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物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ROHS管理规范

ROHS管理规范

ROHS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是欧盟制定的一项针对电子电气产品的环保指令,旨在限制和减少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ROHS管理规范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电子电气产品时,需遵守ROHS指令的相关要求,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

二、适合范围ROHS管理规范适合于所有生产和销售电子电气产品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创造商、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等。

三、要求和措施1. 禁用物质清单根据ROHS指令,企业需要禁止使用以下物质或者元素: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

企业应建立并维护禁用物质清单,并确保产品中不含禁用物质。

2. 供应链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明确ROHS指令的要求,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ROHS要求的材料和零部件。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如与其解除合作关系或者要求其改进。

3. 材料管理企业应建立材料管理制度,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

对于涉及到禁用物质的材料,企业应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并保留相关检测报告和记录。

4. 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浮现禁用物质的污染。

包括但不限于严格控制原材料的使用、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培训员工的环保意识等。

5. 产品检测企业应建立产品检测制度,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ROHS检测。

检测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第三方认证等方式进行。

对于不符合ROHS要求的产品,企业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如住手生产、召回产品等。

6. 认证和标识企业应积极申请ROHS认证,并在产品上标识ROHS认证标志,以便消费者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识别和监督。

四、监督和处罚ROHS管理规范的实施需要受到监督和检查。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抽样检测、现场检查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监督。

rohs的管理制度

rohs的管理制度

rohs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有害物质限制指令(ROHS)的执行管理,促进企业环保意识的提升,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采购、销售及相关部门,所有从事ROHS相关工作的员工都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第三条ROHS指的是欧盟的有害物质限制指令,其目的是限制在电子电气产品中使用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第四条公司将建立ROHS管理小组,负责监督ROHS相关工作的开展,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ROHS管理小组包括主管领导、质量部门负责人、采购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负责制定公司ROHS管理制度,监督其执行。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应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互衔接,确保ROHS相关工作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第二章 ROHS管理要求第七条公司应建立ROHS产品台账,记录所有使用ROHS有害物质的产品名称、型号、供应商等相关信息。

第八条公司应对所有电子电气产品进行ROHS检测,确保产品中不含有ROHS禁用物质,必要时应及时关闭造成问题的生产线。

第九条公司应开展供应商管理工作,与供应商签订ROHS合规协议,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ROHS相关要求。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ROHS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ROHS问题。

第十一条公司应加强员工ROHS意识培训,确保员工了解ROHS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员工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责任感。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ROHS应急预案,一旦发生ROHS事故,能够迅速响应、排查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第十三条公司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建立ROHS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及时协调合作,共同推动ROHS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十四条公司应建立ROHS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ROHS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ROHS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第三章 ROHS责任追究第十五条对违反ROHS管理制度的员工,公司将按照公司规定的惩处措施进行处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禁用物品与行为管理制度

禁用物品与行为管理制度

禁用物品与行为管理制度1. 前言本禁用物品与行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维护办公环境的安全、卫生和良好的秩序。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公司员工,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全部员工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而且公司将会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

2. 禁用物品管理2.1 禁止携带或使用的物品以下物品在公司内禁止携带或使用:•1)易燃、易爆等不安全物品;•2)毒品、管制药品、仿制药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药品;•3)非法武器、刀具、枪支以及其他违法、违规的工具;•4)含有攻击性、羞辱性言论的物品(包含书籍、文件、文字、音视频资料等);•5)没有防盗标签或购物凭证的个人物品。

2.2 禁止私自携出的物品禁止员工私自将公司资产、文件、资料等带出公司。

对于需要带出的公司资产、文件、资料等,必需经过上级审批,并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登记。

2.3 禁止存放的物品以下物品不得存放在办公区域:•1)易燃、易爆等不安全物品;•2)违反环保标准的物品;•3)无关的私人物品;•4)污损、异味较大的物品。

3. 禁用行为管理3.1 禁止违反法律的行为公司员工禁止从事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包含但不限于:•1)偷窃、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2)传播淫秽、暴力、恐怖或者其他违法信息;•3)参加赌博、色情、赌球等非法活动;•4)有意损坏他人财物或企业财务利益。

3.2 禁止干扰工作秩序的行为公司员工禁止从事任何干扰工作秩序的行为,包含但不限于:•1)迟到、早退或无故请假;•2)私自使用工作时间进行个人事务;•3)滋扰其他员工的工作或休息;•4)擅自更改、删除或窜改他人工作记录。

3.3 禁止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公司员工禁止从事任何不正当竞争行为,包含但不限于:•1)泄露公司商业机密;•2)利用公司资源进行个人非法经营;•3)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4)参加竞争对手的非法活动。

4. 违规处理4.1 违规认定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进行以下程序进行违规认定:•1)排出不符合事实、不属于违规行为的情况;•2)收集相关证据,包含监控录像、目击证人等;•3)召集违规行为当事人进行听证;•4)由专责小组综合评定认定违规程度。

做好rohs禁用物质管理的十个步骤

做好rohs禁用物质管理的十个步骤

做好ROHS禁用物质管理的十个步骤在当今的产品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中,ROHS(Restricitons of Hazardous Substances)指令对于确保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至关重要。

ROHS指令限制了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元素的使用。

因此,对于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公司来说,ROHS禁用物质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做好ROHS禁用物质管理的十个步骤:1.明确ROHS指令要求:首先,了解ROHS指令中对禁用物质的具体规定,包括限制的元素种类、含量限制等内容。

2.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与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确保他们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ROHS指令的规定。

3.开展物质分析:对产品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物质分析,确保不含有ROHS禁用物质。

4.建立管理流程:制定ROHS禁用物质管理的标准流程和程序,包括审查、审批、监控和记录等环节。

5.员工培训:对相关员工进行ROHS指令和禁用物质管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6.建立合规检测体系:建立相应的检测和监测机制,确保产品符合ROHS指令的规定。

7.产品测试和认证: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ROHS指令相关的测试,并获得合格的认证。

8.持续改进:定期评估ROHS禁用物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9.应急预案:制定ROHS相关问题的应急预案,保障产品合规性和公司声誉。

10.公共关系管理:建立与政府、机构和消费者的沟通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相关问题,保障合规和企业形象。

总之,做好ROHS禁用物质管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以上十个步骤的执行,公司可以有效遵守ROHS 指令要求,确保产品环保安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禁用物质报告

禁用物质报告

禁用物质报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禁用物质逐渐成为重要的话题。

禁用物质指的是在产品或生产过程中使用被认为有害的物质,如铅、汞等。

为了确保产品安全、环境友好,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禁用物质报告制度,要求企业披露产品中是否存在被禁用物质。

本文将探讨禁用物质报告的重要性、国际标准以及企业应对措施等方面。

一、禁用物质报告的重要性禁用物质报告的意义在于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

被禁用的物质往往是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铅与汞会积聚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会导致各种疾病,而地球的生态环境也因为这些物质的排放而受到破坏。

禁用物质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这些有害物质的监管,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禁用物质报告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国际标准禁用物质报告遵循的国际标准是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发布的《限制物质清单(REACH Annex XVII)》。

该《清单》列举了一系列被禁用和限制的物质和用途,如铅、汞、巴豆酸等。

企业需要将自己产品中存在的这些物质披露出来,确保产品和生产过程符合标准,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三、企业应对措施针对禁用物质报告,企业除了遵守国际标准,还要实施以下措施:1.完善物质数据管理体系。

建立物质报告数据库,将含有禁用物质的产品和生产材料及时记录在案,方便日后披露。

2.加强供应链管理。

企业不仅要把自己的物质控制好,还需要对供应链进行管理,确保不会有禁用物质流入到企业产品中。

3.定期检测产品中禁用物质的含量。

定期对产品中的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寻找潜在的问题。

4.引入环保材料和替代技术。

为了避免使用禁用物质,企业应该考虑引入更环保的材料和替代技术,例如可降解塑料材料、替代卤素材料等。

四、结语禁用物质报告可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达和履行。

在执行时,企业应该从源头控制材料使用,完善物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引入环保技术,建立健全的物质数据库,确保物质披露符合国际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形象。

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

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

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以下是一些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的主要内容:1.禁用物质清单:制定一个包含相关禁用物质的清单,明确指出不允许使用的物质、原材料或产品。

2.入库核查:对进入工作场所的原材料、产品等进行核查,确保没有包含禁用物质。

3.使用替代物质:鼓励使用无毒或对人体无害的替代物质,例如使用环保型清洁剂代替有毒清洁剂。

4.标识和警示:对潜在的禁用物质进行标识和警示,明确告知员工相关危险性和注意事项。

5.培训和教育:定期向员工提供禁用物质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相关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

6.监测和检测: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空气、水源等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禁用物质的排放和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7.废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处理,确保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或危害员工健康。

8.紧急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对禁用物质意外泄漏、事故等情况的紧急措施,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9.外部合规要求:遵守国家和地区有关禁用物质管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符合外部合规要求。

10.审查和改进:定期审查和评估禁用物质管控程序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同时,为了有效执行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组织和管理层需要:1.为禁用物质管控制定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包括财力、物力和人力,确保禁用物质管控程序的实施。

3.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检查禁用物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及时报告和解决问题。

4.对禁用物质管控制度进行审查和改进,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之,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是企业保护员工健康和保持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措施,有效执行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可以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范本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范本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电器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使用,加强有害物质管理,提升电子产品的环境友好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器电子产品,是指利用电力、磁力、电磁波、光线等形式,经过一定工艺而制成,用于生产、生活、办公、通讯、交通等领域的设备和用品。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有害物质,是指在电器电子产品中存在并具有一定危害性的物质,包括汞、铅、镉、六价铬、多溴联苯醚(PBDEs)等。

第五条本办法的管理目标是促进电器电子产品的绿色生产和消费,降低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实现循环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六条生产、销售和进口电器电子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和安全标准,严禁使用超出标准的有害物质。

第二章生产企业的责任第七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有害物质使用的范围、限制和控制要求。

第八条生产企业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和设备,确保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禁用的有害物质。

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不含禁用的有害物质。

第十条生产企业应当进行原材料的检测和筛查,确认原材料是否含有禁用的有害物质,并记录检测结果。

第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制定有害物质的使用计量和控制标准,确保电器电子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第十二条生产企业应当标记电器电子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和有毒有害物质信息,提供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

第十三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退换货机制,对于使用了禁用的有害物质的产品,应当及时召回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四条生产企业应当加强环境管理,合理处理电器电子产品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章销售企业的责任第十五条销售企业应当核实经销的电器电子产品是否符合有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禁止销售超出标准的产品。

ROHS管理规范

ROHS管理规范

ROHS管理规范【背景介绍】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是指欧盟针对电子电气设备中有害物质的使用进行限制的一项法规。

该法规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ROHS管理规范是指企业在生产电子电气设备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符合ROHS法规的要求。

【ROHS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ROHS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禁用物质清单:ROHS法规明确禁止使用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设备。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使用这些禁用物质的情况,并确保产品不含禁用物质。

2. 材料声明:企业需要提供产品所使用材料的明确声明,包括材料的成份、含量和供应商信息等。

这有助于监督机构对产品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和验证。

3. 产品测试:ROHS管理规范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ROHS法规的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禁用物质的含量检测、材料成份分析等。

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并保留测试结果的记录。

4. 供应链管理:ROHS管理规范要求企业对供应链进行管理,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ROHS法规的要求。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材料的合规证明。

5. 标识和文档:ROHS管理规范要求企业对符合ROHS法规的产品进行标识,以便用户和监管部门能够识别。

标识内容包括ROHS符合性标志、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等。

此外,企业还需编制ROHS合规文件,包括材料声明、测试报告、供应商合规证明等。

【ROHS管理规范的实施步骤】为了确保ROHS管理规范的有效实施,企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ROHS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符合ROHS法规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

制度内容包括禁用物质清单的更新、材料声明的要求、产品测试的流程和标准等。

2. 培训和意识提升:企业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ROHS法规和管理规范的培训,提高其对ROHS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

禁用物质管控程序及要求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 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措施
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或消除风 险对禁用物质管控的影响。
06
CATALOGUE
禁用物质管控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禁用物质管控改进
总结词:成功实施
详细描述:某公司在禁用物质管控方面进行了改进,通过建立完善的管控程序和制度,确保产品中不含有禁用物质,提高了 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04
禁用物质标准
01
02
03
各国法律法规
各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 明确禁用物质种类和限量 要求。
国际标准
如欧盟REACH法规、美国 FDA等国际组织制定相关 标准。
行业规范
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 ,明确禁用物质种类和限 量要求。
管控物质清单
01
各国政府发布管控物质清单,明确禁用物质种类和限量要 求。
THANKS
感谢观看
采购与验收
采购控制
确保供应商不提供含有禁用物质的原材料或零部件。
验收检测
对采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检测,确保不含有禁用物质。
生产与使用
生产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确保不使用禁用物质,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使用记录
对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物质进行记录,以便追溯和监控。
废弃与回收
废弃物处理
确保废弃物不含有禁用物质,并按照 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
要点二
报告制度
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禁用物质 检测与监控结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沟通。
05
CATALOGUE
禁用物质管控要求
人员培训与意识
培训计划
01
制定针对禁用物质管控的培训计划,确保员工了解禁用物质清

禁用物质 管理制度

禁用物质 管理制度

禁用物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本管理制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员工,包括总部、分支机构、生产基地等所有单位。

第三条禁用物质是指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生物制品等,包括但不限于有毒危险化学品、致癌物质、致畸物质、致突变物质、兽药等。

第四条禁用物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做到防止禁用物质对员工和环境的损害,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条禁用物质管理应当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采购、仓储、运输、使用、处置等环节。

第六条禁用物质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预防原则、控制原则、信息公开原则、责任追究原则。

第七条禁用物质管理应当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健全禁用物质管理的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

第八条员工有权了解与其工作、生产环境相关的禁用物质信息,并有权参与禁用物质管理相关的决策。

第二章禁用物质管控第九条企业应当在市场准入机制、技术标准、产品质量管控等环节落实禁用物质管理要求。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机制,对采购的原材料、设备等进行禁用物质筛查和验收。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对进出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进行禁用物质审查,并建立档案备查。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中积极采取禁用物质替代技术、材料等,降低禁用物质使用量。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对使用的禁用物质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对禁用物质产品进行质量抽查,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的出厂,避免流入市场。

第三章禁用物质使用监管第十五条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禁用物质管理部门,负责禁用物质的使用、监管和处理相关工作。

第十六条各级各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禁用物质管理人员,并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禁用物质管理的专业水平。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禁用物质使用记录档案,包括日期、用量、用途等相关信息。

厨房原料禁用管理制度

厨房原料禁用管理制度

厨房原料禁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厨房原料禁用管理,规范厨房食品安全生产,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厨房生产单位,包括饭店、餐馆、饮食店等。

第三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食品原料的安全使用。

第四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厨房原料禁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现象。

第二章厨房原料禁用的管理要求第五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了解和掌握厨房原料禁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禁用原料名单,切实保障餐饮产品质量与安全。

第六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原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原料来源合法合规,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七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原料进货验收程序,确保不使用禁止的食材。

第八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原料库存管理制度,做好原料的分类、储存、使用和保管工作。

第九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做到食品溯源可追溯,追责可究查。

第十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厨房原料禁用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三章厨房原料禁用的监督检查第十一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定期对原料库存进行清查,确保不使用禁止的食材。

第十二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加强对原料采购渠道的监控,防止采购来历不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料。

第十三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原料使用记录,随时备查。

第十四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漏洞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厨房生产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监督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第四章厨房原料禁用的处罚措施第十六条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原料禁用管理的厨房生产单位,监管部门有权采取以下处罚措施:(一)责令整改,限期改正;(二)没收违规食材,责令销毁;(三)通报批评,公开曝光;(四)罚款,最高可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第十七条对于严重违规情况的厨房生产单位,监管部门有权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直至停业整顿。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为了维护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限制和管理势在必行。

因此,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变得尤为重要。

一、引言随着电器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电池、线路板、显示屏等组件中所含有害物质对个人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因此,以管理有害物质的使用,保障人类健康为出发点,制定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二、法律基础我国在环境保护以及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都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为制定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如《环境保护法》、《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办法》等。

三、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危害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铅、镉、汞、六价铬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毒性和潜在的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铅和镉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受损,汞和六价铬对环境具有较高的毒性。

因此,对于这些有害物质的使用需要进行限制和管理。

四、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制定依据制定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风险评估结果;3.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五、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原则制定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和严谨性原则:依据科学研究结果和风险评估,对有害物质的使用进行限制;2.可行性原则:制定的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在技术上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3.循序渐进原则:逐步限制有害物质的使用,以便企业和消费者有充分的准备和适应时间。

六、具体限制使用措施的制定制定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具体措施:1.明确禁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限制要求;2.建立有害物质使用信息的公示制度,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知情权;3.建立有害物质检测和监控体系,加强对电器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抽检;4.提供有害物质替代技术和材料的研发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限制物品管理制度

限制物品管理制度

限制物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单位对物品的管理,提高物品使用效率,保障单位财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职工及外来人员。

涉及单位公共物品,设备,资料,办公用品等。

第三章物品管理1. 物品的保管:单位人员在使用公共物品时,要做到爱护、经常保养、正确使用,不得随意移动、挪用。

2. 物品的借用:单位人员需要借用物品时,必须填写借用单,经过审批后方可借出,还要按借用期限如期归还。

3. 物品的清点:负责物品管理的工作人员应每天对物品进行清点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4. 物品的处置:对于已经报废、破损严重的物品,应及时做出处理,不得私自处理。

第四章责任制度1. 责任人:单位每个部门都应指定一名负责物品管理的工作人员,统一管理本部门物品。

2. 责任范围:负责物品管理的工作人员对本部门物品的使用、借用、保管等工作负有监督责任。

3. 责任追究:对于对物品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人员,单位将依据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五章处罚制度1. 对于丢失单位物品或造成损坏的人员,应按照物品的价值进行赔偿。

2. 对于故意挪用单位物品或私自处置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警告或开除处分。

3. 对于多次违反物品管理规定的人员,将做出相应的处理,直至开除。

第六章审批程序所有人员在借用单位物品前,必须填写借用单,经过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借出;在归还物品时,要填写归还单,经过工作人员核对后方可归还。

第七章其他规定1. 对于个人物品不得私自放置在办公室或者公共场所,如有需要可向单位申请专门储存空间。

2. 对于大型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操作,不得私自进行维修和修改。

3. 对于单位文件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存档标准进行妥善保管,不得私自销毁或外泄。

第八章结语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单位对物品的管理,提高物品使用效率,保障单位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希望全体单位职工和外来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单位物品的安全与完整。

管制物品的管理制度

管制物品的管理制度

管制物品的管理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防範危害國家安全以及社會穩定的管制物品的非法製造、販賣及使用,維護公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特訂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本管理制度所稱管制物品,是指對個人或社會有危害的物品,包括但不限於毒品、槍支、炸藥、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等。

第三條管制物品的管理,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范為先、依法管理、全面管理的原則,確保對管制物品的管理達到有機化、系統性、全面性。

第四條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管制物品管理的制度,依據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強管制物品的監督、監管、打擊和處置,堅決守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第二章管制物品的分類及管理第五條管制物品根據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預備管制物品和實際管制物品。

第六條預備管制物品是指尚未受正式管制但危害性較大,具有潛在危險的物品。

對預備管制物品的管理應落實事前預防、事中監管、事後處置的原則。

第七條實際管制物品是指已經被列為管制物品的物品。

對實際管制物品的管理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確保管制物品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

第八條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完善的管制物品監管機構,依法開展管制物品的分類、監督、監管和處置工作。

第九條對於預備管制物品應當及時進行檢測和評估,確定是否需要列入實際管制物品名單。

第十條對於實際管制物品,應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於許可證發放、庫存管理、運輸安全、使用監管等方面的規定。

第十一條管制物品的銷毀和處置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確保不會對環境和社會造成危害。

第三章罰則及法律責任第十二條對於製造、販賣、使用管制物品的違法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於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行政拘留、罰款等處罰。

第十三條對於違反本管理制度的規定,進行偷墾、藏匿、交易、運輸等非法活動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情節嚴重者,將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第十四條對於監管機構及相關部門不履行管理職責的,將予以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禁用物质管理程序

禁用物质管理程序

有害物质限量标准〔mg/kg〕
铅〔Pb〕1000
镉〔Cd〕100
汞〔Hg〕1000
六价铬〔Cr6+〕1000
多溴联苯〔PBB〕1000
多溴二苯醚〔PBDE〕1000
公司RoHS控制目标:
铅〔Pb〕100PPM+汞〔Hg100PPM〕+镉〔Cd〕5PPM+六价铬〔Cr6+〕100PPM< 100 PPM
其中镉〔Cd〕<5PPM 同时满足客户要求。

公司卤素控制目标:
氯〔Cl〕< 900PPM 溴〔Br〕< 900PPM 氯〔Cl〕+ 溴〔Br〕< 1500 PPM
6.3供给商来料管控:
供给商资格要求:
.1.1物控部依据公司开展战略、新产品开发、更换供给商或其它需要,开发新供给商。

.1.2.物控部人员进展市场调查,收集供给商相关信息,进展询价、议价及比价等商务洽谈,发出【供给商调查表】对供给商进展问卷调查。

必要时,可到供给商进展实地调
查。

新供给商须满足以下条件:
A.有正式营业执照,能提供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B.提供增值税发票或办理转厂;
C.产品符合我公司质量技术要求及环境有害物质限定要求;
D.价格合理;
E.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F所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RoHS标准,是否可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其原料供方与制程是否具备足够的控制能力。

.1.3.当供给商符合我公司要求时,供物控部人员将【供给商调查表】及相关资料提交物控部负责人审阅同意后,即可作为潜在合格供给商进一步评审。

.2.1物控部组织相关人员对供给商进展评审〔评审小组根据产品/材料的特点和其它实际情况选择以下评审方式〕:。

禁用物质管理制度

禁用物质管理制度

禁用物质管理制度1.目的本制度旨在严密管控禁用物质,以符合《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及其它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和客户的特殊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类型的产品设计、采购、检验、制造和交付整个过程。

3.名词定义3.1 《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3.2 禁用物质定义及含量限制3.2.1 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或客户要求而禁止使用的某种或某些物质;3.2.2 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或客户要求,某种或某些物质被规定了含量限制,禁止超过含量限制的物质也称为禁用物质;3.2.3 禁用物质含量限制:无石棉,铅或其化合物≤0.35%,汞或其化合物≤0.1%,镉或其化合物≤0.01%,六价铬≤0.1%,多溴联苯≤0.1%,多溴联苯醚≤0.1%(以上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3.3 管控物料:包括但不限于用于产品的所有原材料和外购外协件(如电镀、金属和非金属等物料)。

4.职责4.1技术部、采购部、品质部、制造部、销售部和仓库等部门负责禁用物质管理制度的执行,同时进行过程监督;4.2供应商必须按照本制度要求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并对禁用物质进行有效管控,定期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的禁用物质检测报告。

5.作业程序5.1 设计开发阶段的管控5.1.1 对于设计研发的新产品中所使用到的新物料,要求必须是供应商已经送国家或客户认可的第三方试验室测试过并取得合格报告的物料,没有取得合格报告的物料,一概不得使用。

在技术部使用新物料之前,由采购部要求供应商提供禁用物质检测报告,送达我司品质部复核存档;5.1.2 当技术部开发新产品中使用到的旧物料,必须是已检验入库储存的合格物料,包含有供应商提供的有效第三方试验室检测报告;5.1.3 技术部制作完样件后,要求将样件所用的物料记录下来,具体内容包括物料的规格、型号、日期和批次等信息,以便于物料追溯。

禁品与禁区管理制度

禁品与禁区管理制度

禁品与禁区管理制度1. 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以及相关场合的安全和秩序,规范员工、访客和相关人员在工作区域和禁区内的行为,禁止携带和使用禁品,保护企业利益和员工的身心健康。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访客和相关方,包含但不限于公司内部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库、试验室、会议室和其他禁区。

3. 定义3.1 禁品:指在企业内部或者特定场合禁止携带、使用的物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各类武器、爆炸物及仿真品;—毒品、管制药物;—违法物品、偷窃物品;—洪水、火灾、地震、祸害预警器材;—违法、违规电子产品,如窃听、干扰设备等;—不安全化学品等。

3.2 禁区:指在企业内部或者特定场合限制员工、访客和相关人员进入或者限制肯定行为的区域。

禁区可以通过标识、屏障等方式进行界定。

4. 禁品与禁区管理责任4.1 企业管理负责人是禁品与禁区管理的重要责任人,负责全面落实和执行本制度。

4.2 各部门负责人是禁品与禁区管理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相关区域的禁品与禁区管理,包含监督、教育和培训。

4.3 全体员工、访客和相关人员有义务遵守本制度,乐观参加禁品与禁区管理,确保企业内部安全和秩序。

5. 禁品与禁区管理措施5.1 标识与警示—在禁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标明禁止携带禁品进入;—在相关区域设置警示牌,说明禁区的范围和禁止行为;—在公司内部公共区域、办公区域、生产车间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提示员工遵守本制度。

5.2 安全检查—对进入禁区的员工、访客和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包含人身携带物品的检查,设备和工具的检查等;—对禁区内的储物柜、桌子、柜子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不存在违禁物品。

5.3 培训与教育—在员工入职培训中加强禁品与禁区管理的知识普及;—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或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禁品与禁区管理的意识和本领。

5.4 处理措施—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包含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通报批判、罚款、辞退等;—对于发现的禁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涉及刑事案件的,及时报警。

实验室禁用化学品管理制度

实验室禁用化学品管理制度

实验室禁用化学品管理制度一、引言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其中使用的化学品,虽然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我们建议制定实验室禁用化学品管理制度。

该制度将规范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实验人员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二、禁用化学品的定义禁用化学品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其使用在实验室中是被禁止或限制的。

禁用化学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放射性物质: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品,如铀、放射性同位素等。

2.有毒化学品: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品,如砷化氢、硝酸银等。

3.高风险化学品:容易引发爆炸或燃烧的化学品,如硝酸、硫酸等。

4.有害环境化学品:对环境有一定危害的化学品,如氯化亚铁、重金属类化合物等。

5.高度活性物质:极易发生化学反应,并可能失控的化学品,如金属钠、四氯化碳等。

6.其他禁用化学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和安全风险评估,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禁用化学品。

三、禁用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1.实验室禁用化学品的清单实验室应当制定禁用化学品的清单,并定期更新和公布。

该清单应该包括所有被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化学品的名称、CAS号、化学品特性、危险性评估等信息,以便实验人员进行查询和参考。

2.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规定禁用化学品的清单将明确规定哪些化学品是完全禁止使用的,哪些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使用的。

禁用化学品的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实验室成员在使用化学品时需遵守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通风良好、正确存储和处理化学品等。

3.禁用化学品的标识和存放实验室禁用化学品管理制度还应规定禁用化学品的标识和存放要求,以便实验室人员能够识别和储存禁用化学品。

禁用化学品应当在专门的禁用化学品储存柜或货架上进行存放,并根据化学品的特性和安全要求,分类存储和标示化学品。

4.禁用化学品的购买和出库实验室禁用化学品管理制度还应规定禁用化学品的购买和出库要求。

餐饮原料禁用制度有哪些

餐饮原料禁用制度有哪些

餐饮原料禁用制度有哪些随着人们对饮食安全和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餐饮行业对原料禁用制度的重视也日益提升。

原料禁用制度是指在餐饮业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或不合格的原料,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那么,餐饮原料禁用制度有哪些呢?1. 禁止使用有毒或有害物质在餐饮业的运营过程中,如果使用含有有毒或有害物质的原料,会直接危害到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因此,相关部门一般会规定禁止使用具有毒性或有害性的原料,例如:•禁止使用重金属污染的原料,比如铅、镉、汞等;•禁止使用含有致癌物的原料,比如苯、丙烯酰胺等;•禁止使用含有食品添加剂中规定的禁止物质的原料,如亚硝酸盐、过氧化氢等。

2. 禁止使用非法添加的原料在餐饮业中,很多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将非法添加的原料掺入食品中,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且不可取的。

因此,餐饮业禁止商家使用任何非法添加的原料,比如以次充好的某些配料、不合法的动物饲料等。

3. 禁止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料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料会直接影响到食品的品质和安全,严重的可能导致食品中毒等健康问题。

因此,餐饮业必须禁止商家使用已过期或者变质的原料,以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4. 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原料许多原材料可能含有一些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处理,会直接危害到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餐饮业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一般要求商家使用已经经过有效处理的原料,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原料。

5. 禁止使用未获得合格证明的原料为了避免使用不合格的原料,很多餐饮业普遍要求所有的原料必须获得严格的合格证明才能使用。

且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监测和管理系统。

例如,保鲜剂、某些添加剂等,如果没有获得相关的合格证明,是不允许使用的。

上述是餐饮原料禁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旦商家被发现使用被禁止的原料,就会付出高昂的法律、经济和公众信任成本,因此遵守餐饮原料禁用制度可以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商业口碑,也是餐饮企业的基本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用物质管理制度
1.目的
本制度旨在严密管控禁用物质,以符合《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及其它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和客户的特殊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类型的产品设计、采购、检验、制造和交付整个过程。

3.名词定义
3.1 《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
3.2 禁用物质定义及含量限制
3.2.1 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或客户要求而禁止使用的某种或某些物质;
3.2.2 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或客户要求,某种或某些物质被规定了含量限制,禁止超过含量限制的物质也称为禁用物质;
3.2.3 禁用物质含量限制:无石棉,铅或其化合物≤0.35%,汞或其化合物≤0.1%,镉或其化合物≤0.01%,六价铬≤0.1%,多溴联苯≤0.1%,多溴联苯醚≤0.1%(以上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3.3 管控物料:包括但不限于用于产品的所有原材料和外购外协件(如电镀、金属和非金属等物料)。

4.职责
4.1技术部、采购部、品质部、制造部、销售部和仓库等部门负责禁用物质管理制度的执行,同时进行过程监督;
4.2供应商必须按照本制度要求提供相关检测报告并对禁用物质进行有效管控,定期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的禁用物质检测报告。

5.作业程序
5.1 设计开发阶段的管控
5.1.1 对于设计研发的新产品中所使用到的新物料,要求必须是供应商已经送国家或客户认可的第三方试验室测试过并取得合格报告的物料,没有取得合格报告的物料,一概不得使用。

在技术部使用新物料之前,由采购部要求供应商提供禁用物质检测报告,送达我司品质部复核存档;
5.1.2 当技术部开发新产品中使用到的旧物料,必须是已检验入库储存的合格物
料,包含有供应商提供的有效第三方试验室检测报告;
5.1.3 技术部制作完样件后,要求将样件所用的物料记录下来,具体内容包括物料的规格、型号、日期和批次等信息,以便于物料追溯。

5.2 对供应商的管控
5.2.1 对物料供应商的评估以该供应商定期提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作为该物料供应商符合禁用物质要求评估之最重要的依据;
5.2.2供应商按要求提供第三方试验室相应的禁用物质检测报告,报告有效期一般情况下为一年,供应商在原检测报告有效期满之前三个月内,必须提交新的符合要求的检测报告并送达我司品质部复核存档;
5.2.3当供应商生产设备、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等发生变更时,必须重新提交国家或客户认可的第三方试验室禁用物质检测报告并送达我司品质部复核存档;
5.2.4 如果供应商有投机取巧、不负责任地以修改过期检测报告,造假检测报告等方法企图蒙混过关的现象,一经发现,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该供应商的所有物料,停止支付货款并责令该供应商对已交付的所有物料重新进行检测,同时对该供应商处以5万-10万的罚款,待整改完毕后再恢复物料供应,本公司保留对该供应商进行追讨法律责任的权利。

5.3 进货检验的管控
5.3.1在接到送检单时,品质部按要求核实供应商提供的禁用物质检测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若无效或过期则该供应商物料作退货处理,同时采购部要求该供应商重新提供禁用物质检测报告,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真实有效的检测报告送达我司品质部复核存档,同时启动第5.6条应急处理条款实施控制;
5.3.2 供应商在包装物料时,必须在每最小包装单位(如橡胶件、弹簧等以袋为单位)贴上《禁用物质管控标签》,标签上要明确标注“采购单号”、“批次号”和“检测报告编号”等信息;
5.3.3 进货检验时,依照检验作业指导书所指定的常规检验项目(如尺寸、外观等)进行检验,同时将检验结果和《禁用物质管控标签》上的物料信息记录在《进货检验报告单》中;
5.3.4 在进货检验期间,采购部和品质部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对供应商的禁用物质管理进行复核,采取随机抽检方式,取样送国家或客户认可的第三方试验室作禁用物质相关测试,检测合格则费用由我司承担;若测试未获通过,则启动第5.
6.2条款,对相关物料进行追溯,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包括检测费用、客户退货、法律诉讼、产
品召回和因耗费时间造成空运、物流等所有损失)均由供应商承担;
5.3.5 对于采购量小且很少使用的物料,由于一时之间无法取得禁用物质检测报告,可以先行将物料使用在样件上,但在《进货检验报告单》上需注明“未经检测”。

仓库对该物料和样件进行警示标识(贴黄牌提示)和隔离,采购部要求供应商提供书面承诺书,承诺若禁用物质超标则该供应商承担一切后果(包括检测费用、客户退货、法律诉讼、产品召回和因耗费时间造成空运、物流等所有损失);
5.3.6 若有客供物料或配件时,由销售部与客人联系取得禁用物质检测报告或客人相关书面声明送达品质部存档,品质部在《进货检验报告单》上注明客供物料或配件有禁用物质检测报告或客人书面声明;
5.3.7 仓库管理人员将进货检验合格的物料放入相应的库房储存,同时建立禁用物质物料管控台帐。

5.4 制造过程的管控
5.4.1 制造部在领用禁用物质管控物料时,必须在《领料单》或《注塑生产记录表》等对应表格中注明生产订单号及物料批次号,以便追溯。

5.5 成品入库的管控
5.5.1 若客户有明确测试要求的新产品,技术部取样送交国家或客户认可的第三方试验室做禁用物质检测。

若检测合格,则将检测报告交品质部存档,同时通知仓库将检测报告(复印件)随货送达客户处;若测试不合格,则启动第5.6条应急处理条款;
5.5.2 品质部保存合格的第三方试验室禁用物质检测报告以备客户进行二方审核;
5.5.3 当生产设备、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等发生变更时,本公司需重新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第三方试验室检测报告。

根据客户需要,相应的成品每个系列(相同物料不同型号)至少保证每年送第三方试验室检测一次,结合检测报告有效期,品质部提前一个月知会销售部取样测试。

5.6 应急处理
5.6.1 进货检验过程
5.6.1.1 供应商在进货检验前未提供检测报告或不能确定来料是否符合要求的,原则上不使用此物料。

若因生产紧急需要的,采购部立即通知供应商送样到第三方试验室测试同时寻找其它检测合格的可替代物料,仓库对此物料进行警示标识(贴黄牌提示)和隔离;若第三方试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物料合格则予以使用,否则,不予使用同时将物料退回供应商,报废已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所有损失及所涉检测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5.6.2在前述第5.3.4条款随机抽检过程中发现有禁用物质含量超标时,应立即通
知制造部停产并隔离涉及到的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在采用合格替代物料恢复生产的同时要求供应商或由我司送样到第三方试验室作检测,以验明是何种物料或何种原因造成禁用物质超标,若属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退回供应商,并将所涉成品及半成品全部报废,所有损失及所涉检测费用由供应商承担;若属生产过程交叉污染造成禁用物质超标的,对不能证明其未受污染的物料包括成品和半成品等全部报废,并立即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以杜绝物料交叉污染的再次发生。

5.6.3 在已交付客户的产品中发现禁用物质含量超标
5.6.3.1 若客户或第三方试验室检测发现的,我司将隔离相关库存物料积极配合客户的调查取证直至解除隔离或将物料报废,由此引发的一切损失问题及整改措施由客户和本司协商解决,同时启动第5.6.4.4条款;
5.6.3.2 对已交付客户的产品,若我司抽检发现其有禁用物质超标的,应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给客户,并隔离该批次产品的未交付部分,同时启动第5.6.4.4条款。

5.6.4 发现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对物料问题发生环节的追溯方法
5.6.4.1 销售部要求客户寄回不合格样件和检测报告,我司进行复核;
5.6.4.2 由技术部将客户所寄不合格样件送至第三方试验室做相应检测,找出是哪个部件出现问题(如:塑料件、金属件和橡胶件等);
5.6.4.3 根据此样件的送货单号追查到生产订单号,调查生产记录(如:注塑生产记录表等),追查出是哪批次物料出现问题,同时立即将本公司库存的该批次物料或用该批次物料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全部隔离;
5.6.4.4 查找物料领用记录,清点出该批次物料还用在哪些产品上面,尚留存在本司的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立即隔离;
5.6.4.5 采购部将检测结果通知供应商,追讨供应商责任,并要求供应商在5个工作日内提供原因分析报告和采取的整改措施。

5.7 检测标准适用范围:根据《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及其它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和客户的特殊要求,要求供应商提供对应的禁用物质检测报告。

5.8 该程序正常运作之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审,具体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实施,对不符合程序的项次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并作好相关记录,必要时将结果知会客户。

5.9 对于禁用物质管控知识的培训,具体按照《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

5.10 建议每年对供应商进行一次禁用物质管控培训,更新相关的标准或要求。

6.档案保存
所有与禁用物质有关的检测报告及检验记录等资料必须保存2年以上。

7.记录表单
7.1 《禁用物质检测报告》
7.2 《进货检验报告单》
7.3 《领料单》
7.4 《注塑生产记录表》
7.5 《送货单》
7.6 《过程审核报告》
编制:年月日受控状态: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分发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