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清北班)历史试题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清北班)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民居是劳动人民文化与智慧的凝结,图1、图2、图3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这反映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突出特点是A.尊重自然生态B.彰显多元一体C.强调等级法度D.注重坚固实用2.19世纪后期,70%到90%的欧洲城市里的人都感染过肺结核,又因为饮用水的污染,使霍乱、伤寒、天花盛行。
尽管187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906年又颁布了《制碱等工厂管理法》,但在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还是夺走了超过12000人的生命。
这一描述在客观上反映了A.欧洲城市医疗水平落后于工业化的速度B.工业文明下的生产经营方式存在问题C.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环境问题D.欧洲城市化过程中亟需完善法律规范3.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
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这说明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B.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是中医特点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D.中国医学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4.19世纪80年代初,开平矿务局以“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的理由,得到清政府许可,从矿区所在的唐山动工修筑一条铁路到胥各庄,名唐胥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铁路。
该铁路的修建A.契合了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目标B.体现了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融合C.推动了中国近代矿业的蓬勃发展D.反映了清政府振兴交通业的需要5.波斯帝国时期修筑的道路,把中亚、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串联了起来。
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构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古代世界大国修建大通道旨在C.巩固帝国统治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6.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
2014-2015学年(下)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下)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考试范围:历史选修1 (专题1、2、4、5);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2×20=40分)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首诗歌反映了梭伦①大权独揽,个人至上②崇尚正义和法制③超越贵族、平民的集团私利④制定、执行“不偏不倚”的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废除“六一汉”制度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4.梭伦的演说词“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事看到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雅典政制》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
在他正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
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6.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①保证了战争的兵源②废除了旧贵族特权③打破了贵族世袭制④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⑤“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7.“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8.下列关于商鞅变法评述正确的是①以儒家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宗旨是富国强兵③是一场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④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各个领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分封制D.西周末王室衰微3.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7.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下列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B.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C.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D.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10.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将答案涂在相应答题卡上。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
……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
”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2.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
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A.拓宽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C.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D.外来农作物开始影响欧洲3.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
”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4.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国米麦自给计划》,强调以技术改进为着重点和突破口,还兼顾发展生产与运销改良。
1935年,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
这些举措()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是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有益尝试C.旨在应对全民族抗战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完全胜利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
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半塔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鞅变法的意义深远,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意义( )A、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B、秦国通过变法渐渐富强起来C、推动了商业的发展D、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4、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A、教权高于王权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5、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6、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发展资本主义C、救亡图存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7、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8.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
这句话揭示了卢梭追求的平等社会目标之一是( )A、法律上的平等B、事实上的经济平等C、政治上的平等D、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9.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思想相比,西欧近代民主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天赋人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A.是间接民主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11、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①有利于促使英国进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④影响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2. 18世纪上半期,北美殖民地民族意识日趋增强的原因是 ( )A.北美统一市场形成 B.北美共同语言、文化的产生C.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民族的形成和启蒙思想的传播13、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这是因为它( )A、宣布废除君主制B、确定了法国的政治体制C、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制的一系列原则D、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14.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是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两个典型代表,这两种政体具有许多共性,主要表现在( )①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②议会制度③行政权力的组成④政党制度A. ①②③B. ③④C. ②④D.②③15.《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相比,最大的进步性是 ( )A.自由B.平等C.民主D.法治16、“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下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二下历史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26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5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50分)1. 春秋时期,一些士、鄙人、工商业者进入上层政治舞台,如齐桓公任用鄙人和商人出身的管仲、鲍叔牙;晋文公任用“士”出身的狐偃、赵衰等人;楚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等。
这种人才选拔方式的出现A.有利于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B.标志着军功爵制度的确立C.宣告了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削弱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2. 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行政权力趋向集中有三条清晰的轨迹与特征(见表),据此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强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如秦始皇、汉武帝和明太祖等强势君主统治,加强君主个人专权。
弱势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以丞相或摄政之类的重臣为代表的中枢行政系统地位上升。
如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司马懿和清初顺治帝时期的多尔衮等人从行政上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群臣谏议,“政通人和”。
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等,君主集权与行政中枢权力集中较为和谐,同步运行,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B.凸显中央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C.体现出古代国家本质特征与基本政治取向D.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3. 秦始皇二十八年琅玡台刻石中,具有“列侯”“伦侯”等爵位的王离、赵亥等,置于“丞相”隗状、王绾等前面。
这说明秦代()A.诸侯割据依然残存B.官员选拔程序严格C.武人政治特点鲜明D.中央官制初具规模4. 明清时期,澳门在东西方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2~2023高二下册第一次月考历史(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
选择题英法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纵容的态度,主要表现在①对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三省进行辩护和迁就②在意埃战争时为意大利提供了方便③西班牙内战时实行“不干涉政策”④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答案】C【解析】英法操纵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纵容的态度。
在亚洲纵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在非洲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在西班牙内战中纵容德意两国支持的佛朗哥政变。
因此答案C项。
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的是美国的中立政策,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英美争夺海上霸权B. 英法争夺欧洲霸权C. 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 法西斯的进攻和反法西斯斗争【答案】D【解析】英美争夺海上霸权是在一战后,故A项错误。
英法争夺欧洲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早期,故B项错误;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一战前,故C项错误。
30年代,随着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法西斯侵略加剧,整个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危险,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也就演变为法西斯进攻和反法西斯斗争的矛盾。
故D项正确。
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A. ①②B.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选择D正确;其余两个文献没有参与,排除。
选择题下列国家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有( )①德国②美国③中国④日本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解析】试题联系史实可知,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另外美国因为国会未批准所以也没有签字。
故此题应选C 项法国为寻找安全保障而采取的措施或者步骤是①先后与比利时、波兰等国结盟②德国莱茵河地区为非武装区③在赔款问题上主张严厉制裁德国④在军备上主张严格制裁德国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德国。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朝实行郡县制B. 唐朝实行科举制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 清朝设立东厂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A. 井田制B. 均田制C. 屯田制D. 土地私有制答案:D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人物不是著名的文学家?A. 李白B. 杜甫C. 韩愈D. 司马迁答案:D4. 清朝康熙年间,以下哪项政策不是康熙皇帝实施的?A. 废除海禁B. 实行摊丁入亩C. 推广种植红薯D. 推行“一夫一妻”制度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6. 明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不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A. 广州B. 泉州C. 宁波D. 北京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A. 重农抑商B. 闭关锁国C. 均输法D. 科举制度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成就?A. 诗歌B. 小说C. 戏曲D. 科学答案:D9. 清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不是重要的文化中心?A. 北京B. 南京C. 扬州D. 广州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A. 地主与农民的矛盾B. 官僚与百姓的矛盾C. 民族矛盾D. 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武则天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__。
答案:郑和3. 清朝康熙皇帝的年号是________。
答案:康熙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____是最早的。
答案:造纸术5.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是________。
答案:重农抑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
答案: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赋等,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一考试(选择性必修三1-5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费孝通先生指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
在这里,费孝通先生强调( )A.儒家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的多元并存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
上述现象A.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C.表明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3.在商周时期的安阳殷墟、洛阳庞家沟和山西侯马的铸铜作坊遗址中,除了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铜范外,还出土有融铜炉、烘范窑、鼓风管、坩埚、铅锭、铝锭及各种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半成品。
此外还有工作台、水井、道路等。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①家庭手工业发展最高水平②冶铁技术体系建立情况③金属冶炼工具的工艺水准④铸造青铜器的工艺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专业名称和术语是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
这说明( )A.古代阿拉伯人创立了近代的自然科学B.阿拉伯文化是近代天文学的渊源之一C.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D.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5.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的历程,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
这反映了古希腊( )A.艺术自由气息浓厚B.人文思想深入发展C.雕塑技艺持续改进D.商品经济影响深远6.集市贸易中介绍买卖双方贸易活动的经纪人被冠以“牙人”称号,始见于唐代。
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原卷版)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表是战国时期部分思想主张。这些主张( )
内容
出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荀子·大略》
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
A.军权政权呈现融合趋势B.中朝侵夺外朝权力
C.外戚参与朝廷中枢决策D.三公已经名存实亡
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所以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照理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钱穆意在强调该制度()
——摘编自王连旗、包朗《汉朝的西北屯垦战略与边疆安全》
材料二:唐初,以“怀柔远人,义在羁縻”为要义,在西北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羁縻府州。对于封授的羁縻府都督、刺史等职,唐朝明确规定“皆得世袭”,对内附“酋领”厚予赏赐,其中包括官秩很高的虚衔。同时,唐朝还积极吸收当地的民族和部落参与作战,对参战首领授予军职。唐代龟兹地区存在着与中原大致相同的差役制度,胡汉同被征发服役。唐王朝还在龟兹建立都督府、州、城、村、坊等类似中原的地方行政建制。
A.为商人登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B.蕴含了时代统一的必要条件
C.有效减少了战争带来 破坏程度D.得益于工商食官制度的发展
6.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般人都不认识诏书上的文字。秦始皇命李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并将其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里耶秦简大部分是文书档案,基本都可以辨认。这说明( )
——摘编自范恩实《唐羁縻州制度是一体而治的重要一环》等
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高二历史(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
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这反映了中华文明A. 源远流长 B. 生生不息C. 独具特色D. 多元一体2.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流域文明。
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古城以宫殿区为中心向外辐射。
它把中华文明起源前推到与古埃及等文明约同的时间。
良渚文化A. 形成了南北作物差异的格局B.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体系C. 丰富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内涵D. 说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3.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状态。
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的是()A. 采集渔猎经济的盛行B. 原始农业的出现C. 早期城市国家的出现D. 成熟文字的问世4.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年代,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下列因素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是()A. 阶级阶层分化尚未出现B. 以血缘为纽带的贵族政治C. 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D. 华夏同源共祖的观念萌生5.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
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A. 冶铁技术不断进步B.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C. 铁器使用日益普遍D. 农业生产范围拓展6. 下列图片所示的农作物的交流()A. 扭转了人们疫病防治观念B.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D. 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7. 维多利亚晚期(1870~1914年),英国女性的服饰不再以突出纤细的腰身为主要特点,运动休闲套装逐渐流行开来。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凯里一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
)1.有学者认为,周人从殷商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即统治者的行为不合天道,因而失去天命;而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天道,所以取代商而得天下,天神与天命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也得以重新确立。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A.受儒家“德治”思想影响B.以“天命”为君主集权的理论基础C.执政理念中包含积极因素D.政治活动中神权迷信的影响力增强2.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3.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
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4.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
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5.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
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
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
这表明A.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国家6.苏格拉底亲身经历了伯里克利时代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体察雅典从极盛而趋衰,他聚集大批弟子论学,到处找人论辩、针砭时政。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美国经济进入二战后的繁荣时期,北部17个城市都经历了这场繁荣。到1970年美国学生的高中毕业率达到了76%。北部17个城市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46%,其中郊区平均人口增长率高达107%,而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却出现缩减情况。郊区面积、人口和就业的增长得益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免费公路系统建设,同时在新公路系统诞生的重要时刻,美国人正用他们逐渐增长的收入购买百万计的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提供免费停车的汽车购物中心在50年代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A.说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B.标志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提升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效率D.部分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8.明清时期的江苏盛泽镇“居民悉逐绫绸之利”,下表是明朝初年至清朝光绪年间盛泽镇人口变化的数据统计。
时期
明朝初年
明嘉靖年间
清康熙年间
清光绪年间
户数
五六十户
居民百户
一万余户
二万余户
规模
小型村落
“合众人喜食西红柿,或生或煮,伴以油醋,或以白糖”
1867年张德彝《再述奇》
A.新航路开辟之前中国早已经引种番茄
B.番茄 引进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
C.外来物种极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D.番茄引种经历了认知转变和发展的历程
7.《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2024届高二(下)学月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选项。
共50分)1.班固在其著作中认为:诸子(百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方今······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据此可知班固()A.批评百家学说缺乏经济基础C.站在奴隶主的立场评判百家B.澄清“百家争鸣”并非“百家”D.肯定“百家”思想的治国价值2.我国北方一直含有畜牧业的成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成分较前代不断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A.气候条件的变化C.民族交融的影响B.自然地理的差异D.统治者政策推动3.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率先开进了南泥湾。
不久,其他各团及三五九旅旅部也进驻了垦区。
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的建设()A.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C.粉碎了日本速胜的狂妄企图B.显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D.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4.公元2世纪,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
罗马四通八达的交通网()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消除了帝国民族间差异B.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D.有利于加快罗马城市化进程5.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中记载: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题卡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请把答案写在题框里)1.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贵族与平民的对立B.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C.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D.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2.“解负令”的内容包括()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③因欠债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④释放所有奴隶,并赋予他们雅典公民权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4.恩格斯说:“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
”商鞅变法中能够说明上述这种观点的是(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努力耕织的人C.奖励征战中立军功的人D.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5.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剥削严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6.见下表,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A.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C. 改鲜卑人为汉人D. 消灭了鲜卑陋习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8.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9.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A.皇室开支巨大B.土地兼并严重C.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宋辽、宋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10.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1.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饶阳中学实验部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中学实验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屡(燕)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
克进驻優(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对此文物,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印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B.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C.展现了周代青铜器工艺水平D.反映克因为立了战功而受封2.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
据考古发现,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饕餮纹具有神秘威严的狰狞美,而西周中晚期以后,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环带纹逐渐增多。
这一-变化反映A.青铜器制作水平的提高B.青铜器实用功能增强C.周人审美标准发生改变D.周代人文精神的发展3.考古发掘发现殷墟故都,实不啻一个大的祭祀场,即使商代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亦充斥着一种恐怖与神秘的气氛。
据材料可知,商朝A.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B.尊神重鬼的文化氛围较浓C.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出现D.政治的世俗化倾向已萌芽4.据史料记载,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20世纪80年代,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A.宗法等级制森严B.青铜冶炼技术成熟C.周朝统治中心在随州D.分封制遭到破坏5.西周时期贵族世家内使用家臣进行管理,家臣领有封地。
迨及春秋中后期,家臣俸禄出现了谷禄形式,有些诸侯国内的家臣成分也日益复杂化,如鲁国施氏依据“忠良”选任齐鲍国为家臣。
这种变化A.表明“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B.体现古代官僚政治萌芽趋向C.说明诸侯国控制的土地不断减少D.反映家臣社会地位日益降低6.元人陈澔在评价《吕氏春秋》时认为:“吕不韦相秦十余年,此时已有必得天下之势,故大集群儒,损益先王之礼而作此书,名曰《春秋》,将欲为一代兴王之典礼也。
”可见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意在A.规劝其他诸侯国归顺秦国B.为秦国制定统一礼乐制度C.总结反思诸子百家的学说D.为大一统提供理论新依据7.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废除“六一汉”制度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3.梭伦改革中,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物质保障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鼓励对外贸易C.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D.创立四百人会议4.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5.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A.秦孝公大力支持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C变法措施全面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6.从商鞅变法的思想看,商鞅主要是贯彻落实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A.墨家B.儒家C法家 D.兵家7.不能说明商鞅变法时期我国基本社会特征的是()A.铁犁牛耕 B.“百家争鸣”C.“礼崩乐坏”D.“世卿世禄”8.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制定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②推行均田制③迁都洛阳④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①颁布均田令②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重新修订官制礼仪③迁都洛阳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④1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B.限制高利贷盘剥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减轻农民负担13.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B.都取得了成功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D.都未能达到改革的目的14.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是()A.政府财政大大增加 B.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C.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D.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5.王安石变法的第一要务是()A.精简政府机构 B.增加财政收入C.增强军队战斗力 D.改革科举弊端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分,共50分)1.史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因不肯对楚成王的军队“半渡而击之”导致惨败。
然《公羊传》对此事的评价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由此可见A.宋军军事实力不如楚军B.周礼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春秋时对礼制的敬畏D.宋军在乎师出有名以避免树敌2.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
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A.老子B.荀子 c.韩非子 D.朱熹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
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4.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
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C.翼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5.有人评论唐代市场管理:官市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市场活动被政治所扭曲,经济规律被行政所干扰,不可能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
这一观点意在说明A.市场广阔能促进商品经济繁荣 B.政府对市场控制过严会阻碍商业发展C.遵循规律可规避商业恶性竞争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大前提6.唐代柜坊又称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粟麦、钱,一部分是柜坊自备的资金,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
南宋《武林旧事·游手》把柜坊放在赌局、诈骗、盗窃等“游手奸黠”一类中,官府常加取缔。
据此可知柜坊A.弊大于利B.不利于经济发展C.搞活了民间资本D.具有多重属性7.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8.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
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
”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A.道家学派B.道教C.理学D.佛教禅宗9.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
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10.据《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枢密使的设立A.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B.沿袭唐末五代制度C.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与“中书”互相依赖11.《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并且还有一个职责: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B.拥有对地方守臣的领导权和司法权C.资料不可靠,通判只在唐朝存在D.单独掌握地方军政财权12.许有壬在评价行省制度时指出:“世皇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
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其反映的核心问题是A.行省长官有便宜行事的权力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C.行省为中书省派出的司法机构D.各地行省都没有独立司法权1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说:“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
白秦而后,民所白有之田也。
上既不能养民,使民白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较之于古亦未尝为轻也。
”这反映出作者的主旨是A.呼吁健全的社会保障B.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C.主张限制自耕农经济D.抨击封建土地所有制14.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15.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说:“欧罗巴人天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由此可见A.民族危机加剧是产生这种观点的历史背景B.认同西方文化价值并主张全面向西方学习C.对西学采取选择性的价值认同与认异态度D.是天朝上国狭隘观念在文化上的集中体现16.买办原意是采买人员,指清朝末期的1800年-1910年,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经理人。
买办是外国资本家认为忠实、得力的人物;买办为外国资本家服务,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培育”;买办违法犯罪,因受雇于外商企业,可以在治外法权庇护下,逃避中国法律的制裁。
据此可知买办A.只存在于中国近代史上B.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工具C.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D.不受领事裁判权保护17.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指出:“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
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
侵入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
其杀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
故侵入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
”这一中国学者的观点A.观点陈旧,狐假虎威B.自由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C.深刻剖析“经世致用” D.法道融合,东西合璧18.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
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他评价的是A.新思想的萌发B.《资政新篇》的提出C.百日维新D.辛亥革命19.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
这种说法A.不正确。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B.不正确。
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亡C.正确。
“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D.正确。
白话文运动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20.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
”这表明孙中山主张A.民主共和B.联俄联共C.三权分立D.联省自治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基本工业建设计划”(1928年)、“实业建设程序案”(1931年)、“实业四年建设计划”(1933年)、“中国经济建设方案”(1937年)等。
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A.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B.有效借鉴了美国罗斯福新政C.主要缘于与中共对峙的需要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完善22.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1937年8月13日至1l月8日,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上表属于研究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材料A.百团大战 B.七七事变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23.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
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
”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A.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B.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C.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D.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24.著名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有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探索中国革命道路③摆脱共产国际干扰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25.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
这反映了A.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26.在中共八大上,董必武就法制问题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我们还缺乏一些急需的较为完整的基本法规。
尽快组织力量,限期草拟和制定出几种重要的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这从侧面反映出A.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还不健全B.党中央法制政府理念已经形成C.新中国宪法精神没有得到落实D.党中央“法治”意识得到认同27. 19 61年,安徽省尝试“按劳动力分包耕地,按实产粮食记工分”。
这种做法A.基本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B.直接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C.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缓解了工农业经济结构失衡28.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是中国20世纪末叶发表的、走向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
其主要依据是中共十四大A.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坚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9.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
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3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