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二)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技巧,提高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实验过程,总结并分析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

实验一:网络拓扑搭建与配置在实验一中,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通过交换机连接多台计算机,并进行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和配置交换机、路由器和计算机,了解了网络拓扑的概念和组网原理。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的IP地址冲突、网络延迟等,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深了对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理解。

实验二: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实验二主要是通过Wireshark等工具来抓包分析网络数据传输过程。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TCP/IP协议栈、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等。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网络通信中的问题,如丢包、重传等,通过对数据包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三:网络安全与防护实验三主要是学习和实践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我们了解了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段和防御方法,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列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体验了一些网络攻击的模拟实验,如DDoS攻击、ARP欺骗等,通过对攻击过程的模拟和分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挑战。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与优化实验四主要是通过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评估和优化网络的性能。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可以找出网络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2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提高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所用到的软件和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一台交换机、四台计算机和一台服务器。

为每台设备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等网络参数。

(二)网络协议分析1、启动 Wireshark 工具,选择对应的网络接口进行抓包。

2、在网络中进行文件传输、网页浏览等操作,观察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

3、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包括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数据长度等信息。

(三)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的连通性和延迟。

2、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测试网络的带宽和吞吐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搭建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IP 地址配置正确,网络连接稳定。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1、在文件传输过程中,观察到使用的主要协议为 TCP 协议,数据包有序且可靠地传输。

2、网页浏览时,发现涉及到 HTTP 协议的请求和响应,包括获取网页内容、图片等资源。

(三)网络性能测试结果1、 Ping 命令测试结果显示,网络中设备之间的延迟较低,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网络连通性良好。

2、带宽和吞吐量测试结果表明,网络能够满足一般的数据传输需求,但在大量数据并发传输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拥塞现象。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IP 地址配置错误在配置设备的 IP 地址时,出现了部分设备 IP 地址冲突的问题,导致网络通信异常。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将各种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通信测试,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网络配置和通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

三、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和一个交换机来搭建局域网。

其中,计算机A作为服务器,计算机B作为客户端,交换机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参数我们首先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确保两台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2. 搭建局域网将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 配置服务器在计算机A上搭建服务器,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络服务软件,如Apache、Nginx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4. 配置客户端在计算机B上配置客户端,选择一种合适的浏览器软件,如Chrome、Firefox 等,并设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

5. 进行通信测试打开浏览器,在客户端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

观察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传输情况,检查是否能够成功建立连接并获取到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了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网络连接正常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交换机成功建立了物理连接,网络连接正常。

2. IP地址配置正确计算机A和计算机B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配置正确,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3. 服务器配置成功在计算机A上搭建的服务器配置成功,能够正常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4. 客户端配置成功在计算机B上配置的客户端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获取到正确的网页内容。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通信过程,掌握了网络配置和通信测试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动态路由协议实现的网络间通信一、实验目的1.了解路由协议工作机制。

2.掌握常用路由协议配置方法。

二、实验任务1.配置LAN端口。

2.配置WAN端口。

3.完成RIP协议的配置。

4.完成IGRP协议的配置。

5.完成OSPF协议的配置。

三、实验环境及工具安装Boson NetSim的PC至少一台。

四、实验记录实验任务一:LAN端口的配置LAN端口是路由器与局域网的连接点,每个LAN端口与一个子网相连,配置LAN端口就是将LAN端口子网地址范围内的一个IP地址分配给LAN端口。

目前路由器上常用的LAN端口多为以太网端口,即Ethernet口,在路由器中常被简写为e,e0即表示Ethernet0,即第0号以太网端口。

LAN端口的配置步骤如下:1.启动Boson NetSim从Windows系统中选择“开始”→“程序”→Boson Software→Boson NetSim命令,运行Boson NetSim。

2.查看网络拓扑结构图单击Boson NetSim主界面工具栏中的NetMap按钮,调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双击图中的网络设备图标即可显示该设备型号及和其他网络设备的连接。

右击网络设备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onfigure命令进入该网络设备的配置状态。

3.进入特权模式右击路由器Router4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onfigure命令,进入Router4的配置状态。

在Router>提示符下输入enable,系统提示符改为Router#,表示进入特权模式。

4.进入配置模式在Router#提示符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系统提示符显示Router(config)#,表示进入配置模式。

5.配置以太网端口在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e0”,按Enter键,提示符变为Router(config-if)#,进入e0端口配置。

6.在Router(config-if)#下输入“ip address 172.16.10.1 255.255.255.0”,其格式为:ip address <IP地址><子网掩码>,所设IP地址应该为该端口所连接子网IP地址范围中的一个,子网掩码也应与该子网中其他计算机相同。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

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学号:学生:完成日期: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交换机的登录与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通过Console口和Telnet方式登陆管理交换机原理;2、掌握交换机Telnet配置方法和Comware平台的基本使用。

实验问题讨论:1.使用Console口登录交换机:在该PC机上使用Windows XP下的“超级终端”登录交换机,检查是否能成功登录。

请在实验报告中回答:超级终端串口属性对话框中的配置参数都是什么?答:端口设置:每秒位数: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数据流控制:无。

2.在上题成功登录后,在超级终端窗口练习使用下列Comware命令:[任意视图]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任意视图]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任意视图] display version[任意视图] display interface Ethernet 1/0/1(1) 执行的每条命令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执行每条命令后所显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1)执行的每条命令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任意视图]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显示当前生效的(即RAM中的)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任意视图]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需在执行“save”命令过后才有显示:显示Flash中保存的交换机的配置参数。

[任意视图] display version:删除Flash中的配置文件,其结果是将所有配置还原为缺省配置。

[任意视图] display interface Ethernet 1/0/1:显示交换机的某个端口的配置信息。

(2) 执行每条命令后所显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择要文字解释即可,每条命令不要超过3项信息)[A]{任意试图}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file is NULL.Please execute`display startup`to get more information.[B]H3C Comware Platform SoftwareComware Software,V ersion5.20,Release5309P01Copyright(c)2004-2010 Hangzhou H3C Tech.Co.,Ltd.All rights reserved.H3C S3610-28P uptime is 0week,0day,2hours,50minutesH3C S3610-28P128M bytes DRAM32M bytes Flash MemoryConfig Register points to FLASH[C]reset saved-configurationThis will delete the configuration in the flash memory.The switch configuratio nsWill be erased to reconfigure.Are you sure?[Y/N]YNow clearing the configuration in flash memory.Please wait for a while…3.使用Telnet方式登录交换机:(1) 在交换机上做出必须的预先配置,例如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登录交换机的用户密码,配置登录用户的权限级别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大工《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

大工《计算机网络实验(二)》实验报告及学习要求

1 姓 名: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 次:次: 专升本专升本 (高起专或专升本)(高起专或专升本)专 业:业: 网络工程客观题:谈谈你对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答: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终于要结束了。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得自己在计算机网络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刻的体会,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更多的兴趣。

我们本学期做的实验基本上全面介绍了搭建网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以及其特点、适用、连接和配置,给出了很多的规划方案、应用实例和配置策略。

我们先是认识和熟悉了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然后是了解和安装一些软件,最后就是做一些简单一点的应用实例。

和安装一些软件,最后就是做一些简单一点的应用实例。

Linux 的使用与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在此实验中,我们接触了以前从没接触过的linus 操作系统,了解Linux 操作系统。

学会了IP 配置,此操作系统下的office 软件和万维网的使用。

其次我们了解了DNS 的概念和原理。

在Windws2003下学会安装DNS服务器,学习了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和DNS 和WINS 的结合使用。

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麻烦,不过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都迎刃而解。

特别是一些ID ,子网掩码,网关的地址一定不能写错,错一个就不能成功,所以需要我们仔细认真的检查。

经过我们的努力,最后我们这一小组终于成功的完成了实验的目标。

验的目标。

TCP/IP 协议配置与网络通讯工具及DJ 网络点歌平台的安装配置及使用,实验内容多,任务重,必须两人分工配合完成。

由于实验步骤的繁多,需要耐心的一步步完成。

在实验中也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但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还是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任务。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TCP/IP 协议的配置参数,掌握掌握5 TCP/IP 协议的安装和配置,学会通讯工具RTX 的配置方法,掌握通讯工具RTX 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熟悉使用通讯工具RTX 进行局域网上的通信,学会HappyDJ 的配置方法及其主要功能,熟悉HappyDJ 的使用方法,学会NetChat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二)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二)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二)实验2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2013xxxxxxxx xx一、实验项目名称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二、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2、掌握MAC地址的作用3、掌握MAC广播地址的作用4、掌握LLC帧报文格式5、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三、实验位置机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练习1:领略真实的MAC帧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相应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所在组的操作1、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协议)。

2、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 帧格式。

3、将主机B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练习2:理解MAC地址的作用本练习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C和D作为一组,主机E和F作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A、B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的1. 主机B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地址为主机A的MAC地址)。

2. 主机A ping 主机B。

3. 主机B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ICMP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 记录实验结果表1-3实验结果思考问题:1、为什么有的主机会收到ICMP数据包而有的主机收不到ICMP 数据包?答:ping命令是端对端的通信,只有目的主机和在同一共享模块中的主机才能收到ICMP数据包。

AC、BD之间有共享设备,而EF之间没有。

2、根据实验理解集线器(共享设备)和交换机(交换设备)的区别?答:集线器将收到的数据包向所有已连接的端口转发,交换机只将数据包向目的主机连接的端口转发。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各种设备和系统,实现了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了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和技术。

本篇实验报告将对我们进行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通过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我们深入理解了各种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例如,总线型拓扑结构简单易懂,但容易出现单点故障;而星型拓扑结构可靠性较高,但需要大量的物理连接。

实验二:网络协议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HTTP和FTP等。

通过抓包和分析网络数据包,我们了解了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

例如,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实现了可靠的数据传输;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实验三:网络安全与防护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攻击手段,如DDoS、SQL注入和跨站脚本等。

通过搭建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护网络安全。

例如,防火墙可以通过过滤规则,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作出响应。

实验四:无线网络实践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无线网络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通过配置无线路由器和接入点,我们实现了无线网络的搭建和连接。

例如,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需要设置SSID和密码来保护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受到信号强度和障碍物的影响,需要合理布置设备位置。

实验五:网络性能测试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网络性能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使用ping、traceroute和iperf等工具,我们测试了网络的延迟、丢包率和带宽等性能指标。

例如,ping命令可以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情况;iperf命令可以测试网络的带宽和吞吐量。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2.1) 实验报告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2.1) 实验报告讲解

实验三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掌握静态路由设置3、掌握动态路由设置二、具体实验过程(简单截图及文字说明,文字说明主要说明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项目二:路由器静态路由设置一、实验拓扑图实验形式:用模拟软件完成的。

1.硬件连接:Switch1连接R1的e0端口,R1的S0连接R2的S1,R2的e0连接switch2,PC1,PC2接Switch1,PC3,PC4接Switch2。

R1的Fa0/0端口的IP是:192.168.10.1 255.255.255.0R1的S0/0/0端口的IP是:192.168.1.1 255.255.255.0R2的Fa0/0端口的IP是:192.168.20.1 255.255.255.0R2的S0/0/0端口的IP是:192.168.1.2 255.255.255.0将实验拓扑图保存。

将实验拓扑图保存,然后打开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进行路由器和PC机的配置2.设置PC机的IP地址和网关PC1的设置:PC2的设置:PC3的配置:PC4的配置:3.配置路由器R1(包括设置R1的f0/0和s0/0/0和打开端口f0/0和s0/0/0)检查连通性配置路由器R2检查连通性配置完R1的端口后,f0/0和s0/0/0都up但是线路协议是down的;配置完R2的f0和s0/0/0后,R2的f0/0和s0/0/0及线路协议都是up的,且R1的线路协议就变成up的了。

4.路由器连通性的测试如上,以下给出主机的连通性测试:PC1:PC1不能ping通PC3,PC4和Router2,可以ping通PC2,Router1R2上设置静态路由:<1>、Router1到PC2和PC3的连通性:均可ping通<2>、Router2到PC1和PC4的连通性:与PC4ping通,与PC1ping通。

各主机之间,到路由器都可以互相ping通项目三:动态路由(RIP协议)的配置实验一、实验形式:用物理设备完成的配置Router 1:<1>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名称Router1、配置Router1的Serial0接口、激活接口;<2>启动RIP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2报告

实验二报告姓名:XX学号:201430XXXX班级:1001XXXX指导教师:XXX时间:2016.11.21.实验名称网络连通性测试与网络命令验证2.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网线连接设备的方法。

2.掌握常用网络命令。

3.实验原理图2-1 是连接示意图。

4.试验方法及具体步骤1.连接设备步骤:关闭计算机电源→按照图示连接设备→打开计算机电源。

2.网络属性设置步骤:控制面板→网络和拨号连接→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将一台计算机的IP 地址分别设置为:192.168.7.59另一台设置为192.168.7.60,子网掩码全部为:255.255.255.0。

3.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 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步骤:在IP 地址为192.168.7.59的计算机上打开“开始”→“运行”→输入“cmd”→确定→在DOS 提示符下键入命令“Ping 192.168.7.60”、→如果出现类似于“Reply from 192.168.0.2……”的回应,说明TCP/IP 协议工作正常;如果显示类似于“Request timed out”的信息,说明双方的TCP/IP 协议的设置可能有错,或网络的其它连接有问题。

重新设置后再次测试。

4.查看网络设置使用Ipconfig 命令查看网络设置,下面的命令测试全部在DOS 提示符下完成(1)键入Ipconfig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 配置。

(2)键入Ipconfig/all 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 配置。

5.测试其它网络命令(1)键入net view \\Computer Name 查看由\\Computer Name 计算机共享的资源列表。

如果显示“There are no entries in the list”消息则在指定的计算机上没有文件或打印共享。

如果“System error 53 has occurred”消息,可能是计算机名称不正确或网关(路由器)没有运行。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2.掌握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2.网线3.路由器三、实验过程1.实验一:理解网络分层结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是光纤、双绞线等物理媒介。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帧,并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网络层负责寻路和分组转发,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连接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负责通信协议的选择和具体的应用功能。

2.实验二:数据传输过程-数据从源主机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目标主机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送、传输和接受。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层级结构封装,并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层级结构进行解封装和处理,最终将数据交给应用层使用。

3.实验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主机和链路两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结点,终端设备有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结点有路由器、交换机等。

-链路是连接主机之间和主机与网络结点之间的通信路径。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成功地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个层级结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达到了实验的目标。

六、总结和建议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然而,实验时间比较紧张,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更多的实验训练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探索。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2. 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二、实验内容1. 运行 Windows 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netstat、nbtstat、arp、route、 net、tracert2. 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3. 了解 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性能,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更好的理解。

下面介绍一下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1. ipconfig 命令该命令显示IP 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 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

2. ping 命令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

3. netstat 命令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nbtstat 命令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以及当前TCP/IP 的连接所使用NETBIOS 情况,运用NET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名字列表。

5. arp 命令使用ARP 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 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 地址对,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操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6. route 命令ROUTE 命令用于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

7. net 命令net 命令是WIN 系列里面最有用的网络方面的命令之一,它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组命令。

8. tracert 命令Tracert 使用很简单,只需要在tracert 后面跟一个IP 地址或URL,tracert 会在进行相应的域名转换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以及学习网络编程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内容1.搭建实验环境2.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3.实现多对多的网络通信4.实现文件传输功能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a.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并配置虚拟机软件。

b. 安装并配置Ubuntu操作系统。

c.配置网络适配器,设置网络参数。

2.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a.在虚拟机中创建一个服务器程序和多个客户端程序。

b. 使用Socket编程实现服务器程序与客户端程序之间的通信。

c.测试一对多的网络通信是否正常。

3.实现多对多的网络通信:a.修改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使其能够接收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b.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实现服务器程序与多个客户端程序之间的并发通信。

c.测试多对多的网络通信是否正常。

4.实现文件传输功能:a.修改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增加文件传输的功能。

b.实现服务器程序接收客户端传输的文件,并保存在本地磁盘。

c.实现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端传输文件。

d.测试文件传输功能是否正常。

四、实验结果1.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功能,并成功进行测试,确保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能够成功建立起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

2.实现多对多的网络通信功能,并成功进行测试,确保服务器端能够接收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实现并发通信。

3.实现文件传输功能,并成功进行测试,确保服务器端能够接收客户端传输的文件,并保存在本地磁盘,同时客户端能够向服务器端传输文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编程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搭建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并成功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多对多的网络通信和文件传输功能,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连接不稳定、数据传输速度较慢等,需要进一步加深对网络技术的学习,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19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3、掌握文件的查找;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三、实验检查内容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试验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13计基地目录一、实验简述 (2)二、实验内容 (3)实验一:双队列模型 (3)一、实验模型 (3)二、具体实现 (3)三、结果展示 (4)实验二:802.11 无线竞争模型 (6)一、实验模型 (6)二、具体实现 (6)三、实验结果 (6)1.图表结果 (6)2.数据结果 (8)三、实验感想 (8)一、双队列单服务器 (8)二、802.11无限竞争模型 (8)一、实验简述实验一要求采用尽量公平的调度算法,实现一个服务器服务2个队列的功能。

且满足以下条件:到达包数是泊松过程(Poisson process);服务时间是指数分布(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只有一部服务器(server);队列长度无限制;可加入队列的包数为无限。

实验二基于802.11协议采用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没有中央控制器的调度算法实现对五个站的调度机制。

要求尽可能达到公平。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双队列模型一、实验模型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关于服务器处理包的过程模拟,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排队模型是M/M/1 排队模型。

M/M/1排队模型是一种单一服务器(single-server)的排队模型,有以下主要特点:1.到达人数是泊松过程(Poisson process)2.服务时间是指数分布(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3.只有一台服务器(server)4.队列长度无限制5.可加入队列的人数为无限M/M/1排队模型在任何状态下,只有两种事情可能发生:1.有人加入队列。

如果模型在状态k,它会以速率λ进入状态k + 12.有人离开队列。

如果模型在状态k(k不等于0),它会以速率μ进入状态k -1二、具体实现1.赤字轮询算法赤字轮询算法引入赤字的概念, 即在较长时间统计平均意义上平衡各条流所获得的吞吐量。

因为各流之间不同业务造成的数据包大小的差异以及各流内部数据包大小的不同都可能造成在一个轮询周期内各虚拟队列所发送的字节数具有较大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改控制字段为 03 生成无编号帧。 帧的类型可以从 LLC 帧的控制字段设置,对于数据帧,控制字段为 2 字节; 而对于无编号帧,控制字段为 1 字节。 2、在协议分析段捕获到该帧,帧的长度是多少?由此理解以太网的最短帧长度。 答:60
最短帧长度为 64b 3、为什么 IEEE802 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隔为 MAC 子层和 LLC 子层?
1、主机 B 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 取 ICMP 协议)。
2、主机 A ping 主机 B,察看主机 B 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 MAC 帧格式。
3、将主机 B 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
练习 2:理解 MAC 地址的作用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 组。现仅以主机 A、B 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 A、B 的操作。
本机 MAC 地址 源 MAC 地址
主机 B 主机 D 主机 E
000973-4CAE28 000973-40B1A6 000973-4CAD6A
000973-4CB1E3 000973-4CB1E3 无
主机

F
000973-4CA96F
目的 MAC 地址 000973-4CA88A 000973-4CA88A 无
第二页共四页
E 所发送的数据帧。
●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 FFFFFF-FFFFFF 作为目的 MAC 地址的作用。 答:FFFFFF-FFFFFF 代表网络上所有主机网卡的 MAC 地址,进行一对多通
信,使得主机 A、B、C、D、F 都能够接收到主机 E 发送的数据。
思考问题 1、主机 A、B、C、D、F 是否可以收到主机 E 的广播帧?
实验 2 IEEE802 标准和以太网
2013xxxxxxxx xx
一、实验项目名称
IEEE802 标准和以太网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 2、掌握 MAC 地址的作用 3、掌握 MAC 广播地址的作用 4、掌握 LLC 帧报文格式 5、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位置
分析该帧内容。
●记录实验结果
表 1-4 实验结果
帧类型 LLC 帧
发送序号 N(S) 0000001……..
N(R)
接受信号 ..……0000000
●简述“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协议类型是网络适配器向网络中发送数据的格式;数据长度是 CPU 一
次能处理的数据长度。
5、将第 1 步中主机 A 已编辑好的数据帧修改为“无编号帧”(前两个比特位
五、实验总结
经过这次实验,我对 MAC 帧的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对不同的机器之 间数据帧的传递有了初步的尝试,对 MAC 帧和 LLC 帧有了大致的比较和区分。 较好的掌握了报文格式。
第四页共四页
的长度变为 2 字节) 用户 定义数据/数据 字段: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
(注:长度为 27 个字节) 2、主机 B 启动协议分析器并开始捕获数据。 3、主机 A 发送编辑好的 LLC 帧。 4、主机 B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 A 所发送的 LLC 帧,
答:生成数据帧->新建文件->输入目的 MAC 地址和源 MAC 地址->定义协议 类型或数据长度为 001F->按 ENTER 键生成 LLC 帧->控制字段:填写 02(注: 回车后变成 0200,该帧变为信息帧,控制字段的长度变为 2 字节-> 用户定义数 据/数据字段,如 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
为 1) , 用 户 定 义 数 据 / 数 据 字 段 修 改 为
AAAAAAABBBBBBBCCCCCCCDDDDDDD(注:长度为 28 个字节),重做第
2、3、4 步。
帧类型
发送序号 N(S)
接受信号
第三页共四页
无编号帧
N(R)


思考问题: 1、如何编辑 LLC 无编号帧和 LLC 数据帧。
机房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练习 1:领略真实的 MAC 帧
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相应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 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请 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 组。现仅以主机 A、B 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 A、B 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 B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 MAC 地址为主机 A 的 MAC 地址)。
2. 主机 A ping 主机 B。 3. 主机 B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 A 所发送的 ICMP 数据 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第一页共四页
● 记录实验结果
表 1-3 实验结果
练习 3:编辑并发送 MAC 广播帧
本练习将主机 A、B、C、D、E、F 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 E 启动协议编辑器 2. 主机 E 编辑一个 MAC 帧:
目的 MAC 地址:FFFFFF-FFFFFF 源 MAC 地址:主机 E 的 MAC 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 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 46—1500 字节之间的数据 3. 主机 A、B、C、D、F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 置过滤条件(源 MAC 地址为主机 E 的 MAC 地址)。 4. 主机 E 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帧。 5. 主机 A、B、C、D、F 停止捕获数据,察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
答:可以。 2、说明 MAC 广播帧的范围?
答: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
练习 4:编辑并发送 LLC 帧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
组。现仅以主机 A、B 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 A、B 所在组的操作。 1、主机 A 启动协议编辑器,并编写一个 LLC 帧。 目的 MAC 地址:主机 B 的 MAC 地址 源 MAC 地址:主机 A 的 MAC 地址 协议类型和数据长度:001F 控制字段:填写 02(注:回车后变成 0200,该帧变为信息帧,控制字段
答:由于 HDLC 并不支持多点平衡配置,这使得在局域网中有引入媒体访问 协议的必要性。IEEE 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子层(LLC)和媒体 访问控制子层(MAC)。 4、为什么以太网有最短帧长度?
答:帧的格式决定了帧有一个最短长度,这个最小长度应该是即使里面没有 上层数据,也就是第三层的数据包为空的长度,如果小于这个最小长度,则说明 肯定是坏帧,没有必要再去读里面具体的内容,这样就节省了网络设备的资源, 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是否收到,为什 么 是,B 与 A 在同 一共享模块 是,D 与 C 在同 一共享模块 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 A、C 都 不在同一共享模 块 否,F 与 A、C 都 不在同一共享模 块
思考问题: 1、 为什么有的主机会收到 ICMP 数据包而有的主机收不到 ICMP 数据包? 答:ping 命令是端对端的通信,只有目的主机和在同一共享模块中的主 机才能收到 ICMP 数据包。AC、BD 之间有共享设备,而 EF 之间没有。 2、 根据实验理解集线器(共享设备)和交换机(交换设备)的区别? 答:集线器将收到的数据包向所有已连接的端口转发,交换机只将数据 包向目的主机连接的端口转发。 3、说明共享设备的不安全性 答:共享设备采用广播式发送,是没有针对性的。若共享模块中一台主 机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模块中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收到,数据信息不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