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三 回扣基础 微专题16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迁移学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第6题 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
第6题人口变化与人口问题1、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
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下图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省人口、GDP分布的状况是( )A.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C.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高度一致D.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完全背离2. 图示安徽省人口与G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高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⑤2、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小的一年是( )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6年2.该省近三年来人口增长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房价增长快B.计划生育政策调整C.产业升级和转移D.生活水平大幅提高3、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
正常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2至107之间。
下图示意我囯2011年与2016年不同年龄段人口性别比,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我国2011年之前与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水平B.传统文化C.生育政策D.自然灾害2.根据2011年与2016年人口性别比变化可推测出我国( )A.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B.男性平均寿命短于女性C.男性平均寿命等于女性D.男性平均寿命长于女性4、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5、黑龙江黑河一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半壁地狭人稠、西北半壁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人口》含答案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人口》(2024·湖南)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分布)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2.(人口迁移的影响)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撂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C 2.D【分析】1.某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大值-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小值。
结合题干选项并读图分析可知,15~21岁年龄段,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300万人左右,而同期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差异约为600万人;36~42岁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同期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500万人,两者数量差异约为400万人,故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为15~21岁,排除BD选项;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大于统计结果,说明该年我国乡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人口净流出量高,C 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图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慢,A错误。
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太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感情不深,以后乡愁会变淡,③正确;青壮年人口迁出导致乡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耕地撂荒现象,④正确;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外出打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结合旅游开展乡村服务业、利用振兴乡村战略创业致富等,乡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民增收,①错误;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②错误。
高中地理第二册复习提纲
⾼中地理第⼆册复习提纲专题16 ⼈⼝增长⼀、⼈⼝增长过程1、衡量⼈⼝⾃然变动的三个基本指标⼈⼝⾃然增长率=出⽣率-死亡率3、世界⼈⼝发展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2004年世界各⼤洲⼈⼝增长情况:⾮洲出⽣率最⾼,增长最快;欧洲北美洲是发达国家,出⽣率低⾃然增长率低或负4、中国⼈⼝的发展(2)当前我国⼈⼝增长特点:低出⽣率;低死亡率;低⾃然增长率;⼈⼝基数⼤,每年净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压⼒1、⼈⼝⾦字塔⼈⼝⾦字塔类型:增长型2、发展中国家的⼈⼝问题(1)⼈⼝问题①⼈⼝出⽣率⾼,⾃然增长块②少年⼉童⽐重⼤(2)由⼈⼝问题产⽣社会问题①医疗、卫⽣、教育、就业、资源、环境压⼒⼤②国家积累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③产⽣巨⼤⼈⼝增长惯性,⽣育⾼峰迭起④⽣态环境恶化(3)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控制⼈⼝增长(中国:计划⽣育)3、中国⼈⼝问题①⼈⼝基数⼤,每年净增⼈⼝多②⼈⼝素质有待提⾼,⼈才短缺问题突出③⼈⼝⽼龄化⽇趋严重(未富先⽼):适当调整计划⽣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年事业,关爱⽼⼈,发展经济;引进外来劳动⼒和⼈才(针对上海等⼤城市)④⼈⼝流动带来社会问题三、发达国家的⼈⼝问题(1)⼈⼝问题①⼈⼝⽼龄化②⼈⼝负增长(2)由⼈⼝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①劳⼒不⾜②青壮年负担过重,赡养众多⽼⼈③社会需求不旺,经济增长缓慢④国防兵源不⾜(中国除外)(3)发达国家的⼈⼝政策①⿎励⽣育,推迟退休②接纳外来移民四、⼈⼝容量1、⼈⼝容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本地资源和智⼒、技术等条件,在满⾜⼀定的社会⽂化⽣活⽔平和物质⽣活⽔平的基础上,⼀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数量。
2、影响⼈⼝容量的因素①⾃然环境和资源——⾸要因素其中⽔资源影响最明显。
②科学技术⽔平:科学技术⽔平超⾼,⼈⼝容量越⼤。
③地区开放程度:开放程度超⾼,⼈⼝容量越⼤。
④⼈均资源消费⽔平:⼈均资源消费⽔平超⾼,⼈⼝容量越⼩。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附解答 人口与城市
专题人口与城市01人口考点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查角度1▶结合人口统计图考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2016年天津卷)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A BC D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2000年降低较快。
答案▶ D考查角度2▶结合人口结构示意图考查人口问题(2019年全国Ⅰ卷)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2015年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人口所占的百分比,材料中没有涉及具体的人口数量信息,故无法比较不同籍别的男性人口数量;图中25~50岁女性中非欧盟籍人口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劳动人口一般指15~64岁的人口,图中欧盟籍劳动人口男女比例多为1%~1.5%,而非欧盟籍劳动人口男女比例多为1%~2.5%;图中信息显示,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小于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
第2题,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比例持续加大,说明非欧盟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或欧盟籍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图中数据反映的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无法从中得出欧盟境内总人口数量的变化,所以也无法判断欧盟人均消费水平的增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升降;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比例持续加大,说明外来人口持续增多,而外来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所以降低了欧盟境内老年人口的比例,使得老龄化进程趋缓;外来青壮年人口持续增多,说明欧盟劳动力供给不足。
答案▶ 1.C 2.B(2018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2024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构成及人口容量人口增长
2024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人口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我们称为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能 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基础梳理:考点二
人口金字塔
基础梳理:考点二
人口金字塔 增长型(年轻型)
增长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
金字塔形,表明少年儿童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大,预示着未来 人口的发展趋势是增长的。
基础梳理:考点二
人口金字塔 稳定型成年型)
稳定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基本相
近,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出 生率、死亡率差不多,预示着未来 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稳定的。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1年年末中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 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 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3、人均消费水平
当资源环境条件相对固定时,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 量不同。消费水平越高,资源和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就越少, 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4、地域开放程度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37.8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但 日本目前有1.26亿人口。其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 都要从海外进口。
中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 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 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根据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 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 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 准,2021年,中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
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必修Ⅱ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负增长: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利亚、德国、希腊等;接近零增长:日本、波兰、俄罗斯、捷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1)世界人口增长状况: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②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③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P2、3“思考活动”)★根据图和资料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类型。
1.2 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指数增长: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这种人口增长现象被称为“人口爆炸”。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
(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3)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三个特点:①临界性;②相对性;③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1.3 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①国际迁移;②国内迁移。
2020高考地理 核心考点复习 人口(学生版) 精品
人口模拟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某年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1-2题。
省市人口总数(万人)年净增人口(万人)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比重(%)GDP(亿元) 海南省817.83 7.32 14.77 8.98 45.8 790.12 北京市1492.736.3 6.1 0.7 83.64283.3 上海市1352.410.62 6 -1.2 90.37450.27 新疆1963.1129.16 16 10.91 21.82200.15A. 自然增长人数多B. 机械增长人数多C. 逆城市化现象D. 死亡率低2. 该年四个省、市、区中死亡人数最少的是( )A. 海南省B. 北京市C. 上海市D. 新疆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 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出生率高B. 人口死亡率低C. 原有人口基数小D. 大量人口迁入4. 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 城市经济缺乏活力B. 劳动就业压力增大C. 社会劳动力不足D. 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2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5~7题。
5.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6.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7.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刷题练专题2图表提升类突破3地理统计图表课件
2013年
26 894 16 610 10 284
2014年
27 395 16 821 10 574
2015年
27 747 16 884 10 863
1.2011~2015年我国( )
A.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
B.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增速
C.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D.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2.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
典图展示
读图指导
(1)看图例,读数据:结合图例,对应结构图中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 意图中数值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图示柱状(扇形)体中各个构成项目的含义。 (2)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数值大小、比例高低,特别注意每种地 理事物的范围(即归纳出各地理事物的构成特点)。 (3)看变化,找联系:对比观察柱状、扇状、曲线等数据载体的变化特征,分析相 互之间的联系。 ①地理数据随坐标的变化特征; ②不同图示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
[新题速递]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 年农民工总量为27 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读表(单位:万人),完成1 ~2题。
农民工总量 外出农民工 本地农民工
2011年
25 278 15 863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2012年
26 261 16 336 9 925
3.地理统计图表
[典图探究] 1.常见地理坐标统计图
典图展示
读图指导
(1)看坐标:看纵横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注意坐标轴上的数据单位,有时反映绝 对量,有时反映百分比,有时则反映变化量。 (2)看变化。 ①观察图中纵坐标反映的地理要素随横坐标的时空变化关系(数量、强弱、增减 等),关注低值点、高值点、转折点、相交点以及设定的标准值点等。 ②观察图中地理事物的数值特点,如曲线的陡直变化、柱状的高低变化、不同事 物之间的比例结构等。 (3)看关系:观察图中不同地理要素间的数据差异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4)析原因:根据纵横坐标之间的关系,或几个数据之间的增减关系,分析其中的 地理过程及主要原因。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人口、城市与生产活动课件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 同 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 点 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2-
典型例题 (2019全国Ⅰ卷)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 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
人口问 长,最终引发各种资
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
问题
人口老龄化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 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 升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 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 于老年人退休和养老等的费 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 单等问题加重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3-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发展中国家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 很快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6-
(2)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划分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 高模式)和现代型(低低低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 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 有弊,如下图所示:
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讲义: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16讲和答案
第16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纲呈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考纲解读]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
(重点)[思维导图]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概念及国内外人口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二战”后特点①旧大陆—新大陆②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②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3)国内人口迁移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实例补充点拨美国的人口迁移考向一人口迁移的特点及类型(2018·全国文综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对;图中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
第2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且三市的人口都没有超过3 000万,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
故选D。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练习含详解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练习含答案专题:人口一、选择题(一)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③人口政策的实施④资源十分匮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参考答案】1.D 2.B[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
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和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
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规律联系。
](二)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
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
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完成1---3题。
1.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A.巴西 B.瑞典C.俄罗斯D.中国2.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A.人口增长数量B.人口增长速度C.人口年龄结构D.人口老龄化程度3.应对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对策不可行的是A.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B.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D.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答案】1.B 2.D 3.A【解析】1.读图,根据各国家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比较,变化最小的是瑞典,变化幅度小于6岁,B对。
巴西、俄罗斯、中国年龄中位数变化幅度都超过10岁,A、C、D错。
故选B。
2.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中位数越大,说明老龄人口数量越多。
202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人口分布人口容量教师用书
第一节人口分布人口容量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主要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分布规律按半球主要居住在北半球按纬度集中在北纬10°~50°范围内按距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按海拔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4.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自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西北部人口稀疏,东南部人口稠密。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原因举例气候过于寒冷、干旱和湿热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带、沙漠戈壁地区、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等地区人口稠密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2.人文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
(2)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3)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平原人口多于高原。
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都这样,如巴西的亚马孙平原,虽1.概念: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状况:呈正相关。
①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②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的人口较多。
③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3)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三种观点观点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估计乐观者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悲观者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地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中间者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左右四、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和因素,对于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人口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中的人口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人口数量与分布1. 人口数量的统计指标人口数量的统计指标有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
总人口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全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2. 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全球人口分布不均衡,大致呈现出人口稀疏、人口密集和人口过密三种类型。
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 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移民两种类型。
内部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流动,包括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城市之间的迁移、城市到农村的返乡等。
国际移民是指人口跨越国界进行的迁移。
2.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城市化对人口、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加速了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等。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扩张、资源压力、环境污染等。
三、人口结构与人口老龄化1. 人口结构的组成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组成情况。
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年龄结构可以反映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年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性别结构是指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关系。
2.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长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生育率下降、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福利改善等。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家庭等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四、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人口问题的挑战人口问题主要包括超龄人口、少子化、人口流动等。
高考地理《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项复习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项复习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区域认知)2.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综合思维)1.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对策;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差异;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人口的自然增长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和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增长的对比图,回答问题。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增长的原因(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主要动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3.特点项目内容①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时间差异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易错辨析1】“人口自然增长”是否就是指人口自然数量的增加?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中的“增长”是指人口自然数量的变化,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数量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增长模式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名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人口政策等(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发达国家(或地区)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模型现代型传统型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②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人口城市和交通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人口、城市与交通知识梳理: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2.人口增长问题的分析思路看清要求(1)弄清问题考查的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还是人口的增长,考查的是增长的速度还是增长的数量。
(2)进行分析①考查人口的自然增长,若考查增长的速度时,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又要考虑人口,既要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率,若考查增长的数量时;即可的基数大小。
②当考查人口的增长时,既要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还要考虑人口的迁移。
同步练习: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
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B.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C.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年出现迅速上升D.2009—2010.2.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C.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3.2014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B.上海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缩小解析:第1题,图示2005—2016年间,上海市总人口变化趋势与外来人口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上海该时间段人口增加的数量主要来自外来人口迁入,则上海该时间段内的户籍人口数量保持相对平稳。
第2题,外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大量迁入会使上海的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项正确、C项错误。
总人口减去外来人口=户籍人口,据此可以判断在2005—2016年期间,上海市外来人口少于户籍人口,A项错误;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不断上升,B项错误。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不同人口增 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学生用书P091 一、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分布1.总趋势:①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②出生率和死亡率。
3.两种差异(1)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①10万年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③快速时期。
(2)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是④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⑤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⑥很快。
(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微探究1 不同时期人口增长一样快吗?答案 不一样,人类社会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使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1)发达国家:⑨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⑩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⑪现代型的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原始型与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相似,但原始型是出生率、死亡率处于高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而现代型则是低位状态下的缓慢增长。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1)概念: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衡量重要指标:⑫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⑬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⑮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微探究2 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是什么?答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附参考答案*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一)(2020广安友谊中学选编)城市的人口容量应该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
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
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完成1--2题。
1、实际中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需要( )A.50年 B.57年 C.62年 D.67年2、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1、D 1 2、B解析: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知,上海市综合最大人口容量的增长速度大约是每10年增长65万人。
从2010年的1 870万人增加到实际的2 301.91万人,大约需要67年。
第2题,表中显示的是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对人口容量的影响,因此根据表中信息得出的措施是②③。
](二)资源限制度是表示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适应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水资源限制性愈强。
如图为2000年和2010年中国水资源限制度图。
据此完成1--2题。
1.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变化表明()A.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B.水量盈余地区在增加C.多数省份水资源短缺D.人水平衡关系趋于紧张2.下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度的措施有()①采取开源与节流等措施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②科学引导人口由水资源超载地区向水资源盈余地区迁移③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地区要平均分布人口④缩减工业规模,禁止人口向水资源超载地区流动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解析:1.D 2.C第1题,图中显示,2000~2010年期间,我国水资源限制度逐渐增加,说明水资源限制性逐渐增强,人口和水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趋于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16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迁移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的转变过程。
当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我国已基本进入现代型。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社会经济条件、传统文化观念和人口政策等的影响。
4.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多,增长快;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慢,数量少。
5.影响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6.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7.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会产生有利和不利影响。
8.现阶段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读“某国1970~2018年部分人口数据图”,完成1~2题。
1.目前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A.原始型B.现代型
C.传统型D.过渡型
2.下列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总量基本不变B.劳动力资源较充足
C.该国最可能是美国D.存在较多国际移民
答案 1.B 2.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所以B正确。
第2题,经计算知,该国人口总量1970~2018年增加,A项错,由图知,该国老年人口比重大,因此劳动力资源不会充足,B项错;读图知,该国的自然增长率约为0,可能存在国际移民,导致人口总量增加,D项对;美国人口约3.2亿左右,由2018年人口数为158.8万/18.6%≈854万判断不是美国,C项错误。
下图为2017年春节上海迁出人口流向数据,是在沪务工人口数量的真实反映。
完成3~4题。
3.相对于其他各省区,江苏省在上海的务工人口数量最多,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两地空间距离较近
C.政策支持力度较大D.江苏人口总量较多
4.外来人口对上海市常住人口的主要影响是( )
A.老龄化加重B.出生率下降
C.自然增长率提高D.人口模式改变
答案 3.B 4.C
解析第3题,由于江苏与上海临近,加上历史原因,江苏和上海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江苏人口在上海务工的最多,故B项正确。
第4题,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降低上海的老年人口比重,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状况,A项错误;青壮年人口的迁入,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故B项错误,C项正确;人口增长的“三低”模式不会因为外来人口的迁入而改变,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