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1 (1)
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说课稿(1)(1)
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讲课稿本堂课讲课人:尹壮一、指导思想本节课是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
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练过程中,逐步掌握技能,并发展身心。
二、说教材1、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活拔、好动、喜欢求新求异。
如果反复练习某一个技术动作,将导致反感甚至抵触情绪的产生,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2、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初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运球和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课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
3、重点与难点A、重点:运球:运球时臂腕指协调用力;三步上篮:运球与投篮相结合。
B、难点:运球:手眼身三配合;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合理利用和动作的协调、连贯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奥运会和篮球有关知识。
明确运球动作和三步上篮技术要领2、技能目标:A、基本掌握原地运球技术,80-90%的学生能在不盯球的条件下行进间快速运球,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
B、初步掌握三步上篮技术,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球三步上篮。
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奥运精神、团结帮助同学,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四、说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A、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奥运和篮球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B、讲解示范法——通过师生共同做行进间徒手操---原地球操---行进间球操。
C、讨论、归纳法——讨论是以如何掌握运球与三步上篮为中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学所感进行讨论、归纳,2、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本课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学法:A、自主探究法B分析归纳法C思考评价法D总结反思法五、说教学过程:1、准备部分:课开始,我先通过提问奥运和篮球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师生共同做行进间徒手操---原地球操---行进间球操。
管理学原理说课稿(1)
管理学原理说课
1、课程定位
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素质和技能。
2、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
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根本
3、124教学内容体系
1条主线: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
2大基础:管理基础知识和先进管理思想
4大关键能力: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及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4、课程建设总纲
要将创新教学理念融入到以管理技能为主线的124教学内容体系中,辅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条件体系、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来实现培养基层管理岗位技能与素质的培养目标。
5、课程功能
《管理学原理》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管理能力服务,同时,有为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6、课程在管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为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其他职能管理提供基础和指导
7、课程内容体系
总论管理系统管理思想,基本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8、教学与考核方法
目的:做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的学
<1>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指导原则: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
2、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2>考核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更大的数》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更大的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认识更大的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大的数的读写方法,认识数位顺序,了解数的组成,以及运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更大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更大的数的读写和数位顺序的认识,学生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更大的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更大的数,掌握数位顺序,了解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学会运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感,激发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读写更大的数,掌握数位顺序,了解数的组成。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更大的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更大的数的读写方法,如十位、百位、千位等,让学生逐步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比较1234和5678的大小。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数的读写方法和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读写方法和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认识更大的数1.数的读写方法–十位、百位、千位等–例如:1234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2.数位顺序–十位、百位、千位等3.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1234和5678的大小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人教(精通)三年级上册英语说课稿:Unit1 lesson1
人教(精通)三年级上册英语说课稿:Unit1 lesson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掌握5个单词(hello、hi、goodbye、morning和afternoon)的发音、拼写和意思,能够用简单的问候语向他人打招呼。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互动游戏和交流活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正确掌握5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和意思,并能够通过互动交流用简单的词语向他人打招呼。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积极愿意参与交流和沟通,克服对于英语语言的畏惧感和害羞感,从而在情境中自如地说出简单的问候语。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A. 教学内容1.五个单词的学习:hello、hi、goodbye、morning和afternoon的拼读、发音和意义。
2.问候语的学习:简单的问候语,如What’s your name?等。
B.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五个单词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猜单词,协助学生对这些单词有初步的印象。
2.教师用简单的问候语向学生打招呼,如“Hello, everyone!”、“Good morning, students!”,为学生展示问候语的简单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
第二步: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5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和意义,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单词的基本知识。
2.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简单的问候语向他人打招呼。
第三步: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2.学生之间进行问候交流,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交流,展示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
第四步:检测评价1.教师出示学生的课堂学习记录,对学生在课堂演示中的问题和表现进行评价。
2.教师采用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情况。
电动机说课1
《电动机》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王欢,我的参赛题目是:电动机。
首先是我的说课展示。
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六节。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电生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出磁场对通电导体会产生力的作用,从而提出这一理论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动机,所以它是本章内容的核心之一。
同时本节内容也为后面学习磁生电作了铺垫,起着呈上起下的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
并且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他们已经了解了电路的基础知识,磁场的基本性质以及电流的磁效应等。
在思维方面,虽然他们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生活中的电动机又都是封闭的,这不利于学生对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结合以上教学任务分析、学情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并且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以及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
教学难点确立为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正确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关系。
根据这一基本教学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我采用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课前我还分别准备了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授课。
首先,我将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风扇,思考是什么带动扇叶转动的?之后给出电风扇的内部结构图,引导学生说出电动机的概念。
再让学生将课前发给大家的电动机模型通电,观察到电动机转动了,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究其中奥秘的兴趣。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电动机的结构。
从而引出了我们第一个探究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课间活动》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习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课间活动为背景,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图形的对称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图形的对称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学校的课间活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对称图形,引出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
3.教学讲解:讲解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5.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历史说课(1).ppt
3、古代文明字的发明与传
播和马可﹒波罗来华作为古代文明之间和 平交流的典型事例。
关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先让学 生讲述他们搜索关于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故 事,明确区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人与传播 者是谁。在这里老师要特别强调一下。接 着请学生设计或编一个短剧“阿拉伯数字 发明的前前后后”创设情境,感受小小数 字带来的贡献,体会它对人类生活实践的 重要性与意义。
讲述他们的故事。 分组讨论:暴力冲撞与和平往来,哪一种 方式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通过讨论,认 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平交往的重要意义。
一、说教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古代文明之间暴力冲撞与和平交 流典型事例的学习,认识各文明之间和 平交往对文明扩展的重要性。
2、通过对古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探究性 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历史的 兴趣。
(三)小结:让学生结合板书设 计来进行小结。
(四)巩固:1、列举古代文明之 间交往的类型,说出他们之间的 区别。
2、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讨暴 力冲撞与和平交流,哪一种方式 对文明的发展更为有利?
五、说板书设计
▪
▪
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
▪
▪
马拉松战役
冲撞
希波战争
▪
萨拉米斯海战
▪
区域文明之间的冲突
关于亚历山大东征,可先让学生讲述他们
事先准备的关于亚历山大东征的逸闻趣事, 如亚历山大灯塔、亚历山大名字有关的事 迹、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等,激发学生对历 史的学习兴趣。
▪ 接着打出《古代亚欧国 家》地图,让学生了解 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和 征服了哪些地区,并指 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 想帝国包括了哪几个古 老的文明帝国,分析探 讨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然后指出自然科学的发 展,欧几里德和阿基米 德的科学成就来说明暴 力冲撞之后的文明交往 成果。
丁香结说课(1)
五、说教法学法
1. 朗读感悟法。文章语言清新自然,优美生动。因此 “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教师要巧 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 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 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 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 2. 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 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 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以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丁香花的外形美,帮助理 解文章内容。
(四)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1—3段),感受作者笔下美丽 的丁香花。
教师引导学生对具体句子进行赏析,如“有的宅院里 探出半树银妆……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运用了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 人。
在赏析中教师适时引导,教授学生学习多角度描写景 物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3.品读优美句子,学 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 香结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 结中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以自己豁达的胸 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然后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 炼中心,并将课文进行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 段落大意。
体会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对丁香花进行描写 的,请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品读。 读后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说课稿1
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说课稿1一、说教材(1)作用与地位本文为数学课程中“数列”知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展开。
等差数列作为数列中的基础类型,不仅在数学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实际生活、科学研究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等差数列的定义:介绍等差数列的概念,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通过分析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4. 等差数列的应用:介绍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本文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下:1. 前置知识: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公式等。
2. 后续知识:等差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判定、等差数列的线性方程组等。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2. 学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3. 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等差数列的特点,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
2.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2)难点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本质,突破推导过程这一难点,同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说课稿(1)
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文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首先,本文所选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本文涉及的知识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述:1. 主题:本文围绕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正文部分详细阐述问题,分析原因和影响;结论部分提出解决方案,引发学生思考。
3. 知识点:本文涵盖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如概念、原理、方法等,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课程内容。
4. 语言表达:本文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文涉及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知识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2)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本文涉及的知识点;(2)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3)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2. 教学难点:(1)对文章结构、逻辑关系的理解;(2)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四、说教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克服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了自己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1. 启发法:- 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八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Unit 3 说课稿(1)
八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Unit 3 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的主题是“My hero”,通过介绍英雄人物,让学生学会表达人物的特征、外貌、喜好等。
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人物。
此外,本单元还涉及到了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学习的基本语法和词汇,但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还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学会用英语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喜好。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流和写作,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激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课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2.难点:过去进行时态的用法以及如何用英语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喜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些英雄人物的照片,让学生猜测并介绍这些人物。
2.新课呈现: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本课的生词、短语和句型。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用英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
4.口语练习:学生模拟介绍英雄人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5.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的短文。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7.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Unit 3 My hero1.生词:hero, brave, kind, smart, doctor, nurse, artist, musician, athlete,champion2.短语:be famous for,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r, be strict with, workhard3.句型:How would you describe a hero?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What does he/she like to do?八. 说教学评价1.口语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程度。
经济学基础说课1
——保罗· 萨缪尔森
谢谢!
财政政策 与货币政 策工具及 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经济周期分析 信息产业技术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
7
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 打破西方经济学 固有理论框架 七个学习领域 勾勒现代经济学全貌 生活、生产实际案例与 理论完美融合
国际经济学
牧牛人与 农民&乔丹 与杰尼弗 绝对优势与 比较优势 •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 况更好 • 从中美贸易摩擦看 “比较优势” • 1美元等于8.26人 民币元的时代已经 过去 人民币升值 汇率及其变动 贸易顺差 与贸易竞 争优势 愈演愈 烈的中 美贸易 摩擦
三
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
三、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打破西方经济学 固有理论框架 七个学习领域勾勒 现代经济学全貌 生活、生产实际案例 与理论完美融合
经济学框架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 (选修)
微
• 导论
观
宏
观
• 国民收入理论 • 失业与通货膨 胀理论
• 均衡价格理论 • 消费者理论 • 生产者理论 • 市场理论
走进经济学
大炮与黄油的矛盾 两位经济学家的争论 经济学家如何思考 选择问题 经济学的产生、 研究内容、主要 研究方法 基本的经济学思维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 考 • 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与最新动态
经济学发展的三个 里程碑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十大经济学家 2000年—2009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概览
2
生活经济学——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分析 打破西方经济学 固有理论框架 七个学习领域勾勒 现代经济学全貌 生活、生产实际案例 与理论完美融合 眼球经 济(注 意力经 济) 超女 快男 花儿 朵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1《圆的认识(一)》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了解圆的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然后逐步展开,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圆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他们对图形的认识不再陌生。
同时,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勇于尝试,乐于交流。
但是,对于圆这一图形,他们可能只停留在生活中的直观认识,对于圆的定义、性质等概念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圆的相关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了解圆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圆的性质。
2.教学难点:圆的性质的发现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圆的性质。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如PPT、圆规、直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忆圆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特征。
3.探究圆的性质: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圆,观察、思考、交流圆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
4.总结圆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的性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圆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的性质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性质。
11_网络营销说课1(说一次课)
课程总体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2教学过程安排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方法
情境导入
任务布置
知识准备
制定方案
课堂小结
内容(2)
讲授知识:常见网络广告形式;网络广告发布方式; 网络广告发布技巧;网络广告计价方式。
教学方法:实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目的
完成任务第二点,实现知识目标第三点 (认识并理 解网络广告的常见形式 )。
课程总体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1
本次课内容
2
本次课重难点
3
本次课教学目的
4
教材及教参
课程总体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1 本次课内容
网络广告概述
•网络广告发展状况;概念与要素; •传统广告与网络广告;网络广告常见术语
网络广告形式 •常见网络广告形式;网络广告发布方式;
实例教学法
网络广告形式
课程总体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与学法指导
平时上网时,在哪些情况 下会看到网络广告?
什么样的网络广告会引起 自己的注意?
教学过程设计
启讨发论式教教学学法法:网络广告的发布方式与发布技巧
与发布
•网络广告发布技巧;网络广告计价方式。
课程总体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2 本次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网络广告形式
网络广告的发布方式 网络广告的计价方式
课程总体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与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3本次课教学目标
说课1
四、说教学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结合下 图归纳总结如下:
四、说教学过程
玻璃温室:
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 阳辐射能透过玻璃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玻璃 把热量还给地面,使温室增温。
四、说教学过程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较大颗粒尘 反射 埃、云层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散射 颗粒较大的 尘埃、雾、 小水滴
四、说教学过程
探究1:为什么干洁空气对于太阳辐射是近乎“透 明的”?
四、说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所属作用):
(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南极臭氧空洞扩大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政
府要求岛上居民外出必须戴墨镜和遮阳帽—— (3)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短波辐射
射向地面
③
④ ___
射向宇宙空 大气逆辐射 _________ 大气辐射 长波 ____辐射 间 会使地面增 地面 温 大气逆辐射 射向______
四、说教学过程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探究2:描述一下太阳、地面、大气热量是怎样 传输的?
四、说教学过程
案例分析:教材P45活动
【答案】 1.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 月球表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月球表面辐射强烈,并直接 散失到宇宙空间,月球表面温度骤降,所以温度变化剧烈。 地球上有大气存在,白天,大气的反射、散射和选择性 吸收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不至于 过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被近地面大气吸收,又 被大气逆辐射还给了地面使地面增温,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 得过低,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框图记忆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四、说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盼》说课稿(1)(1)
《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盼》。
(板书课题)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来展开我的说课。
充分了解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盼》这篇文章是现代作家铁凝的作品。
文章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了多件事例写出了作者想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儿童化特点,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这篇课文入选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为: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对教学则始于对学生的认知。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对情节性较强的文章兴趣浓厚,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他们主动性。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将本节课的难点定为:捕捉环境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感受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单元导语我将本节课的目标设定为下: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把握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学习作者围绕“盼”选择材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捕捉环境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感受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针对本课的特点,我采取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模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读课文。
朗读时采用自由读、齐读、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盼”字从目从分(板书:盼),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的看,让学生根据对字义的理解对文章内容产生初步的印象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在随堂检查明确读音。
让学生观察生字,自主发现交流书写要点,应注意的地方,我视情况补充,学生随指导练习,我随堂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小舞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快乐小舞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教材分析:
《快乐小舞曲》是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音乐教材。
全曲是4个乐句组成的一首节奏轻快,旋律优美的歌曲,具有舞曲的特点,一、三乐句完全相同,二、四乐句只有一音之差,这一音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歌词密度大,都是一字对一音,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
教唱时可用节奏朗读法多练习读歌词。
歌曲适合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快乐小舞曲》,能背唱歌曲。
2. 能随音乐进行简单的集体舞,动作整齐有韵律感。
3. 学会《快乐小舞曲》的基本动作。
4. 在创编集体舞的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并从中体验创造的愉悦。
三、教学重难点:
1、背唱歌曲。
2、能进行简单的集体舞表演。
3、用欢乐活泼的歌曲来表现音乐的情绪。
四、感悟理念,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形成“我要学”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基于该理念,我的教学着眼于“动”。
以播放欢快的歌曲《微笑波尔卡》让学生律动进教室,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根据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运用合作的方式通过演唱、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学生将在我的各种方法引导下通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学会歌曲唱法以及舞蹈动作。
本课采用的学法有:律动导入法、听唱法、现场表演法和活动法。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由以下五个模块组成。
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情景导入感受音乐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1、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听音乐《微笑波尔卡》跟老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微笑波尔卡》的音乐声,手插腰双脚脚尖踮着碎步进教室,师生共同律动。
2、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今天我们同样来学习一首欢快的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快乐小舞曲》。
4、这么欢快的曲子,老师都忍不住为它伴舞了呢!你们想学这个舞蹈吗?
(二)学习集体舞
1、播放《快乐小舞曲》,学生边认真聆听边欣赏老师律动,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总结并教授舞蹈动作。
每6人为一组。
前奏部分:随音乐2拍一动摆头,拍双手与头一致。
第一乐句:A同学围着B同学跳一圈。
B同学一拍一动向左右跨步并步,双臂同前奏相同。
第二乐句:前半句双手叉腰,双脚交替向前垫脚,后半句双手向上左右摆动。
第三乐句:AB同学交换,动作与第一乐句相同。
第四乐句:前半句双手叉腰,双脚交替向前垫脚,后半句双手做唱歌状。
间奏部分:拉手,一拍一动左右跨步并步移动。
(三)歌曲学习
发声练习:小猫怎么叫?|喵喵喵|
1 2 3 4 5 ?| 5 5 5 |
要求学生注意的是:歌唱时的坐姿以及歌唱的状态。
1、教师分句节奏带读歌词,学生分句学习读歌词。
多次练习后,学生完整读歌词。
2、学生总结乐谱特点:第一、三句相同,第二、四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
3、教师教唱第一、三句。
学生唱会后进行师生接唱,学生唱一、三句,教师唱二、四句。
教师教唱第二、四句。
学生唱会后进行师生接唱,教师唱一、三句,学生唱二、四句。
4、学生总结乐谱特点:第一、三句相同,第二、四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同。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主要采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于音高有很好的区分。
54 32 3
54 32 1
5、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学生轻声跟教师唱。
6、学生集体完整演唱全曲。
(提醒学生演唱时要微笑)
(四)表演集体舞
1、播放集体舞《快乐小舞曲》,学生随音乐分组表演,一组学生表演舞蹈,一组学生演唱歌曲。
2、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动作。
(五)课堂小结
集体舞是一个大家一起进行的锻炼活动,我们还可以把这个集体舞带到课余时间去跳。
下课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边歌边舞多好呀!
总之,音乐课是一门艺术课,我们要用多变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使他们爱上音乐课,真正融入音乐课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