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海参的养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海参的养殖技术
来源:
近年来,养鲍池的利用率及效益很低,不少地方的池子几近废弃,导致生产物资、设施的极大浪费。
在潮间带养鲍池堆石养殖海参能够有效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实现养鲍养参一举两得。
1.场地选择
养参池应选择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盐度稳定,没有污染且野生海藻较多的岩礁底质的海区。
特别注意多雨季节不应有大量的淡水注入。
2.块石垒法在池内要顺着潮流的方向堆积块石,以防风浪将其冲毁。
块石的大小以10~20公斤为宜。
垒石时距坝埂应达0.8~1米,每排石的宽度以1米为宜,高度为1.2~1.3米,摊间距0.5~0.6米,池埂的水泥坝高度在2米以上,
3.参苗投放
为了在生产上缩短养殖周期,投放的海参苗以1龄参苗为好,大小在50克左右,应选择体表无伤,活力较强,参刺完整,内脏无排出的参苗。
于6月初按每亩8000~10000头参苗投放,到第二年的6月左右每头参的重量可达到150克,养殖成活率80%以上。
4.水质控制目前最好的壮阳药
养参池的水位应在1.5~1.6米,夏季多雨的季节至少达到1.8米,以防止池水盐度波动较大,影响海参的正常生长。
另外,炎热的夏季池子的水位应尽量保持高水位。
并且多纳勤换,使养参池水温尽可能降低。
寒冷的冬季纳满水少换水,保持适温,使海参快速生长,个体增重显著。
5.饵料投喂
海参主要以泥砂中的底栖硅藻及海藻的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科,因此,生产上应多投喂海带、鼠尾藻、海带草等磨碎与海泥(刮取池底表泥)的混合物。
也可将捕捉的鱼、虾、蟹及螺磨碎与地瓜粉、玉米粉及海泥混合投喂。
投喂量为参体重的10%左右,每日投喂两次,傍晚的投喂量占80%,早晨占20%,夏季及寒冷的冬季依情况确定不投或少投。
6.日常管理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防止大量淡水注入: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要有专人看管,以防偷窃,科学地进行水位调整,防止海参逃入大海,造成不必要损失;勤于观察海参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常检测水质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油污及有关化学物质污染侵蚀养参池。
参虾混养技术
海参在我国沿海有60多种,可供食用的20余种,其中刺参、乌参、乌元参、梅花参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名贵海味品。
现将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刺参的生活习性:刺参属狭盐性动物,生活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澈、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岩礁底或沙底。
其生活区多富有底栖硅藻及大型藻类。
幼小个体多生活在大叶藻基部及礁石、砾石下,成年个体逐渐移向深水区,即分布在水深8~20米的海底。
刺参用触手扫、扒底质表层中的底栖硅藻、海藻碎片、细菌、微小动物、有机碎屑等,将这些物质连同泥沙一起摄入口中。
其摄食量相当大。
摄食强度具有季节性,3月份摄食量最高,8月中旬最低。
当水温达到20℃~24℃时,要进行“夏眠”。
在我国的黄、渤海区,其“夏
眠”期大约为100天左右。
当其受到强烈刺激或遇水质浑浊等恶劣条件刺激时,会将全部脏器从肛门中排出体外。
与此相适应,其再生能力很强,条件适宜时,失去的脏器及切断的体段均可再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二、刺参人工养殖情况:搞好刺参人工养殖的关键是解决大规格苗种。
因此,当年繁殖的体长1~1.5厘米的稚参需经过海上或室内“中间育成”使之成为3厘米的幼参。
以不投饵为前提的“中间育成”,其场所必须选择在有机质和浮泥容易进入,并沉于育成笼内的泥底内湾,该湾应具备有机悬浮物较多,且风浪较小的条件。
育成设施为改良的鲍中间育成笼,金属框架规格为60×60×30厘米,笼外包罩的网衣,其网目应依入笼参苗的大小选定,笼内铺设黑色的波纹板。
试验表明,每笼放入的参苗不应超过400头,经过3~3.5个月育成,体长可达3厘米以上,成活率为82%~100%。
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用器材,应力戒参苗的机械损伤及从网缝中逃逸。
10月至11月末生长迅速,以后随水温下降而生长变慢,从2月上旬开始,随水温上升,生长速度再度增加。
苗种的个体越大生长越快。
在养殖过程中,苗种若经过分级选别后再入笼养殖,其生长整齐且速度较快。
饵料以投鹅掌菜及其他褐藻类较好。
经4个多月的养殖,体长达到10厘米以上者约占25%。
录音笔哪个牌子的好
三、利用虾池混养刺参的关键技术:
1.在虾池投放不规格石块堆或空心砖、网箱。
2.进行漂白粉全池消毒,然后纳入清水并把水质培养好。
3.刺参是以植物性为饵,只要水质培养好,就不需再投饵。
4.刺参适应的水温是零下3度至零上28度,盐度偏高好。
5.夏天高温季节时,虾池应纳潮提高水位以利渡夏。
6.投苗时间一般为每年9~11月份,每亩放养密度4000只,应以大苗为好。
7.参、虾混养,参可净化水质,从而达到参、虾双丰收。
健康养殖海参技术
海参养殖作为海水增养殖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几年在许多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育苗、投石、增殖、管养一套比较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
为使海参养殖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出现大规模养殖病害、药物残留及品种退化等严重后果,必须推广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增产增效情况
新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的应用,如海上网箱养殖和浮筏养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培育新的养殖品种,大大缩短了海参生长时间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对海参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技术要点
1. 养殖场地的选择
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无工业污染。
池塘大小以10~15亩为宜,其他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
底质以砂砾底或硬泥底质为佳,对潍北和黄河三角洲来说,虽然粉沙土质适宜海参栖息生长,但必须对底质进行硬化处理。
利用养虾池养殖海参,要进行池塘改造,并在放苗前排干池水,进行彻底清淤、清池和消毒,以确保池塘良好环境。
2.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消毒除害进水30厘米,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60千克/亩左右,消毒除害。
(2)移植大型海藻(如鼠尾藻和裙带菜等)保证池内有丰富的藻类资源,为刺参提供天然饵料和庇护所。
刺参潮间带养殖技术
刺参潮间带池塘养殖,具有便于管理、回捕率高、养殖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就山东省荣成市近年来刺参潮间带池塘养殖技术进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
大部分潮间带池塘建在半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设进、排水闸门于池子最低处,池子大小为2-4亩,水深在2-3米左右。
有部分单位增加提水设备。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清池与除害,经过一年的养成,池子淤泥或其它杂藻腐烂,池底产生硫化氢气味。
因此进入2月上旬,应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闭好闸门,开始清淤与除害。
具体做法是:用铁掀把淤泥杂藻铲起,再用竹筐搬出池外,然后用抽水泵冲刷干净。
这样做不仅对清淤有利,还清除敌害生物,为刺参养殖、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消毒:进人2月中旬后,池子进水30cm,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水体浓度为5-10ppm,将漂白粉稀释好后搅拌均匀,全池泼洒,再进水浸泡一周。
3.石头规格:采用当地的石头,面多光滑、比较坚硬,重15-20kg左右为宜(石头必须消毒后再用)。
4.投石:二月底开始投放石头。
具体做法是随闸门迎外海低潮线,垒成直行,底宽2m,上宽0.8m,高0.8m,行与行之间留有0.6m人行道,主要便于管理或清淤。
在投放石头时要坚固,多创造穴空,为刺参养殖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移藻:池塘的石块投放好后还应从别的海区移殖藻类,以便改善底质,增加刺参的天然饵料。
可移殖的藻类主要有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草、海带、裙带等。
6.肥水:进入3月上旬开始进水,水深30cm,进行施肥,主要施磷酸二氢氨、尿素、
硝酸铵、碳酸氢氨等,每亩施肥2.5-5kg。
3天后水深在0.8-1米左右再进行施肥一次,每亩施肥2-2.5kg。
因为这阶段海水水温低,底栖硅藻繁殖较慢,因此必须加强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繁殖底栖硅藻,为刺参苗入池培养优质可口的基础饵料。
三、放苗养成
1.苗种运输:苗种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来年人工育苗,经过海上暂养;二是从自然海区采捕,因此采取干运法。
具体做法是:先把大叶草浸泡洗干净,然后捕一层大叶草,再铺一层参苗,即一层大叶草、一层参苗,最后用大叶草封顶,再用棚布盖好,直接运输。
2.时间:3月底放苗,因该阶段池水中底栖硅藻繁殖已起来,有充足的饵料。
池水水温、盐度、pH值调节得比较稳定,苗种运输气温也比较适宜,是放苗最佳的季节。
3.放苗方法: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人工下水放苗为好。
具体作法是:穿好潜水衣,将参苗放在网袋或水桶内,用手均匀播撒在垒石上,手的起点离水面只有10cm左右。
这样做一是提高参苗的成活率;二是保持池水底栖硅藻继续有效地繁殖。
4.放苗规格与密度:潮间带池塘刺参养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般规格在5cm,重12g,每平方米放苗40头;规格在8cm,重18g,每平方米放苗35头;规格在10cm ,重21g,每平方米放苗30头;规格在15cm,重35g,每平方米放苗25头;规格在20cm,重48g,每平方米放苗20头;规格在25cm,重61g,每平方米放苗15头为宜。
四、饵料
1.前期:参苗入池--6月中旬以前,主要靠池水繁殖的底栖硅藻及有机碎屑等,附带投喂人工加工好的大叶草的碎片。
7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海参体重的5%,促使参苗快速生长。
2.中期:进入6月中旬--10月上旬,水温逐渐升高,也是刺参休眠期,应停止投喂人工加工的饵科。
3.后期:10月中旬以后是刺参生长最快的季节。
水湿逐渐下降,底栖硅藻繁殖也较慢,应加强投喂人工加工的大叶草片。
4-5天投喂一次,投喂量按刺参体重的10%,促使海参快速生长。
五、水质管理
在水质管理上,6月中旬以前,主要掌握着只进不排。
具体做法是:每2-3天进水10cm,达到池子最高水位为止。
在进水的同时,每2-3天施肥一次,施肥量l一1.5kg左右。
6月中旬一10月上旬,保持池水最高水位;10月上旬以后每天换水10cm,进水10cm,基本上出、进10cm左右。
六、监测
在整个养成过程中,每日早6:30,下午3点测量内外水温、盐度各一次;每星期测pH 值一次;每汛期用显微镜检查池内单胞藻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
七、巡池
在整个养成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巡池,特别是晚上,主要防盗、防敌害生物和确保安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八、体会
1.条件:潮间带池塘养殖刺参,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其生长较迅速,比自然生长的刺参可提前一年收获,一般5cm的刺参苗经一年半人工养成,皮重可达100g左右。
2.规格:池塘养殖刺参,无论是人工育苗或自然采捕的苗,规格以不低于5cm为宜,一是能提高成活率,二是缩短养成周期。
3.密度:潮间带池塘养殖刺参,根据池子水深、参苗的大小及其它条件,才能确定放苗密度。
一般水深达到2米以上,饵料条件优越、刺参苗达到5cm,每平方米放35-40头为
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