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八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八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1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包含1个多音字:系)及新词,认读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游记中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和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 学习“孔隙”的写法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想象力就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他们有想象的能力和基础,同时,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去过金华的双龙洞,这些学生的发言、图片和录像都可能调动其他学生的想象力。
但有感情地朗读写景的,对学生来说恐怕有一定难度,还需教师指导。
写法的学习还需在深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胆尝试。
3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金华双龙洞洞口、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景观的奇异、美丽。
2、掌握孔隙写法,进行仿写练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关“新绿、突兀森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1.2学时重点1、重点:理解相关“新绿、突兀森郁”等词语。
理清层次。
4.1.3学时难点评1、难点:明确两条线索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3、读第一段。
活动2【讲授】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活动3【讲授】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
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
(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洲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是教学的难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字其中9个。
正确读字浙江、森郁、聚集、合适、昏暗、稍微、额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通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
4、阅读与想象相结合,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设想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教材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写、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文法。
在专教法上,我运用多媒体直观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下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认读课文中6个生字:浙、殿、稍、额、蜿、蜒。
还要写对写好13个生字:浙、桐、簇、浓、殿、稍、额、擦、蜿、蜒、乳、据、源,还要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搞清楚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3.学习1—4自然段,了解作者在路上、洞口、外洞这三个地的见闻和感受。
【导学诊断】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横线。
系绳子(xì jì)一簇(cù chù)稍微(sāo shāo)漆黑(xī qī)蜿蜒(wān wǎn)呈现(céng chéng)2.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中,哪些字难写易错?认真写2遍。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上序号。
端:①端正,不歪斜。
②东西的一头。
③项目、方面。
④事情的开头。
⑤仔细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变化多端。
()(2)服务员端来了几杯咖啡。
()(3)他端详着这尊塑像,陷入了沉思。
().【导疑案例】1.借助拼音和查字典的方法,读准生字。
利用换偏旁加部首方法记住字形。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思考:作者游览顺序是什么样的?能画一幅示意图吗?3.说说作者在路上、洞口、外洞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导练达标】1.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他游览的地点是————,时间是——————,游览的顺序依次是:——————、——————、——————、——————,最后是————————。
2.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①找出句子中的两对反义词:()—()()—()②练习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一句话。
【导练点睛】1.易读错字:“浓”声母是“n”,“擦”是平舌音。
“乳”声母是“r”。
2.易写错的字:“簇”下面是“民族”的“族”,“稍”左边是“禾”不是“木”。
第二课时1.认真读5—8自然段,了解孔隙和内洞的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13个会写生字,认识6个会认字。
2、认读并理解“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一、根据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0分钟)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意。
(能大致说出词意就行)2、读一读生字表格中的13个生字,读准字音并会口头组词。
3、读了课文后,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写在微卡上。
三、再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12分钟)1、汇报自学情况(4分钟)①读准字音并口头组词:“浙、桐、簇、浓、臀、稍、额、擦、蜿、蜒、乳、据、源”。
②读一读本课新词:浙江、盘曲而上、映山红、杜鹃、油桐、一簇、或浓或淡、明艳、突兀森郁、孔隙、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石钟乳、石笋、依据、宫室、器用、颜色各异、观赏、上源。
③把各自的微卡交给语文组长。
2、再读全文(默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浏览路线示意图。
(8分钟)四、交流(10分钟)小组内交流示意图,推荐出组内最好的进行全班展示,并说清图意,然后全班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课堂作业:抄写本课新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二学习目标:1、品读重点词句,分别找到“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领悟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学习重点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复习(2分钟)作者这篇关于“金华的双龙洞”游记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读课文,体会“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精选11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又以简洁的语言写了途中所见的景物,用“眼前一片明艳”概括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
再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双龙洞的特点。
在记叙中,作者的语言朴素,真实可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情分析:本课时一篇游记,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熟悉,游览的顺序明线清楚,暗线溪水,需要指导学生慢慢体会。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的方法很有必要。
教法与学法:读画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方法学习本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课件出示“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及图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易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及时认读词语欣赏画面,易于强化认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介绍:本课为语文课改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全过程,写出了双龙洞的奇异景色。
本文描写准确形象、语言朴实凝练。
本课是单元第一课,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游记这种新文体,因此要扎扎实实教会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
2、课时安排:本课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游踪,了解景物特点。
第二课时学习描写“孔隙”一段的写法仿写一段话并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3、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1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景物特点。
(2)通过填表,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习惯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3)感受双龙洞的神秘、奇异。
第二课时:(1)学习第5自然段的写法,借助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写一段话;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理解其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练笔,训练学生有序发言及认真倾听及时补充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之情。
4、重难点:(1)理清游踪,学习抓住特点对景物进行介绍。
(游记的基本特点)(2)借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写一段话。
(难点,这是一种新的描写方法,学生初次接触)二、说教法、学法:教法:1、利用视频朗读,再现情境,加强感知。
2、列表梳理文章内容,指导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
3、小组合作交流,修改练笔。
学法:研读圈点、小组交流教学准备:师:1、全文视频朗读的课件2、《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3、下发本文所写处所、景物及特点的表格。
4、下发练笔提纲。
生:1、填表2、列提纲三、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2、指名读词3、多音字组词(“系”)4、形近字比较(“栽”、“蜿蜒”)5、易错字(聚、隙)(音→义→形)(二)引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不仅有数不尽的名山大川,也有千姿百态、神秘奇异的溶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二、教学重点(一)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二)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三、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8、记金华的双龙洞)(二)检查预习1、填写生字表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 “蜒”字中间是“廴”,不是“辶”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盘曲:曲折环绕课文中指汽车沿盘山道曲折向上行驶(“曲”读qū,不要读成qǔ)呈:显出,露出课文中指山上沙土显出粉红色明艳:明亮鲜艳课文中指山上景物的色彩明亮鲜艳突兀:高耸课文中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课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孔隙:窟窿眼儿;缝儿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隙”读xì,不要读成xī)昏暗:光线不足;暗课文中指洞中光线不足,视线模糊不清挤压:靠拢压迫课文中指作者感受山石从左右两边及上方向他靠拢压迫过来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课文中指头抬起的高度很低婉蜒: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中形容洞顶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石钟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常与石笋上下相对,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也叫钟乳石名目:事物的名称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各种名称变化多端:变化多种多样端,项目课文中形容钟乳石和石笋的形状多种多样颜色各异:颜色各不相同异,不同课文中指石钟乳和石笋的颜色各不相同一转:走一圈儿课文中指作者在内洞里走了一圈儿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课文中指内洞大约有十来排平房那么深上源:水流起头的地方课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头(三)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板书:·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四)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2、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写乘船出洞)(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1、请6名学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二、教学重点(一)了解金华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二)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显得有精神”和“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句话的含义四、教学过程(一)结合课文引入新课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二)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作者边欣赏着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三)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板书:山路美)(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板书:宽大)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四)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板书:孔隙)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板书险)(五)背诵第四段(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内洞的特点,感受内洞的“奇”(二)练习给课文编提纲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双龙洞内洞的特点(二)练习课文编提纲三、教学难点给课文编写提纲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同桌学生相互检查课文第5自然段的背诵2、教师了解学生背诵的情况(二)联系上文引入新课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板书:内洞)(三)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板书:奇)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学生接下去读写泉水的句子)(板书:深黑的石洞里)(四)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五)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2、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们的大脑中要有一个思路—我要写一篇什么内容的文章(板书:题目),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书:中心),我要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通顺(板书:材料安排)这个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纲3、练习给课文写提纲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写作思路,我们试着给课文写个提纲指导学生给课文写提纲作者游历了双龙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这次游历记叙下来,这就是文章的内容(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中心我们刚刚总结了(板书: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做的作者这次游览,所见所闻很多,但不能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写进文章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整理和选择选择最能体现这次游览特点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作者挑选了山路上的景色,因为它能表现大自然的美,也增添了作者游双龙洞的兴趣作者挑选了洞口、外洞、进入内洞、内洞几处景物来写,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游览的对象,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挑选好材料后,还要对选好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段落清晰本文的作者是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的,同学们把作者对材料的安排按顺序写下来(学生在本上写)(板书:1、交待时间地点 2、路上见闻 3、外洞 4、由外洞进入内洞 5、内洞 6、出洞)4、小结:(指黑板)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提纲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编写作文提纲首先想好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选好的要写的内容安排好5、学生将编写的提纲补充完整(六)作业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课,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2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掌握双龙洞的特色景点和游览路线;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导学内容:1. 金华的双龙洞是一处闻名的旅游景点,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洞穴;2. 双龙洞因洞内有两条形似龙的溪流而得名,被誉为“金华第一洞”;3. 双龙洞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金华双龙洞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双龙洞的美丽景观和悠久历史;2. 进修内容介绍:简要介绍金华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让学生对双龙洞有一个整体的了解;3. 深入进修:详细介绍双龙洞的特色景点,如“龙宫”、“龙泉”、“龙潭”等,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奇特的地方;4. 进修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双龙洞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5. 拓展延伸: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双龙洞的更多故事和传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思考双龙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影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大心。
四、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金华双龙洞的游记,描述自己在双龙洞的游览经历和感受;2. 制作一份双龙洞的宣传海报,展示双龙洞的特色景点和吸引游客的亮点;3. 小组展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双龙洞的文化展示,分享各自对双龙洞的了解和感悟。
五、导学反馈:1. 学生通过导学案进修,能够全面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地理、历史和文化;2. 学生在互动讨论中能够积极参与,展现出对双龙洞的兴趣和热爱;3. 学生通过作业展示和小组展示,能够展示出对双龙洞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金华的双龙洞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们充分准备教案,可以提高教学反馈和改进能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分清课文主次的阅读能力,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当你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一定会对它的神奇秀丽发出赞叹,一定想把你的感受告诉别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游记,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二、展示资料,了解双龙洞同学们,看完资料后,你对双龙洞了解了多少?请你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让学生读,识记,重点强调浙字的读;蜒字的写法。
2、同桌互读,互相指正。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游览了那几个主要景点?除此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2、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线图。
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着重理解下列内容。
1、不了解的事物:映山红、油桐、石钟乳、石笋。
2、不理解的词、句:突兀森郁、盘曲而上、蜿蜒、颜色各异、或浓或淡、新绿、十来栋房子六、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内容。
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和文中描写的主要景点。
二、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你最想了解哪个景点?选择其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供自学提示:1、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自己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2、作者的感受是什么?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吗?三、汇报自学情况。
(一)孔隙部分1、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陷。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1)船大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读有关句子)(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读有关句子)学生互相补充,各抒己见。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会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我会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学习重、难点字词学习,按课文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知识链接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游记,节选自《小记十篇》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金华的双龙洞是浙江金华的名胜。
因为洞内的洞顶有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所以叫“双龙洞”。
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读课文,标注自然段;用“”勾画出生字、新词。
2.掌握生字。
写出好字,写字训练。
(上面括号里注音,田字格里书写,下面括号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掌握词语。
我能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并能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石钟乳突兀森郁..依据..额角擦伤蜿蜒4.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金华双龙洞的。
二、预习展示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是句子。
2.说说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一个生字。
3.说说自己喜欢的词语的意思。
合作探究任务一: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流利,有感情)任务二: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想一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说吧。
踊跃发言的孩子最棒哦。
)任务三: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每一处景点有什么特点?有兴趣的还可以画画示意图,再按示意图来说一说。
任务四:读了课文,说一说金华的双龙洞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当堂检测1.看拼写词语。
hã shì hūn àn guān shǎng kǒng xì( ) ( ) ( ) ( )míng yàn dùjuān ã jiǎo jí shǐ( ) ( ) ( )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记金华的双龙洞》以精练生动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热爱。
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我在教学第一部分路上见闻时,设计了一个听的训练,巧妙运用媒体,激发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件出示叶圣陶老先生介绍游览的时间、地点及沿途的山、树、水等迷人景色设计了范读、赛读、配乐读等多个台阶,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
第二部分,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么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展开想像,感悟祖国山河秀丽,引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基于对以上教材的理解,依据新课标和本文特点,特制定如下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根据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分别是: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难点:孔隙的描写。
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二、说教学方法运用导读和创设情景结合法,并注重游记类文章的学法指导。
﹙读、划、议、悟、读五步走﹚三、说教学过程1、课件引路,引导学生悟文生智: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重点、难点,相应的语文教学也就存在着中心环节。
事实上,教学活动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好坏通常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往往能立竿见影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教学对象茅塞顿开。
在介绍洞口的特点时,适时出示课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洞口的景象。
有的说:“山很高,树很茂密。
”师随即进行词语训练,换词还可以怎么形容马上有同学说:“山石嶙峋,树木枝繁叶茂。
”老师随即出示课件词语“突兀森郁。
”学生通过观察画面,感悟了词义,这种教学方法较之以老师以词解词,生硬灌输无疑要高明得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1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游览双龙洞时的所见所闻。
3. 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游览双龙洞时的所见所闻。
2.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浙、杜鹃、笋”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知道了作者的游览路线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在路上和洞口也看到了不同的风景,留下了不同的感受。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4-7小节1.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4-7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孔隙非常狭小。
在外洞找泉水······这就到了内洞。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这孔隙有什么特点?(预设:小,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黑,险······)3)作者说“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这是双重否定的句子,请改成肯定句,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在这样的小船里,我是什么样的感受?(预设:害怕,紧张)5)播放视频,感受进入内洞时的情景,并说说你的感受。
6)读一读,试着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7)边读边想象画面,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预设二:内洞景象七一。
内洞一团漆黑······也很值得观赏。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五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五篇《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孔隙内洞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其实呀,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
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
那,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4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临城县郝庄学区陈贵兰【使用说明】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认真作答,独立完成“课前预习” 。
【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分清课文主次的阅读能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按游览顺序有条理的记叙双龙洞的,并能说出其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表达方法,背诵第5自然段。
【预习指导】搜集资料:叶圣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龙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uān()献()秀杜()花qī()息()凉()瞒()黑()刊系(jì xì)绳子仿佛(fúfó)蜿(wān wǎn)蜒漆(qī xī)黑作者是月日游览双龙洞的,作者的游览顺序是(完成示意图):金华城→罗甸→入山→()→()→()→()→出洞。
请思考,本文的另一条线索是什么(贯穿全文的)。
【课文导读】一、1.读课文1——3自然段,这一路上风景如何?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写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课文第4自然段,洞口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读课文第5自然段,让我感受到外洞通往内洞的孔隙也可以用一个字来说明它的特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_导学案
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目标:1.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2.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学习难点:“孔隙”的写法。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欣赏鼎鼎有名的双龙洞。
二、预习导入1.读读写写。
(写两遍)浙江、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
颜色各不相同。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3.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记”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5.课文记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游览外洞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2.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3.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A:孔隙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作者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览内洞4. 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6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稍微”、“时而”造句。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6、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情感,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2、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孔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谈话引入1、齐读课题,从课题中知道些什麽?你还想知道些什麽?2、老师引入:既然同学们想知道那麽多有关浙*金华双龙洞的情况,今天咱们也和叶老先生一起去游览双龙洞,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你们想去吗?二、指名分读课文,找出表示游览顺序变化的语句,讨论分段: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自然段)第四段:(5自然段)第五段:(6~7自然段)第六段:(8自然段)三、再读课文,扫清生字新词障碍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新词二、指名说说本课叙述顺序三、学习第三段1、当叶老来到双龙洞口,他都看到了什麽?有什麽感觉?指名读课文。
2、集体讨论:山:相当高、突兀森郁,感觉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很宽。
外洞:高、大、像大会堂,可容800~1000人,不觉拥挤。
3、自由读文,作者采用什麽句式来写的?(比喻)4、归纳段意。
四、学习第四、五段1、合作小组自学,提纲:读课文,标出孔隙、内洞的特点。
想:是怎样写具体的?用了什麽方法?2、集体讨论:孔隙:窄,只能容两人并排仰卧的小船。
矮:小船进出靠人工拉,人仰卧在船内。
险: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头稍微抬起一点儿,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学案
调整反思
活动二:欣赏外洞,感受特点 1.默读第 4 自然段,外洞给你怎样的感受, 尝试用一个字(词)概括出来。 2.哪些句子最能给你这样的感受,画出来, 并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这高大的双龙洞,无论是外洞、 孔隙还是内洞,景色都非常的奇特,我 们先一起来看看外洞,请用一个字概括 其特点。哪些句子能体现其特点画出 来。完成活动二,读读再交流。
活动三:欣赏孔隙,感受特点
学生活动案
教师导学案
调整反思
【训练提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活动案
教师导学案
调整反思
【训练提升】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神奇美丽】 路上——美 外洞——大 孔隙——窄小 内洞——黑、大、奇
教师导学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欣赏“一路”风景 (1)自由读第 2、3 自然段,想想叶圣陶 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 哪些景 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用: “﹏ ” 画出来)。 (2)“明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 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导入:4 月 14 日,作者叶圣陶爷爷踏上 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 不断扑入他的眼帘,我们一起跟随他来 感受一下山中迷人的春色吧!完成活动 一。
《 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教案
通西教学协作区
教学内容
小学
主备人:
记金华的双龙洞
审核人:
小学语文 第 12 册 1 单元 第 4 课 第 2 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感受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导学活动单
学生活动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内容:《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力目标: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积累语言。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学习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学习难点: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学具准备:搜集有关双龙洞的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1、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读错字。
2、遇到不懂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释;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从题目看,这是一篇(A记事文章B游记)
4、作者按顺序描写的同时,还多次写到,两条线索清晰地交织在一起。
(A游览 B事情发展 C 水)
5、这篇课文,作者将依次带我们游览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课中
1、小组合作。
(师生的双边活动)
小组对照学案,组长主持交流,教师巡回参与、倾听、指导小组学习,把握学情。
2、班级展示。
(师生的双边活动)
(1)朗读检查抽个别学生读课文
(2)从题目看,这是一篇(A记事文章B游记)
(3)作者按顺序描写的同时,还多次写到,两条线索清晰地交织在一起。
(A游览 B事情发展 C 水)
(4)这篇课文,作者将依次带我们游览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各有什么特点?
3、质疑探究。
4、自悟自得。
知识方面:___
方法方面:____
情感方面:________ _ 5、测评反馈
(1)看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 é tóu shuǐ yuán
( ) ( ) ( )
(2)根据语境注音
①我们转()身又回到洞里,四处转()
②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拉回来,拽过去,安全系()数高着呢。
(3)选词语填空
观赏玩赏欣赏
①老人退休后,闲暇时就爱()年轻时收藏的各种玩意儿。
②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值得()。
③我们跑到广场上()雪景。
课后
课后反思
学生方面: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最大的进步是:
在小组合作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要努力的是:
教师反思:
8、《将心比心》
北官庄小学闫瑞红
学习内容:《将心比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
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能力目标: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3、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4、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5、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反复朗读、记诵最后一段话,然后说说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
课中
1、小组合作。
(师生的双边活动)
小组对照学案,组长主持交流,教师巡回参与、倾听、指导小组学习,把握学情。
2、班级展示。
(师生的双边活动)
(一)读一读:抽部分学生读课文。
(二)说一说: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三)找一找:找出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读一读:反复朗读、记诵最后一段话,然后说说对“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理解
(四)写一写: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
词语:()()()()
句子:
6、质疑探究。
7、自悟自得。
知识方面:___
方法方面:____
情感方面:________ _ 8、测评反馈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课后
课后反思
学生方面: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最大的进步是:
在小组合作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要努力的是:
教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