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解剖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解剖
2
眼球解剖
基本概念:前后径:24mm(出生:16mm, 3岁:23mm)
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前极 后极 赤道
注:眼前段(anterior segment):晶体平面前 眼后段(posterior segment):晶体平面后
3
(一)眼球壁
外层(纤维膜):角膜(前1/6) 和巩膜(后5/6)
为视N纤维经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N束
33
视路解剖
➢ 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
位于大脑脚外侧。R神经节细胞发出的N纤维,约70%在此 与节细胞形成突触,换N元后进入视放射
➢ 视放射(optic radiation)
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N纤维结构
➢ 视皮质(visual cortex)
37
组织结构:由外→内,分5层 ➢ 皮肤层:最薄柔的皮肤 ➢ 皮下组织层:疏松结缔组织
肾病、局部炎症→水肿 ➢ 肌层: ✓ 眼轮匝肌(横纹肌):面N
支配→眼睑闭合 ✓ 提上睑肌:动眼N支配→提
上睑,起源于总腱环,沿眶 上壁→眶缘呈扇形→前、中、 后三部分
眼睑解剖
38
眼睑解剖
前部:薄宽的腱膜→穿过眶隔→止于睑板前 部分纤维→穿过眼轮匝肌→止于上睑皮下(重睑) 中部(平滑肌纤维,MÜller肌): 交感N支配—交感N兴奋→睑裂特别开大 附着于睑板上缘(下睑起于下直肌,附着于睑板下缘) 后部:腱膜→止于穹窿结膜
内屏障-血管内皮闭锁小带和周细胞
(blood retinal barrier, BRB)
外屏障-RPE紧密连结
zonula occludens
tight junction
24
(二)眼球内容
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作用:构成屈光系统,维持眼压 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特点:透明、无血管、具有一定屈光指数 1. 房水(aqueous humor)
➢ 外伤或者眼压过低等导致液体积聚在上腔,称为脉 络膜脱离
12
(1) 虹膜(iris)
葡萄膜解剖
➢ 瞳孔(Pupil):3~4mm
➢ 瞳孔括约肌(平滑肌,位基质内,副交感N)→缩瞳
瞳孔开大肌(平滑肌、交感N)→散瞳
➢ 瞳孔区虹膜<虹膜小环>睫状区虹膜
➢ 组织结构:前表面层、基质层(括约肌层)、前色素上皮层(开大 肌)和 后 色素层
脉络膜解剖
16
视网膜(retina)
视网膜解剖
➢ 视网膜(retina):脉络膜内侧的透明膜
➢ 视盘(optic disc):视乳头(optic papilla)
眼球后极稍偏鼻侧(黄斑鼻侧3mm)
1.5mm×1.75mm,界清、橙红色、盘状 是R视觉N纤维汇集成视N、向视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
视杯(optic cup):生理凹陷 杯盘比 C/D 视盘无感光细胞→无视觉(生理盲点) 视盘上有R中央A、V通过→分布于R
组织黄斑
18
视网膜结构:十层,Ⅲ级N元
视网膜解剖
R是由胚胎时期的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 视杯:外层→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内层→分化为R神经感觉层(neurosensory retina) 要点:二者间有一潜在间隙,RD由此处分离 ➢ 感光细胞:视杆细胞(rod)和视锥细胞(cone) ➢ 三级神经元:感光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
➢ 近反射(near reflex) :视近时瞳孔缩小,同时伴辐辏和调节
✓ 传入路:视网膜→视N →视交叉→视束→视皮质 ✓ 传出路:视皮质→中脑束→中脑核→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睫状神经节
→睫状短神经→瞳孔括约肌
35
眼附属器解剖生理
36
(一)眼睑(eye lids)
眼睑解剖
➢ 上睑 ➢ 下睑
睑裂(palpebral fissure)、睑缘(palpebral margin)
中层(葡萄膜、又称血管膜、 色素膜):虹膜、睫状体 和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 神经感觉层)
眼球解剖
4
角膜解剖
角膜(Cornea)
➢ 形状:横椭圆形,横径11~12mm 垂直径10~11mm 前表面曲率半径7.7-7.8mm,后面6.2-6.8mm 总屈光力43D
➢ 厚度:中央0.5~0.55mm,周边1mm ➢ 生理特点:透明、无血管、感觉丰富(三叉N)、屈
→小梁网间隙增大→促进房水流出
➢ 血管:虹膜动脉大环和睫状后长A——虹膜睫状体炎的解 剖基础
➢ 三叉神经感觉 动眼神经经睫状神经节的副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肌
睫状体生理
15
(3)脉络膜(choroid)
➢ 位置: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R和巩膜之间 ➢ 组成:
1. 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2. 血管层(大、中血管层):血液丰富,炎症高发 3.毛细血管层:RPE-Bruch膜-毛细血管复合体 4. 玻璃膜(Bruch膜) ➢ 生理:血管丰富→供给R外层营养和黄斑营养 ➢ 血管:睫状后短动脉 涡静脉
巩膜解剖
10
➢ 生理
保护眼内容 避光 眼外肌的附着点 ➢ 动脉来自眼动脉 睫状短动脉→后部
睫状前动脉→前部表层 睫状充血的概念 巩膜静脉窦→外出小管→表层静脉网
➢ 神经:三叉神经支配
巩膜生理
11
葡萄膜Uvea
葡萄膜解剖
➢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 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葡萄膜在巩膜突、涡V出口、视N三部位与巩膜牢 固附着,其余为潜在腔隙
角膜生理
7
➢ 物质代谢
氧气:角膜上皮氧主要来源于空气;内皮氧来源于房水; 糖:来源于房水(90%)和结膜(10%) 氨基酸:房水提供,参与角膜上皮更新 维生素A:参与糖蛋白合成,缺乏上皮会干燥 维生素C:清除光辐射自由基 谷胱甘肽:毒性过氧化物的清除
➢ 血供 睫状前动脉和眼睑动脉的结膜后分支 大部分营养靠房水、泪液、空气和结膜
29
晶状体生理
晶体生理特点
➢ 屈光:屈光力约为20D ➢ 调节:年龄↑→硬度↑→弹性↓→老视 ➢ 营养来自房水 代谢障碍、囊膜破裂→白内障 ➢ 吸收紫外线:紫外线滤过,→白内障
30
玻璃体解剖
3. 玻璃体(Vitreous )
➢ 透明胶质体,占眼球内容积的4/5,约4.5ml ➢ 玻璃体凹:容纳晶状体,余与视网膜、睫状体相贴 ➢ 玻璃体管(Cloquet管):原始玻璃体遗留 ➢ 作用:屈光介质之一,维持眼压,支持视网膜、晶体
9
巩膜(Sclera)
➢ 瓷白色( 儿童蓝色,老年人黄白色) ➢ 组成:致密、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 ➢ 厚度:最薄处(0.3mm)—眼外肌附着处
最厚处(1.0mm)—视N周 与视N交接处分为内外两层:外2/3移行于视N鞘膜;内 1/3呈网眼状(筛板):视神经水肿压迫处 ➢ 组织结构:
表层巩膜、巩膜基质层、棕黑板层
➢ 组织:无色素睫状上皮;色素睫状上皮;基质;睫状肌;睫状 体上腔
14
➢ 分泌房水:维持眼压 营养 ➢ 血---房水屏障:睫状上皮紧密连接、虹膜组织连接
和虹膜血管 ➢ 睫状肌作用:
调节作用: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体变凸→增加眼屈光力 →看清近距离目标 调节房水循环:收缩→巩膜突后移→Schlemm管开放→房水吸入
19
视网膜解剖
20
感光生理
视网膜生理
➢ 视杆:视紫红质(rhodopsin) ➢ 视锥:视紫蓝质(红光、蓝光和绿光三种色素细
胞),三色原理和色盲的基础
➢ 视色素: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而成,光照时视色素 分子分解,回到暗处时,重新合成。暗适应的过程
➢ VitA必须首先转变成它的醛型(11-顺视黄醛),才能 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色素。 VitA缺乏会夜盲
双凸透镜 ➢ 位置:位于瞳孔、虹膜后,玻璃体
前,由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 曲率半径:前10mm,后6mm,总
屈光力为20D ➢ 大小:直径 9-10mm,厚度4-5mm
晶状体解剖
28
晶体组织结构
✓ 晶体囊膜 上皮细胞
✓ 晶体纤维 晶体皮质 晶体核
晶状体解剖
悬韧带
晶状体纤维 晶状体上皮
囊膜 皮质
31
视路和瞳孔反射路
视路解剖
一 视路(Visual pathway)
➢ 视神经(optic nerve)
从视盘→视交叉前脚,40mm 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
➢ 视交叉(optic chiasm)
此处N纤维分二组
R的鼻侧纤维交叉至对侧 R的颞侧纤维不交叉
垂体瘤容易压迫
➢ 视束(optic tract)
营养角膜、维持眼内压、完成屈光
前房容积0.25ml,前房中央深约2.5~3mm 后房容积0.06ml,房水总量约占眼内容积的4%
25
前房角解剖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
➢ Schwalbe线 ➢ 小梁网(trabecular meshwork) ➢ Schlemm管 ➢ 巩膜突(scleral spur) ➢ 睫状体带 ➢ 虹膜根部
光力强
5
角膜组织
➢ 上皮细胞层(epithelium):50μm,5~6层鳞状上皮细胞,无角化, 易与前弹力层分离—再生力强
➢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 :8-14μm,均质透明膜—不再生 ➢ 基质层(stroma):500μm,占角膜厚度的90%,由200余层胶原纤维
束薄板组成—不再生 ➢ 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 :5~10μm,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
17
黄斑(macula lutea)
视网膜解剖
➢ 位置:视盘颞侧3mm稍偏下,直径1~3mm ➢ 特点:
无R血管,营养靠ch毛细血管供应 中心凹(fovea):只有锥细胞,是中心视力最敏锐之处(1500um) 中心小凹(foveola):病理情况下反光消失(350um) ➢ 关于黄斑的概念
临床黄斑
➢ 吸收极少量的房水
➢ 虹膜动脉大环:睫状后长和睫状前A分支组成
13
睫状体解剖
(2)睫状体(Ciliary body)
➢ 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宽约6~7mm的环状组织,矢状面呈三角形 ➢ 组成:
睫状冠(pars plicata)—内面睫状突(ciliary processes)→产生房水 睫状体扁平部(pars plana): 玻璃体手术入口 锯齿缘(ora serrata)—扁平部与脉络膜连结
26
房水产生和排出途径
➢ 睫状突上皮产生房水→后房→瞳孔→前 房→前房角→小梁网→巩膜静脉窦 (schlemm管) →经集液管和房水V →睫状前V →全身血循环
➢ 小部分由虹膜隐窝处吸收和从脉络膜上 腔排出
➢ 碳酸酐酶系统是房水生成的主动转运形 式,抑制碳酸酐酶可以抑制房水的产生
27
2. 晶状体(lens)
➢ 神经 三叉神经支配,感觉极其敏感
角膜生理
8
角巩膜缘(Limbus)
角膜缘解剖
➢ 角、巩膜的移行区 ➢ 1mm半透明区和0.75mm白色巩膜区。自前弹力层止端→后弹力层止
端,及后部的白色巩膜区 包含小梁网及Schlemm管等 ➢ 角膜干细胞的重要性:维持眼表结构的正常 ➢ 解剖特点和重要性 ✓ 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所在部分 ✓ 大多数内眼手术的必经之处 ✓ 结构薄弱,眼外伤时易破裂
膜—可再生 ➢ 内皮细胞层(endothelium):5μm,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顶
部向前房,基底向后弹力层—不再生
6
角膜生理功能
➢ 维持眼球完整:角膜屈光手术后强度降低 ➢ 透光性 :依赖于各层结构的正常功能和水恒定 ➢ 屈光性:43D,占全眼球屈光的3/4 ➢ 渗透作用:药物的作用 ➢ 感知:温度、痛觉和触觉
位于大脑枕叶皮质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17、18、19区, 即距状裂上、下唇和枕叶纹状区
34
二 瞳孔反射路
瞳孔反射生理
➢ 对光反射(light reflex)
✓ 传入路:光→瞳孔→视网膜→视N →视交叉→视束→上丘和顶盖前核 →同侧或对侧E-W核
✓ 传出路: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睫状短神经→瞳孔括约肌
21
RPE层的主要生理功能:
1. 吸光、散热 2. 作为血—R外屏障,维持R内环境稳定 3. 视色素的再生和合成 4. 维持视网膜粘附 5. 吞噬、消化光感受器外节盘膜及R代谢产物 6. 从脉络膜毛细血管输运营养给R外层 7. 创伤和手术后的再生、修复视网膜生理 Nhomakorabea22
视网膜解剖
23
视网膜解剖
视网膜屏障
➢ 内眦、外眦: 上、下睑缘内、外连结处
睑裂高度约7-8mm,长28mm,内眦间距33-36mm
上睑缘遮盖角膜上部1~2mm
➢ 泪阜:内眦处肉样隆起(变态的皮肤组织)
➢ 睑缘
前唇:睫毛,毛囊、皮脂腺和变态汗腺 后唇:呈直角,与眼球紧密接触
➢ 灰线:前、后唇之间,皮肤与结膜交界处 ➢ 睑板腺开口:灰线与后唇之间 ➢ 泪点:上下泪小点
2
眼球解剖
基本概念:前后径:24mm(出生:16mm, 3岁:23mm)
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前极 后极 赤道
注:眼前段(anterior segment):晶体平面前 眼后段(posterior segment):晶体平面后
3
(一)眼球壁
外层(纤维膜):角膜(前1/6) 和巩膜(后5/6)
为视N纤维经交叉后,位置重新排列的一段N束
33
视路解剖
➢ 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
位于大脑脚外侧。R神经节细胞发出的N纤维,约70%在此 与节细胞形成突触,换N元后进入视放射
➢ 视放射(optic radiation)
联系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的N纤维结构
➢ 视皮质(visual cortex)
37
组织结构:由外→内,分5层 ➢ 皮肤层:最薄柔的皮肤 ➢ 皮下组织层:疏松结缔组织
肾病、局部炎症→水肿 ➢ 肌层: ✓ 眼轮匝肌(横纹肌):面N
支配→眼睑闭合 ✓ 提上睑肌:动眼N支配→提
上睑,起源于总腱环,沿眶 上壁→眶缘呈扇形→前、中、 后三部分
眼睑解剖
38
眼睑解剖
前部:薄宽的腱膜→穿过眶隔→止于睑板前 部分纤维→穿过眼轮匝肌→止于上睑皮下(重睑) 中部(平滑肌纤维,MÜller肌): 交感N支配—交感N兴奋→睑裂特别开大 附着于睑板上缘(下睑起于下直肌,附着于睑板下缘) 后部:腱膜→止于穹窿结膜
内屏障-血管内皮闭锁小带和周细胞
(blood retinal barrier, BRB)
外屏障-RPE紧密连结
zonula occludens
tight junction
24
(二)眼球内容
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作用:构成屈光系统,维持眼压 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特点:透明、无血管、具有一定屈光指数 1. 房水(aqueous humor)
➢ 外伤或者眼压过低等导致液体积聚在上腔,称为脉 络膜脱离
12
(1) 虹膜(iris)
葡萄膜解剖
➢ 瞳孔(Pupil):3~4mm
➢ 瞳孔括约肌(平滑肌,位基质内,副交感N)→缩瞳
瞳孔开大肌(平滑肌、交感N)→散瞳
➢ 瞳孔区虹膜<虹膜小环>睫状区虹膜
➢ 组织结构:前表面层、基质层(括约肌层)、前色素上皮层(开大 肌)和 后 色素层
脉络膜解剖
16
视网膜(retina)
视网膜解剖
➢ 视网膜(retina):脉络膜内侧的透明膜
➢ 视盘(optic disc):视乳头(optic papilla)
眼球后极稍偏鼻侧(黄斑鼻侧3mm)
1.5mm×1.75mm,界清、橙红色、盘状 是R视觉N纤维汇集成视N、向视中枢传递穿出眼球的部位
视杯(optic cup):生理凹陷 杯盘比 C/D 视盘无感光细胞→无视觉(生理盲点) 视盘上有R中央A、V通过→分布于R
组织黄斑
18
视网膜结构:十层,Ⅲ级N元
视网膜解剖
R是由胚胎时期的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 视杯:外层→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内层→分化为R神经感觉层(neurosensory retina) 要点:二者间有一潜在间隙,RD由此处分离 ➢ 感光细胞:视杆细胞(rod)和视锥细胞(cone) ➢ 三级神经元:感光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
➢ 近反射(near reflex) :视近时瞳孔缩小,同时伴辐辏和调节
✓ 传入路:视网膜→视N →视交叉→视束→视皮质 ✓ 传出路:视皮质→中脑束→中脑核→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睫状神经节
→睫状短神经→瞳孔括约肌
35
眼附属器解剖生理
36
(一)眼睑(eye lids)
眼睑解剖
➢ 上睑 ➢ 下睑
睑裂(palpebral fissure)、睑缘(palpebral margin)
中层(葡萄膜、又称血管膜、 色素膜):虹膜、睫状体 和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 神经感觉层)
眼球解剖
4
角膜解剖
角膜(Cornea)
➢ 形状:横椭圆形,横径11~12mm 垂直径10~11mm 前表面曲率半径7.7-7.8mm,后面6.2-6.8mm 总屈光力43D
➢ 厚度:中央0.5~0.55mm,周边1mm ➢ 生理特点:透明、无血管、感觉丰富(三叉N)、屈
→小梁网间隙增大→促进房水流出
➢ 血管:虹膜动脉大环和睫状后长A——虹膜睫状体炎的解 剖基础
➢ 三叉神经感觉 动眼神经经睫状神经节的副交感神经支配 睫状肌
睫状体生理
15
(3)脉络膜(choroid)
➢ 位置: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R和巩膜之间 ➢ 组成:
1. 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2. 血管层(大、中血管层):血液丰富,炎症高发 3.毛细血管层:RPE-Bruch膜-毛细血管复合体 4. 玻璃膜(Bruch膜) ➢ 生理:血管丰富→供给R外层营养和黄斑营养 ➢ 血管:睫状后短动脉 涡静脉
巩膜解剖
10
➢ 生理
保护眼内容 避光 眼外肌的附着点 ➢ 动脉来自眼动脉 睫状短动脉→后部
睫状前动脉→前部表层 睫状充血的概念 巩膜静脉窦→外出小管→表层静脉网
➢ 神经:三叉神经支配
巩膜生理
11
葡萄膜Uvea
葡萄膜解剖
➢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 睫状体脉络膜上腔
葡萄膜在巩膜突、涡V出口、视N三部位与巩膜牢 固附着,其余为潜在腔隙
角膜生理
7
➢ 物质代谢
氧气:角膜上皮氧主要来源于空气;内皮氧来源于房水; 糖:来源于房水(90%)和结膜(10%) 氨基酸:房水提供,参与角膜上皮更新 维生素A:参与糖蛋白合成,缺乏上皮会干燥 维生素C:清除光辐射自由基 谷胱甘肽:毒性过氧化物的清除
➢ 血供 睫状前动脉和眼睑动脉的结膜后分支 大部分营养靠房水、泪液、空气和结膜
29
晶状体生理
晶体生理特点
➢ 屈光:屈光力约为20D ➢ 调节:年龄↑→硬度↑→弹性↓→老视 ➢ 营养来自房水 代谢障碍、囊膜破裂→白内障 ➢ 吸收紫外线:紫外线滤过,→白内障
30
玻璃体解剖
3. 玻璃体(Vitreous )
➢ 透明胶质体,占眼球内容积的4/5,约4.5ml ➢ 玻璃体凹:容纳晶状体,余与视网膜、睫状体相贴 ➢ 玻璃体管(Cloquet管):原始玻璃体遗留 ➢ 作用:屈光介质之一,维持眼压,支持视网膜、晶体
9
巩膜(Sclera)
➢ 瓷白色( 儿童蓝色,老年人黄白色) ➢ 组成:致密、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 ➢ 厚度:最薄处(0.3mm)—眼外肌附着处
最厚处(1.0mm)—视N周 与视N交接处分为内外两层:外2/3移行于视N鞘膜;内 1/3呈网眼状(筛板):视神经水肿压迫处 ➢ 组织结构:
表层巩膜、巩膜基质层、棕黑板层
➢ 组织:无色素睫状上皮;色素睫状上皮;基质;睫状肌;睫状 体上腔
14
➢ 分泌房水:维持眼压 营养 ➢ 血---房水屏障:睫状上皮紧密连接、虹膜组织连接
和虹膜血管 ➢ 睫状肌作用:
调节作用: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体变凸→增加眼屈光力 →看清近距离目标 调节房水循环:收缩→巩膜突后移→Schlemm管开放→房水吸入
19
视网膜解剖
20
感光生理
视网膜生理
➢ 视杆:视紫红质(rhodopsin) ➢ 视锥:视紫蓝质(红光、蓝光和绿光三种色素细
胞),三色原理和色盲的基础
➢ 视色素: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而成,光照时视色素 分子分解,回到暗处时,重新合成。暗适应的过程
➢ VitA必须首先转变成它的醛型(11-顺视黄醛),才能 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色素。 VitA缺乏会夜盲
双凸透镜 ➢ 位置:位于瞳孔、虹膜后,玻璃体
前,由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 曲率半径:前10mm,后6mm,总
屈光力为20D ➢ 大小:直径 9-10mm,厚度4-5mm
晶状体解剖
28
晶体组织结构
✓ 晶体囊膜 上皮细胞
✓ 晶体纤维 晶体皮质 晶体核
晶状体解剖
悬韧带
晶状体纤维 晶状体上皮
囊膜 皮质
31
视路和瞳孔反射路
视路解剖
一 视路(Visual pathway)
➢ 视神经(optic nerve)
从视盘→视交叉前脚,40mm 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
➢ 视交叉(optic chiasm)
此处N纤维分二组
R的鼻侧纤维交叉至对侧 R的颞侧纤维不交叉
垂体瘤容易压迫
➢ 视束(optic tract)
营养角膜、维持眼内压、完成屈光
前房容积0.25ml,前房中央深约2.5~3mm 后房容积0.06ml,房水总量约占眼内容积的4%
25
前房角解剖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
➢ Schwalbe线 ➢ 小梁网(trabecular meshwork) ➢ Schlemm管 ➢ 巩膜突(scleral spur) ➢ 睫状体带 ➢ 虹膜根部
光力强
5
角膜组织
➢ 上皮细胞层(epithelium):50μm,5~6层鳞状上皮细胞,无角化, 易与前弹力层分离—再生力强
➢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 :8-14μm,均质透明膜—不再生 ➢ 基质层(stroma):500μm,占角膜厚度的90%,由200余层胶原纤维
束薄板组成—不再生 ➢ 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 :5~10μm,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
17
黄斑(macula lutea)
视网膜解剖
➢ 位置:视盘颞侧3mm稍偏下,直径1~3mm ➢ 特点:
无R血管,营养靠ch毛细血管供应 中心凹(fovea):只有锥细胞,是中心视力最敏锐之处(1500um) 中心小凹(foveola):病理情况下反光消失(350um) ➢ 关于黄斑的概念
临床黄斑
➢ 吸收极少量的房水
➢ 虹膜动脉大环:睫状后长和睫状前A分支组成
13
睫状体解剖
(2)睫状体(Ciliary body)
➢ 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宽约6~7mm的环状组织,矢状面呈三角形 ➢ 组成:
睫状冠(pars plicata)—内面睫状突(ciliary processes)→产生房水 睫状体扁平部(pars plana): 玻璃体手术入口 锯齿缘(ora serrata)—扁平部与脉络膜连结
26
房水产生和排出途径
➢ 睫状突上皮产生房水→后房→瞳孔→前 房→前房角→小梁网→巩膜静脉窦 (schlemm管) →经集液管和房水V →睫状前V →全身血循环
➢ 小部分由虹膜隐窝处吸收和从脉络膜上 腔排出
➢ 碳酸酐酶系统是房水生成的主动转运形 式,抑制碳酸酐酶可以抑制房水的产生
27
2. 晶状体(lens)
➢ 神经 三叉神经支配,感觉极其敏感
角膜生理
8
角巩膜缘(Limbus)
角膜缘解剖
➢ 角、巩膜的移行区 ➢ 1mm半透明区和0.75mm白色巩膜区。自前弹力层止端→后弹力层止
端,及后部的白色巩膜区 包含小梁网及Schlemm管等 ➢ 角膜干细胞的重要性:维持眼表结构的正常 ➢ 解剖特点和重要性 ✓ 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所在部分 ✓ 大多数内眼手术的必经之处 ✓ 结构薄弱,眼外伤时易破裂
膜—可再生 ➢ 内皮细胞层(endothelium):5μm,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顶
部向前房,基底向后弹力层—不再生
6
角膜生理功能
➢ 维持眼球完整:角膜屈光手术后强度降低 ➢ 透光性 :依赖于各层结构的正常功能和水恒定 ➢ 屈光性:43D,占全眼球屈光的3/4 ➢ 渗透作用:药物的作用 ➢ 感知:温度、痛觉和触觉
位于大脑枕叶皮质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17、18、19区, 即距状裂上、下唇和枕叶纹状区
34
二 瞳孔反射路
瞳孔反射生理
➢ 对光反射(light reflex)
✓ 传入路:光→瞳孔→视网膜→视N →视交叉→视束→上丘和顶盖前核 →同侧或对侧E-W核
✓ 传出路: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睫状短神经→瞳孔括约肌
21
RPE层的主要生理功能:
1. 吸光、散热 2. 作为血—R外屏障,维持R内环境稳定 3. 视色素的再生和合成 4. 维持视网膜粘附 5. 吞噬、消化光感受器外节盘膜及R代谢产物 6. 从脉络膜毛细血管输运营养给R外层 7. 创伤和手术后的再生、修复视网膜生理 Nhomakorabea22
视网膜解剖
23
视网膜解剖
视网膜屏障
➢ 内眦、外眦: 上、下睑缘内、外连结处
睑裂高度约7-8mm,长28mm,内眦间距33-36mm
上睑缘遮盖角膜上部1~2mm
➢ 泪阜:内眦处肉样隆起(变态的皮肤组织)
➢ 睑缘
前唇:睫毛,毛囊、皮脂腺和变态汗腺 后唇:呈直角,与眼球紧密接触
➢ 灰线:前、后唇之间,皮肤与结膜交界处 ➢ 睑板腺开口:灰线与后唇之间 ➢ 泪点:上下泪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