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4
③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亦作蜚短流长。
④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反应 反映】 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
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
反映: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 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反映 ,不能一 例:①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要及时向老师______ 时兴起发生过激行为。 反应 也存在 ②由于人的体质的差异,对某些药物的过敏______ 较大的差异。
要点:归纳内容要点 以“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为例,作者重点论述了“宝玉挨 打”情节设计的什么特点?具体由哪几方面进行阐述?请简述 这几方面的观点。 【点拨】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
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
启下的过渡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 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 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④取材广泛。可选取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语言、技 巧等角度,可以多个方面综合评析,也可从一个角度深入挖掘。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缔 构( dì ) . 惶遽 ( jù ) . 焙 茗( bèi ) .
湍 急(tuān ) .
chuàn 金钏 儿( ) .
笞挞 ( tà ) . 捋 起( luō ) .
luò 络 绎不绝 o 酪 奶là là o 烙 印 i 焙 茗 bè i 蓓 蕾 bè pēi 醅 酒
3.词语积累
①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②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 程或各干各的事情。课文中指创作方式不落俗套。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
《红楼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文学、建筑、医药等各方 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其结构特点也一直被人称道。本文就是探 讨其中情节波澜的一篇名作。
文体常识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这 是它与其他议论文相同的共性。但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 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其他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这 是它的个性。因此,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既要具有一般论说文 的特点,又要讲究文学性。
【对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提示】解答本题先要弄清楚句子陈述的对象,理解其修 饰、限制成分,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案】这一句用云雨来类比《红楼梦》高潮的组织有层 次感的特点很恰当。从下文看,“乌云一片”指金钏儿投井, 雨村临门,这是高潮的导因。“黑云翻滚”指忠顺王府索人, 这是高潮的诱因。“电劈雷轰”指贾环的飞短流长、造谣中 伤,这是高潮的直接发因。这些原因就导致了“大雨滂沱”— —宝玉挨打。一一对应,层次分明。
【即时小练】 请你以“读书方法及效果”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采 用我们熟悉的现象作类比。200字左右。 【答案】读书就跟到博物馆参观一样。你可以“精读”, 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 “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 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 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 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 体。
⑧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文中指创作方 式不落俗套。
⑨不可或失:即不可缺少。或,稍微。 ⑩飞短流长:散布谣言,中伤他人。飞,散布。 ⑪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⑫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议论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课件
情节波澜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 景和历史环境,使读者更加深入地 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
03
红楼梦情节波澜的体现
人物命运波澜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纠葛
宝黛之间的情感起伏,从相互倾慕到误会重重,再到生死离别, 构成了小说最动人的情感线索。
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波折
宝玉与宝钗的婚姻被家族利益所左右,两人并无真爱,但又在生活 中逐渐产生情感,情节跌宕起伏。
总结与思考
对红楼梦情节波澜的认识与理解
情节波澜起伏
红楼梦的情节设计巧妙,波澜起伏,通过一系列事件和转折,展现 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
情感冲突与矛盾
小说中的情感冲突和矛盾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情感纠 葛和矛盾冲突,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象征手法与隐喻
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和隐喻,通过这些手法,展现了情节背 后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家族外部的危机
03
如北静王对贾府的打压、贾雨村的诬陷等,都对贾府的兴衰产
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变革波澜
01
02
03
封建社会的衰落
小说背景设置在封建社会 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封 建制度逐渐崩溃。
农民起义的冲击
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所见的 贫困景象,反映了当时农 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 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冲击。
新思想的萌芽
红楼梦中的情节波澜
指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情节发 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起伏、转折、变 化等,如人物命运的起伏、情感纠葛 的变化、家族兴衰的转折等。
红楼梦情节波澜的特点
丰富多样
相互交织
红楼梦中的情节波澜丰富多彩,既有 家族内部的矛盾冲突,也有个人情感 的纠葛变化,还有社会背景的变迁等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习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基础夯实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些人在不断地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幸福的平淡。
②在这种应酬场合,我真是如坐针毡....,一刻都待不住。
③毕业时,虽然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中一直把彼此当作一辈子的朋友。
④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
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⑤遗老们把这些青年学生办报、演剧等等,一律看作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⑥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待。
③海誓山盟:盟誓坚定,好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多指男女忠贞相爱。
④打退堂鼓:古时官吏退堂时要击鼓。
比喻做事时畏难退缩。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项,一面和两面不照应,“要激发这种潜能”应改为“能否激发这种潜能”。
B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加“的”。
C项,语序不当,最后一句应改为“均可在一夕间给企业造成大灾难”;或搭配不当,将最后一句改为“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遭遇大灾难”。
3.导学号565700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书中诗的悲凉意味。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20170630184
(3)走到庐山瀑布跟前,只见银白色的水流,一缕一缕地倾泻 下来,撞在岩石上,水花四溅,飞短流长 (√? .... 是可爱。 (4)印度《帕斯卡日报》网站 10 日宣称,中国在缅甸位于孟 加拉湾的科科群岛修建跑道及军事设施,而此地距离印度安 达曼和尼科拉群岛仅 20 公里。这令印度政府如坐针 毡(√? ... ×?)。 ×?),煞
参考答案:(1)分道扬镳: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前程。此处 使用正确。(2)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此处指 绑匪。使用正确。(3)飞短流长:指散布谣言,中伤他人。此 处使用错误。(4)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 神不定,坐立不安。此处使用正确。
1.本文探讨曹雪芹安排情节波澜的经验,作者认为《红楼梦》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焙茗 (bè i)(mí nɡ) 缔 构(dì ) .. . 波澜 (lá n) 分道扬镳 (biāo) . . 漩涡 (xuán)(wō) 笞挞 (chī)(tà) .. .. 私塾 (shú ) 肮 脏(ānɡ) . . . 朕 兆(zhè n) 滂沱 (pānɡ)(tuó) . .. 惶遽 (huá nɡ)(jù) 迭 进(dié ) .. . 垂头耷 耳(dā) .
籍
贯
江苏如皋
相关资料
当代学者。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 系。历任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教师、南通师 专中文系教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 刊》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 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中国 美学史。代表作品集有《小说美学》《明清 短篇小说概论》《唐代美学史》等
(2)多音字
断喝 . 喝 喝 水 . 捋 起 . 捋 捋 胡子 .
hè hē luō l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流tǎng淌
p ū 铺垫
(3)tǎng倘若
(4)逮bǔ捕
cháng徜徉
bǔ哺育
语无lún伦次 (5)
美lún轮美奂
层深dié迭进 (6)
dié叠床架屋
骗C电o话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启示”可作动词,指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也可作名 辨
词,指通过启发提示所领悟的道理。 一
“启事”指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 辨
壁上的文字。
2.偶尔 VS 偶然
①15 日午后的雷声拉开了降雨的大幕,气象部门预计,
(4)C分o道p扬y镳rig:h分t 路20而0行4。-2比0喻11目A标s不po同s,e各P走ty各L的td路.或各
干各的事。 (5)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6)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7)垂头耷耳:精神不振、神情萎靡。
(8)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9)不速之客:速E,v邀a请lu。at指io没n有o邀nl请y.而自己来的客人。 ted with(1A0)大sp逆o不se道.S:旧lid时e统s治fo阶r级.N对E破T坏3封.5建C秩l序ie的nt人P所ro加f的ile重5.2
高潮的独特的情节设计特点。
[理脉络]
《红楼梦》情节独特
ted withC《的澜Ao红情s节pp楼节y选or梦波sig》eh.St总分2lEi0d层推高高高v0ea层举潮潮潮4slu铺高-的的的f2ao垫潮形组发0tri1o成织生.1Nn有有有EAo必层偶Tsn然次然pl3yo性感性..s5eCP关淡中lite于的掀yn在生波Lt t平P活澜dr.ofile 5.2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20221220255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九分。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2.叙事例:选用事例时,要紧扣论点切入,截取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使
之与中心吻合。叙事例时一定要语言简洁,能够抓住精髓要害。注意:①
事例不能多,一至两个即可,但要典型;②对所举的事例不能具体描写,只能
评述、分析;③用例要新,尽量不用已经用滥了的名人逸事或眼下最“热”
织有层次感(情节波澜起伏隐显,脉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③
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九分。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3.结合你对“宝玉挨打”情节特点的分析,谈谈你对本文的评价以及在鉴
赏情节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提示作者抓住了《红楼梦》叙事艺术中最具创造性的突出特点和优点进
以生命为代价,品尝了这种美丽的“爱情苹果”,西红柿才得到世人的喜爱。这
个人应该同那些伟大的作家、科学家一样受到尊敬,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勇敢
尝试。大文豪鲁迅曾说过:“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具有非凡的勇
气。”由此可见,探索和尝试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
至关重要的。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九分。
行阐述。这与作者对作品的精心研读和扎实的鉴赏基础、广泛的材料积累
是分不开的。
具体体现在鉴赏情节时,应反复思考:情节波澜是怎样组织、准备和
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好处或不足等。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十九分。
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必修4第二单元议论文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
必修4第二单元议论文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测试题 2019.91,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地①我的心--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也就是说,使人不能不感到,这座丧失了双臂的雕像中,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在出神入化地②着作品。
1.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是①:②: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A.这是作者的一个荒唐的想法B.这句话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C.必须失去双臂是因为她的双臂雕刻得与秀丽的身姿不协调D.双臂的丧失会使雕像的整体美更加突现,还增加了她的神秘性3.文中“美术作品的命运”指:。
“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是:。
2,对我来说,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我只能认为全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
当然,那些方案对丧失了的原形是做过客观推定的,所以,为复原所做的一切尝试,都是顺理成章的。
我只不过是自找烦恼而已。
然而,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了吧。
因为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量的变化,而是质量的变化了。
当艺术效果的高度本身已经迥然不同之时,那种可以称之为是对欣赏品的爱的感动,怎能再回溯而上,转移到另一个不同对象上去呢?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地精美绝伦。
比如,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也许是被人像柱支托着,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笏?不,兴许根本不是那样,而是一座显露着入浴前或出浴后羞羞答答的娇姿的雕像。
而且可以进一步驰骋想象--会不会其实她不是一座单身像,而是群像中的一个人物,她的左手搭放在恋人的肩头。
人们从考证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提出形形色色的复原试案。
我阅读着这方面的书籍,翻阅着书中的说明图,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
选择出来的任何一种形象,都如我方才所述,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精选多篇)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精选多篇)第一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红楼梦》的情节波澜教学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美”2.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评述文学作品的“美”(初步学习写作书评)3.情感态度和价值:突出了贾府必然走向没落的悲剧。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观点【教学难点】弄清文学短评的特点【教学设想】 1.合理进行教材整合。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一文安排在第二单元(议论文单元部分),笔者将之安排于授完第三单元的《宝玉挨打》一文后,原因有三:① 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较严密的文学鉴赏思维,这必须立足于对鉴赏对象有较深了解的基础之上;②从学段学习整体设计思考: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进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在教授第一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时评;教授第二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短论;教授第三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书评。
③结合第三单元的“点击链接”(《采尽百花细酿蜜》《奇文共赏写书评》)共同学习。
2.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课内学习: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总结文章写作手法课外延伸:① 研讨《抄检大观园》,进一步鉴赏《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②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习写作书评的一些方法;③ 引导学生走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
课内外结合,体现“阅读探究——评价总结——学习借鉴——反思发展”的学习过程。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广东教育出版社(注:此时已进行了《宝玉挨打》一文的整体阅读及人物形象分析,转而分析其情节波澜的设计。
)(此环节可安排在《宝玉挨打》一课中进行)1.思考《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波澜设计:① 学生简述课文情节,明确“宝玉挨打”的原因及过程② 学生阅读思考:A)读完此文,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其情节设计的评述。
B)哪一个情节你最感兴趣?为什么?2.学习小组交流思考结果,并作汇总记录。
【精品推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
7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
学国学
1.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 ——选自《省心录》
【译文】 别人有错误,自己必然能知道;自己有了错 误怎么反而不知道?
【评说】 人格成熟的 5 个标志:学会换位思考,具备自 知之明;开始关爱他人,懂得接纳包容;能够控制情绪, 张扬转作内敛;乐观而不抱怨,踏实而不造作;谦恭而不 傲慢,稳重而不妄为。
(7)滂.沱.( )( ) (8)垂头耷.耳( )
(9)惶.遽.( )( ) (10)焙.茗( )
答案:(1)dì (2)biāo (3)tuān (4)xuán (5)chī tà
(6)lù dù (7)pānɡ tuó (8)dā (9)huánɡ jù (10)bèi
2.多音字
()组词辨析法
葱葱的树林中埋藏.( ( )。
)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笔宝藏.
答案:(1)①fèn fēn ②zhònɡ zhōnɡ ③pī pǐ ④mài mò ⑤sè shǎi ⑥luō lǚ (2)①hē hè ②xià shà ③cánɡ zànɡ
五、写准字形
漩wō( ) 1.wō( )牛
wō( )藏
1.以“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为例,作者重点论述了 “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什么特点?具体由哪几方面进 行阐述?请简述这几方面的观点。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 推举高潮。具体由三方面阐述:
①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有社会的必然性;有情节的 必然性);②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情节波澜起伏明显,脉 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③高潮的发生有偶 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议论文(七)《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4
课时跟踪检测(七)《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时间:40分钟分值:39分)一、语言表达专练(3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安倍晋三谈及钓鱼岛主权问题时,却表示“绝对不会向中国退让一厘米的土地”,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②毛泽东同志对党与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往往是表现在某些历史的转折关头,他以正确的思想、杰出的领导艺术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力挽狂澜,扭转乾坤.③“哗、嘭嘭-—”这是9月16日午间强台风“海鸥"飞临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港时,扶摇直上、海浪涛天、船只相撞带来的巨响。
④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确实是长篇大论,内容丰赡,情节跌宕,人物生动,思想深刻,给读者以启迪.⑤中国广州的一位特型演员希望通过扮演美国总统奥巴马走红演艺界,人们在看过他的表演后,的确觉得他的模仿惟妙惟肖,印象深刻。
⑥史书里没说,但是演义里绘声绘色地写出了尉迟敬德“三鞭换两锏”的故事,指的是敬德挥出三鞭,而秦叔宝只用两锏就接住了,以此表现叔宝还胜了一招.A.②⑤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⑤解析:选A ①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指正直的言行.此处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②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符合语境。
③扶摇直上:比喻仕途得意。
属使用对象错误,不合语境.④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不合语境。
⑤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美妙逼真。
符合语境.⑥绘声绘色: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指描述的形象生动。
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意义。
他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分不开。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4
(7)滂.沱.( )( ) (8)垂头耷.耳( )
(9)惶.遽.( )( ) (10)焙.茗( )
答案:(1)dì (2)biāo (3)tuān (4)xuán (5)chī tà
(6)lù dù (7)pānɡ tuó (8)dā (9)huánɡ jù (10)bèi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2.学完此文后,你对鉴赏文学作品有何心得?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和占有较丰富的 材料。(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应作细品细析,多问几 个为什么,以形成独到的见解。(3)选好鉴赏点。
3.思维争鸣。 对“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分析,后人有很多的见 解,谈谈你的认识。 观点一:“宝玉挨打”是一个疾风骤雨式的大场面, 情节设计有层次,而又紧凑急速,极有气氛;矛盾冲突 的形成和转化极富戏剧性(如最后贾母的出场)。
【译文】 事事顺着我的心意说话的人,是小人,应当 迅速远离他。 【评说】 喜欢拍马的人都是为了骑马。如你总让他拍 下去,迟早会用马上的辉煌,为曾经别有用心的喝彩买 单!
【评说】 喜欢拍马的人都是为了骑马。如你总让他拍下 去,迟早会用马上的辉煌,为曾经别有用心的喝彩买单!
3.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选自《尚书·太甲中》
未来两三天厦门天气仍然不会好转,除了降雨,________
还会有雷电。
②作为政府管理机构,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 招聘,前两名竟然均为内部职工子女,这究竟是________ 的巧合,还是制度的缺失? 答案:(1)①启示 ②启事 (2)①偶尔 ②偶然
1.本文是一篇对文学巨著《红楼梦》进行评论的文 章,非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请根据文章谈谈作者在构思 行文上的特点。
【新】版高中语文第2单元议论文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7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不读就是人生的极大遗憾,《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这部中国文学史的无价珍宝,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发现它的秘密。
它的魅力值得所有的人去关注和探究。
如果你喜欢它,那么就好好地投入它的怀抱吧!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微感言: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2.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3.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4.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6.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7.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一、审美视窗反封建的斗士——贾宝玉贾宝玉不好读书,只喜玩物,因此有人说他是不学无术;贾宝玉心直口快,不避忌讳,有人说他鲁莽无礼;贾宝玉喜好女孩,混于内帏,于是有人说他是好色之徒。
宝玉不喜欢读书,因为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迹于污浊不堪的官场;宝玉口无遮拦,因为他不拘礼数,他要自由,他不愿为封建礼教所束缚;宝玉与大观园中姐妹交往甚厚,因为他很重视男女平等,至少他不像他的父亲或其他叔伯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让自己凌驾于女性之上。
宝玉与女孩子们——不管亲戚们也好,侍从们也罢,一视同仁。
宝玉有一颗封建卫道士们没有的民主之心。
贾宝玉就是贾宝玉,他是《红楼梦》中一个少有的斗士。
莎士比亚笔下也有一个势单力薄但顽强不屈的战士,他就是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与贾宝玉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人,但他们却面临着几乎相同的命运——被封建势力消灭或反抗。
哈姆莱特最终倒在了封建卫道士的剑下。
贾宝玉的境况与他相比可就差距甚远了。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
【名师点拨】
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全面论证
自己观点的评论手法。运用例证法证明论点,比
喻论证手法的运用,严密的论证逻辑语言的运用
等。
5.读完此文,请说说什么是文学评论?(用下定 义的方法解释) 【名师点拨】 文学评论是以文学作品为评论对
象,以叙、析、评为内容,充分论证自己从一定
角度对文学作品的看法的议论文。
③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曹雪芹《红楼梦》)
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六、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中共 吴功正,1943年10月生,江苏如皋人._____ 党员 _____.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 系,1982年12月调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任江苏 省如皋师范学校教师,南通师专中文系教师,江苏省
对个别特殊现象即带偶然性现象的把握和描述。
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现象,揭示事物 普遍性的规律和实质。巧合,既能更集中、强烈、 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又能以其戏剧性,增 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审美魅力。
[板凳] 巧设伏笔。伏笔,指的是文章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 索,是作者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人 或事物的提示或暗示。与这种提示或暗示呼应的就 是照应。有伏笔就有照应。 [三楼] 张弛有致。“张”就是事件的描述或情节紧张生动, “弛”就是事件的描述或情节弛缓或平淡。一篇文 章,描述由紧张到松弛或由松弛到紧张,都会造成 强烈对比,给人波澜起伏之感。
江海学刊 社会科学院《_________》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
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 的
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________》明清短篇小 小说美学 说概论 唐代美学史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资料链接 《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国古代最伟 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全 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 据说是高鹗续写的.故事始于贾宝玉衔玉出生,为贾 母所钟爱,林黛玉失恃,来依靠外祖母家,迄于黛玉死 和宝玉出家.
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自主学习完美版
2.偶尔·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着眼于数量少、次数少,一般作副词,充当状 语。 “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 外的,是在规律之外的,跟“必然”相对,它还可作形容词,充当定语。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报道称,62%的法国人经常食用生态产品,88%的法国人_偶__尔_ (偶尔/偶然) 食用生态产品,均比 2013 年提升了 13%,食用生态产品逐渐成为法国人的食用 习惯。 (2)这种_偶__然_ (偶尔/偶然)性在实际上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点评:偶然,一直是一个带有不确定性的词,代表着突然出现,代表着意 想不到,代表着一切不可知的情况和结果,看似不可掌握无法捉摸,然而,就 像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天下没有偶然,偶然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 必然。”偶然并不真的是偶然,而是不断积累而转化的必然结果。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自 2016 年 3 月 7 日下水救人之后,海比尔·艾合麦提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几拨 记者采访。然而,3 月 21 日,当他身披绶带、佩戴奖牌、手捧证书,面对中央、 湖南、新疆多家媒体记者的话筒和射光灯时,仍然感到荣誉来得太迅速,幸福 来得太突然。 “海比尔的英雄壮举,是偶然也是必然。”郴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 希慧说。郴州市多名干部群众,和海比尔一起在郴州创业就业的新疆人,都作 出如是评价。
(1)一转.(zhuǎn)弯,小明就转.(zhuàn)向了。 (2)一声大喝.(hè),正在喝.(hē)水的罪犯便被制服了。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ddìì((谛缔))听构 瓜熟dì(蒂)落
(2)ctuhāunǎ(i(湍揣))急测 chuài(踹)一脚
逻ji(辑) (3)编jí(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本课话题——规律一、从课文中积累“江河东流,时见湍急夺路,时见缓缓流淌,时见静练平展,时见波涛起伏,这是自然的运动规律。
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也是如此。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运动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获得成功与发展。
二、从生活中积累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首先,要适时下种;其次,要有足够的水分,适当的肥料,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温度,只有遵从这一切,植物才能生长茂盛,违反了这些规律,植物轻则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
可见,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千万不要学拔苗助长的那个农夫,只一味地求快,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古语说:欲速则不达。
我们只有认识事物规律,按照事物规律办事,才能取得胜利。
三、从名言中积累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沈德潜2.人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形的。
——马克思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4.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李白5.科学规律的本身是客观真理,是不会陈旧的。
——王竹溪6.思想 (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特赖因一、作者简介美的探索者——吴功正吴功正,江海学刊杂志社主编,研究员。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
主要研究学科领域是美学、文学。
代表作主要有著作类《小说美学》《中国文学美学》《古今名作美学鉴赏》《六朝美学史》《唐代美学史》,论文类《中国文艺美学的历史结构:诸种合力的规范》《郭沫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世纪型开拓者》《六朝园林文化研究》《从两汉到六朝:美学史轨迹描述》《中国文学美学之精神》等。
二、相关知识《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地反映出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腐化、封建伦理道德的堕落,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容的奇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
在艺术上,它达到了中国小说不可企及的高度。
红 学“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它随《红楼梦》的写作和流传而产生,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国外学者将“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列为关于中国的三门世界性的“显学”(显赫的学问)。
早期“红学”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红楼梦》的小说本身,也兼有对曹雪芹其人、其事的一些探究,以及前80回与后40回的优劣比较问题,后40回究竟出于何人手笔的问题的考证。
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复苏,对过去30年的反思,又使“红学”研究再度繁荣。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红学”研究学会似雨后春笋般涌出,思想的开放,使这一时期的“红学”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情景。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缔.构(d ì) (2)分道扬镳.(bi āo) (3)湍.急(tu ān)(4)漩.涡(xu án) (5)笞挞..(ch ī t à)(6)禄蠹..(l ù d ù) (7)滂沱..(p ān ɡ tu ó)(8)垂头耷.耳(d ā) (9)惶遽..(hu áng j ù) (10)焙.茗(b èi)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分⎩⎪⎨⎪⎧ 分.量f èn 分.道扬镳f ēn (2)中⎩⎪⎨⎪⎧中.伤zh òn ɡ中.听zh ōn ɡ(3)劈⎩⎪⎨⎪⎧ 电劈.雷轰p ī劈.叉p ǐ (4)脉⎩⎪⎨⎪⎧ 脉.络m ài 脉.脉含情m ò (5)色⎩⎪⎨⎪⎧ 神色.s è色.子sh ǎi (6)捋⎩⎪⎨⎪⎧ 捋.袖子lu ō捋.胡子l ǚ2.语境辨析法(7)在比赛中,他一口气喝.(h ē)了五瓶啤酒,观众不禁大声喝.(h è)彩起来。
(8)目前,厦.(xi à)门的最高楼仍然是坐落在轮渡的建设银行大厦.(sh à)。
(9)南太平洋智利西海岸以外的鲁滨逊·克鲁索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埋藏.(c áng)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笔宝藏.(z àng)。
二、写准字形(1)⎩⎪⎨⎪⎧ 漩w ō涡w ō蜗牛w ō窝藏(2)⎩⎪⎨⎪⎧ 忙l ù碌l ǜ绿树l ù禄蠹(3)⎩⎪⎨⎪⎧流t ǎng 淌t ǎng 倘若ch áng 徜徉 (4)⎩⎪⎨⎪⎧ p ū铺垫逮b ǔ捕b ǔ哺育 (5)⎩⎪⎨⎪⎧ 语无l ún 伦次美l ún 轮美奂 (6)⎩⎪⎨⎪⎧ 层深di é迭进di é叠床架屋 (7)⎩⎪⎨⎪⎧ xi án 衔接大ji ē街 (8)⎩⎪⎨⎪⎧ m ó摩擦m ó磨损(9)⎩⎪⎨⎪⎧ 垂头d ā耷耳毛r ón ɡ r ón ɡ茸茸修q ì葺(10)⎩⎪⎨⎪⎧ m áo 矛盾m áo 茅草三、用准词语(一)明确词义 (1)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2)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3)天造地设: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4)分道扬镳:分路而行。
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5)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6)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7)垂头耷耳:精神不振、神情萎靡。
(8)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9)不速之客: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10)大逆不道: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现泛指叛逆而不合于正道。
(11)脉络分明:比喻有条有理或做事有条不紊。
(12)仕途经济:走入仕途的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学问。
[辨析正误]站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前,真觉得这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建筑。
辨析:“天造地设”指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
凡尔赛宫是人工建筑,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它显然不当。
(二)易混辨析1.启示VS 启事[明大意]本文以《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宝玉挨打”为例,集中分析了《红楼梦》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层层铺垫,推举高潮的独特的情节设计特点。
[理脉络]《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红楼梦》情节独特总⎩⎪⎨⎪⎧层层铺垫推举高潮分⎩⎪⎨⎪⎧ 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关于在平淡的生活中掀波澜一、阅读课文第1~3段,回答问题。
1.“《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体现生活的波涛发展”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句子的作用]参考答案:这两句话说明了《红楼梦》看似平淡,却处处伏笔;看似无奇,却潜流暗涌。
实际上作者是在毫不吝惜地夸赞《红楼梦》,夸赞曹雪芹。
2.作者有没有直接点出情节波澜的论点?是怎么来写的?有什么好处?[对应考点:分析写作目的]参考答案:没有。
作者从文学写作中的常识性问题入手,讨论反映日常生活的小说的优缺点,一步步导入,最后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
这样更能通俗易懂,对《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也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不是很突兀。
二、阅读课文第4~7段,回答问题。
3.如何理解“对于荣国府的封建统治者来说,贾宝玉是不可或失的命根子,是延荣续贵的唯一希望”的含意?[对应考点: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参考答案:这句话表明了贾宝玉对贾府前途命运的重要性,贾宝玉首先是贾府的命根子,他的身上承担了家庭的希望,要为贾府而活,而不是为自己。
4.第7段“高明的曹雪芹为了让叛逆与卫道”中“叛逆”与“卫道”分别指的是什么?[对应考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参考答案:“叛逆”指的是贾宝玉对封建社会价值观念的反叛,不肯走科举进仕之路。
“卫道”指的是贾政为了延荣续贵,坚持封建价值观,强迫贾宝玉读书,走仕途经济的青云大道。
5.第7段引用马克思的话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引用的作用]参考答案:引用马克思的话是为了证明“这种偶然性在实际上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一观点。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6.本文巧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试举例分析说明。
[对应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另外还有类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
举例论证法主要集中在第5、6、7自然段,结合“宝玉挨打”分析《红楼梦》的特点,在论证过程中有力地支撑起了论点,使分析更有说服力。
第1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法,把《红楼梦》比喻为大厦、江流,说理生动、形象。
第2自然段运用了类比论证法,先说“江河东流……”,然后得出“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也是如此”的结论,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使得文章简练生动。
1.严密的论证逻辑从整体上看,由总体的特点“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过渡到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
从某个段落看,文学评论的特点也体现得非常突出,“叙”“析”“评”恰当结合,把要分析的特点论述得透彻、明白。
2.巧作铺垫,妙引下文本文第4段说:“《红楼梦》中的情节高潮是经过作者充分组织和准备,形成起来的。
”这就是铺垫所起到的效果。
我们在写作记叙类文章时,也可适当运用铺垫的方法,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写法指导]如何运用铺垫手法铺垫是一种写作技法,是对即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它讲究一个行文的前后呼应。
铺垫是记叙文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感、气势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呼之欲出”“先声夺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在运用铺垫的手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铺垫是一种蓄势于前、点化于后的构思方法,常以非主要情节、非主要物件、非主要细节作为主要情节、主要事物的准备和酝酿,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果相承,交替连合,推动情节的发展。
(2)铺垫一般用于文章开头,前后文有联系,并且前面的主题思想较浅,而后面较深,或先在前面有所交代,打好基础,然后出现高潮。
[针对练笔]下面是一篇写童年趣事的作文的结尾,请你运用铺垫的手法,根据以下文字,给作文写一个开头,字数80字左右。
结尾:还是这万籁俱寂的小院,那阵风已经走远了,或许是吹到远方的故友那儿去了吧?而我,还傻傻地伫立在那儿,忆着那风铃,那小河,那杨柳,那知了,童年还在继续,我还在继续。
答:参考答案:我独自伫立在窗前,小小的院子静悄悄的,一阵风吹过耳畔,仿佛童年时的乐曲回到了耳边,那是用风铃编的曲调,小河打的节拍,杨柳翩翩的伴舞,知了弹唱的合奏,我空灵的童年。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
《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