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修订
合集下载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 文
“格物致知”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
精 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讲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内涵
到知识。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通过实地实验
得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测客观世界。
意义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探讨问题。
检讨
彷徨(pánɡ huánɡ) 激变 格物致知
动词,意为“藏在袖子里”。
不要写成“至于”的“至”。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cuò )
( yīnɡ)应该 应
( yìnɡ)应付
【记少余多法】
➢ “埋”除了在“埋怨”中读作“mán”外,其余一律 读作“mái”。
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问题探究
谈谈你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看法。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平 天下”,一般指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 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 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 解、认识客观世界进而获得新知,所以侧重 于实验精神。
本文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真 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 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袖手旁观。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了多个例子,试简要分析
其作用。
王阳明“格” 竹失败的事例
说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他们把探察外 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进而证明中国传统教 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4段)
通过实验了解竹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 子的性质的事例 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第8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 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科学研究 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 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 物致知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 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 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 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 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其见解 可谓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劝说语重心长。它对我国学生是一剂良药,每 个人读后都会终身受益。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 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 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 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 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一读理思路
默读课文,圈点批注,结合文章,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1. 开场白 2. 引出话题 3. 举王阳明例子 4. 真正格物致知 5. 点名意义
熟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备课笔记 第二部分(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11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 代提出希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文体知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 对比论证。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题即是论点)
2、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3、《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真正的 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从探察物体而得到 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 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 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举例论证,从反面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 积极地实践,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 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4、怎样进行实验?实验有什么特点?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
14.应有格1物4 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体裁:议论文(演讲词)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 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 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相信丁肇中教授 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第二部分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一层(2) 第二层(3~5) 第三层(6~12)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10.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判断一 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 得知识的精神。如果缺少这种精神,只注重理论学习,一旦面临科 学实验,就会不知所措,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判断一个人是否具 备格物致知精神,关键看他是否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有想象力的、 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 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 神。
②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
的
③王阳明的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⑤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A.③②⑤①④
B.④②①⑤③
C.②⑤①④③
D.③①⑤②④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2)建国70年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请你阅读下面 这则材料,并根据内容对出下联。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在广东珠 海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正式开通。遂宁人孟凡超主持设计的这座 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 由藏于海底的隧道、创造奇迹的人工岛、露出水面的桥组成,是粤 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 收到最新的信息。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删去“使得”;C项,搭配不当,应删去“留学
生吟诵社”;D项,语意重复,应删去“超过”或“以上”。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是什么书?
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
出自《大学》。 《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知识链接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徨 激变 格物致知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liào
miǎn
tàn
tǎo
jiǎn
pánɡ huánɡ
zhì
xiù
cuò
jī
字)望 彷(páng)徨(huáng)
论点
结论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含义
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含义: “格物致知” :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格物致知精神:实验精神古今区别:古代:目的不在求知而在平天下。现代:目的是获取真正的新知识。
(1)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 ;(3)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
出自《大学》。 《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知识链接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徨 激变 格物致知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liào
miǎn
tàn
tǎo
jiǎn
pánɡ huánɡ
zhì
xiù
cuò
jī
字)望 彷(páng)徨(huáng)
论点
结论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含义
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含义: “格物致知” :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格物致知精神:实验精神古今区别:古代:目的不在求知而在平天下。现代:目的是获取真正的新知识。
(1)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要有具体细致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 ;(3)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4.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 2.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 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 学实验精神。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从文中找出阐释“格物致知”含 义的句子。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考虑一下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因为传统的中国教育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 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
A、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 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 学的观察。
B.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11段
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 好不会做研究。
C、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 是什么论证?
阅读6-12自然段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 学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朗读: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
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 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2)这样做的依据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9张PPT)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 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 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 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 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 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 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身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讲座教授。
成就: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 征文颁奖大会,作为获奖者之一,丁先生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题,向与会的中国青年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用自身的治学经验 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去寻求真理, 提出了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格物致知之道,对于从事现代科学研究 的人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拓展延伸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 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华裔( yì ) 测量( liánɡ ) 不知所措( cuò )
丁肇中(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格物致知( zhì )
liào望( 瞭 ) 朱xī( 熹 )
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 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 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 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 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身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讲座教授。
成就: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 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自主学习
02 知背景
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 征文颁奖大会,作为获奖者之一,丁先生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题,向与会的中国青年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用自身的治学经验 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去寻求真理, 提出了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格物致知之道,对于从事现代科学研究 的人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拓展延伸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 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把握字形
华裔( yì ) 测量( liánɡ ) 不知所措( cuò )
丁肇中( ) 彷徨( pánɡ huánɡ ) 格物致知( zhì )
liào望( 瞭 ) 朱xī( 熹 )
【最新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课件(36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选择正
开展 坚持完
确的目
状元成才路
实验 成实验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标
状元成才路
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 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 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 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 识。
3、“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 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 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 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但是:转折,强调了传统的中国教育中 存在的弊端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 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 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获奖课件)最新版八年级语文部编 版下册 第14课 《应有 格物致 知精神 》优秀 课件(3 6张)- ppt分 析(下 载)
4、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 (获奖课件)最新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课件(36张)-ppt分析(下载) 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 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 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6、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获奖课件)最新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课件(36张)-ppt分析(下载)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 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 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 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 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 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 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 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 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答案】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 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3.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案】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 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 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四 个月,收到来稿近千篇。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著名物理学家丁肇 中的《怀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初读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论题是?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论题的? 2.“格物致知”出自?意思是?目的是?举了怎样的例子? 3.知识是怎样得到的?获得知识的过程有哪些要求? 4.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哪些弊端?作者是如何验证这些弊端的? 5.“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其真正意义是?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6.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你能否把握文章的结构,并进行层次划分?
1.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文中引用《大学》里的话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 物和致知”。 ②举例论证。文中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论证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 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 ③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的论点。
字词积累
丁肇(zhào)中 瞭(liào)望 彷(páng)徨(huáng)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 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 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Ø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 致知精神?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 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实验 精神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 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 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和 适当的目标。
简洁鲜明 有针对性
重新体会到几千 年前经书里说的 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第一,寻 求真理的唯一途 径是对事物客观 的探索;第二, 探索的过程不是 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象力的 有计划的探索。
思考: 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 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于 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 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 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 为探讨自己。(第4段)
传统儒家对于实验态度是 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是探察自己。
对比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 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 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第8段)
“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 家对实验的态度。”(第4段)
{ 为什么要举阳明格竹的例子?
典型,有代表性 贴近生活,便于听众理解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 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 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 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 无帮助。” (第12段)
Ø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 致知精神?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 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 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实验 精神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 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 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和 适当的目标。
简洁鲜明 有针对性
重新体会到几千 年前经书里说的 格物致知真正的 意义:第一,寻 求真理的唯一途 径是对事物客观 的探索;第二, 探索的过程不是 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象力的 有计划的探索。
思考: 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有什么作用?
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 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于 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 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 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 为探讨自己。(第4段)
传统儒家对于实验态度是 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是探察自己。
对比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 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 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第8段)
“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 家对实验的态度。”(第4段)
{ 为什么要举阳明格竹的例子?
典型,有代表性 贴近生活,便于听众理解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 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 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 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 无帮助。” (第12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课文主要论述的是什么话题(论题)?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心论点
3、“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物 致知精神?
3、 “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 物致知精神?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 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归纳:不一样。《大学》里讲的目的是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丁教授讲 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4、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 明了什么? 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 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 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目的是不正确。
一、作者:丁肇中(1936—)美国
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 伯 。 1962 年 获 哲 学 博 士 学 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 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 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 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 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 了证明什么观点?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 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 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 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引论 (提出论点)
本论 (阐明道理)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心论点
3、“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物 致知精神?
3、 “格物致知”引自哪部著作?什么是格 物致知精神?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 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归纳:不一样。《大学》里讲的目的是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丁教授讲 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4、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 明了什么? 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 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 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目的是不正确。
一、作者:丁肇中(1936—)美国
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 伯 。 1962 年 获 哲 学 博 士 学 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 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 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 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 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 了证明什么观点?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 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 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 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引论 (提出论点)
本论 (阐明道理)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49张PPT)
、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 说理演讲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类型,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
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两个事例都作探为事索实论”据来的证明精论点神。 、“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
因此,说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第二年提升具为助备理教这授。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三部分(6~11):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我”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观点。
作者简介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 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
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 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 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丁教授认为《大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含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 索;第二,探索应该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不 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两个事例都作探为事索实论”据来的证明精论点神。 、“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
因此,说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第二年提升具为助备理教这授。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三部分(6~11):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我”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观点。
作者简介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 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
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 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 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丁教授认为《大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 含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 索;第二,探索应该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不 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共41张PPT)
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体会意义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传 统教育的一些理念并未得到根 本改变。我们重读这篇演讲词, 再次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及实验 精神的意义,督促我们在生活 和学习中,积极发扬格物致知 精神。我们要明白:只有动手 实验,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知 识,获得灵感,才能培养我们 的创造力、创新力,才能适应 现在的世界环境。
用中国学生存在 的问题和作者的 亲身经历为证, 阐述了实验精神 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
论证格物致知 精神的重要意 义,并对中国 青年一代提出 希望。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理清思路
第1段的作用是引出演讲的话题——谈教育问题
理清思路
注意事例 的作用
理清思路
提出演讲主题
引出格物致知
(关联现代学术)
传传统统教教育育
现代观念
把握内容
为什么是中国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呢?
高分低能
小结猜读活动
阐述
针对 现状
提出 观点
分析
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理论 而不注重动手实践的弊端
现代观念的格物致知就 是实验精神
阐明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针对性强 思路清晰,层层推进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2)
中国学生 应该怎样 了解自然 科学。
阐述现实意义
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举例:王阳明) 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 告诫中国学生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
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
理清思路
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来探讨文
章第6—10段的论述过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 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 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
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 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代表性。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 “格“竹子的,头痛 失败。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 性质。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正的“格物致知”。 动,更具说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 动,更具说服力。 的探测。
论述角 度
反面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 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细读感悟
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是什么书?
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 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 出自《大学》
《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写法探究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 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 ,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 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
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 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代表性。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 “格“竹子的,头痛 失败。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 性质。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正的“格物致知”。 动,更具说服力。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 动,更具说服力。 的探测。
论述角 度
反面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 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细读感悟
阅读2-5自然段作者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是什么书?
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 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主要经典。
“格物”和“致知”出自何处? 出自《大学》
《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的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写法探究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 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 ,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 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起领导AMS(阿 尔法磁谱仪)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 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 籍院士。
我会读
liào
瞭望
jiǎn
检讨
miǎn
缅怀
tàn chá
探察
pánɡ huánɡ jī
彷徨
激变
xiù
袖手旁观
cuò
不知所措
tǎo
探讨
gé wù
格物致知
多音字
( mò )埋没
没 ( méi )没有
(yìng) 应付 应
(yīng) 应该
词语解释
登高远望;特指从高处或远处监视敌情。
瞭望
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缅怀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彷徨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修身
作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 什么现实意义?
作者是科学家,而且深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 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作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 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 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 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根据现代 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 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不能消 极地袖手旁观。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8张PPT)课件
袖.手旁观(xiù)
B.彷.徨(fāng) 探索.(suǒ) 遵.照(zūn) 格物至.知(zhì)
C.儒.家(rú) 中庸.(yōng) 凳.子(dèng) 丁肇.中(zhào)
D.埋.没(mái) 华裔.(yī) 探测.(cè) 不知所错.(cuò)
【点拨】A 项“量”应读 liánɡ;B 项“彷”应读 pánɡ,“至—致”;
思考探究
1.文中举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传统儒 家对实验的态度是误将“探察外界”和“探讨自己”两 种完全不同的活动等同,这是由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从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这一观点。
2.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3.请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作用。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而并非全部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也有个别的除外,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 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对“格物致 知”精神的曲解
致
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知
精
神
得出结论:必须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培养实验精神 贡献人类社会
积累拓展
竹子
竹子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 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都能以 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 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 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 但它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 怨无悔。千百年来,人们都会赋予竹子 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