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琴俱亡》参考答案
人琴俱亡练习题
人琴俱亡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解释加点的字。
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何以..都不闻消息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因恸绝.良久2.本文选自,是记载的笔记小说。
作者,的文学家。
3.翻译下列句子①.何以都不同消息?此已丧矣。
②.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答:③.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答:二.阅读理解、分析1.对这篇文章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A.子猷由于听不到一点子敬生病的情况,推测子敬已死,坐着车子去悼念他,一点都不悲伤。
这是因为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子敬在九泉下相见了。
B.王子猷和王子敬都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王子猷对哥哥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哥哥的深厚情谊。
C.子猷开始是“了不悲”“都不哭”,后来见到“人琴俱亡”,就“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说明子猷的死,一是病重,二是过分悲伤所致。
D.课文的语言十分简洁。
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悬念迭出,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个性。
试举例分析《人琴俱亡》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的。
答: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⑫怀民亦未寝()⑬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念无与为乐者()(5)庭下如积水空明()(6)盖竹柏影也()2.翻译句子。
3分⑪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人琴俱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人琴俱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案: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翻译: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
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释义:
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的儿子
亡:死去,不存在。
都:总,竟。
了(liǎo):完全。
舆(yú):轿子。
调:协调。
“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 人琴俱亡习题精选第一百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人琴俱亡习题精选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以/都/不闻消息B、何以/都不/闻消息C、何/以都/不闻消息D、何/以都不/闻消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句子和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
萍还有水流可藉,依我看:________________。
A、远在异国他乡的人,就像没有水流可以凭借的浮萍。
B、“人生如梦”——终是虚幻一场。
C、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D、如絮的人生,在春天翻飞飘落。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李校长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B、在政府及教育界知名人士的努力下,《隆中对》终于被编入了新教材。
C、书法家米芾的故居是襄樊市新修建的汉江“外滩”。
D、能否增强法律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证。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______,表现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读课文《人琴俱亡》,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①何以都不闻______消息?② ______便径入坐灵床上。
③ ______月余亦卒。
【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人琴俱亡》中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这个“不调”说明了什么?【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如何理解《人琴俱亡》中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课文《人琴俱亡》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故事《人琴俱亡》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解释划线字。
全国初二初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初二初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其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月余亦卒()(2)便索舆来奔丧()(3)便径入坐灵床上()(4)弦既不调()2.翻译下列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引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4.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1)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病重B.语时了不悲结束C.因恸绝良久很D.子敬素好琴向来三、文言文阅读1.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琴不调”原因可能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琴俱亡》这篇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不是矛盾?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鼓琴吊丧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凉山州2022中考彝语文答案
凉山州2022中考彝语文答案一、语言运用题:(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一项是()(2分)A、岷山(mín)遨游(áo)琐屑(sǒu)晕眩(xuàn)B、逶迤(yí)蜷曲(juǎn)闪烁(shuò)愠怒(yùn)C、嫣红(yān)女红(gōng)哽咽(gěng)蹊跷(xī)D、焦灼(zhuó)踌躇(chú)殷切(yīn)踱步(duó)2、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3、请从下面的报道中提炼新闻要点:(20字左右)(2分)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
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新闻要点:4、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
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久,就会感觉到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已只好跳槽。
他觉得很①(沉痛无奈),就把烦恼向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②(倾诉反映)。
老人说:“你换了这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啊。
因为________。
”有些人总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真正的“伯乐”来赏识自己。
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
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
人琴俱亡习题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月余亦卒.()(2)便索舆.来奔丧()(3)便径.入坐灵床上()(4)弦既不调.()答案:(1)死(2)轿子(3)一直(4)协调2.翻译下列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引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答案:(1)因∕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4.填空。
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阅读全文,回答5~8题。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病重B.语时了不悲结束C.因恸绝良久很D.子敬素好琴向来【解析】选B。
“了”在句中的意思是“完全”。
6.翻译下列句子。
(1)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子猷)就要轿子来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2)(子猷)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7.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琴不调”原因可能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琴和子猷内心心情两个角度来分析。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人琴俱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参考答案: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作者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南朝宋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译]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②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③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译]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4、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答]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5、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答]一往情深口若悬河望梅止渴等。
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答]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答]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索、径、掷。
9、课文开头写子猷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答]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答]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1*10)子猷.病笃.索舆.奔.丧好.琴掷.琴恸.绝亦卒.不调.了.不悲二、解释加点字(1*25)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便索舆...来奔丧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掷.地云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语.时了.不悲子敬素好..琴三、填空(1*7)1、本文选自,是记载的笔记小说。
作者,人,的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表现了。
四、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1*8)1、因恸绝良久2、月余亦卒3、子敬素好琴4、便径入坐灵床上5、便索舆来奔丧6、此已丧矣7、何以都不闻消息8、都不哭五、翻译下列句子(2*7)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语时了不悲。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六、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1*3)1、何以都不闻()消息?2、()便径入坐灵床上。
3、()月余亦卒。
七、问答:1、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2)2、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2)3、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2)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4)5、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3)7、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2)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3)9、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3)10、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2)11、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4)诗句:谚语:12、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4)附:答案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1*10)子猷.yóu病笃.dǔ索舆.yù奔.丧bēn好.琴hào掷.琴zhì恸.绝tòng亦卒.zǘ不调.tióo了.不悲liǒo二、解释加点字(1*25)俱.病笃.都(病)重而.子敬先亡表承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蔡邕听琴阅读训练苏教版
蔡邕听琴吴人有烧桐以爨①者,邕闻火烈②之声,知其良木,因③请而裁④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⑤名⑥曰“焦尾琴”焉。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⑦邕者,比⑧往而酒已酣焉。
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⑨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
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⑩来,至门而⑪去。
”邕素⑫为乡邦所宗⑳二,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⑬。
弹琴者曰:“我向鼓⑭弦,见螳螂方向⑮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⑯。
吾心耸然,惟⑰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⑱于声者乎⑲?”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阅读练习1.解释:①名②屏③潜④却⑤耸然⑥莞然2.翻译:①比往而酒已酣焉②邕素为乡邦所宗③邕具以告④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3.理解:从“蔡邕听琴”的角度看,这则故事要说明参考答案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解释①爨:烧饭②烈:同“裂”③因:于是④裁:剪⑤时人:当时的人⑥名:n→v,命名⑦召:同“招”,招待⑧比:等到⑨潜:偷偷地⑩向:刚才⑪而:表转折,却⑫素:向来⑬怃然:失落的样子⑭鼓:弹奏⑮方向:正对着⑯却:后退⑰惟:只是希望⑱形:表现⑲岂...乎:难道...吗?⑳宗:尊重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译文: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
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3《人琴俱亡》基础过关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3《人琴俱亡》基础过关苏教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俱.病笃2.而.子敬先亡。
3.都.不闻消息4.语.时了.不悲5.便索舆.来奔丧..6.子敬素.好琴7.弦既不调.8.掷.地云9.因恸绝良....久,10.月余亦卒..。
二、翻译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3.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4.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原句。
2.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何以/都/不闻消息 B.何以/都不/闻消息C.何/以都/不闻消息 D.何/以都不/闻消息3.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4.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5.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6.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7.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8.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并写出两句。
《人琴俱亡》基础过关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俱.病笃都;2.而.子敬先亡。
表承接,不译3.都.不闻消息总、竟;4.语.时了.不悲说话;完全;5.便索舆.来奔丧..轿子;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6.子敬素.好琴向来,一向;7.弦既不调.协调;8.掷.地云投掷,抛掷,扔;9.因恸绝良....久,于是,就;痛哭,极度悲哀;很;气息中止,死亡;10.月余亦卒..。
也;死;二、翻译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有答案
语文期中练习卷姓名一、积累运用共20分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fēng zhúcán niá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着名科学家始终juànlià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2.根据要求默写;8分①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②泊秦淮中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 , ;”③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 ;”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就是着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④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 ;”⑤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 , ;”⑥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 ;”⑦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⑧写出一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 , ;”3.同学们课外收集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班级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了一次交流会,班主任、语文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或一段结束语;文字限在100字以内;4分4.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3分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5.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3分①明长城东起,西至;②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说、一句俗语或诗句;人物传说俗语或诗句③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长城吗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14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齐国国君;②霁jì:天放晴;③被:同“披”;④陛:皇宫的台阶;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其实味不同7.解释下列加重的字;4分①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晏子避席对曰③晏子入见,立有间④逸而知人之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②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9.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答:10.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2分答:二阅读人琴俱亡,完成下面四道题;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1何以都不闻消息2语时了不悲3子敬素好琴4因恸绝良久12、翻译下列句子;2分1语时了不悲;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13、本文表现的是兄弟情;人们一般在形容兄弟之情深厚时,用人身上的某部位来打比方;你知道这个比方吗把它写出来;1分14、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这个“不调”说明了什么2分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习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5、写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1分16、文中用哪些词语具体地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2分17、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原因是什么2分18、“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表现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2分19、“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表达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2分四11分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我们顶着天啦”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节选自老山界20.选文第①⑦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分第①自然段:第⑦自然段:2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2分22.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分2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2分24.选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很传神,试举例分析心理活动的作用;2分五母亲的诗15分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16.文章写了母亲给“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①②17.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属于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8.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说说此句的深刻含义;3分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20.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爱子故事吗请写两个来;2分相关链接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这样一组镜头:狐狸的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是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着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21.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方法;看完故事,想想文中的母亲,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如何教育子女这一问题的认识;3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2分人会长大,花会枯wěi /垂挂下一季浓密期盼的感觉很长/一旦欢悦zh àn放的时刻真短/啊,在变幻的天空次第消失的云朵/曾经一切都在眼前,伸手可及/故乡和童年并chí在绿荫的梦中/时光以高速前行/夺走我亲情和不jiě事的年少;——选自席慕容时间2、古诗文默写;8分① ,大渡桥横铁索寒;②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诗句是:“, ”,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③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 , ;”④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3、请写出两句有关赞美亲情的诗句或名言;2分①②二运用共10分4、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5,对下面的这段文字与标点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4分1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渡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国家和个人,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6、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征集活动已面向海内外,公开、公平地进行,力求征集和评选出能够代表中国,并为世界人民喜爱的吉祥物;请你向奥运会推荐一件吉;4分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说出你的发现;材料一:几乎每一年,我们的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学竞赛,都能够获得一块又一块金牌;一方面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金牌选手”与“读书高手”,而另一方面,我们却又缺乏世界级的大科学家;我们的学生在中学都行,而一到成年就不行了;奥赛金牌那么多,而诺贝尔奖我国至今没有人获得;材料二:在我们小学的课堂测试中曾发生过这样的事:老师出的题目是“冰融化后变成了”;有学生答案为“春天”被判错;老师说,答案应该是“水”;材料三:据报道:1998年高考的语文卷子在“战胜脆弱”的作文题中出现了大量雷同,竟有许多考生因为要战胜脆弱,便编造自己的父母亡故,然后在文中大谈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二、阅读理解共44分一阅读选文我的母亲,回答 8—12题;共14分,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8、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清算”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分9、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2分10、选文在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3分11、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充满了关心爱护,请你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中最动情的那一瞬间;3分12、结合上文,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对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作出简要评价;4分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圣人非所与熙.也②齐人固.善盗乎③吾欲辱之,何以.也④晏子避席..对曰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19、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20、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4分三、写作40分22.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亲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一、1.风烛残年眷恋2.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⑤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3.略4.将“使”删去去开发那辽阔的大西北让塔克拉玛干沙漠重新披上绿装; 5.①鸭绿江嘉裕关②秦始皇、蒙恬等孟姜女哭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等③示例:长城是我心中的彩虹;二、一6.其/实味/不同7.①捆绑②座位③一会儿④舒服安逸、安乐、安闲8.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9.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10.示例: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二11.第①自然段写火把是为了说明它的“之”字形形状,火把跟星光相接,暗示路陡山高;第⑦自然段写火把,展示了“奇观”的细节,描写细致、生动;12.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13.喊声笑声传达出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14.如: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15.如“横着心躺下去”,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苦的态度;三16.下雪时,母亲送我去上学;找不到工作时,母亲给我以鼓励;17.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18.比喻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19.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20.孟母三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子杀猪——教育孩子要讲信用;5.1总、竟2完全3弹琴4痛苦;极度悲伤6.1说话时完全不悲伤;2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7.手足情8.提示:“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说,言之成理即可9.买橘送别10.用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11.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道出父亲不肯让“我”去,一定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全都置之度外了;12.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了;怕父亲劳累摔倒,体贴、心疼父亲;13.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记,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的深挚的爱;1、萎、绽、驰、解2分,答对两个得1分;2、①金沙水拍云崖暖;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③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化作春泥更护花;共8分;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3、参考示例:2分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程允升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二共10分4、参考: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2分5、修改参考:1在“誉为‘真话的大书’”之前添上“被”2“由其”中的“由”改为“尤”3“忏悔录”改为忏悔录4“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中的“发出”改为“提出”;5删去“从前”或“以往”6“一渡”中的“渡”改为“度”7“因此”改为“因为”8“国家”与“个人”位置调换4分;改对1处给1分,给满4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给分;6、不设统一答案,如“中国龙”、“熊猫”、“孙悟空”等,推荐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分三4分7、我们的教育是老师喜欢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答题的对与错,结果是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好多学生不敢说真话、诉真情;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二、共44分一共14分8、清算,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使用“清算”一词,表现了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2分,含义1分,作用1分9、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意思对即可,只要能体会母亲矛盾的心情即可2分10、不设统一答案;如:“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3分,举例得1分,说理由得2分;11、不设统一答案,内容只要能写出母爱让你感动的瞬间即可得2分,语言要求通顺,得1分;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12、课文中的母亲和材料中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她们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可取之处;课文中的母亲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并用自己的爱温暖孩子受伤的心,但面对丈夫的“棍棒”教育,虽然心疼却不能阻止2分;材料中的母亲教子严格,处罚孩子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在惩罚的过程中还很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有时过于严厉了,体罚毕竟是不可取的;2分意思对即可三12分17、①同“嬉”,可玩笑; ②本来③用④离开座位,表示郑重;2分;答对两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18、①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②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19、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2分,意思对即可;。
《人琴俱亡》阅读附答案
《人琴俱亡》阅读附答案人琴俱亡(14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
(4分)俱病笃( ) 弦既不调( ) 了不悲( ) 都不闻消息( )参考答案:小题1:AE小题1: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小题1:先前子猷“了不悲”,“都不哭”,那是强抑悲伤,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后来却“恸绝良久”,是因为见到弟弟“人琴俱亡”的悲凉境地,再也压抑不住悲伤。
哭与不哭,都表示对弟弟深切的悼念。
小题1:望梅止渴、口若悬河、才疏志大、肃然起敬、略见一斑、新亭对泣、一往情深等。
小题1:试题分析:A俱是都的意思,E中的而表顺接,可译为"然后"故相同.另外B中加点的字,前一个为向来,平素.后一个为白色.C中的加点字,前一个为死,毁之意,后一个为逃跑之意.D中的加点词前一个是为什么的意思,后一个是"凭什么"的意思.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句中的关键词有“恸”“绝”“卒”把词语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了不悲”“都不哭”不是不悲伤,而是悲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恸绝良久”是因为“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知子敬人琴俱亡而再也无法抑制悲痛。
小题1:试题分析:“对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要有所了解,知道的越多,可选择的余地越大,得分的几率越高。
这时一定注意要挑选自己确定准确无误的写出来。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反思《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反思》这是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人琴俱亡》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第一部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子猷(y嶾\plainu)便索舆来奔丧(y抃\plain)B.便径入坐灵床上(j孿\plainng)弦既不调(xu俓\plainn)C.掷地(zh孿\plain)俱病笃(d揬\plain)D.因恸绝良久(t怽\plainng)月余亦卒(z抃\plain)2.本文选自,作者是南朝文学家。
(2分)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6分)①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笃:)②语时了不悲(了:)③便索舆来奔丧(舆:)④子敬素好琴(素:)⑤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径:)⑥弦既不调(调:)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3分)5.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3分)6.下面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于运用简洁含蓄,精炼传神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B.一些字词的运用准确而恰当,隽永凝练,生动地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C.文中一个“掷”字就把子猷对子敬的哀痛表现到了极点。
D.文章语言形象生动,把子猷的神情、外貌、动作、语言都描绘得细腻而真实。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人们常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B.王子猷了不悲是因为他认为生死乃自然之理。
C.王子猷在子敬去世之后不哭,是因为他悲伤到了极点,而不能发泄出来。
D.在王子猷看来,子敬的琴与子敬是密不可分的,子敬去世了,琴也是无意义了。
8.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比喻什么?(2分)9.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4分)①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又想表现什么主题?②子猷与子敬是兄弟,为什么子敬去世了,子猷“了不悲”呢?第二部分:(一)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苏教版八上语文 13人琴俱亡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子敬素.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月余亦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
(1)子敬素好琴(2)何以都不闻消息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人们常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B.王子猷“了不悲”是因为他认为生死乃自然之理。
C.王子猷在子敬去世之后不哭,是因为他悲伤到了极点,而不能发泄出来。
D.在王子猷看来,子敬的琴与子敬是密不可分的,子敬去世了,琴也是无意义了。
二、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5~8题。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便索.舆来奔丧()(2)弦既不调.()(3)因.恸绝良久()6.翻译下列句子。
(1)因恸绝良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时了不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充分表现了子猷子敬的兄弟情深,请把你知道的表达手足情深的诗句和俗语写在下面。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美文品析(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9~12题。
鼓琴吊丧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世说新语·伤逝》)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人琴俱亡》练习 (新版)苏教版
十三人琴俱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子猷.( ) 病笃.( ) 舆.( ) 恸.绝(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子敬先亡( ) (2)语.时了不悲()(3)便索.舆来奔丧( ) (4)弦既不调.( )3.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4.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都/不闻消息 B.而/子敬先亡C.语时/了不悲 D.因恸/绝良久5.补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人物。
(1)何以都不闻( )消息? (2)( )便索舆来奔丧。
6.翻译句子。
(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
7.根据要求写词语或句子。
(1)请写出两个形容人与人关系亲密、感情深厚的成语。
(2)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手足之情是如此神奇,它能驱散生命中的阴霾;手足之情是如此美丽,它能像花儿一样在心中盛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人海茫茫,兄弟姐妹情,恰似一缕清新的春风拂过,不经意间沁人心脾。
学完《人琴俱亡》后,你们班级拟组织一次以“兄弟情,手足谊”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个开场白。
(2)中秋将至,请给你的兄弟姐妹拟写一条短信,送出你的问候。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子猷问左右..( ) (2)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 ) (4)月余亦卒.( )10.根据提示,将本文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弹琴→________11.简述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
《人琴俱亡》随堂检测
《人琴俱亡》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子猷()病笃()了()不悲舆()不调()恸()绝2.解释下列加点词。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而子敬先亡。
(3)何以都不闻消息。
(4)语时了不悲。
(5)便索舆来奔丧。
(6)子敬素好琴。
(7)便径入坐灵床上。
( 8)弦既不调。
(9)因恸绝良久。
(10)月余亦卒。
3.《人琴俱亡》选自作者是,他是(朝代)文学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 ”4.文中说“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的原因是:5.《世说新语》中很多故事发展为成语《人琴俱亡》发展的一个成语是。
这则故事表现了:6.翻译句子:(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
二、阅读理解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同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7.解释加点字。
(1)何以都不闻消息(2)弦既不调(3)人琴俱亡(4)因痛绝良久8.简单概括本文大意。
9.简述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
10.找出课文中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的语句。
11.你是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话的?1.试分析概括一下本文的结构内容。
明确:本文记叙了王子敬死后,王子猷不顾病体去奔丧,并悲痛至死的故事,反映了兄弟两人至深的感情。
全文共两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写子猷奔丧。
先交代兄弟二人皆病重,子敬先死。
由于久没有子敬的消息,子猷推断弟弟已经不在人世,于是急忙去奔丧。
第二部分(2)写子猷恸绝。
子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哀悼弟弟。
由于不胜其哀,“月余亦卒”。
2.文中第一段中,王子猷猜到弟弟已经去世,为什么“语时了不悲”、“都不哭”?参考:是因为他自知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3.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明确:语句有:“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练习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课时速达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月余亦卒.()(2)便索舆.来奔丧()(3)便径.入坐灵床上()(4)弦既不调.()答案:(1)死(2)轿子(3)一直(4)协调2.翻译下列句子。
(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引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答案:(1)因∕恸绝良久(2)子敬∕速好琴(3)便∕径入坐∕灵床上(4)何以∕都不闻消息4.填空。
文中最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之情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阅读全文,回答5~8题。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病重B.语时了.不悲结束C.因恸绝良.久很D.子敬素.好琴向来【解析】选B。
“了”在句中的意思是“完全”。
6.翻译下列句子。
(1)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子猷)就要轿子来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2)(子猷)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7.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琴不调”原因可能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琴和子猷内心心情两个角度来分析。
文言文阅读。(甲)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
文言文阅读。
(甲)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肝肠寸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世说新语.伤逝》)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相同或意思相近的两项是()和()A、王子猷、子敬俱病毒寡人反取病焉B、因恸绝良久良多趣味C、因恸绝良久至便即绝D、月余亦卒卒用其人E、破视其腹中其实味不同F、而子敬先亡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猷子敬兄弟情深,然而,子猷奔丧却有很多反常行为,如“了不悲”“都不哭”,又如弹琴、掷琴等,请问你是怎样理解他这种行为的请从题中举一例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其文化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
古人常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譬如:伯牙绝弦、戴逵破琴、广陵散绝等等。
请选择其中一则典故,也可写你所知道的其它相关典故,并写出琴主借琴抒发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E2、①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
一个多月后,(王子猷)也去世了。
②幼猴的妈妈沿岸一直跟着,哀鸣哭号,走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去。
最后母猴跳到船上,刚落甲板就气绝身亡。
3、①不是真的“不悲”“不哭”,而是压抑悲痛,所以才有“恸绝”,睹物思情,悲痛就爆发出来了。
《人琴俱亡》课外拓展练习题
《人琴俱亡》课外拓展练习题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表达了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下面这篇文章也是选自《世说新语·伤逝》,阅后完成文后题目。
王东亭①与谢公②交恶。
王在东闻谢丧,便出都,诣子敬,道欲哭谢公。
子敬始卧,闻其言,便惊起曰:“所望在法护。
”王于是往哭。
督师刁约不听前,曰:“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
”王亦不与语,直前哭,甚恸,不执末婢③手而退。
【注释】
①王东亭:即王王旬,小字法护。
他原是谢公的女婿,后离婚,故与谢公交恶。
②谢公:即谢安,字安石,晋吏部尚书。
累迁太保,录尚书事,赠太傅。
故又称谢太
傅。
③末婢:即谢琰,小字末婢,谢安少子。
1、给加点字注意并解释。
(1)交恶.()
(2)诣.子敬()
(3)王亦不与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望在法护。
(2)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王东亭对谢公有深厚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人琴俱亡》参考答案
阅读《人琴俱亡》参考答案
阅读《人琴俱亡》,完成13~15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
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
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13、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____________(2)何以都不闻消息___________
(3)弦既不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恸绝良久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15、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
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
参考答案:
13.(1)都(2)总,竟(3)协调(4)痛哭,极度
悲哀
14.(1)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15.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此时子猷想以一种独特的悼念方式来表达痛苦与思念,等到”弦既不调”时,内心的悲痛无法排遣,所以”恸绝良久”。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①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②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语时了不悲
(3)便索舆来奔丧(4)子敬素好琴
(5)恸绝良久(6)月余亦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分)①
②
20.子猷、子敬兄弟情深,而文中却说“语时了不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分)
21.文中写到“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使弦“不调”?(2分)
参考答案:
18.见教参。
19.见教参。
20.这可以说是子猷悲痛到极点才作出的反应,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21.①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置久了。
②王子猷睹物思人,悲伤过度,不能调琴。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