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学案教师版袁飞

合集下载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设计指导思想作为“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一课,本篇课文意在告诉人们应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明白狼的生态意义,更应让学生懂得狼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个代表而已,进而让其明白人类应平等地看待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而作为语文课学生这些认识的获得又必须来源于对文本的研习,决不能撇开文本谈所谓的道理,否则便会上成环保生态教育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特别重视对学生文本研习的指导,强化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中明白文章的旨意并进而提高思想认识的意识。

针对本课文本特点,课堂上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来解读文本,培养其解读文本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力求体现语文课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教学目标1.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进入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最后一课的学习,在这一专题中,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自然来做文章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呢?大家还记得郭小川在《致青年公民》中的一句话“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吗?我觉得这句话很能形象地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显然是把长江亦即自然作为我们的对手来看待的,我们要让它驯服,为我所用。

不难发现,这体现了我们这样的思想: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高贵的,一切要服从我们人类的需要,自然要服从我们,我们要征服自然。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含多场景)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含多场景)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像山那样思考》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像山那样思考》的阅读与分析。

2.讨论与思考: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然和环保问题?3.写作练习: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引出课文《像山那样思考》。

2.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像山那样思考》,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4.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自然和环保问题。

例如,从人类的利益出发,我们可能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

5.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像山那样思考”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环保的看法。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思考和总结课文中的观点,并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2.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写作质量: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4.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像山那样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自然和环保问题。

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完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概念。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3)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文章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3)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培养同理心,理解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的感受。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3. 内容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点,解释关键概念。

4.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案例,分析其意义和启示。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

三、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像山那样思考》原文。

2. 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 参考资料: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文章、研究报告等。

4. 讨论工具: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的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评价文章观点时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时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3. 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点,解释关键概念。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学案 苏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学案 苏教版正式完美教案.doc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学案昌乐一中滕欣俭复习篇目:《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复习目标:、落实文本中的字音、字形、成语、近义词、标点等基础知识。

、整体把握本专题的思想内涵,掌握写景手法、品味语言特色。

、用心去感受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专题导语: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 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

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基础落实:一、字音煮茗()帽()羊肉曝()背谈天闽粤()赭()色乌柏()树M ()意道()泽埠()头逛()语安谧()浑浊()罗布建()尔船植()坯()口更()道吞噬()徜()徉缪()斯女神引擎()嗥()叫进()发砰砰()湍()急惴惴o不安扳()机饿殍()艾葛()炽()热驯()服追溯()庇()护停滞()扫堇()二、字形水蒸16居丰11乌n树物n民丰惊瞿取d目仓意黑tm喧a—6湖水]守毛骨e然6然而止u动[戏一仓千里青春永n乌6船一n对联垂6三尺三、近义词成语(-)近义词填空、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

(恩情、恩惠)、借了诗人的名句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的笔所写的散文美丽的多?(愚劣、愚蠢)、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境界。

(悠闲、清闲)、中亚细亚的地貌,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

(奇伟、独特)、然而,在这些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的含义。

(深刻、深沉)、当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他眼中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闪烁、闪动)、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的内涵。

(隐藏、蕴藏)(二)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正误、中国几乎是一个地方一种啤酒,每走到一个地方,我总有以前没喝过的啤酒,其口味真实千姿百态。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doc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doc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八年级学校榆树市大岭镇怀家中学教师姓名李川河教材分析本文是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的一篇散文是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一篇向人类呼唤拯救自然,热爱自然的文章,让我们认知到在大自然中万物都是平等的,万物皆有生命,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学生分析初中学生对本文思想内容上的理解应该是很容易的,学生们都能从理性上认识到这一点,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狼嗥的含义。

2、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3、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4、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难点:“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教学理论根据新科课程的基本要求,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读促悟,以督促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使用效果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设计作者字伺疏通文本,把握思想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

自然破坏的现象深思理解文章内涵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投影一)这是什么动物?生:藏羚羊!师:对,可可西里的骄傲,青藏高原上神秘的生灵。

再看这幅图(投影二)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心情如何?生1:愤怒!生2:同情……生3:惨不忍睹。

师:再看这幅图(投影三)生:狼!师:对,狼。

如果它也和藏羚羊一样遭遇了猎人的捕杀,你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师:狼的阴险,贪婪,狡诈,为人类所憎恶,于是狼成了人类的敌人, 人们赋予狼身上的都是一些贬义的色彩,像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不堪、引狼入室、鬼哭狼嚎、声名狼藉等,其实这对狼并不公平, 美国人奥尔多利奥波德就突破这种偏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人与狼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像山那样思考》(投影四)二作者及作品介绍(投影五)三,检查预习师:关于这篇文章,同学们已预习过了那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字音,请大家齐声朗读下列字音(投影六)接下来我们共同赏析一下本篇课文,四、文本研习(一)学习1—3自然段1.师:文章以一声狼嗥开篇,第一段就是对这一声狼嗥的特写,同学们听过狼嚎吗?(投影七)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一下这一声狼嗥有什么样的特点?它乂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明确: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狼嗥的,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蔑视"等。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或改进意见,培养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教学效果回顾及总结
01
02
03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回顾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 的差距。
教学方法运用评价
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 客观评价,总结其优缺点。
学生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参 与度和掌握情况。
养和环保意识。
学科交叉融合
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如地理、生物等,共同探讨人与
自然的关系。
家庭和社会资源协同育人
家庭阅读指导
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像山那样思考》,增 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者、野 外考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
专题讲座与分享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理解较为深奥的文
学作品。同时,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
文学作品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
02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掌握了一定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
巧。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感悟,有助于理解本文
的深刻内涵。
开展环保主题班会或社会实践活 动,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参与
环保行动。
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培养环保责任
感。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通过文本中的寓言故 事,引导学生对未知 世界产生好奇心和探 索欲望。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 验或探究活动,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
推荐适合学生的科普 读物或纪录片,拓展 学生的知识视野。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欢迎阅读。

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狼嗥的含义。

2、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3、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4、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词语积累嗥叫驯服残羹聆听悚然湍急蠕动饿殍艾蒿二、文本研习1、快速地阅读全文。

思考: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2、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3、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呢?——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5、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6、“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7、是什么使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

8、让我们齐读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

——作者通过一段猎杀狼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触动。

9、有同学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捕捉到的?——写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与狼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形成对比,反衬人的冷酷。

——“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无动于衷”的岩石不如说是在指责人的无动于衷。

10、作者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又是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山失去了狼,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

11、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苏教版必修一).doc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苏教版必修一).doc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事”与“理”之间的关系2.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3.体味本文诗意的语言美及作者美好的精神境界【重点难点】理解把握万物皆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一.导入新课关于狼的两个成语(生答)和狼有关的成语多是一些贬义词,如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奔豕突(成群坏人乱窜);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凄厉)同学们听过狼嚎叫的声音吗?请闭上眼睛设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

此时你的感觉如何?(恐怖,惊慌,)狼的这声嗥叫传达了什么讯息,你能否读懂?由此你想到什么?下面我们看作家利奥波德是如何解读的,出示题目《像山那样思考》PPT二.作者简介:(生读)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

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 。

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

其中他的《沙乡年鉴》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三.解题题目是一个短语,根据你对文章的预习,请同学们把题目补充完整,(提示:山会思考么?【拟人】它在思考什么?怎样思考的?【语气号召】要谁像山那样思考?)明确:(人类应当)像山那样思考(狼的嗥叫声中隐藏的含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什么还要屈尊向山学习,像山那样思考?山对狼的嗥叫声是怎样思考的?人又是怎样思考的?让我们追寻着狼的嗥叫声,逐步揭开问题的答案。

首先请同学们找一下文中哪个地方有关于狼的嗥叫的特写?(生答:第一段)三.品读赏析1.生齐读段一,划出关键词并思考,体会这一声音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喜怒哀乐?)明确:对于这一声嗥叫,作者是如何描写的?生找关键词,从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教案:像山那样思考目标学生群体:初中学生教材:《像山那样思考》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内容。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引用一句关于思考的名言或给学生出示一幅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文章(10分钟)将文章分段给学生阅读,每段读完后进行简短的问题讨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内容。

问题:(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山是怎样思考的?(3)我们可以从山那里学到什么?3.讨论和思考(15分钟)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并组织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问题:(1)你认为山是如何思考的?和我们人类思考有什么不同?(2)文章中提到的山的思考方式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3)你通过观察自然界还发现了哪些值得思考的现象?4.总结与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并提问学生以下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问题:(1)除了山,还有哪些自然事物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2)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运用山的思考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思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5.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思考并写出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自然界的思考。

6.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学生表现、教学方法等,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教学资源:1.教材《像山那样思考》2.山的图片或名言3.黑板/白板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内容。

2.学生是否能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3.学生是否能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和拓展。

4.作业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和表达清晰。

第7课、《像山那样思考》第二课时学案

第7课、《像山那样思考》第二课时学案

第7课、《像山那样思考》第二课时学案第一篇:第7课、《像山那样思考》第二课时学案第7课、《像山那样思考》学案第二课时高二对口语文编写:高亚飞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2)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1)试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中。

这声狼嗥对于不同的生物,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看看文中是如何描述的?明确:对于鹿,(它是死亡的警告);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撕杀即将上演;对于郊狼,(它是即将来临的拾遗的允诺)是彻底地清扫战场,绝不浪费;对牧牛人,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

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

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听取这声狼嗥。

2)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排比。

增强文章气势。

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3)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得到这一认识(大山能够听懂狼嗥的深层含义)的由来?明确: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我”的启示;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4)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明确: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

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是取代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

5)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理解“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思考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讲解“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即以山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自然环境。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自然对人类的意义。

3. 教师总结并引入“像山那样思考”的概念。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2. 让学生预习下一章的内容。

第二章:山的智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系统。

2. 引导学生思考山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

教学内容:1. 讲解山的形成和基本特征,如地质结构、气候影响等。

2. 介绍山的生态系统,如植被、动物、水源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山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如坚韧、稳重、包容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山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山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

3.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智慧应用到生活中。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山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系统的了解。

2. 让学生预习下一章的内容。

第三章:山的启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山所给予的启示和指导。

教学内容:1. 讲解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壮丽、崇高、神秘等。

2. 介绍山所给予的启示和指导,如坚韧、耐心、谦卑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山所给予的启示和指导。

3.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启示应用到生活中。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山在各种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了解。

2. 让学生预习下一章的内容。

第四章:山的冥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山的冥想过程。

《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4(教师版)

《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4(教师版)

《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4(教师版)像山那样思考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背景材料1. 作者介绍:“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

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

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

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2.背景介绍: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

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三、预习练习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嗥(áo)叫:号叫,大声叫。

拾遗(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毛骨悚(sǒng)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悚,害怕。

不堪(kān )教育:堪,可,能。

如:堪当重任。

辨:湍(tuān)急:水势急。

揣(chuǎi)测:猜测,推测。

辨:饿殍( piǎo ):饿死的人。

俘( fú )虏:打仗时捉住的敌人四、质疑探讨1.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请体会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声嗥叫是狼对人类捕杀狼的强烈抗议和不满,从“不驯服的“对抗性的”可以看出来。

——这里表达了狼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叫出了它们抗争的决心,所以是。

不驯服的”,含着“蔑视”。

高中语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高中语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高中语文《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意识。

(3)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简介:《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关于自然、生命和思考的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山的威严和神秘,引发读者对自然界的思考,进而思考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自然景观,引发对自然的思考。

(2)提问学生对山的印象和感受,引起对课文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写作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分享等,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写作技巧分析:通过学生讨论和分享的写作技巧分析,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自然和思考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2.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自然思考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像山那样思考》学案(教师版).doc

《像山那样思考》学案(教师版).doc

像山那样思考一、学习目标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提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整理字词三、基础落实1、知人论世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

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 ,_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

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

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背景介绍: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人丰富的物质牛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

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2、字词积累嗥叫(hao) 驯服(xun) 蔑视(mie) 迸发(beng) 湍急(tuan)艾蒿Gi hao) 疲惫(bei) 饿殍(piao) 蜿蜒(wdn yan) 毛骨悚然(song)3、列举一些含有“狼”字的词语并概括其共性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奔鼠窃狼吞虎咽声名狼藉引狼入室狼奔豕突狼烟四起与狼共舞(都属于贬义词)四、整体感知1、结构梳理:第一部分:(1——3)特写一声狼嗥及不同事物对这声嗥叫的反应第二部分:(4—9)作者认识的由来(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2、初步质疑五、问题探究确立研讨对象补足标题(思考:这是一个状屮短语,带有祈使性语气,在形式上缺少主语和宾语,请大家补写岀来。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学案苏教版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学案苏教版教案

《像山那样思虑》专题教案昌一中滕欣复篇目:《江南的冬景》《西地平上》《神的一滴》《像山那思虑》复目:、落文本中的字音、字形、成、近、点等基知。

、整体掌握本的思想内涵,掌握写景手法、品尝言特点。

、专心去感觉自然、思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敬而又雅,雄而又轻柔;它而狂放不,而静深⋯⋯人感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将身心沉醉此中,在倾听万的候体会人间的繁,感触史的桑。

人向来思虑怎样与自然相,特别在物文明天趋步的今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深切关注。

基落:一、字音煮茗()煊()羊肉曝()背天粤()赭()色桕()恣()意沼()埠()()安()沌()布淖()船棹()()口甬()道吞噬()徜()徉()斯女神引擎()()叫迸()砰砰()湍()急惴惴()不安扳()机殍()艾蒿()()()服追忆()庇()阻滞()帚()二、字形水蒸ìé居丰úù物ù民丰惊àé取à目è意黑ūū喧ā一ó湖水ī守毛骨ǒá但是止úī一è千里青春永é船一ù垂á然ù三尺三、近成(一) 近填空、起了寒郊的漫步,在是江南的冬日,所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

(恩德、恩泽)、借了人的名句来描绘江南的雪景,不斩钉截铁,比我一支的笔所写的散文美的多 ?(愚劣、愚笨)、而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情形,又是一种不出的境地。

(悠、清)、中的地貌,的光,凡是令我惊。

(奇、独到)、但是,在些明的、直接的希望和惧怕以后,藏着更为的含。

(深刻、深邃)、当我抵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正漂亮在他眼中着的、令人受的、弥留的光。

(、)、大体,也是狼的叫中的内涵。

(藏、藏)(二)判断以下成运用正、中国几乎是一个地方一种啤酒,每走到一个地方,我总有以前没喝过的啤酒,其口胃真切千姿百态。

、大雪洋洋洒洒从天上飘落下来,不多时,大地一片洁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大街变得更加热闹
孩子在大街上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建造公园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
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
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
备课时间
2011.10.20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预设
一、课前预习
1、重点字词:
嗥叫(háo)驯服(xǜn)蔑视(miè)迸发(bèng)湍急(tuān)艾蒿(ài hāo)疲惫(bèi)饿殍(piǎo)蜿蜒(wān yán)毛骨悚然(sǒng)
C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1、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作者如此的思考呢?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嗥叫。
2、文章开篇是对狼嗥的特写,这声狼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文中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广饶一中语文学案
课题
像山那样思考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袁飞
审核人
蒋海港
教学
目标
1、提高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2、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认识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共存。
3、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增强我们的忧患意识,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
教学难点
对狼的认识经过了这么几个阶段
(一)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文中关键句:1.“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2.“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二)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文中关键句:“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原因: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明确:(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是大自然的一个普通组成部分。人类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2)“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诗意的表达。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教学反思
(三)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原因:见第7—9节
(四)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
2、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那么狼嗥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狼的嗥叫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
3、狼嗥的内涵已被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领悟!所以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人同自然的关系”,那么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整体感知
文章结构:
1)狼的嗥叫及其含义:A狼的嗥叫,引起下文。
B狼的嗥叫的含义(深层含义只有山能客观听取)。
2)作者认识的由来:A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予的启示]。B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
3)作者更深层的思考:A破坏的草原很难复原。
B牧牛人杀死狼也不是好事。
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我”,“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三、文本探究
1、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我”,“我”对狼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作者对狼的看法是如何转变的?请阅读4~6自然段,并标划出文章中的关键字句。
明确: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之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意识到要保护环境。
四、拓展交流
1、如果人类不能像山那样思考,这世界会怎样?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明确:水土流失、农田沙化、干旱少雨、废水废气污染环境、乱砍滥伐、肆意的捕杀使珍稀动物灭绝……所有的一切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是在自掘坟墓。
2、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日本]谷川俊太郎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森林寂来自无语,屏住呼吸3、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阙。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做“中”。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2、作者简介
3、面对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