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试卷

合集下载

备战2020年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北京)答案

备战2020年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北京)答案

【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注意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题干要求理解的“美之所在”与材料一第二段有关,本段中心是发掘中国之美。

联系“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这两部分语意分析,“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是“扬其美”,“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是“扬其美”的方式,但真正的“美之所在”是故事的内涵,参考文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这个句子可知,内涵里包含选项ABC三项内容,不包括D项的“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本身。

所以选D项。

2.C【解析】本题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考查名著阅读能力。

做题时,要先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接着细读划线句,理解其含义,将选项与之进行比对。

A 项,《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翠翠,是一个天真无邪、自然善良、情窦初开的乡村少女,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与理想爱情形式的寄托。

作者通过翠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出了对“现代文明”的无情批判。

B项,《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形象,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C项,《平凡世界》讲述从1975年到1985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主人公孙少安是一个普通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奋斗、拼搏、创新,成功过、失败过,但从不曾放弃。

D项,《老人与海》通过桑迪亚哥和鲨鱼在海上顽强搏斗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

海明威塑造的桑地亚哥是个硬汉形象,他的人生信条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打败”。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及答案(名师精选试卷+参考答案,建议下载练习)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一、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成为新的社会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分析大数据在国家治理领域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帮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水平,为治理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传统的行政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宏观情况开展决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监管不够充分、服务不够细致等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服务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中存在社会主体有效参与程度不足、情况发现和处置不及时等问题。

运用大数据,可以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中。

对社会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也有助于更全面、快捷、直观地了解社会运行情况,从而使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更有预见性。

备战 2020年 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 (十) (北京)试卷

备战 2020年 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 (十) (北京)试卷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北京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

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创新表达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汇聚各方力量。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冲刺押题模拟(十)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冲刺押题模拟(十)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冲刺押题模拟(十)语文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

“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

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

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

”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

“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

“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十)答案解析(7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十)答案解析(7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十)答案解析1.解析:选D。

A项,“矫”读“jiǎo”,剪辑;B项,“辄”读“zhé”;C 项,泪奔。

2.解析:选D。

D.“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接不好的情况,文段中语境为“好的情况”,故此词语运用不正确。

3.解析:选C。

括号里面的内容放在引文之后,表示对引文的注解,应将后引号放在前括号前。

4.解析:选A。

B.两面对一面,“是否能”谈到的是正反两面的情况,“是……的保障”讲的是正面的情况,显然搭配不当。

C.句式杂糅。

“根据……出发”应当改为“根据……”或“从……出发”。

D.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关系应该由部分到整体,由内到外,应调整为“既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又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还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5.解析:段意:分析古代“书”和“信”的区别。

①上句“‘书’指信件”,此处应解释“信”,根据后句“就是说媒的使者”,应是“信指使者”;②后句“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词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举例说明本句,此处应是“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③“但”与上句“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构成转折,后句“《报任安书》的开头”举例说明本句,应是“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

答案:①信指使者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6.解析:解答此类题目,一则要弄清概括的角度(或层次),一则要找到恰当的词来表达。

举例中,逗号与分号的运用区别,可知两本字典在内容的丰富、详细上的高下;以“仁”为例,观察两种解释,“仁义、仁爱”这两个组词举例是《新华字典》当中没有的。

“仁由心出”是“果仁”的来源,这一解释远较《新华字典》详细、形象。

“京”例中关于“京师”规制、人口的介绍则是字义的丰富。

另外,运用文言语句,更有传统味道。

答案:解释更详细,知识性更强。

举例说明,传统文化浓。

7.解析:选C。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试卷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试卷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绝句,粗通唐诗者皆可背诵。

以博学才高著称的杨慎著有《升庵诗话》一书,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神品是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由此开启明代诗家对此诗的热烈关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录之,并标举为唐人七绝的第一。

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曰:“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诗人感叹征人离乡万里不得回还之苦,并通过古今对比侧面婉讽将军无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

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杨慎《升庵诗话》云:“‘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

”杨慎虽知此句“用意深”,却无法说清其中的奥妙,将秦时明月、汉时关分别从字面意思加以解释,穿凿附会,难以服人,李攀龙击节赞赏的便是“秦时明月”四字,但未能说清缘由,反对者因此不服。

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

2020高考语文新题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十参考答案与解析(8页)

2020高考语文新题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十参考答案与解析(8页)

2020高考语文新题仿真模拟卷全国通用十参考答案与解析语文新题仿真模拟卷十1.解析:选C。

A项“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理解有误,原文是说“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它……从而成为审美对象”。

B项“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

D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

首先……其次……”可知,选项中的“其浑然整合……审美的本质”只是原因之一。

2.解析:选B。

“文章引用陆游的词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经历”错误。

3.解析:选A。

“那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错。

原文说的是该情况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才有。

4.解析:选C。

“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说法绝对,材料三中说“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另外,“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分析错误,根据材料四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和“将其深化应用”的信息可以看出,只要处理得当,收集的这些信息还是有作用的,保存它们并非“实际意义不大”。

5.解析:选D。

根据材料四中“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的信息可知,“智慧交通的自身建设”与“智慧交通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是同时进行的两件事情,两者是并列关系,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前提条件。

6.解析:文中关于我国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的介绍集中出现在材料三中,考生可将这些问题先梳理出来:缺少顶层设计;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采集到的痕迹信息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对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各部门难以协调一致;智慧交通系统标准互不统一;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各地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

而题目中的材料介绍了日本的做法,将我国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与之对照,即可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先知往往是寂寞的,他最先看到问题的所在;但先知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忍受寂寞,并在寂寞中踽.(yǔ)踽独行,不因他人的漫骂和攻讦.(jié)而隐瞒或改变自己的观点。

B.“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国际合作的成果:13台载.(zǎi)荷.(hè)中4台是与德国等国家合作的,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则保障了它安全渡过月夜。

C.当你面临无法逃遁.(dùn)的困感时,网络上千篇一律的爆款“鸡汤”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你抛弃卑鄙.(bǐ)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D.个人史是汇入正史河流的涓涓细流,哪怕只是一个少年只.(zhī)言片语的勾沉,也是重建被遗忘与被毁坏的偌.(nuò)大历史的一砖一瓦。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领略趣味的能力一半固然..由于天资,另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甲]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

[乙]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六根清净....,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丙]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左右逢源....。

这就是忙中静趣。

(改编自朱光潜《谈静》)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然B.六根清净C.偶尔D.左右逢源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硬环境,还取决于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软环境。

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语文含解析【精】.doc

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语文含解析【精】.doc

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十)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轫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

监察制度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十分重要,保障了公正、有效的政治法律秩序。

从御吏与谏官之间的关系理解,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秦汉时期形成了御史与谏官并存的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复合性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及至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监察权本于天道,又以现实法律(惯例)为依据,体现了天下整体性价值,具有最高权力的属性。

监察制度延续了“史官”的历史传统,御史为“史官”之一种,谏官中的给事中也多兼任“起居注”(记事史官)。

秦统一后所建立的监察制度,虽然历经改造,但是监察官仍以天下治道作为最高职务原则,以报效社稷为己任。

监察官对上级负责,对君主负责,更要对天下黎民和国家社稷的整体利益负责;不仅对现实负责,还要对历史负责。

监察官依据法律行使职权,无所恣意,亦无所屈从,被其监察的高官显贵不能凌驾于其上,纵然君主也不能干涉其对具体事件的处理。

中国古代的盛世善治,大多是监察制度运行最好的时代,例如唐朝初年的“贞观之治”,得益于君主奉法而治,监察官严明职守。

监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方式,使之具有超越于被监察者的权威性,足以震慑权贵。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百日冲刺模拟卷(10)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百日冲刺模拟卷(10)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百日冲刺模拟卷(10)语文试题本试暮关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筮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顷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艇生之日起,引领时代风气就是文艺吏要使命。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创作要自觉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的时代使命。

“文之为德也,大矣",优秀文艺创作关乎真理、关乎美德、关乎精神境界,关乎人如何感受有限的生存世界并从精神上超越提升,而不仅仅是满足纯粹感官娱乐。

孔子说苛可以“兴、硬、辞、怨",元代高明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牲然",托尔斯泰强调艺术与道德完善之间的关系,梁启蔑主张小说要有“束浸刺捉"的作用,鲁迅力困通过文艺改造国民性。

这些思想家和丈艺家尽管置身不同时代甚至不同丈明,都主张文艺要引领时代。

历史上优秀文艺创作都因其不放弃对真理、正义、美德的探索,才创造出威得人们热爱、具有审美价值和思想高度的丈艺作品。

近年来,《湄公河行动》《战狼n》《人民的名义》《流浪地球》等一批具有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爆款"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传达能够引起广泛共鸣,凝聚广泛共识,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时代引领的灵魂。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十)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十)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十)语文★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

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

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渗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线的反思与重构。

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等”“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

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全国卷)

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全国卷)

(新课标全国卷)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绝句,粗通唐诗者皆可背诵。

以博学才高著称的杨慎著有《升庵诗话》一书,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神品是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由此开启明代诗家对此诗的热烈关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录之,并标举为唐人七绝的第一。

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曰:“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诗人感叹征人离乡万里不得回还之苦,并通过古今对比侧面婉讽将军无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

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杨慎《升庵诗话》云:“‘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

”杨慎虽知此句“用意深”,却无法说清其中的奥妙,将秦时明月、汉时关分别从字面意思加以解释,穿凿附会,难以服人,李攀龙击节赞赏的便是“秦时明月”四字,但未能说清缘由,反对者因此不服。

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

昔人问《三百篇》何句最佳?及《十九首》何句最佳?盖亦兴到之言,其称某句佳者,各就其意志所感,非以尽全诗也。

李于鳞乃于此为唐七绝压卷,固矣哉!无论其品第当否何如?”另一方面,又强调“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

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

”所谓“说不出”“可思可见”,即指意旨丰富、含蓄蕴藉,与王世贞所言“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可谓异曲同工。

直到万历时期唐汝询评解《唐诗解》,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

解云:“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

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参考答案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B项,“杨慎虽知道‘秦时明月’的奥妙,但未解释缘由”错,曲解文意。

原文是“无法说清其中的奧秘”,这是他未能做出解释的原因,不是知道奥妙而未解释。

2.D【解析】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题中D项,“对比论证”错,文章只是列举不同时期一些诗评者的不同观点,没有对其进行对比论证。

3.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题中A项,“王昌龄的七绝《出塞》(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广为传诵,但千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错,曲解文意,原文“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是对该诗是不是“唐人七绝第一”的争议,而不是对这首诗的争议;B项,“因为早期没人看出“秦时明月”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所以得出‘无解,不可解’之语”错,强加因果,原文“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文中未揭示互文手法与“无解,不可解”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项,“沈德潜对‘秦时明月’诗句的评价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错,原文“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诗学批评态度,这也是中国诗学发展到集大成时期的特点”,文章只是说沈德潜借鉴前人观点,并没有说明其观点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

备战2020年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江苏)试卷

备战2020年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江苏)试卷

备战2020年新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江苏卷)语文I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共11题)、非选择题(第7题~第11题,第13题~第14题,第17题,第20题~第21题,共10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名字、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6题,第12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也需要学习一滴水的生存:身陷困境时,千万不能太急太躁,灰心丧气,而应做到气定神闲、耐心等待,只要反复寻觅,必然会迎来柳暗花明的别样洞天;失意困顿时,更不能,不如静心自省,经过一番彻底的心灵洗礼,一定会获得纵横开阖的洒脱、的自如……A.定律自怨自艾游刃有余B.法则自怨自艾绰然有余C.法则怨天尤人游刃有余D.定律怨天尤人绰然有余2.依次填入下面—段话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简单地说,日光下的景物是散文,只能使我们兴奋;月下的景象是诗,它能使我们遐想、幽思。

①给我们视觉的刺激太强。

①而在晚间,一切景物的色调都暗淡了,轮廓也迷离了。

①这只能使人由疲倦而厌恶。

①物我都冥合了,诗化了。

①在这种外静内闲的境地,我们喜悦,悠然,怡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十)(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绝句,粗通唐诗者皆可背诵。

以博学才高著称的杨慎著有《升庵诗话》一书,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神品是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由此开启明代诗家对此诗的热烈关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录之,并标举为唐人七绝的第一。

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曰:“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诗人感叹征人离乡万里不得回还之苦,并通过古今对比侧面婉讽将军无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

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杨慎《升庵诗话》云:“‘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

”杨慎虽知此句“用意深”,却无法说清其中的奥妙,将秦时明月、汉时关分别从字面意思加以解释,穿凿附会,难以服人,李攀龙击节赞赏的便是“秦时明月”四字,但未能说清缘由,反对者因此不服。

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

昔人问《三百篇》何句最佳?及《十九首》何句最佳?盖亦兴到之言,其称某句佳者,各就其意志所感,非以尽全诗也。

李于鳞乃于此为唐七绝压卷,固矣哉!无论其品第当否何如?”另一方面,又强调“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

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

”所谓“说不出”“可思可见”,即指意旨丰富、含蓄蕴藉,与王世贞所言“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可谓异曲同工。

直到万历时期唐汝询评解《唐诗解》,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

解云:“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

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

“七绝含蓄浑成、风旨深永的诗体特点,亦籍此诗彰显出来。

明人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深刻影响清人的唐诗评选,沈德潜《说诗晬语》云:“‘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秒,……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诗学批评态度,这也是中国诗学发展到集大成时期的特点。

关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争议,始终围绕着七绝第一的话题,最后是否第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诗话和选本的论争中,破除此诗“不可解”的疑惑,由无解而可解,真正读懂了这首唐诗。

由此亦可见,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前人留下的文学经典,仍然在等待有心之人去发掘其中的奥妙。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0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世贞起初不信服李攀龙关于《出塞行》(其一)为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一番体悟后才认同。

B.杨慎虽知道“秦时明月”的奥妙,但未解释缘由,因此奉该诗为“神品”难以服人。

C.沈德潜梳理了“秦时明月”的争议,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体现了兼容并蓄的诗评态度。

D.历代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的意义不在于谁是第一,而是在于解开“不可解”的疑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杨慎“此诗可入神品”和李攀龙的“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开篇,引起下文。

B.钟惺引《三百篇》及《十九首》的例子,意在质疑“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

C.论证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列举了历代诗评者对“秦时明月的分析和论证。

D.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阐述了“秦时明月”的奥妙,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昌龄的七绝《出塞》(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广为传诵,但千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

B.因为早期没人看出“秦时明月”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所以得出“无解,不可解”之语。

C.清人沈德潜的观点和前人不同,沈德潜对“秦时明月”诗句的评价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

D.唐人“七绝第一”争议的意义在于如何真正地去读懂一首诗,并进一步发掘前人文学经典的奥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曾几何时,广播电视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但在全媒体时代,它却遭遇了多种挑战——观众的“听”和“看”正在发生转移,广电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正在分散和降低……4K超高清、3D技术、大数据、5G网络等新技术的背后,是全媒体发展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引擎作用越发凸显的现状。

而对新变化、新要求,广播电视行业积极探索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2019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北京举行。

展会以“融合引领视界,智慧连接木来”为主题,旨在加快促进广电媒休优化升级、更大力度推动智慧广电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

目前,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近了》材料二在技术的助推下,人们的“听”和“看”正变得丰富多彩。

4K超高清、3D技术、5G网络……新技术的涌现和完善,为视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让智慧生活更近了一步。

在今年的两会上,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部长通道”首次进行"5G+VR"直播。

与此同时,各大媒休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广泛运用5G、4K、AI(人工智能)、VR (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手段,让“黑科技”服务于两会报道。

新技术的加持,进一步丰富了融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为传递两会盛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

(摘编自《4K 超高清、3ID技术、5G;网络——-智慧视听带来惊喜》)材料三媒体融合、文化融合是近年来广电集团一直在探索的命题。

而在广电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广电传媒业在发起新一轮转型升级——推进文化、金融融合。

金融项目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广电传媒如何加速战略转型,是热门探讨和探索的主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吴保安对“广电+金融”的发展途径和思路举措提出三个认识:一是把握方向导向,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聚焦广电主业,“广电+金融”的核心就是金融支持广播电视繁荣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在广电事业产业的拓展、整体实力的壮大、效率效益的提升上,体现在广电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扩大上:三是要稳健开拓创新,希望各个广播电视机构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拥抱金高画促进深化改革、构建新型体制机制,产生独特化学反应。

(摘编自《深化融合发展,传统广电携手金融产业谋划转型升级》材料四当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质量、效能、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

张宏森认为,当前应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改变重发端不重收端、重覆盖不重受众、重播出不重效果的现象,使公共服务有机融入智慧广电的建设进程,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满足群众期待、更加凸显质量效益”。

广播系统内容上的提高和突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培育过程,而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

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

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

要加快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必须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

与此同时,广电生态圈的智慧化监管也亟待加强。

业内人士认为,要抓紧完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架构、系统方案、标准规范,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进了》)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已不再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亟待转型升级。

B.5G、4K、AI、VR等“黑科技”的加持,为两会盛况的报道注人了新的活力。

C.“广电+金融”就是通过金融项目资助广电传媒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

D.目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应在重视覆盖,推进均等化的同时,重视质量,提升服务效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

B.近年来广电媒体积极探索多方面的融合以促进战略转型,业内人士认为技术是关键。

C.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

D.只要实现技术突破,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

6.广播电视行业应如何进行转型升级?请根据材料内容分点简述。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推拿(节选)毕飞宇沙复明在前厅嚼药,王大夫——盲人在推拿房里都是以大夫相称的——站在“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的门口,大声喊了一声“沙老板”。

他没有喊“老同学”,而是把“沙老板”,这三个字喊得格外有声势。

沙复明从里头出来,一来到门口就开始和王大夫寒暄。

沙老板和王大夫的寒暄很有节制,也就是一两分钟,沙复明就把王大夫带到休息区去了。

休息区里鸦雀无声。

不过王大夫感觉得出来,休息区坐满了人,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

王大夫愣了一下,笑着说:“开会吧?”沙复明说:“开会一般在星期一,今天是业务学习。

”王大夫说:“正好啊,我也来学习学习。

”沙复明笑着说:“老同学开玩笑了……抽空你还得给他们讲讲。

现在的教育马虎得很,一代不如一代,没法说,跟我们那时候没法比了。

”王大夫笑出声来,同时也听出门道来了,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沙复明给了王大夫十足的脸面。

王大夫没顺着杆子往上爬,而是笑着说:“沙老板客气了。

沙老板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一流的。

”沙复明不在意人家夸他的手艺,却在意人家夸他的“理论”。

沙复明就笑,王大夫这样说倒也不是拍沙复明的马屁,沙老板的确有手段。

短短的几分钟,王大夫已经“看”出来了,生意不论大小,沙复明拾掇得不错,有规有矩,有模有样。

王大夫放心了。

作为一个打工的,王大夫喜欢的事情有两样,规矩,还有模样。

王大夫的感觉是对的。

“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有一个特征,不只是做生意,业务培训抓得特别紧。

这也是沙复明别出心裁的地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