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1)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生物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学业诊断生物学试卷(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上午9:10—10:4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2627282930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相应试题的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利用葡萄、苹果等水果为原料,采用发酵等技术酿制果酒和果醋,可提高果品的经济效益。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菌种均为异养真核生物B.都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C.发酵过程中都需定时排气D.都可以利用糖源进行发酵2.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制作的红酸汤,颜色鲜红、味道酸爽,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制作流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装坛时不装满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微生物繁殖B.发酵时间和温度不会影响红酸汤口味和品质C.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D.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3.许多生活经验中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实例和生物学原理对应不准确的是()A.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再变为乙酸B.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大量乳酸菌聚集在发酵液表面形成一层白膜C.巴氏消毒法对牛奶消毒——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但不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D.放久的剩菜一般不宜食用——剩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4.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B.工业发酵之前需要对目的菌种进行筛选和扩大培养C.发酵条件变化可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发酵工程的产品包括微生物细胞本身和代谢物等5.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灭菌目的的是()A.用一定浓度氯气处理饮用水B.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C.用干热灭菌箱处理金属用具D.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处理器皿6.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有关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①需将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以杀灭杂菌B.步骤②将接种工具冷却时不宜距酒精灯火焰太远C.步骤③可使菌种逐渐稀释,经培养后获得单菌落D.接种后应将培养皿倒置并根据结果进行微生物计数7.细菌气溶胶是由悬浮于大气或附着于颗粒物表面的细菌形成的。
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聊城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生物试题2022.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Ⅰ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酿造陈醋主要采用糯米为主料,精选优良菌种,经过淀粉糖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三个主要过程酿造而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糖化的过程主要利用酵母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胞外淀粉酶来完成B.醋酸发酵前进行酒精发酵是因为无氧条件下醋酸菌只能利用酒精生产醋酸C.可以通过检测醋酸发酵前后发酵液pH的变化来鉴定陈醋制作是否成功D.改变原料的种类和浓度以及菌种的种类和接种量不影响陈醋的风味和品质2.如图表示利用白菜等蔬菜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甲、乙两种生物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进行需氧发酵产生的CO2是引起发酵液pH下降的主要原因B.从第10天到第22天,乙细胞数量快速增加与发酵液中的溶解氧有关C.发酵过程中,甲与乙之间的竞争强度越来越大D.与甲相比,乙对酸性和含酒精的环境具有更强的耐受性3.从传统发酵技术到发酵工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A.传统发酵技术不需防止杂菌污染,发酵工程需要进行严格灭菌B.传统发酵技术不需要控制发酵条件,发酵工程需严格控制发酵条件C.传统发酵技术以固体或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为液体发酵D.传统发酵技术利用天然培养基发酵,发酵工程利用合成培养基发酵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发酵工程工厂化生产谷氨酸时,需要维持酸性环境并严格控制温度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产生突变体,可直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C.进行核移植操作时,采集到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I期,进行显微操作去核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和转基因技术都能解决传统育种的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问题5.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的部分过程。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相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限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2.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纳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养分和所含有的能量状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后者所含养分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养分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养分丰富、能量少 D.两者所含养分和能量相同3.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主要是因为它含有A.脂肪酶B.蛋白酶 C.淀粉酶D.氧化酶4.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运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A.分层、吸水B.溶解、吸水 C.吸水、分层 D.分层、萃取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加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渐渐削减盐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B. 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乳酸C. 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D.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需添加酵母菌菌种8.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恒久丢失生长繁殖的实力。
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
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育皿⑥接种环⑦培育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⑩C.①②③④⑤⑥⑧D.以上全部9.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育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培育过程中,除考虑养分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B.在微生物培育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育基和培育皿进行消毒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D.运用过的培育基与其培育物必需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10.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依次为12345。
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测试题 (62)
D.伴性遗传的实质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不同,所以伴性遗传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35.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糖核苷酸
B.解旋后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子链DNA
A.②③⑥B.①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
15.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B.鸡肝脏
C 小鼠睾丸D.洋葱表皮
1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染色体复制完成时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
17.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18.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细胞中()
A.有四条染色体B.每条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C.有四对染色体D.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19.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一次
D.色盲女性的女儿一定色盲
34.摩尔根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上,从而在细胞水平上为孟德尔遗传规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22.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
长郡中高二级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奥密克戎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具有高度传染性。
截止到2022年4月,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多地报告的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均有奥密克戎变异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液中35S经直接摄取出现在奥密克戎的蛋白质中B.奥密克戎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生成8种小分子化合物C.奥密克戎利用病毒颗粒中的物质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动D.可以用灭活的奥密克戎研制疫苗2.人体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其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利用核糖体合成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富含线粒体与主动吸收营养相关C.胰腺的腺泡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较少D.神经细胞具有大量突起不利于信息交流3.目前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I和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对保持循环血量和维持动脉血压起一定作用。
如图是血管紧张素I在特定位点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酶切后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的示意图(图中氨基酸的名称均为略写,如天门冬氨酸略写为“天门冬”)。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管紧张素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中都含有元素C、H、O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能催化苯丙氨酸和组氨酸之间的肽键断裂C.氨基酸的种类和理化性质不同是由氨基酸中的R基决定的D.当机体循环血量减少时,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浓度将会降低4.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溶液浓度是影响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B.磷肥中的P元素可参与核酸、磷脂、ATP等物质的形成C.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D.施肥和灌溉能保证水和无机盐的供应,对农作物的增产有利5.显微镜观察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绥化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b到d的组成成分,与d到b的组成成分不同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甲状腺激素可以存在于b中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并与其生活的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都只能生活在水中,并从水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B.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都属于体液,其中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D.抽搐、镰状细胞贫血都是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3.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由于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血浆的PH将由碱性变为酸性C.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HCO3反应D.AB段上升过程中人体主要进行无氧呼吸,BC段下降过程中主要进行有氧呼吸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引发疾病5.正确地运用机械刺激如抚拍、拉追踪绳等,能使警犬对所训练科目的口令快速产生条件反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产生的兴奋可以在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内传导B.条件反射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参与C.反复仅给口令不给予机械刺激,该条件反射会消退,需大脑皮层参与D.条件反射建立前口令称为无关刺激,条件反射建立后口令称为条件刺激6.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A.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B.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丁区是静息电位,因此没有离子的移动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7.神经递质作为信号分子,发挥完作用后其去向主要有两种,如图所示。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种群数量特征对我们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并制定相应措施助力于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一项是A.在某块棉田中,棉铃虫以棉花植株为食B.某劳工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约占该省人口的1/8C.经常刮海风的小岛上,长翅的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D.采用样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某树林中双子叶草本植物有42种2.对某种群的生物数量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为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下列叙述2卜正确的是A.2016年该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B.2008~2016年该种群数量在持续增加C.2016~2018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相比于2006年,2009年的环境条件可能有所改善3.鹬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故《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
”滨鹬生活于湿地生态系统,食性较杂。
下列关于滨种群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滨鹬的增长速率下降时,其种群数量也在减少B.滨鹬数量增加的原因一定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C.用标记重捕法估算滨鹬的种群密度时,迁入和迁出不会影响调查结果D.由鹂在天快下雨时会鸣叫可知,外界环境可能向滨鹬传递了相关信息4.下列生活谚语或歇后语能体现种间竞争关系的是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B.一山不容二虎C.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D.老藤缠树——绕来绕去5.斗转星移间,沧海变桑田,地球的外貌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生物2024.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60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把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把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肠液B.人体内环境中的Na+浓度低于细胞内液中的Na+浓度C.氨基酸、神经递质、葡萄糖、呼吸酶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X、Y、Z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X、Y、Z分别是淋巴液、血浆、组织液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X和YC.Z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若细胞3是肝细胞,则Z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Y处3.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4.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在③处施加刺激,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活动D.当图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5.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蕾细胞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 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属于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膜内外的电位不发生变化C.在苦味物质中加大量糖后,人不能感觉到苦味D.味蕾细胞和与之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构成感受器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不受意识支配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即时信息交流有关D.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在支配膀胱活动中表现出相反作用7.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B.若大脑的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C.抑郁症患者往往是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的浓度过低造成的D.“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8.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
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等级考)试题-含答案
厦门市湖滨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二生物(等级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图中:甲图中①②和③④分别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 丙图是乙图装片左移后观察到的图像B. 组合①④⑥的放大倍数高于组合②③⑤C. 由④换成后③不能再调节粗准焦螺旋D. 使用组合②④时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于组合②③2.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B.磷脂的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D.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3.如图甲、乙分别代表人体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不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B.甲乙不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器内C.甲存在碱基互补配对,乙不存在D.甲携带遗传信息,乙不携带4.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自由水是细胞内生化反应的良好溶剂5.学习小组选用苏丹Ⅲ染液,使用显微镜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Ⅲ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C.现象:花生子叶细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D.结论: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6.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菜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没有线粒体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C.蓝藻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相同D.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和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壁都含有多糖8. 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二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B.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原尿中水的重吸收都发生在内环境中C.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2.如表为人体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成分及其含量/(mmol·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00 5.0025.00 1.50103.00 6.0016.001③147.00 4.00 1.25 1.00114.007.50 1.00④10.00140.00 2.5010.3525.00—47.00A.②属于血浆,其pH能够保持稳定主要与其中的Na+、Cl-含量有关B.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等,所以血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可维持正常形态3.研究发现,癌细胞会刺激神经细胞向肿瘤浸润,而这种浸润又刺激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将含有麻醉剂的纳米颗粒作用于癌变组织和神经元的接触点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显著减缓。
据此分析,该麻醉剂的作用机制不可能是()A.作用于神经元轴突,使其减少释放神经递质B.与释放后的神经递质结合,使其失去活性C.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使其结构变化D.作用于神经纤维,阻止其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4.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要低于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B.发酵的装置可用洗洁精和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和消毒C.进行果酒发酵时,每隔12h左右需要拧松瓶盖排放CO 2D.酒精发酵液呈酸性,且酒精浓度较高,杂菌难以生存2.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产生(与杂菌有关),人体摄入过多亚硝酸盐,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某兴趣小组探究泡菜制作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亚硝酸盐产生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早期,5%NaCl组内产生亚硝酸盐的微生物活性较强B.发酵中期,发酵液pH降低,抑制了其它微生物的生长C.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发酵温度、腌制方法和时间长短等D.制作过程中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为最佳取食时间提供依据3.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无菌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培养基、倒平板、接种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配制好选择培养基后将其分装到培养皿中,再进行湿热灭菌C.煮沸消毒法中100℃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所有芽孢、孢子D.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可加强对超净工作台的消毒效果4.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后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鉴别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只需加入唯一碳源PVA、碘液、其他各种营养物质即可B.实验中还应设置加入完全培养液的对照组,对照组的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C.要测定PVA分解菌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细菌计数板直接计数D.对PVA分解菌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5.由于发酵工程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离、提纯获得微生物细胞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酵母菌的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在后发酵阶段完成C.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再通过发酵,可生产乙型肝炎疫苗D.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制成微生物饲料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时,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需要光照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抗病毒的新物种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突变体,不需筛选即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新品种D.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宁,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7.科学家将番茄(二倍体)和马铃薯(二倍体)细胞利用图示技术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植株。
湖南省怀化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
怀化市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 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C. 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的D. 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营养价值高2. 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B. 线粒体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C. 生长激素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D.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3.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B. 核仁含有DNA、RNA和蛋白质等组分,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D. 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4. 浙江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
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
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新记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 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完全相同C. 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D. 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5. 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高温处理等多种方法。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B.若①表示体外受精,将精子培养在获能液中使其获得能量
C.若①表示体内受精,精子的获能、受精均在输卵管内完成
D.早期胚胎进行移植后,出生后代均保留亲代优良遗传特性
27.基因工程操作离不开三种工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时,需保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A.取草莓茎尖分生区作为外植体,主要原因是分裂能力强
B.愈伤组织是失去原细胞特有的结构和功能的未分化细胞
C.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芽、根等细胞后,细胞将失去全能性
D.脱毒试管苗的抗病毒能力更强,使草莓产量和品质提高
18.研究人员对小鼠脾细胞进行悬浮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液变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培养液pH值降低、微生物污染、未及时更换培养液等。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作酸笋时坛口密封,主要是为了避免外界杂菌的污染
B.制作过程使用的盐水需经煮沸冷却,加入坛中没过蔬菜
C.发酵过程中的酸性环境会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D.若酸笋咸而不酸,是盐水浓度过高抑制乳酸菌发酵所致
7.进行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时,利用的培养基组分及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分
A.实验过程中需要用胃蛋白酶处理甲中的动物组织,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B.乙、丙培养过程中,所有的细胞均需要贴附于某些基质的表面才能正常增殖
C.丙到丁的培养过程属于原代培养,可直接对培养液进行离心分离后收集细胞
D.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并非均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与培养细胞的种类相关
20.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iPS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3年春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生物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记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D.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2.某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内一种留鸟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在14年间统计其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第8~14年间由于增长速率逐年减小,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第4年和第12年增长速率相同,说明这两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D.该种留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3.兴趣小组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怎样随时间变化”进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加水进行适当倍数的稀释B.抽样检测时,先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计数室内,然后盖上盖玻片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但需要进行重复实验4.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治理环境,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是防治有害动物的最持久有效且不产生污染的措施B.保护濒危动物时,可以通过捕杀捕食者来增加被保护动物的K值C.自然生态系统中呈“S”形增长的种群,主要限制因素是天敌D.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多数是“S”形增长,没有“J”形增长5.某研究者为了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B .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C .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61010 .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D .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6.某种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
兰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兰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生物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A.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B.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红色的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D.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家庭制作腐乳的菌种一般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B.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C.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D.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3.在制作果酒时,如果一直往发酵罐中通充足的氧气,会发生何种现象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B.酵母菌大量繁殖,产生较多的酒精C.酵母菌大量繁殖,不产生酒精D.酵母菌数目较少,不产生酒精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主要是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C.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等原核生物产生了蛋白酶和脂肪酶起发酵作用D.泡菜制作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亚硝酸盐含量会先升高后下降5.我国传统发酵技术是最早发展和应用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如酸菜、腐乳和酿酒等。
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腐乳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酸菜制作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C.传统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一般为天然存在的单一菌种D.果酒制成后转移到温度较高环境,通风通氧后可以制作成果醋6.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下列无菌操作错误的是A.接种时培养皿盖只打开一条缝隙B.菌种和培养基使用前均需灭菌处理C.用接种环接种之前要在酒精灯焰上灼烧D.高压蒸汽灭菌既能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也能杀死芽孢等休眠体7.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8.配制培养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时,哪种不是必须添加的成分A.琼脂B.水C.无机盐D.碳源9.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利用微生物酿制果酒。
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测试题 (11)
D. 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的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11. 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 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B. 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C. c包括的生物都没有典型的细胞核
D. 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12. 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 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32. 内皮素ET是一种含21个氨基酸的多肽。内皮素主要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内皮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ETA是内皮素的主要受体,科研人员试图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实现ETA基因在细胞中高效表达,为后期ETA的体外研究奠定基础。其过程如图(图中SNAP基因是一种荧光蛋白基因,限制酶ApaⅠ的识别序列为 ,限制酶XhoⅠ的识别序列 。请分析回答:
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28. 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B. 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 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D. 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肝糖原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葡萄糖B. 醛固酮和生长激素的合成都离不开内质网C. 脱氧核苷酸有4种,是人体细胞合成RNA的原料D. 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都含有C、H、O、N,作用后都会失活2. 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如图所示。
以下变化有利于氨基酸重吸收的是()A. 肾小管腔内氨基酸种类减少B.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升高C.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加快D. 肾小管上皮细胞上Na +转运蛋白的数量减少3. 下列关于人体内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K +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细胞外液K +含量降低可导致机体兴奋性增强B. I -参与组成甲状腺激素,I -含量降低可导致机体细胞代谢速率加快C. Na +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Na +含量降低可导致醛固酮分泌减少D. Fe 2+参与组成血红蛋白,Fe 2+含量过低可导致机体发生酸中毒4. 人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的神经冲动沿轴突到达骨骼肌,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其侧支作用于闰绍细胞(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甘氨酸,回返性地抑制原发生兴奋的运动神经元和其他同类神经元,从而终止肌肉的收缩,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5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B.血浆、淋巴、组织液都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组织液来自于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关于渗透压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组织液的渗透压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C.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都容易引发组织水肿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不会影响组织细胞的渗透压3.下表为某患者血浆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忻,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症状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D.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4.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B.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共同决定C.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疾病D.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5.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A.⑥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④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B.如果该组织为肝脏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C.②通透性大于③,②从⑤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④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D.①④存在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不会透过②③,所以抗体的运输不会是由⑤到达④,有些情况下可以由④到达⑤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不可能仅由一个神经细胞来完成B.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以提高代谢速率C.特定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肌肉收缩D.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7.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糖尿病症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D.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8.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的共同参与B.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C.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活动D.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B.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合适,愈伤组织就会分化出根和茎叶C.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种子萌发10.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复杂的调节机制,下图为人体内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c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反馈抑制激素b的分泌B.X代表甲状腺,激素d的主要靶器官除图示外还包括垂体和下丘脑C.图中e在下丘脑合成,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会导致其分泌量增加D.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皮肤血管舒张使散热大于产热1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幼嫩的胚芽鞘尖端细胞能合成生长素,该细胞中一定有色氨酸B.效应T细胞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进而裂解靶细胞,所以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坏死C.被蛇咬伤要迅速注射抗蛇毒血清,其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D.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一定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12.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差增加C.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一致,均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1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
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14.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m×50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
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
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
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B.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D.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他们种群的大小15.有研究显示,HIV可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
如果给AIDS 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则HIV大量入侵这些红细胞,这样的红细胞可能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既可入侵T细胞也可入侵红细胞,因此HIV对宿主细胞没有选择性B.CD4修饰过的红细胞能够成为HIV的“陷阱细胞”可能是因为HIV在红细胞中不能增殖C.如果通过修饰造血干细胞,将只需要注射少量修饰细胞即可起相同效果D.HIV入侵到红细胞后即死亡,因为免疫系统能够识别CD4修饰过的细胞16.生长素是最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或推理,错误的是()A.人体中不含有控制分解生长素酶合成的基因B.横放幼苗的茎背地性生长的现象是单侧光照引起的C.将植物移至缺氧环境中,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速率D.不同器官中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17.图示为科研人员探究不同浓度的IAA(生长素)、IBA(吲哚丁酸)和NAA(萘乙酸)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柱形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IAA、IBA和NAA都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有机物B.图示信息可反映出IAA、IBA和NAA都具有两重性C.IAA、IBA和NAA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并向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D.同浓度的IBA和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作用效果有差异18.脱落酸(ABA)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探究ABA对不同品系(710、704)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图。
(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脱落酸是一种能为抗冷提供能量的有机物B.寒冷刺激会导致番茄叶片脱落酸含量下降C.番茄704对脱落酸的反应敏感性高于710D.ABA对番茄叶片的抗冷作用不具有两重性19.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该病原体分泌的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C.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D.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20.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A具有识别生长素的功能,也具有运输ATP的功能B.当生长素浓度适宜升高时,细胞壁内的环境pH会升高C.赤霉素和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拮抗关系D.酶X的跨膜运输离不开细胞膜的流动性21.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22.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如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23.棉蚜的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
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査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B.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C.据表分析调査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在6﹣30日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D.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减小24.在建设“森林城市”时,欲通过人工造林使荒坡逐渐演替为森林.下列对演替过程中图中曲线I和曲线Ⅱ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A.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B.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C.Ⅰ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D.Ⅰ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5.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D.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26.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t1时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最多C.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D.t2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27.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C.大气中的CO2要转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28.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