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玉米大田管理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玉米大田种植技术

玉米大田种植技术

玉米大田种植技术玉米大田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地整地选择地块:优先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最好地势平坦或缓坡地,以利于保水、保肥和机械化作业。

整地准备: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保证土壤松软疏松且平整。

施加基肥(如农家肥、有机肥等)改良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养分。

2.种子处理种子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病虫害情况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

种子处理:可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防治苗期病虫害,提高出苗率和幼苗健康度。

3.合理密植与播种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株行距,确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达到最佳产量。

播种时间:一般在当地表温度稳定在11℃左右时开始播种,北方地区通常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南方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前或延后。

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播种,确保开沟深浅一致,覆土严密,并结合墒情适时适量灌溉,确保种子发芽所需水分。

4.施肥管理基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包括氮磷钾复合肥、有机肥等,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的营养。

追肥:依据玉米不同生长期的需肥特点,在拔节期、抽雄期等关键生育阶段追施速效化肥,以满足中后期生长需求。

5.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及时中耕,保持土壤透气性,同时清除杂草,减少养分竞争。

病虫害防治:监测并预防玉米螟、蚜虫、锈病、茎腐病等常见病虫害,必要时采取化学或生物防治措施。

水分管理:适时灌溉,特别是干旱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涝。

及时收获: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苞叶枯黄时,判断为成熟标志,应及时收获,以免因过熟导致倒伏和损失。

6.机械化应用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使用玉米播种机、中耕机、喷药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大田玉米种植技术

大田玉米种植技术

大田玉米种植技术大田玉米种植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大田玉米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地力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田玉米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在大田玉米种植中,品种的选择是关键的一步。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优良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早熟性好、耐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

二、地力准备:地力准备是大田玉米种植的重要一步。

在大田前期,应进行充分的翻耕、松土和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性。

在翻耕时,应将底肥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然后进行深耕,以使底肥充分与土壤混合。

还应注意排除杂草、病虫害的危害。

三、播种与管理:1. 对土地进行规划: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播种面积,控制播种密度,避免过密造成的光照不足和病虫害易发。

2. 播种技术:选择适当的播种机械和方法,进行整齐、均匀的播种,保持播种深度稳定,确保种子能够发芽长势旺盛。

3.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玉米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保证养分的供给。

4. 良好的田间管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保持田间通风、适当控制温度和湿度,及时除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等,确保玉米的生长健康。

四、收获与储存:在玉米成熟后,需要进行及时收获。

一般来说,大田玉米的收获期在8月中旬至10月初。

一般采用机械收割的方式,将成熟的玉米穗割下,然后进行晾晒和干燥处理。

处理后的玉米可以进行储存,以备后续销售或加工。

大田玉米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地力准备、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和防治,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的五个环节

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的五个环节

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的五个环节1. 土壤准备玉米是一种对土壤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土壤的质地、pH值、肥力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进行适当的土壤准备是玉米田间管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1.1 土壤检测在种植玉米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检测,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土壤检测可以确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关键指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调整和施肥。

1.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石灰等。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孔隙率和保水性;石灰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

1.3 土壤肥力调整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玉米生长的需求,进行土壤肥力调整。

根据缺失的养分元素,合理施加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

同时,注意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机,避免过量施肥或施肥不当导致土壤肥力失衡。

2. 种子选择与处理种子是玉米田间管理的基础,种子的品质和处理方法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种植玉米前,必须进行种子选择与处理。

2.1 品种选择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

同时,还可以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稳定性等因素,以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

2.2 种子处理在选择好的玉米种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萌发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一般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浸种、种子消毒等。

浸种可以通过浸泡种子于适宜的保护性剂溶液中,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种子消毒可以通过对种子进行热处理或化学处理,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播种与密植调控播种和密植调控是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玉米的出苗率和生长情况。

3.1 播种方式选择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机械设备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播种方式。

常用的播种方式包括直播、穴播和条播等。

直播适用于平坦土地,可节省劳动力和机械投入;穴播适用于土地不平坦、密植较大的情况;条播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种植区域,可以提高播种效率。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是最常见的农作物,是很多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种植时要想实现丰产,对于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可分为苗期管理、拔节长穗期管理以及开花结实期管理。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管理技术吧。

1、苗期管理玉米苗期是在出苗到拔节期前,一般是生长到7-8片真叶时,这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

这时要做好蹲苗措施,首先做好土壤的干湿度,保持上干下湿状况,土壤水分要在60%左右,这样可促进根系发育膨大,还能使根系扎根更深,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有利于生长中期的吸水抗旱性。

另外在也要做好防旱防渍措施,在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当阴雨天气时,未免根系渍水,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涝。

2、拔节长穗期管理拔节长穗期主要是在拔节到出雄穗的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月,这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一起进行的,主要是以穗分化为主。

这时主要注意的是水分管理,在拔节期极易遇到春旱,是否觉定浇水要视当地的降水量而定,在此期间如果当地的降水量不足,就要及时浇水保持植株水分需求。

而且这时气温升高,蒸腾作用较大,水分极易被蒸发,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要及时灌溉才能获取高产。

在玉米抽雄时间段,对水分极为敏感,干旱时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到产量,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涝,而大风气候要及时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开花结实期管理开花结实期在玉米抽雄到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此时时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

影响它的产量的因素有授粉、水分以及光照等,在抽穗杨花时,水分不足,植株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而且还易导致茎叶早衰,这时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而在灌浆期浇水要慎重,不宜盲目的浇水,到了灌浆前期要适当的控水,到了后期在增加水分,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

而这时也是植株早衰的使其,要及时施肥防止植株早衰,还要做好大雨气候的排水防涝措施,避免土壤积水过大,导致通透性较差,使根系不能正常呼吸,影响养分的吸收。

另外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可减少空杆现象的发生,在授粉不佳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大田玉米高产是指在相同的耕地面积和种植条件下,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

高产的玉米种植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土壤保育1.深翻耕地。

深翻耕地可以将底层土壤翻到表层,增加土层深度,增加土壤的肥力。

深翻耕地还有利于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

2.施用有机肥料。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3.定期施用化肥。

化肥是快速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在种植过程中,定期施用化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

二、优质种子选择1.选择优质种子。

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选择较好的玉米种子。

这些种子在品种、抗性、生长速度等方面都有优势。

2.食品加工厂的回收种子。

食品加工厂的回收种子质量高,营养丰富,对于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三、科学的田间管理1.留意播种密度。

玉米的播种密度应根据不同品种适当调整。

通常在播种时,每畦应该保持三至四个玉米种子。

2.及时操作。

在玉米苗期,对田地进行及时、有效的除草、保湿和施肥可以使玉米苗茁壮成长。

3.打药合理。

在玉米生长期,进行适当的杀虫、杀菌等操作,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四、科学的灌溉1.合理灌溉。

玉米整个生长期的最佳灌溉时间是从前期到填穗期,每隔5天左右进行1次灌溉。

2.节约用水。

在灌溉过程中,要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等自然水源,节约用水。

以上就是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相关介绍。

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土壤保育、优质种子选择、科学的田间管理以及科学的灌溉等方面,从而让玉米的产量更加丰富。

同时,大家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进行灌溉和打药,避免产量的损失。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生长阶段分为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灌浆期等,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

同时,玉米也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防治也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病虫害防治方面,详细介绍玉米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苗期管理技术要点苗期是玉米生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此时,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接受阳光、雨水、营养,开始生长。

因此,苗期管理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苗期主要包括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方面。

(一)基肥施用适量的基肥施用可以保证玉米幼苗的营养供应,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施用,也可以在幼苗生长1-2叶时进行。

基肥的施用量应该根据土壤类型、肥料品种、玉米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亩施用20-30kg的有机肥和30-50kg的复合肥。

(二)病虫害防治苗期是玉米受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疫病、玉米夜蛾、玉米螟、白粉虱等。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业措施等,这里主要介绍农业措施。

①密植:种子的密植可防止害虫和病菌侵袭,提高幼苗生长率和产量。

②合理施肥:受到虫害和病菌侵袭的玉米地严重缺乏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有助于增强玉米抗病虫的能力。

③灌溉:及时合理地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有利于幼苗生长、防治病虫害。

④轮作:轮作可以控制病虫害源头,减少土壤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三)杂草防治苗期进行适量的杂草清除,有助于减少玉米的营养损失,维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进行;化学防治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

生长期对玉米的成材率和产量影响很大,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性能。

生长期包括施肥、中耕、喷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生长期的施肥应当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

1. 土地选择和土壤管理玉米喜爱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土地,pH值应在6.0~7.0之间。

选择田间积水的少、土层深厚、肥力丰富和土壤结构较好的土地种植玉米。

在整地之前,根据土质肥力情况进行施肥调整,同时为减少杂草对其影响,必须进行适当的翻耕、犁耕等作业。

2. 品种选择根据地域特点、生长周期确定不同品种的适宜品种,玉米生长特别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选取品种时还需考虑地理环境、土壤条件、缺陷等因素。

3. 良种选育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良种是玉米栽培技术的关键。

只有选择适合该地区的优质种子进行繁殖和推广才能保障玉米生产和品质。

4. 种植密度和行距种植密度和行距直接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生长发挥,以地形地貌为依据,根据设施条件、施肥状态、种植网布的规格等因素,合理调整密度和行距大小。

5. 施肥管理肥料对玉米生长的贡献不可小觑。

肥料的种类、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必须根据土壤的需要、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水分需求等因素而定。

一般而言,除基肥外,应在开花期、灌浆时进行追肥。

同时注意数量适度,过量施肥会导致玉米成长缓慢,品质下降。

6. 病害虫防治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很大,病解影响生长素和植物内激素的合成,体现在玉米植株生长势疲软,叶片发黄,穗头变细等不好的情况。

预防病虫害,应选择适宜的地点方便农业管理,使用适量的化学药物等方式可以防范病虫害的蔓延。

7. 结实实现在着花期间,应及时对玉米进行结实实现,从而保证玉米对水分的吸收,实现果实的取数,使玉米重量和产量的指标达到理想状态。

8.水分管理为了保证玉米生长健康,同时保证产量,确保缺水、过水都不会影响其生长,因此需要正确进行水分管理。

需要注意和掌握气温变化、日照时间和降雨量等因素的影响,选定适当的灌溉量和方法。

一般都采用滴灌、喷雾等方式为玉米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

总而言之,以上所述内容涉及了玉米栽培的主要知识点,在日常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状况,而运用更加实用合理的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收益。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从玉米的种植准备、育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一、玉米的种植准备1.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土地种植玉米。

避免低洼地或土层较浅的地块,以免影响生长和产量。

2. 土壤翻耕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平整,去除杂草和积水,为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玉米的育苗1. 种子选择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种子。

在育苗过程中要选用良好的育苗基质,保持基质湿润,确保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2. 每穴定植在玉米育苗阶段,每穴定植3-4粒玉米种子,保证发芽率。

3. 温度管理在育苗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不宜过低或过高,避免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三、田间管理1. 合理密植玉米是受密植喜高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玉米的密植程度,一般每亩种植量为2.5-3万株。

2. 土壤保湿玉米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而土壤保持一定的湿润度对玉米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玉米的生长期间,要适时施以足够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3. 施肥管理在生长季节中,要适时施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一般在玉米苗期施用底肥,结穗期和灌浆期再追施一次氮肥。

4. 土壤松耙在玉米生长期间,要适时进行土壤的松耙,松耙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5. 防治玉米苗期间的病虫害玉米苗期是玉米易感病虫害侵害的时期,要加强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旦发现有害生物的存在,要及时进行防治。

四、病虫害防治1. 主要病害玉米的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锈病、叶斑病等,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清除病株、药剂喷洒和轮作栽培等措施。

2. 主要害虫玉米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象等,要加强虫情监测,采用化学的、生物的和物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以下是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

一、播种前期1. 土壤处理:选择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好、保水性较强的土壤。

将土壤深耕细碎,除去杂草和病虫害源,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好的品种。

二、整地期1. 相间整地:将苗床和田间地块进行整地处理,清除田间农残、杂草和枯落的植株,并实施深翻整地,提高土壤肥力和通气透水性。

2. 留茬晾晒:将稻谷、豆类等前茬清理干净,堆放堤坡上晾晒,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源头。

三、播种期1. 播种技术:合理控制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选择播种工具,保证播种均匀和深度一致。

2. 施肥:根据土壤条件和玉米吸肥特点,进行科学施肥。

一般在播种前后进行基础施肥,后续根据生长阶段和作物需求进行追肥。

四、苗期1. 种子处理:将玉米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也可以进行种子增效剂处理,促进发芽和生长。

2. 过水过肥:保证苗床湿度和养分供应,提高幼苗生长速度。

及时追肥,调整肥料配方。

3. 预防苗蛀虫:喷洒杀虫剂,防止苗期蛀虫危害。

五、生长期1. 中耕松土: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保持田间土壤松散、通气性好。

中耕还可以控制杂草生长,减少竞争。

2. 喷药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药剂防治。

3. 施肥追肥: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适时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成熟期1. 调整灌溉: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水量,合理控制灌溉频率和量,防止干旱或过湿对玉米的不良影响。

2. 防治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发现虫害进行针对性喷药。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包括土壤处理、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中耕松土等。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一、种植技术1、种选玉米种子的选择要求有一定的生育力,结实力强,病抗性和抗逆性较好,适宜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叶片色泽绿润,形态健康,抗病性强,玉米苗的株高、叶片大小要符合栽培要求。

2、土壤处理在种植玉米之前,应进行土壤耕作,使土壤深耕均匀,以减少叶片的灰尘污染,提高氧气含量,改善水分分布和通气条件。

此外,在种植前还应加入适量肥料,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种子的萌发,增加株高和结实数量。

3、播种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气温水分的变化,以及期望产量的大小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当土温达到10℃以上时,可以开始播种。

播种深度一般在2-3cm之间,以适应土壤的水分变化情况,并且要定期施水。

二、防病抗虫技术1、防治病害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充分浇水,并及时进行田间无害化管理,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及时喷施有效的抗菌剂来预防病害。

2、防治虫害玉米田里的虫害主要有锈病螟、褐飞虱、褐拟螟、麦白虫和穿心莲虫等,可采用施药防治,切勿滥用农药,以免造成农药残留、生物种群紊乱等。

三、施肥技术1、施肥玉米的施肥应根据土壤的性质、耕作深度及栽培方式来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选择有机肥或无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2、施水玉米生长期的施水应根据土壤含水量、当地气温及玉米的生育阶段来定,一般来说,秋冬季节适宜湿润施水,春夏季节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而定。

四、采收管理技术1、采收玉米采收时间以玉米乳熟期为好,一般采收时间是玉米叶片开始变黄或熟穗变红,玉米粒乳熟。

采收时要谨慎,以免影响玉米的品质。

2、储藏玉米采收后应尽快进行简单的处理,并及时储存,以防止玉米腐烂变质,储藏环境要室温、通风、无异味,禁止异物混入,确保玉米的品质。

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的五个环节

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的五个环节

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的五个环节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玉米顺利生长,既能保证玉米的成活比例,也有利于玉米的产量与质量。

今天我们介绍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的五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希望对你帮助。

1、趁早检苗补苗众多原因会使苗缺少,需要做的就是及时补苗,在小玉米苗2-3叶龄期间将苗连同泥块移植并且需要及时浇灌,保证成活率高,小苗根系不发达,移植不易伤跟,所以成活率高。

有些田间缺苗严重的需要及时补苗。

2、间苗定苗3叶龄时赶紧间苗,5叶龄时迅速定苗到均匀密度。

间苗要做到“除弱剩强、除小剩大、除病剩键、除杂剩纯”。

健康的玉米幼苗应该是叶片粗大,叶色浓绿,根系发达,主干粗扁,健康生长,这是间苗的依据。

3、玉米要适时下肥苗肥需要早施、少施、偏施,在4-5叶开展时,施肥碳铵每亩225-300kg来促黄补瘦;穗肥需要重施,就是把总氮量的55%-60%作为穗肥。

夏季玉米在下播后40天左右,春季玉米在下播后50天,施肥碳铵每亩1500kg来促使饱满穗粒;玉米雌穗开花授粉期间施肥每亩150kg来去黄去弱,加大粒重。

4、玉米要治理高大玉米颗种高大,容易倒伏,这就需要及时处理。

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或者雄穗尖还剩5-15cm没展开时,使用玉米健壮素或者维他灵2号来喷洒,基本上为每亩15支活水450kg平均喷在顶层叶片表面,其中健壮素是不可以混合其他农药和化肥的,否则会出现肥料失效。

5、一定要注意防旱防涝玉米在不同时期对于水分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在拔节到灌浆时期对水分的需求就较多,特别是抽穗开花时期更加敏感。

从拔节开始到蜡熟最后,如若土质含水量小于田间拥水量的70%的时候需要迅速浇灌。

在玉米成长过程中,基本上只有在小喇叭口和抽穗开花时期分别灌一次水分。

天气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雨水季节,长期下雨会造成田间积水过多,这样会造成土壤含水太过饱满,这样就需要立即开沟排水。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必须正确运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1.合理用肥。

玉米对养分需求较大,盆栽玉米一般需要添加有机肥和化肥。

大田栽培玉米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水分条件、品种特点和施肥质量等因素,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2.适时浇水。

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幼苗期、抽穗、坐穗阶段,需要大量的水分。

但在成熟期,应减少浇水次数,以免使玉米受到霉菌孢子等的感染。

3.正确护根。

玉米根系脆弱,易受伤害。

在施肥和犁地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玉米根系。

同时,为了加强玉米的根系发育,可以适时进行针孔灌溉,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于玉米的根系伸展。

4.注意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翻耕,以保持土质松散、通气良好,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

同时可以适时拔除玉米上的老叶、病叶和虫叶,加速寿命衰老,促进新叶的生长。

5.选用高产优质品种。

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抗虫性,更适合苗期、抽穗、坐穗等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

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

二、病虫害的防治1.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它的幼虫在玉米叶片中齿口损伤,造成玉米的叶片干枯,直至枯萎。

预防措施包括在玉米种植前用草药喷洒处理,以杀灭蛀虫的卵,防止虫害的发生;定期进行玉米田间虫口检查,及时发现虫口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用防虫剂,如打蒜水、用松针煮水浇灌、施放压缩苦瓜水等。

2.玉米花叶病的防治。

玉米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初在玉米的叶片上形成小点,随着菌丝扩散,形成黄色斑点。

预防措施包括选用高抗性品种,及时清理枯叶、虫叶、病叶;使用农药进行疫苗注射,及时对玉米进行防治。

3.玉米蚜的防治。

玉米蚜是玉米生长期的常见害虫之一,它吸食玉米的汁液,导致玉米叶片变黄、脱落,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措施包括在玉米种植前采用合理的除草和施肥措施,以减少蚜的滋生条件;在发现蚜群时,可使用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1、中耕除草。

苗旁宜浅,行间宜深。

中耕虽会切断部分细根,但可促发新根,控制地上部分旺长。

套种玉米田在苗期一般比较板结,在麦收后应及时中耕,去掉麦茬,破除板结。

2、蹲苗促壮。

蹲苗应从苗期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并用新高脂膜喷施幼苗,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

蹲苗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

套种玉米播种生长条件较差,一般不宜蹲苗。

3、水肥管理。

磷肥在5叶前施入效果最好,因此,应抓好水肥管理工作,促弱转壮。

磷、钾肥和有机肥应在定苗前后结合中耕尽早施入。

并在玉米抽穗期前喷施壮穗灵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4、防治虫害。

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尤其是夏玉米。

目前,苗期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蚜虫、蓟马、棉铃虫、灯蛾、麦秆蝇等,应及时做好虫情测报工作,发现害虫及时防治。

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1 选地:土地应为排灌好,均匀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1.2 设隔离区:由于甜质玉米受到非甜玉米串粉会形成非甜籽粒。

所以,同地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要隔离,甜玉米用地周围200米之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加强甜与超甜玉米也应相距200米。

也可以采取时间隔离措施,即将成熟期相近的不同类型玉米的播种期错开15~20天,使它们花期不遇。

采收甜玉米笋的田块不必隔离。

1.3 整地:在适耕期翻地、耙地,使土壤疏松。

起畦,畦底宽140厘米(约4尺),畦面宽110厘米(约3.5尺),在田块四周挖30公分深的排水沟。

1.4 种子准备: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两天,去杂。

甜玉米种子不必浸种宜用干种子直播,出苗率高。

浸种催芽条件不合适或方法不当会使发芽率迅速下降。

1.5 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甜玉米种子易受地下害虫及鼠害危害,播种的同时将广谱杀虫刹3%呋一甲颗粒剂少量施于种子旁的洞穴里,其散发的奇臭可防止地下害虫和鼠类吃掉种子。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耐贫、耐旱、适应性好等优点,成为广大农民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简要介绍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并谈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播种前的田间管理1、地力调整:在播种前3个月,应当加强整地、施肥、排灌、松土等田间管理工作,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蓄水能力。

2、田面平整:在播种前应当将田面杂草清除干净,防止杂草的种子混入土壤中。

3、倒伏处理:在放置田硐时,应当规范分布,方便泄水并防止倒伏现象发生。

二、幼苗期田间管理1、追肥:幼苗期间,特别是在4-5叶期,应当进行追肥,同时根据土壤情况和植株状态决定追肥量,利用生物、有机、无机各种肥料配施;2、病虫害防治:在幼苗期内应当重点防治带状叶斑病、真菌性病害等。

3、灌水用药:幼苗期间应当适合为玉米进行及时浇水、喷药以及防霜冻等管理工作。

1、排水、施肥、松土:在壮苗期和生长期内应当加强排水、施肥、松土等管理工作,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保证植株拉长,抗旱、抗逆性强。

2、病虫害防治:在壮苗期和生长期内应当适合防治青枯、炭疽、芽胶根腐等多种病害。

四、抽雄期及结实期田间管理2、病虫害防治:在抽雄期及结实期内应当重点防治玉米螟、玉米蛀虫、禾虫等多种害虫。

3、防备翻劫:在玉米抽雄期,为了避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玉米灾害,应当实施防备翻劫措施,如制定应急预案,留有玉米安全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玉米田间管理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需要全方位的管理方法。

同时,每个生长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各不相同,需要科学的管理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米的生产潜力。

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

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

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与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选种与育苗
选种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同时要注意种子的质量。

育苗时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施肥。

二、田间管理
1. 土壤管理: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应注意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

在播种前应进行深翻和施肥,同时注意控制土壤酸碱度和盐分。

2.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6-8万株。

3. 施肥管理:在生长期间应根据需要进行追肥,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和时机,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秸秆柔软和病虫害的发生。

4. 灌溉管理: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应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灌溉,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

5. 病虫害防治:玉米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应注意及时发现和防治,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避免使用过量的农药。

三、收获与后期管理
玉米的收获时间一般为9-10月份,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机和
方法,避免损失和质量下降。

收获后应及时进行干燥和储存,避免霉变和虫害。

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才能获得高产高质的玉米产量。

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品种资源。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田间管理技术非常关键。

以下是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的介绍:一、选地种植1.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玉米喜欢土壤肥沃、松软,富含有机质。

若土壤过于粘土质或过于砂土质,则对植株生长不利,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2.选择明确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以每亩种植40,000-60,000株为宜。

3.选择适宜的时间:玉米适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间种植,一般在地温达到15-16℃时进行种植。

二、施肥管理1.基肥:玉米种植前应提前施肥,整地时将肥料深度掺入土壤中。

可以使用钙镁磷肥、复合肥和马粪等高含有机体肥料,以满足玉米生长的营养需求。

2.追肥: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和需求进行追肥,追肥应控制在玉米成熟前完成,避免过度施肥造成浪费。

3.晒场灰肥:在玉米成熟后。

可以在玉米田间撒上一层晒场灰,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土壤改良物质的含量。

三、病虫害防治1.玉米赤霉病:可选用多种方法,如浸种法、作物轮作、喷洒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2.玉米螟:采用生草带虫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经济阈值是每株2只。

3.玉米蚜虫:可选用使用浓度适宜的农药进行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建议采用生态防治方法为主。

四、田间管理1.及时浇水:玉米是一个喜水作物,在生长初期,应适当增减灌水次数,防止土壤过于干燥。

2.及时清除杂草:杂草会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应及时放牛、锄草。

3.及时松土:及时进行松土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肥力。

综上所述,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包括选地、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

只有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性施策,才能保证玉米高产。

浅析玉米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浅析玉米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玉米种植管理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介绍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播期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划、耕地类型和种植条件,选择抗逆、丰产、优质的玉米品种。

在玉米播期方面,应根据农业气象、土壤温度、土层湿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播期,慎重选择耕种方式,合理选择肥料、农药和其他工具,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和发育。

二、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种植玉米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品种、肥料适用常规、季节等因素,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必要的元素,同时根据玉米株高、产量、品质等因素,进行适当的缓释肥料、有机肥料、微量元素等补充。

三、科学防治田间病虫害玉米的病虫害大量生长会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在田间玉米种植管理中,要重点预防、控制玉米花叶病、玉米晚疫病、白粉病、玉米刺螟等病虫害。

科学选用病虫害防治药剂和方法,加强和改进害虫综合管理技术,建立末梢病害再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效果。

四、加强地膜覆盖技术玉米作物的覆膜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多元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规避玉米生长过程中干旱、温度快速变化、病虫害等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

此外,采取适度的灌溉措施,加强温室栽培技术,还有利于玉米种植管理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玉米种植管理技术要点综合了诸多因素,要根据不同地区和种植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尤其是在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支持下,玉米种植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领域。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一、土壤管理:1.土壤改良:进行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的施用,添加有机质和矿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

2.水分管理:合理控制灌溉的水量和频率,避免土壤干旱或过湿,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3.土壤保护: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例如搭建护坡、挖设沟渠等,保持土壤肥力和结构的稳定。

4.杂草控制: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竞争养分和水分的损失,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肥料管理:1.施肥时间: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时间,营养的供给要与植物需求相匹配。

2.施肥量: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量,避免过度肥料施用造成环境污染和养分浪费。

3.施肥方法:选择适合的施肥方法,如基肥和追肥相结合,有机肥料与矿物质肥料配合使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效益。

4.减少养分损失:避免肥料浸出、气氧化等养分损失的情况,可采用覆盖材料或精确施肥等方式进行控制。

三、病虫害防治:1.预防为主:加强田间清洁消毒、周边环境卫生管理,选用抗病虫害品种作为基础,通过预防措施提前防治病虫害。

2.合理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进行喷洒,并注意施药间隔和剂量的合理安排。

3.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天敌、益生菌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环境污染。

四、灌溉管理:1.灌溉方式:采用适合玉米生长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避免出现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的情况,保持土壤水分适宜。

2.灌溉时机: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和玉米的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时机,避免出现土壤干旱或者过湿导致的生长不良。

3.灌溉水质:保证灌溉水质的安全和合格,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植株的损害。

五、收获管理:1.适时收割: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成熟度,选择适时进行玉米的收割,避免收割过早或者过晚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2.收割机械:使用适当的收割机械进行玉米的收获,提高工作效率,并注意收割机械对土壤和植株的损伤情况。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方法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方法

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方法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田间管理是指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防治病虫害。

以下是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田间管理方法。

一、苗期管理(播种后至玉米苗高达10~15厘米)1.土壤准备:在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翻耕和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持湿润。

2.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玉米种子,并按照规定的密度进行播种。

3.合理密植:对于早熟或耐寒抗病的早熟玉米种植,在密度控制上可以适度增加,促进苗期生长。

4.正确的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温度,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以确保苗期正常生长。

5.及时浇水:确保苗期的土壤湿润,避免干燥和缺水造成苗期生长不良。

6.施肥:适量施入有机或化肥,可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苗期生长。

二、生长期管理(玉米苗高15~30厘米至抽雄)1.间苗调整:在玉米生长期间,对于密度过大的玉米田,可适当稀苗,保证单株玉米的畅通生长。

2.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玉米生长和发育。

3.防除杂草:杂草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竞争作用,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玉米田内草本植物的干扰最小化。

4.病虫害防治:及时观察和发现玉米生长期间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利用生物防治和农药等手段进行防治,保护玉米的生长。

5.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降雨情况,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干旱或积水现象的发生。

6.支架建立:对于一些高秧型的玉米品种,可以适当进行支架建立,以支撑植株,促进生长和结果。

7.修剪:在玉米生长期中,可以适量进行修剪,去除死叶和无效枝条,保持玉米植株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良好。

三、抽雄阶段管理(雄穗结茬后至雌穗露丝)1.追施磷钾:在玉米抽雄阶段,适量追施磷钾肥料,促进雄穗和雌穗的生长和发育。

2.适时除草:继续进行除草,保持田间草本植物的生长最小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七月玉米大田管理要点七月,玉米大田,管理要点

七月玉米大田管理要点七月,玉米大田,管理要点

七月玉米大田管理要点七月,玉米大田,管理要点
当前,持续高温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此,在玉米大田管理上重点是抗旱,治病,防虫害等。

一、春播玉米。

目前已进入扬花、灌浆充实期。

此时干旱缺水容易形成空杆,秃顶缺粒,造成减产,在田管上一定要加强灌水抗旱,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要。

二、迟播玉米要加强水肥管理,已进入喇叭口期的玉米要重施穗肥。

六月下旬以后播种的玉米,要看天,春苗追肥壮苗少施,弱苗重施,促进平衡生长,尽量做到苗子大小、高矮、粗细一致。

三、防治玉米螟和二化螟危害。

迟播玉米本月中旬和下旬进行。

使用药剂:玉米螟:用克螟丹或七把剑或稻畅加BT粉剂,兑水粗点盖顶灌心。

防治玉米霜霉病,使用药剂:金雷加灭菌威或灭菌威加甲霜灵或灭菌威加菌毒清,兑水120斤喷雾。

四、迟播玉米要注意防治草害,并且要及时拔去分蘖苗,防治苗荒苗,特别注意本月10日后不再种玉米,因为7月10日后成熟度差,商品性差。

(湖北当阳农业110服务中心)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
N 182019年5月·下
试述玉米大田管理技术要点
林晓亮
(黑龙江省铁力市神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铁力 152500)
摘 要 在玉米的生产种植中,要想夺高产促丰收,除了地块、品种、种植方式等环节要加强外,苗期的大田管理也十分重要。

玉米植株高大,叶展宽大,对于养分、水分、光照的需要也相对较多,只有狠抓玉米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玉米有良好的生长条件,才是玉米高产的根本保障。

玉米苗期管理的重点是要适当控制茎叶的过度增长,要促进根系的发育,达到“控上促下”的目标,这样调整后,玉米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宽而厚大,整体长势整齐,为高产提供基础条件。

关键词 玉米;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其在我国种植较为广泛,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保障农民收益,稳定玉米产量,应当重视对玉米栽培种植的管理,针对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加以分析研究,完善各阶段病虫害防治工作。

1 玉米苗期常出现的问题
玉米在整地、播种环节及种子质量等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缺苗断垄、大小苗的情况产生。

由于天气及土壤性状的原因,还容易出现部分田块干旱,造成秧枯叶。

在播种时,由于播种机械行进的速度不均匀,还可能产生部分田块的密度过大,而部分田块的密度过小的情况。

除草剂在使用上,如果时间、气候条件、剂量、方法上存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药害的发生,影响玉米的生长。

2 玉米的苗期管理措施
2.1 查苗补苗
玉米播种后,要经常进行巡田,查看出苗情况,如果发现有缺苗现象,要及时进行补苗,早期可进行补种,要封垄时,如果发现缺苗可进行带土移栽,浇水压根,保证成活。

当玉米长到五叶时,要根据品种的特性适当的间苗,耐密品种可留多些,不耐密的要少留些,确保密度合理,能充分利用肥力资源,不浪费且足够。

2.2 适时中耕
中耕是玉米苗期的重要环节,中耕一般进行两次,苗长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苗齐腰深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传统玉米种植一般要进行三铲两趟,现在多用机械耕作,基本不进行铲地,但两次中耕趟地仍要进行。

第一次浅趟,起土刚过垄台便可,第二次趟地要深趟,起土要没到玉米植株根部。

中耕能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同时也能起到灭草的效果,达到“控上促下”作用,促进植株生长。

2.3 水分管理
水分是玉米生长必要的条件,在整个生长期,都要充分供应玉米生长所需水分,因为玉米高大的植株加上宽大的叶片,蒸腾作
用强烈,需水量较大。

在苗期水分要控制在
60%左右,不能过多,保持土壤上干下湿,这
样能达到蹲苗的作用。

进入夏季以后,天气高温容易干旱,这
时要注意田间水分情况,及时浇水灌溉,保
证水分供应,利于植株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但如遇雨季,一定控制好排水,避免渍涝。

2.4 合理施肥
追施苗肥和偏心肥。

对未施基肥者可以
在5叶期追施苗肥,亩追15-15-15三元复
合肥40公斤;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
用0.2%的硫酸锌叶面喷洒,也可在根部追
施硫酸锌,每株0.2-0.4克,每亩地施1-1.5
公斤;对大小苗严重田块,要追施偏心肥。

对密度过高,长势偏旺田块,在玉米8-12叶
展开期,用玉米矮丰宝进行叶面喷施,对防
止玉米倒伏具有较好效果。

3 拔节长穗期管理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这段时间大约要一
个月左右,这时期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
长同时进行,主要生长点是雌雄穗分化发
育。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段时间常常会遇
到春旱,俗称“卡脖旱”,这时要根据降雨
情况来决定是否要浇拔节水,如果降水量不
能满足玉米的快速生长需要,就要适当补足
一些水分,浇水要在早9点以前或晚4点以
后进行,不要在太阳照射最强的时间浇水,
避免水温差太大影响玉米的生长。

套作玉米
6月底7月初拔节雌雄穗分化需水量大,不
一定时逢雨季,即使浇过春水,由于气温高
蒸发量大失墒快。

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灌
溉是获取高产的必要措施。

玉米抽雄前10
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时
对水分反应敏感。

这时如果遇到干旱天气,
必须进行灌溉补水,确保雌雄穗发育及以后
生育期的需水,争取穗的增长,夺取高产。


时期遇涝则排,遇风则要防倒伏。

4 开花结实期管理
玉米从抽雄开花到籽粒成熟一般要经
过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时玉米处在
生殖生长时期,先开花,然后授粉,再至籽料
灌浆成熟,生殖生长达到旺盛状态,这时期
玉米的生长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对于玉米的
果穗数、果穗粒数和粒重都有十分重要的影
响。

一方面要做好水肥供应,要浇足抽穗扬
花水和灌浆攻粒水,充足的水分供应,能促
进开花授粉,大大提高结实率,对于增加粒
重穗多十分必要,另外也能防止茎叶早衰,
避免灌浆期植株叶片自下而上枯黄,要根据
不同生育期的特点,加强攻穗肥的科学施
用,使玉米在最需要营养的时候能够满足,
保证植株的发育,减少空秆和瘪粒。

另外通
过科学合理的进行密植,能充分利用肥力、
光能和空间,增加通风透光性,这样便于花
粉流动,也能减少空秆。

在供应充足水分的
同时,也要注意雨季的排涝工作,田间若有
积水要及时排除,不能久渍。

如果开花期间
无风而且天气闷热,这时要注意做好人工授
粉工作,保证雌穗授粉完全,减少秃顶和缺
粒。

5 病虫害的防治
由于玉米茎秆含有一定的糖分,所以病
虫害多发,特别在苗期,叶嫩而茎秆多水,很
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常见的玉米小斑病、
大斑病、黑穗病、黑粉病、茎腐病、玉米螟、玉
米蚜、玉米蓟马、红蜘蛛、地老虎、粘虫等都易
发生。

要密切注意玉米的生长情况,发现病
情,及时防治,采取针对性措施,综合利用化
学、人工、生物等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大面积
发生,为玉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6 结束语
玉米不仅是常用的粮食作物,还大量被
用于工业酒精等行业,其种植质量与产量十
分重要。

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不仅能够有效的
增加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能够使
得玉米的销售渠道不断的扩宽,提升玉米在
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为保障玉米的高质、
高产,应当注重玉米栽培管理的科学性,通
过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栽种玉米,科学选
种,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性较强的品
种,并做好土地管理、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
虫害,激发玉米良种的增产潜力,保障玉米
的健壮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