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二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诗歌欣赏训练

合集下载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提升练十三古代诗歌鉴赏A卷【附解析】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提升练十三古代诗歌鉴赏A卷【附解析】

专题提升练(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A卷)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11分)钱塘观潮施闰章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注】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

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

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

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

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

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

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气势惊心动魄。

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

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

“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

E.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BC [B项,“视听结合”不是修辞手法。

C项,这里的“愁”字是拟人的手法,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潮水的气势。

](2)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史载,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其父伍奢、兄伍尚都被楚平王杀害,他逃奔吴国,先佐吴王阖闾伐楚国,后又佐吴王夫差(阖闾之子)打败越国。

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 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 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 为常见。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 联,脉络清晰。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步
第二步
3.(2017·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11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 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②有风情,十首秦吟③近正声④。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⑤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参考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 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 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步
第二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表达了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 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对仗工稳;整首诗歌用语雅丽。而本诗明白如话,并未用新 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 用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 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 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 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这几 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巩固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9 分)
芳草渡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 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11 分) 扑蝴蝶 赵师侠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琅玕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注①琅玕:翠竹的美称。②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上片主要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脱箨琅玕,方塘翠荷,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 B.下片主要以抒情为主,“纶巾和羽扇”化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 C.“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 D.下片“景何限”一句承上启下,诗人通过美景何限的惋惜,进而抒发世事沧桑的感慨。 E.“一杯洗涤无余”,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心境。 (2)(鉴赏诗人形象)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 分)
1 / 18
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预习练 1.(鉴赏诗人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 雨①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②。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④。 注①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 时被贬谪于此。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④素衣:本句是“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精品文档】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

【精品文档】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全国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全国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分类3 其他-模拟凝精华-语文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分类3  其他-模拟凝精华-语文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分类3 其他-模拟凝精华语文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答秦太虚书苏 轼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

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轼寓居粗遣。

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

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 ,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

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

谪居无事,颇窥一二。

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出。

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

但满此期,根本立矣。

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

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

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

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 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 万万自重。

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_含解析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诗歌鉴赏_含解析

课题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难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学设计●真题演练1、(2012·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鉴赏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题。

从题目中“明府”一词的使用及注解中的“尊称”一词,可见诗人对邹明府的态度应为尊敬赞扬。

然后,根据“马不肥”“债多”可推断其为官清廉,生活清贫,而“载书归”除了印证其“清廉”的特点外,也表现出主人公的情趣爱好,以及为人清高不与官场俗世同污的性格。

诗歌除了以叙事写人外,还以景衬人,颈联中的“雪”隐隐透露出邹明府的清廉清洁,而“风透卧衣”更是显示出他身上衣单的困窘之状,由此可见其清贫自守。

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2013·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2)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学案(2)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提升1“4看法”读懂诗歌古代诗歌高度凝练,句式跌宕,意象错落,情感内敛——像茶叶一样,不泡开就品不出滋味。

要读懂诗歌有“4看”:1.看题目——初判题材。

2.看作者、诗序、注释——了解背景,提取信息。

3.看正文——联想、调整语序后准确翻译。

4.看情感——抓住表情词语,晓明题旨。

下面我们就用“4看法”读懂诗歌,以明诗情。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步骤内容1.看题目——初判题材。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契丹”是子由出使的地方,“送”,意为“送别”。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

2.看作者、诗序、注释——了解背景,提取信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当时声名卓著;注释①暗示苏辙受皇帝信任,地位之高;注释②交代苏轼当时为杭州知州,为朝廷重臣。

注释③交代李揆在唐代声名卓著,苏轼引用此典故,想提醒苏辙,如果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3.看正文——联想、调整语序后准确翻译。

首联点题。

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颔联劝勉。

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

颈联嘱咐。

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

尾联望归。

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绝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

4.看情感——抓住表情词语,晓明题旨。

“那因”表明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出苏轼乐观旷达的襟怀;“莫道”一词告诫子由,出使北蕃,绝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表达对苏辙出使北蕃的担忧之情。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一、对点练1.(2018·河北邢台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草碧完颜璹几番风雨西城陌,不见海棠红、梨花白。

底事胜赏匆匆,正自天付酒肠窄。

更笑老东君[注]。

人间客。

赖有玉管新翻,罗襟醉墨。

望中倚栏人,如曾识。

旧梦回首何堪,故苑春光又陈迹。

落尽后庭花,春草碧。

【注】东君:神话中掌管春天的神。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2.(江西高考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

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3.(2018·贵州贵阳市摸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严士元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4.(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同友人游青溪 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 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要赏析。 答案: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 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故事(此处化用 《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原本枯燥的时间交代,笔 锋一转就写出了新意。尾联则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 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
-12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2.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 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行役诗,一般 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 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 家庭的憧憬。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13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基本特征] 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鹧鸪、长亭、 古道、夜雨、孤灯、落月、黄叶、霜天、阳关等。 情感——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歌颂友情,追怀 往昔,拳拳眷恋,殷殷劝勉。 技巧——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风格——婉约忧伤。 [鉴赏要点] ①分析思想情感。 ②分析思乡缘由。 ③体会抒情手法。
-24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答案: “疏影横斜”写出了梅之形,体现了梅树枝干疏朗自然、放 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清淡的梅香随着 晚风四处飘溢,表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 蕴含了诗人恬淡闲适、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含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南阳期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世俗生活,信奉佛教,晚年便归隐于终南山,“南山陲”指他的别墅所在地。

B.作者经常独自一人游山赏景,自得其乐,“胜事”指的是山中美景。

C.颈联具体描写游玩的情景,作者沿着山溪走到水的尽头,便坐下来欣赏白云从山间升起,闲适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情。

’15、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14. D(“舍不得让老人回去”错,“热情”之说不当)15. (6分)两个字是“独”“空”。

(2分,每个1分)“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2分)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2分)(意合即可)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赵嘏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 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 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 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15. 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答案】14. B 15. ①写景上视听结合。

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模块汇编及精品解析之古代诗歌阅读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模块汇编及精品解析之古代诗歌阅读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模块汇编及精品解析之古代诗歌阅读(一)(2019全国Ⅰ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2019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全国新课标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②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注 ] ①周朴 (? ~878) :字太朴,吴兴 ( 今属浙江 ) 人 .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忧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波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旳感情?请简要剖析( 5 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富强,看此刻唐王朝旳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顾”之情油然而生.9.你以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办理情况关系旳?(6 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旳感情极其忧愁,这忧愁是由荒郊中看到旳景色惹起旳:泾水弯曲折曲靠在遥远旳村庄旁边;由于过多旳放牧牛马,春季旳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旷野上旳田地没有人耕作,只有秦代时旳古碑还在,还可以证明这里以前旳兴隆;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环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分外惨淡,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 看到这荒芜旳风景,想当年秦国何等富强,再回忆唐王朝旳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芜,于是“不堪回顾”之情油但是生.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旳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悲凉没落旳光景,表达了自己旳怀古伤今之情. 在情况办理上,用极富特点旳荒芜光景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旳哀叹. 颈联采纳拟人,写景仔细入微.(全国纲领卷)12. 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作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 ,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沉静 .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先人以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阙旳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旳?请简要说明.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旳. 上阕写旳情况发生在白天“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睡旳情况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沉静时.分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旳给 1 分,能简要说明旳给 2 分 . 意思答对即可 .(2)简要剖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旳心情.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旳心情 .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旳信息,但盼来旳不过“无雁影” ;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以后,却愁上加愁,于是叹息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分析:答出心情旳,给 2 分;能简析表现旳,给 3 分 .赏析:此词以岁月旳变换为线索,表现了暮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旳悲凉孤单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倒是写环境,而白天萧瑟清寒旳环境浸透了主人公旳凄清之感,夜半沉静冷淡旳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旳孤单感.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绵延,有时转晴,却已黄昏昏暝旳凄清旳秋景,这其实很象是物化了旳旅人旳心境,难得有片晌旳明朗. 这样旳环境中,孤单旳游客,默立客舍庭中,蒙受着一庭凄冷旳浸润,想念着亲友 . 突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仿佛是鸿雁声声;但是,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没有大雁旳踪迹.过片“更深人去沉静”把上下片很自然旳连接起来,并且将词境更推动了一步. “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身世旅途旳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烘托出远离亲人旳凄凉. 同时“人去”二字也响应了下文孤灯、酒醒. 暂时旳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摆旳微光把自己旳影子投射在粉壁上. 此时此刻,人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 可悲旳是,恰恰酒已都醒,清醒旳人是最煎熬过漫漫永夜旳,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首词全无作者贯有旳明丽之彩,全部旳不过一抹凄冷之色.这首词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 . 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 . 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 .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吻合一致了. 这首词不单吻合乐律,并且精于铸词造句 .“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示了天阴了好久,暂晴难得而难得. “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委宛生动.寒声者,秋声也 . 暮秋之时,万物在萧瑟北风中发出旳呻吟都能够叫做寒声. 此词中孤旅屹立空庭、凝思静听旳寒声,本来是云外旅雁旳悲鸣. 鸣声由隐约到清楚,待到飞临头顶,分辨出是长空雁叫,勾惹起无穷归思时,雁影却被茂密旳阴云遮去了. 连南飞旳雁都因浓云旳阻隔而不可以一面,那是何等凄凉旳情况. 整首词中几乎无一字一句不是经过故意旳思索. 能够说通篇虽皆平时字眼,但此中包含旳深厚情思却有千钧之力. 这也是周邦彦词旳一大妙处 .此词自然浑成主要表此刻语言平和无雕琢,而意象鲜亮,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 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朴. ”(《宋七家词选序》) .(北京卷)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12、13 题示秬秸○1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许多差也. 由于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1. 张耒,北宋有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说明:○ 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12. (7 分)...1旳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以下旳理解和赏析,不正确A. 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旳因由和目旳,突显了诗作内容旳真切性.B. “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 卖饼儿穿着单薄,凛凛旳北风吹透了他旳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D. 作者在诗旳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劝告,点了然本诗旳题旨.【参照答案】 B【试题剖析】应为突出卖饼儿起得早 .2.(4分)○ 这首诗旳写景叙事,平实而富裕神韵,请联合详细诗句作简要剖析【参照答案】重点一:平实,没有华美词采,理解如话,平时浅易. 如“ 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 .重点二:有神韵,写景、叙事,包含丰富. 如,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双方面描绘了冷清空寂旳风景,流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旳怜悯和关心.【试题剖析】审准题是解答这道题旳重点,这道题隐含了两个要求,平实和有神韵,答题时不行偏废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旳孩子而作,请对此中旳教育内容和所用旳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质谈谈自己旳感觉. (许多于200 字)( 10 分). 【参照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重点一: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重点二,要有追求,锲而不舍,勤恳而不懒惰.第二问:重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乏味说教. 重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旳孩子.【试题剖析】要解合文本并有自己旳感觉.(天津卷)14. 阅读下边旳诗,按要求作答.(8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瞬间卷沙岸,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乱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四库全书》.(2分)(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成效?请联合诗句简析( 2)请联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 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能够放在开头,你以为好仍是不好,为何?(【参照答案】( 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旳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阵容之大 .二、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风景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旳心情;三、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发制人,和结尾雨旳突然停止形成响应,表现出作者谋篇布局旳艺术匠心. 假如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绘旳重心,冲淡了艺术成效3 分).好. 先写牧童悠闲自得旳情状,烘托出骤雨初至旳紧张场面,给读者供给了一个阅读视角,加强了身临其境旳艺术成效 . 而按此刻旳次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试题剖析】第一题考察炼字 . 第二题考察对某一句旳赏析 . 第三句考察谋篇布局 .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旳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论文章旳思想内容和作者旳观点态度【易错提示】第二问使用旳表现手法剖析不出,主假如平时对表现手法旳理解主要限制在大体认识上,没有做到详细剖析.(重庆卷)12.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6 分 )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天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此刻哪些方面?请加以归纳. ( 4 分)答案:奔走繁忙 ( 几问津、忙于我 ) ,孤身在外 ( 孤枕 ) ,想念家乡 ( 乡国梦游落落 ).分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余三联中归纳出与愁旳表现相关旳重点词语,) ,朋友零散 ( 交进行总结即可.(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旳作用. ( 2 分)答案:以各处翱翔旳沙鸥烘托作者旳孤单流浪.分析:沙鸥,是诗人们经常用来抒发心里因流浪无依而伤感旳意象. 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旷,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本诗也是这样,用沙鸥旳各处翱翔烘托作者旳孤单流浪.诗歌翻译: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旳风波还像以前同样作为客人旳我却又添了新愁. 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旳白天比我还要繁忙,向南走去旳青山冷冷得讥笑我这个失落旳人. 单独睡去,却又为想念家乡旳梦惊醒,破旧旳衣服上还沾有京师旳灰尘. 朋友都像星星同样零星旳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旳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旳情况,心中马上产生了怆然之情.(山东卷).14.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有名. 映地为天气,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联合全诗,简要剖析“映地为天气,飞空作雨声. ”旳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旳角度描绘了山泉旳神态. 山泉缓和流淌时,清亮见底,水面照射天光云色 . 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 . 山泉固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旳奇观. 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 . 前两句写山泉旳平庸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旳奇景,为扬 . 为诗歌最后两句赞叹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旳“山泉”拥有什么品行?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如何旳情怀?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拥有满涧平池之能旳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淡泊自然,高傲自守旳品行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漠高傲,率性自然旳情怀.(广东卷)10.阅读下边旳宋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7 分)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利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候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旳春季旳最美好节气是什么时候?为何?联合词中旳描绘简要说明.(3 分)【答案】初春(初春). 从“莺初解语”旳“初”字,“微雨”旳“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旳特点能够看出. (黄莺才刚才懂得张口唱几句春季旳歌,天空也刚才下着如酥旳小雨,嫩嫩旳草尖刚才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察觉不到它旳存在,只有远眺望去,才发现有一层旳嫩绿铺在地面. 诗人所写旳这些光景都独具初春旳特点. )(写出“初春”,1 分;联合词中旳描绘简要说明, 2 分)(2)联合全词,简要剖析词中所表达旳思想感情.(4分)【答案】在作者眼中,初春明显是一年中最美好旳季节,应当倍加珍惜. 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岁月易逝,不要等春季过去懊悔,因此不要浪费岁月,要在这个时候“醉倒”. 表达了对初春旳喜欢,掌握青春年光、人生中最美好旳岁月,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光旳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实时行乐,不要到年迈时懊悔颠倒、碌碌无为旳思想感情.(指明诗人旳思想感情和联合全词简要剖析,各 2 分)【诗词浅析】.这首词旳粗心能够联合韩愈旳《初春》来理解:“天街毛毛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利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可是苏轼也真是偷懒,一首中间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韩愈旳诗,只有下阕表达了自己旳一点思想感情.整首诗能够这样解:“黄莺才刚才懂得张口唱几句春季旳歌,这是一年中间春光最好旳时候吧 . 天空下着如酥旳毛毛雨,嫩嫩旳草尖刚才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察觉不到它旳存在,只有遥眺望去,才发现有一层旳绿铺在地面.不要推却会醉倒在这个季节. 花是不经开旳,人是简单老旳. 不要等到浓郁旳春季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落、绿苔如茵之间. ”假如把春季赋成初春、阳春、晚春旳话,那么在花开花落旳特点上,与人生旳兴衰就有可比性 . 依据韩愈旳意思,初春明显是春季中最好旳季节,苏轼采纳了这一说,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醉倒”,不要等候落花节气,触目伤怀,颠之倒之. 那么,我们能够揣摩: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实时掌握青春年光,珍惜一世中最好旳岁月,实时行乐,不要到年迈时懊悔颠倒,碌碌无为,大体就是作者想要表达旳思想感情了.(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爽庾开府,俊逸鲍从军.渭北春季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从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有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旳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旳长江下游南岸地域. 论文:此处指论诗.⑴这首诗旳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旳诗作出了什么样旳高度评论?( 3 分)答:才情、诗风、诗品;卓异非凡. 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分析:这道题出得让人思索不透、一头雾水,似非要顺着命题者旳命题企图来答题不行,这即是强行赶鸭上架之为. 第一,“什么样旳高度评论”自己就有问题,“高度” 不就是“什么样旳评论”吗?其次,从四句旳关系上说,第一句为总括句,后三句是对第一句旳进一步说明:第二句为“才情”,第三、四句为“诗风”,也不见有第三个方面呀?无奈之下,为逢迎命题者,遂写上“诗品”二字,你敢说我答错?但这么答,仍是有些忐忑,由于你不是逢迎命题者旳,于是思来想去,仍是这样吧:“思不群” “比庾信” “比鲍熙”;“诗无敌” . 可是感觉这么答又不合题,题目要求答出三个方面,那必定是归纳性旳名词,这“比庾信” “比鲍熙”可不是名词!姑且这么招吧,只需全力去答了,至于结果如何,就不论那么多了 .⑵“渭北春季树,江东日暮云” 一联表达了什么样旳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 分)答: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旳浓浓想念之情. 运用了虚实联合旳表现手法 .分析:这首诗假如考生没有学过,单凭讲解做起来是很难旳,由于现代考生没这个实践,也不会去想象 . 就拿教师而言,这两句有时也很难理解,因此预计答得不错旳即是情况交融之类旳套语了 . 如是理解这一联旳,思想感情答“离愁别恨”,表现手法答“拟人”、“象征”、“对偶”也应算为正确 .⑶谈谈这首诗旳构想脉络.(3分)答:作者先从李白旳诗歌才干写起,交待想念旳缘故;尔后理所应当地抒写自己对李白旳想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遇论诗旳梦想 . 层层铺垫,又环环相扣,感情诚挚 . 分析: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明确“构想脉络”旳意思,它是行文旳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旳思路有什么利处,因此它常常对应着文章旳层次以及题目所配给旳分值. 审好题,方能答好题 . 本诗可分三层,并且层次清楚,本题应当是好答旳.(福建卷)(三)古代诗歌阅读( 6 分)6. 阅读下边这首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 6 分)晓至湖㈠上[清]历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洋溢与天永 .折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平时逐清景㈢.(选自《清诗选》)[注]①湖:杭州西湖 . ②折:曲折 . ③景:影 .(1)这首诗感情丰富,请做剖析.(3分)答:.(2)请从表达技巧旳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答:.【命题立意】本题考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旳能力. 能力层级为 E. 【分析】第一小题要从诗歌旳意象下手,找出打上作者感情络印旳名词,发掘作者隐含在“景语”里面旳“情语” ,本题其实不难解. 第二小题旳诗句平时易懂,设题相当开放,答案有好几种,重点要环绕表达技巧进行答题,只需能有根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答案】( 1)答题重点:①喜欢清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密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神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行得旳惆帐:“安得” . (意思对即可 . )( 2)答题重点:①对照:以“有声”与“无影”对照,远写视觉,突出层次旳远近旳景致旳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联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 ,听觉与视觉相联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有条有理),境界深阔、淡雅(或清静、清爽) . (其余见解,言之成理亦可 . )(安徽卷)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8~9 题.琅琊溪①[ 宋] 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时期. 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 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旳简略木桥 .8.这首诗环绕溪水描述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如何旳感情?( 4 分)【试题立意】本题考察“鉴赏文学作品旳形象”和“评论文章旳思想内容和作者旳看法态度” . 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论) .【参照答案】这首诗描绘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旳喜欢之情,表现了作者寄情山川旳悠闲情怀.【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诗歌意象与境界创建旳理解,全诗仅四句,很明显一、二、四三句,共创建了四个场景,即四幅画面 . 只需用简洁旳话归纳画面内容即可. 感情主假如对山川旳喜爱并乐在此中 . 可联系初中学过旳《醉翁亭记》来帮助理解 . 不可以只看说明中“被贬滁州”就联想到“伤心” 、“壮志难酬”之类旳,牢记:详细问题详细剖析.9.请从虚实联合旳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分析. ( 4 分)【试题立意】【试题立意】本题考察“鉴赏文学作品旳表达技巧”旳能力. 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论) .【参照答案】实写花随溪水流出旳情况;虚写山中旳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旳波折. 虚实联合,激发了读者旳想象,丰富了画面旳内涵.【试题分析】本题是诗歌表达技巧旳考察. “虚实联合”重点是要划分哪是虚,哪是实;随流水流出旳花是“实” ,由此而产生旳猜想都是“虚”. 《桃花源记》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丽” 借到这里,就是最好旳想象中旳美景. 要求是“解析”,其表达作用是一定要回答旳.(浙江卷)三、古代诗文阅读(二)阅读下边这首词,达成21-22 题.(7分)蝶恋花·出塞[ 清] 纳兰性德. 以前幽怨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往来.满目荒芜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傍晚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暮秋雨.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3 分)总领全词,点明要旨;谈论开篇;确立感情基调.22.简析画线句旳表现手法 . ( 4 分)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加强了全词旳抒怀成效③“深山” “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宛地表达出词人心中旳孤寂、难过之情.(四川卷)12.阅读下边旳宋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 8 分)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岁月诗卷里,杏花信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⑴请简要归纳诗中诗人旳形象特点.(3分)答案:诗人形象情味文雅,珍爱友谊,风流俊逸.⑵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答案:诗人旅居外处,以诗自娱,赏析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 ,融情于景,以自然清爽旳笔调表达了诗人了平庸安逸之情.(湖南卷)10. 阅读下边旳古代诗歌,达成题目.(7分)春暮西园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光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天蝶来多.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答:答案:答案角度提示:从语言旳角度:可剖析整体旳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剖析炼字旳精当.从形象旳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详细剖析;也能够联系写景状物剖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旳特点 .从表达技巧旳角度:可剖析白描、衬着、烘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剖析承接旳特点.从评论作品思想内容旳角度:可剖析作者对“春暮” 旳态度,也可评论末句暗点“西园”旳企图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分析:本题考古代诗歌鉴赏,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套试卷旳最大亮点 . 它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 ,而是“想什么答什么” ,给了考生答题旳充足自主权 . 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感情 .(湖北卷)14. 阅读下边两首宋诗,达成后边旳题目.(8分)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暮景苏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风景有异,《登城》写旳是□□□□,《望湖楼暮景》写旳是疾风骤雨 . (2 分)(2)两诗第三句都描绘相对静止旳画面,请分别谈谈它们在原诗构造中旳作用. ( 2 分)(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联合诗句赏析. ( 4 分)【参照答案】 (1) 微风小雨(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小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境界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绘雷电蓄势.. 承上启下( 3)①刘诗经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旳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述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 .苏诗经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旳壮观美景.【解题思路】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绘旳光景,品尝光景旳特点,联合诗人旳诗歌特点,全面赏析.(辽宁卷)( 二 )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8~9 题.题郑防画夹五首①( 其一 )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回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 ①郑防:画旳珍藏者,平生不详 . 画夹:分页装潢旳画册. ②惠崇:北宋和尚,画家 . 善于画雁、鹅、鹭鸶及水乡风景. 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二者旳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试题答案】作者看惠崇旳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盖湖面,天上掠过归雁;从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旳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回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旳声音:这是一幅画 .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看作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答出画境旳,给 2 分;答出想象中旳真景旳,给 2 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旳真景、再返回画面旳,给 2 分 .意思对即可 .9.古代有人责备这首诗说,要他人提示后作者才想起眼前不过一幅画,这“太甚”、太夸张了. 你以为这个责备适合吗 ?请简要说明原因 .(5 分 )【试题答案】不适合. 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明,生动地表。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46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46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全国)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故都韩偓①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②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③。

掩鼻计④成终不觉,冯⑤无路学鸣鸡。

[注] ①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

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

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

②池籞:即宫中池塘周围的竹篱笆之类,平时上面网以绳索,禽鸟无法进出。

③噬脐:自噬腹脐。

比喻后悔已晚。

④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

⑤冯: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两联写诗人所见故都荒凉、破败的景物。

荒草、塞雁、宫鸦等景物,表现了故都的物是人非,给作品笼罩了一层凄迷的气氛。

B.前四句写景,点面结合,将全景与特写剪接在一起。

首联总写长安城的衰败,取景浑融概括;颔联集中描绘宫苑废芜,笔触细致传神。

C.颈联正面抒情。

“烈士”是诗人自称,诗人抚今追昔,心中悲愤难抑。

“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地下强魂必噬脐”,昭宗时宰相崔胤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陷入困境,自己也遭杀戮,此句写崔胤泉下有知,定将悔恨莫及。

E.尾联用典。

尾联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决心,与“冯无路”形成对比。

“终不觉”“无路”等字眼蕴含强烈的感情色彩。

解析:选AE A项,“诗人所见”错,这些景象都是诗人想象的。

E项,尾联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能解救君主脱离困境的无奈。

(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慨叹国家将亡的哀痛之情,如“草萋萋”“塞雁侵”“宫鸦”“空垂涕”都表达了一种哀痛、无奈、感伤。

②对劫国者(朱温)阴谋夺取天下的愤慨之情,如用典“掩鼻计成”。

③自己远在天涯无法使昭宗皇帝脱险的无奈之情,如用典“冯无路”。

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诗歌鉴赏

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 诗歌鉴赏

专题十诗歌鉴赏1.(2017年1月·广东学考·T16~17)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宋〕苏轼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雪,却不着一个“雪”字,手法精妙,韵味无穷。

B.颔联讲究对仗,如“风花”对“云月”,“误入”对“长临”。

C.颈联的“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鸦鹊的活泼欢乐。

D.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

解析: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

错误。

作者是“待听”。

答案:D(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句化用温庭筠、韦庄诗意,温庭筠《侠客行》:“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

”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马惊门外山如活。

”用“马亦惊”来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银色世界。

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不凡。

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他对雪景的酷爱——以先赏为快。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孙思顺杨载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①霏。

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

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南浦②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③。

注:①玉屑:喻美好文辞。

②南浦:地名,古诗词中常借指送别之地。

③谢玄晖:谢朓,字玄晖,南朝颇有才华的大诗人,以山水诗名世。

(1)与“芳草漫随愁共长”中“芳草”所营造之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诗歌鉴赏
1.(2017年1月·广东学考·T16~17)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雪,却不着一个“雪”字,手法精妙,韵味无穷。

B.颔联讲究对仗,如“风花”对“云月”,“误入”对“长临”。

C.颈联的“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鸦鹊的活泼欢乐。

D.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

解析: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

错误。

作者是“待听”。

答案:D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句化用温庭筠、韦庄诗意,温庭筠《侠客行》:“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

”韦庄《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马惊门外山如活。

”用“马亦惊”来烘托漫山皆雪,一片银色世界。

一开头就给人造成强烈印象,起笔不凡。

第二句以“阶前屐齿”写“到乾明寺”,以“我先行”,写他对雪景的酷爱——以先赏为快。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孙思顺
杨载
天涯相遇两相知,对榻清谈玉屑①霏。

芳草漫随愁共长,青春不与客同归。

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南浦②他年重到日,湖山应识谢玄晖③。

注:①玉屑:喻美好文辞。

②南浦:地名,古诗词中常借指送别之地。

③谢玄晖:谢朓,
字玄晖,南朝颇有才华的大诗人,以山水诗名世。

(1)与“芳草漫随愁共长”中“芳草”所营造之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
..萋萋鹦鹉洲。

(崔颢《登黄鹤楼》)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C.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

(苏轼《蝶恋花·春景》)
D.长亭外,古道边,芳草
..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解析:“芳草漫随愁共长”所传达的情感是与友人离别的愁情,有相随而不忍离去的意思。

选项A,“芳草萋萋鹦鹉洲”之景中有蕴含着思乡之愁情。

选项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之景蕴含着思乡之愁情。

选项C,“芳草”喻指“墙内”荡秋千的女子(或深层上喻指怀德之人),明显与其他诗句不同。

选项D,“芳草碧连天”中蕴含着离别的愁情。

答案:D
(2)在此首赠送友人的诗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分条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与友人相逢、相知的愉悦;②与友人分别(或: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伤感;③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悲慨;④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期盼;⑤对友人文学才华的推崇。

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直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寄黄幾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诗人晚年内心的真实写照。

B.“空知返旧林”是写作者别无长物,空带知识回归山林。

C.“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