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

合集下载

木兰诗里的6个修辞手法

木兰诗里的6个修辞手法

木兰诗里的6个修辞手法导读:引导语:《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外,也与它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巧妙的运用大量的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

通过具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可以使事物更生动、形象和具体。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木兰诗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木兰诗》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木兰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延伸:《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外,也与它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巧妙的运用大量的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木兰诗中的修辞

木兰诗中的修辞

木兰诗中的修辞木兰诗中的修辞《木兰诗》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木兰诗中的修辞,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木兰诗中的修辞1修辞手法:互文交错(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修辞手法:复沓(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修辞手法:顶真(顶针)(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修辞手法:排比(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修辞手法:比喻(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修辞手法:夸张(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修辞手法:设问(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修辞手法:对偶(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修辞手法:反问(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修辞手法:借代(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中的修辞2《木兰诗》是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木兰诗》的艺术美。

北朝民歌因战乱和少数民族风俗的渗入,而展现了一种特异风貌,《木兰诗》是一首淳朴浑厚、简劲粗犷的歌。

木兰这一中国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木兰已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词,可见《木兰诗》影响之深远。

木兰诗修辞手法特点

木兰诗修辞手法特点

木兰诗修辞手法特点导读:从《木兰诗》这首诗,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时代里,广大人民苦于抽丁的压迫和连年不断的战争的苦痛生活。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五、排比《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3处都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3个或4个句子连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木兰诗修辞手法点评

木兰诗修辞手法点评

木兰诗修辞手法点评导读: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它成功地塑造了木兰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那么大家知道其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一、句式整齐的对偶句《木兰诗》这首民歌多处运用对偶句,不但使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悦耳,朗朗上口,而且又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民歌一开始就以这一组结构整齐的对偶句塑造了停机叹息,忧思重重的米兰形象,形成悬念,引起下文。

“阿爷无大儿,米兰无长兄”。

一组对偶句点出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原来是天子大规模的征兵,父亲年老体弱无力从军。

在这种情况下,米兰怎能不思绪万千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在这里诗歌运用了对偶中含对偶的修辞手法,反复咏叹:一方面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另一方面描写了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以此烘托木兰离家越远、思家越切的心情。

对偶手法的运用在《木兰诗》中随处可见。

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都对塑造米兰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井然有序的排比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此文多处运用了井然有序的排比句,不但使句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而且加强了语言的气势,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展示了木兰为出征而操办的忙碌场景。

这句也是排比和互文的套用。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这里两组排比句,第一组先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举家欢庆木兰归来的热闹场面;后一组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木兰归家后的激动心情。

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也是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一首讴歌女权、仁慈与勇敢的抒情诗。

木兰诗用有声气、优雅精美的语言清晰地表现出木兰勇敢、坚韧、富有魄力的性格,唱出了木兰的感人故事。

木兰诗的修辞风格多元而丰富,包括许多有趣而唯美的修辞手法。

一、比兴木兰诗融入了许多精妙的比兴修辞手法,这种技巧可以让诗歌的内容更加俊秀、动人。

木兰诗中,木兰比喻金甲像河水波澜,佩着宝杖,可以拣金莲:“拣金莲撒绣鞍,落魄如波澜沦。

”几件宝物之间,比得出木兰晶莹剔透的容貌:“金輕玉轻何比重,木兰貌更衬青紅。

”二、照应木兰诗采用了丰富的照应修辞手法,将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进行了有机的联系,木兰在洗衣乘舟时,在水中照应了自己的思绪:“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木兰发出的牵挂和心情,仿佛都藏在美丽的江湖之中,那流水、月光、鸟语等实物和心境都不约而同地表达出深情的故事。

三、夸张木兰诗也利用夸张的修辞方式,展示出木兰豪爽勇敢、坚毅不屈的气质。

木兰来到士兵帐下,勇敢面对千军万马:“下马擒虎须用牙,更须臂膊把虎挽。

”这里的木兰仿佛已经具备了武艺超群的能力,以舞剑弹棉,可以挽敌军的怒涛,这样的显然夸张的语言,可以让虚构的木兰拥有更多强大的气势。

四、象征木兰诗中充满了象征手法,表达出女子豪情壮志、冒险之风。

木兰在士兵帐下,一件件神奇之物,挡住了敌军的冲锋:“檀弓鼓瑟如能射,河水会穿石洼洞。

”这里的檀弓鼓瑟,犹如神器一般,抵御敌军,象征着木兰守护祖国的坚韧不拔。

总之,木兰诗用多元而丰富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木兰精彩的故事,在木兰诗中,无论是比兴、照应、夸张还是象征,都能够使得木兰的故事更有诗意、更加生动、更加感人。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讲述了一位英勇而有情怀的女子面对困境,坚持信念,从而改变命运和奇迹。

木兰诗·修辞手法

木兰诗·修辞手法

木兰诗修辞手法: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互文修辞的运用能达到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重复。

作用: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作用: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排比:作用: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达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作用:⑴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⑵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⑶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明喻甲象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导读:《木兰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延伸:《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外,也与它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巧妙的运用大量的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诗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作者运用摹状、映衬、设问、顶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木兰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木兰诗每一句的修辞

木兰诗每一句的修辞

木兰诗每一句的修辞《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外,也与它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巧妙的运用大量的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

通过具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可以使事物更生动、形象和具体。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夸张:
夸张,就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技巧,借助于想象,将所描绘对象的某些特点作“言过其实”的扩大或缩小,以便鲜明地突出地反映事物的某些特征,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表明军情紧急,渲染出紧张的战争气氛。
例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矫健雄姿。
例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了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的准备工作。
例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向猪羊”表现了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
例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表现了木兰胜利还乡后见到旧物、恢复女妆时的喜悦心情。
例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场,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七)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讴歌木兰的谨慎机敏,使文章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例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也点明了宿营的条件艰苦。
(三)顶真: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的修辞方法。主要用于整齐句子结构,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木兰诗》原文写作手法

《木兰诗》原文写作手法

《木兰诗》原文写作手法《木兰诗》原文写作手法引导语:《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全文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写作手法分析,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写作手法此诗在写法上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排比及互文。

其中互文是此诗极有特色的修辞手法,在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二句,单从字面上看是不合逻辑的,上下文互文互补而增义:“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由于互文手法的运用,省略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表现了木兰一别十年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到这里坐坐,到那里看看,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心中既充满亲切之感,又有说不清的滋味。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又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二句,如果把“当窗”和“对镜”分开理解,显然不合女子梳妆的实情。

“当窗理云鬓”应“对镜”,“对镜贴花黄”也要“当窗”。

这里的互文手法如同“蒙太奇”一样变换镜头,表现了木兰脱下戎装的动作之迅速、麻利,渲染了她经过十年的军旅生涯,急切地想找回女儿家感觉的兴奋之情。

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句,对偶兼用互文,高度概括了十年征战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突出了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

又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二句,“脚扑朔”是雄兔的特征,“眼迷离”是雌兔的特征,分辨雌雄本是一目了然的事,但二兔上述的特征兼而有之,就很难区别了。

这里暗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和男人一样驰骋疆场,巾帼不让须眉,表现了木兰的机智勇敢,照应了上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使这个传奇式的女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含蓄而富于浪漫色彩。

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几句,排比兼用互文,表现出一种急促跳荡的节奏,一种跃跃欲试的意态,表现“可汗大点兵”的军情紧急,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而有序。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导读:《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诗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作者运用摹状、映衬、设问、顶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木兰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木兰诗修辞手法及分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及分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及分析木兰诗修辞手法及分析《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修辞手法及分析,欢迎大家分享。

木兰诗全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家作品简介郭茂倩(1041年-1099年),北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壁”。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

因此,学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

注释译文唧(jī )唧:纺织机的声音。

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

杼:织布的梭子。

惟: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木兰诗》中木兰形象塑造的修辞学赏析

《木兰诗》中木兰形象塑造的修辞学赏析
排比手法:通过排比修辞手法,强调木兰的性格特点,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等。
反复手法:通过反复修辞手法,突出木兰的性格特点,如“旦暮来而而归,胡不见我于 天子”等。
夸张手法:通过夸张修辞手法,强调木兰的性格特点,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等。
比喻和象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木兰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
排比和反复:通过排比和反复修辞手法,强化木兰形象的特点,突出诗歌主题思想。 借景抒情:通过借景抒情手法,将木兰形象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进一步深化诗歌主题 思想。
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手法,细腻刻画木兰形象,使诗歌主题思想更加深刻。
比喻:将木兰比作兔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她行动机敏、难以辨别的特点。 象征:通过兔子的形象,暗示木兰的机智、勇敢和独立,强化了她的英雄形象。
汇 报 人 :
比和衬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修辞手法,突出木兰的形象特点,让观众更加鲜明地感受到她 的个性特征。
比喻:通过比喻修辞手法,使木兰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
排比: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增强语言气势,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等。
对偶:运用对偶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工整,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等。
比喻:通过比喻修辞手法,使木兰 形象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她的性格特点。
反复:通过反复修辞手法,强调木兰 的形象和情感,使诗歌更加有节奏感, 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她的情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排比:通过排比修辞手法,强调木 兰的品质和行为,使诗歌情感更加 真挚感人。
借代:通过借代修辞手法,使诗歌 语言更加简洁明了,同时让读者更 好地理解木兰的形象和情感。

《木兰诗》中的借代修辞

《木兰诗》中的借代修辞

《木兰诗》中的借代修辞《木兰诗》中的借代修辞《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中的借代修辞,欢迎阅读。

《木兰诗》有2处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2处均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句的表达更加鲜明生动。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对偶兼用借代修辞手法。

“金柝”是古代军队用作煮饭和打更的铜器,“铁衣”指古代战士穿的有铁片的衣甲,是用部分(金柝、铁衣)代替整体(军队),突出战争环境的艰苦。

“千里足”实为“千里马”,用“千里马”的特征来代替本体,形象地表达了木兰急于返回家乡的心情。

木兰诗中的其他修辞方法: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诗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作者运用摹状、映衬、设问、顶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木兰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欢迎阅读。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篇1《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五、排比《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的修辞

木兰诗的修辞

木兰诗的修辞木兰诗的修辞《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的修辞,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比喻比喻可谓名门正宗、源远流长,众所周知的《诗经》里面的诗歌采用的赋、比、兴三大创作手法之“比”就是比喻。

比喻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将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将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在格律诗中采用比喻手法目的在于通过提炼出事物之间的某种共同特性(相似点),然后用一种事物去说明另一种事物,用一种事物的特征去突出另一种事物的相应特征,借此将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将深奥的寓意浅显化,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其作用具体表现为:一、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能使其生动、形象、具体而被感知,进而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如宋朝王娇(女)《寄别申生二首》之一:如此钟情古所稀,吁嗟好事到头非。

汪汪两眼西风泪,犹向阳台作雨飞。

其中“汪汪两眼西风泪,犹向阳台作雨飞”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女主人公与情郎别离时眼泪汪汪、依依不舍的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为之动容。

二、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洁,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进行深入浅出的理解。

如明代有位叫景翩翩的女子写了一首《怨词》诗:妾作溪中水,水流不离石。

君心杨柳花,随风无定迹。

其中“妾作溪中水,水流不离石”一句就是用溪流中“水石不相离”的道理来表达对情人的拳拳深情。

唐朝诗人李贺留下的咏马诗比较多,也很有特色,如: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前两句对良驹的形状、动作进行描绘,表现出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风貌;后两句则托物咏怀,抒发壮志无酬、报国无门的慨叹。

作者借马喻人将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感伤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又淋漓尽致,风格凝重、哀婉而发人深思,并再次证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

三、比喻可使语言文采斐然,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作用
《木兰诗》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排比的运用,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渲染了木兰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写出她的聪明灵慧。

反复——“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
以及“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都是复沓,起到反复咏叹的效果,这样突出了思想,强调了感情,分清了层次,加强了节奏感,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同时,反复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这是互文与排比的套用。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既是互文,同时也是与对偶的互相渗透,写出了战争的激烈,伤亡的惨重,表现了木兰和壮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善战,胜利归来。

这样上下句的意义互相渗透说明兼顾合指,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

顶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写出了情况之紧迫,“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表现了木兰胜利回朝的荣耀。

顶针的运用使得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正是因为《木兰诗》巧妙恰当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形象突出,却未见雕琢斧凿之痕,未失古朴刚健、本色自然的特色。

木兰诗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

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

《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

而且语言丰富多彩,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一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

《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

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

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

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