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案例知识点总结
招教考试-案例分析知识点真题+高阶题库案例分析理论总结 (1)
案例分析知识点+真题集考点一: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
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
素质教育要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2)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
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考题:(2012平顶山东城区案例分析)2.中国和日本曾联合举行一次小学生夏令营活动,有意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齐力推车时,有个中国学生只在一旁喊“加油”,自己并不动手,问他原因,他说他是班长而日本学生却突出的表现了吃苦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中国学生大多是从几十万儿童中“挑选出来的小明星”。
然而与日本孩子相比他们登山缺乏勇气,唱歌跳舞也不如人家。
在举行联欢时,我们演节目日本儿童热情鼓掌,而当日本儿童表演节目时,我们的小明星却没有什么反应,在老师的带领下,才礼节性地鼓了掌。
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我国当今的教育应如何实施改革?【答案要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以学生为本的个性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孩子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他们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中国人民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什么消失了呢?首先,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孩子从出生起就耳濡目染地接受着家庭环境及父母的熏陶,更何况中国的家长是最溺爱孩子的,而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其次,中国当今社会主流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_一、.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1.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去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如:盲人的触觉很灵敏。
2.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如:红色令人感觉温暖,“红色”一种刺激引起视觉与温度觉两种感觉;甜言蜜语,“语言”一种刺激引起味觉和听觉两种感觉。
【练习】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们很自然地会把莫扎特的《魔笛》与明亮的颜色(如黄色及橙色)联系起来;而《安魂曲》则令人联想起暗淡的颜色(如黑色或青灰色)。
这种明亮的暖色与快节奏的音乐相联系,而悲哀、柔情的音乐则与暗色相关联的心理现象是(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联觉二、无意注意VS有意注意VS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人类和动物都有。
如:上课时被外面的鞭炮声吸引。
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
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如:老司机边开车边看沿路的风景。
【练习】寒假期间,李伟卧室专心做数学题时,突然被妈妈做饭时飘来香味所吸引走向厨房,这种心理现象是( )。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前注意D.随意后注意三、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也叫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也叫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如:“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人既希望接近,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如:深夜时分既想吃蛋糕又怕长胖。
招教知识点总结
招教知识点总结一、教育理论知识点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教育的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学科,它是关于教育方方面面的现象、事实、概念、原则和规律的科学总称。
2.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自由性、教育的理性性、教育的个性性、教育的实践性、教育的整体性、教育的历史性等。
4.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5.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的基本知识等。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和过程,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的。
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认知、情感、意志、注意、记忆、思维、判断、解决问题等。
3.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原理包括个体差异原理、发展原理、学习原理、记忆原理、思维原理等。
4.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原则、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应用等。
三、教育方法学知识点1. 教育方法学概述教育方法学是研究教育方法、教学技术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在不同的教育条件下,不同的教育目标、内容、对象和任务,选择、安排和使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一门学科。
2. 教育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教育手段、教育技术、教学技术、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
3. 教育方法学的教学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的原则、趣味性原则、交往性原则等。
4. 教育方法学的教学技巧包括讲授技巧、导学技巧、提问技巧、教材使用技巧、评价技巧等。
四、招生政策知识点1. 民办学校招生政策包括民办学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招生程序、招生对象、招生条件等。
2. 公立学校招生政策包括公立学校招生计划、学籍管理、招生章程、招生对象、招生条件等。
招教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然而,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着歧视现象,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严重影响了教师招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本案例将以一起教师招聘歧视案为例,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探讨如何保障教师招聘的公平性。
二、案例描述2019年,某市一所中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告中明确要求应聘者必须是本地户籍。
张女士,外地人,拥有一份优秀的大学学历和教师资格证,在得知招聘信息后,积极准备应聘。
然而,在报名过程中,张女士被告知因为户籍问题不符合应聘条件,无法参加考试。
张女士认为此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于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
经过调查,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该中学的做法违法,责令其改正,并对学校进行了行政处罚。
三、法律法规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地域、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歧视劳动者,不得因劳动者残疾、疾病等原因限制其就业。
”本案例中,该中学因地域歧视拒绝张女士参加招聘考试,明显违反了该法律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地域、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理由歧视教师。
”本案例中,该中学的做法同样违反了该法律规定。
四、案例分析1. 公平性原则教师招聘的公平性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例中,该中学因地域歧视拒绝张女士参加招聘考试,侵犯了她的平等就业权利,破坏了教师招聘的公平性。
2. 法律意识缺失该中学的做法反映出其法律意识缺失。
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学校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应聘者的合法权益。
3. 社会影响此类歧视现象不仅损害了应聘者的权益,也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招聘的公平性。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知识点总结教师招聘考试是教育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考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对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理论知识点。
1. 教育学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基本原理。
2. 教育学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主义等不同的教育学理论流派。
3. 教育心理学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教学设计知识点。
1. 教学设计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基本原则。
2. 教学设计步骤,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步骤。
3. 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法。
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1. 《教师法》相关内容,包括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2. 《教育法》相关内容,包括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的实施等内容。
3. 教育行政管理法规,包括学校管理条例、教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内容。
四、教育教学技术知识点。
1. 多媒体教学技术,包括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2. 远程教育技术,包括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远程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3. 教育信息化技术,包括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等相关技术知识。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考招教知识点总结
考招教知识点总结
一、考招教概述
A. 考招教的定义
B. 考招教的历史
C. 考招教的目的和意义
二、考招教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A. 招生政策
1. 年度招生计划
2. 招生政策变化
3. 录取分数线
B. 考试制度
1. 考试科目
2. 考试安排
3. 考试内容
C. 教育教学改革
1. 教育政策改革
2. 教学方法改革
3. 教育资源配置
D. 教育行政管理
1. 教育部门职责
2. 学校管理体系
3. 教育经费管理
三、考招教的发展趋势
A. 人才培养模式
B. 教育资源配置
C. 教学技术应用
D. 教师队伍建设
四、考招教的现实挑战
A. 人才培养不足
B. 教育资源紧缺
C.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D. 教师队伍短缺
五、展望未来教育发展
A. 人才培养新模式
B.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C. 教学技术全面应用
D. 教师队伍完善建设
以上是一个大纲示例,希望能帮到您。
如果有其他需求,可以具体提出,我可以为您提供更多帮助。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常用知识点汇总二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常用知识点汇总二上次已经给大家呈现了教育学部分案例分析题常见的考点,这次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德育与师德教育两部分中案例分析题常用知识点汇总如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育心理学部分(一)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常考点涉及:发展范围的差异(学习领域与非学习领域)、发展早晚的差异(教师要看得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相信人性本善,且具有无限潜能。
(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可塑性和可能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推崇人性中心课程(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课程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
学生某种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自身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最常考的包括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教育法部分(一)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教师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人格保护】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三)《教师法》第八条【教师义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三、德育与师德教育(一)德育规律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会出现曲折和倒退现象,教师面对此情况,不要气馁,因为这是个体品德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教师要善于诱导、善于等待时机。
(二)德育原则常用的包括疏导性原则(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激励为主)、长善救失原则(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小学教招知识点总结
小学教招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外界刺激下形成的反应,强调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知学习理论则注重学生如何加工信息和构建知识结构,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对学习的影响。
2. 思维发展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能力水平是不同的。
例如,幼儿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感性思维,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小学生的思维逐渐发展到具体操作水平,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3. 学生心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特点。
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心理特点,为教学设置合理的目标和方法。
4. 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知识点: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教师需要清楚地明确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学科特点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做到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科前沿知识的引导。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运用。
4.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黑板、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学工具,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教育技术知识点:1.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技术手段,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教育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2. 电子教案制作电子教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能够制作合适的电子教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案例1]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参考答案]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3]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招教知识点总结大全
招教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节教师招考概述教师招考是指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教师招聘考试,旨在选拔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教师招考主要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教师招聘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招考主要包括笔试、面试及体检等环节,考试内容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解答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考试内容涵盖了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师德师风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
教育学知识对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教育工作。
2. 教育学流派:教育学主要包括进化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和个性主义等不同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学习过程、心理健康和教育评价等内容。
4.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与教育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教师法、学校法、教育行政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5.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内容,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教师专业素养1. 师德师风: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包括爱岗敬业、公正廉洁、立德树人等内容。
2. 教育伦理:教育伦理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包括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严格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指学校组织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包括学校领导、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检验和反馈的过程,主要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及评价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节教学设计与实施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
教师招考实事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考实事知识点总结一、教育政策1. 《教育法》的制定、修订和实施2.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3.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政策4. 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5. 法律法规对教育的规定和解释6.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7. 国家发展中的教育问题二、教育理论1. 教育的定义和特征2.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4.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 教育的类型和层次6.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7. 教育的发展和变革8. 教育事业的管理和评估三、教学理论1. 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行为2. 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层次3.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的编制4.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的制定5. 学生个体差异和课堂教学6. 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7. 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展示8.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四、中小学课程1. 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2. 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改革3. 核心素养和基础学科的平衡发展4. 学科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和综合教学5. 教科书的编译和使用6. 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培养7. 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五、教师的岗位职责1. 教师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2. 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3.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职责4. 教师的师德师业和职业道德要求5. 教师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指导6. 教师的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7. 教师的评价和奖惩机制六、教师的专业知识1. 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2. 教学法与教育技术知识3. 中小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4. 学生教育知识和学生心理特点5. 教师日常管理和学生指导知识6. 教师职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知识7. 反腐败和廉政教育知识七、教师队伍建设1. 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招考计划和政策2. 生源地政策和教师人才选拔机制3. 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和制度4. 教师岗位聘用和管理政策5. 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政策6. 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建设7. 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构成八、教师工作实务1. 教师招聘和任职程序和条件2. 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程序和条件3. 教师薪酬福利和奖惩政策4. 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5. 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6. 教师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7. 教师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九、教师职业发展1. 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和要求2. 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3. 教师的师资培训和教育改革4. 教师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改进5. 教师的职业职称和职业规划6. 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空间7. 教师的成果展示和职业发展路径以上是教师招考实事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教师招聘常考的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常考的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它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和探讨教育规律及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问题。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指的是教育学中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如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
3. 教育学的方法论教育学的方法论指的是研究教育活动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4.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是指教育学自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和主要阶段。
5. 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例如行为主义、构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感知、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研究。
2.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感知与认知的基本规律、性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
4.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人物。
5.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例如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心理发展理论、认知理论等。
三、教学理论与方法1.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贴近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综合性等原则。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3. 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包括教学设计的要点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4. 教学演示教学演示是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环节,要求考生展示一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设计和评价等方面。
四、教学管理1.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包括班级纪律、班级文化、班级氛围、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方法等。
2. 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成长管理等。
3.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
教招案例分析知识点
案例分析知识点新课改1.教育观:素质教育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2.教师观1.教师角色变化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从教师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教师行为变化①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③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对待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合作;3.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大类,10小条)(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能动性)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主体4、教学观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共同开发、建设)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5、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常用知识点汇总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常用知识点汇总三在上两次的文章中已经给大家呈现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德育和师德教育部分中案例分析题常见的考点,这次将最后两部分: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常涉及的案例分析题知识点汇总如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程与教学论(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观用的较多的是: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原则最常用到的就是因材施教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直观性原则(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启发性原则(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五)教学过程的规律用的最多的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的规律,用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六)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时常在案例分析题中有所体现。
二、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的角色期待用的较多的有: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的主导角色——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二)班主任工作的原则经常涉及:学生主体原则(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原则(向每个学生提出恰当的教育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严慈相济原则(把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有机结合起来,爱寓于严、严出于爱)和以身作则的原则(自正其身,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招聘案例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案例知识点总结一、教师招聘的背景和目的教师招聘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学校在面临教师招聘时,需要严格把关,确保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教师招聘的流程和环节1. 招聘需求确定学校在确定教师招聘需求时,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规划、班级数量、教学科目等因素,明确所需招聘的教师数量和类型。
2. 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确定学校在招聘教师前需要明确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包括学历、专业、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以便确定招聘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 招聘方式选择教师招聘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学校自主招聘、委托招聘、公开招聘等,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招聘方式。
4. 招聘宣传和广告发布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招聘宣传和广告发布,吸引更多的教师应聘,以扩大招聘范围。
5. 简历筛选和面试选拔学校在接收到教师应聘简历后,需要进行简历筛选和面试选拔,以确定符合条件的合格教师。
6. 公示和录用学校在确定拟录用人选后,需要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进行正式录用程序。
7. 签订合同和入职手续学校在确定录用人选后,需要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并完成入职手续,以确保教师正常上岗工作。
8. 期望目标的确认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需要明确教师的期望目标和职业规划,以便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规划。
三、教师招聘的注意事项1. 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招聘需要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教师的需求和招聘标准。
2. 严格把关招聘条件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需要严格把关招聘条件,确保招聘到的教师符合学校的要求。
3. 定期进行师德师风考核学校需要定期进行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以确保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激励和重用具有潜力和优秀的教师。
5. 做好教师入职培训学校需要在教师入职后进行专业培训和岗前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知识点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大题必背知识点整理三、课程理念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记忆要点】1.立足素养充育人2.建群重阶段发展3.内容时典强整合4.实施情实促变革5.评价过整重导向四、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记忆要点】立足素养充育人1)全体,基础性2)育人:任务、功能作用、目的、主线、目标3)语用:初步运用,交流沟通,4)文化:文化自信==古今中外,思想文化修养5)全面发展五、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记忆要点】五、建群重阶段发展1)规律和逻辑,2)基础,主线,引领,载体,整合要素,设计群。
生实题任素===(生食提认速)3)安排整体规划,连贯性和适应性。
六、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
中国招教知识点总结
中国招教知识点总结一、招教政策与政策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 《教师资格证制度》3. 教师招聘政策,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的招聘政策和各种招聘条件等。
二、教师资格证书1.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与方式2. 教师资格证书适用范围3. 教师资格证书使用4. 教师资格证书的持有与保管三、教师招聘1. 教师招聘的程序与方式2. 教师招聘的条件与标准3. 教师招聘的考察范围4. 教师招聘的组织与实施5. 教师招聘的录用与聘任四、教师招聘考试1. 教师招聘考试与招聘条件2. 教师招聘考试的科目与内容3. 教师招聘考试的方式与形式4. 教师招聘考试的成绩与排名5. 教师招聘考试的合格标准与标准五、教师招聘面试1. 教师招聘面试的程序与方式2. 教师招聘面试的时间与地点3. 教师招聘面试的题目与问题4. 教师招聘面试的评分与评估5. 教师招聘面试的通知与通告六、教师招聘体检1. 教师招聘体检的程序与方式2. 教师招聘体检的项目与标准3. 教师招聘体检的结果与结论4. 教师招聘体检的通知与通告七、教师招聘的考核1. 教师招聘的考核目标与任务2. 教师招聘的考核内容与方式3. 教师招聘的考核标准与标准4. 教师招聘的考核结果与结论八、安排工作1. 教师招聘的工作安排2. 教师招聘的工作要求3. 教师招聘的工作时间4. 教师招聘的工作地点5. 教师招聘的工作内容九、教师招聘的待遇1. 教师招聘的工资待遇2. 教师招聘的福利待遇3. 教师招聘的保险待遇4. 教师招聘的奖金待遇5. 教师招聘的补贴待遇十、教师招聘的管理1. 教师招聘的组织与领导2. 教师招聘的安全与保障3. 教师招聘的监督与检查4. 教师招聘的纪律与规范十一、教师招聘的激励1. 教师招聘的表彰与奖励2. 教师招聘的培训与学习3. 教师招聘的交流与合作4. 教师招聘的改进与创新总结:教师招聘是教育体系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出合格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常用知识点汇总――“教育学”部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案例分析题常用知识点汇总――“教育学”部分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教师招聘考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在教育学的范畴中,有一些常用的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被提及和考察。
本文将对这些常用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分析。
一、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培养教育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重要学科。
教育学的特点包括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同时教育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和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学派的兴衰。
从古代的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到现代的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等,每个学派都对教育学的发展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不同学派的理论和观点,需要考生对这些学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解和分析。
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会根据案例提供的教育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育学中的基本原理包括激励原理、差异原理、适应原理等,这些原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教育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育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践学科。
教师需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考察考生的教学能力和应对能力。
五、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前沿问题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研究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有其前沿的研究问题,例如教育技术的应用、素质教育等,考生需要了解和关注这些前沿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板块:新课改(一)新的教育观----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二)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3大类,10小条)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十全十美、陵节而施,一刀切、说学生没有出息(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不关注其他方面万能段:作为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育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2、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一套方法培养全部学生、学生是学习机器、你已经是大人了,怎么能犯错呢!万能段:作为老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整性格的人。
)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①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能动性)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主体(案例中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教师不允许学生发问质疑、不尊重学生的权利、学生就是被管理者、我让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万能段:作为老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教师观(1)教师角色变化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核心特征)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②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2)教师行为变化①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1.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智力发展,发育缓慢,成绩不良有过错,被孤立的,有严重缺点,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2.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辱骂,训斥嘲笑羞辱,随意当众批评,冷落学生3.赞赏学生,老师要学会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取得的微小成绩,努力,善意, 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
(案例中的老师可能出现以下行为:忽略后进生体罚,讽刺学生, 从不赞美学生等)②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③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对待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学观(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1.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2.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每一位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合作伙伴关系)(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共同开发、建设)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五)评价观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4)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六、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性和人性化发展,实现评价观念的转变。
(六)学习观(1)自主学习(主体性、能动性)(2)探究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3)合作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第二板块: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1)爱国守法①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②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③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四认真不负责)①对工作高度负责②认真备课上课③认真批改作业④认真辅导学生⑤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核心)①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②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亦师亦友)③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全面)④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①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书)③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育人)④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①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③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④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⑤作风正派,廉洁奉公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②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第三板块:教育学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提供多种可能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教师的职业素养(一)职业道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的要求:(两爱两全两解一情绪)1、把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2、把爱与尊重信任结合起来3、要全面关怀学生4、要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和宽容学生(给他们改错的机会)6、解放学生(给学生时间、空间)7、对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二)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专家与新手教师的区别)(三)职业能力素养(二组说我)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教学能力4、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四)职业心理健康师生关系1、新型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1)教师方面(9条)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⑤发扬教育民主;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⑧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⑨加强师德建设,春华师生关系。
(一勾一竖两提高,发热主正要加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迅速而正确的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移话题、转移看问题的角度、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会说呢过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作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
万能段:作为教师,面对孩子突然提出的要求,应科学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性原则5、冷处理原则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忽略小而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
2、非言语警示或停顿。
3、适时表扬正确行为。
4、言语提醒、反复提醒。
5、直接提问6、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语与惩罚。
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善于总结完善,公平民主处理教师期待/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职业心理)万能段:作为教师,用该充分发挥教师期待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朝自己所期待的正确方面发展,从正面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多一把尺之衡量,就多一个好学生”。
教学规律/原则/方法德育规律/原则/方法教学规律:间接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原则:1.思想性(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涵义及贯彻要求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④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⑤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贯彻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②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要求: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④发扬教学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