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3) 备课模叶
课文《短文两篇》教案范文
课文《短文两篇》是一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的灵活运用和短文写作技巧的好文章。
本期教案主要针对该文章的教学和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提高短文写作能力。
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文中词语的含义。
(2)掌握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提高写作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技能,写出自己的短文。
2、教学重点(1)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
(2)短文写作技巧。
3、教学难点(1)提高写作能力,由浅入深地展开短文写作。
(2)准确地理解词语含义。
二、教学设计1、教学方式阅读+讨论+写作2、教学过程(1)预习导入学生自学第一篇短文《菜市场的买卖》,尝试总结其中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2)课堂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第一篇短文的内容、结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短文中涉及到的重要词汇、句式和语言运用等进行讨论,以确保学生准确了解文章内容和所涉及的语言知识。
(4)写作指导教师列举短文中的一些句式和语言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写出自己的短文,也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写出自己的短文。
(5)学习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题。
三、教学效果评估1、目标达成情况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情况。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并掌握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
(2)学生在短文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2、教学反馈(1)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课堂参与程度,对学生进行评分。
(2)教学反馈教师根据教学反馈情况,对下一节课进行调整和完善。
短文两篇(初中)教学目的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初中)教学目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会分析短文中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能够仿写短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短文中的观点和论据。
(3)通过模仿、创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
(3)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取两篇初中阶段的短文,要求内容具有代表性、教育性。
2. 教学重点:理解短文内容,分析短文结构,掌握写作技巧。
3. 教学难点:短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运用,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短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短文中的关键信息,交流阅读感悟。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惑。
5. 写作练习:模仿短文的写作风格,进行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价学生在练笔中的词汇运用、句子结构、文章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短文文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短文,可以是教材中的课文或者课外阅读材料。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提高课堂效果。
3.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根据短文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短文主题。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短文案例,分析短文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第三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②提问:作者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三种花三种人对三种爱花人的感情
菊隐士叹惋菊花
(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牡丹富贵者鄙薄牡丹
(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
莲君子赞美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归纳: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从多方面描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高洁、质朴、庄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刚正不阿,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
3、背诵第一段。
(二)分析第二段。
1.男同学读第二段。
2.教师讲解。
这段以排比形式用了三个判断句,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菊,就像隐居的人;牡丹,就像富贵的人;而莲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一个叹词“噫”表达强烈的抒情色彩,引发了其后的褒贬,在褒贬中寄寓了自己的态度。
①提问: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清高、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③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之美,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归纳: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爱莲花的缘由,也是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自况
④提问: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归纳: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初三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5篇
初三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5篇初三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5篇一般来说,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三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期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三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把握本课词汇、学习论证方法、分析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同学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同学读书热忱,培育正确读书观教学重点:对比方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体会本课简练而又“半文言”式的语言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检查同学自我预习状况(字词、、层次划分、读书与阅历的关系。
(阅历补读书之不足,阅历范书中所示)三、议跳读课文探究内涵1、认为读书有哪些好处?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在此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种方法有何好处?(对比论证)2、读书方法有哪些?这里是用什么方法论证的?这种方法又有何好处?(举例论证)四、导分析语言特色找出最喜爱的句子共同共享,并说出喜爱的理由。
引导从修辞入手。
“盖天生才能如同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置如何修剪移接”(比方:体会表达见解的形象透彻,亲切得体,令人回味无穷的才智。
相关联想,形象生动。
“读书使人充实,争论使人机灵,作文使人精确……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排比:体会思想的周密与深刻,语言的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五、练补充论据你能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吗?请写出一、两个像培根的语言那样有说服力的句子吧!初三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篇2教学目标:1、培育同学提炼概括、梳理学问的力量。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同学读书热忱,帮忙同学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消失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消失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方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非常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课文《短文两篇》的教案
课文《短文两篇》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短文两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朗读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短文两篇》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分析。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解释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短文两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解释和分析。
(2)学生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短文两篇》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 讲解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朗读与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短文两篇》的朗读和背诵。
(2)学生回家后进行写作练习,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成短文。
2. 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语文《短文两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短文两篇》,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短文两篇》包括两篇小文章,每篇文章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篇短文,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理解。
(4)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篇短文,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5)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理解。
(7) 进行课堂总结,强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课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短文两篇》的理解程度。
3.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准备《短文两篇》的文本材料,以及与短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4.2 教学材料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讨论和笔记。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本章的教学计划安排在两个课时内完成。
5.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阅读第一篇短文,进行问题讨论和小组讨论。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二篇短文,进行问题讨论和小组讨论。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短文两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6.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七章:教学活动设计7.1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短文两篇》说课稿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短文两篇》说课稿一、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讨论、探究,提高学生们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诵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2.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讨论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启发法。
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4.情境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或视频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是托物言志。
”3.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文章——《短文两篇》。
”(二)新课学习1.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短文两篇》,并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试着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并给每个自然段划分层次并标注。
(提示:阅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词义,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讨论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并尝试解决。
(提示:合作解决问题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要有集体荣誉感。
)3.班级展示: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并鼓励其他同学提问或发表不同意见。
(提示:提问或发言时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态度要落落大方。
)4.教师点评:老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同时介绍一些有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根据语境推断句意等。
5.拓展延伸: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经验,谈谈自己对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的认识和理解。
(提示:可以从托物言志的作用、特点、应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优秀短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激发写作兴趣。
1.2 教学内容选取两篇优秀的短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短文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深入理解短文。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短文案例来讲解和演示写作技巧。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和播放相关的短文音频和视频材料,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相关的短文资源和写作练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短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短文内容。
第二步:分析短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第三步: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第四步: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阅读短文,学生提出问题并分组讨论。
活动二: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全班进行集体讨论。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短文的写作技巧,进行案例分析。
活动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提高情况。
4.2 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短文音频和视频材料。
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相关的短文资源和写作练习。
5.2 教学材料选取两篇优秀的短文作为教学材料,提前提供给学生预习。
提供写作练习的模板和指导材料,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短文的拓展阅读,提供相关的作者或主题的更多信息。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短文。
(2)理解短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3)掌握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短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 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对短文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以提问、讨论、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导入方式:提问导入导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短文吗?短文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体会短文的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探讨问题:(1)短文主题思想是什么?(2)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有哪些?4. 讲解与示范讲解内容:对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并进行示范。
5. 课堂练习练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短文的朗读和背诵,以及运用短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造句。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行为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度,教学过程是否有序等。
2. 学生学习效果反思: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程度,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拓展1. 拓展阅读:教师可以推荐与本课短文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文《短文两篇》的教案
课文《短文两篇》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短文两篇》,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短文两篇》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讲解与练习。
3.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短文两篇》的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讲解与练习。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运用,写作训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课文内容。
3. 运用写作训练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短文两篇》的作者和背景。
2.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实例练习。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探讨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词汇、语法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技巧的运用。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难易程度是否适中。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3. 反思学生表现: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开展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蝉》一、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蝉在每年7、8月份产卵,产下的卵在泥土里孵化3-5年,在土中完成幼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的幼虫在5-8月从土中钻出来,爬到灌木、杂草等地方,蜕皮、羽化为成虫,也就是成年的蝉。
实质上,蝉真正的寿命只有2-3个月,也就是一个夏天。
如此煎熬的成长过程,如此短暂的生命,它的生命又怎样体现出意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美文。
品味生命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请同学们将第11页注释1和第12页注释4,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
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者,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等。
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诗人。
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里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课时】2课时。
【课型】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一课时学习《行道树》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三、朗读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方法:《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
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⑴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⑴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⑴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⑴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⑴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⑴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⑴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3)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光,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较为难懂,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的主旨。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朗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教案教学设计王红元一、课文悟读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盛行。
一些饱学之士纷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执政者推销自己的主张和行动策略。
为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他们往往以生动而又深刻的比喻来讽谏执政者。
寓言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因为通俗易懂,又有对生活漫画式的夸张,虽是杜撰虚拟的生活场景,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孟子参透了执政者的心思,讲究说理技巧,做到了听众能听、爱听,治国方略就轻而易举地“贩卖”了出去。
《短文两篇》同样具备上述特征。
现略述如下:1.精心选择故事的主人公,请执政者人瓮。
《短文两篇》讲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于被执政者接受。
言的是“齐人”“妻妾”“弈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学习进修,甚至街谈巷议,与政治大事毫不相干。
作为一国的执政者,难得有机会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民情,做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圣主,即使仅仅是脸面上的事,也绝对会笑着细听分说。
在卑贱的子民面前,国君常想表现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断能力。
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与己无干,自然倍加严格要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的国君绝对是英明的“旁观者”。
“齐人”,堂堂的汉子,背着妻妾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恬着脸编瞎话蒙骗她们,这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大是大非面前,妻妾尚能“泣”“讪”,执政者更能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毕竟说人家容易。
怎知最后引火烧身,面对自己犯下的类似错误,只好乖乖地自投罗网。
大庭广众下,执政者如果手握两套行事标准,对人“马克思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圣主的颜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们共有的对己宽松、对人严格的自私心态,让执政者心甘情愿地被牵引着走进其布下的理性思维空间。
2.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可笑、夸张而荒诞,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艺术效果。
“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骄”,掩盖了丑恶的事实,满足了可笑的虚荣心。
寓言故事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为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给咄咄逼人的说理披上了一件温情而美丽的外衣。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
《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短文两篇》的内容。
(2)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短文两篇》的内容和主旨。
(2)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2)运用文学语言进行表达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2. 参考资料:相关文学作品、写作指导书籍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激发学生对《短文两篇》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两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标记出不理解的重要词汇和句子,准备与同学交流。
3. 课堂讲解:(1)老师讲解《短文两篇》的内容和主旨,解答学生的疑问。
(2)老师分析和解释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评价。
5. 写作练习:(1)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自然环境或社会问题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作能力的运用。
短文两篇教案备课
文一:短文教案备课短文是构成语文学科体系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短文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短文这一学习内容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课经验。
第一步,提前阅读选定的短文,并分析其内容、结构和学习重点。
我们应该针对短文的不同题材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
例如,对于记叙文,我们应该特别注重情节的联系和主题的包含;对于说明文,我们则需要关注论据的提出和证明过程。
第二步,根据选定的短文,设计合适的听、说、读、写等教学环节。
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听音选图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应该设置多样化的练习,如填充式、选择式、连线式等题型,以及写作题、创意题等开放性题目。
第三步,注重课余拓展和应用实践。
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需要注重巩固和拓展。
我们可以推荐相关阅读、影视作品,或者让学生自主搜索和阅读有关内容。
此外,还可以将短文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所学。
为了让学生在短文学习中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需要注重短文教案的备课工作。
只有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做到目标导向,及时反馈和共同提升。
文二:两篇教案备课备课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规划备课过程,对于教师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本文将分两篇简单介绍教案备课的方法。
一、语文阅读教案备课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程中必修内容之一,如何合理有效地备课,可以帮助教师顺利推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备课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提前阅读教材并分析教材内容。
阅读教材,是备课的核心环节。
阅读应该注重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点内容、难点分析等。
此外,还应该对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应对策略。
第二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应该结合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中语文《短文两篇》第三课时 教案
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小组发言,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
边分析边揣摩作者的情感,边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菊 反衬 莲 正衬 牡丹
隐逸 君子 富贵
(托 )物—————————( 言 )志 洁身自好
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有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二、了解文体,熟悉作者。(3分钟)
说:“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爱莲说”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本文作者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课题:短文两篇(第三课时)
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
授课人:授课班级:年级班授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
标
分
析
一、课标摘录:(2011版)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他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二、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四、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巴金
日:激情洋溢
飞蛾扑火追求光和热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三、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月>。
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相关的描写句子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夸父逐日寄托人格理想
月:细腻幽静使星球再生
嫦娥奔月
教
学
反
思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二课时
一、指导学习《月》
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
四、精读《日》
学生朗读《日》一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
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
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合作伙伴
康艳梅陈大斌
教学过程
复案补充
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呖谷(y6ng)一撮灰(cuo1)皓月(hao4 )妲娥(heng2)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yang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yang,日出。
二、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教学设计
课题
短文两篇
课时
二课时
主备
刘淑蓉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难点: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具、课件、远教资源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