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微练习题8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全优课堂】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
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
该城市应是( )A.广州B.上海C.天津D.南京【答案】B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即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和厦门,其中广州在通商口岸开放之前既已有“十三行”,它当时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鸦片战争之后尽管广州仍旧是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但由于上海等港口的开放,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不复存在,两广地区大量手工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的手工业者成为太平天国势力兴起的重要力量,所以答案选B项,A项不是造成杨秀清的“失业”的直接原因,C、D项开放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2.(2015·深圳宝安调研·7)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C.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D.洋务企业吸引【答案】C [上海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成为通商口岸,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发生于北方地区,与题目中的“上海”不符,故B项错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清军对峙十余年,该地区大批难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涌入上海,故C项正确;洋务企业创办于19世纪60—90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符,故D项错误。
] 3.“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
”依据史实,“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资政新篇》C.创立拜上帝教D.永安封王建制【答案】B [洪仁玕协助洪秀全主持太平天国的领导工作以后,根据其居留香港期间的观察写成了《资政新篇》,成为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的体现。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微专题练习-高三人教版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
这表明,光荣革命(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使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C.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D.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2.英国1679年通过的《人身保护法》,议会上院意图阻扰这项立法,下院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才得以通过。
这表明当时英国( )A.上院有较大的权力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C.上院的权力转移到下院D.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3.《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B.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C.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D.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4.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材料意在说明“光荣革命”A.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B.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D.推动了英国历史发展的进程5.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
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
材料中的“革命”是指( )A.君主制在英国结束B.英王丧失行政大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6.自1707年起,英国国王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但国王仍可通过赏赐官职、年金等方式控制议会。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家国天下+微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家国天下》微专题练习班级姓名得分易错点拨1 商周政体下中央权力很难实现高度集中,原因如下:(1)分封制下,诸侯爵位世袭,在自己封地内有相当大的权力,如设置官员、征派赋役等,诸侯独立性过强限制了权力的集中。
(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
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和诸侯国实力的强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就会减弱。
1.西周建立了分封制度,这种制度下“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
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
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
这反映了分封制下(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等级森严的制度特征C.尚未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2023·武汉模拟)周厉王时期,诸侯一旦对天子的行为不满,就可以不来朝见天子,甚至可对发生在国都的“国人(平民)暴动”行为不来救援。
这反映出当时( )A.诸侯联合反对暴政B.分封制逐渐瓦解C.周王室的权威衰微D.平民漠视宗法制3.(2023·营口模拟)春秋时期卿大夫虽是诸侯的臣属,但对本宗族全体族人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卿大夫的家臣只把卿大夫当成自己的君主而效忠于他,除此之外,不臣服于任何人。
这有助于( )A.消除诸侯争霸战争的危害B.推动宗法关系不断强化C.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D.巩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易错点拨2 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不利于国家统一在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地方独立性逐渐增强,诸侯国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从而为诸侯争霸埋下隐患。
尤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封的诸侯独立性较强,在周王实力衰弱的情况下,各诸侯国“以蕃屏周”的作用逐渐丧失,而且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导致中央王朝失去了对地方诸侯的有效管理和实际控制。
所以分封制对“大一统”的国家统一极易产生隐患和威胁,破坏社会秩序的团结、稳定,导致国家社会秩序崩塌。
现代中国的巨变与腾飞——当今中国(1949年至今)专题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现代中国的巨变与腾飞——当今中国(1949年至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3·广西柳州一模)下表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
该普查数据()人口属性男性女性18岁以上18岁以下汉族各少数民族城镇乡村比重%51.8248.1858.9241.0893.94 6.0613.2686.74B.为加快基层民主建设作好准备C.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D.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提供依据2.(2023·江西上饶一模)如图“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是我国1954年发行的宣传画。
该作品()A.反映了青年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导力量B.赞颂了工人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热情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3.(2023·四川巴中高三“零诊”考试)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上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机资本打了一场经济领域的“淮海战役”——“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这一胜利()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打破了国际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财经管理体制D.提高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信心4.(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如图反映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总体居高,其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和人民生活逐渐富裕B.民族独立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C.新婚姻法的颁布提高了妇女地位D.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劳动力5.(2023·陕西渭南一模)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紧急指示信,提出“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市场”,规定:“除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
高三历史练习题集
高三历史练习题集
第一部分:综合题
1. 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 解释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及其影响。
3. 评价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
4. 请描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5. 为什么辛亥革命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部分: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A. 农业革命的出现
B. 商鞅变法的实施
C. 秦朝的统一
D.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2. “和时间赛跑”的一句成语源自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A. 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
B.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C. 振兴农业的春耕运动
D.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战国时期?
A. 秦始皇的统一
B. 商鞅变法的推行
C. 长平之战的发生
D. 黄河流域的秋收起义
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A. 春秋战国时期
B. 唐朝
C. 辽金时期
D. 明朝
5.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A. 推翻清朝统治
B. 改革封建社会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实现农民起义
第三部分:解答题
1. 描述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谈谈你对文化大革命的理解,包括其目标、导致的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
3. 请解释中国近代史中的“东方问题”,并分析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4. 请阐述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与对世界的影响。
5. 描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注意:此练习题集仅用于高三历史练习,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高三历史练习题推荐
高三历史练习题推荐历史科目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有效备考历史科目,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高三学生的历史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1. 《辛亥革命的影响》题目: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有哪些?请分析并提供具体例子。
这道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的了解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如清朝的覆灭、成立民国以及新文化运动等,进行论述。
2. 《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题目: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哪些?请就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分析。
这道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二战对全球格局产生的广泛影响的认识。
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展开论述,比如战后建立的联合国、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以及民主思潮的兴起等。
3.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题目: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请列举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这个题目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以选择列举几方面的科技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并分析这些科技成就对农业、医学和工艺等方面的影响。
4.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与结果》题目: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请进行分析。
这道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结果的理解。
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提及导致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对美国独立、宪法制定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5. 《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题目: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这个题目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选择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文化、书法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说明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特色。
这些练习题目涵盖了历史学科的不同内容,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每个题目都需要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论述,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
热点专题八 海权视角与大国担当 导学案 高三历史(通史版)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八:海权视角与大国担当【热点链接】公元2022年6月17日,是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
距离上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仅过去了短短5年时间,这次新下水的航母福建舰与前两艘航母不同,它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艘平直通飞行甲板的电磁弹射航母,也是世界上第二艘采用电磁弹射的航母。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福建舰的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近代以来,由于海权意识的淡薄和海军的落后,给中国带来了无数难以磨灭的屈辱,而在中国海军的航母之路上,历经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
但在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探索中,中国历经100多年后,终于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航母之路;至此,向近代以来,那些为中国海军捐躯,为中国航母事业艰苦奋斗的先驱、英雄们致敬!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的能力,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对海洋价值的认识程度。
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世纪,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
【知识链接】一、马汉(1840-1914)的“海权论”(一)主要观点1.海权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2.海权在于国家海军和海上力量。
(二)提出背景1.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海上殖民扩张2.海上贸易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3.工业革命进行,欧美国家经济技术优势明显(三)获得海权,大国崛起的事例近代西方国家的崛起多是从掌握海上霸权开始的。
如英国,16、17世纪,政府与海盗相勾结,从事海上贸易和掠夺。
通过一系列商业战争,到18世纪中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殖民掠夺和商业活动成为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一)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1.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3.从1405年到1433年,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
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诗经》(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D.提供了研究公元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2.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出唐代诗人李白诗歌的( )A.现实主义追求B.浪漫主义色彩C.现代主义风格D.古典主义格调3.“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的上述诗句反映出作者 ( )A.忧国忧民的情怀 B.远大的政治抱负C.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D.生活的颠沛流离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种文学艺术的特点是( )A.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B.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C.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D.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5.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其文学体裁属于A. 汉赋B. 唐诗C. 宋词D. 元曲6.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此话的主要含义是A. 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B. 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C. 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D. 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7.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文学形式。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此例典型地说明了元散曲的特征是( )①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②语言通俗易懂③句子长短不受规范④表现形式生动活泼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高三历史人教版练习题
高三历史人教版练习题
(无法提供完整的1500字文章,以下是根据题目给出的一部分示例回答)
高三历史人教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摧毁旧社会的行动有:
A. 反对封建主义
B. 推翻帝制
C. 消灭宗法制度
D. 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2. 十月革命指的是:
A. 俄国二月革命
B. 俄国十月政变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
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现代中国之父”?
A. 毛泽东
B. 孙中山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运动,始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
2.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场重要的爱国革命运动。
背景上,一战结束后,中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将原属德国的山东地区割让给日本;同时,外国列强在中国占领/租借了许多领土,引起了广泛的愤慨和抗议。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抗议示威、爱国运动和文化革命。
大批学生组织抗议活动,呼吁政府抵制外国列强,同时提倡自由民主。
学生示威活动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全民性的爱国运动,激发了广泛的民族自尊心和意识。
运动还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和进步。
以上是对高三历史人教版练习题的部分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完整的1500字文章,请提供具体要求及相关材料。
历史高中练习题高三
历史高中练习题高三(正文)一、选择题1. 历史学家将商代编年起始于公元前21世纪中叶,基于以下哪一事件的发生作为标志?A. 创建夏朝B. 录制彩绘陶片《逐鹿图》C. 商诸侯向周王朝朝贡D. 建立都城郑州2. 近代中国一系列重要革命运动的成功,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以下哪些是直接触发辛亥革命的事件?A. 中法战争B. 巴黎和约签订C. 边界谈判失败D. 北洋政府危机3.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哪一个对于中国战胜侵略者起到了重要的转折点作用?A. 皖南事变B. 三大战役C. 开放重庆战略D. 重庆谈判4. 1956 年的五一口号是?A.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B. 无产者联合起来C.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D. 全体劳工联合起来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是?A. 1921 年B. 1923 年C. 1943 年D. 1949 年二、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明朝自1368年至1644年统治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
明朝统治期间,政权相对稳定,实行文治政策,加强了对国内的统治,扩展了国家的疆域,并且进行了一系列对外的军事、经济和科技的改革。
明朝将北京定为都城,修建了紫禁城,使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中心。
明朝还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升通道开放,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且发展了国内的文化、艺术和建筑。
明朝在对外扩张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明成祖朱棣多次平定内乱、消除外患,统一了全国,重新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明朝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渠道,扩展了中国的影响力。
2. 请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首先,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政权的转变。
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备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专题8测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备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专题8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1.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是( )A.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B.属于濒危的文化或自然遗产C.广为人知的文化或自然遗产D.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古迹2.乾隆、嘉庆年间,戏剧舞台上出现“花、雅”争胜的局面,其中“花”是指()A.昆曲B.昆曲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声腔C.京腔D.秦腔3.“缔约国均承认……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
……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上述规定出自( )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B.《世界遗产公约》C.《世界遗产预备清单》D.《世界遗产名录》4.下图是壁画《最后的审判》,它的作者是( )A.米开朗基罗B.达·芬奇C.拉斐尔D.马拉5.大昭寺的主体建筑经堂大殿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不包括()A.藏族艺术特色B.汉族艺术特色C.印度艺术特色D.波斯艺术特色6.下图是平遥双林寺彩塑,对其叙述错误的是()A.寺中有彩塑三千多尊B.双林寺始建于北魏C.双林寺重建于北齐D.我国现存最早木构建筑7.下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巨大的一座石牌坊,它建于()年间A.明太祖B.明成祖C.明嘉靖D.明神宗8.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
它是() A.唐代飞钱B.四川交子C.山西日升昌D.民国洋行9.西递是以______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部落()A.地域关系B.血缘关系C.亲朋关系D.上下级关系10.昆曲折子戏取代全剧的演出是在()A.康熙以后B.雍正以后C.乾隆以后D.道光以后11.明清宫殿、皇家园林体现了()①皇权至尊②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③都侧重于东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④我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下列对下图所示雕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由多块岩石叠压并雕刻而成的一件作品B.它是金字塔群中一座半人半兽的巨大雕像C.它又被称为斯芬克斯像D.它将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威猛合二为一,是世界雕刻珍品13.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是()A.平遥古城B.燕京县城C.轮台县城D.廊坊县城14.据估计,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害人数约()A. 30多万B. 250多万C. 300多万D. 400万以上15.完整性是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之一。
高三历史总复习练习题
高三历史总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航海有重要作用。
B. 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和传播信息更加方便和普及。
C.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传播。
D. 火药的应用使军事战争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2. 下列选项中,哪一位是近代世界著名的启蒙思想家?A. 孔子B. 笛卡尔C. 孟子D. 荀子3. 印度的凡尔赛王宫又称为:A. 埃菲尔铁塔B. 青岛浴场C. 泰姬陵D. 圣索菲亚大教堂4.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A. 中国禁止鸦片的进口和贩卖B. 英国不满中国对外贸易的限制C. 英国入侵中国的军事要地D. 中国对外商的不友好态度5. 下列哪一场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A. 平津战役B. 皖南事变C. 武汉会战D. 九一八事变二、简答题1. 解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2. 举例说明近代中国经历的几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3. 解释什么是冷战,并列举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
4. 解释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5. 分析南京大屠杀对二战中的中国及世界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选择其中一场战争,并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全面论述。
注意事项:本文以非正式的问答形式呈现,题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答案与选项之间用英文半角句号分隔。
请在你的回答中对选项以A、B、C、D进行编号,并在最后给出你的选择答案。
答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回答问题,对每个问题给出清晰的解释。
尽量避免使用文言文或太过专业化的语言。
高三历史练习题
高三历史练习题在高三历史学习过程中,练习题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巩固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高三历史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1.以下哪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法西斯国家?A. 苏联B. 英国C. 德国D. 美国2.以下哪个江山是秦始皇统一的?A. 战国七雄B. 魏晋南北朝C. 春秋战国D. 大秦帝国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九一八事变D. 中共一大4.以下哪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革命?A. 德国B. 法国C. 瑞士D. 西班牙5.以下哪个国家在20世纪初实行了种族隔离政策?A. 加拿大B. 南非C. 墨西哥D. 俄罗斯第二部分:解答题1.简述中国近代史中的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探讨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解释大航海时代在欧洲历史中的意义。
4.以中国防御侵略的历史事件为例,阐述如何通过历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5.以一位历史人物为例,分析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1.论述欧洲文艺复兴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2.就中国近代史中的辛亥革命,分析其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3.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探讨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4.就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或时期,分析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特点。
5.论述工业革命对欧美社会的影响。
这些练习题涉及历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希望能够帮助你回顾历史知识、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你能够在练习中取得好成绩,加油!。
高三年级历史模拟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模拟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在下列哪个国家得到应用?– A. 中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爆发在哪一年?– B. 1916– C. 1918– D. 19203.中国的五四运动是在哪一年爆发的?– A. 1912– B. 1919– C. 1925– D. 19494.以下哪个国家加入了二战?– A. 中国– C. 德国– D. 美国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获得国家政权?– A. 五一口号– B. 北京协议– C. 中共一大– D. 解放战争第二部分:主观题请分别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得到应用,对中国有何影响?2.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什么?3.请简要描述五四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4.请简要描述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5.请简要描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A2. A3. B4. B5. D第二部分:主观题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应用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中国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与中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相吻合,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革。
2.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导致了全球范围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二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的几个大国地位下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冷战。
此外,二战导致了联合国的成立,推动了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
二战也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的建立,为后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是中国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高峰,也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训练题:民族工业材料解析题
1. 【综合题】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
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
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
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材料二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
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
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
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
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材料三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
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
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小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收效甚微”的原因。
小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意义。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联考质检卷精编 专题8 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生活变迁
2021 届高三复习历史名校联考质检卷精编专题八中国近代经济及社会生活变迁1.1840—1894 年,资本在100000 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有23 家,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为7631000 元。
1895-1913 年增加到136 家,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为103153000 元。
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C.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D.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2.据统计,19世纪70-90年代中国出口贸易基本情况(出口货物值占出口总值的比重) 如下表所示。
时间茶丝豆棉花其他1871-1873 年52.7% 34.5% 0.1% 0.2% 12.5%1881-1883 年46.2% 26.2% 0.2% 0.4% 27.0%1891-1893 年26.6% 24.9% 1.2% 4.8% 42.5%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A.丝、茶出口的竞争力不断增强B.出口贸易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自然经济解体范围逐步扩大D.对外贸易入超局面得以改变3.晚清洋务派郭嵩焘在开矿问题上认为“天地自然之利,百姓都可以为之,不必官为督率,若经由官开采,则将夺民业,烦扰百端,百姓岂能顺从”。
这一主张()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保证了煤矿业的健康发展C.说明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突破了洋务派的核心思想4.1932 年,有学者感叹,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吾国实不啻久已分为十百千小国”。
1935年11 月,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次年增加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再有货币发行权。
这一举措()A.推动实现了国家政治统一B.加剧了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说明政府为抗战做好了准备5.下表为1933 年中国手工业生产占净加值的百分比业别百分比业别百分比木材产品95.1 衣服83.2金属产品32.6 橡胶、皮件73.6电器用具11.4 食品、饮料、烟叶90.3交通运转设备91.8 纸张印刷70.6石器陶器78.5 其他92.6化学品37.4 全部工业70.2——《1912—1949 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注:净加值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 依据上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重化工业的近代化程度普遍较低B.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举步维艰C.当时中国工业以手工生产为主,近代化水平较低D.当时政府不支持民族工业,致使近代化水平较低6.从1912 年4 月到1916 年6 月,袁世凯统治中国四年零四个月时间里,全国至少有75 家报纸被封,49 家报纸受传讯,9 家被军警捣毁,24 名记者被杀,60 人被捕入狱。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练习含答案1.[2023·湖南高三模拟预测]西周时期,在渭水平原和漠北草原之间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介于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之间的“戎”“狄”。
到战国秦汉时期,史籍则普遍记载西周时的猃狁、戎、狄,战国时的胡、匈奴都是同一民族。
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淡化了民族差异B.华夏民族拓展了农耕区域C.匈奴族群完成了局部统一D.统一观念影响了史籍书写2.[2023·广东茂名高三二模]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汉匈边地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局面。
据此可知,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 A.维系了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C.稳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秩序D.反映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史载,东汉魏晋时期,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加强B.华夷之间的差别基本消失C.政府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溢生4.[2023·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
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5.[2023·辽宁葫芦岛高三一模]宋代在边疆地区,均有与各地区少数民族政权的互市,往来十分密切。
当少数民族政权侵扰或不臣时,宋政权多会“既禁岁赐,复禁和市”,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一现象反映出()A.互市在民族问题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B.各族政权一定程度上融入宋市场体系C.宋朝以经济手段逐渐控制了各族政权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时各族的共同愿望6.[2023·广东揭阳高三模拟预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的名号多是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辽宋夏金时期,辽人以轩辕氏、炎帝后裔自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标准练(三)
时间:25分钟满分:37分
1.(2018·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量检测)(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不列颠人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之后,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
南京大学王长江说:“从全世界来说,当时(指‘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唯一一个强国就是英国了,所以从它的实力、它的信用,从它的制度完善上面,它是一个强国的象征。
”英镑走向全球化,不仅是基于世界对英国经济实力强大的信任,更有赖于英国完善的金融制度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摘编自《货币战争:英镑是怎样取代黄金的》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符合本国和西方利益的国际金融秩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挟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将大部分国家纳入其中。
英国作为美国的“特殊盟友”,一直是美国可以充分信赖的“小兄弟”,一直比较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
然而,中方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作为对这一金融秩序一次不大不小的突破,英国在没有向美国打招呼的情况下就申请加入该行,我们看到的是世界格局、国际秩序的深刻变化。
认真分析英国这一举动,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摘编自轩毅《由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说开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镑能够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特点。
(7分)
(3)由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8分)
解析第(1)问,把握住“‘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这一关键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从政治(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济(工业革命
的影响)、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方面组织答案。
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等有效信息,从建立(美国主导)、内容(美元地位特殊、体系完备)、实质(服务于美国争夺霸权的需求)等角度加以解答。
第(3)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要求探讨“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这一热点话题,组织答案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回答。
一是阐释材料中深刻变化的内涵: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等)、国际秩序(经济全球化)等;二是结合亚投行本身的特点(存在金融商机、顺应经济一体化进程等)。
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金融制度;健全的法制;世界市场的形成;自由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银行信用体系的建立等。
(任答5点即可,10分)
(2)特点:美国主导;美元地位特殊;体系完备;服务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需求等。
(7分)
(3)结论:美国对世界事务的掌控力下降;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秩序中的话语权提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亚洲存在金融商机;亚投行顺应经济一体化进程等。
(任答4点即可,8分)
2.(2018·济南市高三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
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作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作出阐释,不表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解析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答的关键是将设问的内容与题中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确立主题的过程中将你所选取的史实、作出的评价统一起来,然后按照设问分别从主题、解释、评价等角度梳理作答。
答案示例一研究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2分)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百姓道德的风向标;(2分)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2分)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2分)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的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后成为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的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4分,必须答出中西两个角度,否则只能得2分)
示例二研究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2分)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2分)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2分)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2分)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法律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为启蒙运动传播的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