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技术经验

合集下载

池塘海参养殖技术

池塘海参养殖技术

2024.3三、小结与讨论随着水产养殖向集约化、高密度化发展,选择适宜的益生菌作为鱼饲料添加剂十分必要。

本养殖技术试验表明,用0.4%的锁掷酵母干粉拌饲投喂可以促进大黄鱼成鱼的生长,优化养殖大黄鱼的体形、体色,有助于大黄鱼肌肉营养的提升和口感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该项养殖技术限于室内大黄鱼成鱼的优化养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黄鱼的体形、体色问题。

大黄鱼体形、体色的改良重点还在于还原野生养殖模式,例如开展大围栏养殖或者深水网箱养殖。

市面上当前应用较多的海洋红酵母为胶红酵母,一般应用在海参、对虾、宝石鲈等养殖中。

锁掷酵母相较于胶红酵母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开发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后续适用养殖品种、养殖阶段、养殖用量等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随着海参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北方地区海参养殖规模从粗放型向高效技术型进行转变。

为了有效提高池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提高本地区养殖经济效益,生产出高品质的海参,笔者于2022年4月18日-10月30日进行了池塘海参养殖技术示范。

养殖期间通过在海参养殖池塘中使用底质改良剂、微生态制剂等降低海参的发病率,提高海参品质,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现将养殖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试验地点选在辽宁兴城市德林海参养殖场。

该养殖场为“辽宁省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与建设项目”科技示范单位,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池塘全年水温-2~30℃,盐度25~32,pH 7.5~8.4。

池塘为东西向,每口池塘面积30亩,池底为硬质泥沙底,池内水深2米左右;进、排水闸门分别位于池塘的两端,进、排水流通畅。

池塘底部使用微孔增氧设备进行增氧,养殖条件符合试验示范基本要求。

二、苗种的选择与投放海参苗种购自兴城市大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为刺参品种。

苗种经过检验合格,为体表无伤、肉刺尖挺、规格整齐、反应灵敏的本地优质苗种。

2022年4月18日早晨,参苗经过1小时运输到达养殖场。

将参苗放入白色容器,注入养殖海水,经过30分钟的“试水”,参苗适应养殖水温。

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

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

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海参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业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目前,海参养殖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不断创新,其中最快的生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海水滴定法养殖该方法是在养殖密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向养殖池中滴加一定量的海水,使养殖环境呈现周期性的脱盐状态,促进海参的生长。

这种方法可以让海参喜欢的微量元素得到充分的补充,同时还可以刺激海参的免疫系统,提高其生长速度。

二、连续养殖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定期投放一定量的新生的幼体海参,以保证养殖池内的种群结构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使海参养殖池的生态系统得到平衡和稳定,加速海参的生长。

同时,充分减少了因养殖密度过高而引起的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使海参的健康状态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底栖生物养殖技术该技术是在养殖池中添加一定量的无害的底栖生物,如蛤蜊、小虾等,以增加池中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提高水质,满足海参生长的需求。

此外,底栖生物还可以提供养分,使海参得到充分的营养,加速生长速度。

四、食材添加技术该技术是在海参的日常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含有促进生长的食材,如微量元素、特殊酶以及一些海藻等,以促进海参的生长。

此外,还可以控制饲料的品质和数量,让海参得到充分而均衡的营养,提高海参的增重速度。

五、智能监控平台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智能监控平台对养殖池内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水质、温度、盐度、氧含量等,及时掌握海参的生长情况,实现精准养殖管理,有效提高海参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

综上所述,海参养殖最快的技术主要有海水滴定法养殖、连续养殖技术、底栖生物养殖技术、食材添加技术和智能监控平台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同时也可以保障海参的健康,是当前海参养殖中较为常见的技术手段。

海参标准化养殖标准

海参标准化养殖标准

海参标准化养殖标准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其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黄金”。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海参市场需求逐渐增加,而海参的养殖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产业。

为了提高海参的质量和产量,标准化养殖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海参标准化养殖的相关标准和方法。

首先,海参的养殖环境是关键的一环。

海参生长需要适宜的水温、盐度和光照条件。

因此,选择合适的海域和建立合理的养殖场所是至关重要的。

在海参标准化养殖中,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清洁、养殖场所整洁,为海参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海参的饲料和饲养管理也是影响养殖质量的重要因素。

海参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和健康,因此科学配制饲料是至关重要的。

在海参标准化养殖中,需要根据海参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保证海参获得充分的营养。

同时,饲养管理也需要严格执行,包括定期清理养殖场所、控制饲料投喂量和频次等,确保海参的健康生长。

另外,海参的疾病防控是标准化养殖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海参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疾病监测和预防工作。

定期对海参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保障海参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海参的养殖周期和采收标准也需要明确规定。

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较长,因此在标准化养殖中需要对养殖周期进行科学规划,确定最佳的养殖时间和采收时机。

同时,对采收标准也需要进行明确规定,包括海参的体重、外观等指标,确保采收的海参达到市场需求标准。

综上所述,海参标准化养殖标准是保证海参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养殖环境、合理的饲料和饲养管理、严格的疾病防控和明确的养殖周期和采收标准,可以提高海参的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海参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对海参标准化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海参产业的发展。

海参优质高效的养殖管理技术

海参优质高效的养殖管理技术

海参优质高效的养殖管理技术海参属棘皮动物,名列海味八珍之首,营养丰富。

而刺参是我国北方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适于生长在辽宁、河北、山东及江苏的北部沿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长刺参资源的不断减少,野生海参产量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刺参的生活习性刺参适宜生活在水质澄清,潮流畅通、饵料丰富的海区,在暂时风浪较大、水质浑浊的海区亦能生存。

对水温的要求,在-3℃和34℃都能生存,最适温度12℃--18℃,超过20℃时则进入夏眠状态,低于5℃则停止生长。

对盐度的要求在18--33之间,对底质而言,较硬的泥沙底质适于刺参的生长,在有岩石、礁石、水草、海藻丰富的地区更佳。

(一)养殖环境潮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无大量淡水注入、有大量海藻生长的岩礁地带。

底质对海参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底质为泥质或烂泥底质的,可进行如下改造:1、在底质不太软烂的条件下,可采用如下改造方法:(1)投石法:一种是条状投石,长度不限,宽0。

5--1。

0米,条与条间距2。

0--3。

0米;二是采用堆状投石法,即每隔0。

5--1。

0米透石一堆,每堆高0。

5米左右;三是采用满天星投石法,即随意往虾池投放石块。

(2)人工参礁:一般用水泥制作,参礁制作原则是多孔、多层次,便于刺参藏匿和栖息,大小重量以便于搬运为宜。

有空的参礁,孔径10厘米左右,便于刺参的栖息与采捕。

(3)其它材料:亦可投掷一些树枝、树杈、树桩、筐篓等,不但有利于刺参的栖息,而且木质腐蚀后可作为刺参的饵料。

(二)稀软底质的虾池必须人为的创造悬空的底质以适宜于刺参的生长,方法有二:①底质稀软,投物易淤陷,不利于刺参的存活,故必须采用水泥柱、石柱、竹筒等物,打立排桩,然后用铁丝和尼龙绳连接,再把筐篓、轮胎、瓦片、树枝、竹制品、人工礁等物吊于绳索上,吊物接近地面即可,要密集成片。

②用接近地面的矮桩,将绳索和旧网片架起一个层面,投放上面所提及的材料即可。

二、刺参的养殖过程(一)参苗的运输方法(参苗的运输可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1、湿法:把参苗放在帆布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海水,充气泵充气;或将参苗放在塑料袋中,加海水,充氧气后将袋口扎紧,进行运输。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

海参养殖技术要点一、海参养殖方式1、潮间带沉笼、沉箱养殖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

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是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优点是养殖海参的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观察和管理,但需要不断的疏散,否则对生长有一定限制作用。

此种方式目前大面积应用的较少,具备此种养殖环境条件的海区,是海参中间培育的理想方式。

2、室内控温养殖根据海参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使养殖水温始终保持在适宜生长的范围内,以便加快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

黄海水产研究所通过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对“刺参夏眠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海参的夏眠现象是因水温而致,且海参夏眠的水温随着个体的增长而降低,即个体越大夏眠水温越低。

同时显示,经过夏眠的海参体重明显下降,平均失重为原体重的1/3至1/2,这也是自然水域中海参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在高温期间,采用控温可以解除海参的夏眠,使海参始终处于正常的活动、摄食、成长的状态,从而完全可以避免养育海参夏眠对养殖造成的弊端。

养殖设施:养殖池不宜太大,以长条池为好,便于流水。

池内设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多层或多孔的海参“隐蔽物”,以便于管理和清理;水温:适宜水温**好保持在10-13度;苗种规格和放养密度:3~5cm或更大一些为好,放养量视养殖条件而定,一般50~100头/m2 为宜;投饵:首要的是要保证饵料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投饵量以控温状况而变化,一般在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8%范围内,投饵量调节的主要依据是视刺参对上一次投饵的摄食情况;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中**重要的是观察,观察包括海参的活动是否有异常、摄食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等等。

及时清池、调节水温、防病治病。

3、围网养殖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如山东长岛海域,因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大小岛屿和明暗礁石较多,可以在这些岛屿和礁石之间,加固围网养殖海参。

其优点在于海参仍然像生活在自然海区一样,同时可以减少逃逸便于看管。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饲养方法

海参怎么养 海参的饲养方法

海参怎么养海参的饲养方法海参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吃海参的还是很多,所以海参的经济效益很高,海参不但受到消费者的喜欢还收到很多养殖户的青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海参的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大部分潮间带池塘建在半封闭的内湾或中潮区以下,水质清新无污染,设进、排水闸门于池子最低处,池子大小为2-4亩,水深在 2-3米左右。

有部分单位增加提水设备。

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池与除害,经过一年的养成,池子淤泥或其它杂藻腐烂,池底产生硫化氢气味。

因此进入2月上旬,应把池塘的水全部放掉,封闭好闸门,开始清淤与除害。

具体做法是:用铁掀把淤泥杂藻铲起,再用竹筐搬出池外,然后用抽水泵冲刷干净。

这样做不仅对清淤有利,还清除敌害生物,为刺参养殖、生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消毒:进人2月中旬后,池子进水30cm,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水体浓度为5-10ppm,将漂白粉稀释好后搅拌均匀,全池泼洒,再进水浸泡一周。

3.石头规格:采用当地的石头,面多光滑、比较坚硬,重15-20kg 左右为宜(石头必须消毒后再用)。

4.投石:二月底开始投放石头。

具体做法是随闸门迎外海低潮线,垒成直行,底宽2m,上宽0.8m,高0.8m,行与行之间留有0.6m 人行道,主要便于管理或清淤。

在投放石头时要坚固,多创造穴空,为刺参养殖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移藻:池塘的石块投放好后还应从别的海区移殖藻类,以便改善底质,增加刺参的天然饵料。

可移殖的藻类主要有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大叶草、海带、裙带等。

6.肥水:进入3月上旬开始进水,水深30cm,进行施肥,主要施磷酸二氢氨、尿素、硝酸铵、碳酸氢氨等,每亩施肥2.5-5kg。

3天后水深在0.8-1米左右再进行施肥一次,每亩施肥2-2.5kg。

因为这阶段海水水温低,底栖硅藻繁殖较慢,因此必须加强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繁殖底栖硅藻,为刺参苗入池培养优质可口的基础饵料。

三、放苗养成1.苗种运输:苗种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来年人工育苗,经过海上暂养;二是从自然海区采捕,因此采取干运法。

怎样养殖海参

怎样养殖海参

怎样养殖海参海参是海底动物群落中的一种,他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

不过还什么怎么养,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海参的养殖方法一、海参亲参的采捕1.规格刺参的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卵的成熟度越好,所以应尽量挑选个体较大者作为亲参。

有关报道表明,体重在130克~255克的个体,性腺重平均为34.7克,性腺指数平均为16.6%;体重在115克~200克的个体,性腺重量平均在17.6克;体重在80克~110克的个体,性腺平均重5.6克。

因此做为亲参,选择体长在20厘米以上、体重大于200克的为好。

2.采捕时间为获得性腺发育良好的亲参,必须掌握好亲参采捕的时间。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亲参的采捕应在其产卵盛期前的5月~8月,即自然海区水温达15℃~17℃时,具体采捕时间可以通过采捕少量海参解剖观察其性腺的发育情况来决定。

过早采捕,其性腺发育不良,蓄养时间过长,易导致性腺萎缩或产卵量少,而且会增加管理费用;采捕过晚,海参在自然海区已经排放,将会失去获卵的机会,即使能获得卵,卵量也会减少,而且质量难以保证,加大幼体培养的难度。

由于各地水温的回升不同,不同地区采捕的最佳时间也不同。

一般来说,大连地区、黄海北部沿海在6月下旬~7月初,渤海沿岸在5月中下旬~6月初,青岛地区在5月下旬~6月上旬,山东北部沿海在6月初采捕较为合适。

3.采捕时应注意的问题(1)严格避免海参与油污接触因油污可使亲参化皮溃烂(体壁自溶),需特别加以注意。

潜水员和操作人员在接触海参之前应将手清洗干净,切不可用粘有油污的手直接接触海参。

船上暂养容器及暂养海水也不可沾有油渍。

(2)尽量避免机械刺激和损伤亲参一般由潜水员潜水采捕,为防止亲参之间相互挤压,而导致亲参排脏或排精产卵,每次采捕的数量不宜太多。

采捕上来的亲参在船上暂养密度也不应太大,控制在300头/立方米以内或更少,暂养时应经常换水。

还要避免高温和直射光的照射,用遮光帘遮盖并放于背阴处。

海参养殖工作总结

海参养殖工作总结

海参养殖工作总结海参养殖是一项具有潜力的产业,随着人们对海参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海参养殖业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海参养殖工作,并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海参养殖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对这个行业的见解和体会。

首先,海参养殖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海参的养殖过程需要对海水环境、海参生长特性、饲料配比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了解。

在我参与的养殖项目中,我们团队不仅需要对海参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有所了解,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养殖技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其次,海参养殖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海参养殖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养殖场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在项目中,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养殖场的布局,科学制定养殖计划,合理安排人员和资源,以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灵活调整养殖策略,以保证项目的盈利能力。

最后,海参养殖需要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项涉及海洋生态环境的产业,海参养殖需要我们保护海洋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养殖过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养殖过程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海参养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海参养殖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我所总结的经验和见解能够对海参养殖工作的同行们有所帮助,也希望海参养殖业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参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海参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海参的养殖方法是什么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

那么怎么养殖海参收益最高呢?随店铺看看吧。

海参的养殖技术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其目前主要是放流增殖。

其主要技术措施是:①选择好放流场址,即放流场址的海况条件,应适于参苗的生活习性。

最好选择在避风的湾口及内湾,并应具备水质清新、潮流畅通、流速缓慢等条件。

放流场水深3-10m。

如放流的苗种规格较小应在大叶藻丛生的近岸处或有岩礁的场所。

近年,试验证明,在海带、贻贝、扇贝等养殖筏区,只要底质合适,放流参苗也可获得满意效果。

②底质应为岩礁、石块或泥沙质海底,最好底质上有大型藻类生活更为有利。

一般底质中的含泥量应在10%以下。

海参的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

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

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海参的的人工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

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

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

海参的参苗的运输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

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

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

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海参苗的投放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

海参养殖的知识点总结

海参养殖的知识点总结

海参养殖的知识点总结一、海参的品种海参是指海洋中的一类软体动物,其主要分为皱纹海参、刺参和黒豆参等品种。

其中,皱纹海参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刺参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深受市场欢迎;而黒豆参则因其体型小、肉质细嫩而备受青睐。

二、海参的养殖环境海参适应性强,能够在较宽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一般来说,海参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是水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盐度在30-35‰之间,水深在10-20米之间,水质清澈且富含养分。

因此,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对于海参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三、海参的养殖方法海参的养殖主要分为陆养和海养两种方法。

陆养是指在海水养殖池中人工养殖海参,此种养殖方法操作简单,易管理;而海养是指在海中的网箱中养殖海参,此种养殖方法操作复杂,但可以保持海参的天然味道和营养成分。

四、海参养殖的管理技术1. 种苗选育:选择高品质的海参种苗是养殖的第一步,一般要选择体型匀称、外表光滑、无损伤的种苗。

2. 饲料供给:海参以腐殖质和微生物为主食,养殖者可以选择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进行喂养,确保海参的营养和生长。

3. 水质管理:合理管理水质是保证海参健康生长的关键,要定期检测水质,并进行必要的调节。

4. 疾病防控:定期对养殖环境和海参进行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五、海参养殖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高蛋白、低脂肪食品的需求增加,海参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同时,海参的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推动了海参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海参养殖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海参养殖是一项富有挑战和机遇的产业,只有掌握正确的养殖知识和技术,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海参养殖知识点对于相关从业者和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推动海参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增养殖技术第一节刺参的生物学特性一、刺参的外部形态刺参体呈扁平圆筒形,两端稍细。

体长20~40cm,宽3~6cm。

体分背、腹两面。

背部分2个步带区和3个间步带区,上有纵向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形的肉刺(疣突)。

腹面较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很规则的3条纵带。

口位于体前端,稍偏于腹面,周围环生分枝状楯形触手20个。

依个体大小,生殖孔位于前端背面距头部1~3cm 间步带区,呈一凹陷。

生殖季节生殖孔处色素较深;不在生殖季节生殖孔难以看清。

肛门位于后前端,稍偏于背面。

二、内部构造1、体壁:最外层为角质层,具有保护功能。

角质层之下为表皮,表皮下为厚的结缔组织,在表皮和皮层之间埋有许多骨片。

肌肉层由环肌和纵肌两层组成。

外为环肌,纵肌成束在环肌之下,五条纵肌分居于5个步带区,前端固定于石灰环上,后端依附于肛门周围。

在环肌和纵肌之下,有一层薄膜为体腔膜。

膜延伸与肠相连,称悬肠膜。

悬肠膜共3片,分左悬肠膜、右悬肠膜和背悬肠膜。

体腔内含有体腔液,当身体收缩时可做不定向流动,具排泄和呼吸功能。

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一条纵形管,在体腔内弯曲2次,由口、咽、食道、胃、肠和排泄腔组成。

口中没有咀嚼器,刺参将食物连同泥沙一起吞入消化道内,吸收其中所含的食料。

食道周围有10片石灰质骨片,5片位于主步带区,另5片位于间步带区。

肠为圆桶形,在体腔内先后经过右侧下行、左侧上行、中下方再上行,弯曲2次,分为3段,依次称作第一小肠、第二小肠和大肠,或称为前肠、中肠、后肠。

肠管靠悬肠膜的连接悬挂于腔体内。

肠末端膨大成总排泄腔,末端开口即肛门。

3、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在总排泄腔的旁边,有一条短而粗的薄壁管,由此管分出左右两个分枝的盲囊,左大右小,伸入体腔中,外形呈树枝状,故称呼吸树。

海水由肛门进入总排泄腔,然后流入呼吸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左侧呼吸树外侧分布有背血管网。

呼吸的氧气通过背血管网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携带到各器官,二氧化碳经此途径随海水排出呼吸树进而排出体外。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海参逐渐走入百姓的餐桌,对海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是我国海洋领域受污染严重,而海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

因此,海参的养殖业迅速发展。

为了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养殖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方法一:底播海参就是在自然海域0-20米水深播撒海参苗让其自然生长,养殖周期要4年以上。

这样底播参与自然繁育的野生参已经混养在一起了,质量和营养价格都很高,但由于受海域的限制和养殖周期长、产量低、看管不易、容易被偷盗,捕捞成本高等因素,底播参的产量有限,只占全国海参产量的10%不到,而且只有一些大品牌才有自己的养殖海域。

方法二:虾池养殖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

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由于虾池养殖水位较浅,光照充足,海参生长很快,所以营养积累很低。

方法三:海上筏式养殖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养殖时一般采用鲍笼、扇贝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

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方法四:海底沉笼养殖选择潮流通畅、风平浪静、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为圆形,也可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

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

方法五:大棚养殖在室内修建养殖池进行养殖,由于可对室温、水温加以控制,所以养殖周期最短,一般1年左右就可以出产。

较多的人力投入也让海参的生长条件相对优越,光照和食物充足,生长快但营养积累少。

以上资料由山东购精彩提供,仅供参考。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的养殖技术

海参的养殖技术引言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特点,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海参的养殖已经成为一个逐渐兴起的产业。

本文将介绍海参的养殖技术,包括养殖基础、饲料管理、水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养殖基础1.选址海参的养殖场应该选择在水质优良、水温适宜的地方,避免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的地区。

同时,养殖场应该远离工业区和农药使用区,以免对海参生长造成伤害。

2.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场需要建立适当的池塘或海水养殖池,确保充足的养殖空间。

同时,需要安装合适的水肺供氧设备,以保证海参能够正常呼吸。

此外,还需要建设配套的水处理设备,保持水质清洁。

3.种苗选取种苗的选取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该选取体型健康、生长迅速的海参种苗。

注意避免采购带有病菌或寄生虫的种苗,以免传染给其他海参。

二、饲料管理1.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对于海参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海参主要以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底泥为食,需要提供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饲料。

可以选择市售的海参专用饲料,也可以使用自己配制的饲料。

2.饲料喂养饲料的定量和定时喂养对于海参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一天喂养2-3次,每次投喂适量的饲料,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同时,要定期检查海参的饲料消耗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3.饲料保存饲料的保存要注意避免霉变和变质。

将饲料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开封后的饲料要及时密封,减少氧气接触,防止饲料变质。

三、水质控制1.水质检测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和盐度等重要指标。

保持水质的稳定对于海参的生长非常关键,应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水质处理方法,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2.水质处理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例如,如果溶解氧含量较低,可以增加水的搅拌强度或增氧设备的使用来提高溶解氧含量。

另外,定期更换部分或全部的养殖水体,也有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

3.水质保持定期清洗养殖池和设备,清除废料和积物,防止水质污染。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措施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措施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措施
1海参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养殖
海参(Ascetta)是一种特殊的海洋生物,它生活在深海底部,以珊瑚礁作为自然居住地,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虽然海参可以在大海中自由生存,但现代人工养殖技术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海参的发育和繁殖。

2海参有什么抗病能力
海参是一种有益的海洋动物,具有很强的抗病性,不易受病毒的侵害。

经过精心的营养投入和充足的休息,它的抗病能力会得到加强。

3海参水族箱的设计
养殖海参的水族箱要符合海参的饮水条件,并且要具备高温和水质循环功能,以满足海参的饮水需求。

此外,还需要安装过滤装置,以维持水族箱内水质的稳定,并增加海参的抗病能力。

4海参营养及免疫保健
海参以海洋小虫、冷冻食用鱼和虾动物为食物,要求食物清洁,无杂质,并在规定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放养。

此外,要注意给海参提供营养和免疫保健,严格控制海参的溶解氧、氨氮、PH值等环境参数,并经常对水族箱进行检查和清洗,以确保海参健康成长。

5繁殖技术及预防措施
海参的繁殖周期一般为8个月,可以根据海参的体质和性情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及相关的养殖技术。

除了要注意温度、PH值和溶解氧的控制外,有必要定期给海参进行体检,以提高安全性。

此外,还要注意改善海参的行为习惯,使其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增强其免疫能力。

以上就是海参养殖技术措施的介绍,正确使用以上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海参的健康发育,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

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

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一、海上筏养法1、海上筏养法,即利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一般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

养殖的海区最好选择三面环山、背风流缓、水深5-9m的优良港湾。

网箱可采用板材或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m或6m,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差大小定在3-4m。

2、每年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C,即可投放海参幼苗。

在饵料和浮泥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满足海参的需求。

若食物不足,则要进行喂食。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3、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并要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

伐养最大的特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

二、海滩圈养法1、海滩圈养法,即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进行养殖,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

通常在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m,宽不少于30m,水深最低潮时在0.8-1.3m之间。

设进出水闸门各1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以免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2、在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

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

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用石灰水等泼洒消毒。

3、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

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

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三、海底播养法1、海底播养法可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

一般应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概要

海参育苗的养殖管理技术要点海参自古被列为“ 海中八珍” 之一,有“ 海中人参” 的美誉。

据研究,海参特别是北方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海参养殖热的兴起。

在青岛地区,刺海参养殖已成为继对虾养殖之后又一新的海水养殖热点,及时开展海参规范化繁育及养殖推广成为当前海水养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通过在青岛市一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开展试点,积累了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一、育苗设施与水质条件 1. 育苗设施要齐全完备。

主要包括沉淀滤水设施、增氧设施、育苗室和饵料室。

育苗水体 1000立方米,分为 10个培育池,每个 100立方米。

2. 海水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育苗用水经二级过滤系统沉淀,再经入池管道口 300目筛绢网滤出,经镜检无大型原生动物入池。

二、藻种选择与饵料培养 1. 单胞藻饵料种类硅藻类有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藻、牟氏角毛藻;绿藻类则有扁藻、小球藻。

2. 饵料培养分为三级,一级瓶藻种培养:选用康威液做营养盐,沸水消毒;二级中继培养:采用聚乙烯透明薄膜袋(罩网笼过滤;三级开放式培养:在专用饵料培养池进行生产。

三、刺海参室内人工育苗 1. 亲参采捕以自然海区采捕的刺参为好。

采捕时间应选在海水底层水温达到 15℃ ~16℃时,亲参产卵前 5天 ~8天时,集中采捕。

选择体长 20厘米以上、体重 250克以上、性腺指数 10%以上、无损伤的个体作亲参。

2. 亲参的蓄养蓄养密度以每立方米 15只 ~30只为宜。

每天早上倒池和换水,清除粪便和污物,晚上再换水一次,每次换水 1/3~1/2,换水温差小于 1℃。

早繁苗可提前采捕升温促熟,这时蓄养时间较长,需投饵,饵料为鼠尾藻碎屑或人工配合饵料,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 4%~7%.3. 产卵孵化与幼体培育①产卵:在蓄养 3天 ~7天后,亲参可以在蓄养池中自然排精产卵;育苗厂多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诱导产卵。

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参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参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产品,养殖参能够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但是,要成功养殖参,需要合理的养殖方法和细心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养殖参的方法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有意向养殖参的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正文:概述参是一种属于海参科动物的珍贵养殖品种,以其美味可口和药用价值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参的养殖更加容易实施,因此养殖参已成为许多农户追逐利润的途径之一。

下面将介绍养殖参的方法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养殖方法1. 建圈选址选择适宜的场地是养殖参的第一步。

参圈可在沿海地区或者适宜的水产养殖基地进行建设,环境条件以温暖潮湿、富含营养物质的海域或阴凉的水流缓慢的江河为佳。

选址时需要考虑光照、温度、水质和底质等因素。

2. 设备搭建搭建参圈需要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常见的有竹木杆、圆筒、铁丝网等。

参圈的高度和大小要根据圈内存放的参的数量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通风和排污。

3. 种苗选择选择优质的参种苗是成功养殖参的关键。

稚参要具有健康的体态、完整的外壳,最好能购买体长在4-5厘米、体重在0.3-0.5克的种苗。

同时,注意检查种苗是否有明显的异味或者身体畸形等问题。

4. 水质管理水质是影响参养殖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定期检查水质的PH值、氧含量以及氨氮、硝态氮等指标,并保证各项指标在适宜的范围内。

如有必要,可使用水质净化剂进行处理,以保持水质清洁。

5. 饲料喂养养殖参的饲料以海藻和人工配制的饲料为主。

饲料应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合理控制饲料的喂养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投喂或者喂养不均衡导致的水质污染和养殖效果不佳。

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洁参圈定期清洁圈内淤泥和残渣是保持参圈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

应注意避免鸟类入侵,减少圈内疫病传播。

2. 疾病预防参的养殖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威胁,如溺亡病、肠炎等。

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如发现疫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参养殖技术经验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海参养殖技术海参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

其营养价值极高。

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

据专家分析,海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老作用。

1、池塘条件海参一般栖息在3m-15m的浅海中,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

它不耐低盐,最适宜的盐度是28-38,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这种环境下海参生长较快。

海参喜欢附着在坚硬的附着物上,养殖海参就要特意给它创造这样的环境,通过在池塘底部投放石头、瓦片、水泥砖等进行人工造礁。

由于石头的表面积比较大,生长基础饵料也比较多,可以给海参供食,因此用石头造礁的效果最好。

池塘建好后,放养参苗。

苗种选择要讲究早、大、壮,即第一批产的卵比较健壮一些,所以要选择早苗;如果苗种比较充裕,要尽量选择大苗;在同批大苗当中,如果都很大,要选择壮苗。

需要注意的是,放养密度要合理,过大的放养密度会引起病害。

2、苗种选择选择规格为3cm-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1/15公顷放养2000头-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

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

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海参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在0℃-20℃的水温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但是当温度超过28℃时,需要采取遮阳、换水等措施降温。

平时的饲养管理则较为简单,海参主要是以浮游生物、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的饵料生物基本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在浮游生物少的季节里,可投喂适量的饲料。

海参的敌害较少,主要有日本鲟和鲈鱼等,一经发现就要及时捞出。

海参烂边病症状及防治技术烂边病该病多在每年6~7月份耳状幼体阶段发生,死亡率一般较高。

2003~2004年度在山东省蓬莱、长岛、皎南等地的海参育苗场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9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显微镜下耳状幼体边缘突起处组织增生,颜色加深变黑,边缘变得模糊不清,逐步溃烂,最后整个幼体解体消失。

经苏木一伊红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深染,组织细胞坏死。

存活个体的发育迟缓、变态率低,即使幼体能变态附板1周左右也大多“化板”消失。

研究分析表明弧菌(Vibriolentus)是烂边病的致病原之一。

通过病原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只有呋喃类抗菌素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预防时可采取3+3的形式,即用药3d停药3d的方式进行药物全池泼洒,用药剂量为3×10-6:而治疗时,剂量升高到5×10-6,每日施药1次,直至痊愈。

海参池塘养殖技术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建造养参池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

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

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

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

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

参苗的运输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

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

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

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参苗的投放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

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饵料投喂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

注意事项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

刺参养殖技术刺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

近几年刺参的价格居高不下,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参池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但养海参从近几年来看,品质在褪化,病害在加重,加上海参养殖技术的落后,养刺参的风险越来越大。

为了降低风险,使养参者更好的掌握海参养殖技术,特编写本材料,供大家参考。

海参的生态习性如何?自然海区,海参多栖息于水深3-20米的浅海,生活在水质清澄,饵料丰富,无淡水流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底或泥沙底,盐度28‰~32‰,PH7.8~8.4,水温不高于30℃,冬季不结冰的区域。

海参饵料以单胞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混在泥沙里的有机质和小型动物尸体为食,捕食时利用触手连泥沙一并吞入。

刺参对水温的要求如何?刺参是一种寒温带种类,生存的水温-1.5~30℃,水温低于3℃时摄食量减少,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10~15℃时摄食量最大;17~19℃时摄取食量又大大下降;超过20℃时进入夏眠。

因此说,刺参的适温范围3~20℃,水温低于2℃或大于23℃时则停止生长。

受水温的影响,刺参在1年中有2个生长季节,一是春季的3月中旬—5月底,另一个是秋季的9月—11月。

刺参对盐度的适应性如何?刺参属狭盐生物,对盐度的较适范围26‰~34‰,盐度低于20‰时便有大量的个体死亡、溃烂。

水温20℃以下时,水温越高刺参对低盐的耐受力越强。

刺参的生长规律怎样?刺参有2个快速生长期,一是水温10℃左右至夏眠前,此时参的体长增加明显,且体壁薄,属体长增长期;二是夏眠后水温降到10℃左右时,此期体重增加量大,体壁明显增厚。

因此,在这两个时期多投饵,多换水,特别在秋季要加大饵料蛋白质的含量,以促进刺参的快速生长。

如何改造虾池养殖刺参?养参的虾池以20~40亩,长方形南北向,水深2~3米为宜。

在池内开挖1条30~50cm 深的环沟,环沟面积占池面积的1/4~1/5左右,坡度不宜太大。

虾池底质较好的可采用以下方法改造:一是投石法,每隔1—1.5m左右投石一堆,每堆0.5~1m3左右,也可随意向池中投乱石、瓦片等;二是建造人工参礁,采用水泥制造的多孔、多层次,孔径8~10cm 左右,便于刺参栖息捕食。

对软泥底虾池采用吊物的形式,即在虾池中打桩,用绳索和旧网片架起层面,投放瓦片、筐笼、轮胎石板等在上面。

排与排的间距为30~50cm,高度30cm左右,顺着进排水的方向排列。

如何清池和肥水?池塘进水以淹没参礁为度,亩用生石灰80—100kg或漂白粉10kg浸泡消毒,2天后排干池水,用60目筛网过滤进水50~60cm,亩施伟嘉肥水宝0.5—1kg,益生活水素200~300克,待7—10天池水呈茶褐色,有益菌和有益藻类大量繁殖即可投苗。

优质刺参苗的标准是什么?体态伸展粗壮,色泽鲜艳,肉刺尖而高;头尾活动自如,运动快,伸展自然,排便不粘而散,吃食快。

体态色暗而粘滑,肉刺秃而短,粪便粘,管足无力的坚决不要。

参苗的投放密度如何确定?参苗的放养密度要据规格大小而合理控制,通常300~500头/斤的亩放5000~10000头;规格30~50头/斤的亩放2000~3000头。

放苗密度还要根据水质、换水量的大小,水体的肥瘦程度及是否投饵等随时调整。

苗种投放时要注意哪些环节?苗种投放前最好选用20ppm的青霉素或20ppm的氟星药浴30分钟,杀灭各种病菌。

放苗时穿好潜水衣,将参苗放在水桶中,均匀撒在石块、瓦片上,手的起点离水面10cm 左右,这样做即可提高参苗的成活率,又可保持水底硅藻的有效繁殖。

二是采用网袋投放法:1cm左右幼参附着和活动能力很弱,如直接投放在池中必然造成大量死亡,可将参苗装在20目网袋中,每袋100头~200头,网袋中放进小石块,以防漂浮和移动,放在人工参礁上。

网袋口敞开,让参苗慢慢从网袋中爬出。

刺参养殖中如何科学的投喂?虾池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适量投饵是刺参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

投饵量一般为刺参体重的3~5%,也可据参肠道饱满度来调整,水温低于5℃和夏眠期间不投喂,6月中旬前每3—4天投1次,10月上旬后日投1次,并加大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以促进刺参的快速生长。

刺参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故白天的投饲量占40%,晚上占60%。

如何做好水质调控?早春时节控制换水量,采用多进少出的办法,排出10cm,进水15cm,达最高水位后进5m排5cm。

刺参夏眠后池水保持2m以上,加大换水量,降低水温,排除残饵和脏物。

同时,整个养殖过程中要通过施用肥水宝和益生活水素来增加池内浮游生物量,保持透明度1.2~1.5米左右,使刺参避免强光直射,改善栖息环境。

为了更好的改良水质,养参过程中要定期使用益嘉素,芽孢杆菌、EM活水素、双效底净、久氧等产品,以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改良黑底,臭底等现象。

养成管理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一、要防止暴雨季节大量淡水注入,刺参属狭盐类,池内水体的骤降极易造成溃烂、死亡,故雨季要及时排掉表层淡水。

二、要防止池内海菜、海草、残饵等的腐烂,使局部缺氧,造成刺参死亡。

可在高温期使用久氧泼洒或加量使用EM活水素,浓缩芽孢杆菌分解残饵,粪便等调控。

三、要注意越冬期管理。

要及时在冰面打眼,除积雪,以增加水中溶氧和基础饵料的繁殖。

池塘养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1.池水不活的问题海参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其活动范围小,行动速度缓慢,主要靠海水的流动带走排泄物和周围的污物,以得到良好的生活水环境。

目前新建潮间带养参池塘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多数养参池塘换水量不大,且有许多死角,海参得不到良好的水环境,正常的栖息、存活和生长受到制约。

我们认为,应加大日换水量至50%以上,且大量使用活菌改良。

2.栖息物体的数量问题栖息物体是池养海参的主要生活场所,栖息物体服从海参夏眠和(较明显的)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