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xiǔ)”;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6.怎样理解第六小节?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 种人虽活在世上,但灵魂早已死去,早已臭名昭著; 青青的野草则给人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希望,表现了 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
7.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你通过其他途径对鲁迅的了解, 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上了。
◇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
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
的敲打。
场
训练场(chǎng)盖了个严严
cháng 一场雪 实实。
【伟大】 ①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②气势雄伟;规模宏大;超出 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造句:为人民服务的人都是伟大的。 【不朽】 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造句:人民英雄的精神 永垂不朽。 【情愿】 心里愿意。 【下场】 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造句:这个人作恶多端,是不 会有好下场的。 【抬举】 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造句:我这么年轻,您就 让我担此重任,真是太抬举我了。
1. 诗歌的前四小节每节都有两个“有的人”,它 们的意思相同吗?
不同。每节的前两句是写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 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后两句是 写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 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相关资料)
有的人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49年11月1日。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
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这首诗就是之后诗人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题及答案(阅读题)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习题及答案活在人类的心里(节选)王鲁彦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的有声或无声的欷觑(xī xū),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
没有谁的死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动过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连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
教室里主宰着极大的喧闹。
但当鲁迅先生一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
他站住在讲桌边,用着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
不常修理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上唇上的短须掩着他的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
说起话来,声音是严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的音调。
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秋夜》)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面孔()的头发()的胡须()的工作2.第一自然段破折号后面的语句告诉我们。
3.用“”画出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互相照应的句子。
说说是什么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是什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4.短文第五自然段是对鲁迅的描写。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苍白粗长浓密伟大2.鲁迅逝世的时间;也写出了鲁迅的逝世使天地为之动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优质课件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被人民唾弃。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指鲁迅精神被 传颂,被延续。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流芳 百世
遗臭 万年
对比、体会:
一边是被人民摔垮,被人民忘记,一 边是青青的野草,被人民举得很高很高, 这样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这样的结局说明了只有一心为 人民服务,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人民才会永远记住他。
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 “有 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想一想:无私奉献的人有哪些?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两个“活”与两个“死”的含义 相同吗?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不同。第一个“活”指生命存在, “死”指精神已死;第二个“活”指精 神永存,“死”指生命逝去。
从生与死的价值的对比中,你明白了什么?
我明白了精神和身体是可以分开的, 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 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 生,精神永存。
臧克家(1905-2004年),著名诗人 , 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 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 (今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 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写作背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 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 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 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 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 的故居。他深切追忆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 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课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介绍鲁迅,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1】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老人?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
(在学生述说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3.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
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件2:课题】以介绍鲁迅来导入新课,为课文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新课教学()分钟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过渡:现在先让我们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诗中“呵”的读法。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课件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师范读,进行引导: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
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4.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批判)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作者臧克家简介素材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作者臧克家简介素材新人教版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
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有“农民诗人”和“泥土诗人”之称。
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
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7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版教材经作者同意后改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教材改版改回原题目)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
主要作品《有的人》《老马》《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个人荣誉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文学地位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赏析:经典重温——臧克家《有的人》赏析爱好诗歌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凡是好诗,不论新旧,都是经久难忘的。
只要是经久难忘的诗,大体都是名篇佳作。
当然,一首诗为少数几个人经久难忘,可能还夹某些偏爱的因素;但是为大多数人经久难忘,就表明那首诗的生命力的久,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臧克家的名篇《有的人》,就是一首能使大家经久难忘的好诗。
这首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是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而作。
感从何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个月。
一方面是“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已被人民推翻,另一面是从旧中国进入新中国的各色人等还不免带着旧社会的阶级和思想烙印。
鲁迅式的“有的人”固然很多,而处于对立面的“有的人”却也不少。
诗人面对现实,回忆鲁迅生前和逝世以来的社会状况,有感而作此诗。
此诗不仅反映了生活真实,也表现了诗人的思想倾向,因此,这是一首真实性与倾向性相统一的抒情诗。
诗的第一节指出当今之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一种人“虽生如死”,另一种人“虽死犹生”。
“虽死犹生”的人,自然是指当时被纪念的鲁迅,是对“永垂不朽”的鲁迅的歌颂;但是,作为典型形象看,也不是单指鲁迅,同时还暗示着与鲁迅品质相同的许多人。
至于作为对立面的“虽生如死”的人,当然指坏人。
这节四行诗,两句话,是全诗的总帽,统帅全篇,虽通俗易懂,但容量很大,概括力极强,耐人寻味,今人猛省!接着三节(即诗的第二、三、四节),把“虽生如死”的人和“虽死犹生”的人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比形象、比思想、比情操。
RJ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 备课素材 第八单元 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作者臧克家简介
部编RJ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秋备课素材第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
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有“农民诗人”和“泥土诗人”之称。
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
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7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人教版教材经作者同意后改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017年教材改版改回原题目)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
主要作品《有的人》《老马》《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乱莠集》《从军行》《淮上吟》《随枣行》《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个人荣誉臧克家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2月,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文学地位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人民把他摔倒;Βιβλιοθήκη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 年 11 月 1 日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原文、赏析及作
者简介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幺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专注下一代成长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的主题思想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作者明明说是“纪念鲁迅有感”每一节又不 点明鲁迅,而是以“有的人”开端,自然就不单是诓歌鲁迅。因此,这首诗实 际上是通过纪念鲁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只有这样认识主题,才能 概括诗的整个内容,挖掘诗的广度与深度。这是诗人的美学理想在诗歌创作 中的具体反映。不论诗人自己是否察觉到这一点。他所塑造的对立形象却流 露了这一点。诗人在对两种人的对照中,始终只是暗示鲁迅,而不点明鲁 迅,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只是说这首诗歌颂了鲁迅,就大大缩小了诗的容 量—一它的广度与深度。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看似平常,却也奇特。诗人既然是“有感”而作,就从“美 感”出发。但是,什幺是真善美,什幺是假丑恶。诗人并不贴标签,也不喊口 号,只从对人世间两种的深刻感受出发,运用通俗、亲切、生动的语言,写 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一般人对这首诗的分析,都说诗人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 艺术技巧,这当然也说得不错。的确,诗的每一节都用了对比,把真的、美 的、好的、和假的、丑的、坏的作了对比。但是,诗人的这种对比,并不限 于某一节诗,而是贯穿整体,诗人是用“铺陈”的方法来安排对比的。所谓“铺 陈”就是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有的人》的作者正是为了“铺陈善恶”而运用 对比的。诗人铺陈了三种对比:第一种对比即第一节的总帽,是两种截然不 同的人的对比,它统摄全诗。第二种对比,主要是比形象,比形象的斗争的 过程。第三种对比主要是比下场,比两种形象在历史风云和时代潮流激荡下 的不同结果。诗人正是把这样三种对比铺陈开来,成为一首既整齐又错综的 抒情诗。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2004).1905 年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县臧家庄。中国现代着 名诗人。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从小喜爱古典诗词。 18 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对农民的悲惨处境有较多的了解。这段农村生活
人教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答:有些人为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妄 想流芳百世;而鲁迅先生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 革命事业。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5.怎样理解第五小节的“摔垮”和“永远记住”? “摔”字体现了人民的力量, “垮”字写出了反动
统治者失败的命运。“摔垮”与“永远记住”形成鲜明 的对比,反映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 对革 命者的无比爱戴和永久怀念。
“骑”字生动地表现了反动统治者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 丑态,深刻地揭露了他们骄横的形象、 凶暴的本质; “伟大” 刻画了反动统治者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 有力地讽刺。“俯下身子”生动地刻画出鲁迅先生甘当牛马的崇 高而感人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精神的高度赞美。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xiǔ)”;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作上了。
◇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
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
的敲打。
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 个“活”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 第一个“死”充满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痛恨, 第二个“死”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3. 第二小节的“骑” “伟大”和“俯下身子” 体现了两 种人对待人民的什么态度?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写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 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和 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 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七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鲁迅⾛了,但他给后⼈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怀念,更有深深的思考。
《有的⼈》是诗⼈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写的⼀⾸诗。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七课《有的⼈——纪念鲁迅有感》课⽂原⽂ 有的⼈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 骑在⼈民头上:“啊,我多伟⼤!” 有的⼈ 俯下⾝⼦给⼈民当⽜马。
有的⼈ 把名字刻⼊⽯头,想“不朽”; 有的⼈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烧。
有的⼈ 他活着别⼈就不能活; 有的⼈ 他活着为了多数⼈更好地活。
骑在⼈民头上的 ⼈民把他摔垮; 给⼈民作⽜马的 ⼈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头的 名字⽐⼫⾸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就不能活的⼈,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更好地活的⼈,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很⾼。
__________ 本诗作者臧克家。
【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七课《有的⼈——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多⾳字: 给:gěi给⼒ jǐ给予 场:chǎng场地 cháng⼀场雪 词语解释: 伟⼤:①品格崇⾼;才识卓越。
②⽓势雄伟;规模宏⼤;超出寻常,令⼈景仰钦佩的。
不朽:永不磨灭(多⽤于抽象事物)。
造句:⼈民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情愿:⼼⾥愿意。
⼫⾸:⼈的⼫体。
下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抬举:看重某⼈⽽加以称赞或提拔。
反义词: 伟⼤——渺⼩ 情愿——被迫 永远——暂时 抬举——贬低 近义词: 伟⼤——崇⾼ 情愿——⽢愿 永远——永久 抬举——器重 课⽂主题: 本⽂通过写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的对⽐,批判了那些骑在⼈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为⼈民⽆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们做真正有价值的⼈。
课内问题: 诗歌的前四⼩节每节都有两个“有的⼈”,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答:不同。
每节的前两旬是写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后两句是写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他们虽死犹⽣,永远活在⼈民⼼中,赢得⼈民的尊敬和歌颂。
关于臧克家《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的资料
关于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资料摘要:一、介绍臧克家及其作品背景二、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主题及结构三、解读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独特之处四、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五、总结臧克家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正文:一、介绍臧克家及其作品背景臧克家(1905-2004)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曾用名臧瑗仲。
他自幼喜爱文学,曾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与鲁迅等人有过密切交往。
鲁迅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对臧克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3年,臧克家创作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首诗,以表达对鲁迅的敬意和怀念。
二、分析《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主题及结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一首抒情诗,主题围绕着对鲁迅的缅怀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中通过对比“有的人”和“有的人”,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述了鲁迅逝世后的感慨、对鲁迅个人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三、解读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独特之处1.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有的人”和“有的人”,突显了鲁迅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这种对比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彰显了主题。
2.抒情诗特点:作品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仰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设问、借景抒怀等,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3.现实主义风格:臧克家在诗中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和对人民命运的担忧。
这种现实主义风格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探讨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人教部编版(共35张PPT)
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 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 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一生为人民鞠躬尽瘁, 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 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第二部分(2—4):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截然 不同的态度,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与骄横, 热情赞颂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每节诗前两句中的“有的人”都指反动统治者, 他们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心目中是“行尸 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 句中的“有的人”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 人。他们虽死犹生,水远活在人民心中,受到人 民的尊敬和歌颂。
课文解读
1.学习第1节,思考问题。
(1)这一节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句中的两个“活”和“死”字?
(2)第5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 第二句中的“摔垮”一词?
运用了对比手法。“摔垮”指人民要推翻反 动统治,打倒反动派。作者把仇恨和力量凝聚 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 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摔垮” 与第四句中的“记住”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 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和对革命者的无 比爱戴。
近义词
情愿——(宁愿) 伟大——(崇高) 抬举——(抬爱)
永远——(永恒) 下场——(结局)
反义词
情愿——(勉强) 俯下——(仰起) 永远——(短暂)
伟大——(渺小) 抬举——(贬低)
词语辨析
情愿
宁愿
相同点:两个词“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统一做某件事”的意思。
不同点:“情愿”侧重于经过一番思考,从心里愿意做某事,而且一点儿也不勉强。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一、多音字
给:gěi(给力)jǐ(给予)
场:chǎng(场地)cháng一场雪)
当:dāng(当时)dàng (上当)
着:zhe(看着)zhuó(着迷)zháo(着重)二、近义词
伟大——崇高俯下——低下不朽——永恒
情愿——甘愿摔垮——摔坏永远——永久
抬举——器重
三、反义词
伟大——渺小情愿——被迫
永远——暂时抬举——贬低
四、理解词语
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
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
情愿:心里愿意。
尸首:人的尸体。
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抬举: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五、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诗中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2.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本文不仅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
3.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迅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六、课文主题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
诗中不只是单纯地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并且热情歌颂了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那些人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有的
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有的人
虽生犹死
虽死犹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毛泽东
《少年闰土》
走
近 鲁
《好的故事》
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革命者和反 动统治者的不同行为、人生目的、人生结局以及 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 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统治者,歌颂了以鲁迅先生 为代表的革命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 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答:横眉冷对千夫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俯首甘为孺子牛。
从课文学答题
4.这两类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有何不同?
答:一类人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一心只管自己享乐,不顾人民的死活;另一 种人是给人民当牛做马,一心想着人民,为 了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
从课文学答题
5.“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句 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近义词
伟大↔高尚 不朽↔不灭 情愿↔甘愿 抬举↔器重 下场↔结局
反义词
伟大↔渺小 俯下↔仰起 不朽↔腐烂 情愿↔被迫 永远↔暂时 抬举↔诋毁
从课文学答题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 死了,他还活着。”你是如何理解这里的两个 “活”与“死”的?
答:第一个“活”指的是反动统治者的躯 体活着,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 死”,指的是反动统治者的人生毫无价值,虽 生犹死,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厌恶。
第二个“死”,指的是生命终结,充满了 作者的惋惜和怀念;第二个“活”,指的是精 神永驻,充满了作者的肯定和赞美。
从课文学答题
2.“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类人? 答一类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 统治者;一类是鲁迅以及像鲁迅那样一生为 人民,甘作人民牛马的人。
从课文学答题
3.由“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 ,你想到了鲁迅的哪句诗?
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