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87195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d.png)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概述:海参网箱养殖技术近年来受到海参养殖户的喜爱,这种养殖模式也逐渐兴起。
海参网箱养殖技术注意包括养殖场所的选择、网箱规格的确定、选种和进种、饲养与管理海参等方面,对此本文简单介绍如下。
1、选择适合的海域。
一般应选择水深在5米以上,并且受到风浪或者潮汐影响比较少的海湾,而且海湾的潮流要畅通、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饵料丰富。
2、选择网箱。
考虑到操作方便,网箱不要选太深的,一般情况下选择规格在三米左右的网箱较为适宜。
3、选择种参的间。
海水的温度决定了种参的购买时间,海水温度在18℃左右的时候比较适合养殖。
我国北方的部分地区,最适合的进种养殖时间是5月下旬至6月底。
4、选择种参类别。
种参选择有两种,分别是人工养殖的海参和自然海参,一般在养殖的前期选择人工养殖海参,后期选择自然海参。
5、尽量选择当地育苗场的海参苗,减少苗种因运输时间长,水质及温度差异大引起的应激而导致的损苗。
二、种苗放养1、放苗前饵料培养:通过窜水、补菌培养天然饵料。
2、放苗抗应激:连续3-5天使用“激活”(20个网箱/包),强化体质,**缓苗时间,**放苗成活率。
3、放苗时让苗尽可能地均匀分布。
4、放苗后如出现化皮及损伤现象,则及时使用刺激性小的水溶性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处理。
三、饲养与管理1、合理投喂观察海参吃料及排便状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1)网片干净没有天然饵料的情况下可适当投喂海泥和藻粉;(2)水质较肥的池塘,网箱内天然饵料较多可适当“以菌代饵”,使用“利饵多”及“利菌多”代替饵料;(3)网箱较脏的可适当投喂“利苗多”,减少因摄食有害物质及呼片引起的肠炎、缺氧、化皮等。
2、强化体质经常观察参苗状态,如出现活力不好的情况,泼洒“生命素+营养快线”强化参苗体质,**成活率及生长速度。
3、清理网衣为**网箱水流畅通,给参苗提供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可使用“速解安”配合毛刷定期清理网衣。
四、海参网箱养殖注意事项1、网箱的更换初期的时候,网箱选择那种两百目的类型,当海参生长到幼参的时候,网箱就更换为六十目的,当海参生长到0.3厘米的时候,就应该将网箱更换成四十目的,最后当海参生长到两厘米时,就应该食用聚乙烯网。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3d25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d.png)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一、海参育苗技术1. 环境准备: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PH 值稳定,光照充足。
2. 选种:选择优质的海参种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病能力。
3. 海参孵化:将选好的海参种苗放入孵化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孵化和幼苗的生长。
4. 饲料投喂:为海参幼苗提供合适的饵料,如浮游生物、微生物等,保证其营养需求。
5. 海参苗期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海参苗期培育: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控制饲料种类和投喂频率,促进海参的生长发育。
二、海参育种技术1. 选育优良品种:通过选择具有高产、耐病、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海参进行育种,提高养殖效益。
2. 优化繁殖环境:保持海参养殖水质清洁,控制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海参的繁殖。
3.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雌性海参的卵子和雄性海参的精子结合,促使受精卵发育成仔海参。
4. 仔海参孵化: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中,提供适宜的温度、盐度和光照条件,促进仔海参的孵化和幼体的生长。
5. 护苗管理:定期清理池底杂物,调整水质参数,控制饵料投喂,防止疾病发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6. 优化养殖技术:根据不同阶段的海参生长特点,调整饲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频率,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7. 注意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避免疫病扩散对养殖业的影响。
海参育苗育种技术的提升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育苗育种技术,可以提高海参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促进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的实施,也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
因此,不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海参育苗育种技术,对于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参养殖技术,海参养殖方法
![海参养殖技术,海参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bcdd245901020207409c83.png)
海参的养殖技术3 环境与条件3.1 底质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可,过于稀的泥底应铺设厚塑料膜、包装布或密聚乙烯网布隔开稀泥,池底平坦或有环沟。
环境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深小潮汛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
3.3 水质自然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规定,附近没有大量淡水、油污和工业三废水流入。
3.4 人工礁人工礁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供其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
通常有如下几种:a)石块礁石块不宜过大,每块30kg~100kg即可。
堆积时尽可能多留空间,可堆成条形,宽2m~4m,高0.5m~1.om,长度不限,一般30m~60m即可,条间距2m~3m。
也可搞成堆形,每堆石头3m2~5m2,堆距2m~3m。
b)水泥管礁水泥管Φ外26cm,长93cm,面积为0.76m2,壁厚20cm,每根管内外的总面积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c)塑料管礁塑料管外径应不低于2cm、长不超过70cm,厚0.1cm,每667m2放600根,三个一组,捆成三棱形。
d)瓦片礁采用标准瓦片,每667m2放5000片~8000片,每三片捆成一个三棱形,或把瓦片一头插入地下,每两片搭成一个小房状,每六片成一组,每组间距0.5m。
e)其他礁空心砖、水泥板、废旧轮胎、网片、旧扇贝笼、鲍鱼笼、陶瓷管、竹筐、塑料纸、蛇皮带、包装布等都可以做成一定的形状的人工礁作为海参的附着基。
3.5 消毒清洗每种人工礁都要摆放牢固,投放前要严格消毒,清洗干净,应无毒无害,有利于海参的附着生长;如果进行池塘养殖时,人工礁建成后,进水浸泡用清新海水淹没人工礁后,每667m2用生石灰60kg~80kg或漂白粉10kg~20kg,均匀泼洒在池内浸泡2d~3d,然后排掉,一般应进排水洗刷3次~5次。
大棚海参养殖管理制度
![大棚海参养殖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e461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1.png)
大棚海参养殖管理制度一、总则大棚海参养殖是指利用大型温室大棚进行海参的养殖,利用人工控制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提高海参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规范大棚海参养殖的管理,保障养殖环境的卫生和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养殖场地选择1.大棚海参养殖场地应选择离海近、水质清洁、交通便利、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
2. 养殖场地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养殖场等污染物,避免对海参养殖的影响。
3. 养殖场地应具有适宜光照、气温等条件,以便为海参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基础设施建设1. 大棚应选用优质材料建造,具有良好的保温、通风和采光性能。
2. 大棚内部设施应齐全,包括养殖池、水泵、过滤装置等设备,确保海参养殖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3. 大棚周围应设置防护网,避免病虫害的侵袭,保证海参养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种苗选择1. 种苗来源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种苗供应商,确保种苗的健康状况。
2. 种苗应具有一定体型、生长潜力,适应大棚养殖环境。
3. 种苗应经过检疫处理,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并严格按照养殖计划进行培育和管理。
五、养殖管理1. 确保养殖池水质清洁,定期清理养殖池底泥,调整水质PH值和溶氧量。
2. 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海参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竞争力。
3. 温度和光照控制:根据海参生长的需要,合理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4. 饲料供应:根据海参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及时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海参的生长健康。
5.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海参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疾病扩散。
6. 科学养殖方案:根据海参生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案,保证养殖效果。
7.定期进行海参的采样检测,监测海参的生长状况,提高养殖效率。
六、员工培训1. 养殖员工应通过相关培训,了解海参的特点和养殖技术,掌握养殖管理知识和技能。
2. 养殖员工应具有相应的健康证明和劳动保护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七、卫生管理1. 定期清洗、消毒养殖设施,保持养殖环境干净卫生。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6fdd6d43323968011c92f0.png)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一、海参养殖方式1、潮间带沉笼、沉箱养殖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
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是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优点是养殖海参的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观察和管理,但需要不断的疏散,否则对生长有一定限制作用。
此种方式目前大面积应用的较少,具备此种养殖环境条件的海区,是海参中间培育的理想方式。
2、室内控温养殖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以便加快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黄海水产研究所通过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对“刺参夏眠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参的夏眠现象是因水温而致,且海参夏眠的水温随着个体的增长而降低,即个体越大夏眠水温越低。
同时显示,经过夏眠的海参体重明显下降,平均失重为原体重的1/3至1/2,这也是自然水域中海参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在高温期间,采用控温可以解除海参的夏眠,使海参始终处于正常的活动、摄食、成长的状态,从而完全可以避免养育海参夏眠对养殖造成的弊端。
养殖设施:养殖池不宜太大,以长条池为好,便于流水。
池内设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多层或多孔的海参“隐蔽物”,以便于管理和清理;水温:适宜水温**好保持在10-13度;苗种规格和放养密度:3~5cm或更大一些为好,放养量视养殖条件而定,一般50~100头/m2 为宜;投饵:首要的是要保证饵料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投饵量以控温状况而变化,一般在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8%范围内,投饵量调节的主要依据是视刺参对上一次投饵的摄食情况;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重要的是观察,观察包括海参的活动是否有异常、摄食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等。
及时清池、调节水温、防病治病。
3、围网养殖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如山东长岛海域,因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大小岛屿和明暗礁石较多,可以在这些岛屿和礁石之间,加固围网养殖海参。
其优点在于海参仍然像生活在自然海区一样,同时可以减少逃逸便于看管。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饲养方法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饲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7faec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a.png)
海参怎么养海参的饲养方法海参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吃海参的还是很多,所以海参的经济效益很高,海参不但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还收到很多养殖户的青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海参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大部分潮间带池塘建在半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设进、排水闸门于池子最低处,池子大小为2-4亩,水深在 2-3米左右。
有部分单位增加提水设备。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池与除害,经过一年的养成,池子淤泥或其它杂藻腐烂,池底产生硫化氢气味。
因此进入2月上旬,应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闭好闸门,开始清淤与除害。
具体做法是:用铁掀把淤泥杂藻铲起,再用竹筐搬出池外,然后用抽水泵冲刷干净。
这样做不仅对清淤有利,还清除敌害生物,为刺参养殖、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消毒:进人2月中旬后,池子进水30cm,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水体浓度为5-10ppm,将漂白粉稀释好后搅拌均匀,全池泼洒,再进水浸泡一周。
3.石头规格:采用当地的石头,面多光滑、比较坚硬,重15-20kg 左右为宜(石头必须消毒后再用)。
4.投石:二月底开始投放石头。
具体做法是随闸门迎外海低潮线,垒成直行,底宽2m,上宽0.8m,高0.8m,行与行之间留有0.6m 人行道,主要便于管理或清淤。
在投放石头时要坚固,多创造穴空,为刺参养殖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移藻:池塘的石块投放好后还应从别的海区移殖藻类,以便改善底质,增加刺参的天然饵料。
可移殖的藻类主要有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草、海带、裙带等。
6.肥水:进入3月上旬开始进水,水深30cm,进行施肥,主要施磷酸二氢氨、尿素、硝酸铵、碳酸氢氨等,每亩施肥2.5-5kg。
3天后水深在0.8-1米左右再进行施肥一次,每亩施肥2-2.5kg。
因为这阶段海水水温低,底栖硅藻繁殖较慢,因此必须加强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繁殖底栖硅藻,为刺参苗入池培养优质可口的基础饵料。
三、放苗养成1.苗种运输:苗种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来年人工育苗,经过海上暂养;二是从自然海区采捕,因此采取干运法。
海参的养殖方法
![海参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8c81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6.png)
海参的养殖方法一、引言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海洋之黄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参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大。
因此,海参养殖成为一种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养殖业。
本文将介绍海参的养殖方法,希望对想要从事海参养殖的人士有所帮助。
二、选址和设施1.选址:选择适宜的海域是海参养殖的首要条件。
一般来说,水质清澈、富含养分的海域是海参生长的良好环境。
同时,还要考虑到水深、潮汐、水温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海域进行养殖。
2.设施:海参养殖的设施主要包括养殖池、养殖网箱、投饲设备等。
养殖池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一般采用圆形或长方形的池塘。
养殖网箱用于放养海参,可以根据养殖密度和规模来确定数量和尺寸。
投饲设备主要是用于投喂海参的饲料,可以使用自动或手动投饲设备。
三、选种和放养1.选种:选种是海参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
要选择健康、体形完整、活动性强的海参作为种苗。
种苗的选择可以通过观察外观、检查体表是否有病变等方式进行。
2.放养:海参的放养量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养殖密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放养密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海参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放养时要注意将海参均匀地分布在养殖网箱中,避免过度拥挤。
四、饲料投喂1.海参的饲料:海参是底栖动物,主要以有机底泥和浮游生物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人工饲料来补充海参的营养需求。
常用的人工饲料包括海藻、鱼粉、虾粉等。
2.投喂方法:投喂海参的饲料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和水质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定时定量投喂的方式,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养殖网箱中,避免过度投喂或不足投喂。
五、管理和养殖技术1.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池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海参养殖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盐度和pH值。
定期更换水体,清理池底的沉积物,避免水质污染。
2.病害防治:海参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投喂饲料、定期检查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怎样养殖海参
![怎样养殖海参](https://img.taocdn.com/s3/m/9e65420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d.png)
怎样养殖海参海参是海底动物群落中的一种,他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
不过还什么怎么养,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海参的养殖方法一、海参亲参的采捕1.规格刺参的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应尽量挑选个体较大者作为亲参。
有关报道表明,体重在130克~255克的个体,性腺重平均为34.7克,性腺指数平均为16.6%;体重在115克~200克的个体,性腺重量平均在17.6克;体重在80克~110克的个体,性腺平均重5.6克。
因此做为亲参,选择体长在20厘米以上、体重大于200克的为好。
2.采捕时间为获得性腺发育良好的亲参,必须掌握好亲参采捕的时间。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亲参的采捕应在其产卵盛期前的5月~8月,即自然海区水温达15℃~17℃时,具体采捕时间可以通过采捕少量海参解剖观察其性腺的发育情况来决定。
过早采捕,其性腺发育不良,蓄养时间过长,易导致性腺萎缩或产卵量少,而且会增加管理费用;采捕过晚,海参在自然海区已经排放,将会失去获卵的机会,即使能获得卵,卵量也会减少,而且质量难以保证,加大幼体培养的难度。
由于各地水温的回升不同,不同地区采捕的最佳时间也不同。
一般来说,大连地区、黄海北部沿海在6月下旬~7月初,渤海沿岸在5月中下旬~6月初,青岛地区在5月下旬~6月上旬,山东北部沿海在6月初采捕较为合适。
3.采捕时应注意的问题(1)严格避免海参与油污接触因油污可使亲参化皮溃烂(体壁自溶),需特别加以注意。
潜水员和操作人员在接触海参之前应将手清洗干净,切不可用粘有油污的手直接接触海参。
船上暂养容器及暂养海水也不可沾有油渍。
(2)尽量避免机械刺激和损伤亲参一般由潜水员潜水采捕,为防止亲参之间相互挤压,而导致亲参排脏或排精产卵,每次采捕的数量不宜太多。
采捕上来的亲参在船上暂养密度也不应太大,控制在300头/立方米以内或更少,暂养时应经常换水。
还要避免高温和直射光的照射,用遮光帘遮盖并放于背阴处。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2b69e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7.png)
海参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治海参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海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参的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海参养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为了保障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
一、海参养殖技术1. 基础设施建设海参的养殖需要建立充足的养殖场地,选择适宜的水域或土地进行布置。
建立合适规模的养殖池塘或槽,确保海参能够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2. 规划养殖过程在进行养殖前,应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包括品种选择、养殖密度、饲料类型和投喂量等。
科学的养殖规划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 管理水质海参对水质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养殖密度较大时,更需要严格控制水质。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维持适宜的水质条件,如保持水温、pH值和溶氧量等在合适的范围内。
4. 合理投喂海参的饲料种类繁多,包括植物饲料和动物饲料。
根据养殖的阶段和品种特点,选用合适的饲料种类和投喂方式。
饲料的投喂量应适宜,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海参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海参疾病防治1. 疾病预防预防疾病是海参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首先,要生态化养殖,保持水质清洁;其次,加强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定期清除废弃物和死亡海参,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同时,注意对养殖环境进行调节,避免极端气候和水质波动。
2. 疾病监测定期进行养殖水域和海参的疾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和海参体质检查,如体色、体形、呼吸情况等。
3. 病害诊断一旦发现疑似疾病症状,需要及时进行病害诊断。
可以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或者将疑似患病的海参标本送至相关实验室进行确诊。
4. 疾病治疗根据疾病的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其他科学的治疗手段。
但需要注意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投药,以避免对环境和海参本身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海参养殖技术的学习和疾病防治的重视是保障海参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海参育苗基本流程
![海参育苗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5aa7c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6.png)
海参育苗的基本流程如下:1.亲参的采捕与蓄养:o在春季或秋季,当海参性腺成熟时,从自然海域中捕捞符合规格的亲参,一般要求个体大、健康且性腺饱满。
o捕捞后的亲参应尽快运输至育苗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和受到油污污染,储存时注意控制密度和水温条件。
2.人工催产与授精:o在适宜的季节和温度条件下,通过调节水温和光照等方式促使亲参性腺发育成熟。
o对成熟的雌雄海参进行人工催产,然后进行人工授精。
3.受精卵孵化:o受精卵在专门的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流条件。
o孵化过程中密切监控水质,保证其清洁、富含氧气和适宜的pH值。
4.幼体选育与培育:o幼体孵化出来后,挑选健康的幼体进入育苗池进行培育。
o控制合理的培育密度,定期换水并严格管理水质,确保幼体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5.饵料管理:o根据不同阶段幼体的需求,投喂合适且充足的饵料,如盐藻、湛江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等单种或多品种混合投喂。
o调整饵料投喂量,随着幼体的生长逐渐增加投喂浓度。
6.附着器的使用与管理:o准备适当的附着基质供稚参附着变态,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桡足类等有害生物影响稚参生长。
o定期检查附着器上的稚参生长情况,适时更换和清洗附着器。
7.病害防治:o加强日常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包括调控光照强度、适度充气、防止绿藻和桡足类过度繁殖。
o在高温季节或必要时,定期施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发生,同时注意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药物依赖。
8.稚参培育:o稚参附着变态后,继续精细化管理,根据稚参生长状态进行分池、筛选和分级培育。
o定期清底,做好培育池的清洁工作,确保稚参生活环境良好。
9.后期管理:o当稚参成长为一定程度后,需要进一步调整饲养密度,实施分期出池,以便于个体较小的海参得到更好的生长空间和营养供应。
综上所述,海参育苗是一个连续且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确保最终获得健康、优质的商品幼参。
海参怎么养海参的饲养方法
![海参怎么养海参的饲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67a40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4.png)
海参怎么养海参的饲养方法海参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其饲养方法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海参的饲养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海参怎么养虾池养殖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
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虾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严禁施用化学消毒药品、向虾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
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日交换量在10%~15%。
海上筏式养殖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养殖时一般采用鲍笼、扇贝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
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
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程度。
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海底沉笼养殖选择潮流通畅、风平浪静、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为圆形,也可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疾病防治海参媲美人参拥有比较高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而且拥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海参成为了许多创业者的选择门道,海参在养殖过程中发生涡虫病有什么症状及诊断的方法呢?[病原] 腹足类现有16属33种,其中内寄螺属6种,巨穴螺属5种,瓷螺属4种,其余13属,各1~3种。
海参底播养殖流程
![海参底播养殖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514b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c.png)
海参底播养殖流程一、养殖环境选择在进行海参底播养殖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
养殖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1. 近海、水质清澈、水流顺畅;2. 底质平坦、泥沙混合底质;3. 水深适中,一般在5-15米之间;4. 周围无污染源,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二、养殖设施建设在养殖环境确定后,需要建设养殖设施。
主要包括:1. 建设堤坝、围堰或养殖笼等设施,以防止海参流失;2. 设置进、排水口,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3. 建立饲料投喂设施,方便后期饲养管理。
三、苗种选择与投放1. 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海参苗种;2. 在适宜的季节进行投放,一般为春季或秋季;3. 投放密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每亩投放2000-3000头。
四、养殖管理在海参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主要包括:1. 定期投喂适量的饲料,保证海参营养需求;2. 保持养殖环境清洁、水质良好;3. 定期检查海参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密度;4. 及时处理病害和死亡的海参。
五、生长监测与收获1. 定期监测海参的生长情况,记录数据;2. 根据市场和生长情况,确定最佳收获时间;3. 采用适宜的捕捞方式进行收获。
六、病害防治海参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害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
主要措施包括:1.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养殖环境良好;2. 定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3. 及时隔离和处理病死海参,防止病害扩散。
七、捕捞与运输1. 根据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捕捞时间;2. 采用潜水员或机械捕捞等方式进行捕捞;3. 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持海参的新鲜度和存活率。
八、销售与售后1. **销售**:与可靠的海鲜市场或餐厅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确保产品能迅速出售。
考虑通过网络或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使产品能覆盖更广的消费者群体。
2. **售后**: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退换、质量保证和客户咨询回应等。
此外,应持续关注消费者反馈,根据反馈调整养殖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中国海参养殖政策
![中国海参养殖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7c5f4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5.png)
中国海参养殖政策
中国海参养殖政策
中国是世界上海参养殖的领先国家之一,对于保护海参资源和促进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强海参养殖的监管和管理,推行一系列有效的政策。
一、海参养殖规范管理政策
为了保护海参资源,防止野生海参资源过度消耗,中国政府制定了海参养殖规范管理政策。
这一政策规定了海参养殖场的选址、设备和设施、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养殖技术标准等内容,以保证养殖的质量和安全。
二、海参养殖技术支持政策
为了提高中国养殖业的科技水平,中国政府实施了海参养殖技术支持政策,给予海参养殖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支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海参养殖的品质、增加产量和效益。
三、海参养殖资金扶持政策
为了支持养殖企业的发展,政府制定了海参养殖资金扶持政策,为企
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完善养殖设施和技术,促进养殖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海参养殖出口扶持政策
海参养殖是中国农业出口的主力军之一,政府制定了海参养殖出口扶
持政策,为企业提供出口退税、关税减免、优惠贷款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海参养殖政策,通过科
技创新、资金扶持、市场营销等手段,推动中国海参养殖业突破技术、品质和产能瓶颈,促进海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海参怎么养殖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怎么养殖 海参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452aa6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0.png)
海参怎么养殖海参的养殖技术海参可以作为菜肴,也可以入药,收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海参作为很多养殖户的选择,实际上海参的养殖方法技术有很多,那现在本人就来说说海参养殖的圈养法。
圈养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海参放在养殖池圈养起来,凡有虾池、盐池,略加改造就可以进行养殖。
还可以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
通常选择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
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米,宽不少于30米, 水深最低潮时在0.8-1.3米之间。
“圈养池”设进出水闸门各一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防止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
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应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
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
消毒一般采用石灰水等泼洒。
池中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
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
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
圈养海参的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圈养海参具有投资小、易管理、接近自然环境、海参回收率高、生长快的特点。
圈养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年左右。
圈养海参要注意的就是水质问题了,水质问题不重视很容易使得海参生病,这样的话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规范标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590920910ef12d2bf9e7bf.png)
{技术规范标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c)塑料管礁塑料管外径应不低于2cm、长不超过70cm,厚0.1cm,每667m2放600根,三个一组,捆成三棱形。
d)瓦片礁采用标准瓦片,每667m2放5000片~8000片,每三片捆成一个三棱形,或把瓦片一头插入地下,每两片搭成一个小房状,每六片成一组,每组间距0.5m。
e)其他礁空心砖、水泥板、废旧轮胎、网片、旧扇贝笼、鲍鱼笼、陶瓷管、竹筐、塑料纸、蛇皮带、包装布等都可以做成一定的形状的人工礁作为海参的附着基。
3.5消毒清洗每种人工礁都要摆放牢固,投放前要严格消毒,清洗干净,应无毒无害,有利于海参的附着生长;如果进行池塘养殖时,人工礁建成后,进水浸泡用清新海水淹没人工礁后,每667m2用生石灰60kg~80kg或漂白粉10kg~20kg,均匀泼洒在池内浸泡2d~3d,然后排掉,一般应进排水洗刷3次~5次。
3.6进水肥池消毒处理好的参池,用60目筛绢缝制的网过滤,进新鲜海水1m,淹没人工礁,每667m2施发酵后的鸡粪10kg~50kg,或用尿素3kg~5kg,或复合肥3kg~5kg,全池均匀泼洒,使水呈黄绿色、黄褐色,透明度控制在40cm~50cm。
4参苗培育4.1放苗时间应在4月上旬或10月下旬,水温在8℃~18℃。
4.2放苗规格参苗每个平均重1g~5g,即200个/kg~1000个/kg。
4.3放苗密度按池水深度、苗种大小、人工礁的多少等环境条件决定,一般应每m2放5个~10个。
4.4参苗选择按参苗标准执行,选择活泼、健壮,身体舒展、光滑,色泽正常,无黏液,疣刺粗壮尖突,摄食好,不拖便,无病害的参苗。
4.5参苗运输4.5.1湿法运输将参苗放在帆布桶、玻璃钢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清新海水水运,并用充气泵充气;也可以把参苗放在盛有海水的塑料袋内,充纯氧后,把袋口扎紧,放入泡沫箱内运输。
海参养殖的基本知识
![海参养殖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859cd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b.png)
海参养殖的基本知识海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产食品,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参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参养殖的基本知识,包括海参的生活习性、养殖环境、养殖方式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海参的生活习性海参喜欢栖息在清澈、流动、无污染的海域,对水温、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海参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5-25℃,盐度在28-32‰之间,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
此外,海参还具有底栖性,喜欢生活在沙质或泥沙质的海底,不喜欢强烈的光照。
二、养殖环境的选择1.养殖池的选择:养殖池应建在离海岸较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
养殖池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为长方形或圆形,深度在1.5-2米之间。
2.水质要求:养殖用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水质清澈、无污染、富含天然饵料。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的稳定。
3.底质选择: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佳,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在养殖前,应对底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有害生物和病原体。
三、养殖方式1.池塘养殖:池塘养殖是最常见的海参养殖方式。
在养殖池中投放海参苗种,通过人工投喂饵料、调节水质和底质等方式进行养殖。
池塘养殖的优点是投资少、见效快,但受天气、水质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2.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是将海参苗种投放在网箱中进行养殖。
网箱养殖的优点是便于管理、便于收获,且可以充分利用海域资源。
但网箱养殖的投资较大,且受风浪、海流等海洋环境的影响。
3.筏式养殖:筏式养殖是利用浮筏或沉筏将海参苗种悬挂在海中进行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减少占用陆地资源。
但筏式养殖对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且受海流、潮汐等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大。
四、日常管理1.投喂管理:根据海参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合理搭配饵料种类和投喂量。
一般来说,海参喜欢摄食小型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如小型甲壳动物、浮游虾或者专门的配合饲料。
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ec2105af7ec4afe04a1df18.png)
无公害食品-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池塘养殖刺参的放养规格、密度、环境条件、放养前的准备、栖息环境与设置方式、投苗时间、收获、管理与投饵等。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海参池塘养殖。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NY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放养规格、密度一苗种质量要求身体伸展、肉刺尖而高、色泽光艳、头尾活动自如、摄食快、活动力强、排便呈雾状。
二放养规格、密度放养规格为30只/kg-40只/kg和300只/kg-500只/kg。
前者放养密度为5只/㎡-10只/㎡,养殖周期为8一12个月。
后者放养密度为l0只/㎡-15只/㎡,养殖周期为18-24个月。
三环境条件1 池塘海参池塘最适水深为2m-4m,地底以岩礁石、硬泥沙或硬沙泥较好,池底不漏水。
2水源水源水质符合GB3097要求,海水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严禁淡水进入,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
3水质透明度l-1.5m,水温OC。
-30 C。
,最适生长温度10℃-l6℃,水色呈浅黄绿色或浅棕绿色。
池内应具有较丰富的单胞藻类 (底栖硅藻、盐藻、角毛藻、骨条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等)、微生物、动植物碎屑及有机质。
可通过施肥适当移植海带、裙带菜、鼠尾藻等海藻类。
应避免海参非食用藻类大量繁殖。
PH值为7.5-8.5、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2.3mg/L,盐度27-34。
其它理化因子指标应符合NY5052的规定。
四相关预防有害生物海参的自然敌窖是海星类、日木蝎等,当海参地水浅时海鸥也觅食海参,为此要即时清除敌善。
另外要严防哈氏美人虾、口虾姑打穴而导致参苗窒息死亡。
五放养前的准备1 清污整地养海参达到三年的参地,一定要清污整池。
应将海参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
对地底和石块进行反复冲洗,促进有机物分解和病原体排出,不得将池中污泥直接排入诲中。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bd5dd2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1.png)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海参自古被列为“ 海中八珍” 之一,有“ 海中人参” 的美誉。
据研究,海参特别是北方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
在青岛地区,刺海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养殖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海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通过在青岛市一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开展试点,积累了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一、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 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
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
育苗水体 1000立方米,分为 10个培育池,每个 100立方米。
2. 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 300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二、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 单胞藻饵料种类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 饵料培养分为三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
三、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 1. 亲参采捕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
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 15℃ ~16℃时,亲参产卵前 5天 ~8天时,集中采捕。
选择体长 20厘米以上、体重 250克以上、性腺指数 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2. 亲参的蓄养蓄养密度以每立方米 15只 ~30只为宜。
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一次,每次换水 1/3~1/2,换水温差小于 1℃。
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这时蓄养时间较长,需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 4%~7%.3. 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①产卵:在蓄养 3天 ~7天后,亲参可以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育苗厂多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
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9d83d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4.png)
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参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产品,养殖参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但是,要成功养殖参,需要合理的养殖方法和细心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养殖参的方法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有意向养殖参的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正文:概述参是一种属于海参科动物的珍贵养殖品种,以其美味可口和药用价值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参的养殖更加容易实施,因此养殖参已成为许多农户追逐利润的途径之一。
下面将介绍养殖参的方法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养殖方法1. 建圈选址选择适宜的场地是养殖参的第一步。
参圈可在沿海地区或者适宜的水产养殖基地进行建设,环境条件以温暖潮湿、富含营养物质的海域或阴凉的水流缓慢的江河为佳。
选址时需要考虑光照、温度、水质和底质等因素。
2. 设备搭建搭建参圈需要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常见的有竹木杆、圆筒、铁丝网等。
参圈的高度和大小要根据圈内存放的参的数量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通风和排污。
3. 种苗选择选择优质的参种苗是成功养殖参的关键。
稚参要具有健康的体态、完整的外壳,最好能购买体长在4-5厘米、体重在0.3-0.5克的种苗。
同时,注意检查种苗是否有明显的异味或者身体畸形等问题。
4. 水质管理水质是影响参养殖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定期检查水质的PH值、氧含量以及氨氮、硝态氮等指标,并保证各项指标在适宜的范围内。
如有必要,可使用水质净化剂进行处理,以保持水质清洁。
5. 饲料喂养养殖参的饲料以海藻和人工配制的饲料为主。
饲料应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合理控制饲料的喂养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投喂或者喂养不均衡导致的水质污染和养殖效果不佳。
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洁参圈定期清洁圈内淤泥和残渣是保持参圈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
应注意避免鸟类入侵,减少圈内疫病传播。
2. 疾病预防参的养殖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威胁,如溺亡病、肠炎等。
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如发现疫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1
海参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养成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海参养殖技术规范、养成环境与条件、参苗培育、养成管理、采捕与质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海参增殖、潮间带围塘、池塘养殖的无公害养殖全过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在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与条件
2
3.1 底质
硬沙质、沙质、软泥沙或泥沙质皆可,过于稀的泥底应铺设厚塑料膜、包装布或密聚乙烯网布隔开稀泥,池底平坦或有环沟。
环境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深
小潮汛水深应保持在1.5m以上。
3.3 水质
自然海区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 5052的规定,附近没有大量淡水、油污和工业三废水流入。
3.4 人工礁
人工礁为海参提供栖息场所,供其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
一般有如下几种:
a)石块礁
石块不宜过大,每块30kg~100kg即可。
堆积时尽可能多留空间,可堆成条形,宽2m~4m,高0.5m~1.om,长度不限,一般30m~60m即可,条间距2m~3m。
也可搞成堆形,每堆石头3m2~5m2,堆距2m~3m。
b)水泥管礁
水泥管Φ外26cm,长93cm,面积为0.76m2,壁厚20cm,每根管内外的总面积为1.34m2,每667m2放400根~600根,按每池的进排水流向平放,或每2根管”井”字型摆放,或每3根管垒在一起呈三棱形摆放。
3
c)塑料管礁
塑料管外径应不低于2cm、长不超过70cm,厚0.1cm,每667m2放600根,三个一组,捆成三棱形。
d)瓦片礁
采用标准瓦片,每667m2放5000片~8000片,每三片捆成一个三棱形,或把瓦片一头插入地下,每两片搭成一个小房状,每六片成一组,每组间距0.5m。
e)其它礁
空心砖、水泥板、废旧轮胎、网片、旧扇贝笼、鲍鱼笼、陶瓷管、竹筐、塑料纸、蛇皮带、包装布等都能够做成一定的形状的人工礁作为海参的附着基。
3.5 消毒清洗
每种人工礁都要摆放牢固,投放前要严格消毒,清洗干净,应无毒无害,有利于海参的附着生长;如果进行池塘养殖时,人工礁建成后,进水浸泡用清新海水淹没人工礁后,每667m2用生石灰60kg~80kg 或漂白粉10kg~20kg,均匀泼洒在池内浸泡2d~3d,然后排掉,一般应进排水洗刷3次~5次。
3.6 进水肥池
消毒处理好的参池,用60目筛绢缝制的网过滤,进新鲜海水1m,淹没人工礁,每667m2施发酵后的鸡粪10kg~50kg,或用尿素3kg~5kg,或复合肥3kg~5kg,全池均匀泼洒,使水呈黄绿色、黄褐色,透明度
4
控制在40cm~50cm。
4 参苗培育
4.1 放苗时间
应在4月上旬或10月下旬,水温在8℃~18℃。
4.2 放苗规格
参苗每个平均重1g~5g,即200个/kg~1000个/kg。
4.3 放苗密度
按池水深度、苗种大小、人工礁的多少等环境条件决定,一般应每m2放5个~10个。
4.4 参苗选择
按参苗标准执行,选择活泼、健壮,身体舒展、光滑,色泽正常,无黏液,疣刺粗壮尖突,摄食好,不拖便,无病害的参苗。
4.5 参苗运输
4.5.1 湿法运输
将参苗放在帆布桶、玻璃钢桶或其它容器中加清新海水水运,并用充气泵充气;也能够把参苗放在盛有海水的塑料袋内,充纯氧后,把袋口扎紧,放入泡沫箱内运输。
4.5.2 干法运输
把沥干水的参苗放入泡沫箱中,参苗厚度不超过10cm,封箱后直接运输。
4.6 投苗方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