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过程中病害等不利因素的应对措施(20200730081442)
秋季海参养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投喂 。
2 . 水 浑
( 6 ) 水体 缺少 钙镁 离子 :水体 缺乏钙 镁 离子 ,致使 水
体凝聚 力下 降 ,水体 浑浊 。 解 决 办法 :快 佳 钙 ( 1 0 千 克/ 袋) 每袋 用 1 0 ~1 5 亩 或 优力 钙 ( 1 升/ 瓶) 每 瓶用 4 ~5 亩 ,净水 百分 百每袋 用 2 ~3
一
( 5 ) 水体 缺肥 :水 体缺肥 导致 水 中氮 、磷大 量被 吸收 后 水体 中阳离 子超 标 ,这些 阳 离子 凝聚 在 土壤 颗 粒或 有
机质颗 粒上 发生 了同性相斥 作用 而导致水 浑 。
、
海参下 礁晚 的原 因及解 决办 法
解决 办法 :氨 基酸酵 素肥 ( 2 O 千克/ 袋) 每袋 用 2 4  ̄3 2 亩 或 多肽 氨 基 酸 肥 水 膏 ( 1 0千 克/ 桶) 每桶用 1 0  ̄1 2亩 , 配合 E M 原 露每瓶用 8 ~1 2 亩。
难 以繁 殖 ,不但减 少 了海 参 的天然饵 料 也增加 了耗氧 量 。
每瓶 4 ~5 亩 ,多 黄泰 诺散 ( 5 0 0 克/ 袋) 4 ‰~8 ‰ 拌料 ,每 隔 3日使用 一次 ,使用 3 ~4次即可 。
2 . 化 皮 病
解 决办 法 :多效底 改颗 粒 ( 1 O 千克/ 袋) 每袋 用 1 0  ̄2 0 亩 ,生物 净水 宝 ( 5 0 0 克/ 袋) 每袋用4 ~5 亩 ,汉宝 氧 吧 ( 1
亩。
3 . 底 质 差
水浑 严 重 影 响底 栖 硅 藻繁 殖 ,同 时也 导 致池 底 溶 氧 不足 。海 参 因底 质 无 饵可 食 ,底 质 不 良而通 常 附着 在 礁 上摄 食 或 者 根本 不 摄食 。造 成 水浑 的 原 因较 多 , 处理 方
海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控制技术
冬眠之后 的体质比较弱 ,难以对抗各种病菌 ,很容易发
病。
要问题 ,并提出有效 的控制技术 ,以期为海参养殖提供
参考 。
1 . 1 . 3海参下礁迟 。主要表现为海参机体发硬 ,活动缓
慢 ,停 留在 参礁 上 。一 方 面 是 由于参 池 在 冬 季 没有 消
1海参养殖常见问题及原因
1 . 1春 季
毒 、改底,池底积累了大量有害物质 ,环境恶化 ,致使
海 参不愿 下礁 觅食 。另 一方 面是参 池水 质浑浊 ,没 有足
1 . 1 . 1春季漂参 。春季漂浮的海参大部分没有死亡 ,也
没有 出现肿 嘴 、化皮 等现 象 ,只是参 体发 软 , 下 沉之 后
殖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常大于3 5  ̄ C ,致使
池底部的水温偏高 ,海参夏眠时间较长 ,通常从5 月开 始 ,直N1 0 月结束 。 1 . 2 . 2 外海盐度大 ,换水有较大 困难。
1 . 2 - 3雨 季 管 理有 难 度 ,漂参 现 象严 重 。很 多海参 池 塘
温度较低天然饵料比较少 , 海参只好食用池底的有害物
卉 哥 渔业 2 _ 0 1 6年 第3 3 卷第 4期
S h a n d o n g F i s h e r i e s 2 0 1 6 , 3 3 ( 4 )
圆 四 瘟围建国圃题回 魍圆圈魏
王桂青
海参作 为 “ 海产八珍”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 药用价值。近年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海参的 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 。本文分析了海参养殖中存在的主 质 ,容易出现 中毒症状 ,轻则肿嘴 ,重则化皮 。此外 ,
海参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新方法
海参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新方法近年来最为常见的疾病现象、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方法综述:疾病现象一:因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症状轻者海参不落池底,生长速度缓慢,导致海参肿嘴、吐肠、化皮等疾病,重者使海参呼吸困难,甚至中毒,窒息而死亡。
疾病现象二:刺参溃烂病(腐皮综合症)是当前对刺参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又称“化皮病”、“烂皮病”等。
发病特点:一是发病面广,波及到所有养殖区域;二是发病快,一旦发病很快蔓延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可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症状:发病初期,病参活动能力和附着力变弱,摄食量减少,身体收缩、僵直,摇头,疣足尖端开始溃烂,口部肿大,不能收缩与闭合,排脏。
随着病情加重,病参溃疡处增多形成蓝白色斑点、全身溃烂、自溶,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附着物上留有一白色印痕。
溃烂病主要是细菌感染蔓延所致,日常管理中应以预防为主。
益源生技术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手段!1、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水质的调节不利,氨、亚硝酸盐超高造成。
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时,海参红细胞数量的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海参的呼吸受阻,出现病害、呼吸困难,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海参不摄食,影响其正常活动能力和生长速度;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5mg/l时,海参的某些新陈代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不落池底,集结在礁石堆中,很容易引起海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
水中微生物菌群平衡失调是导致海参疾病的主要原因。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水色和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要确保养殖水质长期维持在良好状态,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是养殖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但在海参养殖或塘底净池内,由于定期使用消毒药剂等原因,容易将有害菌和有益菌全部杀灭,往往导致消化过程受阻,这是海参养殖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高温季节由于有机物质丰富,富营养老化,大型藻类大量繁殖,增加了池水有机物耗氧量和水体黏度,从而造成了硝化转过程受阻;再就是多年来未改造清淤的养参池,由于池底老化,放养密度大,有害杂藻太多,水质混浊的池塘,养殖池水最容易引起氨、亚硝酸盐超高,从而诱发海参疾病。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沿海地区海参养殖业蓬勃发展,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
从2004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中可以看出,海参病害以2月份~4月份最为严重,7月份~9月份趋于平缓,进入12月份以来又有爆发迹象。
海参病害的发生对海参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海参养殖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1.苗种问题全人工育苗成功解决了海参养殖的苗种数量问题,但随之而来的苗种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者。
育苗生产不规范,造成苗种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海参养殖生产的全过程。
2.环境问题首先是选址问题,没有根据海参生物学特性选址,特别是忽视了无水污染、无大量淡水流入、有适宜的生长环境等自然条件。
其次是池塘建造不合理,池形设计不科学,容易产生死角,甚至有的池塘形成了“盘子底”或楔子形池塘,不利于水体交换;池塘深度不够,在夏季高温季节不能有效地减缓日光照射,抑制水温升高,冬季不能防止水温突变对海参的不良影响;配套设施不全,有的海参养殖池进、排水口共用,不利于水体循环。
最后是虾池改造的养参池没有清除池底的污物、杂物,特别是没有清除丝状藻,在沉积物较厚的地方没有翻耕曝晒或反复冲洗以促进有机物分解排出,容易引起水质败坏;新建养参池也没有经过浸泡冲洗和阳光曝晒,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析出物,为有益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
3.放苗密度问题有些养殖者为了追求高利润,盲目加大投苗量。
如体长为2cm~3cm的参苗投放密度以8000头/亩~15000头/亩为宜,但有些养殖者投放密度达到5万头/亩~6万头/亩,大大超过池塘承载能力,池塘生态环境恶化,加大了海参生存压力,也是海参在1~2个养殖周期内就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4.饵料单一,营养不足问题人工养殖海参密度较大,仅靠天然饵料生物不能满足海参生活、生长的需要。
投喂饲料的品种过于单一,造成海参营养缺乏,体质下降;过度投喂又影响养殖水质,恶化海参生活、生长环境。
四五月份海参养殖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四五月份海参养殖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开春初期,随着温度的逐步回升,一些敌害和疾病也随之而来,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困扰,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给参圈的后期管理埋下隐患。
经过我们长期的市场调查,现将春季海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病害进行总结剖析如下:1、藻钩虾藻钩虾,当地人称“海葛子”,大部分是生长在死青苔里的,过多会附着在海参上,影响正常活动,只要处理完腐烂青苔,就能将其有效控制;它是日本对虾很好的饵料,5月初左右可投放日本对虾虾苗加以预防。
措施:根据死草的数量使用“爽底安”2亩/袋,配合人工打捞,两天后使用“底巧”2亩/袋分解剩余的烂草;在藻钩虾数量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敌百虫100g/亩,第二天后使用“乳酵素”或“氨基酸解霸”解毒,再配合使用“底安生”或“臭氧水安”进行改底。
2、海蛆又称沙蚕,多为一年生,交配产卵后就会死亡,让其自然死亡,大部分都在下风口边上,对滩底直接危害有限,一般不需要刻意杀之,在集中死亡的边上多改改底、解毒,防止臭底。
但是沙蚕过多,一则会影响海参摄食,二则易引起夜间缺氧,可以适当杀之。
措施:一般情况下,使用“爽底安”或者“底黑安”,三天一次进行局部改底。
沙蚕过多时,天黑沙蚕飘上水面之后使用漂白粉2斤/亩或敌百虫300-500g/亩杀灭,后用“绿水解毒安”或“氨基酸解霸”进行解毒,再配合“爽底安”进行改底。
3、虾虎鱼俗称“胖头鱼”,食性很杂,比它小的鱼、虾、蠕虫及其他鱼类的卵都是虾虎鱼的食物。
主要摄食虾、蟹等甲壳类、小型鱼类、蛤类幼体,有的摄食底栖硅藻。
投放虾苗之前应进行杀灭,以提高虾的产量。
措施:使用茶籽饼6斤/亩或者茶皂素1斤/亩或者全池泼洒敌百虫杀鱼,等鱼死后全池泼洒“绿水解毒安”3亩/瓶进行解毒,然后使用“爽底安”2亩/袋配合“底巧”2亩/袋进行分解,可有效预防臭底和海参的肿嘴化皮。
4、水母4月份中旬,随着外海水进入参圈,小水母也开始大量的繁殖,个体在4毫米左右,体色呈红色,长大后为白色透明状。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水产养殖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满足人们对鱼类、虾类等水产品需求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病害、水质污染以及生长不良等。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水质污染问题水质污染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水中的污染物对养殖生物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其易于生病或生长缓慢。
常见的水质污染问题包括:1.富营养化:过度饲养或不合理饲料搭配导致水体中的氮、磷等养分过多,使水产养殖环境过于富营养化,易引发赤潮等问题。
解决方法: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科学配置饲料,加强底泥处理和水体循环,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采用生物控制手段,如引进适量的水生植物来吸收过多的养分。
2.水体缺氧:饲料残渣、粪便等有机物堆积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底泥,导致水体缺氧。
解决方法:加强水体氧化处理,定期清理底泥,增加水中氧气含量,安装合适的曝气装置,保持水体流动和氧气交换,定期更换养殖水。
二、病害防控问题1.病原体的侵染: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原体的侵染是常见的问题,如细菌、病毒等。
解决方法: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入口种质的来源和健康状况,增强养殖生物的免疫力,提高养殖水质,定期进行病原体监测,及时采取治疗和防控措施。
2.水生动物生长异常问题:养殖过程中,出现水生动物生长异常是常见的问题,如生长缓慢、畸形、体长不均等。
解决方法:调整饲料的搭配和投喂量,优化养殖环境,保持适宜的水温、酸碱度等,加强定期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环境污染问题1.废水排放和处理问题: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易导致周边水域的污染。
解决方法:建立合理的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初级处理、生物处理和终级处理,并监控废水排放的质量和水量,确保达到环保要求。
2.养殖设施的合理配置:养殖设施的合理配置不仅对养殖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环境的保护。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海参池塘养殖是近年来养殖业中的一项新兴产业,海参的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青睐。
在海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了解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策略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常见疾病及其症状1. 白点病白点病是海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原体主要为白点病毒,症状为海参体表出现白色小点,严重时可出现全身白斑,影响海参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溶血病溶血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症状为海参体表出现溃疡和红斑,患病海参活动力下降,食欲不振。
以上介绍的只是海参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疾病,实际上海参养殖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疾病,因此养殖户需加强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疾病。
二、防治策略1. 定期清理池塘定期清理池塘是预防海参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清理池塘可以有效地清除废弃物和污染物,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保持池塘水质清洁。
2. 保持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预防海参疾病的关键。
养殖户可以通过加氧设备、喷淋装置等方式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流动,减少病原体在水中的滋生和传播。
3. 合理投料合理投料可以提高海参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养殖户应根据海参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和浪费。
4. 药物防治在海参出现疾病时,养殖户可根据疾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消毒剂等,但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规定进行,避免药物残留和对海参造成伤害。
5. 加强管理加强管理是预防海参疾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定期检查池塘水质和海参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通过以上防治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海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在海参池塘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疾病的威胁,这些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养殖户应充分了解海参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及其防治策略,切实加强管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从而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海参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海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参的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为了保障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
一、海参养殖技术1. 基础设施建设海参的养殖需要建立充足的养殖场地,选择适宜的水域或土地进行布置。
建立合适规模的养殖池塘或槽,确保海参能够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2. 规划养殖过程在进行养殖前,应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包括品种选择、养殖密度、饲料类型和投喂量等。
科学的养殖规划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 管理水质海参对水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养殖密度较大时,更需要严格控制水质。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维持适宜的水质条件,如保持水温、pH值和溶氧量等在合适的范围内。
4. 合理投喂海参的饲料种类繁多,包括植物饲料和动物饲料。
根据养殖的阶段和品种特点,选用合适的饲料种类和投喂方式。
饲料的投喂量应适宜,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海参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海参疾病防治1. 疾病预防预防疾病是海参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首先,要生态化养殖,保持水质清洁;其次,加强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定期清除废弃物和死亡海参,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同时,注意对养殖环境进行调节,避免极端气候和水质波动。
2. 疾病监测定期进行养殖水域和海参的疾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和海参体质检查,如体色、体形、呼吸情况等。
3. 病害诊断一旦发现疑似疾病症状,需要及时进行病害诊断。
可以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或者将疑似患病的海参标本送至相关实验室进行确诊。
4. 疾病治疗根据疾病的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其他科学的治疗手段。
但需要注意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投药,以避免对环境和海参本身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海参养殖技术的学习和疾病防治的重视是保障海参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疾病防治措施及病原分析
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疾病防治措施及病原分析引言:海参作为一种具有高蛋白质和营养价值的珍贵水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海水养殖已成为推动海参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海水养殖过程中,海参苗的疾病问题常常困扰着养殖户。
本文将以海水养殖海参苗的疾病防治措施及病原分析为主题,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合理的疾病防治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一、病原分析:1. 黑斑病(Pseudoalteromonas):黑斑病是海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害。
黑斑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菌体侵入到海参体内,通过伤口或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感染。
黑斑病的症状表现为海参体表出现黑色斑点,患病海参苗活动力下降,食欲减退。
2. 软体动物感染(Turbellaria):软体动物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害,会导致海参苗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下降。
感染过程中,软体动物会在海参体内寄生,从而阻碍海参的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
3. 水质问题:水质问题是海水养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酸碱度的变化、温度变化以及水质中有害物质的积累,都可能对海参苗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水质污染会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影响海参的呼吸作用。
二、疾病防治措施:1. 优化孵化水质:在孵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是防治疾病的首要措施。
孵化池应定期清洗,维持充足的氧气供应。
同时,适当调整水质的酸碱度和温度,确保适宜的生长环境。
2.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科学的喂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在饲料配方中,应根据海参苗的生长需求,确定适宜的蛋白质和营养成分含量。
同时,定期观察海参苗的口器情况,确保其正常进食。
3. 对症治疗:在海参苗发生疾病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防治疾病的关键步骤。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可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产生药物抗性。
4.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养殖环境中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异常情况。
保持适宜的水质条件,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海参养殖过程中病害等不利因素的应对措施
详细描述
较长的养殖周期可能会导致海参体质衰弱,免疫力下降,增加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适时捕捞和轮捕轮放制度可以 保持海参养殖池的生态平衡,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此外,合理的养殖周期还可以避免因养殖时间过长导致的水 质恶化、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
06 应对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 估
通过对比实施应对措施前后的养殖效益,评估应对措 施的效果。
生长速度与存活率
观察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判断应对措施是否有 效。
定期检测水质
对养殖环境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评估水质是否得到 改善。
持续改进的建议
不断学习新技术
关注海参养殖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引进并应用到实际生 产中。
加强养殖管理
提高养殖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管理,确保各项措 施得到有效执行。
盐度变化
盐度是海参养殖环境的重要参数,盐度的波动会导致海参生理功能 紊乱,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
溶解氧和pH值
溶解氧的不足和pH值的异常变化会影响海参的呼吸和代谢,进而 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应对环境变化的措施
监控环境参数
01
定期检测养殖环境中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和pH值等关键指标,
确保其处于适宜范围内。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涉及海域不断增多。
海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01
02
03
病害频发
养殖环境恶化、种质退化、 外来病原入侵等导致海参 保养成活率下降。
环境污染
养殖区水质恶化、底质污 染等对海参生长和健康造 成影响。
养殖管理不规范
养殖密度过大、饲料投喂 不合理等导致海参生长缓 慢、品质下降。
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03 应对水质污染的措施
海参养殖过程中病害等不利因素的应对措施共48页文档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海参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分析及解决方案
海参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分析及解决方案目前辽宁刺参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室内工厂化养殖、潮上带筑堤提水养殖、潮间带沉箱养殖、围网养殖、池塘养殖、筏式笼养、多品种混养等。
其中以池塘养殖和箱式养殖为主。
发病月份为3、4、5、6、7、10月,主要病害是弧菌病和腐皮病,其中10月份发病率最高。
下面我们向大家列举部分常见的海参疾病:1 、生物病原1.1细菌腐皮综合症病因:以细菌感染为主,常伴有霉菌以及寄生虫的继发感染。
症状:初期感染的病参多有摇头现象,口部出现局部性感染,表现为触手黑浊,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口部肿胀、不能收缩与闭合,继而大部分海参会出现排脏现象;中期感染的刺参身体收缩、僵直,体色变暗,但肉刺变白、秃钝,口腹部先出现小面积溃疡,形成小的蓝白色斑点;感染末期病参的病灶扩大、溃疡处增多,表皮大面积腐烂,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化为鼻涕状的胶体。
刺参腐皮综合症:表皮严重腐烂流行情况:该症也称“皮肤溃烂病”,“化皮病”,是当前养殖刺参最常见的疾病,危害最为严重。
该病多发生在每年的1~4月份养殖水体温度较低时期,3~4月份是发病高峰期。
此病的感染率很高,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蔓延全池,死亡率高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
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但幼参的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成参。
可使用:复合碘或连翘芩黄液+绿康源或维水灵1.2 霉菌病因:此病是由于过多有机物或大型藻类死亡沉积,致使大量霉菌生长,然后由霉菌感染海参而导致疾病发生。
外观病症:参体水肿或发生腐烂。
发生水肿的个体通体鼓胀,皮肤薄而透明,色素减退,触摸参体有柔软的感觉。
表皮发生腐烂的个体棘刺尖处先发白,然后以棘刺为中心开始溃烂,严重时棘刺烂掉呈为白斑,继而感染面积扩大,表皮溃烂脱落,露出深层皮下组织而呈现蓝白色。
流行情况:每年的4~8月份为霉菌的高发期,幼参和成参都会患病,目前尚未发现霉菌病导致海参大批死亡的病例。
可使用:复合碘或连翘芩黄液1.3 纤毛虫盾纤毛虫外观病症:在显微镜下可见纤毛虫攻击活力弱的稚参参体,造成创口后侵入组织内部,在海参体内大量繁殖,致使海参幼体解体死亡。
海参养殖过程中病害等不利因素的应对措施
海参育苗、保苗和越冬期如何处理 重金属和藻类毒素等有害物质
浮游幼体期间处理重金属和藻类毒素传统方法
一般用EDTA处理,使用1-2ppm,现在一般 用多元有机酸的较多,有机酸可以结合藻 类生长或者死亡后产生的毒素
在保苗和越冬阶段可以应用具有强烈吸附 和降解的新型纳米材料清除重金属、藻类 毒素、各种抗生素、杀虫剂等物质,降低 其毒副作用,吸附水体氨氮,去除水体油 污,水脏时候能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等多种 作用。
滑板病
此症也称为“滑板病”、“脱板病”和 “解体病”,多在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 变态和幼体附板后的稚参时发生,是刺参 育苗后期危害最为严重和普遍发生的一种 流行疾病。该病传染性很强,发病快,数 天内死亡率可近l0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附着的幼体收缩不 伸展,触手收缩,活力下降,附着力差, 并逐渐失去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能力而沉落 池底。在光学显微镜下,患病幼体表皮出 现褐色‘锈’斑和污物,有的患病稚参体 外包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皮肤逐步溃烂直 至解体,骨片散落。镜检池底可见大量骨 片。
初期感染的病参多有摇头现 象,口部出现局部性感染, 表现为触手黑浊,对外界刺 激反应迟钝,口部肿胀、不 能收缩与闭合,继而大部分 海参会出现排脏现象;中期 感染的刺参身体收缩、僵直, 体色变暗,但肉刺变白、秃 钝,口腹部先出现小面积溃 疡,形成小的蓝白色斑点; 感染末期病参的病灶扩大、 溃疡处增多,表皮大面积腐 烂,最后导致海参死亡,溶 化为鼻涕状的胶体。
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投喂新鲜适 口的饵料如角毛藻、盐藻或海洋酵母,满 足幼体发育和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当 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配合 使用呋喃类抗菌素3×l0-6~5×10—6药浴有 良好疗效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
探讨海参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作者:邵雁群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8期邵雁群海参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优质的口感被人们奉为餐桌上的滋补佳品,但是在其养殖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随着我国海参池塘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由于疾病等原因而导致海参大量死亡的情况,为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腐皮综合征、后口虫病、气泡病和不摄食病等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海参池塘养殖的发展。
本文对这些常见疾病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致病因素和治疗措施进行了探究。
1、海参的生物学特性简述我国北方黄渤海海域一般养殖刺参,两头细、中间粗,通体形状类似黄瓜,背部有部分凸起,身体柔软且具备伸缩性。
腹部整体呈现平面,分布大量的管足。
海参的口位于身体的前端,靠近身体下面的一侧,有触手,触手基部和口的背面有生殖孔。
一般来讲,成参体长约为15-40CM,体宽4-7CM。
目前山东省的海参养殖技术和规模逐渐成熟,成为了辽宁海参的有力竞争者,而青岛地区是山东海参养殖的主要生产区,其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有了极大地提高。
2、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常见疾病(1)腐皮综合征腐皮综合征是由弧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病菌引起的海参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海参会出现口部肿大,无法自由闭合收缩,摇头、排脏等现象,同时海参体表还会出现溃疡。
另外随着病情的加重,病参的溃疡会形成蓝白色斑点并明显增多,最后遍布全身,自溶后死亡。
其溶化液为鼻涕状胶体,会在附着物上形成白色痕迹。
(2)后口虫病后口虫病是由纤毛虫类的原生动物引起的海参疾病,纤毛虫寄生在海参的身体内部,被寄生的海参在外观上和正常海参差别不大,但是排脏的海参其肠道变粗,呼吸树(海参类动物的呼吸器官)变大,肠道内大部分无食物、有发黄的症状。
(3)气泡病气泡病属于一种季节性疾病,我国北方海参池塘养殖过程中,由于春季化冰期前后水中的浮游生物变得非常活跃,会产生大量氧气。
海参池塘养殖在这一季节冰面下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气体在水中会呈现出溶解状态,此时水中的气体饱和度不高,而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体中的溶解气体会出现短暂的过饱和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海参会吸入一定量的氧气过饱和水,最终形成气泡病。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海参养殖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包括水质污染、疾病防控、饲料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比如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健康管理以及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海参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管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规范养殖行为、加强监管等。
海参池塘养殖面临一系列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参养殖、池塘、问题、应对措施、水质污染、疾病防控、饲料管理、管理措施、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介绍海参养殖的重要性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被誉为"海中参宝",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海参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好的滋补作用。
海参养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海参产品的需求,还能够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提升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
海参的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使得海参养殖行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海参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海参养殖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海参养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一种经济产值,更是一种对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参养殖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说明海参养殖存在的问题海参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通过人工控制环境,可以有效提高海参的产量和质量。
在海参池塘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海参池塘养殖存在水质污染问题。
由于养殖密度高、排泄物积聚以及饲料残留物等原因,海参池塘水质容易受到污染。
水质污染会影响海参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疾病的传播,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海参池塘养殖还存在着疾病防控问题。
海参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一旦发生疾病爆发,会造成养殖损失严重。
探究海参养殖中病害防治技术
CASE区域治理探究海参养殖中病害防治技术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崔煜乾摘要:海参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非常高,养殖海参可为沿海地区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然而近年来,海参在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且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治海参养殖中的病害,提高养殖水平达到稳产高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结合生产实践,提出有效的病害防治对策,为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海参;养殖;病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203-0001一、海参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根据季节温度的不同以及自身成长状态的不同,目前常见的海参养殖中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溃烂病,该病害集中发生在春季,3-4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稚参、幼参和养成期的海参均会感染此病。
该病也是在海参养殖过程当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其染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很高。
该病主要是由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的两种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所引发,染病的海参随着病情的发展,初期病参出现摇头症状,随后口部肿胀无法正常收缩闭合,随后口腹部出现局部溃疡,继而表皮腐烂甚至死亡。
胃萎缩,该病害集中发生在7-8月份,夏季高温多雨时期,海参耳状幼体培育阶段会感染此病。
该病主要为弧菌等细菌感染致病,染病海参的胃壁会增厚变粗糙,胃部开始萎缩变形,后期胃部溃烂,最终导致死亡。
盾纤毛虫病,该病害集中发生在水温为20℃左右的夏季高温时期,该病的传染性强,是由纤毛虫与细菌协同致病,被细菌感染的稚参活力会下降,纤毛虫攻击这些稚参,在其参体上造成伤口后入侵参体组织内部,在染病稚参的体内大量繁殖,共同损伤稚参的肠道及呼吸腔,最终导致稚参解体死亡。
滑板病,该病发生在稚参初期培育阶段,该病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很强,死亡率可达100%,该病主要是因为三株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所引发。
患病的稚参表层皮肤会出现褐色“锈斑”和污物,有的患病稚参体外包覆着一层透明的薄膜,表皮逐渐溃烂直至死亡。
海参圈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海参圈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一、养殖环境的恶化:1. 水体变化环境的变水体在低氧或化导致养殖无氧状态下,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池底的大量杂质和有机质进行厌氧分解,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增加了有机耗氧量,底层水体缺氧进一步加剧。
同时,pH、盐度等水质指标突变,使得本身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就弱的海参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引起海参发病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 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海参圈常出现野杂草及杂藻的滋生,大多数养殖者使用杀草剂或农药对其进行控制和杀灭。
野杂草和杂藻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可是同时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池底腐败、藻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大量死亡、药物毒素的残留等对海参的毒副作用,引起海参发病死亡,也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疾病的发生:由于“水体变化”“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养殖水体及环境的恶化使得海参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海参本身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就弱,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病条件形成,细菌等病原体乘虚而入,引起海参发病死亡。
根据上述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三步走原则:改底解毒爽水解毒保水养水我们的三步走原则说明:第一、第二步是第三步的铺垫程序。
“改底解毒”是快速改善池底环境,有效祛除“黑底”“发臭”螯合“有机物”残饵。
“爽水解毒”是解除水体中的药物的残留及有毒有害成份。
“保水养水”是最重要的。
提供丰富的有益菌群及藻类等天然饵料。
凝聚、吸附底泥和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代谢残饵,提高水体洁净度。
有益菌降解有机物成无机盐类,可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毒害作用。
定期使用“保水养水”方案可有效避免“野杂草”及“杂藻”的滋生和底质腐败等问题的出现,从而降低用药成本及避免药物残留对海参的毒害作用,提高海参的成活率和海参的增长速度!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食品!武汉华扬动保推荐方案如下:1.改底解毒:建议每次“杀虫杀草”后或发现“池底腐败”时,及时“改底解毒”。
夏季海参养殖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夏季海参养殖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海参养殖马上面临度夏难题,每年夏季都是海参死亡绝产的高发期,红水,前沟甲藻,底热,菌控苔误区等都可以造成海参大量死亡,下面就从这四个角度分别阐述问题原因及处理办法。
一、红水水温逐渐升高后,很多海参圈开始水变,其中红水最让人头疼,也最让人闻风丧胆。
因为,红水一般都是甲藻水,甲藻释放甲藻毒素,使海参甲藻毒素中毒,化皮死亡。
一般红水的参圈都有以下几大特征,1、老圈,圈底底泥厚,有机质多2、不注重改底,底脏、黑、臭3、草死亡后不及时改底,草腐烂沤臭三大特征符合一条就容易出现甲藻红水,要及时改底处理底质,预防红水。
甲藻红水分部分水红和全池水红,根据经验,一般部分水红以裸甲藻为主,全池水红以海洋原甲藻为主。
裸甲藻处理,可以先换水,然后用碧水爽或者绿水解毒灵和精博活菌王调水,慢慢调藻相,危险不是很大。
但是,全池水红的海洋原甲藻就很危险,碧水爽或者绿水解毒灵一瓶一亩一米水深全池泼洒,快速改变水环境,让海洋原甲藻自然凋亡,并且能解甲藻毒素。
二、前沟甲藻前沟甲藻也是甲藻,之所以给它单独成章,是因为它的普遍性和危害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水不红底不红,镜检底层水能看到前沟甲藻,这时候属于前期,不是很严重,这时候参圈禁用氨基酸类和EM类培藻类产品,甚至糖类产品也不要用,否则前沟甲藻会突然爆发。
此时用二氧化氯片底部杀灭下前沟甲藻,然后过两天用精博枯草芽孢杆菌或者控苔奇菌,控制前沟甲藻的繁殖,注意一定不要用红糖活化,直接用原池水泡着两小时左右,或者每公斤菌加半斤红糖来活化,然后全池泼洒。
2、水不红底红,镜检表层低层水均发展前沟甲藻,这已经很严重了,海参出现大量化皮吐肠现象。
首先就是有条件的参圈开始大排大换水,然后新六抗底安或者臭氧底粒康处理底,强氯精处理水,第二天用苔藻双杀或者苔草立灭全池泼洒,注意观察池底变化和水中前沟甲藻的数量,如有必要再来遍苔藻双杀。
最后用过硫片或者新六抗底安改底解藻毒。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
海参育苗过程常见问题解答一、浮游体期的幼苗常见的烂边一般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答:1、升温育苗若水温不稳定,温差2℃以上极易发生幼体烂边,解决方法是每天换水量应控制在30%一50%,温差低于0.5℃。
2、投喂方法不对,易造成残饵过多,引起氨氮、PH过高导致烂边,因此这阶段要严格控制投喂量,尽量少量多餐,一天2 3次为宜,同时配合微生态制剂[苗乐肠优],一天一次,可降低氨氨,提高营养。
3、气泡病也会引起幼苗烂边,由于单胞藻经育苗车间升温后迅速繁殖,吸收水体中大量二氧化碳,引起PH突然升高,导致水中溶解氧过高而最终导致气泡病发生,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按时使用微生态制剂[生态益水菌]和[苗乐肠优]及时防治。
二、苗附板后10—15天左右,滑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这个阶段滑板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多数原因是参苗从浮游体到附板这两个阶段转化较快造成的。
前期以单胞藻类和菌类为主要饵料,附板后若过早投喂自配料和海泥易造成幼苗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一星期左右矛盾达到高峰。
所以,这期间饲料的转换要有一个过渡阶段,一般附板后要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口料,不要急于投喂自配料和海泥,也可以配合300目以上的海藻粉投喂,逐步过渡到正常喂料。
2、缺氧,育苗过程中导致缺氧的原因是:①气头数量不够,正常应每平方213个,气头目数以80目为宜。
②充气量越小越好,因为气泡总是往气压低的地方跑,所以池底有效溶解氧相对较低,上层溶解氧较高。
这就是造成苗全在网片上面而不往下走的原因。
三、育苗的后期及保苗阶段常见的拖便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答1、料的质量不好,有霉变、酸败或发臭。
2、投喂量偏多引起消化不良。
3、饲料中的蛋白、脂肪与纤维的比例过高。
所以生产过程中要严把饲料质量关。
对已出现的拖便现象,根据情况轻重有以下几种防治方法:①早期间用[苗乐肠优]泼洒,一天一次。
②水脏有少量泡沫或油膜时,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力EM]苗越小用量越少,苗越大用量越多,一天一次,换水后立即使用,连用3 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