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我国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够匹配,实践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
2.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上,缺乏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设施和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1)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
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1)拓展实践教学领域。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
(2)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采用项目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的结合。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将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试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意义
第二卷
第 六期
菥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和
意义 思义
张俊 红
( 阳师范 学院马列教 学部 河 南洛 阳 洛
412 ) 7 0 2
由于办学 【 要 】 应用型新兴学科是 当前地 方性本科院校适 教学 环节在 整个应 用性学科 中的地位认 识不 够清晰 , 摘
【 关键词 】 应用型学科 ; 实践教 学; 困境和弊端 ; 对策
和 建 议
当前 地 方 性 本 科 院 校新 设 立 的 应用 型学 科 实 践 教 学现 状
一
、
文章 所说 的应 用型学科 是指 当前地 方性普 通本科院校 为 适应时代发展普遍设 立的众多应用型、 实用型学科。 由于 这些 学科立足于社会 改革 实际 , 努力培养具备较强综合协调能 力和 广泛适应性的应用型符合人 才 . 它对人才的培养显得更加 具有 综合性 、 复合型特征 : 既要掌 握现代 应用学科的基本原理 , 代 现 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运行规 律等理 论知识 , 而且能够灵活运 用 科学的观 点和方法 分析和解 决当今社会 生活 中存在 的实 际问 题。 强调人 才综合应 用发现 问题、 分析 问题和解决 问题等更 加 复杂的实际应用能力 。所 以 。 于应用型学科人才就业 岗位 的 基 重要定位 . 他们需要 了解 当今企业 或政 府机关对 人才 的实 际需 要, 真正培养掌握扎实理论知识 , 整的思 想结构 的人才。 完 另一方面 , 从这些 应用型学 科产生 的历史背景 来看 , 当前 我 国政 治 、 经济 、 社会 、 文化都发 生了深刻 的变化 , 传统 的理论 知识 已经 不再 适应或者能够科学的解释 、 解答现实 中出现的各 种 问题 、 矛盾 , 因此新的形势要求应用型学科教育研 究新情况 , 解决新 问题 , 重视 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是连接高校 理论教学 与学生 实践能 力的桥梁 ,所 以进一 步加强理论 知识 的实践意 义。 重视知识 与实践结合显得更加重要。 从我 国地 方性本科 院校 办学经验来看 . 他们开办应 用型学 科 的历史 较短 , 学经验不过 丰 富. 在借鉴 的一些重 点院校 办 现 应用型学科人 才培养 方案不适应 自身培养的客观实际。 由基于 此. 结合 当今大学 生的实 际和专业特 点 , 改革 和完善应 用型学 科学生实践能 力培养体 系 .制定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式 , 建立新型大学生 实践能 力培 养模式及其重要。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调控 政策 , 将一 元 化 的教 师 教育 体 系逐 渐 向多 元 化发 展 , 综 合性 大 学 和 非 师 范类 高校 参 与 到 教 师 教育 培 养 的行 列 , 多渠 道 、 多层次、 多形 式 的教 师
教 育体 系逐 步 形 成 并 迅 速 发 展 起 来 。 在 此 背 景
01 2 — 12 — 28 [ 收 稿 日期 ] 2
中 国高校从 1 9 9 9 年 开始 连续 1 2年 的大规模 扩招 , 这 次扩招 导 致 教 师教 育 专 业 学 生 的 教 育 实 习 困难 。具 体 表现 为 : 第一 , 城镇 中小 学 自身师 资
新 中国成立 以来 , 我 国地 方 高 师 院 校在 独 立 建制 的师 范教 育体 系 中为地方 基础 教育 培养 师 资
Ap r . 2 01 3
第 3 4卷 第 2 期
Vo 1 . 3 4 NO . 2
教 师 教 育 实 践 教 学模 式 改 革 的探 索
李 玲
( 广 西师 范学 院 学生 工作 处 ,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1 )
[ 摘
要 ] 地 方 高师 院校 的 根 本 使 命 即 为基 础 教 育 培 养 优 秀师 资 。“ 教 师教 育 职 前 职 后 ‘ 三位 一体 ’ 实践
2 0 1 3年 4月
广 西师范学院学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Gu a n g x i T e a c h e r s E d u c a t i o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配 日益显 现其 历史 局 限性 , 1 9 9 9年 国家 应 时 出 台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究
《 J)o9 经济I ) o 年第 8 i2 l i 期
新课程的教学 观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基本观点 。 1 .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树立正确 的教
学观 应着重解 决教学 是课程 传递 和接受 的过
师 院 教 教 课 与 学 革 探 范校 师 育程教 改 的究
●朱石 焕 孙建 设
一
课程计划 , 而是成为课程 内容 持续 生成与转化 、 课程 意义不断建构与提 升的过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 , 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 要 传统教材观是将 教材神圣化 , 强调教师必须对 其绝 对服从 , 认为教材 的价值 在于“ 规范”
教学。这种 观点割 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 现实之联系 , 限制 了教师教学 的创造性及 教学的个性化 。 新课 程强调 , 教材只是一种课 程资源 ( 不是唯 )是一种实现课程 目标的材料。我们 不应该教教材 , , 而是用教材教。
一
2关于教学过程 中的师生关系。必须明确树立 正确 的教学观。教 . 学是教师教学生学 的过程 , 还是师生 交往 、 积极互动 、 同发展的过程。 共 在传统教 学 中, 师负责教 、 教 学生负责 学 , 教学就 是教师对学 生单向的 “ 培养” 活动。 它表现为 : 是以教 为中心 , 围绕教转。 一 学 教学关 系就是 : 我
师范院校。 要通过对 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 , 积极推进 自身转型 , 高等师 使
范 院校 成 为 新 型教 师教 育 体 系的 主体 。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教师教 育 教 学改革文章编号:0 4 4 1 (0 9 0 — 0 — 2 10 - 9 4 2 0 )8 16 0
讲你听 , 我问你答 , 我写你抄 , 我考你做。在这样 的课堂上 ,双边活动变 “ 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 了学 。二是以教为基础 , ” 先教后学 , 教了再学 , 教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也 会 形 同 虚 设 , 正 的 实 践 还是 要 等 到毕 业 实 习才 见 行 动 。 真
现在实 践教学上 , 师缺乏 主动性 , 教 更多是 应付 , 有问有 即“
摘
要: 目前 大多数 高师院校都 开办了非师范专业, 这些专业的 实践教 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用传统的师范类
专业 实践教学手段 , 在高等教育 大众化趋势和信息时代 的条件下 , 极不适应。 传统 实践教 学的观念、 方式 、 手段 、 内涵、 体 系和结构需要改变, 坚持五个原则的基础上 , 在 注意五个环节配合 , 将是对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有 益的帮助。 关键词 : 非师范专业 ; 实践教 学; 改革 ; 高师院校
2实践形式不能与时俱进 。学生数量 巨量增长和实习单 . 位联 系困难的矛盾 、 时缩减与考试 要求提 高的矛盾 、 课 创新
人 才 培 养 与 人 才 选 拔 模 式 陈 旧的 矛 盾 , 大 挤 压 了实 践 教 学 大
会分工越来越 细 , 对专业人才 的要求也 不断提高 。很多新 的 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也随着 改革开放 的推进而 日新月异。但 是很 多老 师 , 为方 便教 学 , 约时 间 , 节 或者 应付 学校各 种检
重新学习才能适应 和跟上新 的市场变化 。
式在发展 , 缺少变革 、 进步和优化的 内在动力 和外在压力 。 3家长观念陈 旧与实习单位社会 责任 缺乏 造成实践 效果 . 打折。部分学生家长观念陈旧 , 对学生成材 的期望很高 , 但对
自主权 已经成 为高校教学改革 的一种趋势 , 但是包括学生 和
在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下,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探索
在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下,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探索◆朱思峰李春丽王朝君田华伟罗梦卓杨建辉文章研究分析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师范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必要性,结合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探讨了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途径。
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大学生就业难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残酷的事实,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在就业市场上都难以获得理想的岗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师范生们面临的处境似乎更为艰难,由于这直接关涉到师资的未来流向,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不光要面临在职教师的竞争,而且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如今也加入到教师岗位应聘行列当中,师范生的就业状况就如饿虎环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快步迈入到了大众化教育,社会对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
大学生择业也日趋多元化,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教育行业就业,也可以到非教育行业就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到教育行业就业。
师范专业的本科生毕业时有部分学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大部分要就业,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行业中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师范专业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把“一刀切”培养模式改为“分类培养模式”。
即在保证总体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就业需求和继续深造需求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学生特点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师范院校实施人才分类培养的必要性由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使得就业形势异常紧张。
就目前师范教育来讲,由于编制的限制使得部分毕业生不能立即进入中学教育岗位。
仅就具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周口市调查了解到:近几年招聘教师的岗位与实际每年师范毕业生的人数相差甚远,致使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进入中小学教育岗位,需另谋其他职业。
尽管师范类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报考师范专业不是根据自己的理想和特长进行的,而是基于就业这个因素考虑的,当师范就业紧张时,不得不考虑其他出路,这就出现了师范专业学生学习的多样化。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许多地方高校开始进行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研究。
本文就对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一、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 校企合作不足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校企合作项目相对较少,实习和就业渠道不够畅通,给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带来了一定影响。
2. 课程设置滞后部分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滞后,与社会需求和发展不够贴合,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3. 教学方法单一一些高校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升,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二、改革实践方向与举措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双创基地和实验室,开展双向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新兴专业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地方高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三、典型案例分析1. A大学:“双师型”课程建设A大学在改革实践中,提出了“双师型”课程建设的方案,引入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双双授课,从而使课程更加贴合企业需求,培养更具实战能力的学生。
2. B大学:“项目式”教学改革B大学尝试引入“项目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C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C大学积极推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效果及建议1. 实施效果通过上述改革举措的实施,地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
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培养非师范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业技能概括如下 : 一是决策 、 组织类能力 , 主要包括决策
能力 、 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是公文类能力, 主要
包 括公 文写作 能 力 、 公 自动化 能 力 和速 记 能力 ; 是 办 二 _
学生个体 白 定的内部评价 , 有他评也有学生的 自评。教 学的结果不仅是获得知识 ,而且是通过知识的学习, 掌 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 以及形成探索真理的科学态 度和情感。总之 , 教师是真理的“ 助产婆” 而不是真理的 传授者。
方 向所涉及的专业技能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
发挥着引导作用 , 教师活动的 发点是学生 , 教师为学
生 的 存在 而存 在 ;教师 对学 生 的评 价更 注 重 过程 的 评 价 , 且评 价 的权 力是 师生 共享 , 式 有外 部评 价 也 有 而 方
是行政 管理专业 中的企业 管理 方 向 , 们把 其专 我
多元性 是 指这 种能力 的获 得 渠道 决不 是单 一 的 , 是多 而
元化 的, 既可 以通过课堂教学 获得 , 也可通过课 外实践 获得 ; 既可以在学校内获得 , 也可在校外获得。自身获得 周期上的长期性是指这种能力的获得是长期性 , 不能满 足于大学四年时问的获得, 而是一种伴随着管理. T作的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l 期 1 1
20 年 1 月 06 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 u n lo e h nTe c e s C l g o r a fL s a a h r ol e e
V 1 . ,l o . No l 21
NO .0o V2 6
市场营销能力 , 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与评价能力 、 广告策 ! i力和客户沟通能力 ; ii i 四是资本运营能力 , 涉及货币 资本运营能力和人力资本运营能力 , 前者主要包括资金 筹集能力 、 资金增值能力和资金安全能力, 后者主要包 括员工沟通能力、 员工激励能力和员工惩诫能力。 二是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高级家政方向 , 我们把其专 业技能概括如下 : 一是 口头表达能力 , 主要包括汉语 口 头表达能力和英语 口头能力 ; 二是家庭护理能力 , 包括 常见病简单处理能力和简单医疗器械使用能力 ; 三是沟 通、 交流能力 , 主要包括聊天能力和心理分析能力 ; 四是 厨艺能力; 五是家庭装饰能力; 六是家庭理财能力。
关于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思考
[ 收稿 日期 ]20 — — 4 06 0 2 4 [ 作者简介 ]施 小平 (96 ,男 ,江西信丰人 , 1 一) 6 广州大学助理研究员 , 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和实践 教学 。 硕
维普资讯
第3 期
施小平 : 于非师范院校举 办教 师教育的思考 关
施 小 平
( 州大学教务 处,广 东 广州 500 ) 广 106 [ 要]从 分析内涵式教师教育发 展模式 的非师 范院校举 办教师 教育 的潜在 优势和存 在 的问题人 手 ,提 摘
出了内涵式教 师教育发展模式 的非 师范 院校 举办教 师教 育 的发 展对 策 :一是 明确 定位 ,办 出教 师教 育特 色;
长期 以来所争论 的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
设、基础教育 的现状及其 改革的关注 与研究 等方 面,比外延式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具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 。
盾 ,提供了现实条件,确保了教师教育培养人才的 学术性水平。如苏州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打破原有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 ,通过设 置相近的教师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专业的普通教 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 ;另一方面 ,借
二是改革人才 培养模式 ,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加大 教育类课程改 革 的力度 ;四是重视 教师 教育 的实 践性 教学环节 ; 是加 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的培养 ;六是整合资 源,互相促进 , 高学 校整体办学实力 。 五 提 [ 关键词 ]非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G5 [ 60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 1 43 20 )3—02 0 17 —69 (06 0 02— 4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3 期 20 0 6年 9月
新建地方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改革及特色建设实践探索——以邵阳学院为例
业 知 识 、优 良的教 育教 学 能力 的基 础 教 育教 师 和 教 育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 依 据 培 养 目标 设 计 了 由公 共 基 础 课 、
1按 学 科 群 组 建 系 级 教 学 单 位 ,将 师 范 专 业 并 入 . 相 关 的系 ,充分 发 挥 多学 科 优 势培 养 教 师教 育 人 才 将原有 的 2 1个 教 学 单 位 重 组 为 1 2个 教 学 系 ,构
建 了 8个 学 科 群 ,优 化 了 学 科 结 构 , 整 合 了 教 育 资 源 ,
双 向 选 择 ,确 保 培 养 对 象 的整 体 素 质 ;通 过 主 修 学 科
专 业 ,夯 实 学 生 的专 业 基 础 ;通 过 实 施 独 立 的教 育类
本 文 系 湖 南 省 教 科 规 划 一 般 项 目 “ 方 本 科 院 校 办 学 特 色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 ( 号 : X K 6 G 0 0 的 研 究 成 地 编 J 0B D 1)
业 的同 时 ,辅 修 教 师教 育 专 业 。 二 、 教 师教 育 “ 业 + 专 辅修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构 建
与 实施
将 原来 混 编 在专 业 教 学 计 划 中 的教 育 类课 程全 部 剔 除 , 设 置 独 立 的教 育 类 课 程 体 系 。 明 确 了 教 师 教 育 辅 修 专
“ 业 + 修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是 基 于教 师 职 业 的 “ 专 辅 双
专业 ” ( 即学 科 专 业 与 教 育 专 业 ) 特 性 ,通 过 设 置 主
修学 科专业 培养方案 和独立 的教育类课 程辅 修方案 , 允 许 师 范 与 非 师 范 兼 招 专 业 的学 生 在 主修 一 个 学 科 专
高师应用化学非师范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探索研究
的思 路 , 过 十 年 的 建 设 , 学 条 件 和 办 学 水 平 有 较 大 经 办
增 加 使 用 率 , 对 高 档 精 密 仪 器 实 行 专 人 管 理 , 保 仪 并 确 器的高效运行。
2 2 实 习基 地 建 设 .
提高 。 目前该 专业师 资力 量雄厚 , 学条件 较好 , 养 办 培
维普资讯
20 年 6月 08
高 师 应 用 化 学 非 师 范 专 业课 程 改 革 与实 践 的 探 索 研 究
l7 3
高 师 应 用 化 学 非 师 范 专 业 课 程 改 革 与 实 践 的探 索研 究
钟 平 刘 红 波
( 南 师 范学 院 化 学 与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赣 州 3 10 ) 赣 400 摘 要 : 文 从 专 业 培 养 方 案 、 学 条 件 建 设 、 化 教 学 质 量 和 教 学 管 理 、 视 师 资 队伍 本 教 强 重
建设 等 四 个 方 面 探 讨 了 高 等 师 范 院 校 的 应 用 化 学 非 师 范 专 业 的 改 革 思 路 与实 践 , 之 更 使
能适 用社 会 和 用 人单 位 的 需 要 。 关 键 词 : 用 化 学 非 师范 专 业 课 程 改 革 与 实 践 应
赣 南 师 范学 院 应 用 化 学 专 业 , 19 从 97年 开 始 招 收 本 科 学 生 , 办 历 史 十年 ,0 1 被 省 教 育 厅 授 予 省 级 创 20 年
料 等 教 学 条 件 能 完 全 满 足 本 科 教 学 的需 要 。 3 强 化 教 学 质 量 和教 学 管理 我 们 一 贯 重 视 教 学 质 量 的 不 断 提 高 , 面 实 施 教 全 学 过 程 的 监 督 和 管 理 , 强 教 学 环 节 的 落 实 , 重 教 学 加 注 研 究 , 视 教 学 内容 和 方 法 的 改 革 。 近 几 年 来 , 取 以 重 采
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思考
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思考
高等师范院校一直以来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是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指导本
地实施教育事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也变得愈发重要。
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措施,让准备和实施高等师范教育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这是一个问题。
首先,要在科学基础教育方面做出改进。
院校应积极激励学科领域教师对科学
知识的教训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获得学生对科学基础的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有利于改进和拓宽课程内容。
其次,教学体系应该由教师引导,在改革中做出更大的努力。
教育应坚持“以
学生为本”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生开设综合性选修课,聘请优秀的外籍教师,通过国际交流,使学生拓宽视野,发展多元技能,培养实践精神,促进教学改革。
此外,高等师范院校也应更多地着眼于群众服务,把教育放在更大的职责中,
倡导以爱心服务的理念,为促进全民教育发展出一份力。
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任务,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传承。
总而言之,高等师范院校改革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要求充分利用
好现有的资源,而且要壮大教师队伍,不断改善专业水平,在改革中发挥院校的独特作用。
只有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上不断努力,我们才能让高等师范院校成为培养优秀教育人才的温床。
新时代就业指向下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实践研究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4期㊀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8-03-28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17年度教改课题ꎮ作者简介:曹景文(1973-)ꎬ男ꎬ湖南益阳人ꎬ博士ꎬ副教授ꎮ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和高校管理ꎮ商永林(1995-)ꎬ男ꎬ辽宁沈阳人ꎬ研究生ꎮ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和教育史ꎮ新时代就业指向下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实践研究曹景文㊀商永林(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ꎬ湖南吉首㊀416000)摘㊀要:㊀新时代地方高校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是在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开始的ꎮ地方高校通过明确教师教育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ꎬ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ꎬ构建 平台+模块 等课程体系框架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综合改革ꎬ突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ꎬ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与社会效益ꎮ此外ꎬ应在避免 技术主业 改革倾向的同时ꎬ谋划应对师范专业的教师资格证考试ꎮ关键词:㊀新时代ꎻ历史师范专业综合改革ꎻ教学能力ꎻ综合素质ꎻ就业中图分类号:G64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4-0037-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4.008㊀㊀在 十九大报告 中ꎬ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一 新的历史方位 的重要论断ꎬ进而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ꎮ [1]据此ꎬ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 2018 4号)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ꎬ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ꎮ面对新方位㊁新征程㊁新使命ꎬ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ꎮ 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ꎬ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ꎻ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ꎬ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ꎬ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 ꎮ[2]2月11日ꎬ教育部㊁发改委㊁财政部㊁人社部与中央编办五部门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 2022年)»(教师 2018 2号)ꎬ具体落实中发 2018 4号文ꎬ并且强调ꎬ要 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ꎬ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ꎬ着眼长远ꎬ立足当前ꎬ以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为核心ꎬ以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ꎬ以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ꎬ推进教师教育创新㊁协调㊁绿色㊁开放㊁共享发展ꎬ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ꎬ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㊁业务精湛㊁结构合理㊁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ꎮ [3]新时代社会对教育的殷切期待ꎬ既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国家层面回应ꎬ也是教师教育发展与师范专业改革的动力ꎮ处在改革前沿的高校师范专业ꎬ被迫先行开始改革探索ꎬ吉首大学师范专业综合改革就是其中之一ꎮ㊀㊀一㊁新时代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的必要性㊀㊀新时代社会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ꎬ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势在必行ꎮ首先ꎬ在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压力加大ꎬ师范专业招生人数上升ꎬ以及非师范专业选择从教所带来的就业竞争压力ꎬ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4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高等教育峻ꎮ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ꎬ自2011年以来ꎬ全国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速率逐年同比增长ꎬ近8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895万人ꎻ2014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727万㊁749万㊁765万㊁795万㊁820万ꎬ[4]接连创出历史新高ꎬ就业压力持续维持高位ꎬ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师范专业就业的 挤出效应 ꎬ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ꎮ此外ꎬ由于教师地位和待遇以及教书育人环境等逐年稳步改善ꎬ教师的职业幸福感㊁事业成就感㊁社会荣誉感逐步提升ꎬ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ꎬ教师职业吸引力日益增强ꎬ导致高校师范专业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快速增长ꎬ这一 羊群效应 额外递增了师范专业就业压力ꎮ因此ꎬ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具有应对就业严峻形势的迫切性ꎮ其次ꎬ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部分脱节ꎬ是高校师范专业改革的必然面向ꎮ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所需求的师资要求相比ꎬ存有差异ꎮ以历史师范专业为例ꎬ新课程改革后ꎬ中学历史教材编排形式的专题化与模块化ꎬ要求高校历史师范专业课程教学由传统的线性知识结构转变为专题讲授ꎬ这是差异之一ꎻ史学专业传统教学课时安排以理论教学为主㊁实践教学为辅ꎬ而新课改后的中学历史教学ꎬ要求教师既要有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ꎬ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ꎬ这是差异之二ꎻ高校教师(甚至包括师范生)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ꎬ历史知识的学习以记忆(甚或死记硬背)为主ꎬ而新课改的历史学科考核要求ꎬ是在记忆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与实践ꎬ这是差异之三ꎮ因此ꎬ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思想观念㊁能力运用㊁实践操作等等ꎬ已不大适用中学对师资的要求ꎮ师范专业只有改革ꎬ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ꎮ再次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把手工程 这一政治要求ꎬ迫使高校为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谋求更好的出路进行改革ꎮ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把手工程 ꎬ是在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背景下ꎬ站在保护社会对高校就业的良好预期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提出的ꎮ自2013年始ꎬ湖南省开展就业工作 一把手工程 ꎬ并且省教育厅两年一督查ꎻ对高校而言ꎬ最为要紧的是ꎬ就业工作的好坏ꎬ直接影响来年招生专业数与招生人数ꎮ为此ꎬ各高校高度重视ꎬ无不千方百计推动就业工作ꎬ包括启动指向就业的师范专业改革ꎮ最后ꎬ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高校办学定位ꎬ建立服务地方的人才优势是其主要考量指标ꎮ作为民族地方高校代表之一的吉首大学ꎬ是武陵山地区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ꎬ其服务于武陵山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ꎬ要求为武陵山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ꎬ基础教育也不例外ꎮ武陵山区地方行政㊁教育㊁医疗卫生等领域从业人员的大部分ꎬ甚或大部分部门领导ꎬ历来大都求学或受训于吉首大学ꎮ近年来因高校毕业生返回原籍就业和武陵山区就业相对容易ꎬ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武陵山区ꎬ削弱了吉首大学在武陵山区话语权与地方支持等资源优势ꎬ使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危机感日强ꎮ因此ꎬ吉首大学希望通过包括师范专业综合改革在内的必要性改革ꎬ以保持和恢复地方人才优势ꎮ㊀㊀二㊁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地方高校各师范专业改革是在学校师范专业改革的整体要求与部署下进行的ꎬ吉首大学也是如此ꎮ以2013年出台的«吉首大学关于修订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吉大发(2013)2号)为纲领ꎬ吉首大学开始了新一轮师范专业综合改革ꎻ2016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2013版做出细微调整与完善之后ꎬ师范专业综合改革框架与内容正式定型ꎮ改革具体内容有:(一)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专业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根据国家政策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际需要ꎬ结合学校办学定位ꎬ确定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ꎬ即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㊁扎实的专业基础㊁先进的教育理念㊁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兼备㊁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拓展潜能㊁富有创新精神㊁乐教适教㊁适应基础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ꎮ毕业生职业走向以中学教师为主体ꎬ同时要求初步具备从事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ꎮ(二)深入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建立 师资校地联合培养 新模式ꎬ 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ꎬ贯彻教师专业标准ꎬ建立高等学校与基础教育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ꎬ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ꎮ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ꎬ 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情况ꎬ依托学科优势ꎬ探索科学基础㊁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ꎬ积极推进师范专业辅修双专业和双学士学位ꎬ进一步提升师范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ꎬ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ꎮ曹景文㊀商永林:新时代就业指向下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实践研究㊀ 高等教育(三)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把教育专业课程作为独立模块设置ꎬ在课程设置上把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ꎬ调整教育专业课程结构ꎬ拓展课程类型ꎬ强化实践课程ꎬ增加学时和学分比例ꎬ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ꎮ教师教育专业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类型以及 平台+模块 框架构建课程体系结构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独立进行设置ꎮ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㊁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课程平台ꎬ每个平台下设若干课程模块ꎬ具体构成如下:(1)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两大类ꎮ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㊁大学外语等等课程ꎬ由学校统一进行设置ꎮ素质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精神㊁艺术情趣㊁本土特色㊁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五类ꎬ各专业学生每一类必须分别最少修满1.5㊁2.0㊁1.5㊁3.0㊁3.0学分ꎮ(2)学科专业教育课程ꎮ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㊁专业核心课㊁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程等几部分构成ꎮ(3)教师教育课程ꎮ教师教育课程由教育基础㊁学科教育㊁教育教学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组成ꎬ每一模块又分必修与选修ꎮ教育基础之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教师道德与专业发展»三门课程ꎬ选修部分包括«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发展»等课程ꎻ学科教育之必修课程«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ꎬ选修课程有«课程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等ꎻ教育教学技能之必修课程与环节包括书写㊁表达㊁教育技术应用㊁学科教学技能等课程ꎬ以及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ꎮ(4)实践教学课程ꎮ实践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ꎬ包括公共实践教学㊁专业主要实践教学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ꎮ公共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等五门课程ꎮ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实验(实训)㊁专业综合实践㊁学年论文㊁课程设计㊁毕业论文(设计)㊁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等ꎮ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普通话和教师口语㊁书写㊁教育技术运用㊁学科教学㊁班主任工作等技能训练ꎬ预计教育见习与实习等ꎮ(四)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ꎬ学校将教师职业技能分为教师基本技能㊁学科教学技能㊁教师创新与素质拓展能力㊁教师综合技能等四个层次ꎻ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ꎬ将教师职业技能细化为九大类: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㊁书写与书面表达技能㊁现代教育技术技能㊁班主任工作技能㊁教学设计能力㊁课堂教学实施技能㊁说课评课技能㊁组织和指导综合活动技能㊁教学研究技能等ꎮ根据学校改革整体要求ꎬ吉首大学历史师范专业相应对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ꎮ其最大的变化在于:第一ꎬ思路更加清晰ꎬ架构更为合理ꎬ课程设置更为丰富与科学ꎮ第二ꎬ调整课程设置ꎬ压缩理论课程ꎬ增加实践课程ꎮ如将2013年之前旧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中学历史教学理论与方法»一门课程ꎬ细分为«中学历史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与评价»«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科研方法»«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六门课程ꎮ第二ꎬ调整课时设置ꎬ大幅压缩理论课教学课时ꎬ增加实践课时比重ꎮ专业课理论教学课时量在周课时量安排不变的前提下ꎬ由18降到16个教学周ꎬ第17㊁18周为实践周ꎻ历史师范专业大学四年总课时量ꎬ由旧版人才培养方案的2802ꎬ降为新版的2542ꎬ总量减少了260ꎮ㊀㊀三㊁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的特点综观以吉首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及其实践ꎬ具有以下重要特点:首先ꎬ强调实践ꎬ注重技能ꎮ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㊁课程体系设置㊁课时调整等等改革内容来看ꎬ无不体现指导思想上的 实践取向 理念ꎻ从师范专业改革实践效果来看ꎬ改革以来ꎬ高校从经费保障㊁教学竞赛㊁职称评定㊁考核机制等各方面着力ꎬ围绕加强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能力的在校培养做文章ꎻ校外能力锻炼方面ꎬ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长由35天延长到70天ꎻ建立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ꎬ并予以经费支持ꎻ延请中学教学名师ꎬ传授教学经验与技巧ꎮ除遵照学校已有制度安排和利用学校实践平台等之外ꎬ结合历史师范专业特点ꎬ加强实践ꎬ突出技能训练ꎮ作为历史与文化学院教学品牌建设的年度师范生技能竞赛ꎬ设置有 三笔字 ㊁微课录制㊁演讲辩论㊁教学设计㊁课件制作㊁课堂片段教学等项目ꎬ全员参与ꎬ至今已办十三届ꎻ学院要求师范生利用假期ꎬ联系自己中学的母校与老师ꎬ深入中学课堂教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4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高等教育学ꎬ深度参与中学历史教学ꎬ作为假期社会实践进行考核ꎻ每学期至少延请一位中学历史教学名师来院讲座ꎬ面对面为师范生传授教学经验与方法ꎻ有效提高与提升了师范生的教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ꎬ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ꎮ以历史师范专业为代表的吉首大学师范生就业历年都非常理想ꎬ用人单位的评价也非常高ꎮ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的 实践取向 ꎬ与中发 2018 4号文件中 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ꎬ强化 钢笔字㊁毛笔字㊁粉笔字和普通话 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ꎬ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 这一思想不谋而合ꎮ其次ꎬ夯实基础ꎬ提升素质ꎮ增加通识课程教学比重ꎬ所有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历史师范专业总学分数为167)ꎬ并且规定人文社科专业学生所选课程必须以理工为主ꎬ理工专业学生必须以人文社科课程为主ꎮ改变实践能力类课程考核方式ꎬ由考查改为考试或实践考核ꎬ如教学方法类课程ꎬ利用微格教室进行课堂教学试讲ꎬ着重考查学生对教育教学理论㊁教学技能的掌握与运用ꎮ从理论基础到实践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着手ꎬ夯实师范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基础ꎮ以通识教育课程㊁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三大课程平台及其下设的若干课程模块来构建的 平台+模块 课程体系结构ꎬ外加独立设置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ꎬ全面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ꎮ除此之外ꎬ历史师范专业开展学科专业知识竞赛ꎬ要求本科生参与暑期学院组织的田野调查ꎬ阅读本科生导师制下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开出的参考书目ꎬ学院各网络平台的史学专业推文撰写ꎬ作为掌握和运用史学专业理论与知识的途径ꎬ夯实史学基础ꎮ最后ꎬ提供平台ꎬ实现能力提升与就业ꎮ学校提供展演平台ꎬ锻炼学生能力ꎮ吉首大学专门设有教师技能发展中心ꎬ作为学校 立人教育 品牌的支撑ꎻ依托此平台ꎬ每年组织全校性的师范专业教学技能大赛ꎻ参赛选手参加现场问答㊁教案与教学课件制作㊁说课与试讲等环节ꎬ进行综合评比ꎬ选出成绩突出的师范生参加省赛ꎮ历史与文化学院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的师范生技能大赛ꎬ收得了非常好的效果ꎬ历史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与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ꎮ提供就业平台ꎬ让师范毕业生实现就业ꎻ除了每年12月份召开的武陵山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以外ꎬ历史与文化学院联合其他三个有师范专业的学院ꎬ有选择的邀请一些重点中学ꎬ参加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招聘专场ꎬ有意于教师职业的历史师范毕业生基本都能实现就业ꎮ㊀㊀四、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应注意的问题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ꎬ契合了国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与要求ꎬ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ꎬ但仍应保持清醒认识ꎬ注意避免师范专业改革中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ꎮ首先ꎬ应警惕师范专业改革中的 技术主义 ꎮ大学制度的官本位化ꎬ衍生出控制大学的技术主义ꎬ遍及大学教学㊁科研㊁人才培养等各领域ꎮ所谓技术主义ꎬ是指利用某种工具㊁手段㊁技术ꎬ忽视主体ꎬ使操作过程机械化㊁程序化ꎮ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ꎬ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地方ꎮ大学的技术化ꎬ会导致大学精神的僵化与枯萎ꎬ不利于大学人的精神的形成与发展ꎮ吉首大学师范专业综合改革也有此倾向ꎬ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ꎬ以就业为指向ꎬ教学技能训练中过度强调程序与规范ꎬ存在将大学教育变成职业培训的趋向ꎮ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修养㊁学科专业知识㊁学术视野㊁思维习惯与个人性格等的外在表现ꎬ体现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ꎻ如果过分强调程序与规范ꎬ所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就具有严重的同质性ꎬ不利于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ꎬ继而会影响中学生的个性发展ꎮ虽然短期内能较好的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ꎬ但容易限制师范生的职业发展空间ꎬ难以避免将大学教育蜕变为职业培训的嫌疑ꎮ第二ꎬ不能忽视学科差异来一味强调实践ꎮ师范专业改革强调实践很有必要ꎬ但应基于学科特性ꎬ不能忽视学科差异ꎮ教学技能是基于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ꎬ因此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理工学科ꎬ都应在熟练掌握与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前提下ꎬ才能开始教学实践ꎮ不能一味强调实践ꎬ这是其一ꎮ其二ꎬ学科差异决定了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ꎬ如新授课教学ꎬ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式的要求所有学科都以案例教学为主ꎮ人文学科如历史学ꎬ除主要培养人的素养与精神之外ꎬ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还涉及历史学㊁政治学㊁哲学㊁法学㊁艺术学㊁经济学等众多学科ꎬ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各学科史实ꎬ更要有学科专业理论及分析范式等方法论指导ꎮ这与主要培养人的数理逻辑与科学素养的数理化等理工学科教学模式差异很大ꎮ否则ꎬ人文学科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ꎬ甚或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视野与独立发展ꎮ曹景文㊀商永林:新时代就业指向下地方高校师范专业改革实践研究㊀ 高等教育其次ꎬ对教师职业准入资格应早做谋划ꎮ高校师范类专业发展正面临形势比较严峻的政策过渡期ꎬ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教师[2013]9号)报考条件第八条之规定ꎬ 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ꎬ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ꎬ[5]湖南省以2015年8月«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教发 2015 39号)为改革启动标志ꎬ并在文件中明确指出 所有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及2016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师范教育类专业学生ꎬ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都需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ꎮ [5]从2016级开始的所有师范类专业学生ꎬ必须参加考试ꎬ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ꎮ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通过三门考试科目的笔试㊁面试与试讲ꎬ且笔试成绩的有效期只有两年ꎬ以及大一新生不能报考ꎬ且每年或只有一次考试机会ꎻ除笔试科目难度不小之外ꎬ师范类专业学生还需参加为期半年的教育实习ꎮ对师范类学生而言ꎬ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窗口期或只有两年ꎬ这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个极大地考验ꎬ与之前师范生只需在毕业时提出申请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相比ꎬ难度与不确定性增加不少ꎬ师范专业学生入职教师的难度加大ꎬ继而影响到报考师范专业的积极性ꎮ因此ꎬ高校应尽早谋划教师资格证考试扶持政策ꎬ让师范类专业学生能够平稳渡过这一政策过渡期ꎮ否则ꎬ即使所培养的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再好ꎬ不能或不能如期获得教师资格证ꎬ也无法入职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ꎬ 实践取向 与学生就业会落成空谈ꎮ参考文献:[1]㊀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613458ꎬ[2017-11-03].[2]㊀中共中央ꎬ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S].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c1001-29798707.htmlꎬ[2018-01-31].[3]㊀教育部 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 2022年)›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331063.htmlꎬ[2018-03-25].[4]㊀数据来源:中青在线.[DB/OL].http://news.cyol.com/content/content_16753883.htmꎬ[2017-12-15].(责任编辑㊀赵广示)OnthePracticeofReformingtheNormalSpecialtyinLocalUniversities:AresearchbasedonemploymentorientationintheNewEraCAOJing ̄wen&SHANGYong ̄lin(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atJishouUniversityꎬJishouꎬHunanꎬ416000)Abstract:㊀Thecomprehensivereformofnormalmajor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newerabeganinthebackgroundofsocialandemployers higherrequirementsfortrainingprofessionalpersonnelinnor ̄malmanor.ThroughclarifyingtherunningorientationandobjectivesofTeacherEducationMajorꎬthelo ̄calnorm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pushforwardthereformingofeducationtrainingmodeꎬmainlybuiltoncurriculumframeworkof platform+module ꎬtohighlighttheoverallimprovementofnormalstudents teachingpracticalabilityandcomprehensivequality.Ithasobtainedbettereducationaleffectandsocialbenefit.Besidesꎬwhileavoidingthetendencyoftechnologicalreformꎬshouldplantheteachercertificationexaminationfornormalspecialtyshouldbeplanned.Keywords:㊀NewEraꎻcomprehensivereformofHistoryNormalSpecialtyꎻteachingabilityꎻcomprehen ̄sivequalityꎻemployment。
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摘要】本文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对策。
要找准和提炼出本专业的特色定位;改革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关键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问题;对策所谓专业建设,简而言之,就是创建新专业,或者对原有专业增加新的设施和新的内容,对它进行改革和改造的过程。
这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建设工作和改革举措,同样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在本科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和扩大学校的辐射能力,在专业建设水平方面就要更上一个层次,要结合本校的特色和精品专业课程和学科,构建特色专业体系,为培养高质量和高水平人才提供保障。
本文主要从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方面谈几点想法。
一、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些地方院校,开设了非师范性的工科专业,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开设工科类专业也可以充实已有的教学资源,培养更多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这样就突破了师范院校单一的功能教育。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地方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建设在专业结构的调整、学科的布局等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
但是,还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地方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布点和部属高校相同学科之间重复较多,主要表现在专业特色不突出。
具体的表现是:较多的都是从模仿的角度出发,没有较多的吸收和创新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这样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出社会对高等人才需要的具体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
并且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限制,都会造成缺少特色人才,大部分都定位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方向上。
在培养模式上,与其它学校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差异。
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后来的模仿先上的”、“普通的模仿名牌的”、“地方的模仿中央的”等问题。
没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其次,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力度不够,办学模式仍依赖师范路径。
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陈慧慧来源:《新课程·教师》2011年第10期摘要:地方师范院校近几年产生的定位偏差、忽视本身的教师教育的特色、轻理论研究、培养出教师的质量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问题;对策一、地方师范院校存在的问题1.定位出现偏差,综合化趋势增强,师范性质减弱。
2.缺乏地方师范学院理论研究,表现在质量上和数量上。
地方师范院校主要是为当地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就认为不需要在科研上下功夫。
但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自己的科研水平体现出来的,教师不仅仅需要更好的教学技巧、教育能力,也需要边实践边反思,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教育科学规律相结合,然后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3.生源质量差,培养出的教师质量低。
地方师范学院的生源质量不高。
地方师范学院把学生当成高中生来对待,课程设置特别多,早上有早自习,晚上有晚自习,一味地强调多学习,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
而且这类学校特别强调考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考研究生。
4.经费不足。
地方师范院校主要是依靠地方财政来维持,中央支持的很少。
直属的师范院校还有免费师范生政策,国家每年会拨付很多给那些学校。
地方学校就只是依靠地方财政,经费一直很匮乏。
相对应的教学设备、硬件设施比较落后。
5.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在地方院校,教授级别的教师就比较少,教师主要是挣的课时费,有的甚至是请别的学校的老师来代课,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很多都是教师资源匮乏,一个老师要一学期同时带好几门课,可想而知,教师压力大、任务重,自然教学质量也不会很高。
二、针对地方师范院校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1.科学定位。
首先地方师范院校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办学目标是为了给基础教育培养教师,同时要清楚明白自己的实力和水平,坚持自己的特色。
其实地方师范院校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教师教育,弘扬教师教育特色才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明智选择。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试析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服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地方高师院校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导向,确立教育课程目标,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性教育环节,推进了职前、在职教育的一体化。
地方高师院校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力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但要适应教师教育改革提出的各种要求,还要结合学校特色,主动提出改革思路,实现教师教育的改革成效。
一、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教师教育特点1.强化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地方高师院校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为指南,推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精心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
一是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按照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专业教育三个学习模块构建理论课程教学平台。
二是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和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技能类课程模块包括三笔字、课堂语言、发音技巧、教师仪表、研究方法等。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模块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伦理、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国外基础教育发展等。
同时每个学期均为非师范类学生提供教师能力类选修课,搭建非师范类学生教育理论课程体系,着重强调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三是夯实学科基础。
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师范类各专业要按照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除开设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汉字规范与书写、中(小)学教育学基础、中(小)学应用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教育技术学、中(小)学(学科)活动与课程教学论、中(小)学(学科)教材分析等课程外,还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设好与专业相关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建设教师教育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建议
铁殿 君 ( 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
式足 _! 满 才
.
茎 2 :二 + n 妻 : 军 j 篓 @ 壹  ̄里 E UT标T匠P JI 的-J, ̄q研" I量I开iU J --sl ̄ 究 . -准I/J ;  ̄ U; 质 Y / " ' / 是 兰 差 曼堡 办 层 相 较 的 范 学第 层 看 季 方 大 三 璧分 学 次 对 高 师 大 ;三 次 莉 曼 基 莅本 为 着 三 、 …… 一… … 姜 羞 月 莉 角 I 雾 箱 藩 陆 会 奎 塞 篓 套 瓮 的f 磐 薹 蒺 堡 茬 芸喜 : … ……… … 二 圭 墅 雯 苎 :叁 要 亭 斐 薹 。 … 、 查 耋 ~2 . 2 蔷 莩 ,立 确 培 观 忌 确 正 的 养 念切 一 嬖 竺 宴 : 差 蔓耋 曼 奎 , 味 比以 攀 ,二 苫夏 : 色 办 萋 釜 : 蔓完塑 堡 呈鼻羊币 、 专 荽 至 烹芎壁 璺 錾 堡. 墨 誓 孬 煞 。 彗 茭 亨 篓l查 譬 J 耧: 三 ; 蔷 ; 答 业 塞 垦 ! 妻 仝 孥 苎 的 义 和 苎 翌 季 复 坌 要 意 亲 兰 至罹
规 范 , 护班 级 纪 律秩 序 。 卫 生 组— — 负 责 教 室 及 卫 生 区 的清 洁工 维 如 作 , 查 个 人 卫 生 ; 间 纪 律 组— — 负 责 课 问纪 律 的 检 查 , 助 解 决 检 课 协 0 引 言 同学之间 的矛盾等。各管理小组建立后 , 各组 的岗位责任明确 , 由 并 作 为 班 主任 , 天 面 对 的是 几十 双 渴 求 知 识 的 眼 睛 : 触 的是 几 组 长 负责 。 组 长 是 一 周 一 轮 , 每 接 负责 记 载 好 当天 检 查 的 情 况 。 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 如何 让 这 ~ 双 双 眼 睛 充 满智 慧 之 光? 样 使 一 怎 23 对 学 生 的 要 求 “ ” 当头 教 师 不 仅 要 做 好 “ 母 ” 角 色 , . 严 字 慈 的 颗颗心灵健康成长7我认 为班主任要 以身作则 , 做学生 的表率 , 更要 还要做好 ” 父 ” 严 的角色。教师爱学生 , 给学生放权 , 不是姑息迁 并 掌 握 和 运 用一 定 班 级 管 理 的 方法 和 技 巧 。 就, 不是 放任 自由 , 是 与 严 格 要 求 相 结 合 的 爱 。如 果 把 母 爱 式 教 育 而 1 以 身 作 则 . 学 生 的 表 率 做 错 误 地 理 解 为 在 任 何 情 况 下都 笑脸 相 迎 , 拍 打 打 , 至 在 学 生 处 于 拍 甚 教 师 以身 作 则 , 学 生 的表 率 , 自 己 的品 质 去 感 染 学 生 是 很 重 违 纪 与 违 法 边 缘 的 时候 还 不 能 断 喝 一声 ,就 歪 曲 了母 爱 式 教 育 的 真 做 用 要 的 。 大 教育 家乌 申斯 基 曾经 说 过 这 样 一 句 话 : 师个 人 的范 例 , 教 对 谛 。 鲁 迅 先 生 在仙 台 学 医 , 到 藤 野 先 生 的严 格 要 求 与训 练 , 试成 受 考 于 学 生 的 心灵 是 任 何 东 西 都 不 能 代 替 的、 有 用 的 阳光 。 学 生 的 心 绩 出乎 日本 爱 国 青 年 所 料 , 掉 了低 能 儿 的耻 辱 。 “ ” 爱 , 有 最 在 扔 严 是 只 目中 , 师是至高无上的 , 老 尤其是班主任 , 就像 一个 大家庭 的管 家, 孩 “ ” 学 生 才 能 沿 着 正 确 的道 路 马 不 停 蹄 向前 跑 , 达 理 想 的 境 界 、 严 , 到 子会 把 自 己 心 中的 喜 怒 哀 乐毫 无 保 留 地 告 诉 你 。 如 果 老 师 能 适 时 适 光 辉 的 顶 点 , 学 生生 活 更 有 价 值 。 使 地 加 以引 导 , 自 己的 一 言 一 行 、 举 一 动 去 感 染 孩 子 、 育 孩 子 , 用 一 教 会 具体说来 , 教育学生应 哓之 以理 , 之以情 , 动 导之以行。 不仅要让 起 到 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学生 明确达到的 目标 , 而且要让学生 明白为什么要“ 这样做 ” 中学 。《 2 掌 握 和 运 用 一定 班 级 管 理 的方 法 和 技 巧 生 日常 行 为 规 范 》 《 想 品 德 》 教 科 书 及 校 规 等 , 是 我 们 教 育 学 生 、思 、 都 21 把 爱 洒 向每 一 位 学 生 懂 事 的孩 子 人 人都 喜 欢 , . 爱调 皮 的 孩 的 理 论 依 据 。 我 们 要 求 学 生认 真学 习 , 此严 格 要 求 自己 , 常检 查 依 经 子 却 不容 易 。作 为班 主 任 , 要像 妈 妈 一样 爱班 上所 有 的孩 子 , 心 他 对 照 。 批 评 学 生 要 就 事 论 事 , 对 自 己、 别 人 带 来 的不 良后 果 上进 关 从 对 们 的 身体 , 心 他 们 的 生 活 , 心 他 们 的 学 习 , 心他 们 的思 想。 师 行 说 服 教 育 , 其 内心 认 错 、 关 关 关 老 让 改过 。在 现 实 中 , 学生 往 往 表 示 改 正 , 但 的 一 个 眼 神 , 次 温 柔 的 抚 摸 , 句 鼓 励 的话 语 , 可 以让 学 生 感 到 又 重 犯 。 者 就 要 改 进 管 理 方法 , 抓 反 复 , 复抓 , 错 误 消 灭 在萌 一 一 都 教 要 反 把 无 比 幸福 和 自豪 。 其 对班 里 的 后进 生和 性格 内 向 学 生 , 们 更 应 该 芽 状 态 , 于 中学 的孩 子 , 周 可针 对他 们 的 弱点 提 一 个 要 求 。 尤 我 对 每 比如 , 用宽大的胸怀和真诚 的关爱去赢得他们的 的尊敬和爱戴 ,让他 们感 针 对 孩 子 下 课 爱 奔 跑 的 现 象 , 出慢 慢 走 路 的 要 求 ; 对 孩 子 自 习课 提 针 受 到 老 师 的信 任 与 关怀 。 上 学 期 我 班 从 外 校 转 入 一 位 男 生 ,在他 身 爱 讲话 的 现 象 , 出安 静 看 书 的 要 求 等 。 提 不要 一 下 子 对 孩 子 提 过 多要 上 , 乎 集 中 了后 进 生 的 所 有缺 点 : 交 作 业 、 乱 课 堂 、 负 小 同 学 求 , 几 欠 捣 欺 这样 孩 子 会 无 所 适 从 。 到 本周 要 求 的 , 达 给他 盖 一枚 小 树 叶 印章 ; 但 同学们发现 ,当班级 的卫生工具坏 了以后 ,他 总是偷偷 地修 未 达 到 本 周
非师范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非师范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技术,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4.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推动非师范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二、非师范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1. 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课程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环节。
2. 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载体,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
3. 实践教学师资。
实践教学师资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包括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
4. 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三、非师范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1.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非师范教育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大投入,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3. 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
4. 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5. 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6. 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7. 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
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8.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9. 强化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的衔接。
实践教学整改报告
实践教学整改报告经过整改,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得到重视,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考核得到进一步强化1.改进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丰富实践教学内涵,突出职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在坚持目前所形成的小学教育专业(跟进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分散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管理办法前提下,我们对实践教学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化”管理模式,大幅度增加了人力和财力投入,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层面的工作人员的职责、规范了工作行为,从而实现了实践教学工作管理的常态化、施教的全程化,并且为丰富实践教学内涵、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实践教学工作一年来的变化可以用六个“首次”来概括:(1)颁发《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习支教管理办法》,首次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并建立首批农村实践教学基地。
实习支教的开展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迈出了“面向农村”的重要一步。
(2)首次编印要求明确、内涵丰富、操作简便的见习、实习手册,把教案、听课记录、见习实习日志、教育调查报告等汇于一册,即方便学生使用,又便于质量监控。
(3)首次开展融总结、交流、评价、评优、补救于一体的教育实践鉴定工作,丰富了教育实践鉴定工作的内涵,提高了学生对教育实践的重视程度。
(4)正式颁行《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能训练考核纲要》(师范类专业分册),创造性地建设起“通用项目”与“专业项目”相结合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考核体系,首次对学生开展“普通话口语技艺”、“计算机操作与教学课件制作”、“艺体技能”等通用职业技能和富有特色的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
(5)首次组织职业技能考评员培训与认证,为职业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提供了师资保证。
(6)首次组织学生全员参加的职业技能大赛,分专业、级部开展不同主题的技能竞赛,按“初赛→复赛→决赛”的进程开展,初赛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通过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专业 实 习 内容 单 一 : 照 原 实 习 大 纲 的要 按
求 。学生按 照 实 习大 纲 可 以完 成 一 切 实 习活 动 , 无
需 开发 和设 计其 它 相 关 内容 , 会 影 响 学 生 的动 手 这 能力 和创造 性 的发挥 。学 生实 习时仅 仅是 按照 指导
押辉远 ,陈万光 ,张耀武
( 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对洛 阳师范学院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体 系的改革方 向 ,构建 了非 师范 专业实践教 学创新
体系 ,为 同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非师范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其是师范院校如何办好非师范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为了使非师范专业人 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 需
求 , 们就这 些专 业 实践 教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 我
调查 和研究 , 从修 订培 养方 案人 手 , 以应 用 型人才 培
书 本知识 的掌 握 , 而知 识 的综 合运 用 能 力 和创 新 能
A s at yivsgt gtepat a tahn eo fnn t ce jr i L oa gN r a b t c:B et a n h rc cl ec igrf r n i i i m r o o - e h rma s n uy n o l a o m C l g , h uhr h v o s u t epat a t c iginv t nss m o o -ece a r, o ee tea tos aecnt ce t rcc le hn oa o yt f n t h r j s l r dh i a n i e n a m o w ihpoie erfrn e t tes i r jr i o e n r a cl gs hc rv s h e e cs o h i l os n t r o l ol e. d t e m a ma h m e Ke r s o a cl gs n n tah r a r; rc cl ec i f ywod :n r l o ee ; o —e6 e j s pat a t hn r o m l m o i a g e r m
1 1 实践教 学 的 内容 及评价 .
到实 习 中 , 不利 于学 生 综 合 知识 的掌 握 和综 合 能 力 的培 养 , 不到应 有 的实 习效果 j 达 。
() 3 毕业 论 文 选 题 局 限性 大 : 由于 大 多 地 方 性 师范 院校毕 业论 文 指 导教 师 的选 定 时 间较 晚 ( 般 一 在第 6学期 以后 ) 为期 短 ( , 6周 ) , 之 对指 导 教 J加
养为 目标 , 力建 立 和 完 善非 师 范 专 业 实践 教 学 体 着 系 , 索新世 纪非 师 范 专业 实践 教 学 的 主题 内容 及 探
实施 办法 。
老 师 的要求 和实 习基 地 的安 排 去 完 成 工作 , 限于 局
生产实习, 而反映专业要求的综合性 内容没有融合
1 实践教 学体 系存在 的普遍 问题
非师范专业的比例 日 益增多 , 很多师范院校非师范
专业 甚至 比师范 专业数 目还 多 。 由于受师 范性 办学 传统 的影 响 , 范 院校 非 师 范专 业 的实 践教 学 环 节 师
往往 比较薄 弱 。随 着社 会 的发 展 , 会 各行 业 对 非 社
师范 专业人 才 的要求越 来越 高 , 这就对 地方 高校 , 尤
() 1 实验 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 地
基金项 目: 阳师范学 院 20 洛 0 9年校级教改项 目: ①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 式下 的生 物技 术 专业 课程 体 系构
师 的培养 和培训 环节 较薄 弱 , 因此 , 导致本 科生 毕业
!
!二
实
验
室
科
学
第l 3卷
第 6期
21 0 0年 1 2月
De . 01 C2 0
C 2一l 5 / Nl 3 2 N
LAB 0RA T0RY S ENCE CI
V0 _ 3 No 6 l1 .
地 方性 师范 院 校 非 师 范 专 业 实践 教学 改 革 的探 讨
随着高 等教 育 的不 断 发 展 , 方 性 师 范 院校 中 地
方 性师 范院校 中非 师范专 业大 部分 实验课 程在 教学 内容安排 上偏 重 于认 知 性 和验 证 性 实 验 , 合 性 实 综 验少, 培养 学 生创 新 能力 的设 计性 实验 更 少 j 1。对
洛 阳师 范学 院非师 范 专 业来 说 , 实验 课 程 中验 证 性 实 验几乎 占 8 % ~ 0 , 合性 实 验 和设 计性 实验 5 9% 综 仅 占 1 % ~1 % 。在这 种情 况 下 , 生往 往 只 注重 0 5 学
YA i y a Hu - u n,CHEN a —g a g,ZHANG o W n un Ya -wu
( e a m n f i c n e L oa gN r a C l g , u yn 7 0 2 C ia D pr et f S i c , uyn om l o ee L o ag4 2 , hn ) t oL e e l 1
中 图分 类 号 : 6 20 G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di1 .9 9ji n 17 - 3 5 2 1 .6 04 o:0 36 /.s .6 2 4 0 .0 0 0 . 1 s
Pat a tahn e r f o —e ce a r i cl oma cl gs rc cl ec igrf m o n- ah rm j s nl a n r l o e e i o n t o 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