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比较研究——课程

合集下载

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新课程人教版教材为例

比较法在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新课程人教版教材为例

() 3 异类共性比较法。不同类地理事物有时可比较其
某一方面。 例如, 高中必修 1 第二章《 海洋与陆地》类别与 ,
性质不同, 但在形成季风方面有共性 , 可比较其热力性质
差异 ; 高中必修 3 第三章“ 能源资源”各种能源资源属于 , 不同类物质 , 但它们 因都具有能量这个共性, 就可以比较
章教学中, 将我 国人均耕地与世界上一 些国家和 世界平
均耕地相 比 , 说明我 国保护耕地 、 约耕地 的紧迫 性和 节
识 的教 学 , 中学地 理教 学 最 重要 的逻 辑 方 法之 一 。 比较 法 要 与 其 他 教 学 方 法 结 合 使 用 , 是 以取 得 最优 化 的 教 学
关键 词 : 中学地 理 ; 新课 程 ; 比较 教 学法 ; 学效 果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 G6 35 A 文章 编 号 : 0 9 0 0 ( 0 1)2 0 4 - 3 10 — 1X 2 1 0 — 04 0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 但在位置、 地形、 气温、
理学因其具有综合性、 地域性等显著特点, 内容丰富广泛, 类别复杂多样 , 需要根据一定标;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进 隹
行对照 , 从而确定相同、 相异、 相反、 相似之处, 所以, 比较 法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中学地理知识, 按 认知层次来讲 , 既有地名、 地理景观、 地理数据、 地理分布 和地理演 变这五类地理感性知识 , 也有地理概念、 地理特 征、 地理成 因、 地理规律这四类地理理性知识。 比较法多运
以一个比较对 象为 中心, 分别与几个比较对象作 某 些 内容 的比较 ,这是为突 出中心 内容 而进行 的比较方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1. 引言1.1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进行规范的文件。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地理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更新。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之前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比,有许多差异和变化。

本文将对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从目标设置、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地理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新旧标准之间的优势和不足,为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2. 正文2.1 目标设置的差异目标设置的差异在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都有明显的变化。

旧标准中,地理课程的目标设置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

而新标准则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能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标准对地理教育的目标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审美情感和创新精神,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旧标准则相对更为注重纯粹的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和笔头功夫。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目标设置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注重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新标准更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2.2 内容调整的不同1. 课程结构调整: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将原有的内容重新组织,注重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旧版标准中地理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新版标准则更加清晰明确,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

2. 知识延伸和拓展: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在内容设置上更加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理现象。

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

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

四种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比较分析一、本文概述地理教材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授地理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职责。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地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优劣,对于优化地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国四种常见的高中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粤教版。

通过对这四种版本教材的内容编排、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旨在揭示各版本教材的特色与不足,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探讨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为高中地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二、教材版本基本信息概览版本特点:湘教版地理教材以响应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区域特色和地方案例的教学,并融入了最新地理研究成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版本特点:作为全国广泛使用的教材之一,人教版地理教材以严谨的科学性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为核心,同时顺应课程改革趋势,调整了内容编排和教学方式,强化了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与环境问题。

版本特点:苏教版地理教材以其图文并茂和丰富的活动设计著称,尤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结合江苏省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性与生活化案例,增强学生对地理学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版本特点:鲁教版地理教材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兼顾山东省的地方地理特色,教材内容紧密贴合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编排与结构比较在“内容编排与结构比较”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对四种不同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揭示各版本教材在内容组织架构、知识点分布、课程模块设计以及逻辑衔接等方面的异同及其优劣。

从整体内容框架来看,版本A教材倾向于采用主题式编排方式,围绕核心地理概念构建了多个相互关联的主题单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而版本B则遵循更为传统的章节划分,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主线展开,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渐进性。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广大中学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地理课程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此前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调整和修订。

本文将对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变化和影响。

一、课程目标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实现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将地理学科的学科要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习兴趣和责任感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而旧版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有着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上较为笼统。

二、教学内容新版地理课程标准突出了思维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增加了地理技能、地理方法和地理实践三大板块,强调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与此新版课程标准对一些传统的内容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增加了地理科技知识,强化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

而旧版地理课程标准较为偏重地理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对地理实践的要求相对较少。

三、教学方法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倡启发式教学、研究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旧版地理课程标准中,教学方法相对较为传统,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接受。

四、评价方式新版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化评价的理念,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强调对学生的品德、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提倡综合素质评价。

而旧版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评价较为传统,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对于旧版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和改革。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新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一份教育部颁布的标准,旨在确定国内高中地理教育的课程方向、内容和教学目标。

于2002年首次发布,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2017年教育部修订并发布了新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本文将对新旧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分析。

一、课程设置和改变新旧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旧版本包括《物理地理》、《人文地理》两门主要课程。

而新版本改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门主要课程,旧版曾经强调对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而新版则进一步体现了地理应用的实践,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安排。

二、思想性与特色新旧地理课程标准都十分强调地理学科的思想性和特色。

旧版课程注重地理思想的培养,注重地理知识的系统性;新版地理课程标准中更强调地理学科的研究问题,并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在注重地理的实践性的同时,强调地理学科的系统性特点,注重地理知识的结构性和综合性。

三、知识重点在知识重点方面,新旧地理课程标准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旧版地理课程标准注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概括性和深入性的训练,其中自然地理部分涉及太阳系、地球及其运动、地球的内部、岩石圈、地球表层和气温、气压等内容。

而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则从生态环境、自然地理基础和地球物理三大方面,也包括地球的组成、地表形态、自然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展开。

同时,新版地理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对世界主要地理现象的掌握和了解,例如天气、气候、地球生态系统等。

四、教学与实践新旧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和实践也有区别。

旧版地理课程标准主要注重地理思想和知识的理性训练,强调地理工具和地理实验教学;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在强化地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注重实践性的掌握,毕竟地理学科除去其专业特点外,还需要学生去实践探索环境和现实问题,以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在知识掌握的同时,也加入了地理技能的培训,例如运用地图、海拔计、气候计进行测量、预测和监测等方面。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初中地理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分析。

在我们探讨了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和背景介绍。

在分析了新旧课标的内容差异、教学方法对比、评价方式比较,以及学生在新旧课标下的学习体验和综合能力培养。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旧课标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建议和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新旧课标在初中地理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综合能力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学习体验、综合能力、优缺点、建议、发展展望1. 引言1.1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在于深入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与完善。

通过对比新旧课标,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的发展脉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对比分析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比分析还能帮助学校和教育部门更好地进行课程规划和改革,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对初中地理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新旧课标的内容差异、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践,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1.2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的背景介绍初中地理课程一直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初中地理课程的课标也在不断改革和调整。

旧课标是指过去采用的一套教学大纲和内容,而新课标则是指最近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新的教学大纲和内容。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的背景介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在教育发展的需要方面,新课标的制定通常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一、概述在21世纪的教育变革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识与焦点。

它代表着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是他们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基础。

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以及能否运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高中地理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变革无疑牵动着整个地理教育领域的发展。

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展现出了不同的教育理念、目标和内容结构。

旧版课程标准虽然也强调了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但更多地侧重于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能的提升,对于核心素养的关注和培养相对不足。

而新版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各个环节。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异同。

我们将首先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地理教育中的价值,然后对比新旧版课程标准在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差异,最后对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出建议。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1. 教育改革背景与核心素养的提出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教育改革已然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对这一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和深化。

核心素养不仅代表着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更是其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关键。

中英地理课程的比较研究

中英地理课程的比较研究

中英地理课程的比较研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现象、人为现象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学习比较不同国家的地理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和英国地理课程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英国的地理课程设置各具特色,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基本技能。

在中国,地理课程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国的地理课程则注重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的培养。

课程包括地球科学、人文地理、环境研究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中国和英国的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广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

教师常常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而英国的地理课程则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

教学内容包括实地考察、案例研究、课堂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中国和英国的地理课程教材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地理教材通常由政府,内容权威、详细。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英国的地理教材则更加灵活,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深入研究。

考试评价方面,中国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而英国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比较中国和英国的地理课程,可以发现两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材和考试评价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的地理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而英国的地理课程则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

未来,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希望两国之间的地理课程能够更加密切地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的未来公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和英国是两个具有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的国家,本文旨在比较中英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特点,以期为中英开放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国家,其中包括大量的在线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

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

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地理课程标准制定方面的异同点,以期为未来地理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提供启示和建议。

近年来,国际教育界逐渐重视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

地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的重要学科,其课程标准的质量受到广泛。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都致力于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理课程标准,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全球视野的人才。

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各国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方面,既有共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各国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具体目标设定上存在差异。

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中国和日本的地理课程标准则更强调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各国地理课程在内容选取和组织上具有较大差异。

例如,美国和英国的地理课程注重案例分析和现实问题解决,而德国和法国的地理课程则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教学方法:各国在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美国和加拿大更倾向于采用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方法,而中国和日本则更注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地理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进行了客观描述和解释。

研究发现,各国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未来地理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各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分享彼此在地理课程标准制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在制定地理课程标准时,应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学科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学科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理学科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40102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始于1994年,是全国最早设置该专业的硕士点之一,已具有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

该专业主要研究地理课程和教学活动,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专业课教师队伍强大,共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6人,副教授2人。

和省重点中学共建实习基地有3个,在建的实验室共有3个,近三年共主持省级以上教育科研项目9项,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2篇,现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近20人,其中大多数在高校就业。

二、培养目标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地理基础教育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掌握地理教育基础理论和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地理教育的外文资料,具有分析解决地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地进行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三、研究方向简介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简介1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学科论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地理基础教育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它系统的向学生介绍地理教育基础理论和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地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四、学习年限本方向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总学分为36-38学分(一般按18学时或相当学习量,计1学分)。

修满学分,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和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即可毕业。

在规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者,作结业或肄业处理。

具体课程设置见表:六、实践环节1.教学实践:为本科生授课8个课时,讲授一个专题,并写出实习报告,计1学分;2.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和结合学位论文写作,进行科研调查和科研实践,一般安排在第四、五学期,累计时间4周左右。

七、科学研究本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撰写阶段性(学年)论文或综合性学术报告,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国内对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国内对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21 0 2年 第 1 4期
地理纵横
我 国第 八 次 基 础 地 理 教 育 课 程 改革 已走 过 十个 年 头 。 目前 , 《 务教 育地 理 课程标 准 ( 0 1 版 )》已 义 2 1年 经发 布 , 《 通高 中地 理课 程标 准 ( 普 实验 )》的修 订也 将 开 展 。我 国地 理 课 程 标 准 的研 制 和修 订应 当 重视 地 理课 程标 准 比较研 究 的成果 ,汲 取不 同 国家或 地 区地理 课程 标准 中的营 养 。那 么 ,国 内关于 地理 课程 标 准比较
出 ,2世 纪初 中地 理课 程 目标 的提法不 断变 更 ,依 次是 0
1我 国 地 理 课 程 标 准 的 横 向 比较 研 究 :方 兴 未 艾 . 随着 香 港 、澳 门的 回 归 和 两 岸关 系 的积 极 发 展 , 两岸 四地 问的地 理教 育 交流活 动 日益 频繁 ,两 岸 四地 地 理课 程标 准 比较研 究亦 有所 加强 。 关 于 内 地和 澳 门地 理 课 程 标 准 的 比 较研 究 。官 作

;张洙等认为 ,建国以来地理技能 目标的内涵 日益丰
富并 向高层次发展 ,与知识 目标 的关 系由辅助转 向并 列 、交融 ;论者大都认为,过程与方法 目标是地理新 课改的一大亮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内涵日益丰
富 ,地位得到提升。
关于课程 内容 。已有研 究主要涉及编制基准 、选 择 、组织和陈述等方面 。第一 ,编制基准方面 。王向 东 、王海霞分析了近百年地理课程内容的演变后 ,提出 了地理课程 内容的三个编制基准 ;第二 ,选择和组织 方面 。王 民认为 ,地理教学大纲是从地理学科的角度 来选择和组织知识 的,地理课程标准更多是从培养公民 地理素养的角度来选择和组织知识的 。 ;第三 ,陈述方 面 。研 究主要 突出了初 中地理课标所采用的 “ 主题分 级”陈述格式和行为 目标陈述方式的优点。 关于实施建议 。薛梅 和马楠 分别对初 中和高 中的地理课程标准 中的实施建议进行了纵向比较。可以 说 ,实施建议 中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 ,在指导上也具有 较强的弹性 。 研 究表 明 ,地理课程标准在各方面都取得 了长足 的发展 。正如李家清 、李文 田所说 ,地理课程标准与地 理教学大纲相比,提法更科学 、 结构更合理 、内涵更丰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

初中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初中地理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旧课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新课标的推出,旨在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变,为地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背景介绍完】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初中地理新旧课标的差异,探讨新课标地理内容趋势、教学方法变化和评价方式的变化,以及与旧课标地理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比。

通过研究发现新旧课标地理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地理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

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深入了解初中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对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和优化的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2. 正文2.1 新课标地理内容趋势分析1. 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强化:新课标地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培养孩子们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强调地域文化多样性:新课标地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地域发展的独特性。

3. 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思维的融合:新课标地理将地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使地理教学更加立体、生动。

4. 强调跨学科性:新课标地理内容更加倾向于跨学科融合,与历史、经济等学科联系紧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教学:新课标地理内容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地理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环保意识提升、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的体现将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高中地理新旧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水循环”为例

高中地理新旧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水循环”为例

76ftUrif 教学参考2021 年第 2 期.下走廊高中地理新旧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水循环”为例冉浩彤赵生龙(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摘要:根据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中地理教材于2019年进行重新修订。

以人教版“水循环”为例,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变化,比较高中地理新旧教材之间的区别,总结新教材在课文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探讨教材变化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新要求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教学启示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体现着课程的性质与 学科价值,反映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既是学生最 为重要的学习载体,亦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媒 介[1]。

2019版新教材颁布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 关注,本文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2008年第3版 与2019年第1版中的“水循环”一节为例,从课程标 准、具体内容及呈现形式进行比较,意在准确地把握 知识内容的变化,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新教材的逻辑体 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完善教材的 理论研究。

一、课程标准的变化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修订,本文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 “2017版课标”)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中“水循环”一节的课程标 准进行了对比,如表1所示。

首先,在课标要求的表 述上,2017版课标的表述更简洁凝练;其次,在知识 要求的表述上,2017版课标删去了水循环和水体组 成类型、形态和分布以及河流补给的类型和河湖补 给等知识的要求,而对水循环的概念、每个环节及过 程都给出了详细具体的要求,凸显了本节课的重点 内容;最后,从行为动词分析来看,2017版课标仅用 “说明”一词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较实验版课标 更简练。

表1两版课标关于"水循环”中课标要求、知识要求、目标分析的表述比较[2_课标版本课标要求表述知识要求表述目标分析实验版课标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 水循环和水体的组成类型、形态、分布。

中美高中地理教材对比研究以《科学发现者—地理》和湘教版地理教材为例

中美高中地理教材对比研究以《科学发现者—地理》和湘教版地理教材为例

中美高中地理教材对比研究以《科学发现者—地理》和湘教版地理教材为例1. 本文概述本文将对《科学发现者》和湘教版地理教材进行简要介绍,概述它们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特点。

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图表使用、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两国地理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地理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影响。

2. 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在撰写中美高中地理教材对比研究的文章时,理论框架与方法论部分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的具体方法,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理论框架部分应该首先明确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中美地理教材对比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理论角度出发:教育目标与课程标准:分析两国地理教育的目标和课程标准,探讨它们在教材中的体现。

文化差异与教育理念: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

知识体系与学科交叉:探讨地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情况。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基于不同的学习理论,分析教材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设计。

方法论部分需要详细描述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以下是撰写该部分的建议: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和分析已有的中美地理教材比较研究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内容分析: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科学发现者—地理》和湘教版地理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国地理教材在知识呈现、教学理念、学习活动等方面的异同。

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通过访谈地理教育专家和教师,以及对使用这些教材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手数据,增强研究的实证性。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可靠的研究结果。

在撰写过程中,应确保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与研究目的紧密相关,能够有效地支撑研究假设和研究问题的探讨。

同时,要注意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偏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核心素养不仅代表着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更是其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探讨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体现及其变迁。

本文将首先概述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比较新旧版课程标准在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的异同,最后对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提出建议。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经历了从旧版到新版的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也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视。

新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内容、结构和理念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旧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主要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强调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地理课程往往被视为一门孤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而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则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地理学科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新版课程标准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提倡跨学科学习和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新版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适应全球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内容方面,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旧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和拓展。

新版课程标准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同时,新版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

在结构方面,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采用了更加灵活和开放的组织形式,允许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中德地理教学目标比较研究

中德地理教学目标比较研究
考 试可 以看 出 H C地理 课 程 标 准 注重 对 学 生 进行 全 面 公 S
正的评价 , 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 又注重能力和技能 的提高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H C地理课程标 准重视学生的学术研究 。在“ S 地理写 作” 中提到作 出“ 结构完整的论文”是学术研究规范性的 , 体现 。这样可以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逐步养成规范 的研究型学习模式 ,为其将来撰写论文和深入学 习打下
教育 目标的分类方式不 同 ,实质上 是两国 的教育价
・—
卜 一—卜 一 +
” ・ 一— ”—卜 一+ —卜 卜
・・ 一— “— 一— 一 + ・卜 — 卜 - 卜 +
・ ・ —卜 一— ・+ ・+ - ・ 卜 ・
一 +
一 十
”+ 一+
・ _“+ *+ 一—卜 ” - —+ ・ —卜 一— + 卜
力 , 强 地 理 技 能 , 于 学 生 未 来 的 发 展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增 对 的意 义 。我 国高 中地 理 新 课 程 标 准 中 有 知 识 、 力 和 思 能

程内容 的了解和理解与技能成果和课程 内容评估之间有 个平衡。 一个任务可 以由多个要素的评估 。 S H C课程评
H C外 部 考 试 规 范 :考 试 包 括 一 份 持 续 3小 时 的试 S
估建 议选择 35个任务 。 ~ 卷 ( 5分钟的 阅读时间) 加 。所有 的问题都是必答 的, 且来
想观念 三方 面的要求和规定 。对 于能力这方面 , 往往 只
停 留在 分 析 问题 的 层 面 , 者 说 只 在 于 动 脑 , 少 把 动 或 很
他 山 之 石

中德地 理教 学 目标比较 研

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文件搜集、选题视角与注意事项

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文件搜集、选题视角与注意事项
h /n e .s x n d i=3 0 &ln n = k id xa p ? o ed 2 6 a g o 2。
和我仍 然是 各 有一个 苹果 。 但是 , 倘若 你有 一种 思想 , 我也有 一种 思想 , 我们彼 此交 换这 些思 想 , 么 , 而 那 我 们 每人 将有 两种 思想 。 同理 , 若你 有美 国地 理课 程 ” 倘 标准 , 我有 加 拿 大地 理 课程 标 准 , 有 英 国 地理 课 程 他 标准 , 彼此 交 换 , 大家 将 拥有 不 同国家 或 地 区 的地 理 课 程标 准 。 因此 , 理教育 工作 者之 间有必 要 多交 流 , 地 互 通 有 无 , 进 资 源共 享 , 动 学 习共 同体 和研 究 共 促 推 同体 的形 成 。 二、 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选题视角 熟悉地理课程标准 比较研究 的选题视 角 ,有利于培 养地理课程标准 比较研究 的敏感度 ,有益 于广泛而深入
G orp y ( egah 地理 )Sl bs ( 学 大纲 、课 程 大纲 ) ,yl u 教 a ,
示》《 国教 育研究》20 年 第 5期 )两篇论 文 的参考 (外 ,09 文献 中, 可查到美 国《 都 生活化 的地理学 : 国家地理标准 19 1 的 电 子 版 网 址 :t : w . tnl orpi. 94 ht/ wn i ag g hc p/ w ao e a
c m/p dt n /tn ad / o x e io ssa d s 。 i r
C rc l 课 程 )S n ad ( 准 )Fa e ok 框 架 ) ur u m( i u ,t d rs 标 a ,r w r ( m
等 。在搜索时须将这些关键词组合起 来 ,如“ egah G o py r

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国内外比较及发展历程

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国内外比较及发展历程

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国内外比较及发展历程第一章国内外课程设置比较第一节国际以及我国港台地区课程比较研究一、国际高中地理课程比较研究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地理教育取得重要发展的时期。

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改善本国的地理教育。

美国地理教育复兴运动的深入开展、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颁布、中国学校地理素质教育的倡导与实施以及指导和规范全球地理教育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隆重推出等,均标志着国际地理教育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制定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或修订地理课程标准。

它们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地理课程的地位不断提高;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推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价机制。

这些经验、作法、理论和实践值得我国研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时参考和借鉴。

1.高中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比较地理课程类型和地理课程设置是高中地理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反映,同时也表明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地理课程功能的认识和对学习心理发展与地理学习之间关系的认识。

目前国际地理教育的明显特点是:地理一般都作为必修课程;地理课程多样化;地理开课年限长;地理课时较多;等等。

⑴高中地理课程类型比较比较研究表明,国际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在基础教育中明显提升。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地理课程类型在性质上有两种情形,一是作为必修课程,二是作为选修课程。

多数国家将地理列为必修课程。

1991年美国政府在《美国2000年教育纲要》中,把地理与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一起列为5门核心课程;1993年,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以法律形式将地理及其他6门学科指定为必修课程;1994年,在正式颁布的《地理为了生活:国家地理标准1994》中,辟专章论述了地理作为一门课程的重要性。

中德新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中德新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德国课程标准地理学科知识模块能力要求框架结构1地理学科知识描述行星地球描述地球基本的行星特性体积形状结构地轴倾斜度重力作用等解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情况及其造成的影响昼夜的形成季节的形成了解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空间的自然地理系统概述地球系统中的自然组成要素大气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描述并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地理现象及自然特征如飓风地震水系喀斯特地貌阐述一些重要的空间构造学说如板块运动冰川作用描述并解释空间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如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基岩对土壤的重要影响了解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空间的人文地理系统描述并解释历史上或现存的一些人文地理空间格局如政治格局经济格局人口分布等并对未来格局进行预测描述并解释一些人文地理空间要素的作用如交通运输网络对人口居住区域范围扩大的促进作用描述并解释一些人文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如城市结构变化城市化经济全球化解释一些社会结构政治空间格局所带来的影响如战争移民旅游业分析不同种类不同尺度的空间中的人地关系在对空间进行利用和划分时如农业矿业能源产业旅游业交通网络城市生态等公司的选址能够描述并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间在功能结构上的相互作用阐述对空间的划分和利用所产生的后果如森林砍伐水污染土壤侵蚀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结合案例系统地解释对空间的划分和利用所产生的后果如荒漠化移民资源冲突海洋污染结合生态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为空间发展和保护提出恰当的措施并解释结合具体事例对不同种类尺度的空间进行分析针对特定地区如所在地区某个国家某个大洲提出地理问题如选址问题居民生活条件问题分析给定区域的环境结构格局如欧洲的经济格局德国的全球化进程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特性指标对地区进行划分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洲的集聚部分和边缘化部分结合制定专题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如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政策北极和南极的自然资源表3

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中期报告

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中期报告

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中期报

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旨在探究中美两国初中
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异同点,以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方面的影响。

本报告是该研究的中期报告,主要通过对中美两国初中地
理学科课程标准的比较,初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教学内容方面: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方面
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学地理课程中,中国主要注重教授对国土、经济、
文化、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本认知,而美国则着重讲授地球科学、生态保护、人口迁移、城市化等内容。

2. 教学方法方面: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方面
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地理教学主要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大量采取讲述式、抽象式和思维性教学模式。

而美国习惯将地理学科与实践结合,通过实
地探究、测量、制图、模拟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实证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教学评价方面: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
也各自有侧重点。

中国认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评价的
重点,而美国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注重实验探究和实
地考察对学生实力的评价。

总之,中美两国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
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美两国之间的地理教育模式或许有
着不同的习惯方式,但教师们可以通过跨境沟通与学习取长补短,给学
生们提供更好的地理教育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学校地理课程比较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程对学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我国学者对课程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三种:(1)“学科”说(2)“进程”说(3)“教学内容”说或“总和”说。

地理课程是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课业,指地理教学内容;进程,指地理教学程序与过程。

中学地理课程具有科学性、文化性和实用性,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因此,研究当代世界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为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研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部分·我国学校地理课程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

国内地理课程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清朝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我国地理课程的正式设立。

这些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均设地理,并规定中学为五年制,每个年级均有地理课。

1909年,清政府颁布《学部奏准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规定中学分文科和实科,课程均为12门,分主科和通习两类。

文科的地理为主科,一、二年级授中国地理,三、四、五年级授外国地理。

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小学制由9年改为7年(初小4年,高小3年)。

初小未设地理课,高小设史地课。

高小一、二学年授“本国地理之要略”,三学年授“外国地理之要略”。

中学学制由5年改为4年,并取消文、实分科。

中小学制改为11年。

1922年新学制的实行,新学制仿效美国,实行六三三制。

中学的学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采用学分制。

初中必修科目中,公民、历史、地理合为社会科;高中地理为选修科。

1923年出台的《小学地理课程纲要》和《初级中学地理课程纲要》规定了小学和初中地理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这是我国第一个内容较全面的课程纲要。

1929年则将高中地理由选修改为必修,并制定了《高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

1932年教育部对上述课程标准作出较大修订后,以正式课程标准公布。

1936年至1940年,教育部对课程标准又作了两次修订,为适应“抗战建国之需要”,地理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国防和国防建设”的内容,并增加了中国地理的课时和内容。

1948年,按照减少科目教学时数、简化和调整课程内容的精神,地理课时总量由24节减少到18节,高中自然地理不再单独开设。

1950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地理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是建国后的第一个课程标准。

1957年按照指示,小学、初中地理课时均减少一半,高中地理取消。

1959-1962年,中学只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1963-1965,只在初一开设中国地理、高一开设世界地理。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课程更是因停课而跌至谷底。

只在初一开设地理课。

1977年恢复高考,因地理列为文科高考科目而重新受到重视。

但是只在初一开设中国地理、初二开设世界地理。

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80年代初,中小学学制恢复到12学制,高中、小学相继重新开设地理课程。

1986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全日制小学地理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标志着中小学地理教育在经过曲折道路后得到恢复和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1988年,国家教委规定小学设社会课,不再单独开设地理课。

1990年国家教委对1986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作了修订,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有些内容改为选修,高中增设了选修课,这是一个过渡性的大纲。

1993年,高考改革使全国几乎所有省区都取消了地理高考,中学地理课程在新一轮强烈冲击下再度滑人低谷。

199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这个大纲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构建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高一是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讲授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系统理论与知识;高二、高三是限定性选修课,即文科学生必修。

高二也讲授系统地理,探讨人文地理的主要专题;高三讲授区域地理,探讨的是中国地理。

二、特征1.我国地理课程从清代产生开始就一直受到西方地理课程的影响,这点在课程内容方面表现最明显。

这种影响既有利又有弊。

2.地理课程在曲折中前进。

总体而言,清朝时期,比较重视地理,民国时期地理课程地位下降,新中国成立后,地理课程地位重新得到重视。

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新中国地理课程又经历了被重视——轻视——重视的过程。

3.地理课程的改革会伴随着学校学制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受到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部分·国外学校地理课程一、国外地理课程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3-16世纪、17-18世纪、19世纪、20-21世纪。

1. 13-16世纪13世纪北欧的一些城市开始创办商人学校,设立了商业地理和贸易地理等课程。

为适应贸易和航行的需要,英国在学校中设立地理课程,主要内容是地名及地理位置、物产、航行路线等,被人们称为“水手地理”。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8年达·迎马开辟了东方新航线;1521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

这些重大的地理发现使人类对地球有了完整的认识,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科学的地理学由此诞生。

2. 17-18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设置正式的学校地理课程。

在他的《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地理是学生必修的二十门科目之一,并论证了设置地理课程的意义。

他还亲自编写了《世界图解》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在欧洲一些国家流行了150多年,促进了学校地理课程的形成和发展。

夸美纽斯在理论上奠定了地理课程的框架。

3. 19世纪19世纪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地理课程。

这种地理课程首先出现在英、德、法、美等国。

其背景是较为完备的教学制度的建立;大学设立地理教席,培育地理专门人才和教师;社会重视地理的实用价值,并逐渐认识其教育的价值。

随后普遍为其他国家所仿效。

不过,出于对资本积累和殖民扩张的需要,学校地理课程中充斥殖民主义的价值观。

教科书中对邻国的介绍,也常有歪曲和怀有敌意。

4. 20-21世纪20世纪50年代,人类从战争中解脱出来,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

人口迁移、工业布局、城市规划、经济建设等对地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界60年代,世界上开始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浪潮。

地理课程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引入专题性问题,诸如环境问题、资源、再生产、劳动力、失业率的限度、空间规划等。

从分区地理学转变为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基础的系统分析。

教学方法也相应变化,教师更多地采用以探究为基础的方法,重视野外观察,如法国、德国等设有野营学校。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广泛的社会运动之中。

中学地理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

地理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关心的是这门学科的贡献即能否担负起解决未来的、本国以及全球的对策和环境问题。

地理教育能否担负起综合教育的任务,能否使学生得到发展以及能否满足公众和社会所能理解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一场地理课程改革运动。

这一时期课程改革具有五个特点:地理课程目标在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地理课程的一般教育功能,注重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均衡发展,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地理课程中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备受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地理课程内容较好地解决了社会需要、学生发展、地理学科进展的不同要求,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关注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人地关系成为各国地理课程的核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教学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全面、综合地进行评价。

90年代以来,地理课程改革活动进一步深入。

1992年国际地理学大会公布了《国际地理教育宪章》。

地理学科被列为核心课程。

标志着地理教育在正给教育体系中地位的提高。

国际地理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特征1.地理课程产生时间悠久,比我国地理课程的诞生早了大约六个世纪。

2. 商人学校、教会学校早于正式学校开始设置地理课程。

3. 从仅仅重视地理课程的实用价值,发展到既重视它的实用价值又重视其教育价值;既注重它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又重视其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

三、部分国家的学校地理课程(一)美国学校地理课程1.学校地理课程目标1994年,《国家地理标准》规定美国中学地理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地理素质的人,即能以理智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来评价和管理地表空间的人。

它将地理能力目标确定为:培养五项核心地理技能,即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

这五项地理技能与地理学家的研究过程基本吻合,地理思维、想象、观察等能力的培养都已蕴含在五项技能中,很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的地理课程目标层次清晰,要求具体而明确。

比如,美国《国家地理课程》中“空间认识”总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表现方式、工具与技术,以空间观点来处理并展现信息”。

每个学年对这个目标进行深化,从而达到灵活运用。

美国的地理课程目标还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全球理解与合作的意识。

2.学校地理课程内容及其设置美国中等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种。

公立中学有四年制和六年制两种学制。

四年制中学又分作普通中学、职业技术中学和特殊中学等类型。

六年制中学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美国中学开设地理的年级包括初一、初二、高一、高二。

只有初一地理课程是单独设置,其它年级地理课程均包含在社会科之中。

初一、初二阶段为必修课,其余各年级均为选修课。

初一,地理课程是以“地理”名称设置的,内容为世界地理,包括美国地理和外国地理。

初二,地理课程内容主要是世界社会经济地理。

高一的课程内容是美国地理,高二的课程内容是世界地理。

高中地理课时由各地学校自定。

美国没有统一的地理教材,由各州自编自选。

3.美国地理课程教学方法从总的情况来看,美国虽然经过几次教法改革,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仍是一种主要方法,只是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它的方法技术也往往与讲授配合使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美国地理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地图教学法、扮演角色教学法、实地考察和野外旅行教学法等。

(二)英国学校地理课程1.学校地理课程目标《国家地理课程》明确提出了英国中小学地理课程的三大主要目的:(1)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2)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3)通过学习英国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英国地理课程有五大能力目标:地理技能、区域知识与理解、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地理。

地理技能列为五大目标之首。

辨认、观察、解释、综合、评价、预测等能力渗透在地图运用和野外技能这两项基本技能的培养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