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80)(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的“种痘之术”开创了人类天花病(天花病毒引起的疾病)预防之先河。
人们用痘痂作为痘苗,通过鼻孔接种。
该法是用人工方法感染天花,有一定危险性。
后来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用接种多次的痘痂作疫苗,则毒性减弱,接种后比较安全。
清代《种痘新法》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
后来该法被牛痘接种法代替,因为牛痘比人痘更加安全。
下列有关免疫预防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痘苗的选育过程相当于病毒减毒B.种痘成功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C.种痘成功后机体获得了免疫自稳能力D.牛天花病毒和人天花病毒有相同抗原2. 下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核膜,是原核细胞B.细胞内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C.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D.DNA是其遗传物质3. 参与构成叶绿素和血红素的特有化学元素分别是()A.Mg和FeB.Mg和CaC.Na和FeD.Na和Ca4. 人体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图示排尿反射过程。
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排尿活动的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B.若P处受损膀胱将无法排出尿液C.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分级调节5. 如图所示的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且在常染色体上。
假定图中Ⅲ1和Ⅲ2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之一是一些个体必须是杂合体,这些个体包括A. I-1B. I-2C. Ⅲ-2D. Ⅲ-46.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保留有芽的插条易生根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B. 单侧光照射导致胚芽鞘背光侧合成的生长素较多C. 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 生长素的作用会因细胞的成熟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7. 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 机体内的Na+主要随汗液排出C. 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的水D. 人体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没有直接关系8. 一般来说,当人们感到口渴时,其体内的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减弱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9.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是位于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B.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C.是遗传物质的某本组成单位D.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0.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11. 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 罗伯特森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分子是遗传物质,DNA分子能进行复制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对母本进行去雄,成熟后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茎杂合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逐渐降低B.一对色觉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儿子,他们再生育一个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1/4C.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D.一对双眼皮(显性)夫妇生育了6个孩子都是双眼皮,则再生育一个孩子一定是双眼皮13. 测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交,是指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适宜条件下,对人体细胞培养并使其进行正常分裂至第五代,对培养物中细胞的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DNA量等于正常细胞,DNA 量两倍于正常细胞,DNA量介于前两种细胞.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第一种细胞均无分裂能力,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少B.第二种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期,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多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第一种细胞比例将增加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3.艾滋病病毒属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片段中碱基A占( )A.19% B.21% C.23% D.42%4.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D.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5.碗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A.3:1:3:1 B.9:3:3:1 C.9:3:6:2 D.9:3:15:56.如图是一个家族蚕豆病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91%的人都表现正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Ⅱ7和Ⅱ8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B.第一代的所有个体都是杂合子C.Ⅱ5和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女子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D.Ⅱ6和Ⅱ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二、非选择题7.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2)图2中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 段.(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4)人工培养的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如图3所示,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的一极的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细胞分裂后期大约开始于细胞分裂后的第__________分钟.②曲线B可用来表示__________(请在下面的四个供选内容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A.同一极的不同染色体之间的距离B.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染色体之间的距离C.一个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着丝点之间的距离D.两组中心粒之间的距离.8.(16分)如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mRNA分子需要在①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才能合成,它与③中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关系,这对保证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2)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__,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 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__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 标记的染色体有__________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__________.9.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DNA复制的问题:(1)某动物种群中,AA、Aa、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__________ 结构模型,该模型为复制提供了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4)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把DNA被15N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移到只含14N的普通培养基培养,使其繁殖两代形成的新个体,则它们的DNA中含14N的链与15N的链的比是__________.10.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 A、I B、i基因.在豚鼠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B、b dh、b d、b,B基因对b dh、b h、b为显性,b dh基因对b h、b为显性,b h对b为显性.B 基因系列在决定豚鼠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毛色颜色表现型全色青旗拉喜马拉杨白化基因型B_ b dh﹣b h bb请回答下列问题:(1)豚鼠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2)若一只全色雄豚鼠和一只喜马拉扬雌豚鼠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喜马拉扬:白化=2: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3)基因型为Bb dh的雌、雄豚鼠交配,子代中有全色豚鼠和青旗拉豚鼠,让子代中的全色豚鼠与白化豚鼠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11.某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 和R、r)控制,叶形(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如图1为该植物的花色控制过程;图2为该植物的性染色体简图,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Ⅲ片段为非同源部分.请据图分析回答:(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若该植物的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则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若再让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2)已知控制叶形的基因(H和h)在性染色体上,但不知位于Ⅰ片段还是Ⅱ片段.也不知宽叶和窄叶的显隐性关系.现有纯种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纯种宽叶、窄叶雄性植株若干,如何通过只做一代杂交实验判断基因H和h位于Ⅰ片段还是Ⅱ片段?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及相应结论.(不要求判断显、隐性)实验方案:__________.实验结论:①如果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Ⅰ片段;②如果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H、h)位于Ⅱ片段.xx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适宜条件下,对人体细胞培养并使其进行正常分裂至第五代,对培养物中细胞的DNA 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DNA量等于正常细胞,DNA量两倍于正常细胞,DNA量介于前两种细胞.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第一种细胞均无分裂能力,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少B.第二种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期,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多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第一种细胞比例将增加【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解答】解:A、DNA量等于正常细胞可能位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和末期,也可能属于无分裂能力的细胞;故A错误.B、第二种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故B错误.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分裂期的S期,能进行细胞分裂;故C错误.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期细胞比例将增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 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故A错误;B、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故B 正确;C、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故C正确;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艾滋病病毒属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片段中碱基A占( )A.19% B.21% C.23% D.42%【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DNA的结构特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有关计算.【解答】解:由题意知RNA病毒中碱基U的含量是1﹣(19%+26%+32%)=23%,A+U=42%,RNA病毒逆转录过程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U与A配对,G与C配对,所以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分子中A+T的比例与RNA中A+U的比例相同,是42%,所以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片段中碱基A的比例是42%÷2=21%.故应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关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D.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1、非等位基因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同样条染色体上;2、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但是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患病,儿子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4、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可能与没有突变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而性状不发生改变,显性纯合子有一个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性状也不会改变.【解答】解:A、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B、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遵循连锁交换定律,B错误;C、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患病,若是杂合子,则儿子可能不患病,C 正确.D、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的定律、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基因突变与性状关系的综合性考查,理解相关知识点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碗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A.3:1:3:1 B.9:3:3:1 C.9:3:6:2 D.9:3:15:5【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碗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据此答题.【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 和yyrr.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自交,则YyRr自交后代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yyRr自交后代为表现性及比例为: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则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15: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解题的关键是将组合比转化成分离比.6.如图是一个家族蚕豆病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91%的人都表现正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Ⅱ7和Ⅱ8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B.第一代的所有个体都是杂合子C.Ⅱ5和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女子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D.Ⅱ6和Ⅱ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7和Ⅱ10患病,而其父母都正常,且Ⅱ7是女性,所以家族蚕豆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在该地区的91%的人都表现正常,说明患病的概率是9%,则隐性基因的频率为30%,显性基因的频率为70%.因此,正常个体为杂合体的概率为(70%×30%×2)÷91%=.【解答】解:A、Ⅱ7和Ⅱ8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A正确;B、由于第一代都正常,而Ⅱ7和Ⅱ10患病,所以第一代的所有个体都是杂合子,B正确;C、Ⅱ5和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女子婚配,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C正确;D、Ⅱ6和Ⅱ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7.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2)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4)人工培养的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分裂期染色体的运动情况如图3所示,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的一极的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细胞分裂后期大约开始于细胞分裂后的第45分钟.②曲线B可用来表示BC(请在下面的四个供选内容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A.同一极的不同染色体之间的距离B.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染色体之间的距离C.一个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着丝点之间的距离D.两组中心粒之间的距离.【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AB 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染色体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2)图1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乙、丙细胞;DE 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图2中的甲细胞.(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4)①第45分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逐渐缩小,说明此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②解:从图中看出曲线A表示从45min开始距离逐渐减小,即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减小,说明45min时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曲线B则表示的距离逐渐增大,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于着丝粒分裂,已复制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与同侧纺锤丝相连,被拉向两极.很明显,染色单体(包括着丝点)与同侧极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含着丝点)的距离则逐渐增大.BC正确.故选:BC.故答案为:(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着丝点分裂(2)乙、丙甲(3)8 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4)①45 ②B 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曲线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8.(16分)如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mRNA分子需要在①和[②]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才能合成,它与③中的碱基序列是互补配对关系,这对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有重要意义.(2)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④]多肽.(3)若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 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4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0或2或4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其中①表示解旋酶;②表示RNA聚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③表示DNA模板链;④表示翻译合成的多肽链.【解答】解:(1)图中mRNA分子是通过转录过程形成的,该过程需要[②]RNA聚合酶的催化;mRNA是以③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两者的碱基序列是互补配对关系,这对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有重要意义.(2)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④]多肽,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3)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 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DNA只复制了一次,根据DNA 半保留复制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共4条染色单体被15N 标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且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是随机的,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所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所含有的被15N 标记的染色体数是0或1或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1条染色体形成2条子染色体,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0或2或4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②RNA聚合酶互补配对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2)tRNA ④多肽(3)4 0或2或4【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物质的名称;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掌握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能结合两者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DNA复制的问题:(1)某动物种群中,AA、Aa、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4:4: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4)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把DNA被15N完全标记的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移到只含14N的普通培养基培养,使其繁殖两代形成的新个体,则它们的DNA中含14N的链与15N的链的比是3:1.【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2、DNA的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1)DNA分子数:①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个.③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为2n+1条.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为2条.③新合成脱氧核苷酸链为(2n+1﹣2)条.【解答】解:(1)某豌豆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2%、64%和4%,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Aa占,则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为×=,Aa的频率为2××=,aa的频率为×=.因此AA:Aa:aa=4:4:1.(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4)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若干代,子代的大肠杆菌的DNA中的N均为15N.把被15N标记的一个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则子代中含有15N标记的链为2条,总共产生子代大肠杆菌为22=4个,DNA链是4×2=8条,则含14N的链为8﹣2=6条.因此,它们的DNA中含14N的链与15N的链的比是=6:2=3:1.故答案为:(1)4:4:1(2)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DNA双螺旋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4)3:1【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频率和DNA复制的相关计算、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10.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 A、I B、i基因.在豚鼠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B、b dh、b d、b,B基因对b dh、b h、b为显性,b dh基因对b h、b为显性,b h对b为显性.B 基因系列在决定豚鼠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毛色颜色表现型全色青旗拉喜马拉杨白化基因型B_ b dh﹣b h bb请回答下列问题:(1)豚鼠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10种.(2)若一只全色雄豚鼠和一只喜马拉扬雌豚鼠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喜马拉扬:白化=2:1:1,则两只亲本兔的基因型分别为Bb、b h b.(3)基因型为Bb dh的雌、雄豚鼠交配,子代中有全色豚鼠和青旗拉豚鼠,让子代中的全色豚鼠与白化豚鼠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全色:青旗拉=2: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豚鼠的毛色受复等位基因:B、b dh、b d、b控制,且B 基因对b dh、b h、b为显性,b dh基因对b h、b为显性,b h对b为显性..据此答题【解答】解:(1)根据表格分析,豚鼠的全色的基因型有4种(BB、Bb dh、Bb h、Bb),青旗拉的基因型有3种(b dh b dh、b dh b h、b dh b),喜马拉扬的基因型有2种(b h b h或b h b),白化的基因型有1种(bb),所以家兔皮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10种.(2)若一只全色(B﹣)雄豚鼠和一只喜马拉扬雌豚鼠(b h﹣)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B﹣):喜马拉扬(b h﹣):白化(bb)=2:1:1,可推知亲代都有b,则两只亲本中全色(B﹣)雄豚鼠的基因型是Bb,喜马拉扬雌豚鼠的基因型为b h b.(3)基因型为Bb dh的雌、雄豚鼠交配,子代基因型为1BB、2Bb dh、1b ch b ch,表现型分别为全色、全色、青旗拉,现让子代中的全色豚鼠与白化豚鼠交配,后代基因型为2Bb bh、1b bh b bh,即全色:青旗拉=2:1.故答案为:(1)10;(2)Bb b h b(3)全色:青旗拉=2:1【点评】本题要求掌握和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通过两种复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某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 和R、r)控制,叶形(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如图1为该植物的花色控制过程;图2为该植物的性染色体简图,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Ⅲ片段为非同源部分.请据图分析回答:。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7)(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 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 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块草地中所有的东亚飞蝗B. 一片森林C.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植物D. 一块馒头上的所有霉菌3.某人工鱼塘里养殖了“四大家鱼”,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将水中植物吞食之后有排出,待粪便滋生微生物之后再吃下,过滤其中的微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下列有关该人工鱼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四大家鱼在鱼塘空间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 四大家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 鱼塘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 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4.有关植物向光性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 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D. 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5.关于动物的体液调节正确的叙述是()A. 只有激素是调节作用的分子B. 激素分子只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C. 调节过程一定离不开血液的运输D. 激素分子的灭活和产生处于动态平衡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无论在炎热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都是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正常体温的B. 饮水不足时,会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拮抗作用D. 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7.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体温变化会影响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 人体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吸收K+的方式相同C. 唾液淀粉酶通过唾液腺细胞膜上的载体运出细胞D. 在顺浓度梯度下,氨基酸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C. 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 神经递质的合成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能产生新基因B. 都一定导致生物体性状改变C. 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 大多数对生物个体不利10.甲、乙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都发生了基因突变,它们的性状都突变成了本身性状的相对性状,突变后的甲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突变后的乙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两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乙至少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B. 甲的两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乙的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C. 甲和乙都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D. 甲和乙都是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11.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 F l细胞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C.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D. 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12.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每个mRNA都有64种密码子B. 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与一种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C. 同种mRNA在不同生物中的产物相同,表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D. 起始密码子具有决定某种氨基酸与启动翻译过程的作用13.如图是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的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B. a、e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b、c所需的原料也相同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b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而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14.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48)(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48)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均为DNAB. DNA和RNA的构成元素为C、H、O、N、PC.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都含硫元素B.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C. 培养基中的32P经大肠杆菌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 艾滋病毒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相同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B.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和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D.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物质4.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行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离心后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B. 经检测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C. 培养时间过长,被侵染的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 32P标记了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5.下列有关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的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B. 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将噬菌体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C. 采用搅拌和离心的方法,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 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6.对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 该实验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可分别用含有35S、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噬菌体C. 35S标记组中沉淀物也有一定的放射性,与保温时间过长有关D. 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目的是方便检测上淸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7.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S型菌的细胞壁外面有一层荚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 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可推测转化因子存在于S型菌中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C. 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S型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菌的染色体上D. S型菌的DNA经RNA酶处理后,不能使活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8.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B.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C. 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 分别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来标记噬菌体9.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A.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 D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物质C. DNA不是遗传物质D. DNA是遗传物质10.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A. 蛋白质B. DNAC. 脂肪D. 淀粉1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充分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A. 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 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不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12.如图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由实验结果可知,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元素是()A. 35SB. 32SC. 32PD. 31P13.下列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培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B. 培养温度、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 该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D. 用含32P的大肠杆菌作实验材料不影响本实验结果14.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A. DNAB. RNAC. 核酸D. 蛋白质1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小肠内,食物中的DNA主要是以核糖核苷酸形式通过主动运输被吸收进入血液的B.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让DNA和蛋白质混合作用于细菌C.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中的一种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6.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A. ①④⑤⑥B. ②④⑤⑥C. ②③⑤⑥D. ③④⑤⑥17.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可去除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B. 肺炎双球菌是一种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 R型菌通过基因突变可转化成S型菌D. 与R型菌相比,S型菌体内含有毒性物质,从而导致小鼠死亡18.1928 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浙江建人高复2021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D.德国科学家菲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下列物质或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A.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B.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C.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D.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3. 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B. 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C.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 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生林是次生演替的结果 B.群落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C.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D.群落演替过程存在物种取代现象 5.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种子的寿命会缩短。
其原因不包括()A.大量消耗种子中贮藏的养分 B.抑制有氧呼吸,使种子受酒精的毒害C.放出较多能量,使胚因高温而失活 D.种子表面的微生物繁殖快,产生毒害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7.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植株数量的比例3: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8. 下列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凋亡 D. 细胞癌变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与细胞消耗能量较多有关 B.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与液泡、细胞膜等结构有关 C.核膜上的核孔便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交流某些大分子物质 D.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核膜和细胞器10.磷酸化是指在某些物质分子上加入一个磷酸基团,如ATP就是由ADP磷酸化而来.下列结构中不能发生ADP磷酸化的是()A.细胞溶胶 B.叶绿体基质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D.线粒体内膜11.如图为a和b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②和③的种类必定不同 B.a、b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易化扩散、主动运输C.若图示为肝细胞,则a可代表O2,b可代表葡萄糖 D.该图可以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内的其他生物膜结构12.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相同类型的致癌因子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氧气该植物就不能吸收K+ C.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D.BC段表示除了营养液中O2含量,还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14.关于人体中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酶均在核糖体中合成,ATP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C.酶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ATP可以在生物体外发挥作用 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1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6. 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17.以下关于生态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是植物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节 C.群落的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 D.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18.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③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9.下列叙述一定不属于单倍体个体的是()A.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B.含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 D.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20.如图为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编码链,b是模板链 B.c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C.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D.RNA��DNA杂交区的碱基配对为A��U和C��G2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B. 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C.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缩手反射不能完成D. 大脑皮层H区受损会导致听不见声音2. 关于水能成为良好溶剂及具有支持生命的独特性质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B. 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具有流动性C. 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含量越高,细胞抵抗干旱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D. 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3. 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B.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操作流程:取材→滴加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制片→观察一清水换液→观察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D.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5.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6. 下图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已知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Ⅱ-4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C. Ⅱ-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D. Ⅱ-1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87. 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些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B.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 在生物体内无机盐都以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D. 合成血红蛋白和叶绿素需要无机盐8. 关于教材中实验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A.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呈亮-暗-亮三层结构B. 观察叶绿体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再放上菠菜叶下表皮细胞C.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D.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制片一滴加30%蔗糖溶液—观察—滴加清水—观察9. 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线粒体中一种关键蛋白Mfnl的功能,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2)(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糖类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B. Ca、Mg、Fe、Mn、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C. 组成人体细胞主要元素是C,H,O,N,P,SD. 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关于不同种类细胞的化合物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种类有差别,各化合物的含量也不同B. 种类无差别,只是有些化合物的含量不同C. 种类有差别,同种化合物的含量几乎无差别D. 种类和含量都几乎相同3.如图甲表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虚线表示脱去2个H形成的二硫键,如图乙表示肽链的部分放大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B. 图乙所示结构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C. 从图乙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D. 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比组成它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少22204.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尿嘧啶“U”的是()A. 噬菌体B. 酵母菌C. ATPD. RNA聚合酶5.存于动物皮下,起保温作用的物质可以用____检测,其现象是出现____色。
()A. 斐林试剂,砖红色B. 碘液,蓝色C.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 苏丹ⅳ染液,橘黄色6.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体的含水量会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B. 无机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C. 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D. 细胞中的无机盐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7.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膜的功能越复杂,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B.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 生物膜之间通过囊泡的转移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各种膜含量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8.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系统是细胞代谢反应的唯一场所B.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C.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场所D. 细胞核是细胞贮存遗传信息的唯一场所9.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甘油B. 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C. 肌细胞合成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 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10.下面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e 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中 a、b、c 和 d 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B. 图中所示过程中a的膜面积会减小,d的膜面积会增大C. 图中的激素蛋白可能是胰岛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等D. 图中所示的过程一定不可能发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1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蓝藻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无氧呼吸过程B.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 蓝藻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但有链状DNA12.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B。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6)(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3: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 13:2:1B. 49:14:1C. 1:2:1D. 9:6:12.关于科学家方法与结论判断都正确的是()科学家方法结论①孟德尔假说演绎法发现并命名了基因②萨顿类比推理法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假说演绎法基因在染色体上④赫尔希和蔡斯同位素标记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⑤沃森和克里克模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⑤D. ①④⑤3.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了如图所示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 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2种不同基因型的精细胞C. 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基因型为Aa的精细胞D.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可产生2种精细胞4.遗传信息传递的最后阶段在细胞的哪个部分进行()A. 线粒体B. 细胞膜C. 染色体D. 核糖体5.下列有关图中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 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tRNA作工具C. ①链中(A+T)/(G+C)的比值与②链中此项比值相等D. 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一定为160个氨基酸6.如图中染色体1、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1为正常染色体。
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3、4.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染色体2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倒位B.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类型有4种C. 上述变异可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D. 基因位罝的改变不会导致性状改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7.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xx.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Al—27 O—16 Cu—64S—32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适宜条件下,对人体细胞培养并使其进行正常分裂至第五代,对培养物中细胞的DNA 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DNA量等于正常细胞,DNA量两倍于正常细胞,DNA量介于前两种细胞。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第一种细胞均无分裂能力,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少B.第二种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期,且在视野中数量最多C.第三种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第一种细胞比例将增加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3.艾滋病毒属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 19%,C 26%,G 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是()A.19% B.21% C.23% D.42%4.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D.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5.碗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A.3:1:3:1B.9:3:3:1C.9:3:6:2D. 9:3:15:56.图是一个家族蚕豆病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91%的人都表现正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15)(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1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者内膜都能向内折叠增加膜面积B. 二者基质都含有少量核酸和大量的酶C. 二者都能合成ATP且用途相同D. 二者都含多种色素2.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增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D. 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复制后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3.如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激素甲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B. 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C. 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D. 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4.下列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说明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B. 基因重组没有新基因产生,但是有新性状产生C.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同时发生在根尖细胞增殖过程中D.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此时遗传信息没有发生变化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⑤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 ①②④⑤B. ②③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⑤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B. 物种A和物种B可共同进化C. 能量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循环流动D. 物种A和物种B为捕食关系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7.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问题。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42)(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4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8.0分)1.现有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2N=24)番茄幼苗甲和乙,甲幼苗经自然生长后长成甲植株,乙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乙植株,甲、乙植株杂交获得丙植株。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丙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B. 乙植株配子的基因组成有3种C. 乙植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完全相同D. 丙植株高度不育,因此是新物种2.如图是人类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谱(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患者),推测这种病的遗传方式是()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染色体显性遗传D. X染色体隐性遗传3.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的操作中使用了限制酶和DNA聚合酶B. ③→④过程利用了膜的结构特性,显微镜下观察③细胞的Ti质粒是筛选标志之一C. 应用DNA探针技术,可检测④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 一般情况下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4.现有某个非常大的昆虫种群,其基因型频率为AA 15%,Aa 30%,aa55%。
假设种群内个体间可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但自然选择使种群中显性性状个体每年减少10%,隐性性状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2年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A. 30%B. 27%C. 26.7%D. 73.3%5.关于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信息只能储存于细胞核,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B. 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的转录产物不完全相同C. 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 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同一场所6.一正常男性与一红绿色盲女性婚配,生下一女孩,该女孩的基因型是()A. X b X bB. X B X bC. X B X BD. X B Y7.某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复习题 (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表中a、b、c不符合图所示关系的有几项()a b c①脂质固醇维生素D②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细胞器③核酸DNA核糖核苷酸④糖类多糖单糖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胡萝卜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最大②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时,盐酸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③检测还原糖时最好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做实验材料④氢氧化钠扩散进入琼脂块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可代表物质运输效率⑤用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染色体⑥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实验中,卡诺氏液固定后,要用酒精冲洗两次。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④⑥D. ②③⑤3.利用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min内三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a曲线为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组B. 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C. 若将细胞转移到清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若实验持续,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4.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玻璃罩A、B中,甲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遮光(黑暗)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玻璃罩中的CO2含量将持续降低B. B玻璃罩中CO2含量先增大后减小C. 甲、乙两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均不同D. 甲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等于乙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5.学生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B.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C. 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 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6.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一定是小分子物质和离子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⑤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氧呼吸的过程A. ②⑤⑥B. ⑤⑥⑦C. ①⑤⑦D. ③⑥⑦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7.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方括号中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或按要求填写)(1)图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用图中编号回答),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B.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D.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2.图一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二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象,正确的选项是()A.图一若为减数分裂,则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cd段B.图一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图二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二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3.基因型为AaBb男性的二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D.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4.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A.A B.B C.C D.D5.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基因型为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6.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假说→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两大遗传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说阶段进行的实验是()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B.F1与某亲本的杂交C.F1的自交D.F1的测交7.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8.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9.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Ⅱ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Ⅰ1与Ⅰ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10.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的番茄自交获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比离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的占D.在F2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11.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Y、y)及黄色与绿色(R、r)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的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12.野茉莉花瓣中的色素是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决定的,花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等五种颜色,其基因A、B、D(独立遗传)分别编码酶A、酶B、酶D,酶所催化的反应及各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I、Ⅱ、Ⅲ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则为深红色,只有一种白色物质或没有白色物质时为白色.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一对基因能控制多个性状,一个性状可由多对基因决定B.开深红色花和白色花的野茉莉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8种、7种C.基因型为AaBbDd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中开浅红色花与开大红色花的比例为1 1 D.开大红色花的野茉莉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开白色花的植株13.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A.B.C.D.14.某种鼠中,一对黄色卷尾鼠杂交,得子代: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卷尾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B.鼠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C.上述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子代中可能不存在黄色纯合子15.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交配结果如下表所示.取样地点取样总数F2性状分离情况黑鲤红鲤黑鲤:红鲤1号池1699 1592 107 14.88:1 2号池62 58 4 14.50:1 据此分析,若用F1(黑鲤)与红鲤测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A.1:1:1:1 B.3:1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16.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B.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野生型全部雌性17.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Ⅱ﹣1、Ⅱ一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截刚毛为1: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存在于()A.性染色体的Ⅰ区段 B.Ⅱ﹣1区段C.Ⅱ一2区段D.常染色体上18.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BB Bb 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19.某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该女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家庭成员父亲母亲弟弟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妈舅舅家表弟患病√√√正常√√√√√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染色体显性遗传B.该女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C.该女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D.其弟弟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0.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品系①②③④隐性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Ⅱ、ⅢⅡⅡⅢ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不得分.21.图中甲、乙、丙表示某一动物正在分裂的三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B.甲、乙、丙中核DNA含量的比例为2:2:1C.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可能是卵巢D.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甲→乙→丙22.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等位基因D.威斯曼通过观察发现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现染色体数目发生减半23.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做得如右图所示曲线,据此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24.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Ⅱ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Ⅱ2、Ⅱ3一定是杂合子C.若Ⅱ1为携带有乙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与Ⅲ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25.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下表某兴趣小组对该人群中单眼皮和双眼皮遗传情况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父母家庭数儿子女儿单眼皮双眼皮单眼皮双眼皮1 单眼皮单眼皮135 67 0 70 02 双眼皮单眼皮300 61 95 65 993 单眼皮双眼皮100 24 28 19 334 双眼皮双眼皮420 45 168 57 177 A.由组1可推测单眼皮可能为隐性B.组2中双眼皮父亲的基因型可能不同C.由组2、4可知,该性状不是伴性遗传D.理论上组4子女眼皮单双比肯定为1:3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65分26.图甲是基因型MmNn的某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细胞名称为.(2)图甲所示细胞,其分裂过程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有个DNA分子,有对同源染色体.(3)图甲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M与M、n与n的分离发生在,M与N或M与n的自由组合发生在.(4)若该相同基因型个体自由交配若干代后,其后代理论上出现种表现型.27.“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的,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母性效应”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2)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3)F2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当F2自交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若子代表现情况是,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28.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 基因的等位基因.(1)已知b1、b1、b3、b4之间是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但具体情况未知,有人做了以下杂交实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①若(表现型及比例),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b1>b2>b3>b4,②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③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若有一只黑毛雄兔,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黑毛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即可).29.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小组的一员,希望通过实验探究一些问题.可以探究的问题有:(1)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2:.(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①;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和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②;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和比例.实验结果:①F1全部为高茎、圆粒.②F2的统计数据表现型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比例66% 8% 8% 18%实验分析:①F2中,所以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3)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圆粒的个体和矮茎皱粒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1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及比例是YR:Yr:Yr:yr=4:1:1:4,(Y 和y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R和r表示圆粒和皱粒基因)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30.某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的动物,其眼色有深红、猩红和无色三种,基因控制情况未知,回答以下问题:(1)如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纯合的深红眼个体与纯合的无色眼个体交配,F1均为猩红眼,则F1随机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2再随机交配所得F3中深红眼个体占.(假设每代个体数足够多,下同)(2)如该动物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显性基因控制情况见图所示,隐性基因控制合成的酶无活性.①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某深红眼个体与无色眼个体交配,F1中深红眼个体占,则该深红眼亲本个体的基因型为,F1中深红眼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②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动物三种眼色对应的基因型共有种.两猩红眼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无色眼个体,则亲本杂交组合共有种.能产生aXb配子的深红眼雌性个体与能产生aY配子的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子代中深红眼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31.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下表是两个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子代性别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甲♂♀0 0 0乙♂0 0 ♀0 0 0(1)仅根据组的杂交结果,既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又可判断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若只考虑体色的遗传,则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3)若甲组的两亲本体色均为黑色,则两亲本体色和眼色基因型是.(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X b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异常的染色体分离,其他变化均为正常进行,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最终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 b X b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5)此种昆虫喜欢捕食的某种植物有宽叶(显性基因B)和狭叶(隐性b)两种叶型.B、b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为了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杂合的宽叶雌性和狭叶雄性杂交,根据实验结果推测:①若后代中,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②若后代中,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32.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张某甲组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新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1.①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②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图2.已知Ⅱ﹣3无致病基因,Ⅲ﹣1色觉正常;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Ⅲ﹣1与17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3)上述张、李两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表:张某家族李某家族9号10号15号17号Ⅰ﹣1Ⅰ﹣2Ⅱ﹣1Ⅱ﹣2Ⅱ﹣3A型A型O型A型A型B型O型B型AB型①16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②17号和Ⅲ﹣1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B型的概率是.33.狗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狗毛的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注:1号、2号为纯合子).请据图分析回答:(1)狗毛的颜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和.(3)15号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是.(4)现有多只白色和红色母狗,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12号的基因型.第一步:让12号与多只母狗交配;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①如果子代全部为沙色,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②如果子代,则12号的基因型为aaBb.③如果子代全部为白色,则12号的基因型为.xx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B.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D.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由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其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卵细胞),A正确;B、性腺中原始生殖细胞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性腺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B正确;C、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因此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C正确;D、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2.图一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二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象,正确的选项是()A.图一若为减数分裂,则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cd段B.图一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图二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二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一表示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其中bc段表示DNA复制,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因此该曲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二中,细胞的着丝点分裂,并且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属于减二后期图,可对应图一中的ef段.【解答】解:A、图一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de段代表着丝点分裂.图一若为减数分裂,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而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B、图一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B错误;C、图二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D、图二细胞中1与2、3与4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在解题时,考生要能够确定图一各区段所表示的时期,并且根据图二的分裂特点确定细胞的名称以及在图一中对应的区段,难度适中.3.基因型为AaBb男性的二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D.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形成的子细胞遗传信息、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和染色体形态均相同,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染色体形态不同,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相同.【解答】解:A、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精原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都为AaB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或者Ab和aB,遗传信息不同,所以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的是B1和B2,A错误;B、精原细胞中A1和A 2的染色体数目为2n,次级精母细胞B1和B2的染色体数目为n,精细胞C1和C2的染色体数目为n,B正确;C、精原细胞中A1和A 2的DNA数目为2n,初级精母细胞的DNA为4n,则次级精母细胞B1和B2的DNA数目为2n,C正确;D、有丝分裂的实质是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则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A1和A2,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相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1和C2,因此两个细胞染色体形态相同,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染色体和DNA变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应用能力,属于考纲分析推断层次.4.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B AaBb AaB、AaB、b、b 减数第二次分裂C X a Y X a Y、X a Y 减数第一次分裂D AaX B X b AAX B X b、X B X b、a、a 减数第二次分裂A.A B.B C.C D.D【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解答】解:A、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Dd,说明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时,基因发生了突变,A正确;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B、AaB、b、b,说明等位基因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含A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B错误;C、基因型为X a Y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X a Y、X a Y,说明XY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C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5)(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1.下列物质中含有氮元素的是A. 丙酮酸B. 葡萄糖C. 丙氨酸D. 脱氧核糖2.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磷脂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磷脂的种类和数量越多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 发烧引起食欲减退主要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活C.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与酶分子自身的形状有关D. H2O2溶液中加入H2O2酶后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寒冷时,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B. 紧张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C. 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加快D. 饥饿时,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5.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描述正确的是()A. 光反应阶段固定CO2B. 暗反应阶段积累ATPC. 光反应阶段分解H2OD. 暗反应阶段释放O26.如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条形统计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 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一定最高C. ②表示着丝粒已经分裂D. 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⑥F1测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A. ①②④B. ①③⑥C. ④⑤D. ③⑥8.某植物花瓣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已知红色基因(B)对绿色基因(b)为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则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13)(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1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0分)1.如图是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功能①可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 功能②表示物质进出细胞必须穿过细胞膜C. 抗利尿激素对靶细胞的调节可用图中③表示D. 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2.如图是新鲜绿叶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情况,以下正确的()A. 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 丁扩散距离最大,说明丁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C. 若将绿叶放置一段时间再重复该实验,甲乙色素含量会下降D. 甲、乙、丙和丁四种光合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3.某种果蝇的翅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以存在于染色体的各种可能性位置。
如果翅异常的雌果蝇与翅正常的雄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翅异常雄蝇:翅异常雌蝇:翅正常雄蝇:翅正常雌蝇=1:1: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 该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 该性状有可能无法进一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D. 若再做反交实验,无论哪种分布都可判断出翅形的遗传方式4.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Ⅰ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病和乙病均与X 染色体连锁B. Ⅱ4产生的生殖细胞同时带有甲、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8C. 若Ⅱ4与Ⅱ5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是两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概率为114D. 用羊膜腔穿刺的方法发现胎儿的染色体数为47 条,该胎儿患唐氏综合征5.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中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B. 抑制DNA复制导致癌细胞周期变短C. 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问黏着性下降有关D. 细胞感染Rous肉瘤病毒后不会转变成癌细胞6.甲、乙、丙为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密闭装置)图,图中能代表图1的点是()A. B、C、DB. A、B、CC. A、B、DD. A、B、C、D7.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浓度升高B. 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浓度升高C. 曲线中d点以后要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可通过增施农家肥D.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利于提高光合效率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结论有①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②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③酶是生物催化剂④酶在pH为2时均会发生变性失活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所需的材料可以是煮熟的紫色洋葱C. 可以选择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用于配制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10.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A.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B. 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时C. 抗体与病毒特异性结合D. 细菌侵入而引起的体液免疫过程1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分布在基质中C. 叶绿体内膜为光合作用的酶提供了附着位点D. 叶绿体内存在的类囊体,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12.在下面以洋葱为材料完成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 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以观察到液泡紫色变浅C.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D. 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起固定作用13.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增殖时,不需要下列哪种酶参与()A. 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C. 解旋酶D. ATP水解酶1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TP的三个高能磷酸键中有一个是容易断裂也容易形成的B. 无论有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只要是活细胞都能合成ATPC. 人体内ATP的含量很大,所以能够供人体进行大量运动D.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有关,放能反应和ATP水解有关15.下列对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及其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PB.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相同的C. 密码的简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D. 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中不会发生损失16.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 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C. 1970年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一定为18%D.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17.如图表示四种不同的生物,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 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生物是颤藻和细菌B. 变形虫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线粒体和细胞核C. 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D. 颤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18.甲、乙两图均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图示,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70)(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7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苹果②呼吸道上皮③神经元④柳树⑤细胞内蛋白质、水等化合物⑥甲型H1N1病毒⑦某池塘中的所有的鱼⑧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⑨一片草地⑩某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B. ③②①④⑦⑧⑩⑨C. ③②①④⑧⑩⑨D. ⑤②①④⑦⑩⑨2.利用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的两个视野中的甲,由(1)变(2)的正确操作顺序()①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②调节光圈,反光镜③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②④①③D. ③①②④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细胞不具有细胞核,没有双螺旋结构的核酸B. 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C. 两类细胞中都含有2种五碳糖D. 两类细胞中都含有染色体、核糖体、细胞膜4.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肽键的是()①胰岛素②脂肪③固醇④染色体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①③④5.洋葱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 8B. 4C. 5D. 76.在一定条件下某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有关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照下线粒体产生的C02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被利用合成有机物B. 光照下两者的[H]发生氧化反应时都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C. 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TP比C5先减少D. 若突然停止C02供应,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DP比C3先减少7.如图是植物叶肉细胞内光能转化、储存和利用的部分途径。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过程的场所为叶绿体内膜B. ②过程ATP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为热能C. 除ATP外,③过程还需【H】D. 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状态下均能发生8.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B. 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C. 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 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増加了一倍9.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 T2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10.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77)(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7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0.0分)1.下列物质的基本组成元素可能相同的是()A.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B. 磷脂、DNA、RNAC. 纤维素、胰岛素、性激素D. 脂肪、淀粉、蛋白质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均能半自主自我复制B. 线粒体和叶绿体广泛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中C.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3.蓝藻和黑藻()A. 都具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都具有细胞壁,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C. 翻译都在核糖体上进行,共用一套密码子D. 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4.有关生物体内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可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鉴定还原糖,结果有砖红色沉淀B. 可用双缩脲试剂,在不加热情况下,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C. 用龙胆紫染色,可观察到染色体或染色质D. 花生装片用苏丹Ⅲ染色 3 分钟后,可用体积分数 95%的酒精去浮色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 发烧引起食欲减退主要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活C.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与酶分子自身的形状有关D. H2O2溶液中加入H2O2酶后出现大量气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6.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 x(mol),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 y(mol)。
以下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 0.5ymolB. 有氧呼吸产生的 O2量为(6x-y)molC. 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量为(6x-2y)molD. 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6x-3y)mol7.下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被动运输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B. 线粒体产生的 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C. 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 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D.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载体协助,都有最大转运速率9.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过程为暗反应,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 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④过程需水参与C. ③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D. ①②③④过程可以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作物合理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光能B. 大田种植“正其行,通其风”,能提高作物对CO2的利用率C. 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作物的“光合午休”程度D. 白天与夜间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大棚蔬菜产量11.鸟类为ZW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则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为()A. 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B. 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C. 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D. 鸟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1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 衰老细胞会出现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C. 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D. 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或产生了甲胎蛋白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13.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A. 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 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 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1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B. 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一定表达为新的性状C. 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基因的数量D. 染色体变异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1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 人类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C.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D. 正常情况下人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含有的X 染色体最多为2条16.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变形虫也能进行减数分裂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③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④若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⑤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比有丝分裂长,因为细胞要连续分裂两次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③④⑤17. 番茄红果是黄果的显性,二室果是多室果的显性,长蔓是短蔓的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练习卷 (8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下列有关 N 元素的存在部位说法错误的是()A. DNA 中的 N 元素存在于碱基中B. 通常蛋白质中的 N 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C. 氨基酸中的 N 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D. ATP 中不含 N 元素2.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中一定有DNA的复制B. 细胞分裂中一定有染色体的变化C. 细胞分裂中不一定出现细胞板D. 能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3.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b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均可能是被动运输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跨膜运输可用b表示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可以以a的方式进入组织液4.下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表格是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所设计的实验及操作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c点酶促反应速率较低,可适当升高温度提高反应速率B. 图中a点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即表示该酶的最佳酶活性C. 表格中试管B将温度降低至37℃保持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仍呈现蓝色D. 表格中X处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5.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B. 癌细胞易扩散、转移与癌细胞膜上的成分改变有关C.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调控细胞周期的正常基因D. 正常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突变成为原癌基因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C. 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D.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4.0分)7.细胞自噬是继细胞凋亡后,当前生命科学最热的研究领域。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自噬泡的形成与______(填细胞器)有关。
自噬泡与含有水解酶的小泡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性。
(2)已知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与某种介导分子结合才能进入溶酶体,若不结合很难进入溶酶体,这说明介导分子与溶酶体膜受体之间的结合存在______,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3)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最适pH为5.0左右,但是细胞质基质的pH一般是7.2左右,这种差异能防止溢出的水解酶______。
由此也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4)自噬性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除图中排出细胞外,还有的去向是______。
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8.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镉浓度对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对照组低浓度隔组高浓度隔组总叶绿素含量/(mg•g-1) 3.537 3.3420.853叶绿素a/b(比值) 3.975 3.8787.246(1)为得到表中的有关数据,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这种方法提取色素的原理是______,提取色素时加入适量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
分析上表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______。
(2)该科研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浓度镉组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据此推测,高浓度镉组植物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9.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图装置。
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Ⅰ.实验步骤(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______,装置乙作对照。
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进行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甲、乙两装置D中放入______.②把装置甲、乙放在______.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甲装置______ (填左或右移)1.5cm乙装置右移0.5cm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甲装置______ (填左或右移)4.5cm乙装置右移0.5cmⅡ.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以葡萄糖增减量作为衡量指标,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g/h;白天光照15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度的变化对呼吸作用影响)10.如图是某个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1)在该个体的______(器官)中可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的分裂相;丙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
(2)就染色体行为来说,甲、丙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3)甲细胞中染色体1上的A与染色体2上的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丙细胞中染色体3上的A与染色体4上的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甲、乙、丙三细胞分别位于图丁中______段(填序号①一⑥)。
11.基础知识填空:(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______种类和数量越多。
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能直接转化,高尔基体膜与______膜、______膜通过囊泡发生间接转化。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
(3)经过细胞呼吸,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变为______。
(4)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形成的[H]的去路分别是____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解:A、DNA 中的 N 元素存在于碱基中,A正确;B、蛋白质中的 N 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B正确;C、氨基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C正确;D、ATP 的组成元素为C、H、O、N、P,D错误。
故选:D。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3、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进而形成蛋白质,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识记蛋白质的结构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2.答案:B解析:解:A、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A正确;B、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变化出现,B错误;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动物细胞则无此现象,C正确;D、能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D正确。
故选:B。
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
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答案:D解析:解:A、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a表示自由扩散,b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所以可用方式b表示,B正确;C、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因此其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正确;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会产生CO2,D错误。
故选:D。
分析曲线图: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能量的供应,可能会影响方式b,但不影响方式a。
此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物质扩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答案:B解析:解:A、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在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前,此时酶促反应速率较低,原因是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适当升高温度可增强其活性进而提高反应速率,A正确;B、图中a点所对应的反应速率最高,此时酶的活性最强,该点对应的温度即表示该酶催化反应的最佳温度,B错误;C、表格中试管B所处的温度是50℃,此时改酶已经变性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是水解,故将该试管的温度降低至37℃保持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仍呈现蓝色,C正确;D、试管A所处的温度是37℃,为改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可将淀粉催化水解,故最后滴加碘液后不变蓝,D正确。
故选:B。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
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5、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