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逆城市化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智慧城市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智慧城市”——城市的未来 (5)第二节人均占有量不足、水污染严重,供水系统“智慧化”势在必行 (8)一、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 (8)二、我国污水排放量大,水污染形势严峻 (10)三、我国供水管网产销差率大,漏损控制相对落后 (11)四、节能降耗意义深远 (12)五、信息化技术成为发展趋势 (14)第三节智慧水务:城市供水、排水综合解决方案 (15)一、智慧水务建设目标 (15)二、四大系统搭建智慧水务平台 (16)三、智慧水务建设成为国际化趋势 (18)四、我国智慧水务发展步入重要阶段 (20)五、智慧水务蕴藏巨大市场空间 (21)第四节城市燃气需求量大,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23)一、我国城市燃气需求量大,天然气成为主导气源 (23)二、我国燃气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4)第五节物联网+大数据,打造“智慧燃气”平台 (25)一、智慧燃气信息化建设目标 (25)二、智慧燃气系统架构 (26)第六节汉威电子——传感器龙头企业,打造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28)一、领先的物联网(IOT)解决方案提供商 (28)二、收购多家企业,布局智慧市政 (29)三、PPP模式开展智慧水务、智慧热力项目 (30)图表目录图表1:智慧城市信息产业链 (5)图表2: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7)图表3:2014年部分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单位:亿立方米) (9)图表4:2014年部分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单位:立方米/人) (9)图表5:我国污水排放量及增速 (10)图表6:2014年我国部分省份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12)图表7:我国供水总量、耗电总量及单位电耗(单位:亿立方米,亿千瓦时,千瓦时/千立方米) (13)图表8:2010年部分城市自来水制水单位产品电耗情况(单位:千瓦时/千立方米) (13)图表9:智慧水务一体化管理 (15)图表10:智慧水务系统层次及建设目标 (15)图表11:智慧水务构架 (16)图表12:智慧水务系统主要服务流程 (17)图表13:澳大利亚各地区智慧水务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单位:万美元,个).. 18图表14:智慧水务发展阶段 (20)图表15:北美智慧水务市场组成预测(单位:百万美元) (21)图表16: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及增速(单位:亿立方米) (23)图表17: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及增速(单位:亿立方米) (23)图表18:智慧燃气产业链 (25)图表19:智慧燃气系统框架 (27)图表20:公司物联网平台 (28)图表21:公司物联网战略导图 (30)图表22:智慧燃气整体解决方案 (31)图表23: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 (32)表格目录表格1:“智慧城市”主要政策文件 (6)表格2:智慧城市试点进程 (7)表格3:2014年全国极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 (10)表格4:2014年全国水体水质 (11)表格5:智慧水务解决方案的主要系统 (17)表格6:澳大利亚Alice Water Smart智慧水务项目概况 (19)表格7:国内主要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21)表格8:智慧水务减少经济损失估算 (22)表格9:智慧燃气信息化建设目标 (26)表格10:智慧燃气应用 (27)第一节“智慧城市”——城市的未来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2017年城市管网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城市管网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城市管网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第一节 2016年厄尔尼诺值得关注 (4)一、厄尔尼诺现象 (4)二、厄尔尼诺现象整理 (4)三、此次超强的厄尔尼诺现象 (6)四、此次厄尔尼诺现象与1998年有所类似 (6)第二节城市内涝问题 (9)一、厄尔尼诺现象对国内城市的影响 (10)第三节目前防涝政策推进力度 (12)第四节城市管网问题 (14)一、城市管网快排模式不易解决内涝 (14)二、城市管网建设增速慢 (16)三、地方政府“先地上后地下”不均衡的发展方式 (17)四、我国城市管龄较高 (18)五、管网质量低于国际水平 (18)第五节防涝防汛问题的解决方法 (19)一、资金支持——PPP模式 (19)二、技术支持——互联网+ (22)1、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 (23)2、排水监测系统 (24)第六节投资分析 (26)一、管网建设 (26)二、防水材料 (26)三、卫生预防 (26)图表目录图表1:赤道太平洋海温监测区分布图 (4)图表2:尼诺3.4指数月度数据显示此次厄尔尼诺现象类似1998年 (7)图表3:1997年强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降雨量的区域影响 (7)图表4:2012年北京“7.21”内涝特大灾害 (9)图表5:2011年广州羊城“5.11”内涝特大灾害 (9)图表6:厄尔尼诺现象带来国内大城市南涝北旱 (10)图表7:住建部统计我国351个城市里,62%的发生过内涝 (14)图表8:有统计: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 (14)图表9: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15)图表10: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16)图表11: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同比&排水管道长度年均增长同比 (16)图表12:中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增长状况 (17)图表13: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17)图表14:贵安新区海绵城市的资金结构 (19)图表15:海绵城市示意图 (20)图表16:投资需求及资金结构 (20)图表17: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示意图 (21)图表18:城市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23)图表19:基于GIS建立的管网数据 (24)图表20:排水监测系统smartwater融合多项先进技术 (24)表格目录表格1:历史上强厄尔尼诺的持续时间和影响 (5)表格2:历次厄尔尼诺对国内的影响及遭受的损失 (5)表格3:此次超强的厄尔尼诺现象 (6)表格4:“十一五”及“十二五”规划中城市管网建设数据 (12)表格5:2013年以来国家关于管网建设的政策 (12)表格6:我国排水管道各年代所占总排水管道建设总比重 (18)表格7:16个试点城市的资金结构与进度安排 (21)第一节2016年厄尔尼诺值得关注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

2017年市场调查报告

2017年市场调查报告

2017年市场调查报告发展迅猛,2001~2007年百强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5.5%,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超市产业在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产业崛起的必然性。

超市增长的动力(见图6)主要来自收入提高下消费升级(价与量的影响)、消费人口的增加(总量影响)、通货膨胀(价格的影响)。

受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走势与全国一样,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步回落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但是省统计局上午公布的一项分析报告显示,与中部地区其他省相比,一季度我省多项指标增幅都处于领先或靠前位置。

其中消费总量位居第一,城镇居民收入位居第三。

因此根据整个安徽省的经济基础来看,超市行业作为一个销售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购物场所,它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恩格尔系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总量的提升,人们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总量也会大幅度的增加。

“请有关部门认真阅研,针对性地制定政策,研究措施,为民营经济大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的活力。

”安徽省省委书记张宝顺日前在安徽省工商联《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及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

安徽省省长李斌也在建议上作了批示:“请办公厅、政研室、经信委认真阅研,在制定有关政策文件中着力解决。

” 为准确了解复杂多变宏观经济环境下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安徽省、市、县工商联三级联动,共分10个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安徽全省16个市开展了民营经济大调研。

据问卷调查,安徽省民营经济总体发展处于正常区间,企业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是满意的。

但受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以来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加剧,资金、人工等生产要素制约更加明显,税费负担加重,增长势头放缓。

为此,安徽省工商联就加快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提出建议:首先要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

目前“民间投资36条”的42个实施细则已经出台,建议安徽省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可操作性强的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放宽准入政策,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2017年逆城市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7年逆城市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7年逆城市化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2017年6月出版文本目录1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5)2人口和库存,锁住咽喉的三线在翻身 (10)2.1、过去的城镇化之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 (10)2.1.1、北上经验:新增外来人口与70%的印证 (12)2.1.2、密度理论:经济和人口密度差的强效力 (17)2.2、结果就是,发达地区享受导入人口城镇化的地产繁荣 (20)2.3、然而现在一线城市需要的是劳动生产率,劳动力需求减少 (27)2.4、返乡潮来临,迎来三四线商品房市场的中周期 (29)3一线人口的印证:中国版逆城市化 (30)3.1、北京:2016年疑似人口流出 (32)3.2、上海:2015年人口已流出 (38)4探讨人口流到哪儿,三线房价如何涨 (46)图表目录图表1:美国个别州在70~90年代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5)图表2:英国逆城市化现象发生在60年代和80年代,城镇化率约78% (6)图表3: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是富人先搬出,然后带动郊区城市化的发展,最后形成大型城市带 (7)图表4:流动人口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出现下降 (8)图表5:常住-户籍城镇人口同样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下降 (9)图表6: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0%,随后城镇化进程放缓 (10)图表7:中国在城镇化率达到50%后,GDP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 (12)图表8:2015年北京自然人口增长率0.3%,自然增长6.5万人 (12)图表9:1995年北京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当时城镇化率达76% (13)图表10:2015年上海自然人口增长率0.25%,自然增长5.9万人 (14)图表11:1996年上海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当时城镇化率为72% (14)图表12:北京在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人均GDP增速 (16)图表13:上海在200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人均GDP增速 (16)图表14:经济和人口密度差最大的前5省市同时是人口净流入最多的5大省市 (17)图表15:人均GDP最高的前5大省市也是人口净流入最多的省市之列 (18)图表16:截止2015年底,全国尚有13个省直辖市没有公共轨道交通运营 (19)图表17:以广东、北京和上海等人口吸纳大省轨交的客运总量最多 (20)图表18:截止2016年底,城镇常住人口7.9亿人,增长2.8% (22)图表20:外来人口对住房的需求强度是当地人口的2-3倍 (24)图表21:2014年以前,导入人口型的城镇化贡献了城镇化率提升的50% (24)图表22:TOP5的人口吸纳省份占总流动人口的66% (25)图表23:TOP5省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面积分别累计占比40%和26% (27)图表24:以地租形势看,北京优质写字楼的租金和住宅的租金在2010年和2016年出现了大幅增长 27 图表25:一线与三线省市的房价梯度由4倍拉到了7倍 (28)图表26:一线与三线省市的户均可支配收入一直维持在2倍 (29)图表27:外来人口主要包括2部分:外来城镇人口和农民工 (30)图表28:流动人口只包括外出农民工和外来的城镇人口 (30)图表29:外出农民工增速大幅下降,外来城镇人口2015年出现负增长 (31)图表30:外来人口在2015年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外来城镇人口下降 (31)图表31: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2173万人,新增2.4万人,仅增长0.1% (33)图表32:2000年以来,北京人口第一次出现机械下降,达4.1万人 (34)图表33:当前北京劳动力人口1729万人,增速逐渐放缓 (36)图表34:20~29岁人群在2013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并有流出迹象 (36)图表35:北京常住人口中80后和75后在2015年出现了些微下降,但是整体都比十年前要高 (37)图表36:2010年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等 (38)图表37: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2415万人,减少10万人,下降0.4% (40)图表38:21世纪以来上海首次出现人口下降,机械变动-16.3万人 (40)图表39:上海的城镇化率出现过两次下降,当前为城镇人口的流出导致 (42)图表40:2005~2008年的城镇化率下降是因为常住乡村人口大幅增长 (42)图表41:2015年上海就业人口下降了4.1万人,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 (43)图表42: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江西 (45)图表43:全国24个省市城镇化率超过50%,其中包括8个人口净流出省市 (46)图表44:全国17个省市人口净流入,人口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往东南沿海地区流动 (46)图表45:全国14个省属于人口净流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47)图表46:这些人口净流出的省依然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处于城镇化初级阶段,靠劳动生产力释放拉动 (48)图表47:截止2016年底,三线省市库存为14亿方,回到2013年水平 (49)图表48:截止2016年底,三线省市的去化周期为19个月 (51)报告正文1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西方国家看,城市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1)工业城市化阶段(18世纪中叶—1950年代),西方城市从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的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的经济中心形态发展;2)逆城市化阶段(1950年—199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60%(英美超过70%),一方面城市病问题严重,另一方面交通条件改善使得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活动向郊区和周边中小城市延伸;3)再城市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重点由建设新城市向中心城区的复兴转移,市场化的产业分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2017年都市圈经济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都市圈经济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都市圈经济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都市圈人口流动趋势 (6)一、国际都市圈人口迁移 (6)1、国际都市圈概况 (6)2、日本都市圈 (7)3、纽约都市圈和伦敦都市圈 (8)4、韩国都市圈 (9)5、国际都市圈对比 (11)二、国际都市圈人口变化的原因 (12)1、产业变迁 (12)2、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13)第二节国际都市圈现状 (19)一、世界主要都市圈已经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大型城市群 (19)1、美国东北部都市圈 (19)2、英格兰都市圈 (19)3、日本都市圈 (20)4、韩国都市圈 (21)二、经济集中,产业协同 (22)1、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大型都市圈内 (22)2、都市圈内产业协同 (23)三、都市圈与交通网络 (23)1、都市圈人口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4)2、都市圈核心区的影响力越强,对交通网络的依赖性就越高 (24)第三节中国五大都市圈发展 (27)一、中国都市圈发展展望 (27)二、中国五大都市圈2040 年人口规模可达4.5 亿 (31)1、京津冀都市圈 (31)2、长三角都市圈 (35)3、珠三角都市圈 (42)4、中原都市圈 (47)5、成渝都市圈 (51)三、总结 (53)图表目录图表1:都市圈人口变迁的趋势是聚集-离心-中心再聚集 (6)图表2:日本人口城市化水平 (7)图表3:东京都市圈人口密度年化增长率 (7)图表4:在城市化率达到60%后,东京都周边人口密度增速相对较快(十年变化率) (8)图表5:美国人口城市化水平 (8)图表6:纽约都市圈人口密度变化(十年变化率) (9)图表7:韩国人口城市化水平 (10)图表8:韩国都市圈人口密度变化(十年变化率) (10)图表9:小型城市人口占比逐渐减少,大中型城市人口占比增加 (12)图表10:日本1956~1985 年城市化与制造业产值增加 (13)图表11:东京都制造业从业者人数 (14)图表12:各区域制造业从业者占全国制造从业者比例 (14)图表13:东京都市圈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15)图表14:纽约人口与房价 (16)图表15:东京人口净流入率与物价增长率呈反向关系 (16)图表16:在日本1976 年的人口流动原因调查中,居住环境是最主要的原因 (17)图表17:韩国1966 年和1997 年的人口流动原因调查中,住房原因占比增加 (17)图表18:美国东北部都市圈是一条连续的城市带(2010,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公里) (19)图表19:英格兰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2011,人/平方公里) (19)图表20:日本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 (20)图表21:韩国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2010,人/平方公里) (21)图表22: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大型都市圈内 (22)图表23:各都市圈人口密集分布在主要交通干线周边 (24)图表24:东京四区的日夜人口比超过4 (25)图表25:纽约日夜间人口接近 (26)图表26:东京、伦敦和纽约(从左至右)的地铁布局 (26)图表27:中国的城市化率在短期仍将快速增加 (27)图表28:2000~2010 年中国人口向大都市圈集中 (28)图表29:核心城市人口增速放缓 (28)图表30:中国交通运营里程快速发展 (29)图表31:国家高速公路网络 (29)图表32:中国地铁从无至有,从单一线路至复杂网络 (30)图表33:中国高铁中长期规划 (30)图表34: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格局 (32)图表35:京津冀铁路规划 (32)图表36:北京轨道交通规划 (33)图表37:天津轨道交通规划 (33)图表38:长三角都市圈发展格局 (36)图表39: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37)图表40:长三角铁路网规划 (37)图表41:上海市内城镇圈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 (38)图表42:南京市城区规划与地铁规划 (38)图表43:杭州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 (39)图表44:杭州市域西部地形不利于城市扩张 (39)图表45:苏州可向三方向拓展,更看好东部区域与上海的互动 (40)图表46:珠三角都市圈格局 (43)图表47: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湾区城市群)定位 (43)图表48:珠三角交通规划 (44)图表49:深圳将全方位发展 (44)图表50:深圳轨道交通将覆盖建成区,并连接深莞、深惠 (44)图表51:广州规划:南沙区和萝岗区值得期待 (45)图表52:东莞市城市组团与交通规划 (45)图表53:佛山加强南部交通建设力度,顺德是最受益的区域 (46)图表54:惠州、江门和肇庆受益区域 (46)图表55:中原都市圈发展格局 (48)图表56:中原都市圈三核心城市的的影响力均呈放射状 (48)图表57:郑州主要向东部和新郑发向发展 (49)图表58:武汉将全方位发展 (49)图表59:西安市的发展重点在西咸新区 (50)图表60:成渝都市圈空间结构 (51)图表61:成都发展规划 (52)图表62:重庆发展规划 (52)表格目录表格1:东京都市圈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15)表格2:东京都市圈内产业协同(2001 年,高亮为产业排名前三位的地区) (23)表格3:东北都市圈五大城市各有分工(2000 年,高亮为产业排名第一位的城市)23表格4:京津冀都市圈2040 年人口预测 (34)表格5:长三角都市圈2040 年人口预测 (40)表格6:珠三角都市圈2040 年人口预测 (46)表格7:中原都市圈2040 年人口预测 (50)表格8:成渝都市圈2040 年人口预测 (52)表格9:重点发展区域 (53)第一节都市圈人口流动趋势一、国际都市圈人口迁移1、国际都市圈概况参考国际经验,我们总结了都市圈人口迁移的三个现象:1)都市圈人口流动的趋势是聚集-离心-再聚集;2)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时,都市圈的中心区域人口增速开始落后于周边区域;当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时,都市圈内部人口出现整体离心现象;3)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大中等城市规模增加而小型城市规模缩小。

2017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17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2017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o;城镇。

坚持多元投入,整合各类资金,统筹推进小城镇机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落实市直相关部门工作责任,推动12个省列省、市级示范小城镇率先出形象、出效益。

二、工作目标规划工作目标。

提升优化12个省列省、市级示范小城镇总体规划,完成12个省列省、市级示范小城镇详细规划,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

建设工作目标。

重点完善示范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项目库。

实施8个省列市级示范小城镇“8个1”工程。

每个示范小城镇建设或完善1个路网、1个标准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农贸市场、1个市民广场或公园、启动1个污水处理设施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1个敬老院、建设1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实施4个省级示范小城镇“8+3”工程,即在“8个1”的基础上,力争建设1个体育场、1个产业园区、1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具体工作安排见附表1)。

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城镇综合体。

特色发展目标。

按照“三小一特”的要求,打造“精致小镇、美丽小镇、富裕小镇、特色小镇”。

4个省级示范小城镇编制“三小一特”发展规划,8个市级示范小城镇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适时编制。

结合各示范小城镇特点,打造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小城镇。

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加1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加35%以上,财政收入比上年增加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1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21%以上;12个示范小城镇新增城镇人口2-3千人,城镇化率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

12个示范小城镇完成政府投资1.3亿元以上,拉动社会投资13亿;12个示范小城镇培育12个主导产业,创办30个小微型企业,建设12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建立健全12个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

绿色生态目标。

4个省级示范小城镇按国家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标准进行创建,8个市级示范小城镇按省级绿色小城镇要求进行创建。

2017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2017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2017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己成为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近期,本人就我县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城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我县城镇发展概况及特点我县现有城镇21个城镇建成总面积46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建设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规划铸特色,抓建管提品位,抓经营保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李渡、文港、温圳等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速度快。

始终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非农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省快0.2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彰显个性,形成了以酒著称的李渡、以笔扬名的文港等一批极具特色的名镇。

二、我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镇缺乏聚集力。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自来水普及率不高,断头路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

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南部乡镇和北部乡镇发展不平衡。

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鲜明,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七个一支柱产业,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实力不强、行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不能有效带动相关一、三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2017年城市化与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城市化与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城市化与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2017年10月目录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转折:从城镇化到都市化 (4)二、城镇化与土地制度 (16)(一)居住用地供应比例低于国际水平 (18)(二)居住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影响 (23)三、房地产库存 (31)四、结论 (38)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数以亿计的人口迁入城市,并定居下来,实现了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前所未见的经济繁荣。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开始普遍上升,并在后期出现巨大分化。

尽管中国仍然是一个中高收入国家,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屋价格却已赶上和超过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引发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深切忧虑,并造成代际之间严重的财富鸿沟。

但与此同时,大量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却维持在相当合理和可以负担的水平上,从而与一线城市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

普遍的分析将此归结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其他一些措施。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也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

本文试图讨论三个问题:一、2010-2012年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分水岭。

在此之前,人口的流动在不同城市之间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明显的区分;在此之后,人口开始集中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加速流动,而中小城市的人口流入相对更缓慢。

二、由于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决策认知以及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可能原因,在中小城市土地供应相对充足的同时,特大城市的土地供应十分匮乏。

这与2010年以后的人口流向形成巨大反差,基本地造成了后期城市之间房价的巨大分化。

三、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的一揽子刺激政策造成了全国。

2017年房地产城市圈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房地产城市圈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房地产城市圈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城市圈为一国经济文化中心 (4)一、全球主要城市圈 (4)二、城市圈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 (5)三、城市圈聚集主要教育文化资源 (6)第二节单核城市到城市圈的演变 (8)一、城市圈的形成阶段与结构特征 (8)二、多山地形与合理规划促成日本三大城市圈 (9)三、东京城市圈演变的三阶段 (10)1、1945-1967:战后东京人口激增 (10)2、1968-1990:东京人口增长接近停滞,周边三县快速成长 (11)3、1991年以来:首都圈缓慢吸收人口 (11)第三节交通及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圈扩张 (13)一、发达的公共交通为城市扩张的重要支撑 (13)二、区域规划与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圈发展 (13)三、德国分散化城市圈的启示 (16)第四节城市圈与房价 (21)一、中心城市与卫星城、中心城市内外环房价比较 (21)二、城市圈格局集中与分散对房价的影响 (21)三、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房价波动差异 (24)四、国内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及其卫星城房价表现 (26)图表目录图表1:我国正在建设的城市圈 (4)图表2:巨型城市形成是未来趋势 (5)图表3:城市圈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 (6)图表4:城市圈聚集了主要的教育文化资源 (6)图表5: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图 (7)图表6:世界六大城市带分布在北半球宜居区域 (8)图表7:日本三大城市圈内有腹地、外有海港 (9)图表8:战后日本人口与城市快速成长 (10)图表9:东京人口在1945-1967年增长2.14倍 (10)图表10:1968-1990东京城市圈形成 (11)图表11:1991年后东京圈人口缓慢增长 (12)图表12:东京圈经济占全国比震荡上升 (12)图表13:东京圈轨道交通全面覆盖 (14)图表14:新干线提速不断缩短城市间距离 (15)图表15:中国正仿制东京城市圈模式:培育多核多圈格局 (16)图表16:德国主要城市分散在三大流域 (17)图表17:德国拥有四大河流域及广阔的北德平原 (17)图表18:德国铁路密度仅次于英国 (18)图表19:德国公路密度仅次于日本 (19)图表20:德国网状高铁线路遍布全国 (19)图表21:全球主要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房价比 (21)图表22:德国大城市房价跑赢中小城市 (22)图表23:英国大伦敦区房价跑赢全国 (22)图表24:德国大城市公寓价格跑赢别墅 (23)图表25:英国大伦敦区独栋房屋价格跑输平均 (23)图表26:日本地价在城市圈形成过程中持续上涨 (24)图表27:东京与卫星城房价比较 (24)图表28:伦敦核心区与其外围自治市房屋均价比较 (25)图表29:长三角城市圈房价增速 (26)图表30:珠三角城市圈房价增速 (26)图表31:上海与苏州房价比较 (27)图表32:深圳与东莞房价比较 (27)图表33:上海核心区与外围房价比较 (28)图表34:深圳核心区与外围房价比较 (29)表格目录表格1:全球主要城市圈经济和人口对比 (4)表格2:全球主要城市地铁建设比较(2014年) (13)表格3:东京圈五次区域规划 (14)表格4:全球主要都市圈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房价比值(单位:元) (21)第一节城市圈为一国经济文化中心一、全球主要城市圈城市圈是指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形成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现象。

关于城市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化的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城市化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寒假调查地点:泸州调查对象:身边的群众调查目的:为深入发觉城市化的利与弊,更好的推进城市化,利用好现有的社会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更好的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与造福人类。

现将假期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在调查的100人中,有30人认为现在城市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很好,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的生活水平会越过越好,更本不用担心什么;有24人还是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是那么的如意了,原因是进入城市后虽然生活看上去过的很好了,但是实际上随之而来的是用水要钱,吃菜要买,什么都要钱,还有就是交通拥挤,空气闷躁,过这一点也不好,有的甚至连对面的人家也不知道姓甚名谁,可谓是真的到了老子所向往的小国寡民的境界,那可真的是老死不相往来;最后还有一种人认为,城镇的发展有利有弊,或则说是利弊相当,原因是虽然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但相比而言上下班更加便捷,生活用品也更齐全,虽说是有破坏环境的举动,但是便捷的交通让我们出行更方便,再者,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正在利用各种方式对环境加以保护,相信不久以后生活的环境将有所改变。

二、主要问题100806040201960197019801990200020xx三、发展建议篇二:关于我国城市化进呈的调查报告一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分析(一)受访农户状况在受访的农户中,1家养鱼和种藕、2家只有菜园子自给自足外剩下收入的来源都是多源的,大体情况如下: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打工所得的收入所占比重是最高的。

由于受到当地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的影响,水田在耕地中利用率比较高。

同时由于南海镇的丘陵和山地地形,承包柑橘林的也比较多。

在调查中,所有农户耕种后收获后的粮食都是选择留够自己吃的后剩下的才会拿去卖。

环卫服务行业发展“逆市场化”现象探讨与原因解析

环卫服务行业发展“逆市场化”现象探讨与原因解析

环卫服务行业发展“逆市场化”现象探讨与原因解析1. 引言1.1 环卫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环卫服务行业是指负责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管理的一种服务行业,其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卫服务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的环卫服务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环卫设施建设、环境保洁、垃圾清运等多个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卫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过去简单的清扫保洁到现在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环卫服务行业也在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引入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环卫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也在逐渐增加,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要求。

在未来,环卫服务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逆市场化现象逆市场化现象在环卫服务行业中主要表现为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等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卫服务的需求量应该是逐渐增加的,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环卫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剧,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逆市场化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方面因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革新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逆市场化现象在环卫服务行业中的表现。

面对逆市场化现象给环卫服务行业带来的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行业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等。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措施,才能实现环卫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环卫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环卫服务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和垃圾数量,对环卫设施和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环卫服务公司面临着供给不足的压力。

环卫服务行业长期以来以低价竞争为主,导致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和价格战愈演愈烈,造成了环卫服务质量下降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逆城市化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5)第二节人口和库存,锁住咽喉的三线在翻身 (9)一、过去的城镇化之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 (9)1、北上经验:新增外来人口与70%的印证 (10)2、密度理论:经济和人口密度差的强效力 (14)二、结果就是,发达地区享受导入人口城镇化的地产繁荣 (16)三、然而现在一线城市需要的是劳动生产率,劳动力需求减少 (20)四、返乡潮来临,迎来三四线商品房市场的中周期 (22)第三节一线人口的印证:中国版逆城市化 (23)一、北京:2016年疑似人口流出 (25)二、上海:2015年人口已流出 (29)第四节探讨人口流到哪儿,三线房价如何涨 (34)图表目录图表1:美国个别州在70~90年代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5)图表2:英国逆城市化现象发生在60年代和80年代,城镇化率约78% (5)图表3: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是富人先搬出,然后带动郊区城市化的发展,最后形成大型城市带 6图表4:流动人口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出现下降 (7)图表5:常住-户籍城镇人口同样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下降 (8)图表6: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0%,随后城镇化进程放缓 (9)图表7:中国在城镇化率达到50%后,GDP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 (10)图表8:2015年北京自然人口增长率0.3%,自然增长6.5万人 (10)图表9:1995年北京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当时城镇化率达76% (11)图表10:2015年上海自然人口增长率0.25%,自然增长5.9万人 (12)图表11:1996年上海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当时城镇化率为72% (12)图表12:北京在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人均GDP增速 (13)图表13:上海在200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超过人均GDP增速 (13)图表14:经济和人口密度差最大的前5省市同时是人口净流入最多的5大省市 (14)图表15:人均GDP最高的前5大省市也是人口净流入最多的省市之列 (15)图表16:截止2015年底,全国尚有13个省直辖市没有公共轨道交通运营 (15)图表17:以广东、北京和上海等人口吸纳大省轨交的客运总量最多 (16)图表18:截止2016年底,城镇常住人口7.9亿人,增长2.8% (17)图表19:截止2016年底,流动人口2.45亿人,下降0.8% (17)图表20:外来人口对住房的需求强度是当地人口的2-3倍 (18)图表21:2014年以前,导入人口型的城镇化贡献了城镇化率提升的50% (18)图表22:TOP5的人口吸纳省份占总流动人口的66% (19)图表23:TOP5省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面积分别累计占比40%和26% (20)图表24:以地租形势看,北京优质写字楼的租金和住宅的租金在2010年和2016年出现了大幅增长 (20)图表25:一线与三线省市的房价梯度由4倍拉到了7倍 (21)图表26:一线与三线省市的户均可支配收入一直维持在2倍 (22)图表27:外来人口主要包括2部分:外来城镇人口和农民工 (23)图表28:流动人口只包括外出农民工和外来的城镇人口 (23)图表29:外出农民工增速大幅下降,外来城镇人口2015年出现负增长 (24)图表30:外来人口在2015年出现下降,主要是因为外来城镇人口下降 (24)图表31: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2173万人,新增2.4万人,仅增长0.1% (25)图表32:2000年以来,北京人口第一次出现机械下降,达4.1万人 (26)图表33:当前北京劳动力人口1729万人,增速逐渐放缓 (27)图表34:20~29岁人群在2013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并有流出迹象 (27)图表35:北京常住人口中80后和75后在2015年出现了些微下降,但是整体都比十年前要高 (28)图表36:2010年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等 (29)图表37: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2415万人,减少10万人,下降0.4% (30)图表38:21世纪以来上海首次出现人口下降,机械变动-16.3万人 (30)图表39:上海的城镇化率出现过两次下降,当前为城镇人口的流出导致 (31)图表40:2005~2008年的城镇化率下降是因为常住乡村人口大幅增长 (31)图表41:2015年上海就业人口下降了4.1万人,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 (32)图表42: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于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江西 (33)图表43:全国24个省市城镇化率超过50%,其中包括8个人口净流出省市 (34)图表44:全国17个省市人口净流入,人口主要是从中西部地区往东南沿海地区流动 (34)图表45:全国14个省属于人口净流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35)图表46:这些人口净流出的省依然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处于城镇化初级阶段,靠劳动生产力释放拉动 (35)图表47:截止2016年底,三线省市库存为14亿方,回到2013年水平 (36)图表48:截止2016年底,三线省市的去化周期为19个月 (37)第一节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西方国家看,城市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1)工业城市化阶段(18世纪中叶—1950年代),西方城市从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的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的经济中心形态发展;2)逆城市化阶段(1950年—199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60%(英美超过70%),一方面城市病问题严重,另一方面交通条件改善使得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活动向郊区和周边中小城市延伸;3)再城市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重点由建设新城市向中心城区的复兴转移,市场化的产业分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如果把第一个阶段再细分,在生产方式转变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一部分来自于劳动生产力的释放,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另一部分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即城市规模越大,社会分工越明显。

逆城市化不代表国家整体城市化水平的下降,反而是一种城乡结合发展的状态。

图表1:美国个别州在70~90年代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资料来源:wikipedia、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图表2:英国逆城市化现象发生在60年代和80年代,城镇化率约78%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逆城市化最主要的特征是人口迁移方向出现逆转,郊区成为主要的人口聚集区,是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周边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从国外看通常是在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发展趋近饱和的时候,投资方向从大城市往乡村和小城镇转移。

同时,也是因为城市病比较严重,例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犯罪增长等情况。

最早的逆城市化思想起源于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念,即开创一个集农村和城市各自优点的人居环境,本质对应的是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

逆城市化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普遍,主要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

一般是由富人先搬入郊区;然后是中产阶级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是工作在市中心;接下来是郊区开始居住化和工业化;最后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居住功能区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卫星城),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大型城市带或都市圈的兴起。

图表3: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是富人先搬出,然后带动郊区城市化的发展,最后形成大型城市带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以西方国家来看,逆城市化有两个发展前提:人口的自由迁移和土地的自由流转。

人口能够自由迁移,所以一切的人口聚集和流动都是自发的;同时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自由流转,能让新兴城镇的建立成为可能。

西方的逆城市化是富人的自主行为,可以通过自己买地建房的形式。

而在中国,土地公有制导致先有土地的供应才会引导人口居住范围的选择,同时因为一线城市的人口控制,会出现两个现象,一个是大城市周围形成睡城,居民往返于市中心和居住周边城镇,另一个是大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被迫挤出不能承担的人口回到原户籍所在地。

第一个现象即是大型都市圈的形成,然而需要配套城镇间轨道交通的建设,当前暂时不具备这个条件。

我们认为中国开始逐渐出现第二个现象,即中国版的“逆城市化”现象。

2014年流动人口数据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滑,同时,常住城镇人口减去户籍城镇人口也在2014年达到峰值,这就意味着流动人口的减少并不是人口固化导致的(因为跨城市落户会减少流动人口的统计),而是确实出现了人口的回流现象。

图表4:流动人口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出现下降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图表5:常住-户籍城镇人口同样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下降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第二节人口和库存,锁住咽喉的三线在翻身过去一二线城市主要靠人口导入带动城镇化发展和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外地住房需求通常是当地新增的2-3倍。

当前一线城市收紧土地供给,要发展经济只能加大单位面积的产出,即靠劳动生产率而并非劳动生产力。

一线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开始由劳动生产力拉动逐渐向劳动生产率拉动转移,未来劳动力需求将减少,挤出的人口将返乡。

一、过去的城镇化之路,来自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从实证角度,一个国家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时,流动人口增速达到最大,一个城市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时,外来人口开始增加。

国家50%的城镇化率是总量上的人口结构变化,反映的是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城市70%的城镇化率是增量上的人口规模变化,反映的是外来人口流入城镇的过程。

从理论角度,一个国家城镇化率50%对应的是宏观问题,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一个城市城镇化率70%反映的是中观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毕、人口和经济密度差吸引外来人口的问题。

图表6: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0%,随后城镇化进程放缓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图表7:中国在城镇化率达到50%后,GDP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1、北上经验:新增外来人口与70%的印证北京在75%城镇化率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90年代时,北京自然人口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而在1995年和2000年出现外来人口的大幅增长,随后进入稳步吸纳人口的状态。

新增外来人口在2010年达到最后一个顶峰90.5万人后开始逐渐减少。

截止2015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

北京新增外来人口逐渐减少,我们分析主要有2个原因:1)户籍制度管控是北京政府的主动操作;2)劳动力需求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外来人口减少的被动原因。

图表8:2015年北京自然人口增长率0.3%,自然增长6.5万人资料来源: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图表9:1995年北京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当时城镇化率达76%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局、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上海和北京情况基本相同,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为1996年和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