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史料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吸取教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问题探究法3. 史料分析法4. 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邓世昌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他是在什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从而引出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 战争背景(7 分钟)展示 19 世纪末日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中国在清朝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2. 战争经过(10 分钟)结合地图,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重点介绍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马关条约》(8 分钟)展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4. 战争失败原因(5 分钟)引导学生从清政府、日本、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2套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2套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并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学难点:《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比较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课教学既让学生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又要求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因此,对于战争爆发的背景,要引导学生以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为中心展开讲述,把握知识整体结构。

对于战争经过,要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宏观地把握其过程。

对于《马关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要指导学生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来学习。

教学过程:[教师提问]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什么条约?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那一次战争?3、在近代俄国共割占我国东北西北多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导入]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记载着多少残酷的事实,让我们来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去体会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回顾那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板书][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回答:为什么将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多媒体显示].日本的大陆政策[教师提问]上面这部分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材料说明日本企图征服朝鲜和中国,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教师提问]清政府一直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为什么敢于公开向中国发起挑战?[学生回答](1)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岛海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xx教育目标1.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时:一课时课型:讲授新知识课教法:多媒体电化教学、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具:投影机、电视机、录像机、板书设计投影片、小结投影片、材料和练习投影片、《黄海大战》录像带、《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板书设计:(另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投影板书:第四章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一个区区小国,竟然那么大胆对中国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发动侵略战争。

究其根源是什么?2.讲授新课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个别提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他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双方的影响。

3.能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2.甲午中日战争的重大战役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关系的深远影响。

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给东亚地区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简要介绍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

•分析中日之间在朝鲜、台湾等地的矛盾与冲突。

2.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介绍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分析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结果。

3.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探讨甲午战争对中国、日本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意义和影响。

•分析甲午战争给中日关系带来的深远影响。

五、课堂练习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背景。

2.小组演讲,就甲午中日战争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进行深入讨论。

六、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材料,撰写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读后感。

2.就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日本、东亚地区的影响,展开独立思考,撰写文章或演讲稿。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东亚地区历史发展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的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国际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设计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深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的危害;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氟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妈一起学习第 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讲授新课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实力迅速发展,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对外扩张的欲望十分强烈。

而且日本自古以来便觊觎朝鲜半岛,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不少人士都大力鼓吹“征韩论〃。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随后列强纷至沓来,到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缔结,朝鲜的门户全面开放,从此引发了朝鲜深重的民族危机。

全琫准(1854年〜1895年),是朝鲜西南部全罗道古阜郡人,自小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他,深刻地体会到朝鲜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对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认识到推翻朝鲜统治阶级的腐朽统治的必要性,很早就萌发了反抗的意识。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历史背景,如洋务运动、民族危机等。

(2)提问:甲午战争前,中国的民族危机有哪些表现?2.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1)讲解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关系,如朝鲜半岛问题、琉球群岛问题等。

(2)分析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守旧思想,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讲解战争的主要战役,如平壤战役、旅顺口战役、威海卫战役等。

(2)分析北洋水师在战争中的表现,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保卫战等。

(3)引导学生探讨: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为何屡战屡败?4.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1)讲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如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等。

(2)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如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等。

(3)引导学生思考: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析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如民族觉醒、戊戌变法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甲午战争中汲取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6.作业布置(2)让学生收集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2.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是否满意?3.作业布置和评价是否合理?4.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讲解背景时:“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午战争前,中国面临着哪些内忧外患吗?比如,当时的清政府内部是怎样的情况?我们来看看这段历史视频,了解一下当时的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篇一: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145篇二:甲午中日战争(人教版)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阅读材料分析战前情况,了解战争背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学会思考的能力,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

3、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比拟的方法,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进历史思维的形成和开展。

〔二〕过程与方法1、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提供相关图片核材料,加强教学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的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2、教师在导学质疑和演示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拟,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大肆输出资本,使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沦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

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认识抗击外来侵略保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认识清失败的原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台湾人民的抗日,认识台湾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维护国家的统一。

二、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三、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学习内容概况有清楚的了解2、教师补充材料,学生在教师的带着下阅读分析材料,分析战前情况,了解战争背景并得出中国战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大全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大全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大全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人才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不过在19世纪末,中国陷入深重的国难之中,这就是甲午中日战争。

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节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成为了后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可知,组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更好地认识国家的历史。

同时,本文也汇总了多篇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教案,供教师们参考使用。

二、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概述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19世纪末,中国长期遭受外来侵略和内忧外患之苦。

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有以下几点:(1)中国半殖民地化严重。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外资本家和强国都在中国掠夺、剥削、强占领土和势力范围,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2)中央政府失去权威和信誉。

中国自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时期,主要由帝国主义国家和它们在中国的代表团ADMINCHAT协商决定中国的主权、领土和关税等重要事项,中国不再具有完全自主的国际地位。

清朝中叶以后,官场腐败严重,政治黑暗,社会动荡频繁,清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一度受到很大打击。

(3)东亚局势发生变化。

19世纪末,日本开始崛起并对中国的领土和权益发起侵略。

2.战争经过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

1894年夏天,日德意志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以及法国共谋,借口边疆问题向中国宣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军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中国水师更是全军覆没。

当时的北洋海军为此重组,试图提高其作战能力。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海军打了一场败仗,日本很快占领了中国的两岸。

经过三个月的战争,中国惨败,双方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中国失去了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地区。

3.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促使中国后续的一系列改革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产生,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人教版)第一部分:导入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和结果。

3.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2.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3.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2.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PPT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

例如:“你们对中国近代史有了解吗?”“你们知道中日关系吗?”“你们听说过甲午中日战争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背景和原因 (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例如:“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是在哪个时期发生的吗?”“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是什么吗?”帮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以及双方的利益冲突。

Step 3:主要经过 (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经过。

例如:“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吗?”“你们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胜负结果吗?”帮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争结果。

Step 4:影响 (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例如:“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吗?”“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有什么影响吗?”帮助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和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Step 5:总结与评价 (5分钟)教师总结讲解的内容,并提出问题进行学生回答。

例如:“你们觉得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大吗?为什么?”“你们觉得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生活有何影响?”鼓励学生就刚才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评价。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8910篇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北师大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本课主要讲述在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正确的措施,政治清明,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因而使得唐朝步入鼎盛的基本史实。

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武则天、唐玄宗等比较熟悉,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搜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创意: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如杜甫诗、“唐朝疆域图”、丝织品、唐三彩陶俑图片、曲辕犁等),学习搜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课后记:用心爱心专心1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侵占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侵占中国狂潮教案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侵占中国狂
潮教案
本课程将探讨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列强侵占中国的背景和影响。

以下是该教案的内容概述:
一、背景介绍
1. 中日战争的原因和起因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困境和政治体制的腐败
3.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和军事扩张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和结果
1. 甲午战争爆发的过程
2. 中日两国的战争态势和兵力对比
3. 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和决定性事件
4. 战争结果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三、列强对中国的侵占和割地
1.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影响和干涉
2.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 领土割让与势力范围的更迭
4.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抵抗努力
四、研究目标
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 分析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3. 掌握列强侵占中国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本教案将通过多媒体资料、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等方式进行教学。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加强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考能力。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教案名称】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适用年级】高中历史【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民族危机的加深;3.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教学重点】1.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及民族危机的加深。

【教学难点】1.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的外患和内忧,并提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面临民族危机的一个重要节点。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有哪些表现?2.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及其中的重要战役有哪些?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对中国有哪些影响?【展示与总结】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讨论,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及时总结并提供必要的补充。

【学生分享】借助教师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总结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短文,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及启示。

【板书设计】1. 甲午中日战争2. 起因、过程、结果3. 对中国的影响4. 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组讨论和学生分享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同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和总结,以确保教学效果。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3.能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2.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兴趣。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束于1895年。

这次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而展开的一次战争。

背景是在清朝衰败时期,列强们相继入侵中国,瓜分中国领土;起因是朝鲜发生动乱,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利益,出兵进攻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分为海战和陆战两个阶段。

在海战阶段,日本以其优势的海军,击败了中国海军,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在陆战阶段,日本进攻中国东北,迅速占领了辽东半岛等地。

最终,中日双方通过调停会议,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赔款两亿两白银,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一个缩影。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并列出自己的观点。

4.总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小组的观点,并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全班的总结。

总结: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和社会变革。

这次战争使中国人民意识到国家的危机,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奠定了基础。

六、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的论文。

要求论述清楚影响的方面,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七、课堂反馈: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影响的观点,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和指导。

同时,教师给学生进行评分,以了解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八年级历史教案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3.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4.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5.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德育目标1.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能力目标1.通过对《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作比较,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并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列的重要历史资料和对课后材料解析题的回答,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一、看看书、想一想(课前预习)一)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年2、交战双方是和,3、原因是:日本为实现征服,侵略、称霸的梦想,因而发动侵华战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年,因此这次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4、经过:①在黄海战役中,致远舰管带,在弹药将尽的情况下,英勇地向日舰撞去,最后壮烈牺牲,他无愧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②在威海卫战役里,舰队全军覆灭,太后急忙命李鸿章赴日本议和。

③日本屠杀居民,军民在新竹痛击日本侵略军。

二)《马关条约》1、时间:。

八年级历史教案3、《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内容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比较●三、三个臭皮匠(课堂讨论)1、台湾与祖国母亲的联系:①与祖国最早的联系:东汉时,孙权派卫温到(台湾)。

② 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从此台湾正式规中央政府管辖。

③____年,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____年,收复台湾。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 教材分析本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是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以及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认识到战争对中国的严重损失和民族危机,从而加深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和中国的民族危机。

但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详细过程和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认识战争对中国的严重损失和民族危机。

3.理解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战争对中国的严重损失和民族危机。

3.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史料,如书籍、文章、图片等。

2.准备PPT,展示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3.分组学生,准备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甲午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呈现(10分钟)介绍甲午战争的经过,包括战争的主要战役、双方军队的实力对比等。

通过呈现战争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和损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民族危机、经济困境等。

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战争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关于甲午战争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部署、战斗经过和战争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题较为复杂,涉及战争策略、国际局势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战争脉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和影响,认识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情怀,深刻反思历史教训,珍惜和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战争起因: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理解战争爆发的内在原因。

2.战争过程:详细分析战争的重要战役、战略部署和战斗经过。

3.战争结果及影响:阐述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背后的历史教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战争场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史料,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

3.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战争历史情境。

2.呈现(15分钟)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分析战争爆发的内在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理解战争的必然性。

3.操练(30分钟)详细分析战争的重要战役、战略部署和战斗经过。

让学生结合史料,论证史实。

4.巩固(10分钟)总结战争结果,阐述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导入新课。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1)引导学生回顾甲午战争前的历史背景,分析战争原因。

3.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利用多媒体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如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

(2)讲述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如邓世昌、丁汝昌等民族英雄。

4.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1)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讲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

5.探讨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7.作业布置(1)课下查阅资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注重挖掘英勇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1.讲解战争原因时,要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

2.在讲述战争过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细节。

3.在分析战争影响时,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讲解原因时:“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吗?”讲解过程时:“现在我们来到了甲午海战,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初中历史教案甲午中日

初中历史教案甲午中日

初中历史教案甲午中日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事件。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难点: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的弱国状态,引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

二、讲授(20分钟)
1.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2.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事件,包括海战、陆战等。

3.讨论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等。

三、讨论(15分钟)
1.组织学生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四、总结(10分钟)
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总结,并强调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撰写一份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强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战争的过程。

(2)运用史料,分析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采用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

(2)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2. 《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戊戌变法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关系。

2.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1)分析清朝末年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

(2)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3.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战争的主要战役。

(2)详细讲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解读《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

(2)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1)讨论战争对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

(2)探究战争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启示。

6. 总结:(1)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教训。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深入研究《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结合所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准确地描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学生能熟练地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初中历史甲午考点分析教案

初中历史甲午考点分析教案

初中历史甲午考点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和结果。

3. 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 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甲午战争引发的原因。

2. 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内容:1. 甲午战争的发生背景和原因。

2. 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和结果。

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甲午战争的概况,引导学生思考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性。

2. 学习内容:a. 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教师讲解甲午战争发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原因,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原因对战争的影响。

b. 甲午战争的主要经过和结果:教师讲解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役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战争过程。

3. 活动设计:a.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展开思辨和互动。

b. 观看视频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加深对甲午战争的理解。

c. 课堂讨论:针对甲午战争的影响,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总结:教师对甲午战争的关键点进行总结,强调战争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甲午战争的文章,总结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需要理解甲午战争的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并能够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案《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3.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4.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5.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二、德育目标1.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将领的英勇斗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社会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三、能力目标1.通过对《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作比较,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并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所列的重要历史资料和对课后材料解析题的回答,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包括:“大陆政策”动态步骤,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甲午风云》中“黄海海战”的片断)。

●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提问,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讲解法:针对教材中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败。

3.比较法:针对教材难点,通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课内容既需要学生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又要求学生进行较多的理性思维,因此,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

对于战争爆发的背景,要引导学生以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为中心展开讲述,使学生把握整体结构;对于战争经过,要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宏观地把握其过程;对于《马关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要指导学生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来学习,对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教师强调重要知识点,由学生自己来学习本子目。

●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法战争,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学生回答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教师总结]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列强看到清政府如此的软弱可欺,更加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在事过十年以后,东方强盛起来的日本造成了对华侵略的新态势,并发动了战争。

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

[板书]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教师讲述]这一节课咱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大家经过预习已经明确教材具体详细地讲述了四个背景。

为加深大家的认识和理解,咱们首先通过看投影来学习这一问题。

[板书]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n [投影显示]n 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国会会议上的施政纲领演说:“国家独立自强之道有二:一曰守卫主权线;第二,保护利益线。

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区域。

”山县有朋认为,“仅仅防守主权线已经不能够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保护利益线,经常立足于形胜之地位。

”[教师提问]上面这部分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材料说明日本企图侵略朝鲜和中国。

[教师总结]这部分材料实际讲述的就是战争爆发的背景之一,也就是咱们要讲的第一个背景。

[板书]1.日本的“大陆政策”[教师讲述]日本的强盛要追溯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但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封建残余势力的保留,市场的狭小,社会矛盾的激化),促使日本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这一政策分为五步:一、侵占中国的台湾;二、征服朝鲜;三、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四、征服全中国;五、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否征服中国是它大陆政策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教师提问]战争爆发的第二个背景是什么?[学生回答]列强的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板书]2.列强的默许或纵容[教师提问]下面大家回忆初中世界史中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形势是什么? [学生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

[教师总结]列强随着自己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对世界领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扩大自己的(半)殖民地,在扩张中同时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在中国这个问题上,各国都默许和纵容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

下面咱们通过投影来了解列强和日本之间的关系。

[投影显示][教师总结]以上咱们可以看出列强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表现了不同的心态。

他们对日本的这种态度为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提问]战争爆发的第三个背景是什么?[板书]3.朝鲜东学党起义(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背景的认识,补充资料)[投景显示][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日本企图占领朝鲜。

[教师总结]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一次反对本国腐朽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农民起义,作为友好邻邦的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邀请派援兵前往朝鲜镇压这场起义,日本也趁机出兵朝鲜实现它“大陆政策”的第二步,积极怂勇清政府出兵。

当清政府派兵前往朝鲜时,日本也趁机派军队开进朝鲜,为它实施第二步计划创造了条件。

当起义平息后,中日本应同时撤兵,但日本置之不理,并且还大派援兵,准备发动战争。

[教师过渡]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清政府对此采取了什么态度?下面我们来学习第4个背景。

[板书]4.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而不认真备战。

[教师总结]从前面咱们讲的知识中可以得知: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走上了公开勾结的道路,中法战争清政府不败而败,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奴颜卑膝的丑恶面目,在日本侵略中国的问题上,仍对列强抱有幻想,而没有做战前充分的准备,由此可以证明,战争不可避免,清政府的失败不可避免。

[教师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解和掌握了战争爆发的4个背景,下面咱们来学习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板书]二、战争的爆发和经过[出示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提问]下面请大家从形势示意图上找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地点。

[板书]1.时间、地点[学生回答]时间:1894年7月地点:朝鲜丰岛海面[教师提问]当时战争是如何爆发的?由此可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板书]2.战争的性质[学生回答]日本不宣而战,由此得出战争的性质:日本发动的是侵略中国的战争。

[教师过渡]以上咱们学习了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掌握了战争的性质,下面咱们来了解战争的经过。

[板书]3.战争的经过[教师提问]下面同学们看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从上面找出战争发生的2个战场,战争的两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重要战役。

[学生回答]两个战场:朝鲜与中国本土战争的两个阶段:1894年7月~1894年9月1894年10月~1895年4月战争中四场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战役。

[教师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战争的基础知识,为了便于大家熟记战役可采用陆——海——陆——海的顺序。

下面的重要问题是分析各战场的战况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板书]4.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态度[教师提问]战争中的四场战役的战况如何?[学生回答]平壤战役:清军执行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命令,贻误了战机。

日军占领平壤。

黄海战役:北洋舰队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

但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

威海战役: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总之,四场战役除黄海战役互有胜负之外,其余均失败。

[教师提问]为什么以失败为多呢?[学生回答]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态度造成的。

[教师分析]从四场战役我们可以看出是由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的态度造成的,那么,是不是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李鸿章一人所造成的呢?他虽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一个人不能左右政局。

他之所以采取投降政策是受其他因素决定的,作为一国实际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在国家面临危亡的时刻,仍免不了讨列强的欢心,仍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所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助长了李鸿章避战求和的决心。

清政府的腐败成为这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李鸿章为了保存北洋陆、海军的实力,长期推行“避战求和”的军事方针,导致平壤战役贻误战机,日本占领平壤;在黄海战役中根据教材对照表中中日双方实力及损失情况可以看出中国舰队完全有能力与日交战,但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虽然出现了像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这些清朝爱国官兵,但仍挽回不了败局,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辽东一战,清军没有做出任何防守,使日军顺利占领旅顺、大连,并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给中国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和耻辱。

威海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宣告了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由此可知,战争的结局是中国战败,从而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提供了条件。

[教师过渡]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后,日本又向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板书]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教师提问]《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地点及双方代表各是什么?[板书]1.时间、地点、双方代表[学生回答]1895年4月在日本马关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教师提问]《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板书]2.《马关条约》的内容[教师提问]为了便于同学们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下面大家回忆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要点包括几个方面?[学生回答]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协定关税[教师总结]两个条约相比,可以看出前三项要点相同,第四项不一样,那么《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投影显示][教师分析]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相比,只有第四项,《南京条约》是协定关税,而《马关条约》是关于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免交内地税。

这是日本对中国进行的一种新的经济侵略方式——资本输出,这比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的利润高得多。

什么是资本输出、商品输出?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教师过渡]以上咱们通过比较法,学习了《马关条约》的内容,下面咱们来分析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板书]3.《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师讲述]在讲这个问时为了强化大家理解,我们仍采用比较法。

大家可参照《南京条约》的影响来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学生回答]1.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2.赔款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3.开放口岸便利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入侵;4.开设工厂掠夺了中国廉价劳动力,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