 化 , 关注健 康理念 , 课程 内容 的编选应 有利于学生体 育 与健 康 教 育 能 力 的 培 养 . 学 方 法的 选 用应 改 变 重教 轻 学 的 现 象 , 视 学 生 的 主体 性 学 习 , 视 教 学 模 式 的 完善 与 重 构 , 求教 与 学 的 最 佳 教 重 重 谋
整 体 效 益 等 问题 进 行 了讨 论 。
【 关键词 】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 结构; 健康 第一
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的 决 定 指 出 , 校 教 育 要 树 立 健 康第 一 的 指 导 思想 . 实 加 强 体 育 工 作 。 学 切 随着 基
代背景下 , 培养 的体育教育专业人 才 , 必须是厚基 础 、 高素质 、 富于创 新 、 应 知 识 经 济需 要 的有 专 业特 长 的复 合 型人 才 。 这 种 复 合 型 人 才 适 的构成因素包括 : 念 、 观 知识 、 质 和能 力 。 素 构 建 科 学 , 理 的课 程 结 构 是 课 程 体 系 与教 学 内 容 改 革 的 核 心 及 合 培养新世纪体育教育人 才的关键 。 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的 需 要 , 通 高 校体 育教 育 专 业 应 力 求 优 化 课 程 结 构 , 新 教 学 内 容 , 普 更 拓 宽 课 程 设 置 , 整 知 识结 构 , 化 人 文 素 质 , 高 适 应 能 力 。 之 , 调 强 提 总 要
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进 入 到 积 极 、 松 、 谐 的 学 习 状 宽 和
态 ,形 成 双 向 互 动 。 在 给 学 生 以
“ ” 同 时 授 之 以 “ ” 从 而 奠 鱼 的 渔 ,
定 学 生 的 自我 学 习 、 自我 发 展 的 基础。
22 建 立 科 学 系 统 的 课 程 结 .
为 中心 ” ,运 用 “ 导 式 ” “ 导 引 、指
随茎 喜 害
准》 《 家体 育 锻炼标 准 》 、国 ,各 校
制 定 的各 项 运 动 技 能 测 评 标 准 常
作 为 评 价 学 生体 育 能 力 的 手 段 . 广 泛 应 用 于 教 学 之 中 ,其 目 的 是
为 了促进 学 生进 行体 育锻 炼 。 目
想 相称 的新 的教 学方 法 。而 在现 行 的 学 校 体 育 教 学 中 , 我 们 既 能 感 受 到 “ 运 动 技 术 为 中 心 ” 重 以 , 视 “ 基 ” 片 面 追 求 体 育 课 的 负 二 , 荷 强 度 来 刺 激 学 生 体 质 增 长 等 传 统 的 教 学 观 念 的 存 在 :也 能 看 到 “ 教 师 为 中 心 ” 采 用 “ 习 式 ” 以 , 传 、
配 . 以 达 到 整 节 课 在 结 构 上 的 平 衡 , 而 影 响 了 教 学 质 量 。学 生 处 从
式 ” “ 发 式 ” “ 现 法 ” 等 教 学 、启 、发
方法 , 免强 调那 种整齐 的对 立 . 避 让 学生 从 被 迫状 态 下 解脱 出来 .
目前 .我 国 学 校 体 育 的 改 革 已 经 从 小 学 到 中 学 ,从 高 中 到 大 学 蓬 勃 兴 起 ,并 已 经 取 得 了 阶 段 性 成 果 。学 校 体 育 教 育 作 为 学 校 体 育 的 最 上 层 , 教 学 理 念 、 学 在 教 手段 及师 资素 质等 方面 仍然 存在 着 许多不 足之处 。 11体 育 教 学 指 导 思 想 与 方 .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
1我 国高校 体育教育发展 现状
量相 对 中 小学 来 说还 是 比较 丰 厚 的 , 是 有 但 学 校 体 育 教 育 的 目的 是 增 强 体 质 , 培 些 学校 却 也存 在 着严 重 的 不足 , 且存 在 着 并
存在着 较大不足 。 2 世 纪 是 高 科 技 以 及 高 度信 息化 的 时 能 力 得 到 提 高 的 同 时 , 养 学 生 全 面 的综 l 培 () 育 观 念 存 在 偏 差 。 1教 当前 , 我 国 高 代 , 了 更好 的 应 对素 质教 育的 发 展 , 变 合素 质 能 力 。 在 为 改 校 体 育 教 育 中 , 育 教 师 往 往 没 有 注 意 到 以 往 的 “ 识 型 ” 才 , “ 造 型 ” 才 的 2. 注 重体 育 理论 与 实践 相结 合 的教 学 方 体 知 人 向 创 人 3 综 合 素 质 的 提 高 , 只 注 重 强化 体 育知 识 , 而 忽 略 了 对 自然 科 学 、 文 科 学 等 知 识 的 学 人 习 和 掌 握 ; 调体 育能 力的 提 高 , 忽 略 了 强 而 转 变 , 必 须 树 立 全 面 育 人 的 体 育教 育 观 就 念 , 眼 于大 学生 综 合 素 质 的 提 高 。 注 重 着 在 学 生 的 身 体 素 质 、 理 素 质 以 及 道 德 品 质 心
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道德、 志品质, 意 使
专 业知 识 能 力不 足 的 局面 , 育教 师 只是 单 校 当 中 也 应 如 此 , 是 学 校 体 育 观 念 更 新 体 这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研究
1 理 论 误 区 .
1 1理论 误 区一 : . 理论 教材 单 一 、 系统 。 不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 多年来 ,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
材 的内容 基本 无变 化 , 中学 大 同小异 , 易使 学 生 学习 感到 枯 与 容 燥 、 味。 乏 首 先我 们 必须 认 识 到 , 书 是 死 的 , 是 活 的 ” “ 人 。教 材 内容 的无变 化是 指 在广 度上 没变 化 , 必 须看 到 , 体 育教 材 在 但是 大学 深 度上 加深 _ 比如 中学 学 习篮 球 , 能会 学 到运 球 、 球 、 r。 可 传 投 球 、 等基 本技 术 和基 本 规则 , r 学就 加 深 了对 篮球 运 动 过人 到 大
【 关键词 】 高校
体育教育 现状
改革
位 和 重要 意义 。然 而 , 们 必 须 认 识 到 ,标 准 》 目的 是 让 大 我 《 的 学 生 积 极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和 体 育 课 程 的 学 习 , 展 自己 的 素 质 。 发 但从 现 阶段 来 看 , 这种 指 导思 想具 有很 大 的局 限性 , 在一 定 程 它 度 上倡 导 的是 “ 应试 体 育” 。或 许 , 大 学 阶段 , 在 由于 毕 业 压力 , 学生能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 , 但工作后 , 很有 可能“ 拒体育于 门外 ” 。从 大 学 阶段就 应 该用 终 身 体 育 的理 念来 指 导 学 生 的体
13 理 论 误 区 三 : 地 场 馆 数 量 不 足 . 场
大学 体 育教 育 的教材 目前 来 看 主 要 有 两种 类 型 : 一 种 是 第 大 学体 育 教程 , 面 既包 含 理 论 部 分 , 包 含实 践 部 分 ; 二 种 里 又 第 是 大学 体育 理 论教 程 和 大学 体 育 实 践 教 程 , 学 体育 的理 论 部 大 分 和实 践部 分分 到两 本 书 里 面 。研 究 这 两种 书 的 内容后 , 们 我 发现 主 要 内容 为 田径 、 排 足 、 羽 网 、 美 操 、 篮 乒 健 游泳 ; 新 兴 体 像 育运 动 项 口都放 在 一章 之 中带 过 , 为学 生 自学 的内容 。 成 2 3体 育教 学 方法缺 乏 创新 . 长期以来 , 高 阶 段 就 已经 接 触 过 这 些项 目, 因此 在 进 一 步学 习 的时候 , 如果 体 育 教 师 在教 学 方 式 和 方 法 上 不进 行 创 新 , 不 能很 好 地调 动 大 学 生 的 积极 性 。有 的教 师 甚 至 采 用 就 周 而复 始 的考试 方 法取 代 体育 教学 。这种 由于体 育教 学 内容 的 陈 旧 、 统 而使 大学 生对 体 育教 学 厌学 的 现象 , 许多 高校 普 遍 传 在 地存 在 着 。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发展促使着高校体育教育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研究,提出改革的对策,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体育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摇篮,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以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任。
在体育事业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育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上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积极改革探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社会发展的道路来。
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道德、意志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层,随着近年来学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其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师资等方面仍旧存在着较大不足。
(1)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往往没有注意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只注重强化体育知识,忽略了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强调体育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教育指导思想落后。
教育观念和方法折射出教育的指导思想。
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只追求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企图以高负荷的运动强度来来刺激学生的体质增长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没有遵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二是授课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主,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与学生形成很好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打击。
(3)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按照体育大纲的教学要求,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旨在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大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有其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注重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而运动锻炼可以缓解这种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另外,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其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针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可以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1.课内改革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表上仅安排了体育选修课程,缺乏相应的必修课程或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大,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因此,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时间,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接受更系统、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
2.课外改革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不仅涉及到课内教育,更需要注意课外体育教育的开展。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训练和维护校园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发展环境。
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应对措施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1.课内应对加强体育选修课程的规范性,实现课程的反复循环。
体育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
此外,体育教师应定期召开教学讲座、座谈会,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课外应对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组织的各种体育协会及其举办的赛事和活动等。
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摘要: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推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1 引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许多相关的高等教育学教材、专著中很少有涉猎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史这一部分内容和章节,许多学者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个学术领域有所忽视,没能引起广泛关注。
而这种结果,在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实践上则带来了盲目性和缺乏理论的指导性。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历史的研究,揭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研究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课程、专业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同时,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以往的经验教训,采纳不同地区及国家的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思考和策略。
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现状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进行战略研究必须要对这些院校当前的状况有所了解。
从陈宁[1]对我国体育院校办学问题的研究中得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存在以下儿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推动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必须加强高等体育院校办学问题的研究,特别需要对办学问题进行宏观思考。
第二,高等体育院校必须改革,这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大趋势的要求,也是高等体育院校自己发展的需要[2]。
第三,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院校应有不同的定位,其任务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在办学的标准和要求上应有所区别,不能也不可能搞整齐划一办学方案[3]。
第四,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现状,基本上都认为是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的、学科专业比较单一的、行业性较强的院校。
针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研究
2 . 1 、 体 育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改 革 与 发 展 趋 势
致, 坚持“ 运 动文化论 ” , 也 就 是 技 术 技 能 学 习 和 文 化 的 传 承 结 合 的
虽然大学体育课是 必修课程 , 但是其组织形 式 、 教 学 内 容 却 有 必 要 性 。但 也 指 出 , 这 种 技 能 的学 习 不 是 为 了单 纯 的追 求 技 术 教 学 非 常 大 的 灵 活 性 。 近年 来 , 我 国 体 育 教学 不 断 扩 大 选 修 力 度 。 1 9 9 6 和 提高 运 动 成 绩 , 而 是 为 了培 养 学 生 终 生 体 育 习 惯 。
现在 , 很 多 大 学 生 在 谈 到体 育 的 时 候 , 都 认 为 体 育 只是 简 简 单 人 们 喜 欢 的 活 动 , 比如 , 交谊舞 、 轮滑等。 目前 , 我 国 对 教 材 内 容 和 大 单 的 活 动筋 骨 、 娱乐放松 , 跟 其 他 专 业 科 目比 , 只 能 算 是 副 业 。在 平 学 体 育 教 学 大 纲 的 编 写 , 也 在 逐 渐 接 近 一些 发 达 国 家 , 根 据 区域 性 时上课中 , 也懒散应付 , 不 能 全 身 心 投 入 到 体 育 训 练上 。 所 以要 想 体 编写 具 有 特 色 的 教 材 , 体育课程越来越 丰富 。 挖 掘 出 有 民族 特 色 的 育改革能高效进行 , 不仅设施 建设要到位 , 而 且 要 提 高 大 学 生 对 体 体育 项 目。
关键词 : 体育 发展趋势 教 学改革 1 、 大 学 体 育 改 革 存在 的 问 题
1 . 1 、 投 入 经 费 不 足
科 学 的方 法 , 以适 应 终 身 锻 炼 身 体 和生 活娱 乐 的需 要 。 ” 而在 1 9 9 6
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各类学校要求具有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担任体育教师职责 , 作为体育教师从职前获得 知识 的主要途径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 必须按市场的需要进行改革。长期 以来 , 我国高校
体育师资的教育培养, 深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和竞技的双重影响 , 以竞技运动 、 技能教学为主 , 课程设置较 窄, 缺乏人文氛 围, 培养出来的教师专业性极强 , 而灵活性较差 , 知识面窄, 文化基础薄弱。这导致体育教
Vo .2 . 1 8 No 3
S p. O 6 a 2 0
对 我 国普 通 高等 学 校体 育 教 育专 业 课程 改 革 的研 究
郑 东霞, 彭云 志
( 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0 ) 1 1 2
摘
要 : 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 法, 运 对我 国高校本科体 育教 育专 业 的培养 目标 与课程 体系 的历 史与现状进 行研 究。
仍显不够 , 影响了我国体育改革的步伐, 落后于我国高等教育 的改革, 尤其在人才培养 目标及课程体系改 革方面成效不大 , 影响了我国新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因此 , 深入研究我国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 目 标及与专业相适应 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 有利于提高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1 我 国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 目 与人 才市场现状分析 标
结果表 明: 社会 对体 育高素质人才 与复合 型人才 的需求越来越迫 切 , 当前体 育教 育专 业的发展 已不能 满足 社会 发展 的需 求。本 文针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中必修课课 程偏 多, 选修课 课程 偏少 ; 程设置 不合理 , 课 重技术 、 轻理 论 的观念提 出
对策。
收稿 日期 :05—1 一l 20 1 8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育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 逐渐认识到 , 体育 运动对于健康 的重要性 , 教 育形 势下 ,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应该 进一步丰富教学 内容 . 将艺 但是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不 科学的体育锻炼 方式或运 动量过大 术 体操 、 健美 操 、 太 极拳 、 体 育舞 蹈等课程加入到 日常教学 中. 将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 , 树立正确的健康 体育 观念
2 . 2 、 娱 乐体 育观 念 3 . 3 、 建 立 合 理 的体 育教 学 评 价 方 式
新 的评价体系应该建立在 以学 生发展 为根本 的观念之上 . 减
评 价所 占比重 , 同时还要注 意不 同学生的年龄差异 、 身体素质差 异 等选 取不 同的评价方 法 . 努力 发挥评价方式 的积极 作用 , 是学 素质教育的 目的就是要为未来 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接班人 ,
含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 求和社交 活动的参与。 高 校体 育教 学改 改革 以跟上时 代发展 的步伐 。因此高 校体育教学改 革要不 断创 革 中应该渗透这种娱乐体 育观 , 跑、 操、 拳等传统 的体育项 目无法 新 、 与时俱进 , 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的优 秀人才 。
满足大 学生的身心需求 , 需要不 断丰富体育教学 的内容 , 增设新
自我体 育观念代表一个 人进行体育锻 炼到达 了一个 比较 高 国成 人 教 育 , 2 0 0 7 , ( 2 4 ) . 的境界 , 即“ 从 自身的需要 出发 , 按照我 自己的意愿和爱好 , 由我 自己 自觉 自发的从事育我之体的活动” ,从而 实现 人生的高效化 育学院学报 , 2 0 0 8 , ( 0 1 ) .
的指示上课 , 教学 过程 中, 教师是主体 , 主导课堂 、 组织 和指挥学 能型 、 保健 型 、 开放式 和康 复型等七种形式 , 满足学生不 同兴趣爱
当前高校体育改革与教育对策研究
地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真 正 受 学 生 喜 爱 的 富有 创 意 和 深 意 的体 育 如 教 学模 式 尚未 形 成 , 革 陷入 了突 破 艰 难 、 地 踏步 的 困境 。高 改 原 等 体 育 教学 改 革 今 后 如何 发 展 , 面 临 着 “ 向选 择 ”问题 。 为 正 去 了 实 现 高 校 体 育 教 育 科 学 化 , 据 本 课 题 研 究 需 要 , 者 采 用 依 笔 专家调查法 , 采集各种信息资料后 又进行 了定性与前高校体育改革与教育对策研究
肖 骁
摘 要 : 用现 代 教 育理 论 与 方 法 , 高校 体 育 改革 与 发 展 提 出 了 8大 教 育 策略 。 运 对
关键词 : 高校 体 育 ; 革 ; 育 对 策 改 教
前 言 高校教 育是我 国教育体制 中的最高层次 , 担负着增强我 国 综合国力, 发展高新技 术, 推动科技进步 , 提高全 民族科学文化 素质的重大历史使命。世界新技术革命 , 使高等教育不断面 临 新的挑 战。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 高质量 , 提 充分 发挥体育教学效益 。 完成 教育 目标 , 对 培养德 、 、 智 体全 面发展 的 跨世 纪 人 才 ,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具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在党和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 , 国高校体 我 育工作取得 了很 大成绩 , 累 了许 多有 益的经验 , 积 推动 了体育 工作的进展 。但从实践 的观点来看 , 在成绩的背后也不 同程 度
参考文献 :
准, 让学生在困难 面前付出更大的努力。 2比赛胜负法。体育教学比赛是深 受学生喜 爱的内容 , 能增 强团体意识 , 高竞争性。 提 只要体 育教师善于利用 比赛法 , 就能形 成一个 良好的竞争机制。 比如在练习广播操时让高职学生分成小 组练习, 然后 进行 评 比 、 优 ; 过各 种球 类 赛 、 团体 接 力赛 , 评 通 小 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心理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比赛中有胜有 负 , 者能 够鼓 舞 斗 志 , 者也 在 打击 下 总结 经验 , 难 而 上 。 因 胜 败 迎 此, 高职体育课要适当安排教学比赛 , 并有意安排意志脆弱的学 生。 让他们奋起直追 , 即便失败, 也可磨练意志, 提高竞争心理。 3戏法活动。体育游戏是体育手段 的一种, . 既有娱乐 、 健身、 技能学习等作用 ,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 培养机智、 勇敢 、 顽强等优 良品质。 若教法过于死板、 单一或难度过大, 技术动作过 于复杂等等都不容易激发学 习兴趣 , 相反学生常常会有侥幸和逃 避 的心 理 。 师可根 据高 职 学生 好 奇心 强 、 制能 力 弱的特 点 , 教 抑 把 教学内容融在游戏中进行, 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 。 可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以争夺最后的胜利而告终的。体 育游戏 的胜负, 不仅是体力的竞争, 同时也是智力的竞争 。胜负的评判 。 无论是 以完成任务的数量 、 质量为基本指标 , 还是以完成 时间的 快慢为基本指标 , 其完成任务的方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集体性 的游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术配合和战略 问题 , 更是智慧的较 量。 因此 , 的体 育辅助性游戏 , 好 对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竞 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 而这些能力正是适应就业挑战的需求。 4团体教学模式法。在高职体 育教学中, 教学 团体由教 师安 排 或 自愿 组 合成 3 —7人 一 组 ,根 据 学 生 的 运动 技 术 掌 握情 况 、 身体素质、 性别和爱好等方面因素全面考虑, 适当调整, 使小团体 成员间对学 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形成一定层次的梯队 , 这样有利于 互 相帮 教活 动 的开 展 。集 团 的成 员要 相 对 固定 , 这样 具 有一 定 的 凝聚力。 团体教学模式要求, 在教师的引导下 , 展开代表集团的个 人之间 , 团体与团体之间互相竞争 , 使学生觉得个人 “ 命运”与团 体 利益 紧 密联 系 在一 起 , 了 团体 利 益 , 相 激励 , 为 互 积极 竞争 , 努 力拼 搏 , 体 的智 慧和 力 量取 胜 。 样使 学 生在 学 习 中竞争 , 用集 这 在 竞争 中提高 , 养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 培 有利于学生竞争 , 的提 高 。 理 四、 因材施教, 发挥好榜样的引领作用 1因材施教, . 区别对待。体育课是培养学生竞争心理很好的 场所 , 应注 意 对不 同性 格 的学 生 , 不 同 方法 和手 段 。 先 要 但 采取 首 弄清学生的性格类型。 体育课上 , 教师通过观察高职学生的活动 , 听他们的谈吐, 判断学生性格。 根据学生的性格类型 , 区别进 有所 行施教, 不可一个模子来教育学生。对外向型的学生 , 他们活泼、
新时期深化我国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新时期深化我国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摘要: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和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对于我国的国家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体校体教融合改革是当前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体育运动和教育相融合,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通过对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建议,旨在为我国体校体教融合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体育运动是培养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理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体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体校体教融合改革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当前我国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深化对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方案。
二、体校体教融合改革的现状和问题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作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促进体育运动和教育相融合,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然而,目前的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础设施不足。
一些体育学校和体育培训机构的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教学内容和方式单一。
体育教育过程中重视技能培训,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再次,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有待提高。
此外,评价机制不完善、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也是制约体校体教融合改革与发展的因素。
三、深化体校体教融合改革的建议与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深化体校体教融合改革,应采取以下一些建议与对策。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体育运动场地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品质。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此外,应完善体育运动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体 系
中图 分类号 :G0. 87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7—0520)401—4 6326 ( 80—140 0
维普资讯
第l 0卷 第 4期 2 0 年 8月 08
衡水 学 院 学报
Ju n l f n s u ie t o r a He g h i o Un v  ̄i y
Vo . 0 No 4 I1 . .
Au . 0 8 g20
普通 高校体 育教 育改革 与发展研 究
革和 推进 素 质教 育 的进 程 中充分 发挥 其特 殊 的作 用 , 以 引导大 学 生们 主 动尝试 和 创造 性 学 习体 育 的积 极
性 和 自觉性 .因而 ,它是衡 量现 代化 高校体 育课 程 内容 的尺子 和镜 子 .
其次 , 是课程 内容综 合化 和 多样 化 .这 是多 功 能与 高综 合 性 的高校 体 育课 程 目标 所决 定 的 .它要 求
把 身 体素 质 功能 的课 程组 块 转 向把实 践课 程 、理 论 课程 、余 暇 课程 、健 身课程 、 电教课 程等 紧 密结 合 的
收稿 日期 :2 0 .52 0 80 .5 基金 项 目:河 北省 教育 科学 “ 一五 ”规划 课题 (6 20 8 十 0 10 6 1
作者 简介 :石磊 (9 5 )男, 北衡水 市人 , 家庄 经济 学院 体育 部讲 师, 育学硕 士 17 一, 河 石 教
维普资讯
第 4期 ’ 育改革与发展研 究
l5 l
大 课程 内容 , 以充 分 体现高 等体 育教 育 的多功 能 综合 并进和 丰 富多彩 的整 体 功能特 征 . 第 三 ,是 课程 内容 弹 性和 自动化 .这 是 发 展个 性 、激 发大 学 生 的潜在 创 造 力 、提 高大 学 生 体育 能力 和 整 体素质 等 新世 纪高 等 体育 教 育 的 时代特 征 所 决定 的 . 同时 ,也 与大 学 生 的 自尊心 、 自信 心 和成 就感 之 间 的联系 极 为密 切 .原 有 的教 学模 式 不仅 严 重 限制 了 大学 生个 性 和 能力 的发 展 ,而 且 也压 抑 了他 们潜 在创造 力的 闪现 ;而弹性 化 、 自主化和 灵活 多样 的课程 内容 则能够 把共 性和个 性有效地 兼顾起 来 .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 以其倡导 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等理论观念深刻地揭示 了高等教育
一
的最终教育 目标是完善人的本质.因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 ,必然也要适应这 划 时代 的教 育精 髓 的要 求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肩 负 着 大学 生健 康 教育 和 体育 文 化素 质 教育 重任 的高校
体 育教 育 ,势 必也 要进 行 一系 列 的与 该 时代 教 育和 发 展 水平 、 具体 要求 相 适应 的 改革 ,除弊求 新 ,积 极
探索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社会发展的体育教学改革之路. 1 普通 高校体 育基本 指导 思想 及课 程体 系
1 1 终身体育思想 . 终身 体育 的思想 是 2 纪 6 代初 形成于 欧洲 的一 种 国际 教育 思潮 ,进入 2 世 纪 以来 ,很 多国家 0世 0年 1
实行 教 育改 革 的一个 指 导方 针 .其 倡导 者法 国的 P・ 格 兰德 认 为 : “ 育应 该是 一个 人 一生 中连续 不 伦 教
断学 习的过程 .今后 的 教育应 当是 能够 在每 一个 需要 的 时刻 以最 好 的方式 提 供必 要 的知 识和 技 能 ” .终
身体 育是 终身 教 育 内涵 的延伸 和 必然 .高校 体育 教 育应 顺应 教 育 发展 的潮 流 ,紧 扣树 立 和培 养 学 生的终 身体 育思想 与意 识进行 教学 改革 ,让体 育教 学 能够 继续 提 供他们 自己需 要 的健 身 习惯 、观念 和技 能 .
石 磊 ,陈伟英 ,张月 霞
( .石家庄经济学院 1 体育部,河北 石家庄 0 0 3 ;2 50 1 .衡水学院分院,河北 衡水 030 ) 50 0
摘 要 :通过查阅 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详细分析了影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宏观政策与教育思想,并分析了高校体育的教
学模式和特点,发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方法滞后,教学内 容过杂,理论教学过少,教学手段单一,学
1 2 素质 教 育观念 体 系 .
素质教 育 是针对 “ 试教 育 ”现象 , 由教 育工 作 者在 实 践 中探 索形 成 的一 套 “ 质教 育 ”的观 念体 应 素 系 和人才 培养 模式 . 自 19 95年 7月 国家教委 下发 《 于 开展 大学 生素质 教育 试 点工作 的通 知 》起 ,素质 关 教 育 作为 一项 基本 教育 政 策被 确 定 了下来 . 素质 教育 “以面 向全体 学 生、 全面 提 高 学生基 本 素质 为根 本 宗 旨” ,它 推动 了近 一个 时期 以来我 国 的高等 教育 在 教 育思 想 、模 式 、 内容 上 的进 步 、 改革 .高 校体 育 应 以此 为航 标 ,抓 住素 质 教育 中 身体 素质 这一 环节 进 行 教学 改革 ,让 学 生 的身 体素 质 真正 具 有其 他素 质 的载体 功 能 ,并最 终成 为 促进 其他 素质 形 成和 发展 的有利 因素 .任 何偏 离 该航 向之 外 的改 革 ,都 有悖 于
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精神 .
1 3 现代 化 的 高校体 育课 程体 系 .
新世 纪 、现代 化 的高校体 育课 程 内容 ,概括 地讲应 同时 具备 以下 3个 方面 的重 要 内容 :首先 ,是 高
校 体育 课程 内容 现代 化 .要 求课 程 内容 必 须融科 学 性 、实 用性 和 趣味 性 于一 体 ,并 且在 高校 体 育教 育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