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价制度

合集下载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是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全面排查、治理和及时报告,确保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的发生。

具体制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排查流程和内容:制定明确的隐患排查流程和标准,明确排查的范围、时间和责任主体,确定排查的重点内容,如设备设施、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等。

2. 隐患治理措施:对发现的各类隐患进行分类、评估和治理,并明确治理措施的具体要求和督导责任。

3. 报告与通知:规定隐患排查、治理和处理的报告与通知要求,包括隐患报告的内容、报告的层级和周期,以及通知的对象和方式。

4. 追责机制: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未按制度要求进行排查、治理或隐瞒事故隐患的责任人员进行追责。

5. 监督检查:规定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监督检查程序和具体要求,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6. 整改落实:对已治理的隐患进行复查,确定整改情况并进行验收,确保隐患的彻底治理和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第 1 页共 1 页。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1.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安全和员工身体健康,需要建立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1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的内容企业应该对生产经营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因素进行全面排查。

对于发现的有隐患的设施、设备、管线、场所、环境等方面,应该及时委托专业单位进行评估和加固。

1.2 隐患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企业应当设置隐患排查治理部门,并确定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人,并在考核评价中将排查治理情况纳入评价指标。

1.3 隐患排查结果的收集和分析企业应该建立隐患排查结果的收集和分析机制,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记录,编制整改方案,并跟踪整改进度。

1.4 整改质量和跟踪效果的评价企业应该对隐患整改的质量和跟踪效果进行评价,以确保整改方案的有效性和整改效果的稳定性。

2. 事故报告制度发生重大事故后,企业应该及时进行报告,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事故调查和责任核查。

事故报告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2.1 事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企业应该建立事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明确事故发生后应该进行哪些调查和报告。

2.2 事故报告的时间要求企业应当在事故发生后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避免因时间拖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 事故调查的要求和程序企业应该根据事故性质和影响程度建立事故调查组,并制定调查程序和要求。

调查结果应该详尽、准确和客观,能够真实反映事故的原因和经过。

2.4 事故责任的核查和要求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责任核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企业应该建立责任追究的程序和要求,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3.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的落实企业应该逐步建立并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将制度贯彻执行到位,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企业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对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的认识和建设经验。

结束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认真落实制度的有关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一):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制度××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管理制度为了及时、有效地排查治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领导小组:组长:(矿长)成员:技术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通风负责人……二、经煤矿自查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察)属于重特大事故隐患的,煤矿应当根据事故隐患性质和危害程度,制定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治理期限和目标;(二)治理措施;(三)责任机构和人员、经费和物质保障;(四)应急救援预案。

三、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治理完成后,由矿长负责及时召开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估会议,主持对重大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估工作。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和施工队伍及验收负责人参加会议,可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会议参与评估工作。

四、由安全副矿长负责汇报重大事故隐患内容和治理完成情况,由施工验收负责人介绍隐患治理验收情况。

与会人员各自发表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意见,最后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报告,与会人员签字。

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报告要有专人负责存档,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报告存档时间不得少于一年以上。

六、重大事故隐患分类按国家有关重大事故隐患分类标准执行。

七、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完成后,对治理效果不好的工程要组织施工队伍重新施工、重新验收和重新评估。

八、对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评估工作中,未履行或者未按照程序履行其相应职责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500元的处罚;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九、本管理制度从二○一○年十一月一日起开始执行。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目录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二、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6)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9)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报告制度 (10)五、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制度 (11)六、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和信息档案制度 (1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条为建立管理所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点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报告制度1. 引言重点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报告制度是为了有效防备和及时处理企业内部的重点事故隐患问题,保护员工和企业资产安全,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确保企业可连续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部门、员工和外包单位。

2. 管理标准2.1 隐患排查2.1.1 隐患排查的范围•生产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劳动保护;•用电安全;•火灾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其他可能存在的重点事故隐患。

2.1.2 隐患排查的周期•每年进行全面排查一次;•每月进行局部排查一次;•每周进行重点排查一次;•每日进行简要排查一次。

2.1.3 隐患排查的方法•依照排查周期和范围,订立排查计划;•依照计划,派遣专人或组织小组进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记录,分类整理,订立整改方案;•对待整改的隐患,设立整改期限,并督促整改;•定期评估隐患排查工作的效果。

2.2 隐患整治2.2.1 隐患整治的方法•依照整改方案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隐患整治;•对发现的可能导致重点事故的隐患,应立刻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掌控和隔离;•完成整改后,应进行复查,确保隐患整治到位。

2.2.2 重点隐患的处理•对于发现的重点隐患,应立刻上报公司领导,并依照公司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对于无法立刻处理的重点隐患,应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掌控和隔离,同时立刻上报公司领导,并依照公司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3 隐患报告2.3.1 隐患报告的内容•隐患的描述和认真信息;•隐患的风险等级和隐患的可能影响;•隐患整改的方案和期限。

2.3.2 隐患报告的方式•口头报告:对于紧急情况的隐患,应立刻上报公司领导;•书面报告: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公司领导,并抄送相关部门。

2.3.3 隐患报告的周期•对于普通隐患,应当在发现后48小时内完成报告;•对于重点隐患,应立刻完成报告。

3. 考核标准3.1 隐患排查考核•是否依照排查周期和范围进行隐患排查;•排查计划的订立是否合理有效;•隐患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隐患整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隐患排查工作的改进措施。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矿的安全生产,杜绝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

1.每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原则和有关规定要求逐条进行整改、验收、销号做到闭合管理并进行效果评价。

按效果评价情况分为a、b、c三级。

a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到位。

b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基本整改到位。

c级:隐患及问题未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

2.安全科对当月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对隐患建立台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情况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3.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根据安全科提供的月度统计分析情况,对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4.每月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向全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5.及时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

第二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月份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批准:校核:编制:单位:年月日(公章)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为了保障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安全生产稳步发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项目部具体情况,于本月____日开展安全大检查的下旬检查,在检查中查出如下各项隐患,但是都及时对隐患进行了排查治理。

1,雨天施工现场容易产生积水。

进入八月份以来,我项目施工进入了防汛度汛的关键时期,由于项目施工大部分属于土方开挖工程,在下雨天气容易形成多处积水深坑,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度,针对此情况,对雨天容易形成积水的地方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以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1、隐患险于明火。

要取得确保安全的效果,必须致力于治理隐患,矿山要认真对待隐患整改工作的实施。

对事故隐患的整改首先要做到三“明确”,即:整改项目的明确,整改责任人的明确,整改完成时间的明确。

2、隐患整改工作项目包括:检查或举报中反映出来的,可能影响职工安全、健康和矿山财产损失等的问题,要进行分类、整理、汇总,上报主要负责人,并报送矿山安全技术部门存档。

在落实整改项目时必须做到计划、安排、时间、要求的落实,将隐患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

3、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对查出或举报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按“三落实”(措施落实、期限落实、人员落实)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部门自身不能解决的,要及时用书面形式报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

4、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其内容有:隐患内容、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签署后发出,隐患所在部门负责人签收后按期实施整改。

5、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的部门应按要求及时有效地整改,如实记录好整改情况,并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反馈整改结果,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查验。

6、对严重危及职工生命及矿山财产安全的生产设备隐患,应立即整改,必要时停产停业整改。

7、对一时不能整改的安全隐患,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安全监控,并且明确整改计划,限定整改期限并按期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还必须书面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8、对安监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的安全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由安全主任负责跟踪,并写出安全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安监部门。

9、各部门的负责人是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首要责任,要把事故隐患整改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折不扣如期完成,确保安全生产。

如隐瞒隐患或不按期完成整改项目的,经查实按发生事故论处,并追究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一种安全管理机制,为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企业财产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及流程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及流程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及流程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 事故隐患排查目的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

2. 事故隐患排查原则(1)全面排查原则:对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

(2)定期排查原则: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定期排查计划,确保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责任明确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责任,确保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落实。

3. 事故隐患排查内容(1)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

(2)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

(3)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行为。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4. 事故隐患排查流程(1)制定排查计划: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和实际情况,制定事故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时间、范围和内容。

(2)开展排查工作:按照排查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3)分析排查结果:对排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事故隐患的原因和危害,制定整改措施。

(4)整改措施落实: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

(5)整改效果评估: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5. 事故隐患排查责任(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排查计划,确保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落实。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负领导责任,负责组织本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本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落实。

(3)员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报告。

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及流程1. 重大隐患定义重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隐患,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工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第三条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的前面,坚持“全方位覆盖、全过程闭环”的原则,实行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

第二章事故隐患等级划分第四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五条按照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整改时限、投入资金和社会影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将重大事故隐患分为四级:(一)一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1.可能造成特别重大社会影响,整改时限在12个月以上;2.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3.受外部因素影响,所属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二)二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1.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整改时限在6个月以上;2.投入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3.所属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三)三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且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1.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整改时限在3个月以上;2.投入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3.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一、引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排查治理和整改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本文将围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展开论述,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2.1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排查计划。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包括对生产设施、工作场所、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记录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2.2 加强隐患治理发现隐患后,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对于一般隐患,应由相关部门或责任人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

对于重大隐患,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整改,确保消除严重安全隐患。

2.3 审查和评估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审查和评估程序。

在整改完成后,相关部门应对整改效果进行审查,并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审查和评估,确保整改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重大隐患整改制度3.1 重大隐患的定义企业应明确重大隐患的定义,并将其列为特殊隐患进行管理。

重大隐患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隐患。

3.2 重大隐患的报告和处置一旦发现重大隐患,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

上级主管部门将组织专业力量进行调查和评估,并指导企业进行整改。

整改过程中,企业应停止相关工作,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3 重大隐患整改的监督和检查上级主管部门将对重大隐患的整改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和检查的内容包括整改方案的制定是否符合要求,整改过程的实施情况,整改结果的评估等。

通过监督和检查,确保重大隐患能够得到彻底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措施4.1 增加投入企业应适当增加相关部门的安全投入,提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效率。

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确保排查治理工作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5篇)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5篇)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1、为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和监督管理,严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环境、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不安全缺陷,可能导致发生一次____人(含____人)以上死亡事故,或____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3、重大事故隐患危害程度:可能造成一次死亡____人的事故隐患为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一次死亡____人的事故隐患为特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一次死亡____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为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4、矿建施工事故隐患按性质分为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灾及其他8类,井下机电安装比照矿建施工。

5、地面生产、经营事故隐患分为火灾、爆炸、泄露、触电、坠落、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及其他8类。

6、项目部在日常安全检查的基础上,每月组织一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经相应的组织形式评估确认后,于下月____日前汇总报送处安监处。

重大隐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须每月上报,直至整改完成。

属于长期监控管理的重大事故隐患,要逐月检查上报。

7、重大事故隐患内容包括:①事故隐患类别②事故隐患等级③事故隐患可能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分析④事故隐患整改措施⑤整改资金来源和保证措施⑥整改目标⑦事故应急预案⑧整改责任部门及负责人8、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贯彻“严格责任、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为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副职和技术负责人要具体负责,做到项目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

9、一时难以立即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无措施,一律停止施工生产或经营。

10、项目部安监站负责对重大事故隐患综合管理、统计上报工作,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档案。

负责检查指导各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监督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潜在的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因素和不安全因素。

为了有效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本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是指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

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

1.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

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的重要性,将其纳入重要工作内容中。

2.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计划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部门等。

排查计划要符合实际情况,确保全面、科学、有效。

3.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排查计划,组织人员进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排查包括对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环境因素、职工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4.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记录和报告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记录和报告制度,将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记录在册,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制度是指对生产经营单位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和治理。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

1.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后,应当采取措施制定治理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人、时限和预案等内容。

治理方案要综合考虑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确保整改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措施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治理方案,全面、及时、有效地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措施。

相关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检查和验收治理结果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人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果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治理工作彻底、有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及流程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及流程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及流程英文回答:Major Accident Hazard Control Acceptance System and Process.Introduction:The Major Accident Hazard Control Acceptance System and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used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potential major accidents. It involves the evaluation and acceptance of measures taken to mitigate major accident hazard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is system and proces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safety and preventing accidents.Objective: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Major Accident Hazard Control Acceptance System and Process is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potential major accident hazard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such as chemical plants, oil refineries, and nuclear power plants. It aims to ensure that 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in place to prevent or mitigate the consequences of major accidents. The system also aims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and transparent process for accepting hazard control measures.System Components:1. Hazard Identification: This involves identifying and assessing potential major accident hazard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t includes conducting risk assessments, analyzing past incidents, and considering industry best practices.2.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This component focuses on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industries to mitigate major accident hazards. It involves reviewing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engineering control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3. Acceptance Criteria: The system defines acceptance criteria that need to be met for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to be accepted. These criteria may include compliance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adherence to industry standards, and demonstration of effectiveness through simulations or tests.4. Ver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This component involves conducting inspections and verifications to ensure that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s planned. It may include site visits, document reviews, and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personnel.5. Acceptance Decision: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and verification findings, a decision is made regarding the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ofthe measures. This decision is communicated to the industry and relevant stakeholders.Process Flow:1. Hazard Identification: Industries identify potential major accident hazards through risk assessments andincident analysis.2.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Industries implement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based on identified hazards.3. Application Submission: Industries submitapplications for acceptance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tothe regulatory authority.4. Document Review: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reviewsthe submitted documents, including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engineering control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5. Verification and Inspection: The regulatoryauthority conducts on-site inspections and verification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6. Evaluation: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evalu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based on acceptance criteria.7. Acceptance Decision: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makesa decision regarding the acceptance or rejection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8. Communication: The acceptance decision is communicated to the industry and relevant stakeholders.Conclusion:The Major Accident Hazard Control Acceptance System and Process is a crucial mechanism for ensuring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potential major accidents. It involves the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acceptance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The system provides a standardized and transparent process for accepting measures that mitigate major accident hazards, ultimately enhancing safety and preventing accidents.中文回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制度及流程。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5篇)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5篇)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一、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市政府或者安全监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三、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四、不具备技术力量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五、重大隐患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由企业主管部门(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上报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等。

经由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的,还要出具评价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2)是一种对企业、工程项目或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隐患并提出相应措施的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的目的是提前发现和预防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通过对现有设施、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和预防。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工艺过程的安全性、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和可靠性、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培训、应急救援能力等。

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实地检查、专家论证、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和工具。

评估结果可以根据事故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确定紧急整改和长期改进的措施,并监督整改过程的落实。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的实施可以有助于提高企业、项目或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3)是一种用于评估和管理企业、工程或项目中潜在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程序,对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以便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6篇)

安全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6篇)

安全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一、整改责任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组织整改。

二、整改要求:(一)整改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人亲自抓整改,分管领导人靠上抓整改,工会组织督促协助、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确保事故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二)整改责任单位要按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对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并于规定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检查、治理和上报的责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长期保持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

(三)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单位要按要求写出验收报告,由安全领导小组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合格后报告全部整改资料。

(四)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停止操作,下达停止工作。

整改合格后安全领导小组检验验收,检查验收合格的可恢复作业。

三、整改资金的筹措整改资金原则上由安全经费列支,职能科室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对隐患进行评比、分析、研究,形成结论安全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复查、评估、分析等费用,由存在隐患的单位支付。

四、事故隐患的档案管理整改责任单位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档案,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及时准确,完整成套,长期保存。

五、考核和奖惩对隐患整改实行年度考核,纳入安全管理评价和责任书考核。

对落实责任,措施得力,整改及时,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经安全领导小组研究,作为年度安全管理评价、责任书完成的依据,对整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未能达到安全整改要求的通报批评,记入年度安全管理评价和责任书考核档案。

因整改责任不落实造成事故的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

六、效果评价各单位要对井下的各类事故隐患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配合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对事故隐患进行检查,对可以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负责人和整改限期,并督促检查整改情况。

事故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五篇)

事故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五篇)

事故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本项目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预防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科根据已建立的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执行本制度,以规范隐患筛选、认定、登记、传递、整改及反馈流程管理。

第二章隐患分级及整改程序隐患是指全矿工作场所在技术管理、现场管理、装备设施上所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问题。

1、按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分为a、b、c三级。

a级隐患b 级隐患: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装备运行不正常和设施、装备性能不完好的、需要矿级领导进行处理的隐患。

c级隐患。

基层战线或机关科室的工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装备运行不正常和设施、装备性能不完好的、各基层战线或机关科室能够进行处理的一般隐患。

2、按隐患的种类分为。

顶板、通风、瓦斯、煤尘、机电、运输、放炮、水灾、火灾及其它。

项目经理为隐患整改第一责任者,对隐患整改全面负责。

各分管领导、总工程师是分管范围内隐患整改的组织领导者,具体组织实施隐患的整改。

各科室负责人是本业务范围内隐患整改业务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各施工队负责人是本责任区域内隐患整改的第一责任者;班组长是本班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第一责任人;职工个人是本岗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责任人。

工程技术科、安全科、后勤科等相关科室,分别对业务过程中的隐患排查负责,并对隐患整改的有关工程设计、项目计划、资金落实、材料和设备供应等工作负责。

安全科负责各类隐患的查处、收集、筛选、分析、追究、反馈、复查、统计、上报、考核、监督整改及落实等综合管理工作。

隐患整改程序包括。

检查、收集筛选、整改通知、整改、效果评价五个环节,实行闭合回路式管理。

1、隐患检查主要是指各级各类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检查发现所有作业场所的隐患。

如上级检查、集团公司检查、项目部组织的检查、基层管理人员检查、班组长汇报、员工举报等。

2、隐患的收集、筛选,由安全科负责,每天对所有作业场所,通过各种渠道检查出的所有隐患进行全面的收集、筛选、初步确认、分级登记,并记录日常检查登记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整改制度一、背景介绍事故隐患是指潜伏在生产、工作、生活等环境中,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和安全问题。

为了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建立重大隐患整改制度,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制定了以下相关制度。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目标和原则(1)目标: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减少和预防事故发生。

(2)原则:依法依规,科学有效,综合治理,分类管理。

2.排查范围和周期(1)排查范围:包括生产单位、工程项目、建筑物等各类场所。

(2)排查周期: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重点单位、重点场所每半年进行一次排查。

3.排查内容和方式(1)排查内容:包括场所环境、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安全制度、职工安全意识等方面。

(2)排查方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检查,采取现场勘查、问卷调查、台账核查等方式进行。

4.排查报告和整改要求(1)排查报告:列出事故隐患清单,包括隐患的具体情况、等级评定和整改要求。

(2)整改要求:按照隐患等级和风险程度,明确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5.排查结果和监督检查(1)排查结果:对排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2)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定期对排查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处罚。

1.重大隐患的确定和报告(1)重大隐患的确定:根据法律法规和事故经验,明确重大隐患的判断依据和标准。

(2)隐患的报告:发现重大隐患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整改措施和时限(1)整改措施:根据重大隐患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及责任主体。

(2)整改时限:对于重大隐患,要求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按时限要求进行整改。

3.整改效果的验证和评估(1)验证方式:考核单位需要提交整改报告和现场验证材料,由相关部门进行现场验证。

(2)评估标准:根据整改要求和效果,评估隐患整改情况,并给予奖惩激励。

隐患整改评价制度(6篇)

隐患整改评价制度(6篇)

隐患整改评价制度为进一步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隐患整改力度,切实将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分析和整改到位,达到预期整改效果,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结合龙化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和解决的难易程度区分,事故隐患分为a、b、c、d四个等级。

第四条各单位要按照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规定定期组织生产、技术、安全和其他相关人员全面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及时确定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并确定a、b、c、d 四个等级。

第五条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梳理分类,汇总分析,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及时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主体。

各单位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安全例会重要议题,及时安排部署、总结分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应每月、每季、每年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汇总分析。

并分别于每月____日前,每季首月____日前和下年度____月____日前报公司安全监察部,统计分析表应由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签字。

第七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经公司批准,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八条对排查出的隐患,必须坚持“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的工作制度。

事故隐患整改完毕后,应组织有关人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销号,并将整改验收销号情况报本单位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实现闭环管理。

第九条事故隐患实行分级监控。

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b级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监控;各单位安监部门负责c级、d级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监控。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首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应由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部门负责制定。

该制度应包括隐患排查、评估和整改、报告流程、责任追究等内容。

为了确保该制度的有效执行,高层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明确制度的执行要求,并确保制度得到全员的理解和遵守。

其次,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应包括隐患排查的内容和要求。

单位应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涵盖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等方面的风险。

排查应以专业人员为主,结合合理的工具和方法,确保排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随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应包括隐患评估和整改的流程。

对于排查出来的隐患,应根据其危险程度和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和分类。

隐患应由责任人立即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同时,应建立隐患整改的跟踪机制,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再者,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应明确事故报告的流程和要求。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隐患无法立即解决的情况,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损失以及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上级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方报告事故的处理进展和结果。

最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应规定责任追究的办法。

对于发生的重大事故或存在的重大隐患,应进行责任追究,以保证事故责任人承担相应的处罚和损失赔偿责任。

同时,应建立事故隐患积分制度,对于多次发生事故和未能及时整改的单位,应加大监管力度,并可能采取停产停业、吊销执照等更严厉的措施。

综上所述,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和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才能保证事故隐患的全面排查和整改,并实现事故的及时报告和追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源明鑫煤矿有限公司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价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有效地排查治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李朋鹏(矿长)
副组长:范孝君(总工程师)
成员:郭俊飞(安全副矿长)郭二文(生产副矿长)闫军(机电副矿长)杨向前(通风助理)
和正华(通风副总工程师)
二、经煤矿自查和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察)属于重特大事故隐患的,煤矿应当根据事故隐患性质和危害程度,制定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治理期限和目标;
(二)治理措施;
(三)责任机构和人员、经费和物质保障;
(四)应急救援预案。

三、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治理完成后,由矿长负责及时召开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的评价会议,主持对重大隐患治理
效果的评价工作。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和施工队伍及验收负责人参加会议,可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会议参与评价工作。

四、由安全副矿长负责汇报重大事故隐患内容和治理完成情况,由施工验收负责人介绍隐患治理验收情况。

与会人员各自发表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价意见,最后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报告,与会人员签字。

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价报告要有专人负责存档,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价报告存档时间不得少于三年以上。

六、重大事故隐患分类按国家有关重大事故隐患分类标准执行。

七、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价完成后,对治理效果不好的工程要组织施工队伍重新施工、重新验收和重新评估。

八、对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中,未履行或者未按照程序履行其相应职责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500元的处罚;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通风科
2014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