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徐 彬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人充满活力。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是为了让在校生充分的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益处,提高大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在日后的生活中享受健康人生。
高校体育是针对高校在校生进行的有针对的体育课程训练,增强在校生活力,使在校生得以脱离紧张的学习氛围,这对于高校在校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疏导作用,高校体育改革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高校体育改革高校体育改革是新课改要求下,提出的改革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高校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对高校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的运动可以使高校生变得心胸豁达,开拓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运动不仅是外在的改变,更能改变人内在的心理素质,持续的体育锻炼,可明显缓解高校生在校压力,引导在校生以更积极的状态面对困难与挑战。
高校体育改革还以提高高校生运动知识,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运动知识,可以丰富扩展高校生眼界,了解各种体育知识,有助于引发高校生体育兴趣,通过学习体育知识也可以引导高校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以后养成体育习惯做出前期铺垫。
了解和学习体育运动知识,还可以合理规避潜在的体育运动风险,使高校生明白如何科学运动,如何健康运动,避免因运动方式不当使自身受到伤害。
运用体育知识还可以有用于帮助他人,如援助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人,或是引导体育受伤人群的伤后恢复。
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2 改革面临的问题高校体育改革虽然有序进行,在一部分学校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改革是有阻力的,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条件因素,也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二者相结合使得高校体育改革面临复杂的,严峻的问题。
2.1网络社会阻碍体育改革网络与体育看似是两不相干的事情,但是在高校体育改革中发现,网络似乎已经成为体育改革的拦路虎,网络时代资讯发达,高校生也享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福利,高校生的社交手段也慢慢变得多样起来,不再传统社交方式那样,想要进行人际社交就必须要走出家门。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发展的对策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
综合性 普通 本科 大学 。 现有 2万多名 全 日制大学 生 , 作 为广 东地 方 院校来说 属 于规模 较大 的 高校. 从学 校 长 远利 益发展 考虑 , 进一 步剖析 韶关学 院公共 体育 课教 学改革 状况 , 对提 高学校 教学质 量有 现实意 义.
摘要 : 分 析 韶 关 学 院公 共体 育课 师 资 队 伍 职 称 、 学历 、 年龄 、 场地器材 、 课程设置 , 以及 教 学秩 序 现 状 , 提 出 坚持 “ 健 康 第一 ” 的指 导 思想 、 加 大 力度 完善 体 育 设 施 场 地 、 继 续 充 实 网络 课 程 建 设 和 加 强 外 出 交流 学 习机 会 等 意 见 , 旨在 为 学 校 体 育 教 学 良性 发 展 提供 参考 依 据 . 关键词 : 高校公共体育 : 教 学 改革 : 韶 关 学 院 中图分类号 : G 8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 5 3 4 8 ( 2 0 1 3 ) 0 8 — 0 1 0 0 — 0 5
. 1 0 1 .
1 - 2 体 育 场 馆 体 育 设 施 建 设 状 况
韶关 学 院校 区 占地 总面 积约 为 1 8 0 . 5 O公 顷 , 从 2 0 1 0年 9月起 共分 为 大塘校 本 部和 黄 田坝校 二个 教学
收 稿 日期 : 2 0 l 3 一 O 7 — 0 3 作者 简 介 : 吴建逊( 1 9 7 2 一) , 男, 广 东 翁源 人 , 韶 关 学 院 体 育学 院副 教 授 , 主 要 从 事 体育 教 学 和 训 练 研 究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关键 词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体 系
中图 分类号 :G0. 87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7—0520)401—4 6326 ( 80—140 0
维普资讯
第l 0卷 第 4期 2 0 年 8月 08
衡水 学 院 学报
Ju n l f n s u ie t o r a He g h i o Un v  ̄i y
Vo . 0 No 4 I1 . .
Au . 0 8 g20
普通 高校体 育教 育改革 与发展研 究
革和 推进 素 质教 育 的进 程 中充分 发挥 其特 殊 的作 用 , 以 引导大 学 生们 主 动尝试 和 创造 性 学 习体 育 的积 极
性 和 自觉性 .因而 ,它是衡 量现 代化 高校体 育课 程 内容 的尺子 和镜 子 .
其次 , 是课程 内容综 合化 和 多样 化 .这 是多 功 能与 高综 合 性 的高校 体 育课 程 目标 所决 定 的 .它要 求
把 身 体素 质 功能 的课 程组 块 转 向把实 践课 程 、理 论 课程 、余 暇 课程 、健 身课程 、 电教课 程等 紧 密结 合 的
收稿 日期 :2 0 .52 0 80 .5 基金 项 目:河 北省 教育 科学 “ 一五 ”规划 课题 (6 20 8 十 0 10 6 1
作者 简介 :石磊 (9 5 )男, 北衡水 市人 , 家庄 经济 学院 体育 部讲 师, 育学硕 士 17 一, 河 石 教
维普资讯
第 4期 ’ 育改革与发展研 究
l5 l
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高校体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在当前,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注重体育技能训练,忽视了体育对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学生选拔考试中,体育科目的权重较低,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最后,高校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虽然存在问题,但也有积极的方面。
首先,体育教育的理念逐渐转变,注重以人为本,倡导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其次,学校和社会各界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体育教育资源的投入。
此外,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设备等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体育教育需求的变化,高校体育教育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高校体育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应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灵活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体育技能训练,还应增加健康知识教育、运动康复、创新设计等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2. 培养体育专业人才高校体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培养创新能力。
同时,建立与企业、体育产业紧密结合的实习机制,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体育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学校需要加大对体育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提供进修、培训等机会,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需要加强学科交流合作,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
4. 创新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设备、在线教学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研究
1 . 1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指 导 思 想 不 够 完
备 高 校 体育 教 学 改革 要 想 顺利 开 展 , 应 有 完备的指导思想。 但 当前 , 高 校 体 育教 学 改 革 的指 导思 想 并 没有形 成 完备 的科 学 体 系, 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制 约 了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有 效 开展 , 同 时 对提 高 高 校体 育 教学 的 质 量 产 生了 不 利 影 响 。 而且, 很 多 高 校 指 导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思 想 是 机 械 地 从 别 的 国 家或 是 别 的学 科 中借 鉴 而 来 的 , 运用 时 也 没有依 据 自身 的 实 际情 况 进行 深 化 , 结 果 造 成 高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指 导 思 想 不 符 合 高 校 体 育 教学改革 的实践 , 从 而 使 理 论 和 实 践 之 前 的脱 节 更加 严 重 。 1 . 2 高 校 体 育教 学 的教 材 不够 合 理
创 新 教 育
S c i . — 2 0 1 3— N O . 3 1 en ce an d Tech no l o gy n no ve t i on H er al d
l
团圆翌圈 ■ 一 一 瞄 ■ 崔 - ‘ ■ 一 一 ● ■
新 形 势 下 高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发 展 对 策研 究①
高 校要 想 促 进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顺 利 进 行, 首 先 需 要 转变 体 育 教 学 的 观 念 。 高校 在 进行 体 育教 学观 念 的 转 变时 , 应以 终 身 教育 思 想 为 出发 点 , 并 秉 承 全 面 育人 的 原 则 , 切 实使 学 生养 成 终 身体 育 的意 识 。 与此 同 时, 内容 上 重 视 理 论 知 识 而 忽 视 实 际 的 操 练 、 高校 体 育 教 学 观 念 的 转变 不能 忽视 体 育 教 教 学方法上还是 传统的灌输 式教学 、 教 学 学 评 价 观 念 的 转 变 , 确 保 高校 体 育 教 学 的 科 研上 的 研 究 较 薄 弱 等 , 这 些 都 不 利 于 体 评 价 更 加科 学 和 合 理 。 育 教学的有 效开展 , 也 不 利 于 体 育 教 学 改 2 . 3 高 校 应 制定 和 选 择 更 加 符 合 学 生需 要 革的深入。 的体 育教 学 内容 和手 段 1 . 4 高 校 体 育教 学 的手 段 过于单 一 高 校在确 定体育教学 内容, 应 注 意 以 高 校 体 育教 学 改 革 在 我 国 已经 得 到 较 学 生 的 实际 需 要及 其 个 体差 异 为出发 点 , 只 为 广泛 的 开 展 , 但 很 多高 校 在进 行 体 育教 学 有 这 样 才 能 使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收 到 良 好 的 效 时 没有 采 用 适 应 时 代 和 人 才 培 养 要 求 的 自 果。 而 高 校 在 选 择 教 学 手 段时 , 除 了要 符 合 主 学 习、 发 现 学 习等 新 的教 学 手 段 , 而 是 仍 学 生 的 实 际 需 要 及 其 个 体 差 异 外 , 还 要 注 然采 用 “ 讲 解、 示范 、 练习、 预 防 与 纠 正 错 意 尝 试 运 用一 些 新 的教 学 手 段 , 如 发 现 学 误、 巩 固与 提 高 ”的 传 统 教 学 手 段 。 这 使 得 习、 合作 学 习、 自主学 习等。 学 生 完成 处 于 一 种 被动 的 学 习局面 中, 导 致 2 . 4 高校 应 进 一 步完 善 教 师 队伍 的建 设 学 生学 习体 育 的积 极 性不 高 , 也 不利 于 学 生 高 校 应 积极 建 设 一 支 高 素 质 的人 才 队 个 性 的 发 展 以 及 主 观 能 动 性 和 创 作 性 的 培 伍, 进一步完善教师进修的渠道, 并 不 断 对 养。 而且 , 高 校 体育 教 学 的 这 种 单一 教 学 手 教 师开展培训 , 以 保 证 教 师 的 专业 知 识 以 段 会 制 约 体 育 教 学 的 效 果 以及 教 学 质 量 的 及 教 学思 想 始 终与 时 代 的发 展 同步。与此 同 不 断 提 高, 长 此 以往 将 严重 阻碍 高 校 体育 甚 时, 教 师 自身也 应该 利用 各 种有 利 条 件 不 断 至 全 国体 育的 向前 发展 。 完 善 自己 的 专业 知 识 , 提 高 自己的 教 学 、 组 1 . 5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的 场地 设 施 跟 不 上 教 学 织 和 管 理 水平 , 发 展 自己创 新思 维 , 提升 自 发 展 的步 伐 身 的 道德 和 职 业 修 养 等。 此外, 高 校 还应 进 高校体 育教学 的有效 开展, 还 需 要 有 步完 善体育教学改革 的制度、 加 快 体 育 足够 的场 地 和 体 育设 施 作 保 证 。 但 当前 , 很 教 学 改革 的 制度 化 建 设 等。 多 高校 还 存 在 着 场 地 和 体 育 设 施 缺 乏 的 情 况, 这 将 对 体育 教学 质量 的 提 高 产生 非常 不 3 结 语 利 的影 响 。 但 同时 , 一 些 拥 有 富 余场 地 和 体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并 不 是 因为 一 时 的 育设施的高校, 不 顾 自身 的 实 际、 教 学 的 需 冲 动和 激 情 而进 行 的 , 而是 经 过 了深 思 熟虑 要以及学生 发展 的需要, 一 味 追 求 经济 效 和 理性 思考 , 而且 高 校体 育教 学 改 革 在 当前 益而 向公众 开放 体 育场 馆 和 设 施 , 结 果严 重 已经 取得 的 一 定 的成 就 。 当然 , 高 校 体 育教 损 害了教 学 和 学 生 的需 要 , 加 剧 了体育 教 学 学 改革 在 当前 也 暴 露 出不少 的 问题 , 但这 些 改 革发 展 的 制 约性 。 问 题 通 过 有 效 的 对 策 是 可 以在 后 续 的改 革 中不 断 得 到 完 善 的 。 因此 , 高校 体 育 教学 改 2 高校 体 育教 学 改革 的 发展 对 策 革 要鉴 定 地 实行 下 去, 并 在提 高 高 校体 育教 针 对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中暴 露 出来 的 学质 量 和水 平 的基 础 上 , 促 进 整 个高 等 教 育 问题, 应 积 极 采 取 有 效 的措 施 以 促 进 高 校 改 革的 不 断 深入 。 体 育 教 学 改革 的 进 一步 开展 。 2 . 1 高校 应 制定 更 为 合 理的 体 育教 学 目标
体育教育伦理困境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1 7 3 0 ( 2 0 1 3 ) 0 5 — 0 0 8 6 — 0 3
陇东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L o n g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t r uc t u r e ,a n d s ho ul d b r e a k t h e t r a d i t i on a l t hi n ki n g f e t t e r s .The l o gi c a l s t r uc t ur e i n s c ho o l s i s t o d e v e l o p r ul e s,s t a n d a r ds ,r e g ul a t i o ns,l a w a nd t he Co ns t i t ut i on i n t e r ms o f t he r e l e va nt s p o r t
法规一 规 章 ( 标 准) 内部 规 则结 构 来设 置 , 而 应打 破 传统 思 维 羁 绊 , 依 据规 范 解决 体 育教 育伦 理 困境 的 功 能 大 小来 完善 我 国的 体 育教 育 规 范体 系。逻 辑 结 构 应 是 : 学 校 内部 制 定 的体 育 教 育规 则一 体 育教 育 标 准一 体 育教 育 法规一 体 育教 育 法律一 宪法 中有 关体 育教 育的 条款 。 关键词 : 体 育教 育 ; 伦 理 困境 ; 策 略 中 图分 类 号 : G8 0 7 文 献 标识 码 : A
Re f o r m a n d De v e l o p me nt S t r a t e o n P. E. i n Et hi c a l Di l e m ma s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研究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高校体育教育战略方向,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
高校体育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应在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深入探寻新的改革之道,以推动高校体育创新改革,促进学生个体积极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创新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一)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教师原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把被动教学转变为主动教学。
主动教学是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传统体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旧的体育观念不利于新时期新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转移教学重心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实现体育自力更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技术的精雕细琢。
其教学重点是教学和掌握体育技术。
另外,教材难度大,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因此,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学生的体育意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体育意识淡薄。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把教学与快乐结合起来。
其次,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最后,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多开展小规模、多层次、多项目、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竞赛活动。
(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将竞技体育为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竞技体育项目较多,教材难度较大。
其次,每本教材的技术要求太高,环节太细,不同年级教材重复严重。
另外,教材中经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1我 国高校体 育教 学改革 的背景分析
我 国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任 务 一 直 都 受到各个 高校体育教学部 门的高度关注 。 虽 然在 体 育教 学 改 革 方 面 也 取 得 了 一 定的 成效 , 就 目前 来 看 , 国高 校 体 育 教 学 内 但 我 容 中还 存 在 着 诸 多 问题 , 教学 模 式 陈 旧 、 如 教学 方法 单 一 、 革 的 创 新性 不 够 等 , 改 都严 重 阻 碍 了我 国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进 程 和 方 向 。 外 , 着 我 国 高 校体 育教 育 把 培 养人 此 随 才 的 重 点 放 在 “ 身 体育 ” “ 质体 育 ” 终 、素 这 目标 上 , 得 当 前 体 育 教学 的 现 状 已不 使 能适 应 这 一 发 展 的 需要 。 因此 , 国 高校 体 我
一
生 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
“ ” 主体 。 学 为
2. 3教 学过 程技术 化 体 育 教 学 过 程 技 术 化 , 的 是 在 教 学 指
转 变 教 师 角 色 , 先 教 师 不 能 单 纯 以 首 自己 的 教 学 任 务 为 讲 课 主 体 , 能 仅 仅 以 不 过 程 中 , 师过 分 追 求 技 术 的规 范性 , 教 从而 重视 技 术 的 教 授 与提 高 学 生 的 竞 技 能 力 为 将 本 应 主 要 作 为健 身 手 段的 体 育 运 动 变 为 主 要 目标 主 要 应 做 到 以 下几 点 : 、 师 一 教 以掌 握 技 术 为 教 学 目的 。 上 受 传 统 教 学 要 有 明 确 的 自我 定 位 , 自 己的 体 育 课程 加 使 观 念 的影 响 , 师在 体 育 教 学 中 出现 重 技 更加 科 学 、 理 , 要提 高 自身 的 专 业 新知 教 合 并 术 、 理论 , 往 只想 着 学 生 能通 过 技 术 的 识 的 积 极 性 。 、 师 要 全 方 位 地 面 向学 轻 往 二 教 掌 握 来达 到 提 高 竞 技 水 平 的 目 的 。 生 , 重 学生 的学 习 兴 趣 与 能 力 培养 , 注 充分 2. 教学 评价 整齐划 一 4 教 学 评 价 划 一 化 , 的 是 在 体 育 教 学 指 中, 忽视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 , 学 生 的 体 育 学 对 习只 以 笼 统 的 整 齐 划一 标 准 来 进 行 教 学 评 价 。 育教 学 评 价 的 目的 , 该 以 让 学 生 了 体 应 解 自我 , 得激 励 和 进 取 心 为 目标 , 不 仅 获 而 仅 是 为 了 检 查 教 学 效 果 。 学 评 价 的 整 齐 教 划 一 没 有 对 学 生 的 主观 努 力 和 进 步 幅 度 进 行客观的、 合的评价 , 综 更谈 不 上 对 学 生 有 何激励性 , 有失公允性。 也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观能 动 性 以 及 教 学 中 的 主体 地 位 。 、 师 要 积 极鼓 励 学 生 进 行 自我学 三 教 习和 锻 炼 , 手 让 学 生 参与 体 育教 学 活 动 , 放 满 足 学 生 身 心 需 要 , 养 他 们 终 身 体 育意 培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现状及策略的思考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最终阶段,是学生终 身 体育思想得 以形成的最后时期。随着社会 的不断发展 和 进步 ,我们与外部 的交流和联 系也越来越密切 ,体育教 育也是如此 ,这对体育教育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产生 了积极 的影响。体育教育体 系必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有传统的封闭式向现代性的开放式转化 。 如何进行改革 ?
的根本原 因即是体育教师 自身 的旧有思想观念的教学方 式 ,使得学生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因此 ,转变
思想观念 ,采用新 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成为了高校体 育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 . 2 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缺失 传统 的教育思想的主体是教师 ,学生则是被动 的参
作者简 介 :宗诚 呼和 浩特职 业学院
作 为实 行 改 革 的政 府 部 门 、学 校 以及 改 革 的 实践 者 教 师
与 者 。在 教 学 过程 中 ,教 师一 直 处 于 主导 地 位 ,学 生 则
处于次要 的被施与地位 ,学生也就缺乏了主动参 与体育
教学 的主观 能动 性 , பைடு நூலகம் 而影 响 了学 习 。在 “ 以人为本 ”,
学性 的学 习方 法 。 由此 可 知 ,制 约着 学 校 体 育 教育 发展
1 . 3 体育教学内容单调 长期 以来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存在 以下问
题:
( 1 ) 在课 程 内容 设置 上 ,没有 充 分考 虑 到 “ 以人 为
本”的思想 ,忽视 了学生 自身 的要求,多是进行竞技项 目的教学 ,而非适合学生以及学校体育的课程教学。
的必 要 手段 。
和受力者的学生应该如何做?在这一改革过程 中又 出现 了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本文即是针对这些 问题加以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政策改革的发展研究
223教育智库“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政策改革的发展研究体育教学作为我国健康教育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当代青年群体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更加肯定了我国发展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也使得体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地位日渐提高。
尤其是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培养更是被提上日程。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健康体育意识已经成为21世纪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健康体育意识已然成为时代发展过程中每个个体都应该必备的意识。
因此学校要积极主动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祖国培养更多具有健康体育意识的优秀人才。
细化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计划转变要想真正落实高校体育教学政策的改革,“健康中国”的理念得到体现,就必须细化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计划。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体育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政策的改革模式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健康体育教学模式改变体育教学的计划。
如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加入游戏的成分,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和趣味性,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也会达到体育教学的原定要求。
细化教学计划的体育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们比之前的传统体育课的兴趣更高,学生们精神饱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课后还兴致勃勃的继续讨论课上的学习内容,说明学生都很喜欢“健康中国”背景下进行细致计划的体育课。
将终身体育意识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是现代发展的产物,它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精神生活。
特别是基于“健康中国”理念提出的背景下,终身体育意识不仅体现要在体育课锻炼身体上,还要体现在思维意识上的锻炼。
对高校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当代青年群体必须要重视的事情,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坚持自律。
此外,体育教师也要注重在体育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体育意识。
体育课上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体育课不同于文化课,其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教师的指导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存在。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改革目标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体育教育的地位相对较低,往往被视为次要的学科。
在一些高校中,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滞后,缺乏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传授技能和应试为主,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最后,体育设施和器材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二、改革目标针对上述问题,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目标应当明确。
首先,提高体育教育的地位,将其纳入高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其次,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最后,加大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三、发展趋势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科技化等特点。
首先,教学目标将更加多元化。
高校体育教育将不仅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个性化教学将成为主流。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此外,科技化也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和软件,如智能健身器材、虚拟现实教学软件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改革建议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高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思考与发展研究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思考与发展研究摘要高校体育是以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思想为宗旨的教育基地,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理论现状的分析,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工作经验,提出来具体的改革措施,希望给高校体育教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独立人格,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而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环节。
高校体育教学需要依据我国的国情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顺应时代改革要求。
一、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一)体育教学课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体育课教学实数为四个学期,选项课程的内容为:太极拳、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游泳等,每个学期4个学时。
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仍较大程度地脱离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教学内容陈旧,结构过于单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育教学的现实过程中,存在着阻碍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落实,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师观念的落后,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改的指示精神及培养目标,仍然按着过去的观念来看待体育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强力灌输知识训练技能,没有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陈旧,教师的技能是经过自己长时间的体育专项训练,单一的模式训练出来的。
深受此观念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继续推行这种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和灌输性;单一的考核形式,在部分学校仍然推行单一的考核形式,仍然把知识技能的水平作为学习考核的标准和参照但这样忽略了学生的其他素质的检查,不知道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的信息;学校硬件建设投入不足,目前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仍然不完善,陈旧落后,使得体育的教育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与实践,旨在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将大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有其必要性。
高等教育中注重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而运动锻炼可以缓解这种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另外,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其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针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现状,可以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1.课内改革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表上仅安排了体育选修课程,缺乏相应的必修课程或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很大,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因此,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和时间,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接受更系统、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
2.课外改革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不仅涉及到课内教育,更需要注意课外体育教育的开展。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训练和维护校园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发展环境。
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应对措施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1.课内应对加强体育选修课程的规范性,实现课程的反复循环。
体育课程设置应与学生的专业相关联,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
此外,体育教师应定期召开教学讲座、座谈会,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2.课外应对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例如学生组织的各种体育协会及其举办的赛事和活动等。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目前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等方面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从提高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努力使高校体育教育进入新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高校体育现状分析改革传统体育教育实行的是单纯传授体育技能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大学生是否通过体育课真正感受体育、参与体育、形成体育习惯、将体育活动纳入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等问题完全忽视。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在认真总结近1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在2002年连续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两个文件,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教育部文件的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是值得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一)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不够深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先后经历了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观念;以活跃体育气氛和增强学生练习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育观念;以运动习惯养成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等变革。
然而,这一系列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都突出强调了学生体质的增强,更多地关注了运动技术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赋予的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体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无论在学历层次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师,几乎都是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下培养和成长起来的,大都是技术型、训练型的,一专而不多能,知识不够全面,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工作随意性较大,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科学知识学习重视不够,缺乏与体育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前高校体育改革与教育对策研究
地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真 正 受 学 生 喜 爱 的 富有 创 意 和 深 意 的体 育 如 教 学模 式 尚未 形 成 , 革 陷入 了突 破 艰 难 、 地 踏步 的 困境 。高 改 原 等 体 育 教学 改 革 今 后 如何 发 展 , 面 临 着 “ 向选 择 ”问题 。 为 正 去 了 实 现 高 校 体 育 教 育 科 学 化 , 据 本 课 题 研 究 需 要 , 者 采 用 依 笔 专家调查法 , 采集各种信息资料后 又进行 了定性与前高校体育改革与教育对策研究
肖 骁
摘 要 : 用现 代 教 育理 论 与 方 法 , 高校 体 育 改革 与 发 展 提 出 了 8大 教 育 策略 。 运 对
关键词 : 高校 体 育 ; 革 ; 育 对 策 改 教
前 言 高校教 育是我 国教育体制 中的最高层次 , 担负着增强我 国 综合国力, 发展高新技 术, 推动科技进步 , 提高全 民族科学文化 素质的重大历史使命。世界新技术革命 , 使高等教育不断面 临 新的挑 战。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 高质量 , 提 充分 发挥体育教学效益 。 完成 教育 目标 , 对 培养德 、 、 智 体全 面发展 的 跨世 纪 人 才 ,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 具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在党和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 , 国高校体 我 育工作取得 了很 大成绩 , 累 了许 多有 益的经验 , 积 推动 了体育 工作的进展 。但从实践 的观点来看 , 在成绩的背后也不 同程 度
参考文献 :
准, 让学生在困难 面前付出更大的努力。 2比赛胜负法。体育教学比赛是深 受学生喜 爱的内容 , 能增 强团体意识 , 高竞争性。 提 只要体 育教师善于利用 比赛法 , 就能形 成一个 良好的竞争机制。 比如在练习广播操时让高职学生分成小 组练习, 然后 进行 评 比 、 优 ; 过各 种球 类 赛 、 团体 接 力赛 , 评 通 小 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心理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比赛中有胜有 负 , 者能 够鼓 舞 斗 志 , 者也 在 打击 下 总结 经验 , 难 而 上 。 因 胜 败 迎 此, 高职体育课要适当安排教学比赛 , 并有意安排意志脆弱的学 生。 让他们奋起直追 , 即便失败, 也可磨练意志, 提高竞争心理。 3戏法活动。体育游戏是体育手段 的一种, . 既有娱乐 、 健身、 技能学习等作用 ,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 培养机智、 勇敢 、 顽强等优 良品质。 若教法过于死板、 单一或难度过大, 技术动作过 于复杂等等都不容易激发学 习兴趣 , 相反学生常常会有侥幸和逃 避 的心 理 。 师可根 据高 职 学生 好 奇心 强 、 制能 力 弱的特 点 , 教 抑 把 教学内容融在游戏中进行, 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 。 可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以争夺最后的胜利而告终的。体 育游戏 的胜负, 不仅是体力的竞争, 同时也是智力的竞争 。胜负的评判 。 无论是 以完成任务的数量 、 质量为基本指标 , 还是以完成 时间的 快慢为基本指标 , 其完成任务的方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集体性 的游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术配合和战略 问题 , 更是智慧的较 量。 因此 , 的体 育辅助性游戏 , 好 对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竞 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 而这些能力正是适应就业挑战的需求。 4团体教学模式法。在高职体 育教学中, 教学 团体由教 师安 排 或 自愿 组 合成 3 —7人 一 组 ,根 据 学 生 的 运动 技 术 掌 握情 况 、 身体素质、 性别和爱好等方面因素全面考虑, 适当调整, 使小团体 成员间对学 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形成一定层次的梯队 , 这样有利于 互 相帮 教活 动 的开 展 。集 团 的成 员要 相 对 固定 , 这样 具 有一 定 的 凝聚力。 团体教学模式要求, 在教师的引导下 , 展开代表集团的个 人之间 , 团体与团体之间互相竞争 , 使学生觉得个人 “ 命运”与团 体 利益 紧 密联 系 在一 起 , 了 团体 利 益 , 相 激励 , 为 互 积极 竞争 , 努 力拼 搏 , 体 的智 慧和 力 量取 胜 。 样使 学 生在 学 习 中竞争 , 用集 这 在 竞争 中提高 , 养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 培 有利于学生竞争 , 的提 高 。 理 四、 因材施教, 发挥好榜样的引领作用 1因材施教, . 区别对待。体育课是培养学生竞争心理很好的 场所 , 应注 意 对不 同性 格 的学 生 , 不 同 方法 和手 段 。 先 要 但 采取 首 弄清学生的性格类型。 体育课上 , 教师通过观察高职学生的活动 , 听他们的谈吐, 判断学生性格。 根据学生的性格类型 , 区别进 有所 行施教, 不可一个模子来教育学生。对外向型的学生 , 他们活泼、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策略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为题,从高校体育的发展分析入手,分析其落后的因素及其历史渊源,并提出改革的对策与方法,以其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体育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日后的工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体育能提高学生在身体方面的运动机能,还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的心理素质。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体育在人的成长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改革与创新,例如如何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教学的思想与内容等。
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建立真正成功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只有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才能积极地去参与到体育项目中,老师要让学生在享受运动的同时理解运动的意义,明白运动能帮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定的缓解,让自己更健康的生活。
但是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陈旧,老师只重视了体育形式上的快乐,让学生自由活动,嬉戏玩闹等情况。
但这样学生并不会真正对体育感兴趣,这不仅扭曲了快乐体育教学的意义,也不能让学生学到体育的精髓。
体育的目的是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而如今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运动中的学习过程,只是片面的让学生学习运动,没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拼搏精神。
2.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1)更新体育教学思想,鼓励成功体育教学。
“成功体育”是由“成功思想”发展而来的体育教育模式。
就是让学生在运功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不仅仅使学生得到快乐的享受,更让他们有了对体育的兴趣。
学生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难,在需要同学的帮助时,需要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运动中坚持不住时,需要鼓励自己不放弃;在遇到艰难险阻时,需要坚守自己的意志坚持下去,最后才能成功的终点;这样学生就懂得成功的喜悦来之不易。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
81作者简介:李军(1963—),男,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李军 南阳理工学院摘要:目前,高校学生体质逐渐下降,体育教育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对体育教育改革后的发展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发现高校体育教育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要针对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提升高校体育教育健康发展,全方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解决策略加强体育课程教学的课外训练,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锻炼学生强健体魄。
强化体育教学需要高校改进教学手段,强化体育教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
近几年,体育教学手段并未达到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强健体魄等目标,与社会对体育教学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体育课程课内课外教学,引导学生课下进行自主锻炼,以此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目标,促使体育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体育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形式和体育教学发生较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着重学生体质锻炼,现代化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心健康。
现代化体育教育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质量是体育教学发展的衡量标准。
通过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运动细胞,展现自身运动水平和能力,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同时,亦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发展。
体育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体质,更对学生智育和德育方面得到发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道德品质与人际关系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体育教学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技术技巧和体育理论知识进行体育教学以外,在强化学生体能和体质的基础上,将学生情感、理想、意志力等作为体育教学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
体育教育具有产业化的发展倾向,目前,我国体育教育对产业化建设发展并未达成共识。
新时代下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对策
新时代下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与改革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地发展。
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及顺应世界潮流趋势与可持续化人才培养模式,而进行创新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之一,本文基于这一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促进高校体育工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等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创新政策;教育现状一、引言高校体育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家政策改革力度加大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与创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落后、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面对这种状况必须要加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步伐;同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学生成长需求与学习需要相适应,并具有特色化发展理念及模式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进步。
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一)高校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落后当前,高校教师的体育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时代下所需要掌握和运用的理论知识。
很多学校没有重视学生们对传统教学方式以及现代先进理念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大部分老师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体地位而是被管制着他们自己;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课堂上只是传授书本内容、死板地向教师灌输思想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体育教育在社会中发挥它该有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1]在新时代下,高校教师的体育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只注重于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方面等综合能力培养;其次是一些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终身锻炼思想理念淡薄、没有主动运用现代技术来提高自己工作中所需具备专业素养等等问题都使得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比如:高校教师对于新时代下教学方法及内容不熟悉,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在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的教育方针下,大学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实现重要人才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样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有利于体育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更新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实时互动,在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调枯燥,教师注重单方面的技巧知识灌输讲解。
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知识获取效率。
由于大学的体育教师队伍往往不能够进行良好的教学课程创新,例如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意识淡薄或者能力的不足,造成体育培养综合能力的实际开展较难。
同样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由于当前大学体育教师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评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缺少,导致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不积极。
二、学生综合能力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发展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
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因素,同样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足、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进等。
因此,为了适应时代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与发展。
本文将围绕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策略展开讨论。
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对健康和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高校体育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 学生身心健康问题:部分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这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隐忧。
3. 国家政策导向:国家鼓励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要求。
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
1. 体育教育课程改革:通过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和内容,开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 体育教育师资培养与选拔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师资培养和选拔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3. 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供更多
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注重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避免过分追求成绩和竞争。
5. 体育教育管理机制改革:优化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促进各高校
体育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策略
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为
改革提供政策指导和经费保障。
2. 加大投入力度:高校应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提升硬件设施和
师资力量的建设。
3.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更好地反
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4. 鼓励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竞赛、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体育教育交流与合作,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影响
1.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将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2. 提升高校声誉:通过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高校整体
水平和声誉,为高校的品牌建设提供支持。
3. 推动体育事业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将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下的必然趋势。
通过优化
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提高
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支持。
同时,高校应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
支持,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