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之相似形知识点
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
相似三角形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相似三角形在中考数学几何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三角形与其它知识点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其变化很多,难度大,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如果大家平时注重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模型,再遇到该类问题就信心更足了.本专题就一线三等角模型进行梳理及对应试题分析,方便掌握。
模型1.一线三等角模型(相似模型)【模型解读与图示】“一线三等角”型的图形,因为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相等的角,一般就会有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角相等”,再利用平角为180°,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就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的另外一对角也相等,从而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1)一线三等角模型(同侧型)(锐角型)(直角型)(钝角型)条件:如图,∠1=∠2=∠3,结论:△ACE∽△BED.2)一线三等角模型(异侧型)条件:如图,∠1=∠2=∠3,结论:△ADE∽△BEC.3)一线三等角模型(变异型)图1 图2 图3①特殊中点型:条件:如图1,若C为AB的中点,结论:△ACE∽△BED∽△ECD.②一线三直角变异型1:条件:如图2,∠ABD=∠AFE=∠BDE=90°.结论:△ABC∽△BDE∽△BFC∽△AFB.③一线三直角变异型2:条件:如图3,∠ABD=∠ACE=∠BDE=90°.结论:△ABM∽△NDE∽△NCM.例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A B 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边B C,A B上,60A D E∠=︒,若4B D D C=, 2.4D E=,则A D的长为()A.1.8B.2.4C.3D.3.2例2.(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C A ADE D A D⊥⊥,点B是线段A D上的一点,且C B B E⊥.已知8,6,4A B A C D E===.(1)证明:A B C D E B∽△△.(2)求线段B D的长.例3.(2022·河南新乡·九年级期中)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相似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1)如图1,在ABC中,∠BAC=90°,A BA C=k,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I,CE上直线l,垂足分别为D、E.求证:B DA E=k.(2)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都不是直角,那么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做以下修改:在ABC中,A BA C=k,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在ABC中,沿ABC的边AB、AC向外作矩形ABDE和矩形ACFG,A BA E =A CA G=12,AH是BC边上的高,延长HA交EG于点I.①求证:I是EG的中点.②直接写出线段BC与AI之间的数量关系:.例4.(2022·四川·一模)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1)如图1,已知:在△ABC 中,A B A C=,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 D AA E CB AC α∠=∠=∠=.试猜想DE 、BD 、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老师鼓励学习小组继续探索相似的情形.于是,学习小组又研究以下问题:如图2,△ABC 中,(060)B C αα∠=∠=<<︒.将一把三角尺中30°角顶点P 放在BC 边上,当P 在BC 边上移动时,三角尺中30°角的一条边始终过点A ,另一条边交AC 边于点Q ,P 、Q 不与三角形顶点重合.设C P Qβ∠=.当β在许可范围内变化时,α取何值总有△ABP ∽△PCQ ?当α在许可范围内变化时,β取何值总有△ABP ∽△QCP ?(3)试探索有无可能使△ABP 、△QPC 、△ABC 两两相似?若可能,写出所有α、β的值(不写过程);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例5.(2022·山西晋中·一模)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一条直线经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过另外两个顶点分别向该直线作垂线,即可得三垂直模型”如图①,在A B C中,90A C B ∠=︒,A C B C=,分别过A 、B 向经过点C 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我们很容易发现结论:A D C C E B△≌△.(1)探究问题:如果A CB C≠,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可得到结论;A D CC E B△∽△.请你说明理由.(2)学以致用: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2y x=与直线C D 交于点()2,1M ,且两直线夹角为α,且3ta n 2α=,请你求出直线C D 的解析式.(3)拓展应用:如图④,在矩形A B C D 中,3A B=,5B C=,点E为B C 边上—个动点,连接A E ,将线段A E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点A 落在点P 处,当点P 在矩形A B C D外部时,连接P C ,P D .若D P C △为直角三角形时,请你探究并直接写出B E 的长.Rt ABD中,上一动点,连接折叠得H E F,延长②B E M H E M≅;③当M2B,则正确的有(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A B C是等边三角形,E F和B D F∠,将B C E沿B则A F=P C D△;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A B C中,12.(2022·山东济宁·二模)情境观察:将含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R放在直线l上,分别过两锐角的顶点M,N作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1)如图1.观察图1可知:与NQ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与N R Q∠相等的角是_____(2)问题探究直角A B C中,90B∠=︒,在AB边上任取一点D,连接CD,分别以AC,DC为边作正方形ACEF 和正方形CDGH,如图2,过E,H分别作BC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K,L.试探究EK与HL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拓展延伸:直角A B C中,90B∠=︒,在AB边上任取一点D,连接CD,分别以AC,DC为边作矩形ACEF和矩形CDGH,连接EH交BC所在的直线于点T,如图3.如果A C kC E=,试探究TE与TH=,C D kC H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将.A B P沿着这样的点P,使得点问题解决(3)15.(2023春·四川广安·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1和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的坐标为(0,4),A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M是线段AC的中点.把线段AM以A为旋转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过B作x轴的垂线、过点C作y轴的垂线,两直线交于点D,直线DB交x轴于点E.设A点的横坐标为m.(1)求证:△AOC∽△BEA;(2)若m=3,则点B的坐标为;若m=﹣3,则点B的坐标为;(3)若m>0,△BCD的面积为S,则m为何值时,S=6?(4)是否存在m,使得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求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2020·四川雅安·中考真题)如图,已知边长为10的正方形A B C D E、不重,是B C边上一动点(与B C 合),连结A E G,是B C延长线上的点,过点E作A E的垂线交D C G∠的角平分线于点F,若F G B G⊥.(1)求证:A B E E G FE C=,求C E F△△;(2)若2∽△的△的面积;(3)请直接写出E C为何值时,C E F面积最大.的何位置时有B E H B A E∽?B C。
最全相似模型专题(中考数学必考)
几何模型09——相似模型三角形相似是每一年中考必考的知识点,相似模型主要包括:“A”型和“X”型相似,母子模型相似(共边共角型),一线三等角,双垂直模型和旋转相似,中考命题者经常把这些模型放在圆,四边形,或函数图象当中,特别要留意母子模型相似的一种特殊情况:射影定理中的知二求四和一线三垂直(k型相似),下面对这些类型做如下总结:一、“A”型和“X”型相似例1.如图,在△ABC中,点D是AC上的点,且AD=2CD,过D作DE∥BC交AB于E,过D作DF∥AB交BC于F.(1)若BC=15,求线段DE的长.(2)若△ADE的面积为16,求△CDF的面积.变式1.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AB,BC,AC边上,DE∥AC,EF∥AB.(1)求证:△BDE∽△EFC.(2)设,①若BC=12,求线段BE的长;②若△EFC的面积是20,求△ABC的面积.变式2.如图,Rt△ABC中,∠C=90°,AB=14,AC=7,D是BC上一点,BD=8,DE⊥AB,垂足为E,求线段DE的长.变式3.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BA延长线上一点,CD切半圆O于点D,连接OD.作BE⊥CD于点E,交半圆O于点F.已知CE=12,BE=9.(1)求证:△COD∽△CBE.(2)求半圆O的半径r的长.变式4.如图,AG是∠HAF的平分线,点E在AF上,以AE为直径的⊙O交AG于点D,过点D作AH的垂线,垂足为点C,交AF于点B.(1)求证:直线BC是⊙O的切线;(2)若AC=2CD,设⊙O的半径为r,求BD的长度.变式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沿直线MN对折,使A、C重合,直线MN 交AC于O.(1)求证:△COM∽△CBA;(2)求线段OM的长度.变式6.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F为⊙O上一点,AC平分∠BAF且交⊙O于点C,过点C作CD⊥AF于点D,延长AB、DC交于点E,连接BC、CF.(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6,DE=8,求BE的长;变式7.如图,在△ABC中,∠C=90°,点O在CB上,⊙O经过点C,且与AB相切于点D,与CB的另一个交点为E.(1)求证:DE∥OA;(2)若AB=10,tan∠DEO=2,求⊙O的半径.例2.如图,在Rt△ABC中,∠A=90°,AC=9,BC=15.(1)求BC边上的高AD的长度;(2)正方形的一边FG在BC上,另两个顶点E、H分别在边AB、AC上,求正方形EFGH 的边长.(相似比等于高之比)例3.如图,⊙O的半径为5,点P在⊙O外,PB交⊙O于A、B两点,PC交⊙O于D、C 两点.求证:PA•PB=PD•PC(割线定理);变式1.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交BC于点E.(1)求证:BE=CE;(2)若BD=2,BE=3,求AC的长.变式2.如图,以△ABC 的边BC 为直径的⊙O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且点E 是的中点,连接DE .(1)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2)若BC =10,CE =6,求线段AD 的长.变式3.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连结EB ,OD ,DE .(1)求证:OD ⊥EB .(2)若DE =,AB =10,求AE 的长.例4.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AB 的中点,BD 与CE 交于点O ,连接DE . 求证:2OE CO OD BO ==变式1.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连接AC 、BD ,点E 、F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连接OE 、OF ,若∠A =∠D ,OA =OF =6,OD =9,求OE 的长.变式2.如图,已知圆O,弦AB、CD相交于点M.(1)求证:AM•MB=CM•MD;(相交弦定理)(2)若M为CD中点,且圆O的半径为3,OM=2,求AM•MB的值.变式3.如图,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且PD<PC.(1)求证:△P AD∽△PCB;(2)若P A=3,PB=8,CD=10,求PD.例5.如图,过△ABC的边AC的中点D作直线交AB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求证:=;(梅捏劳斯定理特殊情况)变式1.如图,已知△ABC的边AB上有一点D,边BC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且AD=CE.DE 交AC于点F,试证明:AB•DF=BC•EF.变式2.如图,△ABC中,D为BC的中点,过D的直线交AC于E,交AB的延长线于F.求证:=.变式3.如图,△ABC中,D是BC边的中点,过点D的直线交AB于点E,交AC的延长线于点F,且BE=CF.求证:AE=AF.二、共边共角型相似例1.如图,在△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且∠CAD=∠B.(1)求证:;(2)若AC=2,BC=4,设△ADC面积为S1,△ABD面积为S2,求证:S2=3S1.变式1.如图,在△ABC中,D为边AB上一点,∠ACD=∠B,若AC=6,BC=5,CD=4,求AD,AB的长.变式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BE平分∠DBC且交CD边于点E,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DCF的位置,并延长BE交DF于点G.(1)求证:△BDG∽△DEG;(2)若EG•BG=4,求BE的长.变式3.如图,在Rt△ABC中,∠C=90°,以AB上一点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作⊙O,交AC、AB分别于D,E两点,连接BD,且∠A=∠CBD.若CD=1,BC=2,求AD 的长度.例2.如图,在菱形ABCD中,G是BD上一点,连接CG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交AD于点E.(1)求证:AG=CG.(2)求证:AG2=GE•GF.变式1.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AD于点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PC2=PE•PF;(2)若菱形边长为8,PE=2,EF=6,求FB的长.例3.如图,CD是⊙O的切线,点C在直径AB的延长线上.(切割线模型)(1)求证:∠CAD=∠BDC;(2)若BD=AD,AC=3,求CD的长.变式1.如图,O为线段PB上一点,以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的⊙O交PB于点A,点C 在⊙O上,连接PC,满足PC2=P A•PB.若AB=3P A,求的值.例4.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1)(射影定理)求证:AC2=AD•AB;BC2=BD•BA;CD2=AD•BD;(2)若AD=2,DB=8,求AC,BC,CD的长;(知二求四)(3)若AC=6,DB=9,求AD,CD,BC的长;(知二求四)(4)求证:AC•BC=AB•CD.(等面积法)变式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圆上一点,连接AC和BC,过点C作CD⊥AB于点D.若CD=4,BD=3,求⊙O的半径长.(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变式2.如图,在Rt△ABC中,∠BAC=90°,∠BAD=∠C,点D在BC边上,以AD为直径的⊙O交AB于点E,交AC于点F.已知:AB=6,AC=8,求AF的长.变式3.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点E是边BC的中点,连结D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AD=4,BD=9,求⊙O的半径.例4.如图,以△ABC的一边AB为直径作⊙O,⊙O与BC边的交点恰好为BC的中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AC于点E.(1)求证:DE⊥AC;(2)若AB=3DE,求tan∠ACB的值.(射影定理知二求四)(3)若AB=5CE,求tan∠ACB的值.(射影定理知二求四)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对角线AC为⊙O的直径,过点C作AC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点F为CE的中点,连接DB,DC,DF.(1)求证:DF是⊙O的切线;(2)若AC=2DE,求tan∠ABD的值.三、双垂直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BC上,AF⊥DE,垂足为F,AD=4,CE=2,DE =2,求DF的长.变式1.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边AD上一点,Q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若AB=12,P A=5,PQ⊥BP.求CQ的长.变式2.如图,△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若AE=5,AD=6,CD=2.求EB的长.变式3.如图,在Rt△ABC中,∠ABC=90°,E是边AC上一点,且BE=BC,过点A作BE的垂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ADE∽△ABC.四、一线三等角例1.已知: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点重合),∠ADE=45°.(1)求证:△ABD∽△DCE;(2)设BD=x,A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例2.如图,E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的点,过点E作EF⊥DE交BC于点F.(1)求证:△ADE∽△BEF;(2)若AB=6,AE=2,求线段CF的长.变式1.如图,将一个直角的顶点P放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滑动,并使其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点A,另一条直角边与边BC相交于点E.且AD=8,DC=6,则=.五、旋转相似例1.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AG⊥BC于点G,AF⊥DE于点F,∠EAF=∠GAC.(1)求证:△ADE∽△ABC;(2)若AD=3,AB=5,求的值.变式1.如图,△ABC和△CEF中,AB=BC,CF=EF,∠CBA=∠CFE=90°,E在△ABC 内,∠CAE+∠CBE=90°,连接BF.(1)求证:△CAE∽△CBF;(2)若BE=1,AE=2,求EF的长.。
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
d
.②
ca
ac
在比例式
(a:b c: d)中,a、d 叫比例外项, b、c 叫比例内项 , a、c 叫比例前项, b、d 叫比例后
bd
项, 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 b=c,即 a:b b:d 那么 b 叫做 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 b2 ad 。
( 3)黄金分割: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 BC ( AC BC ) ,且使 AC 是 AB和 BC 的比例中项,即
( 通常是添加平行线 ) 构成
比例 . 以上步骤可以不断的重复使用,直到被证结论证出为止
.
注:添加辅助平行线是获得成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径。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常是作垂线 (即
得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或比例线段。
( 5)比例问题:常用处理方法是将“一份”看着
k; 对于等比问题,常用处理办法是设“公比”为
知识点 13 位似图形有关的概念与性质及作法
1.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顶点的连线都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 形.
三角形全等
两角夹一边对应相等 (ASA) 两角一对边对应相等 (AAS) 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 (SAS)
三边对应相等 (SSS) 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与斜边对应相等 (HL)
三角形相似 相似判定的预备定理
两角对应相等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三边对应成比例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知识点 10
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
ac e a bd f b
2c 3e 2d 3 f
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练习题
相似三角形一. 知识梳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定义: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两角法: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边角法: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边法: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高的比,对应边上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位似图形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又叫位似比6. 黄金分割: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如果ACBC AB A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1:618.0215:≈-=AB AC 二.课后作业1.下列图形中不一定属于相似形的是( )A.两个圆B.两个等边三角形C.两个正方形D.两个矩形2.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1∶4,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A. 1∶16B. 1∶4C. 1∶6D. 1∶23.已知△ABC ∽△DEF ,且AB:DE=1:2,则△ABC 的周长与△DEF 的周长之比( )A.1:2B.1:4C.2:1D.4:14.如图,给出下列条件:其中,不能单独判定△ABC∽△ACD 的条件为( )A.∠B=∠ACDB.∠ADC=∠ACBC.AC CD =AB BCD.AC AD =AB AC5.如图,DE ∥BC ,且AD=2,BD=5,则△ADE 与△ABC 的相似比为( )A.2:5B.5:2C.2:7D.7:26.如图,在△ABC 中,DE ∥BC ,AD=2,AE=3,BD=4,则AC=( ) A.7 B.8 C.9 D.10 E A D CB A BC DE7.已知△ABC ∽△DEF ,且它们的周长之比为1:2,那么它们的相似比为 。
2020年中考数学专题24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AD∥CD,AD=BC,得到△EBF∽△E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 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 (1)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CD,AD=BC, ∴△EBF∽△EAD, ∴ = =,
∴BF= AD= BC, ∴BF=CF; (2)∵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CD,
C.4
D.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平移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 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由 S△ABC=16.S△A′EF=9 且 AD 为 BC 边的中线知 S△A′DE= S△A′EF= ,S△ABD= S△ABC=8,根据△
DA′E∽△DAB 知(
专题 24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专题知识回顾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 相似比。 2.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 似。 (3)判定定理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3.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①以上各种判定方法均适用 ②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③垂直法: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023年中考数学----《相似综合》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数学----《相似综合》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1. 比例的性质:①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量外项之积。
即若d c b a ::=,则ad bc =。
②合比性质:若d c b a =,则dd c b b a +=+。
③分比性质:若d c b a =,则dd c b b a −=−。
④合分比性质:若d c b a =,则dc d c b a b a −+=−+。
⑤等比性质:若n m d c b a ===...,则n m d c b a n d b m c a ====++++++.........。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被两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即如图:有EFDE BC AB =; DFDE AC AB =; DFEF AC BC =。
推论: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②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③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平行线法判定: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的另两边或另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对应边判定: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两边及其夹角判定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这两组对应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两角判定:有两组角(三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练习题1.如图,在Rt△ABC中,∠ABC=90°,E是边AC上一点,且BE=BC,过点A作BE的垂线,交BE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ADE∽△AB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CEB=∠AED,由AD⊥BE可得∠D=∠ABC=90°,即可得△ADE∽△ABC.【解答】证明:∵BE=BC,∴∠C=∠CEB,∵∠CEB =∠AED ,∴∠C =∠AED ,∵AD ⊥BE ,∴∠D =∠ABC =90°,∴△ADE ∽△ABC .2.如图,在△ABC 与△A ′B ′C ′中,点D 、D ′分别在边BC 、B ′C ′上,且△ACD ∽△A ′C ′D ′,若 ,则△ABD ∽△A ′B ′D ′. 请从①''''=D C D B CD BD ;②''''=D C B A CD AB ;③∠BAD =∠B ′A ′D ′这3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条件(写序号),并加以证明.【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解答】解:③.理由如下:∵△ACD ∽△A ′C ′D ′,∴∠ADC =∠A 'D 'C ',∴∠ADB =∠A 'D 'B ',又∵∠BAD =∠B ′A ′D ′,∴△ABD ∽△A 'B 'D '.同理,选①也可以.故答案是:③(答案不唯一).3.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AC ,点E ,F 在线段BC 上,点Q 在线段AB 上,且CF =BE ,求证:(1)∠CAE=∠BAF;(2)CF•FQ=AF•BQ.【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利用SAS证明△ACE≌△AB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结合题意证明△ACE∽AFQ,△CAF∽△BFQ,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解答】证明:(1)∵AB=AC,∴∠B=∠C,∵CF=BE,∴CF﹣EF=BE﹣EF,即CE=BF,在△ACE和△ABF中,,∴△ACE≌△ABF(SAS),∴∠CAE=∠BAF;(2)∵△ACE≌△ABF,∴AE=AF,∠CAE=∠BAF,∵AE2=AQ•AB,AC=AB,∴=,∴△ACE∽△AFQ,∴∠AEF=∠BQF,∵AE=AF,∴∠AEF=∠AFE,∴∠BQF=∠AFE,∵∠B=∠C,∴△CAF∽△BFQ,∴=,即CF•FQ=AF•BQ.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4,点E是DC边上的任一点(不包括端点D,C),过点A作AF⊥AE交CB的延长线于点F,设DE=a.(1)求BF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连接EF交AB于点G,连接GC,当GC∥AE时,求证:四边形AGCE是菱形.【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E=∠ABF,∠∠DAE+∠BAE=90°,结合题干AF⊥AE可得∠BAF+∠BAE=90°,进而可得∠DAE=∠BAF,进而可得△ADE∽△AB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F的长度;(2)先根据AG∥CE,GC∥AE进而可得四边形AGCE是平行四边形,通过勾股定理可得GF2、EF2、AE2,再过点G作GM⊥AF于点M,易得△MGF∽△AEF,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M的长,即可得GM=GB,进而可得GF是∠AFB的角平分线,最后利用角平分线得性质可得EA=EC,即可得平行四边形AGCE是菱形.【解答】(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E=∠ABF=∠BAD=90°,∴∠DAE+∠BAE=90°,∵AF⊥AE,∴∠BAF+∠BAE=90°,∴∠DAE=∠BAF,∴△ADE∽△ABF,∴,即,∴BF=2a,(2)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G∥CE,∵GC∥AE,∴四边形AGCE是平行四边形.∴AG=CE=8﹣a,∴BG=AB﹣AG=8﹣(8﹣a)=a,在Rt△BGF中,GF2=a2+(2a)2=5a2,在Rt△CEF中,EF2=(2a+4)2+(8﹣a)2=5a2+80,在Rt△ADE中,AE2=42+a2=16+a2,如图,过点G作GM⊥AF于点M,∴GM∥AE,∴△MGF∽△AEF,∴,∴,∴=,∴GM =a ,∴GM =BG ,又∵GM ⊥AF ,GB ⊥FC ,∴GF 是∠AFB 的角平分线,∴EA =EC ,∴平行四边形AGCE 是菱形.5.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连接DE ,EF .已知四边形BFED 是平行四边形,41=BC DE . (1)若AB =8,求线段AD 的长.(2)若△ADE 的面积为1,求平行四边形BFED 的面积.【分析】(1)证明△ADE ∽△AB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式,可解答;(2)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ABC 的面积是16,同理可得△EFC 的面积=9,根据面积差可得答案.【解答】解:(1)∵四边形BFED 是平行四边形,∴DE ∥BF ,∴DE ∥BC ,∴△ADE ∽△ABC ,∴==,∵AB=8,∴AD=2;(2)∵△ADE∽△ABC,∴=()2=()2=,∵△ADE的面积为1,∴△ABC的面积是16,∵四边形BFED是平行四边形,∴EF∥AB,∴△EFC∽△ABC,∴=()2=,∴△EFC的面积=9,∴平行四边形BFED的面积=16﹣9﹣1=6.6.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CD=∠ABE.(1)求证:△ABC∽△AEB;(2)当AB=6,AC=4时,求AE的长.【分析】(1)根据两角相等可得两三角形相似;(2)根据(1)中的相似列比例式可得结论.【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ACD=∠BCA,∵∠ACD=∠ABE,∴∠BCA=∠ABE,∵∠BAC=∠EAB,∴△ABC∽△AEB;(2)解:∵△ABC∽△AEB,∴=,∵AB=6,AC=4,∴=,∴AE==9.7.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DC上,DE=BE,AC与BD相交于点O,BE与AC相交于点F.(1)若BE平分∠CBD,求证:BF⊥AC;(2)找出图中与△OBF相似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若OF=3,EF=2,求DE的长度.【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3=∠6,从而求证BF⊥AC;(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分析判断;(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求解.【解答】(1)证明:如图,在矩形ABCD中,OD=OC,AB∥CD,∠BCD=90°,∴∠2=∠3=∠4,∠3+∠5=90°,∵DE=BE,∴∠1=∠2,又∵BE平分∠DBC,∴∠1=∠6,∴∠3=∠6,∴∠6+∠5=90°,∴BF⊥AC;(2)解:与△OBF相似的三角形有△ECF,△BAF理由如下:∵∠1=∠3,∠EFC=∠BFO,∴△ECF∽△OBF,∵DE=BE,∴∠1=∠2,又∵∠2=∠4,∴∠1=∠4,又∵∠BFA=∠OFB,∴△BAF∽△OBF;(3)解:在矩形ABCD中,∠4=∠3=∠2,∵∠1=∠2,∴∠1=∠4.又∵∠OFB=∠BFA,∴△OBF∽△BFA.∵∠1=∠3,∠OFB=∠EFC,∴△OBF∽△ECF.∴,∴,即3CF=2BF,∴3(CF+OF)=3CF+9=2BF+9,∴3OC=2BF+9∴3OA=2BF+9①,∵△ABF∽△BOF,∴,∴BF2=OF•AF,∴BF2=3(OA+3)②,联立①②,可得BF=1±(负值舍去),∴DE=BE=2+1+=3+.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10,BC边上的高AM=4,点E为BC边上的动点(不与B、C重合,过点E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DE、DF.(1)求证:△ABM∽△EBF;(2)当点E为BC的中点时,求DE的长;(3)设BE=x,△DEF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分析】(1)利用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即可证明△ABM∽△EBF;(2)过点E作EN⊥AD于点N,可得四边形AMEN为矩形,从而得到NE=AM=4,AN=ME,再由勾股定理求出BM=3,从而得到ME=AN=2,进而得到DN=8,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3)延长FE交DC的延长线于点G.根据,可得,再证得△ABM∽△ECG,可得,从而得到,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EF⊥AB,AM是BC边上的高,∴∠AMB=∠EFB=90°,又∵∠B=∠B,∴△ABM∽△EBF;(2)解:过点E作EN⊥AD于点N,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又∵AM是BC边上的高,∴AM⊥AD,∴∠AME=∠MAN=∠ANE=90°,∴四边形AMEN为矩形,∴NE=AM=4,AN=ME,在Rt△ABM中,,又∵E为BC的中点,∴,∴ME=AN=2,∴DN=8,在Rt△DNE中,;(3)解:延长FE交DC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sin B==,∴,∴EF=x,∵AB∥CD,∴∠B=∠ECG,∠EGC=∠BFE=90°,又∵∠AMB=∠EGC=90°,∴△ABM∽△ECG,∴,∴,∴GC=(10﹣x),∴DG=DC+GC=5+(10﹣x),∴y=EF•DG=×x•[5+(10﹣x)]=﹣x2+x=﹣(x﹣)2+,∴当x=时,y有最大值为,答:y=﹣x2+x,当x=时,y有最大值为.9.【问题呈现】如图1,△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求证:BD=CE.【类比探究】如图2,△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ADE =90°.连接BD ,CE .请直接写出CE BD 的值.【拓展提升】如图3,△ABC 和△ADE 都是直角三角形,∠ABC =∠ADE =90°,且43==DE AD BC AB .连接BD ,CE . (1)求CEBD 的值; (2)延长CE 交BD 于点F ,交AB 于点G .求sin ∠BFC 的值.【分析】【问题呈现】证明△BAD CAE ,从而得出结论;【类比探究】证明△BAD ∽△CAE ,进而得出结果;【拓展提升】(1)先证明△ABC ∽△ADE ,再证得△CAE ∽△BAD ,进而得出结果;(2)在(1)的基础上得出∠ACE =∠ABD ,进而∠BFC =∠BAC ,进一步得出结果.【解答】【问题呈现】证明:∵△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D =AE ,AB =AC ,∠DAE =∠BAC =60°,∴∠DAE ﹣∠BAE =∠BAC ﹣∠BAE ,∴∠BAD =∠CAE ,∴△BAD ≌△CAE (SAS ),∴BD =CE ;【类比探究】解:∵△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E =∠BAC =45°,∴∠DAE ﹣∠BAE =∠BAC ﹣∠BAE ,∴∠BAD =∠CAE ,∴△BAD ∽△CAE ,∴==;【拓展提升】解:(1)∵==,∠ABC =∠ADE =90°,∴△ABC ∽△ADE ,∴∠BAC =∠DAE ,,∴∠CAE =∠BAD ,∴△CAE ∽△BAD ,∴==;(2)由(1)得:△CAE ∽△BAD ,∴∠ACE =∠ABD ,∵∠AGC =∠BGF ,∴∠BFC =∠BAC ,∴sin ∠BFC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BC =4,点M 、N 分别在AB 、AD 上,且MN ⊥MC ,点E 为CD 的中点,连接BE 交MC 于点F .(1)当F 为BE 的中点时,求证:AM =CE ;(2)若BF EF=2,求ND AN的值;(3)若MN ∥BE ,求NDAN 的值.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利用AAS 证明△BMF ≌△ECF ,得BM =CE ,再利用点E 为CD 的中点,即可证明结论;(2)利用△BMF ∽△ECF ,得,从而求出BM 的长,再利用△ANM ∽△BMC ,得,求出AN 的长,可得答案;(3)首先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CBF =∠CMB ,则tan ∠CBF =tan ∠CMB ,得,可得BM 的长,由(2)同理可得答案.【解答】(1)证明:∵F 为BE 的中点,∴BF =E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B =CD∴∠BMF =∠ECF ,∵∠BFM =∠EFC ,∴△BMF ≌△ECF (AAS ),∴BM =CE ,∵点E 为CD 的中点,∴CE =DE ,∴BM =CE =DE ,∵AB =CD ,∴AM =CE ;(2)解:∵∠BMF =∠ECF ,∠BFM =∠EFC ,∴△BMF∽△ECF,∴,∵CE=3,∴BM=,∴AM=,∵CM⊥MN,∴∠CMN=90°,∴∠AMN+∠BMC=90°,∵∠AMN+∠ANM=90°,∴∠ANM=∠BMC,∵∠A=∠MBC,∴△ANM∽△BMC,∴,∴,∴,∴DN=AD﹣AN=4﹣=,∴;(3)解:∵MN∥BE,∴∠BFC=∠CMN,∴∠FBC+∠BCM=90°,∵∠BCM+∠BMC=90°,∴∠CBF=∠CMB,∴tan∠CBF=tan∠CMB,∴,∴,∴,∴=,由(2)同理得,,∴,解得AN=,∴DN=AD﹣AN=4﹣=,∴=.11.在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AF交BC于F,延长AB到E使BE=FC,G是AF的中点,GE 交BC于O,连接GD.(1)当四边形ABCD是矩形时,如图1,求证:①GE=GD;②BO•GD=GO•FC.(2)当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时,如图2,(1)中的结论都成立.请给出结论②的证明.【分析】(1)连接CG,过点G作GJ⊥CD于点J.证明△EAG≌△DAG(SAS),可得EG=DG,∠AEG =∠ADG,再证明△OBE∽△OGC,推出=,可得结论;(2)过点D作DT⊥BC于点T,连接GT.证明△EAG≌△DAG(SAS),推出EG=DG,∠AEG=∠ADG,再证明△OBE∽△OGT,推出=,可得结论.【解答】(1)证明:连接CG,过点G作GJ⊥CD于点J.∵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ABC=90°,AD=BC,∵AF平分∠BAD,∴∠BAF=∠DAF=45°,∴∠AFB=∠BAF=45°,∴BA=BF,∵BE=CF,∴AE=AB+BE=BF+CF=BC=AD,∵AG=AG,∴△EAG≌△DAG(SAS),∴EG=DG,∠AEG=∠ADG,∵AD∥FC,AG=GF,∴DJ=JC,∵GJ⊥CD,∴GD=GC,∴∠GDC=∠GCD,∵∠ADC=∠BCD=90°,∴∠ADG=∠GCO,∴∠OEB=∠OCG,∵∠BOE=∠GOC,∴△OBE∽△OGC,∴=,∵GC=GD,BE=CF,∴BO•GD=GO•FC;(2)解:过点D作DT⊥BC于点T,连接GT.∵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DAG=∠AFB,∵AF平分∠DAB,∴∠DAG=∠BAF,∴BAF=∠AFB,∴AE =AB +BE =BF +CF =BC =AD , ∵AG =AG ,∴△EAG ≌△DAG (SAS ), ∴∠AEG =∠ADG , ∵AD ∥FT ,AG =GF , ∴DJ =JT , ∵GJ ⊥DT , ∴GD =GT , ∴∠GDT =∠GTD , ∵∠ADT =∠BTD =90°, ∴∠ADG =∠GTO , ∴∠OEB =∠OTG , ∵∠BOE =∠GOT , ∴△OBE ∽△OGT , ∴=,∵GT =GD ,BE =CF , ∴BO •GD =GO •FC . 12.问题背景: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慧发现并证明了关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一个结论.如图1,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可证CDBDAC AB =.小慧的证明思路是:如图2,过点C 作CE ∥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构造相似三角形来证明CDBDAC AB =.(1)请参照小慧提供的思路,利用图2证明:CDBDAC AB =; 应用拓展:(2)如图3,在Rt △ABC 中,∠BAC =90°,D 是边BC 上一点.连接AD ,将△ACD 沿AD 所在直线折叠,点C 恰好落在边AB 上的E 点处. ①若AC =1,AB =2,求DE 的长;②若BC =m ,∠AED =α,求DE 的长(用含m ,α的式子表示).【分析】(1)证明△CED ∽△BAD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证出CE =CA ,则可得出结论;(2)①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出∠CAD =∠BAD ,CD =DE ,由(1)可知,,由勾股定理求出BC=,则可求出答案;②由折叠的性质得出∠C =∠AED =α,则tan ∠C =tan α=,方法同①可求出CD =,则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CE ∥AB , ∴∠E =∠EAB ,∠B =∠ECB , ∴△CED ∽△BAD , ∴,∵∠E =∠EAB ,∠EAB =∠CAD , ∴∠E =∠CAD , ∴CE =CA ,(2)解:①∵将△ACD沿AD所在直线折叠,点C恰好落在边AB上的E点处,∴∠CAD=∠BAD,CD=DE,由(1)可知,,又∵AC=1,AB=2,∴,∴BD=2CD,∵∠BAC=90°,∴BC===,∴BD+CD=,∴3CD=,∴CD=;∴DE=;②∵将△ACD沿AD所在直线折叠,点C恰好落在边AB上的E点处,∴∠CAD=∠BAD,CD=DE,∠C=∠AED=α,∴tan∠C=tanα=,由(1)可知,,∴tanα=,∴BD=CD•tanα,又∵BC=BD+CD=m,∴CD•tanα+CD=m,∴CD=,∴DE =.13.【基础巩固】(1)如图1,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AB ,AC ,BC 上的点,DE ∥BC ,BF =CF ,AF 交DE 于点G ,求证:DG =EG .【尝试应用】(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连结CD ,CG .若CG ⊥DE ,CD =6,AE =3,求BCDE的值. 【拓展提高】(3)如图3,在▱ABCD 中,∠ADC =45°,AC 与BD 交于点O ,E 为AO 上一点,EG ∥BD 交AD 于点G ,EF ⊥EG 交BC 于点F .若∠EGF =40°,FG 平分∠EFC ,FG =10,求BF 的长.【分析】(1)证明△AGD ∽△AFB ,△AFC ∽△AG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进而证明结论;(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出C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3)延长GE 交AB 于M ,连接MF ,过点M 作MN ⊥BC 于N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FG ,求出∠MFN =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解答】(1)证明:∵DE ∥BC , ∴△AGD ∽△AFB ,△AFC ∽△AGE , ∴=,=,∴=,∵BF =CF , ∴DG =EG ;(2)解:∵DG=EG,CG⊥DE,∴CE=CD=6,∵DE∥BC,∴△ADE∽△ABC,∴===;(3)解:延长GE交AB于M,连接MF,过点M作MN⊥BC于N,∵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B=OD,∠ABC=∠ADC=45°,∵MG∥BD,∴ME=GE,∵EF⊥EG,∴FM=FG=10,在Rt△GEF中,∠EGF=40°,∴∠EFG=90°﹣40°=50°,∵FG平分∠EFC,∴∠GFC=∠EFG=50°,∵FM=FG,EF⊥GM,∴∠MFE=∠EFG=50°,∴∠MFN=30°,∴MN=MF=5,∴NF==5,∵∠ABC=45°,∴BN=MN=5,∴BF=BN+NF=5+5.14.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是线段AD上的动点(点E不与点A,D重合),连接CE,过点E作EF⊥CE,交AB于点F.(1)求证:△AEF∽△DCE;(2)如图2,连接CF,过点B作BG⊥CF,垂足为G,连接AG.点M是线段BC的中点,连接GM.①求AG+GM的最小值;②当AG+GM取最小值时,求线段DE的长.【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出∠DCE=∠AE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得出结论;(2)①连接AM,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MB=CM=GM=,则点G在以点M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当A,G,M三点共线时,AG+GM=AM,此时,AG+GM取得最小值,由勾股定理求出AM=5,则可得出答案;②方法一:过点M作MN∥AB交FC于点N,证明△CMN∽△CBF,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设AF=x,则BF=4﹣x,得出MN=BF=(4+x),证明△AFG∽△MNG,得出比例线段,列出方程,解得x=1,求出AF=1,由(1)得,设DE=y,则AE=6﹣y,得出方程,解得y=3+或y=3﹣,则可得出答案.方法二:过点G作GH∥AB交BC于点H,证明△MHG∽△MBA,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求出GH=,MH=,证明△CHG∽△CBF,得出,求出FB=3,则可得出AF=1,后同方法一可求出DE的长.【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90°,∴∠CED+∠DCE=90°,∵EF⊥CE,∴∠CED+∠AEF=90°,∴∠DCE=∠AEF,∴△AEF∽△DCE;(2)解:①连接AM,如图2,∵BG⊥CF,∴△BGC是直角三角形,∵点M是BC的中点,∴MB=CM=GM=,∴点G在以点M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当A,G,M三点不共线时,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AG+GM>AM,当A,G,M三点共线时,AG+GM=AM,此时,AG+GM取得最小值,在Rt△ABM中,AM===5,∴AG+GM的最小值为5.②如图3,过点M作MN∥AB交FC于点N,∴△CMN∽△CBF,∴,设AF=x,则BF=4﹣x,∴MN=BF=(4﹣x),∵MN∥AB,∴△AFG∽△MNG,∴,由(2)可知AG+GM的最小值为5,即AM=5,又∵GM=3,∴AG=2,∴,解得x =1, 即AF =1, 由(1)得,设DE =y ,则AE =6﹣y , ∴,解得:y =3+或y =3﹣, ∵0<6,0<3﹣<6, ∴DE =3+或DE =3﹣.15.已知矩形ABCD ,点E 为直线BD 上的一个动点(点E 不与点B 重合),连接AE ,以AE 为一边构造矩形AEFG (A ,E ,F ,G 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DG .(1)如图1,当1==AE AGAB AD 时,请直接写出线段BE 与线段DG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 (2)如图2,当2==AEAGAB AD 时,请猜想线段BE 与线段DG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BG ,EG ,分别取线段BG ,EG 的中点M ,N ,连接MN ,MD ,ND ,若AB =5,∠AEB =45°,请直接写出△MND 的面积.【分析】(1)证明△BAE ≌△DAG ,进一步得出结论; (2)证明BAE ∽△DAG ,进一步得出结论;(3)当点E在线段BD上时,解斜三角形ABE,求得BE=3,根据(2)可得DG=6,从而得出三角形BEG的面积,可证得△MND≌△MNG,△MNG与△BEG的面积比等于1:4,进而求得结果;同理可得点E在DB的延长线时的情形.【解答】解:(1)由题意得: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是正方形,∴AB=AD,AE=AG,∠BAD=∠EAG=90°,∴∠BAD﹣∠DAE=∠EAG﹣∠DAE,∴∠BAE=∠DAG,∴△BAE≌△DAG(SAS),∴BE=DG,∠ABE=∠ADG,∴∠ADG+∠ADB=∠ABE+∠ADB=90°,∴∠BDG=90°,∴BE⊥DG;(2)BE=,BE⊥DG,理由如下:由(1)得:∠BAE=∠DAG,∵==2,∴△BAE∽△DAG,∴,∠ABE=∠ADG,∴∠ADG+∠ADB=∠ABE+∠ADB=90°,∴∠BDG=90°,∴BE⊥DG;(3)如图,当B在线段BD上时,作AH⊥BD于H,∵tan∠ABD=,∴设AH=2x,BH=x,在Rt△ABH中,x2+(2x)2=()2,∴BH=1,AH=2,在Rt△AEH中,∵tan∠AEB=,∴,∴EH=AH=2,∴BE=BH+EH=3,∵BD==5,∴DE=BD﹣BE=5﹣3=2,由(2)得:,DG⊥BE,∴DG=2BE=6,∴S△BEG===9,在Rt△BDG和Rt△DEG中,点M是BG的中点,点N是CE的中点,∴DM=GM=,∵NM=NM,∴△DMN≌△GMN(SSS),∵MN是△BEG的中位线,∴MN∥BE,∴△BEG∽△MNG,∴=()2=,∴S△MND=S△MNG=S△BEG=,如图,同上可得:BE=EH﹣BH=2﹣1=1,DG=2BE=2,∴=1,∴S△BEG=,综上所述:△DMN的面积是或.。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7章 相 似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由两角判定三角形相似
第二十七章 相 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由两角判定三角形相似
知识点❶: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在△ABC和△A′B′C′中,∠A=68°,∠B=40°,∠A′=68°,∠C′=72°,
则这两个三角形( )
B
A.全等 B.相似
C.不相似 D.无法确定
14.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6,在 AC,BC 边上各取一点 E,F, 使 AE=CF,连接 AF,BE 相交于点 P.
(1)求证:AF=BE,并求∠APB 的度数; (2)若 AE=2,试求 AP·AF 的值.
解:(1)∵△ABC 为等边三角形,∴AB=AC,∠C=∠CAB=60°,在△ABE 和
4.(南京中考)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CD平分 ∠ACB.若AD=2,BD=3,则AC的长为__1_0_.
5.(通辽中考)如图,⊙O的直径AB交弦(不是直径)CD于点P,且PC2=PB·PA, 求证:AB⊥CD.
证 明 : 连 接 AC , BD , ∵ ∠ A = ∠ D , ∠ C = ∠ B , ∴ △ APC∽△DPB , ∴ PC∶PB = PA∶PD , ∴ PC·PD = PA·PB , ∵ PC2 = PB·PA , ∴ PC = PD , ∵ AB 为 直 径 , ∴AB⊥CD
解:(1)在△AOF 和△EOF 中,
பைடு நூலகம்
OA=OE, ∠AOD=∠EOD, ∴△AOF≌△EOF(SAS),∴∠OAF=∠OEF,∵BC 与⊙O 相 OF=OF,
切,∴OE⊥FC,即∠OEF=90°,∴∠OAF=90°,即 OA⊥AF,又∵OA 是⊙O 的半径,
初中数学三角形相似模型大总结
初中数学三角形相似模型大总结三角形相似是初中数学里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考中一定会涉及的考点之一。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应用题型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常用的一共有以下8种模型。
1、8字形模型2、反8字形模型3、A字形模型4、反A字形模型5、共边反A字形模型6、剪刀反A字形模型7、一线三等角模型8、一线三垂直模型【模型总结】8种具体模型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类,如下面表格所示:【应用提示】三角形相似的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模型基本上是属于上面8种模型的变化。
比如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反A字形。
【应用举例】思路分析:通常来讲,题目中遇到线段成某个比例的已知条件,往往会和三角形相似结合起来。
因为三角形相似就能利用线段的比例。
本题中,△CEF和△EFD是对折关系,所以∠EDF=∠C=60度。
进而得到∠A=∠B=∠EDF=60度,一线三等角模型太明显不过了。
因此:△AED∽△DBF。
虽然,解题过程中还用到了设未知数解方程的代数思想,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一线三等角模型,然利用相似比例列出2个方程,此题难度也不小。
【总结】三角形相似就意味着对应线段的比值相等,所以就能建立等式关系。
因此,题目中只要看到线段比例已知,就要首先考虑构建三角形相似来利用这个已知条件,为进一步完成解题创下基础。
口诀:线段比例若知道,三角相似解题巧。
有些同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明明都知道,却还是不会证三角形相似,在有些图形中甚至找不到谁和谁相似,完全无从下手。
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对相似的基本模型不熟悉。
本文就来说说相似的几种基本模型,让你能在复杂的图形中快速识别,迅速上手。
1、A字型(金字塔形)A字型分两种,一种上下平行的,一种上下不平行的。
注意两种A字型对应关系不同。
2、8字型(沙漏型)同A字型一样,8字型也有两种,一种上下平行,一种上下不平行,对应关系也不同。
3、子母型子母型相似可看作由非平行的A字型相似变化而来。
子母型相似的对应关系比较容易写错,为了避免出错可采用两种书写习惯:①仿照A字型写法,从公共点写起,△BAD∽△BCA;②按角的大小排序来写,小中大,△ABD∽△CBA.推荐第一种,更不容易错。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专题06 相似模型-母子型(共角共边模型)和A(X)字型(原卷版)
专题06 相似模型-母子型(共角共边模型)和A (X )字型 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中的重要的内容,常常与其它知识点结合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其变化很多,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如果大家平时注重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模型,再遇到相似三角形的问题就信心更足了.本专题重点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母子模型与A (X )字模型.模型1.“母子”模型(共边角模型)【模型解读与图示】“母子”模型的图形(通常有一个公共顶点和另外一个不是公共的顶点,由于小三角形寓于大三角形中,恰似子依母怀),也是有一个“公共角”,再有一个角相等或夹这个公共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双垂线”型是其特例。
“ 母子”模型(斜射影) 双垂直(射影定理) “母子型”的变形斜射影结论:△ABD ∽△ACB ,AB 2=AD ·AC .双垂直结论:①△ABD ∽△ACB ,AB 2=AD ·AC ;②△ADC ∽△ACB ,AC 2=AD ·AB ;③△CDB ∽△ACB ,CB 2=BD ·BA . 1.(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D 是AB 边上的点,B ACD ∠=∠,:1:2AC AB =,则ADC 与ACB △的周长比是( )A .B .1:2C .1:3D .1:42.(2022·陕西汉中·九年级期末)如图,CD 是等腰直角ABC 斜边AB 的中线,以点D 为顶点的EDF ∠绕点D 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与AC 、BC 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分别为点E 、F ,DF 与AE 交于点M ,DE 与BC交于点N ,且45EDF ∠=︒.(1)如图1,若CE CF =,求证:DE DF =;(2)如图2,若CE CF ≠,求证:2CD CE CF =⋅;(3)如图2,过D 作DG BC ⊥于点G ,若2CD =,CF =DN 的长.3.(2022·浙江绍兴·九年级期末)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存在2倍关系,则称这两个相似三角形互为母子三角形.(1)如果DEF 与ABC 互为母子三角形,则DE AB的值可能为( ) A .2 B .12 C .2或12(2)已知:如图1,ABC 中,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2,AB AD ADE B =∠=∠.求证:ABD △与ADE 互为母子三角形.(3)如图2,ABC 中,AD 是中线,过射线CA 上点E 作//EG BC ,交射线DA 于点G ,连结BE ,射线BE 与射线DA 交于点F ,若AGE 与ADC 互为母子三角形.求AG GF 的值.4.(2022.浙江中考模拟)如图,在ABC 中,∠ACB =90°,CD∠AB .(1)图1中共有 对相似三角形,写出来分别为 (不需证明):(2)已知AB =5,AC =4,请你求出CD 的长:(3)在(2)的情况下,如果以AB 为x 轴,CD 为y 轴,点D 为坐标原点O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若点P 从C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CB 运动,点Q 出B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BA 运动,其中一点最先到达线段的端点时,两点即刻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B、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模型2. “A”字模型【模型解读与图示】“A”字模型图形(通常只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两个三角形有一个“公共角”(是对应角),再有一个角相等或夹这个公共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1.(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如图,∠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S△ADE=2,则S△ABC=_____.2.(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连接DE,EF,已知四边形BFED是平行四边形,DE1BC4=.(1)若8AB=,求线段AD的长.(2)若ADE的面积为1,求平行四边形BFED的面积.3.(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1)如图1,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AB AC BC 上的点,,,DE BC BF CF AF =∥交DE 于点G ,求证:DG EG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连接,CD CG .若,6,3⊥==CG DE CD AE ,求DE BC的值. (3)如图3,在ABCD 中,45,︒∠=ADC AC 与BD 交于点O ,E 为AO 上一点,EG BD ∥交AD 于点G ,⊥EF EG 交BC 于点F .若40,︒∠=EGF FG 平分,10∠=EFC FG ,求BF 的长.4.(2022·辽宁·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4AB AC BC ===,D ,E ,F 分别为,,AC AB BC 的中点,连接,DE DF .(1)如图1,求证:DF =;(2)如图2,将EDF ∠绕点D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PDQ ∠,当射线DP 交AB 于点G ,射线DQ 交BC 于点N 时,连接FE 并延长交射线DP 于点M ,判断FN 与EM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DP AB ⊥时,求DN 的长.模型3. “X”字模型(“8”模型)【模型解读与图示】“X”字模型图形的两个三角形有“对顶角”,再有一个角相等或夹对顶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1.(2022·河北·中考真题)如图是钉板示意图,每相邻4个钉点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的小正方形顶点,钉点A,B的连线与钉点C,D的连线交于点E,则(1)AB与CD是否垂直?______(填“是”或“否”);(2)AE=______.2.(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4,点M、N分别在AB、AD上,且MN∠MC,点E为CD的中点,连接BE交MC于点F.(1)当F为BE的中点时,求证:AM=CE;(2)若EFBF=2,求ANND的值;(3)若MN∠BE,求ANND的值.3.(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已知:点C ,D 均在直线l 的上方,AC 与BD 都是直线l 的垂线段,且BD 在AC 的右侧,2BD AC =,AD 与BC 相交于点O .(1)如图1,若连接CD ,则BCD △的形状为______,AO AD的值为______; (2)若将BD 沿直线l 平移,并以AD 为一边在直线l 的上方作等边ADE .①如图2,当AE 与AC 重合时,连接OE ,若32AC =,求OE 的长; ②如图3,当60ACB ∠=︒时,连接EC 并延长交直线l 于点F ,连接OF .求证:OF AB ⊥.4.(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梅涅劳斯(Menelaus )是古希腊数学家,他首先证明了梅涅劳斯定理,定理的内容是:如图(1),如果一条直线与△ABC 的三边AB ,BC ,CA 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F 、D 、E 三点,那么一定有••1AF BD CE FB DC EA=.下面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证明该定理的部分过程:证明:如图(2),过点A 作AG BC ∥,交DF 的延长线于点G , 则有AF AG FB BD =,CE CD EA AG =,∠1AF BD CE AG BD CD FB DC EA BD DC AG••=••=. 请用上述定理的证明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如图(3),△ABC 三边CB ,AB ,AC 的延长线分别交直线l 于X ,Y ,Z 三点,证明:1BX CZ AY XC ZA YB⋅⋅=. (2)如图(4),等边△ABC 的边长为2,点D 为BC 的中点,点F 在AB 上,且2BF AF =,CF 与AD 交于点E ,则AE 的长为________.(3)如图(5),△ABC 的面积为2,F 为AB 中点,延长BC 至D ,使CD BC =,连接FD 交AC 于E ,则四边形BCEF 的面积为________.课后专项训练:1.(2022•江苏中考模拟)对于两个相似三角形,如果沿周界按对应点顺序环绕的方向相同,那么称这两个三角形互为顺相似;如果沿周界按对应点顺序环绕的方向相反,那么称这两个三角形互为逆相似.例如,如图(1),∠CDE∠∠CAB,且沿周界CDEC与CABC环绕的方向(同为逆时针方向)相同,因此∠CDE和∠CAB 互为顺相似;如图(2),∠CDE∠∠CBA,且沿周界CDEC与CBAC环绕的方向相反,因此∠CDE和∠CBA互为逆相似.(1)根据以上材料填空:①如图(3),AB∠CD,则∠AOB∠∠COD,它们互为相似(填“顺”或“逆”,下同);②如图(4),Rt∠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ABC∠,它们互为相似;③如图(5),若∠DAB=∠EBC=90°,并且BD∠CE于点F,则∠ABD∠,它们互为相似;(2)如图(6),若∠AOB∠∠COD,指出图中另外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同时指出它们互为顺相似还是互为逆相似;(3)如图(7),在Rt∠ABC中,∠C=90°,AC=20,BC=15,点P在∠ABC的斜边上,且AP=16,过点P画直线截∠ABC ,使截得的一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满足的截线共有 条.2.(2022·吉林·中考真题)下面是王倩同学的作业及自主探究笔记,请认真阅读并补充完整.【作业】如图①,直线12l l ∥,ABC 与DBC △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解:相等.理由如下:设1l 与2l 之间的距离为h ,则12ABC S BC h =⋅,12DBC S BC h =⋅△.∠ABC DBC S S =.【探究】(1)如图②,当点D 在1l ,2l 之间时,设点A ,D 到直线2l 的距离分别为h ,h ',则ABC DBC S h S h ='△△.证明:∠ABC S(2)如图③,当点D 在1l ,2l 之间时,连接AD 并延长交2l 于点M ,则ABC DBC S AM S DM=△△.证明:过点A 作AE BM ⊥,垂足为E ,过点D 作DF BM ⊥,垂足为F ,则90AEM DFM ∠=∠=︒, ∠AE ∥ .∠AEM △∽ .∠AE AM DF DM=. 由【探究】(1)可知ABC DBC S S =△△ ,∠ABC DBC S AM S DM =△△. (3)如图④,当点D 在2l 下方时,连接AD 交2l 于点E .若点A ,E ,D 所对应的刻度值分别为5,1.5,0,ABC DBCS S △△的值为 .3.(2022·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60BAC ∠=︒,6AC =,AD 平分BAC ∠,交边BC 于点D ,过点D 作CA 的平行线,交边AB 于点E . (1)求线段DE 的长;(2)取线段AD 的中点M ,联结BM ,交线段DE 于点F ,延长线段BM 交边AC 于点G ,求EF DF的值.4.(2022·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九年级期中)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在边AB的延长线上截取BE=AB,点F在AE的延长线上,CE和DF交于点M,BC和DF交于点N,联结BD.(1)求证:△BND△△CNM;(2)如果AD2=AB•AF,求证:CM•AB=DM•CN.5.(2022•安庆模拟)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1)如图①,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过点O作OE⊥BC,求证:OE=CD.(2)如图②,若AB∥CD,过点O作EF∥AB分别交BC、AD于点E、F.求证:=2.(3)如图③,若OC平分∠AOB,D、E分别为OA、OB上的点,DE交OC于点M,作MN∥OB交OA于一点N,若OD=8,OE=6,直接写出线段MN长度.6.(2022•重庆中考模拟)问题提出:如图1,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连接DE ,已知线段AD =a ,DB =b ,AE =c ,EC =d ,则S ∠ADE ,S ∠ABC 和a ,b ,c ,d 之间会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问题解决:探究一:(1)看到这个问题后,我们可以考虑先从特例入手,找出其中的规律.如图2,若DE ∠BC ,则∠ADE =∠B ,且∠A =∠A ,所以∠ADE ∠∠ABC ,可得比例式:a ca b c d=++而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22ADE ABCS a Sa b =+.根据上述这两个式子,可以推出:()()()22ADE ABCS a a a a c ac Sa b a b a b c d a b c d a b ==⋅=⋅=+++++++. (2)如图3,若∠ADE =∠C ,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着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探究二:回到最初的问题,若图1中没有相似的条件,是否仍存在结论:()()ADE ABCSacSa b c d =++?方法回顾: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不仅可以在相似的条件下求得,当两个三角形的底成高具有一定的关系时,也可以解决.如图4,D 在∠ABC 的边上,做AH ∠BC 于H ,可得:1212ABD ADCBD AHS BD SDC DC AH ⋅==⋅.借用这个结论,请你解决最初的问题.延伸探究:(1)如图5,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反向延长线上,连接DE ,已知线段AD =a ,AB =b ,AE =c ,AC =d ,则ADE ABCSS= .(2)如图6,E 在∠ABC 的边AC 上,D 在AB 反向延长线上,连接DE ,已知线段AD =a ,AB =b ,AE =c ,AC =d ,ADE ABCSS= .结论应用:如图7,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G 是BC 边上的中点,延长GA 到E ,连接DE 交BA 的延长线于F ,若AB =5,AG =4,AE =2,∠ABCD 的面积为30,则∠AEF 的面积是 .7.(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记COD △的面积为1S ,AOB 的面积为2S .(1)问题解决:如图①,若AB //CD ,求证:12⋅=⋅S OC ODS OA OB(2)探索推广:如图②,若AB 与CD 不平行,(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③,在OA 上取一点E ,使OE OC =,过点E 作EF CD ∥交OD 于点F ,点H 为AB 的中点,OH 交EF 于点G ,且2=OG GH ,若56=OE OA ,求12S S 值.8.(2022·湖北随州·九年级期末)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梅涅劳斯(Menelaus )是公元一世纪时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著有几何学和三角学方面的许多书籍.梅涅劳斯发现,三角形各边(或其延长线)被一条不过任何一个顶点也不与任何一条边平行的直线所截,这条直线可能与三角形的两条边相交(一定还会与一条边的延长线相交),也可能与三条边都不相交(与三条边的延长线都相交).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证明了著名的梅涅劳斯定理(简称梅氏定理): 设D ,E ,F 依次是∠ABC 的三边AB ,BC ,CA 或其延长线上的点,且这三点共线,则满足1AD BE CFDB EC FA⋅⋅=. 这个定理的证明步骤如下:情况①:如图1,直线DE 交∠ABC 的边AB 于点D ,交边AC 于点F ,交边BC 的延长线与点E . 过点C 作CM ∠DE 交AB 于点M ,则BE BD EC DM =,AD AFDM FC=(依据), ∠BE AD EC DM ⋅=BD AFDM FC⋅, ∠BE •AD •FC =BD •AF •EC ,即1AD BE CFDB EC FA⋅⋅=.情况②:如图2,直线DE 分别交∠ABC 的边BA ,BC ,CA 的延长线于点D ,E ,F . …(1)情况①中的依据指: ; (2)请你根据情况①的证明思路完成情况②的证明;(3)如图3,D ,F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且AD :DB =CF :F A =2:3,连接DF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那么BE :CE = .9.(2022长宁一模)已知, 在 △ABC 中,5,8AB AC BC ===, 点 E 是射线 CA 上的动点, 点 O 是边 BC 上的动点,且 OC OE =, 射线 OE 交射线 BA 于点 D .(1)如图 1, 如果 2OC =, 求 S △ADES△ODB的值;(2)联结AO , 如果 AEO △ 是以A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线段OC 的长; (3)当点E 在边AC 上时, 联结,BE CD DBE CDO ∠∠=、, 求线段OC 的长.10.(2022松江中考模拟)如图,已知在△ABC 中,BC >AB ,BD 平分△ABC ,交边AC 于点D ,E 是BC 边上一点,且BE =BA ,过点A 作AG △DE ,分别交BD 、BC 于点F 、G ,联结FE .(1)求证:四边形AFED 是菱形;(2)求证:AB 2=BG •BC ;(3)若AB =AC ,BG =CE ,联结AE ,求ADEABCS S ∆∆的值.11.(2022•静安区期末)如图1,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边BC于点E,已知AB=9,AE =6,AE2=AB•AD,且DC△AE.(1)求证:DE2=AE•DC;(2)如果BE=9,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如图2,延长AD、BC交于点F,设BE=x,EF=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12.(2022·浙江·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AB上,且ADAC=ACAB.(1)求证∠ACD∠∠ABC;(2)若AD=3,BD=2,求CD的长.13.(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如图,∠ABC中,AB=AC,∠B=72°,∠ACB的平分线CD交AB于点D,则点D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若AC=2,则BD=______.14.(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与A B C '''中,点D 、D 分别在边BC 、B C ''上,且ACD A C D '''∽△△,若___________,则ABD A B D '''△∽△.请从①BD B D CD C D ''='';②AB A B CD C D ''='';③BAD B A D '''∠=∠这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条件(写序号),并加以证明.。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知识点总结:
图形相似:图形的形似是平面几何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中考数学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一般分值约为6-12分,题型以选择,填空,解答综合题目为主,难易度属于难。
考察内容是: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是重点。
②相似多边形的认识,黄金分割的应用。
③相似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综合性题目是难点。
突破方法:①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能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纯数学知识的问题,要注意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②在综合题中,注意相似知识的领会运用,binary熟练掌握等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两代换技巧的应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几条思路:1°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采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2°条件中若有一对的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利用判定1或再找家变成比例用判定2 ;3°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再找一对等角或证明斜边,直角边对应成比例;④条件中若有的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可找一对底角相等,也可以找底和腰对应成比例。
中考数学最全考点分析主要知识点
中考数学最全考点分析主要知识点中考数学最全考点分析主要知识点一、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二、锐角三角比(2个考点)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三、二次函数(4个考点)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考核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2)知道常值函数;(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考核要求:(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考点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考核要求:(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考点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考核要求:(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注意:(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四、圆的相关概念(6个考点)考点1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考点1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考点1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考点17: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考点1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考点19:画正三、四、六边形.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五、数据整理和概率统计(9个考点)考点20: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考核要求:(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知道确定事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关系;(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考点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考核要求:(1)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能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事件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2)知道概率的含义和表示符号,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和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范围;(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注意:(1)在给可能性的大小排序前可先用“一定发生”、“很有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一定不会发生”等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常数,而概率是不确定的,可是近似值,与试验的次数的多少有关,只有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才能更精确.考点22: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理解等可能试验的概念,会用等可能试验中事件概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2)会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区域面积之比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3)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机会与风险、规则公平性与决策合理性等简单概率问题.在求解概率问题中要注意:(1)计算前要先确定是否为可能事件;(2)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过程中要将所有等可能情况考虑完整.考点23:数据整理与统计图表本考点考核要求是:(1)知道数据整理分析的意义,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其区别;(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考点24:统计的含义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一般研究过程;(2)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考点25: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在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时要防止数据漏抄、重抄、错抄等错误现象,提高运算准确率.考点26: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考核要求:(1)知道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并能用于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注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值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求中位数之前必须先将数据排序.考点27: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考核要求:(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频率和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解题时要注意:频数、频率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差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试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频繁出现的相对数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考点28: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了解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意计算及其应用,并掌握其概念和计算方法;(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和数据的代表,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3)能将多个图表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图表提供的数据,会利用各种统计量来进行推理和分析,研究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中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解决.中考数学最全考点分析主要知识点。
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一线三垂直型解题攻略
中考数学相似三角形一线三垂直型解题攻略相似三角形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解题时经常会遇到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的题目。
本文将介绍相似三角形一线三垂直型解题的攻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一、相似三角形基本理论回顾在开始解决相似三角形一线三垂直型解题之前,我们先回顾相似三角形的基本理论。
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可能不同的两个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定理:1. AAA相似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SSS相似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三条边长度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 SAS相似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相等,另外两边依次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的特点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是指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中,有一条边与另一个相似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合,并且这两个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边分别垂直。
通过观察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中,两个对应边的比例等于重合边的比例。
2. 在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中,两个对应角的相等可以直接得出。
三、解题攻略在解决中考数学中的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题目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观察题目,分析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求,确定使用相似三角形的理论和方法。
步骤二: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相似三角形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比例关系和相等角。
步骤三: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特点,利用已知条件和相应的比例关系解题。
可以使用等式、比例式或类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导和计算。
步骤四: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得的结果进行计算、推导或判断,得出最终答案。
步骤五:检查答案,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通过以上步骤的操作,我们可以较为系统地解决中考数学中的一线三垂直型相似三角形题目,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解题实例为了更好地了解如何应用相似三角形一线三垂直型解题攻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解题实例。
中考数学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A型(仿A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8型(仿8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K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子母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二、常见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2、3、4、三、相似三角形解题技巧1、三角形叉叉图(即三角形内部画一把叉)2、三角形的可解性在一个三角形中,必然存在三角、三边、三高、周长、面积这十一个量,若已知其中任意三个不全为角的条件,则可求出其他八个条件(简称知三求八)。
常见辅助线做法:作三角形边上的高遵循原则:①特殊角原则,即作高时常常把特殊角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求解②最长边原则,即作高时常常选择作最长边上的高,使得高在内部③偶数边原则,即常常将偶数边作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方便计算3、线段长度求法①勾股定理(利用可解性求解);②面积法;③想似4、线段长度求法①计算比:直接计算线段长度做法:利用可解性直接求出所求比例线段的数值②共线比:所求比例的两条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做法:利用三角形叉叉图,构造平行线求解③共三角形比:所求比例的两条线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做法:寻找或者构造与之相似且知内比的三角形进行求解④相似比:所求比例的两条线段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考点微专题
考向5.6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知识要点】1、相似三角形:两个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说明: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和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一样,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2、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k,叫做相似比(或叫做相似系数)。
3、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平分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说明:这个定理反映了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所以有的书把它叫做相似三角形的存在定理,它是证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理论基础。
4、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就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4)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说明:以上四个判定定理不难证明,以下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命题是正确的,在解题时,也可以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的相似。
第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第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第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第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第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中考数学关键知识点盘点平面几何中的相似与全等
中考数学关键知识点盘点平面几何中的相似与全等中考数学关键知识点盘点——平面几何中的相似与全等相似与全等是平面几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经常在数学考试中出现。
掌握相似与全等的性质和判断方法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在中考中,相似与全等的知识点也是必考的内容。
本文将对中考数学中关于相似与全等的知识进行盘点与总结。
一、相似的概念与性质相似是指两个图形在形状上相同,但大小可以不同。
在平面几何中,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 AAA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如,已知角A等于角X,角B等于角Y,角C等于角Z,那么可以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XYZ相似。
2. AA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如,已知角A等于角X,角B等于角Y,那么可以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XYZ相似。
3. SSS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如,已知AB与XY的比例等于BC与YZ的比例等于AC与XZ的比例,那么可以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XYZ相似。
除了相似的判断方法外,相似三角形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1. 对应角相等性质: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都相等。
2. 对应边成比例性质: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之间都成比例。
3. 周长比性质: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长之比等于对应边上任意一对对应线段之比。
4. 面积比性质: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上任意一对对应线段之比的平方。
相似的概念与性质在中考数学中经常被考查,学生需要掌握判断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并灵活运用相似性质解决问题。
二、全等的概念与性质全等是指两个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
在平面几何中,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 SSS 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如,已知AB等于XY,BC等于YZ,AC等于XZ,那么可以判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XYZ全等。
中考数学知识点——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互为相似形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例如图中,若B'C'//BC,那么角B=角B',角BAC=角B'A'C',是对顶角,那么我们就说△ABC∽△AB'C'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基本判定定理(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判定定理(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一定相似:(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1)(2).两个等腰三角形(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其中的任意一个顶角或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3).两个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度,且边边相等,所以相似)(4).直角三角形中由斜边的高形成的三个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证两个相似三角形应该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如果是文字语言的“△ABC与△DEF相似”,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可能没有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而如果是符号语言的“△ABC∽△DEF”,那么就说明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写在了对应的位置上。
一、(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中考数学相似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相似知识点总结相似性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它在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中考数学中,相似性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相似三角形、比例、相似比等内容。
本文将对中考数学中的相似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中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1.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在中考数学中,相似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条件有两种:a.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b. 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a.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即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b.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即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是相等的。
c.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性质。
如果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那么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比值等于它们边长和面积的比值。
(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地图的绘制、建筑物的设计、影视摄影等领域都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2.比例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中考数学中,比例是一个常见的知识点,涉及到比例的意义、性质、计算和应用等内容。
(1)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了两个或多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大小关系、速度关系、长度关系、面积关系等。
(2)比例的性质:比例具有以下几个性质:a. 交叉乘积相等。
即如果a:b=c:d,那么ad=bc。
b. 反比例的意义。
即如果a:b=c:d,那么b:a=d:c。
c. 等比例线段的性质。
即如果a:b=b:c,那么a:c是等比例线段。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全国版)重难点09 相似三角形8种模型(解析版)
∴△ 퐶퐴 ∽△ 퐶 ,
∴ ∠퐶퐴 = ∠퐶 ,
∵ ∠퐶퐴 = ∠퐶퐵 ,
∴ ∠퐶 퐵 = ∠퐶퐵 ,
∴ 퐵퐶 = 퐶,
∴ 퐶 = 퐶퐵, ∴ ∠퐵 퐶 = ∠퐵퐴 ,
∴ 퐶//퐴 ,
∴
푃퐶 퐶
=
푃 퐴
=
2� �
=
2,
∴ 푃퐶 = 2퐶 = 4 2,
∵ ∠푃퐶퐵 = ∠푃퐴 ,∠퐶푃퐵 = ∠퐴푃 ,
.
【答案】2 【分析】过 D 作 垂直퐴퐶于 H 点,过 D 作 ∥퐴 交 BC 于 G 点,先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퐶 的长, 其次利用△ 퐶 ∽△ 퐶퐵 ,求出퐶 的长,得出퐵 的长,最后利用△ 퐵 ∽△ 퐵퐴 ,求出퐵 的长, 最后得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过 D 作 垂直퐴퐶于 H 点,过 D 作 ∥퐴 交퐵퐶于 G 点,
∴퐴
= 퐴�,即
퐴 �+
�
=
� 퐴
∴2
2+
�
=
� 2
解得 � = 5 − 1 或 � =− 5 − 1 < 0(不符题意,舍去)
则퐵 = � = 5 − 1
故答案为:2, 5 − 1.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等知识点,根据矩形与折叠的性质,正确找出两个相似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3.(2020·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以 AB 为直径的半圆 O 经过点 C,D.AC 与 BD 相
BC=DC,证明
OC∥AD,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퐶푃퐶
=
푃 퐴
=
2,则푃퐶
=
2퐶
= 4 2,然后证
相似三角形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相似三角形一、知识概述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4.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④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温馨提示: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ABC的相似比,当且仅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1)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几条思路:①条件中若有平行,可采用判定定理1;②条件中若有一对角相等(包括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可再找一对角相等或找夹边对应成比例;③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但是,在选择利用判定定理2时,一对对应角相等必须是成比例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④条件中若有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底角相等,也可找腰和底对应成比例。
(2)在综合题中,注意相似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熟练掌握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量代换技巧的应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能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纯数学知识的问题,要注意培养当数学建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